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大班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的图画书作为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生活故事、科普知识、传统文化等。
2. 通过看图讲述、故事分享、阅读讨论等形式,让幼儿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
3. 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动物世界、我的家乡等。
三、教学方法:1. 游戏化教学: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情境教学: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3. 分组合作:将幼儿分成小组,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分享,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2. 通过故事分享、阅读讨论等环节,评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引入早期阅读活动,让幼儿熟悉阅读流程和基本规则。
2. 第二周:开展看图讲述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第三周:进行故事分享活动,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
4. 第四周:组织阅读讨论活动,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5. 第五周: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阅读:鼓励幼儿在阅读过程中提问、表达观点,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2. 亲子阅读: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活动,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3. 环境创设:营造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幼儿自然地融入到阅读活动中。
七、教学活动:2. 故事表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 绘画活动:结合阅读内容,开展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早期阅读课程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一《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上传:黄爱萍更新时间:2012-6-7 18:41:22大班早期阅读教案--《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
2、学习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能用较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3、以故事的形式引领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世界,让他们体会到要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教学准备: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ppt课件。
2、胡萝卜实物一个。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师: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胡萝卜)谁爱吃胡萝卜?有一个老先生也很爱吃胡萝卜,大家都叫他胡萝卜先生。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关于胡萝卜先生的故事,这个好听的故事藏在一本书里?想不想来看看?二、观察封面:1、课件出示封面:这就这本书的封面,你看到了谁在干什么?这位老先生就是故事的主人公胡萝卜先生。
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胡萝卜先生的胡子》,作者是王一梅阿姨。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三、共读故事,随机设疑。
片段一胡萝卜先生长着一把浓密的胡子,每天早晨他都要精心梳理他心爱的胡子。
课件出示第5页图,并配文字。
1、课件出示图:一天,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地拿着一片果酱面包就上街去了。
师:请小朋友注意观察画面有什么变化。
2、课件出示图:他一边走一边吃,一不小心,长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他的胡子一一飞快地长了起来。
3、课件出示图:胡萝卜先生拖着他的长胡子一步一步往前走,长胡子被风吹到了身体后面。
师提问:呀,哪些小动物们看见了啊?他们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呢?(惊奇、有趣、奇怪……)多有意思的胡子啊!胡萝卜先生就拖着它走啊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过渡: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我们接着来看看书中的故事吧。
片段二课件出示第12页图。
1、一个小女孩站在街口放风筝,因为风筝的线太短,她的风筝怎么也飞不过屋顶。
小女孩可着急了,她会怎么说呢?2、当胡萝卜先生经过的时候,小女孩看见了风里飘动的长胡子,高兴地说:“我可以用它来做放风筝的长线了。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船夫大叔》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船夫大叔》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 通过故事学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船夫大叔》:介绍故事情节,让幼儿熟悉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2. 词汇学习:船、夫、大叔、河流、货物等。
3. 句型学习:是谁?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4. 早期阅读: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船夫大叔》。
2. 图片卡片: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3. 故事书:《船夫大叔》。
4. 阅读角:舒适的环境,适量的书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图片认读:教师展示图片卡片,引导幼儿认读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4. 句型学习:教师引导幼儿用句型“是谁?他在做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来描述故事情节。
5. 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复述故事给家人听。
2. 延伸活动:在阅读角设置《船夫大叔》故事书籍,供幼儿自主阅读和借阅。
3. 创作活动:邀请幼儿绘画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场景,进行分享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句型学习和词汇认读方面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家庭作业和延伸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和表达能力。
4. 鼓励家长参与,收集家长对幼儿学习情况的反馈和建议。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故事内容适合幼儿的认知和发展水平。
2. 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进度。
3.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4. 针对不同学习能力幼儿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支持。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

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2. 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表达,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4.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阅读交流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2.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和彩色笔,用于绘画。
3. 为幼儿准备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故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绘本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3.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
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5. 教师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阅读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评估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4. 评估幼儿的绘画作品,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故事接龙: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每人说一句话,共同创作一个新故事。
3. 制作故事书:教师指导幼儿用彩纸、贴纸等材料,制作自己喜欢的故事书。
七、家园共育建议:1. 鼓励家长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建议家长每天陪伴幼儿阅读,增进亲子关系。
3.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阅读活动,共同关注幼儿的阅读成长。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教育幼儿爱护图书。
3. 教师应保持耐心、细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方案(三篇)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爱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家庭”的环境氛围。
2.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幼儿与绘本交朋友,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真正使他们体验读书的快乐。
3.指导家长共同营造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二、活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年____月____日连续阅读____天,如能坚持整个假期会更好哟!三、活动主题亲子共阅读、好书伴成长四、活动要求1、请家长提前选择准备好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书等。
2、亲子阅读的时间每天不少于____分钟。
3、微信打卡____天。
4、成果分享:打卡完成后,和孩子共同制作阅读海报(A3纸大小),要求:(1)有一个响亮的标题(2)有阅读照片(3)有陪读感悟(4)其它项目自行设计,要美观大方,体现亲子共同参与。
开学后上交至各班老师,幼儿园将择优进行展出评比。
五、评比形式:凡是寒假期间坚持阅读____天打卡并文字加图片或视频至朋友圈,不私密不分组,截图即可在东里镇中心幼儿园新年开学评为“阅读之星”。
大班早期阅读活动方案(二)活动目标:1、愉快地阅读绘本,感受蕴含其中的夸张幽默。
2、愿意介绍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大胆想象故事内容。
3、一起快乐地合作制作连环画,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并能展开想象制作连环画活动难点:知道故事的结构:前面是想象世界,后面是现实世界活动准备:1、大书2、小书若干3、空白连环画纸,笔4、PPT活动过程:1、PPT播放“玩游戏”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师: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他有很多奇特的想法,我们来看看他在想些什么呢?师:他想和谁玩什么游戏?幼:和狐狸玩娃娃家。
幼:和袋鼠下棋。
幼:给大蟒蛇讲故事。
幼:用蚂蚁搭积木。
师:你想玩这样的游戏吗?你想和谁玩什么样的游戏?幼:和小兔子玩娃娃家。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绘本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绘本优秀教案第一章:了解绘本阅读的重要性1.1 学习目的:让幼儿了解绘本阅读的意义,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绘本的特点,讲解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的好处。
1.3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阅读实践。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展示一本精美的绘本,引发幼儿对绘本的兴趣。
1.4.2 讲解绘本特点:讲解绘本的图文结合、故事性强等特点。
1.4.3 讲解绘本阅读的好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认知等。
1.4.4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绘本阅读的感悟,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1.4.5 阅读实践:给幼儿发放绘本,进行阅读实践。
第二章:学习绘本阅读的基本技巧2.1 学习目的:让幼儿掌握绘本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学习绘本阅读的观察、思考、表达等技巧。
2.3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阅读实践。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话题:展示一本绘本,引导幼儿观察绘本的封面、插图等。
2.4.2 讲解观察技巧: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绘本的细节,提高观察能力。
2.4.3 讲解思考技巧:引导幼儿学会思考绘本故事的情节发展,提高思维能力。
2.4.4 讲解表达技巧: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4.5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表达经验,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2.4.6 阅读实践:给幼儿发放绘本,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实践。
3.2 教学内容:学习正确的阅读姿势、专注力培养、阅读计划等。
3.3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互动讨论、阅读实践。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话题: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专注力培养的重要性。
3.4.2 讲解阅读姿势: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坐姿、握书方式等。
3.4.3 讲解专注力培养:引导幼儿学会专注地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3.4.5 互动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阅读习惯,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皮皮鼠吃跳跳糖》优秀教案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皮皮鼠吃跳跳糖》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情节,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认识角色。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 幼儿准备:了解基本的故事情节,参与相关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故事讲解:教师生动讲解《皮皮鼠吃跳跳糖》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事件。
3. 观察与讨论:教师展示故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故事中的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语言表达:教师引导幼儿用词语和句子描述故事情节,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故事中的道理,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
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情节,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2. 画一画故事中的角色,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3. 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讨论、表达和总结环节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关注幼儿在作业完成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类似主题的阅读活动,让幼儿接触更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2. 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大班语言早期阅读教案详案

大班语言早期阅读教案详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图书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言理解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准备1.图书馆中适合大班学生阅读的图书。
2.室内布置:创建一个温馨的阅读角落,放置舒适的坐垫等。
3.绘本或故事书,用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4.讲故事的道具,如手偶、立体图、磁贴等。
三、教学过程1. 引入活动利用故事书或绘本进行引入,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阅读1.教师示范阅读:以放慢语速、语调生动的方式展示给学生。
2.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前先浏览书籍,然后逐页阅读,注重正确发音和语调。
3. 讲故事1.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道具进行故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对话。
2.适时提问:通过提问来帮助学生思考故事内容,加深理解。
3.利用课堂小组合作,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情节。
4. 语言扩展活动1.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让他们通过讨论和分享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2.进行类似游戏的活动,通过配对、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让学生在语言中进行交流。
5. 总结与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扩展到日常生活中的阅读。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家长配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资源•绘本或故事书•阅读角落所需要的布置物品•道具和讲故事时需要的辅助物品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状态、参与度和作答情况进行评估。
2.教师对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1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一):设计意图:《乌鸦的窝》讲述了一个温馨的乌鸦窝里发生的故事——几只小乌鸦在这里出生、成长,最后离开曾经的家......这是乌鸦成长的过程,这是爱和希望延续的过程。
读本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父母与孩子间真挚的情感。
“乌鸦反哺”这一特点对幼儿是一个很好的情感教育题材,通过阅读活动,让幼儿感受父母的艰辛,学会感恩,激发爱父母的情感。
活动目标:1、学习逐页观察画面,能从封面、图文了解图书内容,较完整地讲述图书内容。
2、在阅读中发展观察能力和对故事情节发展的预期能力。
3、感受乌鸦的成长过程,体验乌鸦妈妈为孩子付出的艰辛与快乐。
活动准备:课件《乌鸦的窝》“乌鸦反哺”的相关录像活动过程:一、出示大书封面,引出故事。
1、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在什么地方?2、猜猜这是谁的窝?二、师幼共同阅读大书:逐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小乌鸦的变化,理解故事内容。
图一:图上有什么?图二:这是谁?它在干什么?乌鸦妈妈是怎么孵蛋的?图三: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乌鸦妈妈的蛋发生了什么变化?小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丰富词汇:光秃秃)图四图五:小乌鸦越长越大,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图六:乌鸦宝宝长大了,一个个从窝里飞了出去,它们会去干什么?小乌鸦长大了,它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了?小乌鸦会怎么做?图七:最后乌鸦的窝里还剩下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三、借助课件,完整阅读大书。
引导幼儿完整阅读,帮助幼儿运用“一天天长大”,“越来越大”等短句将图书内容连贯完整地讲述出来。
四、续编故事,经验迁移。
1、为什么乌鸦的窝里只剩下一根羽毛和一片枯树叶了?小乌鸦去哪了?2、小乌鸦还会再来吗?幼儿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预期结局。
3、欣赏“乌鸦反哺”的录像,让幼儿完整感受乌鸦妈妈与小乌鸦间的爱。
五、延伸活动。
小乌鸦这么爱它的妈妈,你们会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你们长大了会怎么做?为爸妈做些什么?2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二):目标:i.学习观察画面上人物表情变化以及其他细节。
ii.迁移已有经验并进一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iii.积极参与制作叶子小屋的手印活动。
准备:1、有关角色形象的图片一套。
2、红黄绿色颜料各一盘,画有小房子屋顶的铅画纸一张,大伞一把。
3、图画书人手一本。
过程:1、设问引题。
——如果你下雨时正好没带伞,你会怎么办呢?2、阅读图书。
——读到“你看,叶子做成的屋顶很棒吧”,可以让幼儿把书合上。
让他们预期想象下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请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3、关注阅读重点。
——小馨在叶子小屋里遇到了谁?小馨和哪些小动物在一起避雨?她是怎样想的呢?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小馨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画面上出现的各种小动物,帮助幼儿理解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
为帮助幼儿理解主人公情绪变化,可以和幼儿讨论下列问题:——你喜欢小馨吗?刚开始的时候,小馨对螳螂的态度怎样?其他小昆虫进来时,小馨是怎么说的?小馨和同伴避雨时,她高兴吗?你是怎么知道的?4、制作“叶子小屋”——启发幼儿在白纸上用手印画的方式,制作一间彩色的叶子小屋。
然后一边操作图片一边领着幼儿讲故事《叶子小屋》。
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三):一、活动目标:1、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感知隐藏在同种颜色背景中的变色龙,理解故事内容。
2、尝试学习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内容制作的新书,正确表达变色龙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的特性。
3、乐意参与寻找皮皮的活动,积极讲述故事中的对话,体验发现隐藏的皮皮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盒彩色笔。
变色龙皮皮图片教具。
活动过程:一、出示变色龙,引起幼儿兴趣。
二、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寻找画面中隐藏的皮皮。
三、师生共同阅读画面,感知画面内容,鼓励幼儿参与讲述画面中重复出现的语言。
四、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变色龙变色的特性。
五、根据故事的结构,尝试用书面绘画的方式仿编图画故事,重点把握皮皮和周围环境的色彩。
七、提供操作材料,启发幼儿每人设计一个故事画面,提醒幼儿皮皮身上的色彩应与周围环境的颜色一样,教师巡回观察,并进行适当的指点。
八、展示幼儿创作的画面,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并制订成图画书。
在活动实施中发现幼儿看书是过目就翻,不看图片上的内容只是形式地翻一下,表示已经看过了。
我想可能是因为大班的幼儿做事还是没什么目的性,所以看书也没重点。
还有就是幼儿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不够,对图片要表达的意思不能理解。
4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四):大班社会活动:雪孩子活动目标:1、理解作品,感知雪孩子可爱、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的可贵品质,知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2、尝试讨论,在特定事件中(地震)感受帮助的力量。
3、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
活动准备:课件、勾线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暖身:师幼相互熟悉,介绍自己和最好的朋友。
二、引出:初步感知雪孩子的快乐与热心。
章老师最好的朋友是兔宝宝,兔宝宝还有一位特殊的朋友,他会是谁呢?欣赏动画片中雪孩子自娱自乐的片段(片段1),在优美的主题歌中感知雪孩子善良可爱、乐于助人这一形象。
刚才你看到雪孩子在干什么?(把自己心爱的帽子送给了快要冻死的小鸟当窝……)除了这些,你还看到他在干嘛呢?(雪孩子一个人在雪地上玩,滑雪、跳舞好不开心!……)你喜欢动画片里的雪孩子吗?为什么?(她会帮助人,天很冷却把自己的帽子送给了小鸟当家,用帽子来给小鸟当窝,我觉得她很聪明……)小结:是啊,雪孩子是一个可爱善良、聪明、很喜欢去帮助别人的好孩子。
三、重点:理解作品,体会情感,懂得道理。
1、欣赏雪孩子奋不顾身救助小白兔片段。
引导:雪孩子一路玩一路唱一路跳,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观看片段2)提问:发生了什么事情?雪孩子是怎么做的?用了什么办法救火呢?这两个办法管用吗?这时候小兔子怎么了?雪孩子怎么了?(雪孩子快支持不住了,快要没命了)你觉得雪孩子会怎么做呢?他会丢下雪孩子不管吗?他能救出小白兔吗?2、欣赏雪孩子从融化到再现片段。
引导: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观看片段3)提问:雪孩子救出小兔子了吗?兔宝宝终于得救了,可是雪孩子呢?(雪孩子怎么了?融化后变成了什么?)3、情感升华:雪孩子真的就这样消失了吗?他还会不会再出现(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再出现?)小结:“所以雪孩子不会消失,它就住在兔宝宝心里,兔宝宝不会忘记帮助过他的雪孩子”你们会忘记雪孩子吗(你们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你愿意向雪孩子学习吗?当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小结:“伸出双手,帮助朋友,自己就会像雪孩子一样,住在别人心里”。
四、经验迁移:1、引导幼儿讨论图片中的事件,感受帮助的力量。
引导:这是雪孩子的故事,今天章老师还想介绍几个人给大家认识。
①孩子们,这位叔叔你们认识吗?他叫雷锋,大家都喜欢叫他雷锋叔叔,虽然他已经死了,可是大家都还记得他,为什么?因为在他活着的时候最喜欢做好事,帮助了很多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所以大家都喜欢他,记得他,雷锋叔叔就像雪孩子一样,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②孩子们,你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地震发生了,房子全都倒了,很多人都被压在了水泥石头下面,非常需要帮助)这时候谁赶到了?(解放军叔叔,他们不怕辛苦,赶到最危险的地方,伸出双手去帮助老百姓,他们就住在灾区老百姓的心里)看,这位警察阿姨在干什么?这个宝宝不是她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给别人的孩子喂奶呢?(地震发生了,路都堵住了,吃的东西根本运不进去,更不要说奶粉了,小宝宝都饿得哇哇大哭,这位警察阿姨刚生过孩子,就把自己的奶喂给了别人家的孩子)看姚明哥哥旁边有个小哥哥,你们认识他吗?他的头上有个大大的疤,你们知道这个疤是怎么来的吗?(这位小哥哥叫林浩,当时他自己也受伤了,可是他不怕危险,还去背受伤的同学,救出了好几个小朋友,林浩哥哥,伸出双手,帮助朋友,他就像雪孩子一样住在我们心里)还有很多的医生,救了很多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人太多,医生不够,你看这位大哥哥就怎么样?(他在干什么?还有位哥哥躺在哪里?为什么会在这儿?他怎么了?如果当时你在这里,你会做些什么呢?)你看,这些孩子在干什么?(当时我们都捐款了,还寄去了自己的作品,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帮助过灾区的人,汶川的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专门在路牌上写了这句话,是什么?2、寻找自己身边的“雪孩子”,画雪孩子,激发同伴间的互助行为引导:你叫什么名字?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别人干什么?你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吗?奖励:送雪孩子(老师画)还有谁帮助过别人?(请个别孩子到集体面前,你帮助过别人吗?自己说了不算,听听大家是怎么说的?XX帮助过你吗?)奖励:送雪孩子(幼儿画)寻找:你得到过谁的帮助,就送他一个雪孩子(幼儿在音乐声中相互交流)3、自然结束:看看,谁得到雪孩子了,有人有很多,你最会帮助别人了,哦,有的人很少,孩子注意了,平时要多去帮助别人罗。
……今天也要谢谢每一个小朋友,帮章老师的忙,谢谢,你们都跟雪孩子一样!会住在别人心里!5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教案(五):设计意图:故事《小猪变形记》以小猪一心想着变别人而引出,它一会儿变长颈鹿,一会儿变斑马……,变到最后让它意识到只有做自己,并做好自己才是最幸福的。
如今,我们的幼儿也会出现看到别人有的东西就想要,总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好。
通过《小猪变形记》这一幽默、滑稽又蕴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教学目标:1、阅读图书,学习初步阅读图书的方法,在阅读中体会,在体会中阅读。
2、了解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形态寻找快乐幸福的过程,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
3、在阅读中懂得:做自己,最幸福,引导幼儿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获得快乐幸福。
教学准备:1、课件2、小图片及子卡:小猪、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大鸟、小猪。
表情及子卡:可爱、苦恼、快乐。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你在哪些地方看到了小猪?你觉得小猪怎么样?(可爱)2、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读一本与小猪有关的图书。
二、导读故事,体验想象。
第一部分:变长颈鹿(听故事)1、师讲:“这一天,小猪觉得很无聊——但是没走多远……”,边讲边出示课件。
发生什么事啦?(幼儿回答后出示摔跤图片)老师继续讲:“……更刺激的探险!”2、分享体验:小猪做了什么好玩儿的事?(出示小图片及子卡:长颈鹿)要是你看到这只踩着高跷摇摇晃晃的小猪,你会对他说什么?看来长颈鹿的生活真不适合小猪,他要去寻找更刺激的探险。
第二部分:变斑马1、师讲:故事:“还没走出——你马上就……”。
(强调“不是”“是”)看!发生什么啦?老师续讲:还没等身上的水全干,小猪又想到一个好主意。
第三部分:变大象1、小猪有了什么好主意?2、猜猜看,他怎么学大象的?3、谁会接着讲?4、师:“小猪正想争辩,突然……”猜猜这回又会发生什么事?老师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