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崔福德主编第七版)
安徽医科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药剂学》崔福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药事管理学》杨世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703卫管综合
《卫生经济学》程晓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
《社会医学》李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
《卫生管理学基础教程》胡志主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卫生统计学》方积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考试科目
参考书目
3基础护理学》李小寒主编,人民卫出版社第五版;
《内科护理学》尤黎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外科护理学》李乐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349药学综合(专业学位)
《药理学》杨宝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药物化学》尤启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口腔颌面外科学》张志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口腔解剖生理学》王美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口腔组织病理学》于世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353卫生综合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孙长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孙贵范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环境卫生学》杨克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数字电子技术》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2014年硕士初试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
《中药化学》匡海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一版
《中药鉴定学》康廷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中药药剂学》张兆旺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第二版;
352口腔综合
《口腔修复学》赵铱民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中国药科大学研究生考试业务课考试初试参考书目

业务课考试初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不作业务课命题依据)考试科目及代码参考书目,编著者及出版者、版本710 药学基础综合(一)分析化学部分:1.《分析化学》孙毓庆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生理学部分: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1.《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1 药学基础综合(二)分析化学部分:1.《药物分析化学》倪坤仪等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2.《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专科)王礼琛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生理学部分:1.《人体解剖生理学》郭青龙、李卫东主编,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第一版,2009年8月。
2.《生理学》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生物化学部分:1.《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2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吴梧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713有机化学1.《有机化学》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2.《有机化学》王积涛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3. 《有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陆涛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714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1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分析化学习题集》孙毓庆、胡育筑主编,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81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美]斯蒂芬.P.罗宾斯等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九版,2008年12月。
中国药科大学考研复试内容 复试参考书目 复试准备 复试资料

中国药科大学2013年招收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一、我校各学科所属学科门类我校各学科所在的学科门类为:学科代码为1006**,1007**,1008**的学科属于医学门类;“思想政治教育(030505)”属于法学门类;“生物化工(081703)”属于工学门类;“生物学(071000)、生物医学工程(077700)、化学(070300)”属于理学门类;“企业管理(120202)”属于管理学门类。
二、复试时间安排3月31日-4月8日,进行科学学位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三、复试比例确定原则:全校总复试人数与全校招收统考生总计划数的比例为1.5:1.生源数达不到1.5:1比例的学科,上“国家线”考生全部参加复试。
已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参加复试。
四、复试内容与方式复试总分400分,分为两大部分。
1、专业课笔试,满分为200分科学学位研究生笔试考试时间为: 4月1日上午9:00-12:00。
各学科复试的专业课笔试考试科目见《中国药科大学二○一三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2、综合测试(含技能考核、英语测试、面试),满分200分。
原则上在4月2日-4月3日完成。
具体时间由各学科自行确定。
综合测试成绩的计算方法:复试小组全体成员对考生成绩的平均分。
综合测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每生20分钟。
五、填报导师综合测试结束后,由各学科组织考生填报导师志愿表,每位考生必须填报2个不同导师志愿。
六、录取成绩计算方法我校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最终录取成绩为:总成绩=初试成绩+科学学位专业课笔试成绩(总分200)+综合测试成绩(总分200)。
如果1:1拟录取名单最后一名有相同分数时,则初试成绩分数高者优先录取。
如果考生出现在1:1名单上则必须在本学科录取,如不录取则该考生与该录取计划一同收回。
对愿为西部地区委托培养的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调剂原则1、校内调剂①符合国家相关调剂政策;②仅限于复试人数未满招生计划数的学科;③调入学科与调出学科的初试考试科目须相同或相近;④各学科接收调剂的考生须是在我校科学学位研究生复试名单上的考生;⑤先在本院(部)内各学科间调剂,然后在学校内各院(部)间调剂。
人卫版药剂学第七版 第一章 绪论

液体制剂
课制程剂新结技构术 缓释、控释制剂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固体制剂
经皮吸收制剂
半固体制剂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第一生物篇技术药药物物制制剂 剂浸的出技基术本与中理药制论剂
第二篇 药物制剂概论
第三篇 药物制剂的新技术和 新 剂型
第七页,共37页。
本章要求
➢ 1、掌握药剂学、剂型、药物制剂、药典、药品标 准、GMP的定义,药剂学的任务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十八页,共37页。
第六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
➢ 药典(pharmacopoei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 准、规格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 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 药典收载常用药品及制剂:疗效确切、副作用 小、质量稳定
➢ 作用: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 据。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宗旨:制备安全、有效、稳定、使用方便的药物制剂。
药剂学的基本理论
药物制剂的基本剂型 新技术与新剂型 新辅料—PLA PLGA
中药新剂型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新机械和新设备
微囊技术、固体分散技 术、包合技术、脂质体 技术、包衣技术、纳米
技术。
第十三页,共37页。
微球--microsphere
第六节 药典与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至今9版,依次为1953、1963、1977、1985、1990、 1995、2000、2005、2010年版。
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药,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四部分组成。
第三十页,共37片剂释药示意图
第四页,共37页。
从这门课我们能学到什么?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分析专业98年级中药药剂学教学日历

中国药科大学2012年级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药剂学》教学日历
教材:崔福德主编,《药剂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份
学时:51 任课教师:富志军、刘利根、钱帅、黄罗生、
负责教师:富志军
班级:13464~13481、14201 学生人数:574
参考书:
1.平其能主编《药剂学》第3版(本校)
2.平其能主编,《现代药剂学》,第1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年;
3.陆彬主编,《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4.贾伟、高文远主编《药物控释新剂型》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5.梅兴国主编,《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第1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
6.曹德英主编,《药物剂型与制剂设计》,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
7.张兆旺主编《中药药剂学》第2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年。
江宁校区2015/2016学年教学时间
时间节次上课时间
上午第1节 8:00-8:45
第2节 8:55-9:40
第3节 9:55-10:40
第4节 10:50-11:35
下午第5节 13:30-14:15
第6节 14:25-15:10
第7节 15:25-16:10
第8节 16:20-17:05
晚间第9节 18:30-19:15
第10节 19:25-20:10
第11节 20:20-21:05。
药剂学实验指导

精品课程药剂学实验指导湖北中医学院药剂学实验指导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之一。
药剂学实验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剂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实验应用崔福德主编的《药剂学实验》教材,实验学时为64学时,实验指导如下:实验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溶液型液体制剂的种类及其概念与特点。
2、掌握各种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质量标准及其检查方法。
3、了解低分子溶液型、胶体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中常用附加剂的正确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二、实验原理(一)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的一种制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分类为低分子溶液型、胶体溶液型和高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
1.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是指低分子量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介质(溶剂)中,供内服或外用的真溶液。
溶液的分散相小于1nm,均匀澄清。
常用溶剂为水、乙醇、丙二醇、甘油或混合液、脂肪油等。
溶液剂、芳香水剂、甘油剂、醑剂、糖浆剂等属于溶液型液体制剂。
2.胶体型液体制剂是指某些固体药物以1~100nm大小的质点分散于适宜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制剂。
胶体型液体制剂所用的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少数为非水溶剂,如乙醇、丙酮等。
本实验中甲酚皂溶液(Ⅰ)是钠肥皂形成胶团使微溶于水的甲酚增溶而制得的稠厚红棕色胶体溶液。
3.高分子溶液剂系指高分子化合物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以水为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称为亲水性高分子溶液剂,或称胶浆剂。
以非水溶剂制备的高分子溶液剂则称为非水性高分子溶液剂。
高分子溶液剂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
(二)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
其中溶解法为最常用。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剂专业

药剂学教学大纲药物制剂专业课程代码.《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生药剂学是药剂学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使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制备和生产、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掌握”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和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了“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各种药物剂型的特点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各种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和质量要求;药物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
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
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为从事药物制剂的剂型设计开发、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6876学时,实验学时为药剂学教学总时数为14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章。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学时),教学课程共分19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的基本理论;型。
,25%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
超纲的内容占5%第五版《药剂学》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2003年)。
(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三、课程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学时)药物剂型概论(34第一篇学时)第一章绪论(3 一、课程内容掌握:、药剂学的定义及宗旨1.、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2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3 、药剂剂型的分类4 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GCP的概念6、GMP、GLP与熟悉:1、药剂学的任务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的关系。
一种渗透压的调节计算方法

一种渗透压的调节计算方法摘要】注射剂、滴眼剂必须对渗透压进行控制。
渗透压除直接根据所用原辅料的分子量及用量计算外,通常采用冰点降低数据法或是氯化钠等渗当量法,但实际生产中无法将渗透压精确调节到位。
根据氯化钠溶液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渗透压调节计算方法,可通过加等渗调节剂或溶剂的方法对渗透压进行精确调整。
【关键词】渗透压;调节计算;注射剂;滴眼剂【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16-02在制备注射剂、滴眼剂等药物制剂时,必须关注其渗透压。
溶液的渗透压,依赖于溶液中粒子的数量,是溶液的依数性之一,可根据粒子总量进行计算。
但实测的渗透压摩尔浓度与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值有一定的偏差。
实际生产中往往还受到其它因素影响,渗透压与理论值偏差大,需要调节渗透压。
用冰点降低数据法或氯化钠等渗当量法往往误差较大或无法计算,利用氯化钠溶液浓度与渗透压摩尔浓度的关系做成公式,可解决此问题。
1.方法来源2015版药典中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提供了氯化钠溶液浓度及渗透压的关系,见下表表1 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仪校正用标准溶液的配制每1kg 水中氯化钠的重量(g)毫渗透压摩尔浓度(mOsmol/kg)3.087 1006.260 2009.463 30012.684 40015.916 50019.147 60022.380 70032.23 1000以上图表为药典上标准溶液配制方法,以此为依据,做氯化钠用量与渗透压的关系图。
因正常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摩尔浓度范围为285~310mOsmol/kg,所以取200、300、400 mOsmol/kg及其对应的氯化钠量做图,得出下图及计算公式。
图1 氯化钠溶液浓度与渗透压的关系根据此公式可计算出200~400mOsmol/kg范围内各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相应的渗透压,或是由相应的渗透压推算出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以此公式计算,可通过加氯化钠或是加水的方法将溶液的渗透压调节至任意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剂学常考试题集锦一、名词解释1.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A卷考题)P372.Krafft point:即克拉夫特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温度较低时溶解度很小,但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当到达某一特定温度时,溶解度急剧陡升,把该温度称为克拉夫特点。
(A卷考题)P413. cloud poing: 即昙点,也称为浊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上升而加大,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但冷后又可恢复澄明。
这种由澄明变混浊的现象称为起昙,这个转变温度称为昙点。
(B卷考题)P424.助溶:系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络合物、复盐或分子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过程。
(A卷和B卷考题)5、脂质体:是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体,是一种类似微型胶囊的新剂型。
(B卷考题)6.碘值:脂肪不饱和程度的一种度量,等于100g脂肪所摄取碘的克数。
检测时,以淀粉液作指示剂,用标准硫代硫酸钠液进行滴定。
碘值大说明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或其不饱和程度高。
7. 酸值:酸值又称酸价。
是指中和1g天然脂肪中的游离酸所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酸值的大小反映了脂肪中游离酸含量的多少。
P1948.Pyrogen: 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热原=内毒素=脂多糖。
9.增溶10. 置换价11. F0值12. Prodrug:前体药物,也称前药、药物前体、前驅藥物等,是指经过生物体内转化后才具有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前体药物本身没有生物活性或活性很低,经过体内代谢后变为有活性的物质,这一过程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加强靶向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目前前体药物分为两大类:载体前体药物(carrier-prodrug)和生物前体(bioprecursor)。
二、写出下列英文对应的中文名称SDS:十二烷基硫酸钠p32(也简写为 SLS, 但简写为SDS 更常用)emulsions:乳剂p157act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主动靶向制剂p445passive targeting preparation:被动靶向制剂p445Tween 80: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p35Span 8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p34β-CD:β-环糊精p356EC:乙基纤维素p255,349Eudragit: 聚丙烯酸树脂p349HPMC:羟丙甲纤维素p254CAP:醋酸纤维素酞酸酯p270PEG:聚乙二醇PVP:聚维酮p255MCC:微晶纤维素p253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p255Poloxamer:泊洛沙姆p35Carbomer:卡波姆p297,58suppositories :栓剂p298DSC:差示扫描量热p362Sterilization: 灭菌p181Noyes-Whitney Equation:溶出速率方程p24,349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分)1.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能否解离成离子及解离后所带电荷而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卷和B卷考题)P322. 片剂中常用的辅料有(稀释剂)、(润湿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色香味及调节剂)等。
P2523. 筛分用的筛子常分为(冲眼筛)、(编织筛)两种。
(B卷考题)P2254.乳剂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组成。
(A卷考题)P1575、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蒸汽性质),(灭菌温度),(灭菌时间)。
P1836.缓、控释制剂地释药机制主要有(溶出)、(扩散)、(溶蚀)、(渗透压)、(离子交换)等。
P4227.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将弱酸弱碱药物制成可溶性盐), (复合溶剂 ), (采用包合技术), ( 助溶剂), (胶束增溶 )等。
P238、影响制剂中药物稳定性的处方因素有( pH值),(广义的酸碱催化),(溶剂),(离子强度)等。
(B卷考题)P709、制剂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是:(安全性)、(有效性)、(可控性)、(稳定性)、(顺应性)。
p12810. 脂质体常用的膜材主要由( 磷脂) 和( 胆固醇 ) 两种基础物质组成。
P4031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它是衡量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包括(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
(A卷和B卷考题)P43515、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其主要成分是(脂多糖)。
各种微生物都可产生,革兰氏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致热能力)最强。
(A卷考题)P17716. HLB值即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越大,(亲水性)越强。
(p39)HLB值在( 3-8 )者,常作为W/O型乳剂的乳化剂。
P4617.置换价是指( 药物的重量) 与(同体积栓剂基质的重量 )之比,栓剂基质分为(油脂性 )和(水溶性 )两类。
(A卷和B卷考题)(P302,299,第三个空也可写为“油溶性” )18 湿法制粒方法有( 挤压制粒 ), (转动制粒 ),(高速搅拌制粒)和( 流化制粒 )等四种。
(A卷和B 卷考题)(P231,表11-3)19. 注射用无菌粉末依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注射用无菌粉末直接分装制品和(注射用冻干无菌粉末制品)。
20. 靶向制剂按靶向传递机理分为(被动靶向 ), ( 主动靶向 ) 和( 物理化学靶向 ) 三类。
P445,40621. 为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肛门栓塞入部位应距肛门口( 2 )cm左右。
(A卷和B卷考题)P30122. 除去热原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凝胶滤过法)、(反渗透法)、(超滤法)等八种。
P179 23.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原料药的考察,用(一批)原料药进行。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三批)供试品进行。
(A卷考题) P7724. 在我国洁净度要求为100000级的工作区称为(控制区);洁净度要求为10 000级的工作区称为(洁净区);洁净度的要求为100级的工作区称为(无菌区)。
P18825.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ml相当于原药材( 1) g,浸膏剂每g相当于原药材(2-5 ) g,含毒剧药品的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10 ) g,含其它药物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物(20 ) g。
(A卷和B卷考题)p340,339,14926. 软膏剂基质的种类可分为(油脂性基质)、(水溶性基质)、 (乳状型基质 ) 三类。
(p288)27. 渗透泵型控释制剂,如渗透泵片的基本处方组成,除药物外,还包括(半透膜材料 )、( 渗透压活性物质 )和(推动剂)。
(B卷考题)P43228. 复方碘溶液制备过程中,加入碘化钾作为(助溶)剂使用,来提高碘的溶解度。
P2329. 溶出度是指(活性药物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
目前中国药典溶出度检查的方法有(篮法),(桨法)和(小杯法)。
P48730. 药筛分( 9 )个号,粉末分( 6 )个等级。
(P226)空胶囊共有(8)种规格,常用的为0-5号,0号空胶囊容积为(0.75)ml。
p27731. 为了增加混悬剂的物理稳定性,可加入稳定剂,稳定剂包括(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和(反絮凝剂)等。
(B 卷考题)P15432. PEG在药剂学中有广泛的应用,如作为(注射剂溶媒)、(包衣材料)、(固体分散体基质)、(保湿剂)和(软膏基质)等。
32. 乳剂根据乳滴的大小,分为(普通乳)、(亚微乳)和(纳米乳),静脉注射乳剂应属于(亚微乳)。
(B卷考题)P158,164四、A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分)1. 下列关于药剂学分支学科不包括( D)A. 生物药剂学B. 工业药剂学C. 物理药剂学D. 方剂学E. 药物动力学2. 有关《中国药典》正确的叙述是( A )A. 由一部、二部和三部组成B. 一部收载西药,二部收载中药C. 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有索引、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D. 分一部和二部,每部均由凡例、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3. 《中国药典》最新版本为( B )A. 1995年版B. 2010年版C. 2005年版D. 2003年版4. 下列( E )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A. 加助溶剂B. 加增溶剂C. 成盐D. 改变溶媒E. 加助悬剂5.羧甲基淀粉钠一般可作片剂的哪类辅料 (B )p256 A.稀释剂B.崩解剂C.黏合剂D.抗粘着剂E.润滑剂6.下列有关片剂中制粒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 B.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气易逸出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 E.避免细粉飞扬7. 作为热压灭菌法可靠性参数的是( B )A. F值B. F0值C. D值D. Z值8.粉末直接压片时,既可作稀释剂,又可作黏合剂,还兼有崩解作用的辅料是(E)p253A.淀粉B.糖粉 C.氢氧化铝D.糊精 E.微晶纤维素9. 泡腾颗粒剂遇水产生大量气泡,是由于颗粒剂中酸与碱发生反应所放出的气体是( B )。
A 氢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氮气10. 制备胶囊时,明胶中加入甘油是为了(D )。
A 延缓明胶溶解B 减少明胶对药物的吸附C 防止腐败D 保持一定的水分防止脆裂11. 可作为肠溶衣的高分子材料是(B )。
A.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B. 丙烯酸树脂Ⅱ号C. Eudragit ED. 羟丙基纤维素(HPC)12. 为了使混悬剂稳定,加入适量亲水高分子物质称为(A )A 助悬剂B 润湿剂C 絮凝剂D 等渗调节剂13. 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的乙醇溶液是(D )。
A 助溶剂B 增溶剂C 消毒剂D 潜溶剂14. 制备复方碘溶液时,加入的碘化钾的作用是(C )。
A. 助溶剂和增溶剂B. 增溶剂和消毒剂C. 助溶剂和稳定剂D. 极性溶剂15. 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的吐温的作用是(B )。
A. 助溶剂B. 增溶剂C. 乳化剂D. 分散剂16. 水飞法主要适用于( B )。
A. 眼膏剂中药物粒子的粉碎B. 比重较大难溶于水而又要求特别细的药物的粉碎C. 对低熔点或热敏感药物的粉碎D. 混悬剂中药物粒子的粉碎E. 水分小于5%的药物的粉碎17. 空胶囊的规格有( D )种。
A. 5B. 6C. 7D. 818. 0号胶囊的容积是( B )mlA. 0.85B. 0.75C. 0.65D. 0.5519. 吐温(Tween)类表面活性剂的全称是( B )A. 聚氧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B.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C. 聚氧乙烯脱水木糖醇脂肪酸酯D.聚氧乙烯脱水硬脂醇脂肪酸酯20.压片时造成粘冲原因的错误表述是( A)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量过多 C.冲表面粗糙 D.颗粒吸湿 E.润滑剂用量不当21. 不属于被动靶向的制剂是( B )A. 乳剂B. 前体药物C. 纳米球D. 阿霉素微球22.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 C)A.装量差异 B.崩解时限 C.硬度 D.水分 E.外观23.不作为栓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是 ( E )A.熔点范围测定 B.融变时异检查 C.重量差异检查D.药物溶出速度与吸收试验E.稠度检查24. 表面活性剂结构的特点是: (C )A. 含烃基的活性基团B. 是高分子物质C. 分子由亲水基和亲油基组成D. 结构中含有氨基和羧基E. 含不解离的醇羟基25. 吐温类是属于哪一类表面活性剂(C)A. 阴离子型B. 阳离子型C. 非离子型D. 两性离子型E. 离子型26. 药物溶解的一般规律是:“相似者相溶”,主要是指下列哪一项而言(B)A. 药物(或溶质)和溶媒的结构相似B. 药物和溶媒的极性程度相似C. 药物和溶媒的分子大小相似D. 药物和溶媒的性质相似E. 药物和溶媒所带电荷相同27. 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种方法增加碘在水中溶解度(D)A. 制成盐类B. 制成酯类C. 加增溶剂D. 加助溶剂E. 采用复合溶剂28. 下列哪种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作用(E )A. 西黄蓍胶B. 海藻酸钠C. 阿拉伯胶D. 糖浆E. 乙醇29. 粉末直接压片用的填充剂,干黏合剂是(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