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上册《变色龙》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的:知识目的: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新词,并能用“有声有色”、“货真价实”造句。
能力目的: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情感目的:凭仗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有声有色”、“货真价实”造句。
凭仗课文中详细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一.复习导入⑴读读生词⑵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二.细读课文⑴第二局部“我们”细细打量着变色龙。
什么叫“打量”?给它找一个近义词。
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打量”变色龙的?⑵根据学生答复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获食物、会变色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②变色龙的这写局部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依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⑷心得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局部词语:迟钝、窥探、有声有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领会变色龙捕获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诵,注意重点词的朗诵。
④使用“有声有色”造句。
⑸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④认真观察图,领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货真价实”造句。
⑹学习了课文第二局部,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总结归纳描写动物的方法:认真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⑺教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
变色龙说课稿10篇

变色龙说课稿变色龙说课稿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色龙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变色龙说课稿1一、说教材:《变色龙》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6课。
本文通过继续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
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保护动物。
全文共16个自然段,可分3段。
第一至第八自然段,写我们发现变色龙,那是条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怪物。
第九至第十五自然段,写我们端详变色龙,了解了变色龙的特点。
第十六自然段是第三大段,写我们将变色龙放回了原始森林。
本课主要是介绍变色龙的特点,作者巧妙的将他儿童国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显得生动有趣。
其中第二段是全文的重点。
《变色龙》这篇课文需要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讲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设想。
根据上面的情况我制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爱护小动物。
4.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二、说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前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作为学生的探究伙伴也可以准备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课上与学生资源共享。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变色龙尚属罕见动物,极为罕见,同学们对于它的认识还是知之甚少,所以光靠读来悟变色龙的特征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认识变色龙。
通过一些图画,了解变色龙捕捉食物之迅,以及它能在不同的环境和温度下变色的过程,学生饶有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画,直观导入: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大自然生物活动情景图,非常醒目。
此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找动物,发现有些动物与环境颜色一致,很难发现;而有些动物的体色却很鲜艳,一目了然;更有趣的是,有些动物的体态竟然与植物的样子相类似等等,旨在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初步感知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变色龙》

6、变色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从理清脉络入手,体会叙述表达要有一定的顺序。
2.通过赏析文中的语言,结合观赏音像资料等,较细致地了解变龙的外形特征及捕食过程。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增强对动物奥秘的探究欲。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路1.从这一组课文开始,我们已经走上了探究自然奥秘的道路。
<课件>在你心目中,大自然;昨天我们又初步认识了变色龙,在你的眼中,变色龙。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变色龙》(指板书)。
2.课文写了这样几个意思:“我们发现变色龙、我们放回变色龙、我们端详变色龙”,请你按照课文的顺序,为它们排一排队。
即使上节课我们没有读过课文,你也会这样排序吗?理由是什么?说一件事、写一段话,就应该像这样脉络清晰,井井有条。
二.细读端详1.刚开始发现这个小东西的时候,大家都不认识它,称它是什么?(怪物、怪蛇)2. 它真的怪吗?怪在哪里?(板书:怪)请自由读读全文,找一找它的“怪”。
注意: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
建议你手中夹着笔,双手捧着书,读读想想、圈圈划划。
过渡:它怪在哪儿呢?*外形怪*——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读一读。
2、你见过这样的怪物吗?不如亲眼看一看。
<点击课件>图片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说上一两句3、同学们口中的都是零散的语言,组合在一起当然要有一定的顺序。
<点击课件>图片旁配上第九段外形描写自己读读,理一理顺序。
依次写到了什么部位?(生说,师指图相关部位。
这是从整体着眼,然后分别介绍了各个部位。
当然,只要是循着一定的次序,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观察方法)一起读,留意变色龙外形的各个部位。
4、这里说的是什么怪?(板书:外形)1、看录像,说体会。
叙述:你瞧,说话间我们来到了书上描述的那片丛林。
林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野花的芬芳。
不经意间,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从眼前掠过—<点击课件>录像片仔细看,关注它的动作,留意你的感受!想说些什么?(相机板书:捕食)2、读课文,谈感悟。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变色龙》课件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7.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三.端详变色龙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2.学生读书,交流*外形*捕食*变色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5.交流*外形(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全身头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4)朗读体会*捕食(1)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2)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6)朗读第12节(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9)朗读11节*变色(1)指名朗读第14节(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5)朗读句子:“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四.放回变色龙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五.结束课文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2.朗读全文板书设计:6、变色龙外形怪捕食快变色多。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及教案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变色龙》课文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
四下里一片沉静。
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传来了狗的尖叫声。
奥楚蔑洛夫向那边一瞧,看见从商人彼楚金的木柴厂里跑出来一条狗,用三条腿一颠一颠地跑着,不住地回头瞧。
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
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扑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
又传来了狗的叫声,还有人的叫喊:“别放走它!”有人从商店里探出头来,脸上还带着睡意。
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好像出乱子了,长官!”巡警说。
奥楚蔑洛夫微微向左一转,往人群那里走去。
在木柴厂门口,他看见那个敞开了坎肩的人举起右手,把一个血淋淋的手指头伸给人们看。
他那半醉的脸上现出这样的神气:“我要揭你的皮,坏蛋!”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奥楚蔑洛夫认出这人是首饰匠赫留金。
这个案子的“罪犯”呢,坐在人群中央的地上,前腿劈开,浑身发抖——原来是一条白色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斑。
它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悲苦和恐怖的神情。
“这儿到底出了什么事?”奥楚蔑洛夫挤进人群里去,问道,“你在这儿干什么?你究竟为什么举着那个手指头?……谁在嚷?”“长官,我好好地走我的路,没招谁没惹谁……”赫留金开口了,拿手罩在嘴上,咳嗽一下,“我正在跟密特里·密特里奇谈木柴的事,忽然,这个贱畜生无缘无故就把这手指头咬了一口……你得原谅我,我是做工的人,我做的是细致的活儿。
这得叫他们赔我一笔钱才成,因为也许我要有一个礼拜不能用这个手指头啦……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变色龙》PPT课件

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
1. 它_ _ _ _地窥探 , _ _捕捉昆虫。 2.它的每只眼睛都能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3.当它的眼睛同时注视着前方时,就会_ _ __ _ _ _ _ _ _ _ _。 4. 它用_ _捕食。它的舌头长的_ _,长 度_ _ _ _。昆虫是被_ _它的口中, 成为美餐的。
精读第三部分
我们如何对待变色龙呢?
变色龙如此好玩,我们是( ) A 捉来做标本、 B 拿到市场上去卖、 C 放回大自然?!! • 思考为什么要放回大自然呢?
保护珍稀动物,人人有责!
大家好,我叫变色龙!我很喜欢人 类,我很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希望和五 一班的同学们交个朋友!
HOW ARE YOU!
读一读,想一想
• 读课文,首先标出生字词,读 准读音、认清字形。 • 大家想一想,从课文中,你又 对变色龙有了色龙有了哪些了解呢?
• 一:外形 • 二:颜色 • 三:你发现有没有长相一样的变色 龙呢,你还发现了哪些特点呢?
1.外形很相似 2.色彩变化多端
总结
写好动物的方法:
1、仔细观察
2、抓住其特点来写 3、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拓展与运用
小练笔: (日记本)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学 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 物的小日记。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 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叶色。 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的泥土上, 我们慢慢地从绿色变为棕色。再把它 放在水泥板上,又从棕色变成浅灰色。
我把它放在黑板上,它变成了( 我把它放在讲台上,它变成了( 我把它放在瓷砖上,变成了( …… ) )
)
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
《变色龙》苏教版语文ppt教材课件(5篇)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38/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0/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1/
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的特点
来自《点拨》
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掘具 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在平淡无奇的故事中透视生活的真理, 在对平凡琐事的描绘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会问题,使得其作 品朴素得跟现实生活一样真实而自然,却又深刻地触碰到每一 个读者的灵魂。其小说大多情节简单、人物不多、主次分明, 语言精练明快,善于运用白描式的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塑造典型。比如《变色龙》中仅仅写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断 案一个场面,几个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发展极其简单,作者仅 仅抓住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的五次“变色”加以描 绘,便收到极其强烈的讽刺效果。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5/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6/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7/
1.我们发现变色龙。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 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 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 是条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 非蛇的怪物。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2/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kejian/yuwe n/164/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6 变色龙》课件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 5、第七自然段中,哪些词表明变色 龙具有隐蔽性的?
“一模一样” “很难发现”源自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部分(第9-15自然段)。 1、第九自然段中,作者是按照什么 顺序写变色龙的样子的? 按照“全身— 头—身躯”的顺序。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二部分(第9-15自然段)。 2、品词“单独”“分别”。 这两个词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变色 龙的眼睛的独特之处,即它的每只眼 睛都能单独转来转去,而且两只眼睛 能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 1、第一部分写了什么? 写“我们”发现变色龙、寻找 变色龙的过程。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 2、文章开头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 环境。
课文详解
二、学习新课
学习第一部分(第1-8自然段)。 3、联系上下文,“怪蛇”指什么? 指变色龙 4、品词“找了一阵”“没见到”。 说明变色龙很难被发现,从侧面 体现了它具有隐蔽性的特点。
字词乐园
我会多音字
(chà)刹那 刹 (shā)刹车
字词乐园
寂静—宁静
紧张—松弛
近义词 端详—打量 反义词 寂静—喧闹 绘声绘色— 有声有色
名副其实— 徒有虚名
字词乐园
弥漫 凶相毕露
伺机 名副其实
课文详解
一、导入新课
1、大自然孕育了无数的生命,其中 就包括家族众多的动物世界。 2、“变色龙”,一种能够随着环境 的变化而改变身体颜色的动物。本文用 一种叙事的形式生动地介绍了变色龙的 特点,让我们学会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时,一只色彩缤纷的蝴蝶飞 过来,离变色龙还有相当的距离。 似睡非睡的变色龙,以迅雷不及掩 耳之势,“刷”地伸出它那长得惊 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 长的一倍,刹那间,那只彩蝶已被 卷入它的口中,成为美餐。我们被 它吓了一跳。
(9)
外形
(10-12) 捕食 (13-15) 变色
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翠绿。椭圆形的 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身躯 呈长筒状,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四 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 手画脚,它却仍然一动也不动。
(9)
外形
(10-12) 捕食 (13-15) 变色
尽管我们大声叫喊,对着它指 手画脚,它却仍然一动也不动。
6.变色龙
第一课时 庄伟琴
震惊 介绍
名副其实 凶相毕露
一模一样 指手画脚
绘声绘色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1.我们发现变色龙。
(1~8)
2.我们端详变色龙。
3.我们放回变色龙。
(9~15) (16)
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 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
一模一样,很难发现。这是条 身长30厘米左右、似蛇非蛇的
朋加沙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 在香蕉叶上,它的皮肤变成了香蕉 叶色。接着,又把变色龙放在棕色 的泥土上,我们眼看着它慢慢地从 绿色变为棕色。再把它放在水泥板 上,又从棕色变成浅灰色。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我抓起变色龙,先把它放在( ),它 的皮肤变成了( )色。接着,又把变 色龙放在( ),我们眼看着它慢 慢地从( )色变为( )色。再把它 放在( ),又从( )色变成( ) 色。
怪物。
作业:
1.写习字册。 2.朗读课文,搜集变色龙的资
料。
6.变色龙
第二课时
(9)
外形
(10-12) 捕食 (13-15) 变色
我细细端详着:这条变色龙全身 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 两眼突起,凶相毕露。身躯呈长筒状, 隆起的背部酷似龟背,腹部两侧长着 四只短脚,尾巴尖细。尽管我们大声 叫喊,对着它指手画脚,它却依然一 动也不动。
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外形 捕食 变色
怪异 敏捷 迅速
总结
描写动物的方法: 1、仔细观察 2、抓住其特点来写
3、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观察,观察,再观察。
——巴浦洛夫
同学们,这是一只外形怪异,捕食快速 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 时的你碰到这只特别的变色龙,你会怎样 处置它?
作者是怎样做的?
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 )、 (端详变色龙 )、(放回变色龙 ) 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 而提醒人们应当( 保护动物)。
拓展与运用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 (课外)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你 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 动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