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
医学内科 第二十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中消化道出血:屈氏韧带以下至回盲 部出血。
☆下消化道出血:回盲部以下出血。
部位与病因
一、上消化道出血 (一)病因: 1、常见病因: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和胃癌 是最常见病因。
贲门溃疡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急性胃粘膜病变
一、呕血与黑粪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1、呕血:咖啡样,大出血表现为鲜红色 或血
块。 2、黑粪:呈柏油样 二、血便和暗红色大便 多为中或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急性大量出血→周围循环衰竭。临床表现: 头昏、心慌、乏力,晕厥、肢体冷感、心率 加快、血压偏低。严重呈休克状态。
部位与病因
四、全身性疾病 1、血管性疾病:过敏性紫癜、动脉粥样硬化、
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性 毛 细血管扩张症等 2、血液病:血友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白血病、 DIC等 3、其他:尿毒症、流行性出血热或钩端螺旋体
临床表现
治疗
(4)不明原因反复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 可考虑手术
(5)肠息肉及痔:内镜或手术治疗
Thank you!
(3)胆道疾病: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胆管 癌、胆道 术后损伤等
(4)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癌或急性 胰腺炎并发脓肿破溃
部位与病因
二、中消化道出血 肠血管畸形、克罗恩病、肠憩室、钩虫感染、 小肠肿瘤、肠系膜动脉栓塞、缺血性肠病、 肠套叠、及放射性肠炎等。
部位与病因
三、下消化道出血 大肠、肛门疾病:痔、肛裂、肠息肉、大肠 癌、静脉曲张、炎症性肠病、肠憩室、肠套 叠等。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上消化道指的是胃部、食道等器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较多,例如饮食不卫生、误食异物等。
为此,在患上上消化道出血时,应当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要戒烟、戒酒,尽量不喝、浓茶、咖啡等饮品。
防止出现因不良习惯加重病情,这会严重影响治疗。
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1、炎症因素大多数的情况下均和胃肠道黏膜发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生胃肠道黏膜发炎后,则会有充血、水肿、糜烂以及溃疡等情况产生。
同时还与胃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以及息肉等病症存在密切的联系。
应要按照胃肠道疾病的类型施行对症治疗。
2、机械因素是由胃、十二指肠等器官被感染导致黏膜糜烂、出血等情况,并且还和食管穿孔导致的黏膜绞窄、阻塞、出血等有着关系。
另外,疾病刺激和外界刺激导致的呕吐,也能够造成消化道出血,反复性的剧烈呕吐经常会将胃内压升高,造成食物和胃部的粘膜发生撕裂,进而产生出血的情况。
3、胃癌胃癌可以说是导致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病情进展至晚期,因癌组织表面产生缺血性坏死,致使出现较多的糜烂和溃疡,进而累及到胃内血管,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
该病症状一般常见黑便、呕血。
对于早期的胃癌患者,常常会伴有大便潜血、贫血等情况。
5、消化道溃疡通常情况下,消化道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也是比较多见的。
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特别是在溃疡位置的大量毛细血管分布时,则会致使毛细血管发生破裂引发出血。
在溃疡位置具有动脉血管时,还会有一定的几率致使大出血发生,进而引起死亡。
7、邻近器官疾病因素动脉瘤、胆道感染引起的胆道出血、胰腺炎以及胰腺肿瘤等均能够造成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在予以治疗上消化道输血的过程中,应对上述这些疾病进行治疗,方能对上消化道出血予以改善。
需进一步治疗邻近器官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情况能有所改善。
全身性病因素败血症,严重肝炎,血友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类型有一定几率导致上消化道发生出血。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预防感染。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及病因分析

12 方 法 .
本组资料分析 结果 提示 : 肝硬 化患 者上 消化道 出血 的 主要诱 因是饮酒等饮食不 当, 其次是服用 非 甾体类 抗炎药 。 与刘秀莲…等报道类似 。酒精及非 甾体抗炎类 药诱发肝 硬 化 患者上消化道 出血 的机制可能与 两类物质抑 制前列腺 素 分泌 , 使黏膜 失去保 护性 , 抑制 黏液及 重碳 酸盐 的分泌 , 降 低 黏膜 的通透性和血流量有关 l 。已发现肝硬化 患者 胃黏 2 】 膜 内前列腺素水平降低 , 胃黏膜对酒精 、 甾体类抗炎药 使 非 等物质较正常黏 膜敏感 。因此 , 降低 肝硬化 患者上 消化 为 道 出血的发生率 , 应尽量避免饮 酒及 服用 非 甾体类抗 炎药 , 必须服用的患者 , 可预 防性地使 用制 酸药及 胃黏膜保 护剂
1 资 料 与方 法
的原因。 3 讨 论
11 一般资料 . 12 5 例肝硬化 并发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 , 均为我 院 20 一 01 O —20 5间住 院患者。其 中 , 17例 , 3 1 07—0 男 1 女 5例。年龄 4 —6 岁 , 5 8 平均 5 O岁。所有患者肝硬化诊 断均明确。其中 , 肝炎后 肝硬化 为 9 ( 8例 乙型 肝炎后 肝硬化 9 , 4例 丙型 肝炎 后肝硬化 4例 )酒精性肝硬化 1 例 , , 6 心源性肝硬化 3 , 例 不 明原 因 肝 硬 化 3 。 并 肝 性 脑 病 1 5例 8例 , 电 解 质 紊 乱 5 并 9 例, 并各种感染 2 ; 7例 死亡 1 例 , 1 占出血患者 72 %。 .4 ,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是 首 选 的 方 法
I 化 道 } m是 临床 常 见急 症 之 一 , 消 } l j
也是 多种疾病 常见的并发症 , 其病情凶险 危重 , 病因复杂 , 病死率高 。 资料与方法
研 究 对 象 : 集 20 收 0 9年 1月 ~2 1 01
上消化道 出血可 凶消化道本身 炎症 、 机械性 损伤 、 血管病变 、 肿瘤等 因素 引起 , 也可因临近器 官的病变 和全 身性疾病 累 计消化道所致 , 因复杂 , 病 十二 指肠 溃疡
多 见 于 中青 年 人 , 能 与 患 者 不 良的 生 活 可 习 惯社 会 环 境 压 力 大 有 关 , 年 人 则 以 胃 老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Hl FS C f M M l f Y B T{ N F _ ~ T '0 3RS
上 消 化 道 出血 的 病 因分 析 及 诊 治
药 、 子泵抑制剂 。 质 徐 影 陈 军 赵 亮 16 0 林 省 梨 树 县 第 一 人 民 医院 35 0吉 16 0 树 县 妇 幼 保 健 院 35 0梨 16 0 35 0梨树 县 第 一人 民 医 院
对于 出血 性 疾病 能 够做 到 早 发 现 、 治 早 疗, 提高 了止 血率 , 提高治疗 效果 , 但是 如
患 者 出血 量 较 大 , 反 复 发 作 m 血 , 一 或 则 般预后差 。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溃 疡 贫 血
溃疡多见 , 是 胃癌 的高发 人群 , 且 同时合 并多种 基础 病 的比例 明显高 于青 中年病 人, 且老年人 中大量使用非 甾体类抗 炎药
摘 要 目的 : 讨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 病 探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V1

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及处理-V1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原因多种多样,处理方
法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原因
1. 消化道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消化道溃疡会导致黏膜损伤和出血,严重时可引起慢性失血性贫血。
2. 慢性胃炎:胃粘膜受损或炎症病变也可能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慢性
胃炎常见于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饮酒和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人群。
3. 食管裂孔疝:食管裂孔疝是指胃部通过食管孔进入胸腔。
此时胃的
酸性内容物容易倒流到食管,在食管黏膜上造成溃疡和出血。
4. 肝硬化:肝硬化导致门脉高压,血流量增加,易引起上消化道静脉
曲张,出现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二、处理
1. 药物治疗:对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以使用
止血药物如噻吗洛尔控制出血,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制酸。
同时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感染。
2. 内镜止血: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内镜可用于标记和止血,如应用内
镜下注射和烧灼技术。
内镜止血成功率较高,但需要专业的技能和设
备支持。
3. 外科手术:当非内镜手段不能控制出血时,可以考虑手术。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
总之,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复杂,处理方法也需因病制宜。
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护理研究

lcs 4 x mpe l i l a e f l es c ri nt e n ls oteu p r ato t t a h mo r a e o e t 3 2 a l ci c s l s ,a r s h ay i t p e sri e i l e rh g mmo a s o dsa e R sl : iet e e n a c o in eo a s h g n sn c ncu e f i s. eut ①D g si e s v
a n o o o o s a d s n f rc mmo a s . n lso Ste g h n o p te tsp o a a d r sa dc n u n c u e Co c u i n: r n t e s t a in ’ r p g n a wo k n o s mma e h fe tv u sn n e v n in t ep s t st ee f c i en r i g i t r e t o b o o sb et e c h i si e t a t h mo r a et e o c r e c . i l o r du e t e dge tv r c e r h g h c u r n e
h m o r a e mo tc m mo a s fd s a e I c e s s ao g w i h g ,n t e u p rg s r i t s i a e o r a e c us f ie s h ie t e uc r e r h g s o n c u e o ie s . n r a e l n t t e a e i h p e a t on e tn lh m r h g a e o s a e t e d g si le h d v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探讨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 因 病 【 中图分类号】R 7 . 5 3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7— 7 12 0 )0 12 0 6 3 9 0 (0 8 2 — 4 — 2
上消化道 出血 ( p e gs o t t a hmo h g , G U pr at i e i l e r ae U H)系 r n sn r 指屈 氏韧带以上 的消化道 , 括食管 、 十二指肠或胰 、 包 胃、 胆等病 变 引起 的出血 ;胃空肠吻合术后 的空肠病变 出血亦属此 范围I l j 。 为 了探讨上消化道 出血病 因, 为临床合理处 置及 用药提供依据 ,
因, 分别 占 2 .%、2 %、83 冬春季节发病率 明显 高于夏秋季节 ; 96 2 . 1. 6 %; 男性发病 高于女性 ; 中年组 高于青年组 和老 年组。不
同性别 、 年龄患者发病率不尽相 同, 并且 出血病因也不完全相 同。结论 积极 的诊治和 良好 的饮食 习惯可预防并减少上消化
[] A r a D ae Asoitn m l a os f h V i d igo 3 ei n ibms sc i .I pi tn o t c ao ci e nt Kndm e Popc v i e sSu y ] ibt ae 1 9 ,1 1 :10 rsete Da t td [.Daee C r,9 8 2 ( )2 8. i b e J s
出血者 1 例 。 5
12 . 方 法
对本组 16 患者出血 病因、 8例 发病 季节 、 发病 年龄及性别进 行分 析 , 以探讨 上消化道 出血与上述的关系。
特选取我院 20 0 3年 1 一 0 7年 1 月 20 2月就诊的上消化道 出血 患
上消化道出血 图文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的是出血来自食管、胃或十二指肠等区域。
该病病因复杂,常常由于消化道黏膜受损或器官损伤导致,可以引起轻度至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症状和治疗。
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非静脉曲张性与静脉曲张性。
非静脉曲张性常见的病因有:•消化道肿瘤:十二指肠、胃、食管癌等肿瘤可能会损伤黏膜,从而导致出血。
•消化性溃疡:长期治疗不当或食管胃肠道内细菌感染等会导致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
•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静脉曲张性的病因主要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底静脉曲张等导致的内脏静脉血管的增生及扩张。
症状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因病程和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常见症状如下:•呕血:呕吐或排便时带出暗红色或者咖啡色的血块。
•排便黑便:黑色的粘稠便便是由于消化道出血的血液进入肠道,与稀释的粪便结合而产生的。
•下肢水肿: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等引起的静脉血管扩张,造成血流阻塞,从而导致水肿。
•低血压:出血可能导致血容量的下降,从而改变机体的生命支持,进而导致低血压、昏迷。
治疗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目的是止血、减轻症状、防止复发。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休息:卧床休息可以减少肠道和胃的运动,从而有助于止血和有益的恢复。
神经质量好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心理调整,避免紧张和焦虑。
•保持水平:对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过多呕吐和咳嗽的患者,应该避免让其平躺,以呼吸困难和气管食管支气管吻合失调为准。
•控制出血:止血药物可以帮助病人控制出血情况。
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质子泵抑制剂、硫酸铋钾等。
•按照病因进行治疗:病人应根据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
如药物治疗既可以缓解溃疡病情,也可以对潜在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必须及时检查、诊断和治疗。
通过以上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和治疗病人,让他们尽快恢复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为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分布规律、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现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如下。
1病因及其诱因
1.1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都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1.1.1饮食不当是引起出血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定时定量,进食过冷过热食物,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咖啡、肥腻、煎炸和产气食物,或暴饮暴食,以上因素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出血。
1.1.2服药不当服用某些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去痛片、感冒通、阿斯匹林等,说明不当服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重要因素。
1.1.3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心理刺激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强,从而加强胃粘膜的损害因素,消弱其保护因素,最终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1.1.4吸烟和不当饮酒吸烟和酒精对胃粘膜亦具有损伤作用,使原有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并发出血。
1.2肝硬化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2.1机械物理性损伤包括进食粗糙食物如果仁、带刺鱼肉、经
食管插管等可使曲张的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1.2.2门静脉压力增加包括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力增高,门脉压增加;饮酒,输液和输血过多、过快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均能诱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1.2.3季节影响肝硬化合并出血的发生率与四季变化有关,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
其原因为:冬、春、秋季等气温降低的情况下,病人皮肤血流量减少,内脏血流量进一步增加,从而造成门脉压力增高,曲张的静脉压力一旦升高达弹性极限就易破裂出血。
1.3急性胃粘膜损害包括急性应激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亦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应激因素常见有烧伤、外伤或大手术、休克、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疾病。
因患者已有严重的原发疾病,故预后多不良。
急性糜烂性胃炎出血的诱因最多见于酗酒,另外短时间进食冰冻水果(如西瓜),服用对胃有损伤的药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利血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也是本病的诱因。
1.4胃恶性病变:如胃癌,胃肉瘤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胃癌引起出血的发生率增高,主要由于癌组织缺血性坏死而致糜烂或溃疡侵蚀血管引起出血。
1.5其他:如严重肺心病,中风等严重疾患;中毒,外伤等引起的应激性溃疡出血等。
出血经常忽然发生,患者往往先有恶心,然后呕血,继而排出黑便,呕出的内容物常呈咖啡色,但有进度也可呈暗红色或鲜红色,这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和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黑大便往往呈柏油状,所以又叫柏油便,但在出血量大,血便排出很快时,也可呈暗红色。
如老年人出现呕咖啡色液体或排柏油样大便时,要立即进行治疗。
一般认为,黑大便的出现,说明每日出血量在50-70毫升以上;当胃内储积血量在250-300毫升进度便可引起呕血,如出血量超过400毫升时,便可出现头昏,乏力,心跳,气短,面色苍白,出汗,脉搏细速,高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征象,如拯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
2讨论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随着年龄递增,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肿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中年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可能与肝炎发展病程有关,从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大约10~15年,而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正好在中年。
60岁以上患者中,出血性胃炎发病率明显增加,可能与老年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及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有关,即所谓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应予重视。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胃黏膜可能因动脉硬化而出现微循环障碍,胃黏膜上皮细胞代谢减慢,黏液分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膜萎缩,最终导致屏障功能下降。
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较多,尤以饮食不当、酗酒为多见。
饮酒可使胃黏膜毛细血管充血及脆性增加,甚至发生黏膜糜烂,破坏黏膜
屏障,产生急性出血。
加强上消化道出血防治的宣教工作十分重要。
应加强饮食与烟酒管理,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无刺激饮食,避免食用机械性刺激强的食物(如生、冷、硬、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和葱头、韭菜、芹菜等)和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如浓肉汤、辣椒、咖啡、浓茶、酸醋等),定时进食。
在溃疡活动期,宜少食多餐,避免餐间零食和睡前进食,使胃酸分泌有规律;一旦症状得到控制,应尽快恢复正常的饮食规律。
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具有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
另外,需增强患者体质,使其提高抵抗力,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量,调整日常生活方式,有计划地增加运动量,参加适量的室外活动,如散步、慢跑、体操、游泳等,同时进食营养丰富食物,慎用或禁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众多,病因分布与年代变化、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有关。
早期进行内镜检查是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的最有效手段,另外,急诊胃镜下止血已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止血手段,其有效率达95%以上。
参考文献
[1] 杨江平. 76例无痛性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 年6卷7期.
[2] 贺忠云.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 中国中医
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第06期.
[3] 贺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上消化道出血.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