郑氏伤科推拿学
【中医 外治法】推拿常用手法--

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 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余 四指,将肌肉或肌腱提起, 然后当放开时用手指弹动 肌肉或肌腱 。
2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一、振动
• 一手掌贴于皮肤上,另一 手握空拳有节奏地击打置 于皮肤上的手背。
• 击打力量轻重适度,使被 按摩者感觉内部组织有被 震动的感觉。
• 频率一般每分钟振动6080次。
2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二、叩击
• 用手指指腹,指尖或握 空拳,双手交替或单手 击打身体。根据手形的 不同,可分为以下5种:
• 空拳盖击 • 空拳竖击 • 指尖叩击 • 掌侧击 • 拍击
2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三、按压
• 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在 皮肤上,用较大的力量 向下按压,单手或双手 重叠操作。
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持久 • 渗透
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9《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医宗金鉴》:
2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2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 用双手作相反方向或同一方向扳动肢体的方法。 • 两手或两人配合进行,即一手(或一人)扶握固定关
节近端,另一手(或另一人)扳动关节远端肢体,作 适当幅度的单一屈曲,伸展,旋转,内收或外展等活 动。 • 常用于颈,胸背和腰背部。
2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手法者,谓以两手安 置所伤之筋骨,必知 识其体相,识其部位, 一旦临证,机触于外, 巧生于内,手随心转, 法从手出。
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

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武术家必备之技-点穴推拿点穴推拿或称指压推拿、指针疗法等,临床上主要是以手指按、压、点、掐人体经络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以及散寒止痛等功用。
《素问.举痛论》中说:“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
由于指压推拿是以按住一点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因而适合于经络经络穴位上操作,且方法简便,与针刺穴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点穴推拿以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全身十四经穴和经外奇穴上都可施用。
特点:感应强、作用快、损伤小。
据近代实验证明,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健康人指压穴位后,观察到对大脑皮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基本手法:(1)指按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按压穴位,可按而静止不动,也可以按而左右拨动,按而轻轻揉动,按而微微颤动,按而滑行移动,按而起伏松动。
(2)爪掐:用指甲掐切,在《肘后备急方》中就有用爪掐人中穴以治昏厥的介绍。
(3)肘压:用肘尖为着力点进行按压;作用力较强,适用于肌肉丰满的穴位和“环跳”穴位等。
(4)叩点:是将手指微屈,指按于中指背面,拇指抵住中指侧面的远端指间关节,小指及无名指握紧(或中、食指微屈,拇指抵住中指掌侧面的末节),运用腕臂之力,指端快速地起落叩点穴位。
(5)“鍉针”:是一种按压穴位的工具,《灵柩。
九针十二原》描述其形态是末端钝圆无锋,在临床上应用中以轻压穴位到皮肤呈现红晕或重压时针感扩散为度。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影响较大的点穴推拿。
1.郑怀贤的经穴推拿手法特点:该法是对经筋与穴位施用手法,是他伤科诊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氏幼习武学,精于技击,善治跌打损伤,又将武功中的“点穴”用于伤科诊疗,逐步形成他的经穴按摩,著有《伤科诊疗》和《伤科按摩术》,“经穴按摩”是其特色。
郑氏在其长期从事伤科推拿中总结出的一套经验穴位,共计55个,这些穴位多在肌束之间,肌肉与肌腱的交接处、肌肉的起止点,以及神经干出没分叉的部位,它们都具有穴位的特征,恒定的部位和一定的主治功能,在中医针灸文献中无记载,在临床治疗中确有疗效。
九按摩与正骨手法

《阴阳应象大论》:
“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 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 者,按之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
《隋书.百官志》:
“隋代太医署,设有医、禁咒和按摩 之科,各科设博士及助教各二人。”
《诸病源候论》:
记载了大量疗疾的导引、按摩方法。
《旧唐书.百官志》:
“太医令掌医疗之法,亟为之二,其 属有四,曰医师、针师、按摩师、咒禁 师,皆以博士以教之。”
《新唐书.百官志》:
“按摩博士一人,按摩师四人,并以 九品以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 跌者正之。”说明隋唐时期,按摩医师是 集按摩、导引和正骨之大成,在太医署中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清本溯源,引经据典,深刻理 解 按摩的作用机理。
原始社会: 用石针刺割痈疡,用按压止 痛止血、摩擦生热等最古老医疗 方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臣闻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 以 汤液醴酒,砭石、桥引、案杌毒熨。” 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 肌,诀脉结筋,榒髓脑,揲荒爪幕,湔 脘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成。
现今手法统称推拿或正骨手法。古称按摩、按蹻、案杌等。早在五千 年前上古时,按摩已与针灸、药物和导引吐纳一样,成为华夏祖先广泛 使用的一门古老医术了,有其独特疗效。“推拿”这一名称,始见于明 代。清代大型医典《医宗全鉴》已正式把按、摩、推、那四法列为伤科 正骨八法之中。
中国推拿疗法不仅是华夏祖先最古老的医术之一,而且是祖国医学 (中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别于古希腊按摩和其他西方国 家的按摩,不仅历史悠久,而更重要的,她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逐 渐完善起来的一门科学。 中国推拿疗法是术者用单手(足)或双手(足)在患者体表或经络穴 位上实行各种手法,以达疏通经络、宣通气血、消肿止痛、舒筋解痉、 通利关节、松解粘结、开达抑遏、平衡阴阳、调节和提高脏腑机能等作 用,以达治疗疾病、恢复功能的目的。
郑氏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

《郑氏推拿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说明(一)课程定义郑氏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郑氏推拿为特色,研究各个推拿手法、经穴推拿的作用机理、操作方法、以及在运动和伤病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二)编写依据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能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管理、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一专多能应用型体育人才,根据二00八年制定的体育教育学专业教学计划而制定本教学大纲。
(三)目的任务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了解推拿的起源及发展简史;熟练掌握推拿的基本手法以及常用练功方法。
本课程特点是技术性强,实践性强,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理论讲授的同时,突出实践操作的示范教学,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为满足教学需要本课程的实验课按30人计分小班教学。
(四)课程编码及适应专业编码:20080775本大纲适用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用(本科四年制)。
(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为34学时,2学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基本内容实验教学第一章推拿概论 3第二章推拿基本手法18第三章推拿练功 3第四章经穴按摩 2第五章常见运动损伤的推拿处置方法 4第六章运动按摩 4合计34三、教学内容与知识点第一章概述知识点:熟悉和了解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推拿在现阶段的应用状况。
掌握推拿的治病原理,掌握推拿的基本知识。
了解推拿流派的现况及分布。
熟悉郑氏推拿流派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推拿的概念、特点、种类。
推拿的起源和发展简史。
推拿流派简介。
郑怀贤教授生平及对推拿学的贡献。
推拿的作用。
第二章推拿的基本手法知识点:熟练地掌握郑氏按摩基本手法和其他流派手法共计20个。
掌握每一个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和作用。
教学内容讲解20个临床常用推拿手法的手形、操作要领、作用和应用。
第三章推拿手法的运用和练习知识点:掌握手法的配方。
掌握手法在身体各部位的运用。
四川骨科各大流派

四川骨科各大流派(转)■郑氏骨科郑氏掌门人:郑怀贤郑怀贤曾跟赛活猴子孙录堂、活赛猴李尔庆、铁臂猴子金山等人学艺,除了骨医一道,对猴拳也颇有心得。
郑家原为江浙人氏,也是武术世家。
郑怀贤最令人称道的是1936年德国柏林**会,他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做了精彩绝伦的飞叉表演,引起世界轰动。
1958年,成立成都体育学院时,郑怀贤任教授,创立运动医学系,并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骨科专业的优秀专家。
绝技:点穴推拿等■杜氏骨科杜氏掌门人:杜自明、杜琼书父女杜氏原为满族,杜自明出生于正骨世家,自小随父学医习武。
他曾是最早的“打金章”冠军。
1931年,成都女师教学楼突然垮塌,伤者甚众,不少骨伤病人被送到杜自明处,恢复得很好,杜因之一举成名。
绝技:正骨推拿医者手法治疗和患者自我练功相结合,要求病人遵照医嘱有针对性地配合体功锻炼,进而达到增强体质、加速病体康复过程,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杜氏传人在全国人数众多,成都的传人也不在少数。
其中,杜琼书的关门弟子李先梁目前仍在**省中医研究所骨科任职。
■杨氏骨科杨氏掌门人:杨天鹏集武术和医术于一身的杨老颇有张三丰的风采,今年虚岁已经105岁了。
杨老医术高明,创立了成都骨科医院。
据称,曾有两位民警被11个歹徒袭击后昏死过去,几乎成了“植物人”。
杨天鹏开出一贴“虎骨散”,两民警服用后,很快苏醒,康复如初。
■何氏骨科何氏骨科传自蒙古。
虽是外来文化,却能立于不败之地,自有其所长。
据悉,何氏先祖特呼尔氏系蒙古族医武世家,何氏骨科不仅以祖传药敷见长,并且其传人必须坚持习武,以功力辅助病者正骨复位。
掌门人:何仁甫何家弟子何天祥、何天佐、何天祺,不仅继承家学,而且汲取现代医学技术,按力学原理整复骨折脱位,在骨病患者中颇有口碑。
绝技:治疗骨结核、骨髓炎郑怀贤教授简介郑怀贤(1897.9~1981.10 )河北安新县人,曾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省政协常委、中华医学会**分会副理事长、成都运动医学学会**、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院长等职。
运动按摩

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运动按摩能加速血液循环,调 节肌肉和内脏组织间的血液流量,以 适应肌肉紧张工作时的需要。运动后 按摩能使血糖明显下降,加速血乳酸 的消除,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消除疲 劳,恢复体能。 在大负荷运动训练时,配合正确 的按摩,可以改善和增强中枢神经的 调节作用,增强内脏器官的活动机能, 提高对大负荷用的作用和要求分为: 预备性按摩、恢复性按摩和防治性按 摩
根据按摩的部位分为: 局部按摩或全身按摩
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可以是单纯的手法按摩或器械按摩(包括 振动按摩、空气按摩、水力按摩等),手法按 摩和器械按摩结合运用时则称为综合按摩。
另外运动员自身也应 掌握一定的自我按摩方法。
2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二)时间安排 通常在运动训练前15分钟左右迚 行,按摩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按 摩完毕即可参加训练。
2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1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三)防治性按摩 即用按摩方法来预防、治 疗某些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预防性按摩通常在比赛或训练 前迚行,也可作为准备活动的 一个内容。另外,按摩对某些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具有显 著的疗效,尤其对骨折、关节 脱位、软组织损伤后期的功能 恢复效果更好。
1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1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一)预备性按摩 为使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尽快 迚入运动需要的最佳状态,适应激烈竞赛或大 运动量训练的需要,针对不同情况而迚行相应 的按摩。 预备性按摩通常在临赛前迚行,如果运 动员过分紧张、 激动或失眠,也可在 赛前3天内迚行。
1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1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增强紧张性按摩一般在赛前或临赛前10分 钟迚行,其目的是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改善不良的赛前状态。按摩时辅以鼓励性 语言,使运动员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取 胜的信心和勇气。
推拿常用手法-PPT精选文档

1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二、揉
以全掌,掌根或指腹紧 贴于皮肤上,作直线来 回或圆形回旋的揉动。 可用单手或重叠双手操 作。 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 可分为掌揉法和指揉法。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及多 种伤病。
1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三、捏
手掌自然分开,四指并拢, 拇指外展和四指成钳形,对 合用力挤按肢体肌肉或其它 组织,间断或不间断用力。 可循肢体纵轴方向运动或固 定在一处操作。
1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九、抖动
用手握住患者肢体 远端,在向远端拉 伸的基础上,将肢 体用力作连续的小 幅度的上下或左右 的颤动。
1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提弹
根据部位的不同,用拇, 食,中三指或拇指与其 余四指,将肌肉或肌腱 提起,然后当放开时用 手指弹动肌肉或肌腱 。
19《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2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三、按压
用掌根或掌心紧紧贴 在皮肤上,用较大的 力量向下按压,单手 或双手重叠操作。 躯干稍向前倾,沉肩 伸肘,充分塌腕,手 紧紧按贴在皮肤上。 用力由轻而重,逐渐 增加,需要时可借助 推拿者的体重施压于 患部。
2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十四、滚法
1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七、推压
手掌自然伸开,四指并 拢,拇指外展,以掌根 和小鱼际紧贴于皮肤上, 作直线向前的单向推压 动作。 也可以单用拇指作单纯 的推动。在脊柱上操作 时两手伸开呈“八”字 形,沿脊柱两侧推压。
1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八、摇晃
一手握关节近端,另一 手握关节远端肢体,使 关节远端作被动的回旋 转动或外展内收或(和) 屈伸运动。 摇晃是关节被动运动的 一种手法,其操作方法 随部位而异。
郑氏手法推拿结合脊柱定点纵牵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

郑氏手法推拿结合脊柱定点纵牵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罗海军;石洋【期刊名称】《中国民间疗法》【年(卷),期】2016(024)006【总页数】2页(P31-32)【作者】罗海军;石洋【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213022;江苏省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213022【正文语种】中文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腰椎髓核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或压迫脊髓或脊神经,产生以根性坐骨神经疼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1]。
它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
笔者2013—2014年运用郑氏手法推拿结合脊柱定点纵牵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2014年4月—2015年4月四川省骨科医院和江苏省常州市体育医疗科研所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5~65岁,其中25~35岁5例,36~45岁18例,46~55岁12例,56~65岁5例;病程3个月~2年,平均6个月,其中1年以上者21例;椎间盘突出部位在L3~4 3例,L4~5 16例,L5~S1 9例,L4~5和L5~S1同时突出者12例。
突出属中央型5例,属左旁侧型19例,属右旁侧型16例。
椎间盘突出伴膨出6例。
诊断标准:依据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②常发生于青壮年。
③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高(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④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⑥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肘部检查 ❖四、肱骨内上髁炎
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三节 肘、前臂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肘部检查 ❖三、肱骨外上髁炎 ❖四、肱骨内上髁炎
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四节 腕、手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腕、掌部检查 ❖三、腕关节扭伤 ❖四、腕三角软骨盘损伤 ❖五、腕管综合征 ❖六、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七、屈指腱鞘炎
第一节 损伤不同时期推拿治疗原则
❖急性期 ❖恢复期 ❖陈旧性损伤
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二节 肩部伤病
❖五、肩锁关节扭伤
❖一、解剖概要 ❖六、肱二头肌拉伤
❖二、肩部检查 ❖腱鞘炎
❖四、肩峰下滑囊 ❖八、肩关节周围炎
炎
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三节 肘、前臂伤病
9《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九节 腰背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腰背部检查 ❖三、急性腰扭伤 ❖四、腰椎间盘突出 ❖五、腰肌劳损 ❖六、腰肌筋膜炎
1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 连同髓核一并向外突出并压迫神经 或脊髓,临床表现以腰痛伴腿为主。
❖一次治疗15~20分钟。
20《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注意
❖ 疼痛明显、肌肉痉挛者,初期的手法 治疗以放松肌肉按摩配合指针疗法为主, 不宜作腰部扳法。经治疗,疼痛、肌肉 紧张减轻后,才可试做扳法。
❖ 早期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配合针灸、 理疗、牵引及辨证用药。疼痛等症状缓 解后,加强 腰背、腹肌力量训练。
1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本病好发于20~40 岁之间
❖腰4~5和腰5~骶1 椎间盘最易发生病 变。
12《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病因病理
❖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 ❖外因:损伤、劳损及受凉等
13《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纤维环破裂 髓核突出 周围组 织 ▪ 脊神经根 放射性疼痛、感 觉和功能障碍等神经受压症状。 ▪ 正中突出 压迫马尾神经, 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
1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推拿治疗
❖ 临床上,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法很多, 各推拿流派都有独到的治疗方法和经验,不 同地区、医院也有自己的治疗特点。
❖ 因此,临床施治时,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 短和神经根受压症状的特点等具体情况而辨 证施治,灵活运用手法。
1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治法:舒筋活血 通经镇痛
14《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临床表现
❖ 受伤史:一次弯腰转体的外伤应力或反复多 次的腰部小伤所致
❖ 主要症状:是腰痛伴腿痛 ❖ 临床检查:压痛点、神经放射区域、直腿抬
高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仰卧挺腹闭气试 验阳性 、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 辅助检查:CT检查可确定病变部位和椎间 盘突出的性质和程度
5《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五节 髋、大腿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局部检查 ❖三、坐骨结节拉
伤 ❖四、弹响髋
❖五、梨状肌综合症 ❖六、股内收肌拉伤 ❖七、股四头肌挫伤 ❖八、腘绳肌拉伤
6《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六节 膝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五、膝关节半月
❖二、膝部检查
板损伤
❖三、膝关节滑 ❖六、髌骨劳损
21《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膜嵌顿症 ❖七、膝关节创伤
❖四、膝关节内 侧副韧带损伤
性滑膜炎 ❖八、髌下脂肪垫
损伤
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七节 足踝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踝部检查 ❖三、踝关节扭伤 ❖四、跟腱腱围炎
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第八节 颈部伤病
❖一、解剖概要 ❖二、颈部检查 ❖三、颈部扭挫伤 ❖ (附:落枕) ❖四、颈肌劳损综合症 ❖五、颈椎病
18《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再接着分别向上下推按各椎体1~2次。 按压抖动亦可在助手牵拉双下肢下进行, 以使病部椎间隙加宽。
❖按压抖动后,全掌揉、推或搓腰背、臀 部约1分钟,以缓解按压抖动引起的肌肉 紧张和疼痛。
19《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患者仰卧,双手握踝并在牵引下抖动下 肢,再作腰部摇晃和扳法。扳法可视情 况采用斜扳法、后伸扳法、坐位旋转复 位法中的一种即可。
❖体位:俯卧位
❖处方: ▪ 手法:抚摩、推、按、抖、搓、 扳、拉。 ▪ 取穴:腰阳关、肾俞、大肠俞、 阳陵泉、委中、昆仑等。
17《郑氏伤科推拿学》精品课程
操作:
❖俯卧,在腰背、臀部、腿部进行大面积 的抚摩、全掌揉约5分钟。
❖随后从病变部位开始,分别向近侧和远 侧间断推压脊椎和两侧骶棘肌各4~5遍
❖在病变部位作快速连续的按压抖动1分钟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