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知识点和试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五章

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知识点记忆

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知识点记忆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5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主要知识点5.1《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地理区域划分的类型、级别自然区域:自然存在的区域,不是人为造成的。

每个自然区域的标志有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动物等,但最明显的是自然植被。

如长江三角洲、北温带、山地上的草场等。

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不可无线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牧区、旅游区等。

行政区域:是国家为实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并设应相应的管理机构的区域。

如吉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京市等。

[特别提示] 1区域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有明显的一致性,区域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2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1)划分的原因和依据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了四大地理区域。

(2)四大地理区域的基本资料北方地区: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黄海。

2面积:占全国的20% 3人口:占全国的40%,汉族占绝大多数。

4地形:平原广阔,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

5农业:农产品丰富,以旱地作物为主,如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

6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南方地区:1位置: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南部临东海、南海。

2面积:占全国的25% 3人口:占全国的55%,汉族占绝大多数4地形:平原、丘陵交错分布,有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等。

5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甘蔗等,生产淡水鱼等6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多,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西北地区:1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2面积:占全国的30% 3人口:占全国的4%,汉族占2/34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有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山、昆仑山、大兴安岭等5农业: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以灌溉农业为主,作物有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6资源:矿产丰富,煤、石油、稀土储量大青藏地区:1位置:位于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泰山以南2面积:占全国的25% 3人口:占全国的1%,是藏族主要聚居地4地形: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等5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有河谷农业,牲畜有牦牛、藏绵羊等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区界限的确定因素(1)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季风。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 (新)新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 (新)新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区域即_A北方地区__、B 南方地区__、C西北地区___、D、青藏地区__。

(2)A北方地区与B南方地区界线a大体经过_秦岭_——_淮河一线,大体与一月_00C_等温线和_800mm_年降水量线吻合,确定界线a的主导因素是气候;A北方地区与C西北地区界线b大体与_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或400mm 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区的界线c大体与_地势第一、二阶梯界线_基本吻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北方和南方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干旱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高寒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界线是_秦岭_——_淮河一线,它有哪些地理意义?⑴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⑷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的分界线(5)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6)亚热带常b c●2、列举南方与北方的自然差异(一)干旱的西北地区①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地形区: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新疆地形特点:三山夹两盆②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冷夏热,降水少。

③河湖:多为内流河、湖;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流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④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草原__、_荒漠草原__、_荒漠___。

原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原来越少减少(P11图5。

14)⑤区域典型的自然特征是:_干旱_.(原因?)【原因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背过)】风力作用显著,形成了雅丹地貌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6、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水分。

7、西北主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总结(重点)超详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总结(重点)超详细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总结(重点)超详细选择题1、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农牧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滩羊是本区分布最广的牲畜之一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C.粮食作物主要有青稞和水果D.河套平原是本地区的主要畜牧业区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牧业特点。

滩羊是宁夏的畜种,青藏地区最广的应该是牦牛,选项A错误。

晴天多、日照长确实是青藏地区的优势,但是青藏地区的种植业并不发达,选项B暂存。

青藏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黑麦,水果不能算粮食作物,选项C错误。

河套平原位于西北地区,选项D错误。

所以此题只有B选项最合理。

小提示:关于描述某一地区某一产业特征的题用排除法比较合适,一定要看完所有选项再做选择。

2、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青藏地区高寒B.西北地区干旱C.北方地区白色荒漠D.南方地区湿热答案:C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自然特征是高寒。

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全年降水少,气候干旱。

我国南方是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充沛,气候特征是湿热。

我国北方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区,白色荒漠不是北方地区。

故C符合题意。

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

3、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东北平原答案:A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属于西北地区的地形区,故选A。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方地区的地理特征。

4、(2017江西)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

读318国道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A.平均海拔高B.年均温高C.年降水量多D.聚落规模大答案: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从图中可知,②段在我国东部地区,①处在我国西部地区,故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平均海拔高。

故选A。

小提示: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属于其地理意义的是()①1月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③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④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分界线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C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月月均温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水田与旱地分界线;水稻与小麦种植区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等。

复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习指导: ( 第五章P2-6 ) 1.我国的自然环境在三方面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①气温: ②降水: ③地势: 2. 自然环境差异导致人类活动差异的例子:我国农业具有 西__东__、南__北__的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东__西__; 经济发展水平东__西___。
秦岭 耕地 农作 熟制 交通 交通 屋顶 墙体 3. -淮河 物 运输 工具 坡度 以北 以南 4.人们根据不同标准,地理区域分三类:①②③ 5.综合__、___、__的特点,可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 域,即⒈__⒉__⒊__⒋__。 看P6图,完成P6活动题(重 点)
接近:________分界线
主导因素: __________
C
接近:第__阶梯边界线 主导因素: ______
A B
接近:_月__等温线、 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 ____ ____
复习:第五章中国的地理 差异 1-6
复习目标: 1.能在地图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 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 、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这条线地图 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 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 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题库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题库

河南省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知识点题库选择题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B.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C.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多竹楼D.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答案:D分析:我国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读图分析可知:甲图所示为西北地区,它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内蒙古牧区多见蒙古包;“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地区。

故A错误。

乙图所示为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较高。

故B错误。

丙图所示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降水较少,民居屋顶坡度较小。

故C错误。

丁图所示为青藏地区,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

故D正确。

故选D。

2、下列河流中,不是发源于青藏地区的是()A.长江B.黄河C.珠江D.雅鲁藏布江答案: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的许多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青藏地区。

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只有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

故选C。

3、青藏地区青稞、小麦单产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高、气温较低B.大气洁净、透明度好C.河湖众多,雨水充足D.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农业特征。

青藏高原地区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气温相对较高河谷地区,属于河谷农业。

在河谷地带,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昼夜温差较大,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抑制呼吸作用,利于作物积累养分,同时作物的生长期长,所以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雨水充足不是青藏地区的特征。

选项D正确。

小提示:一种地理现象存在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原因。

4、下列说法中,属于西北地区位置或范围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B.昆仑山以南C.大兴安岭以西D.横断山以东答案:C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总数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带答案必考知识点归纳选择题1、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相似之处是()A.热量充足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2、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

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A.B.C.D.3、下图的各省级行政区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4、下列农业类型与地理区域组合正确的是()A.青藏地区—高寒牧业和河谷农业B.南方地区—灌溉农业C.北方地区—水田为主的农业D.西北地区—旱地为主的农业5、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线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D.北方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6、“辽阔草原美丽山冈青青牛羊,白云悠悠彩虹灿灿挂在蓝天上…”一首《草原牧歌》唱出了西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关于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沿A→B→C方向,植被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B.这里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补给主要来自地下水C.可观赏沙漠景观,参观坎儿井,寻找“古丝绸之路”的足迹D.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每年举办民族特色活动竹竿舞7、北方地区濒临的海洋有()①渤海②黄海③东海④南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8、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西北地区,“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其显著特征,牧区多见蒙古包B.乙是南方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C.丙是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多竹楼D.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城镇多见平顶碉房填空题9、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

10、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A界线大致与 _____________等温线分布最接近,它也是我国___________温度带)和 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地理复习提纲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地理差异显著
1、自然地理差异
(1)气温差异:在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多。

(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人文地理差异
(1)农业生产方式的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2)人口、城市、交通线的差异:东密西疏。

(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高,西部低。

(4)饮食习俗的地区差异: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咸,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的居民多喜辣,江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

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3、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②大致相当于我国冬季1月0℃等温线;③是我国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④是我国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⑤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四大地理区域
1、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⑴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⑵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⑶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主导因素是夏季风的影响。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第五章:习题
1.下列地理区域划分属行政区域的是
A.环渤海经济带B,沪宁杭工业基地
C.山东省D.长江经济带
2.山东省所在的地理区域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3.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界线确定,主导因素是
A.纬度B.地形C.温度D.季风
4.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不和下列地理现象一致的是A.地势一、二级阶梯界线B.一月份0cC等温线C.秦岭一淮河一线D.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5.我国东北的亚寒带针叶林景观与华北的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差异反映了
A.南方与北方的植被差异B.南方与青藏地区植被差异
C.北方与西北地区植被差异D.北方地区的内部植被差异
6.青藏地区主要自然特征为
A.高寒B.干旱c.湿润多雨D.植被繁茂
7.下列农业、畜牧业种类与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A.山地牧场一内蒙古B.高寒牧场一青藏地区
C.河谷农业一宁夏平原D.温带草原牧场一新疆
8.下列环境问题产生与人们行为连线正确的是
A.西北土地荒漠化——砍伐森林
B.东北平原水土流失——广种薄收
C.长江中上游山地滑坡——过度
D.华北平原土地盐碱化——大量使用农药
9.山东的平原区,建设农田林网的目的是
A.防止土地荒漠化B.防止水土流失
C.保护农田生态D.防止海风危害.
10.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A.春小麦、大豆、甜菜B.冬小麦、棉花、花生C.大麦、青稞、豌豆D.水稻、棉花、油菜
11.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位于准噶尔盆地
B.地表植被由西向东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D.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12.我国的某山,山北冬季河流结冰,山南相反;山北是枣木成林,桃李芬芳,以南是稻田处处,桔园飘香,则这条山脉是()A.天山B.阴山C.秦岭D.南岭
13.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确切地说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14.下列位于北方地区的一组平原是()
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B.成都平原、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成都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15.有关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形区,正确的组合是()
①华北平原②东北平原③黄土高原④内蒙古高原⑤塔里木盆地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⑤
16.下列城市中,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的城市是:()
A武汉B北京C哈尔滨D 兰州
17.对于西北地区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区有全国最长的内流河B以灌溉农业为主
C本区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D “塞外江南”不属于本区
18.我国四个地理区域中没有大盆地分布的是()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19.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A、东北漠河附近
B、青藏地区
C、新疆
D、沿海地区
20.夏日沿着京广铁路线旅游可以看到的农事活动是()A.农民喜收花生、苹果 B.姑娘在树上采摘桑叶
C.茁壮生长的棉花和水稻
D.小伙子在海上撒网捕鱼
)填出图中四个地理区域的名称:
E,(3)填下表,比较A、B两个地区的差异:
C A
B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