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讲义)

合集下载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EADC 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知识要点一、相似的概念①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

(相似的符号:∽);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边之比称为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⑤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SAS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SSS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AA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如图,AED ∆∽ABC ∆,其中B ∠=∠1,则()()ABBC AD ___(___)___==。

2、一个三角形三边长之比为6:5:4,三边中点连线组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cm 30,则原三角形最大边长为多少?3、如果ABC ∆∽C B A '''∆,相似比为2:3,若它们的周长的差为40厘米,则C B A '''∆的周长为多少厘米?4、ABC ∆中,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若四边形DECB 的面积为ADE ∆面积的3倍,求BC DE :的值。

C A B A E F G BDC5、如图,在ABC Rt ∆中,CD 为斜边AB 上的高,且6=AC 厘米,4=AD 厘米,求AB 与BC 的长。

6、已知在ABC ∆中,D 、E 分别为AB 、AC 的点,且DE ∥BC ,求证:ANAMON OM =。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定理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定理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定理
三角分别相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成正比,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近(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成正比,两个三角形相近。

)
(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
1、相近三角形对应角成正比,对应边变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的一切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外接圆半径、内切圆半径等)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近三角形周长的比等同于相近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相近三角形内切圆、外接圆直径比和周长比都和相近比相同,内切圆、外接圆面积比是相近比的平方。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

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与判定三角形是平面几何中的基本图形,具有相似性质的三角形在数学和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三角形的相似性质以及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与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的形状但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它们的边长之比相等,并且对应角度相等。

考虑两个三角形ABC和DEF,若存在一个比值k使得AB/DE=BC/EF=AC/DF=k,则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有以下性质:1. 对应角度相等:∠A = ∠D,∠B = ∠E,∠C = ∠F。

2. 对应边长比例相等:AB/DE = BC/EF = AC/DF = k。

3. 对应边长比例相等的性质也可以表达为:AB/BC = DE/EF =AC/DF = 1/k。

二、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1. 三边对应角相等法(SAS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的比值相等,并且这两个边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根据这个方法,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但需要注意两个三角形的顶点要对应一致。

2. 角-角-角(AAA)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度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由于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所以只需知道两个角度相等就可以推断出第三个角度相等。

但是需要注意,AAA法只能说明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可能性,还需要验证其他条件。

3. 角-边-角(ASA)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角度相等,并且夹在两条相等边之间的夹角也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 边-角-边(SAS)法: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一对边比值相等,并且两条边之间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三、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 比例定理:相似三角形的边长比值等于对应边上的线段比值。

例如,若三角形ABC与三角形DEF相似,则有AB/DE = BC/EF =AC/DF。

2. 测量不可达长度:当实际中无法直接测量到物体的长度时,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计算。

通过测量已知长度的物体与其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再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出不可达长度。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专讲【知识要点】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3.相似三角形具有下述性质:①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④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熟悉如图中形如“A ”型,“X ”型,“子母型”等相似三角形。

5.射影定理AC 2=AD ·BD BC 2=BD ·BACD 2=AD ·BD6.位似:如果两个图形不仅相似,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像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 位似图形, 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 这时的相似比又称为位似比.【典型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如图1,在△ABC 中,AB=AC ,∠A=36º,BD 平分∠ABC,DE∥BC,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EBD 相似 三角形是( )。

A .△ABC B .△DAB C .△ADE D .△BDC 2.如图2,AB ∥CD ∥EF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为( )。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3.如图3,已知在△ABC ,P 为AB 上一点,连结CP ,以下各条件中不能判定△ACP ∽△ABC 的是( )。

A .∠ACP =∠B B .∠APC =∠ACB C .AC AP =AB AC D . AC AB =CPBC图1 图2 图34.如图4,在正方形网格上,若使△ABC ∽△PBD ,则点P 应在( )。

A .P 1处B .P 2处C .P 3处D .P 4处5.如图5,若A 、B 、C 、D 、E 、F 、G 、H 、O 都是5×7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ME ∽△ABC ,则点M 应是F 、G 、H 、O 四点中的( )。

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知识要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平行法②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类似于三角形全等判定“SSS ”)③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类似于三角形全等判定“SAS ”)④两角对应相等(AA)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直角边对应比相等(类似于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HL ”)。

相似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判断三角形相似,若已知一角对应相等,可先考虑另一角对应相等,注意公共角或对顶角或同角(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若找不到第二对角相等,就考虑夹这个角的两对应边的比相等;若无法得到角相等,就考虑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对应角相等②对应边的比相等③对应的高、中线、角平分线、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④对应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求物体的长或宽或高;求有关面积等。

二、考点精讲考点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例1、(2014广东肇庆)如图,已知直线a ∥b ∥c ,直线m 、n 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C 、E 、B 、D 、F ,AC = 4,CE = 6,BD = 3,则BF =( )A . 7B . 7.5C . 8D . 8.52.下列各组线段中,能成比例的是 ( )A 、 1㎝,3㎝,4㎝,6㎝B 、 30㎝,12㎝,0.8㎝,0.2㎝C 、 0.1㎝,0.2㎝,0.3㎝,0.4㎝D 、 12㎝,16㎝,45㎝,60㎝3. 如果线段2=a ,且a 、b 的比例中项为10,那么线段b = 。

4、若x :y =3,则x :(x+y)=_______5. 在长度为1的线段上找到两个黄金分割点P、Q.则PQ=( )A .215-B .53- C.25- D .253-6. 已知0432≠==cb a ,则cb a +的值为( )A.54B.45C.2D.21 考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例2、(2013湖北荆州)如图,P 为线段AB 上一点,AD 与BC 交于E ,∠CPD =∠A =∠B ,BC 交PD 于F ,AD 交PC 于G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有( )A .1对B .2对C .3对D .4对 例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BC=8,沿直线MN 对折,使A 、C 重合,直线MN 交AC 于O.(1)求证:△COM∽△CBA; (2)求线段OM 的长度.练习:1.下列各组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 )A .两个直角三角形B .两个钝角三角形C .两个等腰三角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 2.如图,DE∥BC,EF∥AB,则图中相似三角形一共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3、如图,P 是Rt ΔABC 的斜边BC 上异于B 、C 的一点,过点P 做直线截 ΔABC ,使截得的三角形与ΔABC 相似,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 )第2题4.如图,∠ADC =∠ACB 5.如图,AD ∥EF ∥BC 考点三: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例4、(2013山东烟台)如图,△ABC 中,点D 在线段BC 上, 且△ABC ∽△DBA ,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B 2=BC ·BD B .AB 2=AC ·BD C .AB ·AD =BD ·BC D .AB ·AD =AD ·CD例5、(2014浙江嘉兴)如图,边长为4的等边△ABC 中,DE 为中位线,则四边形BCED 的面积为( )AD E(A )32(B )33(C )34(D )36例6(2012•重庆)已知△ABC ∽△DEF ,△ABC 的周长为3,△DEF 的周长为1,则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 .练习:1.(2014青海西宁,10,3分)如图6,在等边△ABC 中,D 为BC 边上一点,E 为AC 边上一点,且∠ADB +∠EDC =120°,BD =3,CE =2,则△ABC 的边长为()A .9B .12C .16D .18Q PECDBA2.(2013四川雅安,9,3分)如图,D 、E 、F 分别为△ABC 三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为( )A .△ADE ∽△ABCB .AFC ABF S S △△= C .ABC ADE S S △△41=D .DF=EF 3.(2013辽宁丹东,16,3分)已知: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点P 是DE 的中点,CP 的延长线交AB 于点Q ,那么:DPQ ABC S S ∆∆=______________.三、反馈练习反馈题1:如图,梯形ABCD 中,AB∥CD,E 为DC 中点,直线BE 交AC 于F ,交AD 的延长线于G ;请说明:EF·BG=BF·EG反馈题2,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圆心O 在AB 上,过点B 作⊙O 的切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D 。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

北师大九年级数学上第四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讲义

教学过程前课回顾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③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形相似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⑥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①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③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⑤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错题重现1.若3x-7y=0, 则y∶x=_______, =________。

2.若a=7, b=4, c=5, 则b, a, c 的第四比例项d=_______。

3.若线段a=4, b=6, 则a, b 的比例中项为________。

4.已知:===, 则=______,=_________。

5.已知:a∶b∶c=3∶4∶5, a+b -c=4, 则4a+2b-3c=________。

知识详解知识点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几种基本图形:A C E DB①E DCB A ②A③C BDE D BCA⑥A CB④D A CDBP⑤图①为“A ”型图,条件是DE ∥BC ,基本结论是△ADE ∽△ABC ; 图②为“X ”型图,条件是ED ∥BC ,基本结论是△ADE ∽△ABC ; 图③,图④是图①的变式;图⑤是图②的变式;图⑥是“母子”型图,条件是CD 为斜边上的高,基本结论是△ACD ∽△ABC ∽△CBD 。

典型例题作辅助线构造“A ”“X ”型例1、如图,1==DEAECD BD ,求BF AF 。

(试用多种方法解)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例2、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E 是AD 上的一点,且AE=31AD ,CE 交AB 于点F ,若AF=1.2cm ,求AB 的长。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一、知识回顾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典型例题例 1:如图,已知直线 AB: y=4/3 x+b 交 x 轴于点 A( -3 , 0),交 y 轴于点 B,过点 B 作BC⊥AB 交 x 轴于点 C.(1)试证明:△ ABC∽△ AOB;( 2)求△ ABC 的周长.例 2: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经过点A( -1 ,0)和点( 1,4)交 y 轴于点 B.( 1)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和 B 点坐标.( 2)过 B 点的另一直线 1 与直线 AB垂直,且交X轴正半轴于点P,求点 P 的坐标.(3)点 M( 0,a)为 y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点N( b,O)为 X 轴正半轴上的动点,当直线MN⊥直线 AB时,求 a: b 的值.例 3:( 2000·陕西)如图,在矩形ABCD 中, EF 是 BD 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BD=20, EF=15,求矩形 ABCD 的周长.例 4:( 2010·攀枝花)如图所示,在△ ABC 中, BC > AC ,点 D 在 BC 上,且 DC=AC ,∠ ACB 的平分线 CF 交 AD 于点 F .点 E 是 AB 的中点,连接 EF .( 1)求证: EF ∥BC ;( 2)若△ ABD 的面积是 6,求四边形 BDFE 的面积.例题(1)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s 1 : s 2 ,与它们对应高之比h 1 : h 2 之间的关系为 _______(2) 如图,已知 D E ∥ BC , CD 和 BE 相交于 O ,若 SABC:SCOB9 :16 ,则 AD:DB=_________AABADD ’DEODEEFFGA A ’CC ’OCB B ’BCDBC(2)题图(3) 题图(4) 题图(5) 题图(3)如图,已知 AB ∥CD,BO:OC=1:4, 点 E、 F 分别是 OC, OD的中点,则 EF:AB 的值为(4) 如图,已知DE∥FG∥ BC,且 AD:FD:FB=1:2:3, 则S ABC: S四边形DFGE: S四边形FBCG()A.1:9:36B.1:4:9C.1:8:27D.1:8:36(5)如图,把正方形 ABCD 沿着对角线 AC 的方向移动到正方形 A’B ’C’D ’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原正方形面积的一半,若AC= 2 ,则正方形移动的距离 AA ’是(6) 梯形 ABCD中, AD∥BC,( AD<BC), AC、 BD交于点 O,若S OAB6S ABCD,则△AOD与△BOC的周长25之比为 __________ 。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专题讲义一、知识梳理(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

3、相似三角形对应周长的比等于。

4、相似三角形对应面积的比等于。

注意: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一定要确定好对应边、对应角;若果不能确定,则应当进行分类讨论。

(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平行截割: _____(2)两角对应相等:(3)两边夹:(4)三边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一般步骤:(1)先通过已知或平行、对顶角、公共边、寻找是否存在两对相等的角(2)若只能找到一对对应角相等,则再找到一对对应角相等,或找夹这个角的两边是否对应成比例。

(3)若找不到相等的角,就分析三边是否3、等积式的证明思路遇等积,化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不相似,莫生气,等线等比来代替;平行线转比例,两端各自拉关系。

二、基础练习1.(2013•重庆)已知△ABC∽△DEF,若△ABC与△DEF的相似比为3:4,则△ABC与△DEF的面积比为()A.4:3 B.3:4 C.16:9 D.9:162.两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是5cm和3cm,它们的面积之差为32cm2,那么小三角形的面积为()A.10cm2B.14cm2C.16cm2D.18cm23.如图,已知△ABC,AB=6,AC=4,D为AB边上一点,且AD=2,E为AC边上一点(不与A、C重合),若△ADE与△ABC相似,则AE=()A.2 B.34C.3或43D.3或344.(2008•毕节地区)已知△ABC的三条长分别为2cm,5cm,6cm,现将要利用长度为30cm和60cm的细木条各一根,做一个三角形木架与△ABC相似,要求以其中一根作为这个三角形木架的一边,将另一根截成两段(允许有余料,接头及损耗忽略不计)作为这个三角形木架的另外两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木架的三边长度分别为()A.10cm,25cm,30cmB .10cm ,30cm ,36cm 或10cm ,12cm ,30cmC .10cm ,30cm ,36cmD .10cm ,25cm ,30cm 或12cm ,30cm ,36cm 5.(2010•淄博)在一块长为8、宽为32的矩形中,恰好截出三块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直角三角形,且三角形的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其中面积最小的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直角边的长是.6.如图,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ADE =∠B ,AG ⊥BC 于点G ,AF ⊥DE 于点F.若AD =3,AB=5,求: (1)AGAF;(2)△ADE 与△ABC 的周长之比;三、 重难点高效突破专题一:计算线段的长度或线段之间的比在几何中线段长度计算常用的方法是:1、运用勾股定理计算;2、运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计算;3、综合运用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
定讲义)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讲义
【知识点拨】
一、相似三角形性质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5)相似三角形性质可用来证明线段成比例、角相等,也可用来计算周长、边长等
二、 相似三角形的等价关系
(1)反身性:对于任一ABC ∆有ABC ∆∽ABC ∆.
(2)对称性:若ABC ∆∽'''C B A ∆,则'''C B A ∆∽ABC ∆.
(3)传递性:若ABC ∆∽C B A '∆'',且C B A '∆''∽
C B A ''''''∆,则ABC ∆∽C B A ''''''∆. 三、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1、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平行法: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4、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5、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6、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以上各种判定均适用.
(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3)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高是两直角边在斜边上射影的比例中项。

每一条直角边是这条直角边在斜边上的射影和斜边的比例中项。

公式 Rt △ABC 中,∠BAC=90°,AD 是斜边BC 上的高,则有射影定理如下:
(1)(AD )2=BD ·DC ,(2)(AB )2=BD ·BC ,(3)(AC )2=CD ·BC 。

【例题精讲】:
E D C B A
1、如图DE CD
DE
G
E
D
C
B
A
ABCD 54,27FC cm CE cm ==32BE cm =CD
A
B
C D
E
F
1.5
2.530
米A 20米B 18米C 16米D 15米
∠=︒AMC 3023MN =1BG =,,M N C AB A 3B 3C 2米D 1.5米
M
N
C
B A
8米0.84米
h
1.6m 1.2m 9m m
AB 21AE m
=2.5CE m =B 1.6CD m =AB
2.如图2,AD ∥EF ∥
BC,则图的相似三角形共有_____对.
E D
C
B
A
D
C B
A
P H G
F
E D
C
B
A
O D
C
B
A F
E
D
C
B A G K
F
E
D
C
B
A
3.如图3,正方形ABCD中,E是AD的中点,BM⊥CE,AB=6,CE=35 ,则BM=______.
4.ΔABC的三边长为2,10,2,ΔA'B'C'的两边为1和5,若ΔABC∽ΔA'B'C',则ΔA'B'C'的笫三边长为________.
5.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5,小三角形的周长为4,则另一个三角形的周长_____.
6.如图4,RtΔABC中,∠C=900,D为AB的中点,DE⊥AB,AB=20,AC=12,则四边形ADEC的面积为_____.
7.如图5,RtΔABC中,∠ACB=900,CD⊥AB,AC=8,BC=6,则AD=____,CD=_______.
8.如图6,矩形ABCD中,AB=8,AD=6,EF垂直平分BD,则EF=_________.
9.如图7,ΔABC中,∠A=∠DBC,BC=,SΔBCD∶SΔABC=2∶3,则CD=______.
10.如图8,梯形ABCD中,AD∥BC,两腰BA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P,PF⊥BC,AD=,-BC=6,EF=3,则PF=_____.
11.如图9,ΔABC中,DE∥BC,AD∶DB=2∶3,则SΔADE∶SΔABE=___________.
12.如图10,正方形ABCD内接于等腰ΔPQR,∠P=900,则PA∶AQ=__________.
13.如图11,ΔABC中,DE∥FG∥BC,AD∶DF∶FB=1∶2∶3,
则S
四边形DFGE ∶S
四边形FBCG
=_________.
14.如图12,ΔABC中,中线BD与CE相交于O点,SΔADE=1,则S四边形BCDE=________.
15.已知:如图,ΔABC中,CE⊥AB,BF⊥AC.求证:ΔAEF∽ΔACB.
16.已知:如图,ΔABC中,AD=DB,∠1=∠2.求证:ΔABC∽ΔEAD.
E
A F D C B
17.已知,如图,在△ABC 中,D 为BC 的中点,且AD=AC ,DE ⊥BC ,DE 与AB 相交于点E ,•EC 与AD 相交于点F .(1)求证:△ABC ∽△FCD ;(2)若S △FCD =5,BC=10,求DE 的长。

【课外练习】
1.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过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M ,若BC=m ,AC=n ,则DM=( ) A 、
n m m + B 、n
m n
+
C 、
n m mn + D 、mn
n
m + 2.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DCE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BF=2
1
DF B 、S △FAD =2S △FBE
C 、四边形AEC
D 是等腰梯形 D 、∠AEB=∠ADC
3.已知ABC △,延长BC 到D ,使CD BC =.取AB 的中点F ,连结FD 交AC 于点E .
A
C
F
(1)求
AE
AC
的值; (2)若AB a FB EC ==,,求AC 的长.
74、如图,已知过A (2,4)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 、N ,若点P 从O 点出发,沿OM 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M 点,点Q 从M 点出发,沿MA 作匀速运动,1分钟可到达A 点。

(1)经过多少时间,线段PQ 的长度为2
(2)写出线段PQ 长度的平方y 与时间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和t 的取值范围; (3)在P 、Q 运动过程中,是否可能出现PQ ⊥MN 若有可能,求出此时间t ;若不
可能,请说明理由;
(4)是否存在时间t ,使P 、Q 、M 构成的三角形与△MON 相似若存在,求出此时
间t ;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