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为进一步了解其病因分布规律、发病趋势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现将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其诱因分析如下。
1病因及其诱因1.1消化性溃疡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表现为呕血和黑便,临床上发现大部分消化性溃疡出血病人都有一定的诱发因素。
1.1.1饮食不当是引起出血的主要诱因,主要是平时不注意定时定量,进食过冷过热食物,饮用具刺激性的浓茶、咖啡、肥腻、煎炸和产气食物,或暴饮暴食,以上因素可使处于溃疡活动期的病变部位发生出血。
1.1.2服药不当服用某些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如消炎痛、去痛片、感冒通、阿斯匹林等,说明不当服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出血的重要因素。
1.1.3精神因素如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心理刺激可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强,从而加强胃粘膜的损害因素,消弱其保护因素,最终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1.1.4吸烟和不当饮酒吸烟和酒精对胃粘膜亦具有损伤作用,使原有基础疾病进一步加重并发出血。
1.2肝硬化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2.1机械物理性损伤包括进食粗糙食物如果仁、带刺鱼肉、经食管插管等可使曲张的胃底静脉破裂出血。
1.2.2门静脉压力增加包括恶心,呕吐,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力增高,门脉压增加;饮酒,输液和输血过多、过快引起血容量骤然增加,均能诱发食管静脉破裂出血。
1.2.3季节影响肝硬化合并出血的发生率与四季变化有关,冬季最高,春季、秋季次之,夏季最低。
其原因为:冬、春、秋季等气温降低的情况下,病人皮肤血流量减少,内脏血流量进一步增加,从而造成门脉压力增高,曲张的静脉压力一旦升高达弹性极限就易破裂出血。
1.3急性胃粘膜损害包括急性应激性溃疡和急性糜烂性胃炎,亦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急性应激性溃疡出血,应激因素常见有烧伤、外伤或大手术、休克、败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严重疾病。
因患者已有严重的原发疾病,故预后多不良。
消化道出血疾病

消化道出血疾病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峻的症候。
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
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
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病因消化道出血是由什么缘由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
(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1.食管疾病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食管溃疡、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症、器械检查或异物引起损伤、放射性损伤、强酸和强碱引起化学性损伤。
2.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包括药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胃癌、急性胃扩张、十二指肠炎、残胃炎、残胃溃疡或癌。
还有淋巴瘤、平滑肌瘤、息肉、肉瘤、血管瘤、神经纤维瘤。
膈疝、胃扭转、憩室炎、钩虫病等。
3.胃肠吻合术后的空肠溃疡和吻合口溃疡。
4.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线裂开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肝硬化、门静脉炎或血栓形成的门静脉堵塞、肝静脉堵塞(Budd-Chiari综合征)。
5.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1)胆道出血:胆管或胆囊结石、胆道蛔虫病、胆囊或胆管病、肝癌、肝脓肿或肝血管病变裂开。
(2)胰腺疾病累及十二指肠:胰腺脓肿、胰腺炎、胰腺癌等。
(3)胸或腹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
(4)纵隔肿瘤或脓肿破入食管。
6.全身性疾病在胃肠道表现出血(1)血液病:白血病、再生不良性贫血、血友病等。
(2)尿毒症。
(3)结缔组织病:血管炎。
(4)应激性溃疡:严峻感染、手术、创伤、休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及某些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如脑血管意外,肺源性心脏病、重症心力衰竭等。
(5)急性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二)下消化道出血病因1.肛管疾病痔、肛裂、肛瘘。
2.直肠疾病直肠的损伤、非特异性直肠炎、结核性直肠炎、直肠肿瘤、直肠类癌、邻近恶性肿瘤或脓肿侵入直肠。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定义和化道出血是指消化道黏膜的破裂导致出血,而不是由食道静脉 曲张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恶性肿瘤。
2
流行病学
该疾病的流行率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老年人和男性更容易患病。流行 病学数据也显示了各种风险因素,如吸烟、酗酒、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以及感染幽 门螺杆菌。
发病机制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机制是黏膜屏障的破坏,导致血管曝露和出血。这可 能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影响,或血管瘤的破裂。
临床特征和症状
呕血
呕血是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 之一。呕血的颜色和量可以提供一些关于出血部位 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线索。
黑便
黑便是消化道出血后的另一个常见症状,通常是由 于血液在胃肠道中消化而产生的。这种现象被称为 “黑便”或“粪便上涂黑”。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指南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紧急情况之一。本指南提 供了针对该病状的全面概述,包括背景介绍、定义、病因、临床特征、诊断 方法、治疗原则和预后。
背景和介绍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内科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具有消化道疾病风险因素的病人。它 可以导致严重的贫血和危险的低血压,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3
病例
一位65岁的男性病患出现呕血和黑便症状,前一天晚上他感觉到胃部剧烈疼痛。他立 即就医并接受了内镜检查和血液测试,结果显示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需 立即止血治疗。
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食管炎,其他病因包括Mallory-Weiss综合症、恶性 肿瘤和血管畸形等。
诊断方法和评估
对于病人的诊断和评估,通常会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内镜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这些 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位置,并评估出血的严重程度。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死亡原因分析

上 消化 道 出 血 是 消 化 内 科 常 见 的 急
症之一 , 由于老年人出 的早期临床表现 多不典 型 、 出血量较大 、 伴随疾病较多 、 死 亡率较高, 床诊断和治疗均是难点。 临
( 88 % ) 男 3 4 .2 , 6例 , 2 女 6例 , 龄 1 年 8—
5 9岁 , 均 4 . 2±1. 4岁 。 平 11 03 统 计 学 方 法 : 用 S S I. 采 P S2 0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计 量 资 料 以 ±S表 示 , 两 正 态 分 布 样 本 比较 采 用 t 验 , 数 资 料 检 计 以频 数 表 示 , 用 检 验 , 验 标 准 = 采 检
20 0 5~20 0 9年 收 治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患 者 17例 , 其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 2 对 从 中找 到影 响 老 年 人 与 非 老 年 人 上 消 化 道 出血 的 预 后 因 素 。有 助 于 提 高 对 老 年 人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预 后 的 认 识 。为 老 年 人
例( . 3 , 死 于肝 硬化 食 管 静 脉 曲 32 %) 均 张破 裂 出 血 。 两组 比较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5 。两 组 患 者 死 亡 原 因 分 布 情 况 , 00 )
见表 4
讨 论
统溃疡时 , 在治 疗 慢性 全 身性 疾 病 的 同
时 , 对 消 化 系 统 疾 病 引 起 足 够 的重 视 。 应 本文老年组死亡的 1 O例 中有 9例 是 直 接 死 于 严 重 的 全 身 慢 性疾 病 恶 化 和 / 或 并发症 , 要为肺部感染 、 脑血管疾病 。 主 心
调查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

调查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曾钗明【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该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病因,并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方法整群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该院收取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4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上消化道疾病但非出血者242例为对照组,分析上消化出血的相关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
结果上消化道出血中,主要的病因是十二指肠溃疡(35.1%)、胃溃疡(21.9%)、急性胃黏膜病变(10.7%)、胃癌(7.9%)、十二指肠炎(7.4%)。
非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为59.5%,明显高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Hp阳性率31.8%(P<0.01)。
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主,Hp感染不会显著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aus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Hp infection in elderly. Meth-ods 242 cas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rom October 2013 to February 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 while 242 cases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desease but un-hemorrhage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The caus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d Hp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main cau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as duodenal ulcer (35.1%), gastric ulcer (21.9%), 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 (10.7%), gastric cancer (7.9%), duodenitis (7.4%). The positive rate of Hp in control group was 59.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peptic ulcer in the elderly, and Hp infection does no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00)025【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感染病因【作者】曾钗明【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干部特诊一科,福建福州 3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3.2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常见病,一旦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时,死亡率高。
上消化道出血

• 黄疸:黄疸寒战发热伴右上腹绞痛而呕血者→ • 皮肤粘膜出血:呕血或便血伴皮肤粘膜出血者→
五、诊断要点:
• 有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发病史 • 出现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或呕血、黑便
等。
(一)辅助检查:
• 血液检查:Hb、RBC反映出血程度; • 血尿素氮↑ :提示肠源性氮质血症; •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 • 内镜检查 :在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
(四)贫血和血象变化
• 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在急性出
血后3~4小时开始减少;
• 白细胞在出血后2~5小时升高,可达1万
~2万;血止后2~3 天才恢复正常;
• 血小板略升高 • 但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
者,如原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血小 板计数可不增高
(五)发热
• 出血24小时内发烧,多数在38.5℃以
肝动脉瘤等引起者以黄疸为主要表现
• 出血多较突然、凶猛,体检可及肿大
而压痛的胆囊
四、临床表现
(一)呕血与黑便:
• 一般来说幽门以下出血易致黑便,而幽门以上出
血易致呕血
• 如出血量少,血液在胃内未引起恶心、呕吐,则
全部向下排出呈黑便
• 如出血量大,在幽门以下血液反流到胃内引起恶
心、呕吐,亦可产生呕血
下,可持续3~5天。 发热机制尚不清 楚,一般认为是循环血容量减少,周 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 障碍,与肠道积血、代谢产物吸收无 关。
(六)其他:原发病的症状
• 上腹痛:反复发作的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痛→ • 老年人出现无规律上腹痛、纳差和消瘦者→ • 肝脾大:肝脏明显肿大,质地硬并结节不平,
•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

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目的分析影响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方法选取10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病因进行总结。
结果100例患者中,85例为上消化道出血,15例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癌和溃疡性结肠炎。
结论上消化道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的大多数,其中消化性溃疡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肿瘤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
标签:消化道出血;病因;相关分析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其中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胰表等病变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1]。
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多,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其出血的病因则容易延误治疗。
本研究探讨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均以呕血或黑便、大便隐血阳性收入院。
其中男性79例,女性21例,年龄18~78岁,平均51.3岁。
1.2 诊断方法诊断按《实用内科学》第13版诊断标准进行[2]:①吐血或黑便史;②头昏、心悸、虚弱、晕厥等;③大便隐血试验强阳性;④血压、脉搏改变;⑤血红蛋白<90 g/L,血细胞比容<28%;⑥胃镜检查发现出血灶和明确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糜烂灶炎症所致出血。
程度分级。
①轻度:出血量<500 ml,黑便成形;②中度:出血量为500~1000 ml,大便稀、色黑如漆,脉率为100/min,血红蛋白为70~90 g/L。
2 结果2.1 消化道出血的部位100例患者中,85例(85%)为上消化道出血,15例(15%)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中最常见的部位是胃,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8.8%(50/85),其次是食管、胆管和十二指肠部位。
下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结肠,占73.3%(11/15)。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及诊治

是 首 选 的 方 法
I 化 道 } m是 临床 常 见急 症 之 一 , 消 } l j
也是 多种疾病 常见的并发症 , 其病情凶险 危重 , 病因复杂 , 病死率高 。 资料与方法
研 究 对 象 : 集 20 收 0 9年 1月 ~2 1 01
上消化道 出血可 凶消化道本身 炎症 、 机械性 损伤 、 血管病变 、 肿瘤等 因素 引起 , 也可因临近器 官的病变 和全 身性疾病 累 计消化道所致 , 因复杂 , 病 十二 指肠 溃疡
多 见 于 中青 年 人 , 能 与 患 者 不 良的 生 活 可 习 惯社 会 环 境 压 力 大 有 关 , 年 人 则 以 胃 老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Hl FS C f M M l f Y B T{ N F _ ~ T '0 3RS
上 消 化 道 出血 的 病 因分 析 及 诊 治
药 、 子泵抑制剂 。 质 徐 影 陈 军 赵 亮 16 0 林 省 梨 树 县 第 一 人 民 医院 35 0吉 16 0 树 县 妇 幼 保 健 院 35 0梨 16 0 35 0梨树 县 第 一人 民 医 院
对于 出血 性 疾病 能 够做 到 早 发 现 、 治 早 疗, 提高 了止 血率 , 提高治疗 效果 , 但是 如
患 者 出血 量 较 大 , 反 复 发 作 m 血 , 一 或 则 般预后差 。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溃 疡 贫 血
溃疡多见 , 是 胃癌 的高发 人群 , 且 同时合 并多种 基础 病 的比例 明显高 于青 中年病 人, 且老年人 中大量使用非 甾体类抗 炎药
摘 要 目的 : 讨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 病 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2011年间收治的2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性(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0例,非老年性(小于60岁)出血患者110例,对两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溃疡所致出血最多23例,占20.91%,其次为胃癌18例,占16.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复合型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门脉高压出血,老年组患者肿瘤发生率、胃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
结论: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其次是胃癌。
标签: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管及胆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可为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全身性因素是指血管性疾病及血液系统疾病等导致的出血,此类病因较少见[1]。
本病以局部因素多见,临床上包括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手术后病变,及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为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笔者对比分析了本院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和同期非老年性患者110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07-2011年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20例;其中男128例,女92例,平均年龄(67.5±
2.3)岁;其中老年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90岁;非老年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9岁。
1.2 诊断方法220例患者均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诉入院,均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证实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及胃癌均经病理检查确诊。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因分布情况老年组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4例,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相关性溃疡5例,应激性溃疡患者8例,复合型溃疡15例,门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3例,十二指肠溃疡(DU)15例,胃溃疡(GU)23例,术后吻合口溃疡9例,肿瘤患者18例。
非老年组吻合口溃疡2例,肿瘤患者3例,应激性溃疡患者3例,胃溃疡10例,管贲门撕裂综合征12例,十二指肠溃疡(DU)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因素35例。
可见,老年组患者肿瘤发
生率、胃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十二指肠溃疡及肝硬化发生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诱因分析本讨论还对老年组110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进行了探讨,其中69例老年性上消化道患者发现有明确诱因,其中药物使用不当诱发者最多25例,占36.24%,其次为酗酒所致共16例,占2
3.19%,其他常见诱因还有应激因素8例,其中占11.59%、精神紧张及劳累过度5例占7.25%、饮食不当因素11例,占15.94%、受凉所致共4例,占5.79%。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且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有食管炎、食管癌、食管贲门撕裂综合征等食管疾病、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手术后病变等胃十二指肠疾病,及门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耐力差,对大出血多不能耐受,病情较危急。
探讨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积极提出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老年性出血患者须积极探讨出血的诱因,避免危险因素,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是老年患者规避出血的主要措施[2-3]。
3.1 病因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病因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本讨论中胃癌23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胃癌18例,三种病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50.91%,因此临床处理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病情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行胃镜检查,不仅可在胃镜下止血,而且可直接取病处组织活检以确定病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老年人好发胃溃疡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下降抵御胃酸的消化作用能力及胃黏膜屏障的再生功能都受到了影响,从而易发生胃溃疡。
胃癌的发生可能与老年患者长期胃溃疡及接触致癌性物质有关,同时机体衰老过程中免疫功能下降也是癌症发病的原因之一。
老年性患者因胃肠手术的机会多及术后的病程较长,因此亦出现术后吻合口溃疡,吻合口溃疡多发生于手术后10年,因此青年患者发生较少。
此外,老年患者因慢性骨与关节疾病多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此类药物因减少胃黏膜血液循环而削弱屏障功能,导致溃疡发生[4]。
3.2 诱因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很多,其中非甾体类抗炎药运用不当是常见的诱因,本讨论11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69例有明确诱因,其中25例均是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所致,老年人肝肾功能较年轻人差,非甾体类药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药效持续较长,因此对胃黏膜的损害也较大,因此老年患者更需要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其次诱因是酗酒,饮酒可能诱发溃疡穿孔导致出血,其次饮酒亦可引发急性胃炎,造成胃黏膜糜烂、水肿、充血。
精神紧张、寒冷刺激导致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力更强而诱发出血,本组患者有5例是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所致,4例是由于天气转凉寒冷刺激,8例是由其他已知急性病应激诱发[5]。
综上所述,老年性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高且由于老年患者耐受差,病情多较危急,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青年患者大不相同,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和胃癌多见,对于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警惕胃癌的
可能,且老年性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因患者耐受差且止血较困难,发生再次出血的几率大,病情多较危重,因此对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从病因治疗,尽早治疗原发病,并避免不良因素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参考文献
[1] 贺学勤,余学愚,查超.上消化道出血外科治疗76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22-23.
[2] 迟青仲,积珊.124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42-143.
[3] 寻琳婷,范红.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09例病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5):151-152.
[4] 张明智,陶彩芳,雷敏.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03-104.
[5] 孟照华.青年人、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9):1070-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