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简介 :相
征( 92一 ) 18 ,男 ,河北阜平人 ,助教 ,硕士研究生 ,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资料来源 :《 黑龙江统计年鉴》 (0 7 20 )
1 .加 工原料数 量质量 达不到要 求 黑龙 江省大 豆食 品加 工原料数 量不足 突出表现 在对进 口大豆 的依 赖性 越来越强 。黑龙 江省是 中国 大豆 的最 大 主产 区 ,20 0 6年 的播 种 面 积 30万公 6 顷 ,占全 国大 豆 总 播 种 面 积 的 3 . % ,产 量 6 3 87 2 万 吨 ,占全 国 3 . % 。据海 关 统计 ,2 0 78 0 6年 l 月份 ,我 国进 口大豆 21 5万 吨 ,较 去 年 同期 增 长 2 了 1 % ,黑 龙江省 大 豆进 口量 3 . 吨 ,增 长 了 5 0 9万 14倍 , 占全 国大 豆 进 口量 的 15 ;进 口值 0 8 . .% . 亿美 元 ,增 长 了 10倍 , 占全 国 大 豆 进 1值 的 . 2 1 14 。与 进 口截 然 相 反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出 口量 .% 2 8万 吨 ,下 降 4 . % , 占 全 国 大 豆 出 口量 的 . 05 1. % ;出 口值 0 1亿 美 元 ,下 降 3 . % ,占全 04 . 84 国大豆 出 口值 的 1 . % 。 出 口与 进 口相 比,呈 现 13 “ 倒挂 ”现 象 ,这 与黑龙 江 省身 为 国家 大豆 主产 区 的地位 明显相悖 。此外 ,黑龙 江省用 于加工 的大豆 品质不 强 。虽然 黑龙 江省部分 大豆蛋 白含量 、脂 肪
20 0 9年 第 1期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 HE BORDER ON0 EC MY AND CUL URE T
( 第6 总 1期 )

对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分析及建议

对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分析及建议
0 雨 同季 , 于大 豆生长 , 适 加之 昼夜 温差 大 , 利于 干物 质积 累 , 0 0元 以 上 。 有 3大 豆主产 区的基础 设施 比较薄 弱 . 农产 品品质优 良 。 黑 龙江 省 大 豆 的主 产 区基 本 还 没 有 摆脱 “ 天 吃饭 ” 靠 2大豆 栽培技 术水平 较高 . 的局面 , 豆是 比较 适合 机械化 作业 的作物 , 龙江省 的机械 大 黑 黑龙 江省 是全 国大豆 主产 区之 一, 大豆 面积 占全 国种 植 但农 近 面积 近 13黑 龙江 省 农垦 耕 地 占全 省 的 15土 地 规模 化 种 化 种植 水平也较 高 , 田基础 设施相 对来 说还 比较 薄弱 , /, /, 几 年 连续 发生 的春 旱 、夏 旱等 自然 灾 害给 黑龙 江省 的 大豆 植 、机械 标准 化作 业 、栽培 制 度科 学化 已经 走在 全 国现 代 我 农 业建 设的前列。 目前, 省在 各环 节 、各层面开展的农场与 生产造 成 了很大 的损 失 , 们各级 政府 虽然 每年都 在组 织人 全

20 年 黑 2 %以 上, 已 占全 省 大豆种 植 面积 1 0 现 1 4以上, 量达 到 2 0 上 均有 较大 差距 ,0 8 底, 龙江 省 大豆 的 国储 库 收购价 产 5 格 37 0元 , 左 右 , 0 吨 而进 口大 豆 到 港 价 格仅 为 31 0元 / 0 万 吨 以上 。已 建成全 国 绿色 食 品原料 大 豆标 准化 生产 基 地 吨, 每吨比 国产 大豆 低 6 0 。 0元 4 个 , 积 l 4 .万亩 。认证 绿色食 品大 豆产 品 18 , 4 面 33 5 3 个 企 2 大主栽作 物 比较 大豆处 于劣 势地位 . 三 业 6 5家 。 20 0 5年 以来 黑龙 江 省 大豆 的 种植 面 积 逐 年下 降,0 7 2 0 二 、 黑龙 江 省 绿 色食 品大 豆 的产 业优 势 年种植 面 积 为 57 3万亩 , 2 0 1 与 0 5年相 比减 少 6 0万 亩 , 0 这 1黑龙江省 环境条 件优 良 . 大 黑 龙江 开发 较晚 , 污染 小 , 虫 害发 生率 比南方 低 。 里还没 有考 虑后开 垦的 耕地 面积 补充进 来 的( 多数生 荒地 环境 病 。相 反 , 稻 、玉米 种 植面 积 却逐 年增 加 , 水 尤 森林 、草原 、湿地 资源丰 富, 全省拥 有森林 3亿亩 , 覆盖 都 适合 种大 豆) 森林 0 7年比 2 0 年 增加 了 l8 0万 亩, 05 0 这也 在 客 率 4 .%; 然 草 原 面 积 约 65 0万 亩 ; 36 天 0 湿地 面 积 65 0万 其 玉米面 积 2 0 1 亩 。生态 良好 , 备发 展绿 色大 豆得 天独厚 的 条件 。黑龙江 观 上促 进 了大 豆面 积的 萎缩 。原 因 主要是 与 水稻 、玉米 相 具 农 08年 土质 肥沃 , 世界上仅 有 的三大黑 土地之 一, 省属 中 、寒温 比种植 大豆 的效 益 底 , 民种 植 的积 极 性 不 高 。2 0 大 是 全 豆 的公 顷 收 益 不 足 千 元 , 水 稻 、玉米 的公 顷 收 益 都 在 3 而 带 大 陆性季 风气 候 , 降 水量 3 0毫米 一6 0毫 米 , 、热 、 年 7 7 光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c s i gi i u a o , n a e I s e t l Pl n r ih c s u w p o u t n lw t h ia xe so n n u t aia o , e s c c lt n a d t d . t e s n a As sa eh g — otb tl - r d ci ,s e nc le tn in a d i d s il t n n n r i r s i r o o o o c r zi i ain lp o e sn h i d s u u e i d i o , n inf a t r tcies p o t c mp r t ea v n a e a d ma k t o nt n Ac r t a rc s igc an a t e r , n a d t n isg i c oe t u p r, o a a v d a tg , r o n r t i in p v i n r e g i o . — c i
cMi ̄ ,h rv c o dpa e o MO( ntaym d e gns )ipoepout nl e ads ut e d s n, o n yte oi es u l t l o G p n hl yh r ef g ecl oi do ai ,m r rd co vl c r j t t e i l i f r m v i e n t u a u me r
【 词】 黑龙 江; 关键 大豆产业; 困境 ; 发展 应对策略 【 中图分 类号 】 F7 40 [ 标识 码】 A 文献
De eo me tP e ia n n tae yo i n a g S y e n I d sr v lp n rdc me t d Srtg fHel 萄in o b a n u ty a o ZA i H OQn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思考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思考
区不 生 产 大 豆 黑 龙 江 省地 处 。 祖 国 的 东 北 部 ,气 温 、积 温 、 降 雨 及 季 节 变 化 、 土 质 、 光
世界 大豆 生产 的 总体格 局是 :面 积稳 步增 加 、单产 趋于 平稳 、总 产显 著提 高 。所 以当我 国大 豆供
需不 平衡 时 ,全球 大 豆产量 的大 幅增 加 ,导致 了 国际市 场大 豆价
黄淮 流域 大豆 区 ,包 括河北 、河
又是 附加值 很高 的经 济作物 ;既 是主要 的食 品工业 中优 质蛋 白质
和脂肪 的来 源 ,又是 畜牧业 、精
龙 江省 作为全 国最 大 的大豆生 产
基 地 ,面积最 大 、总产最 多 ,且
具 有不 逊于 国外大 豆主 产 区的优
良 自然 条件 ,其发 展状况 对全 国
国 大豆 生 产 的发 展 。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生产 ;大豆产量
大 豆 既是 常 规 的 粮食 作 物 ,
场 大 豆价格 的影响 越来越 大 。黑
定 ,大豆产 区主要分 布于三 大 区 域 :一是北 方 大豆 区 ,包括 黑龙 江 、吉林 、辽 宁 及 内蒙 古 等 省 , 是 我 国大 豆 主要 生产 基地 ;二是
细化工 等行 业 的原料 。所 以世界
上几乎所有大豆生产国都努力发
展大 豆产业 。在 我 国 ,大 豆产业
大豆产 业 的发 展有 重要 影响 。大 豆 曾是 黑龙 江人 的骄 傲 ,是黑 龙
南 、安徽 、山东等省 ;三是南方 大 豆 区 ,包括 江苏 、湖北及 四川 等 省 。这 三个 产 区大 豆产 量 占全 国产量 的 8%以上 ( 0 见附表 ) 。
黑 龙 江 省 已经 成 为 全 国最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

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以黑龙江省为例

且在全 国乃至全球 叫响的黑龙 江省大豆
大 豆 比 重不 到 50%。
积极争 取国家将黑龙江省整体立项 知名品牌 扶 持建设质量检测检验 中 tl,,
2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生 产 发 展 存 为全 国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 区 ,给予 科学布局 ,完善体 系,保证 品牌产品质
在 的 问题
重 点支持两个环节 ,包 括投人企业技改 、
在 120公斤 以上 ,商 品率达到 92% 以上 。
黑龙江省虽 然是 全国大豆主产 区, 扩 建扩产 、新产 品研发 、追溯体 系建设
2009年全 省大 豆 种植 面积 最 多 ,达 到 但仓 储 能力有 限 ,而且 由=F 2013年后 等支持资金 ,扶持一批产业化项 目,推
大豆生产 中存在 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以黑龙江省 为例
王 一 惠 段 桂珍 罗 永 刚
1 黑龙江 省大豆生产发展现状 一 品种种植 规模 不够 ,长期混种 、混收 、 进大豆生态高产标准农 田建设 ,为推广
1.1 大 豆种 植 状况
混销 ,大豆 总体 质量 受到较大影响 ,造 良种 良法奠定基础 。
3.5 支持 大 豆互 联 网、物联 网体
企业大 多处 于停 产半停产状态 ,部分大 机非转基 因大豆种植面积 ;安排转基 因 系建设
豆加工企业 已经 在沿海建厂加工进 口大 检测监管设施建设 扶持资金 ,积极探索
互联网 、物联 网是现代产业 生产营
豆 。省 内加 工能力不足 ,对黑龙江省大 构建统一 繁种 、统一供种 、产销直接对 销前沿技术 ,应借助我 国互联 网应 用世
更 多的资金 和政 策支持 。重点支持 三个 量。黑河市提 出举全 市之力 ,统一创 建

2023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分析报告

黑龙江大豆市场概述
1.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稳定发展,农民、贸易商和 消费者适应市场变化
根据最近的数据,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呈现出稳定的发展趋势。大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农民、贸易商 和消费者,他们都在努力适应市场变化,以保持盈利和满足需求。
2.2022年黑龙江大豆产量创新高,同比增长10%
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供需稳定,价格波动小,交易活跃
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的平均价格为每吨4500元,较上月上涨了50元。价格稳定,波动较小,表明市场供需关系稳定, 市场运行良好。
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交易活跃,交易量达到10万吨。交易主要以大豆加工企业和种植户为主体,他们通过期货交易和 现货交易等方式进行交易,以获取稳定的利润和优质的大豆资源。
3.2021年黑龙江大豆市场销售总额增长8%至180亿元人民币,预计2022年底达230亿元人民币
2021年,黑龙江大豆市场销售总额为180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增长了8%。预计到2022年底,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230亿元人民币。
挑战分析
1.黑龙江大豆市场分析
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面临了多方面的挑战。以下是其中三个方面的分析。
2023/9/12
分享人:Niki
3.2022年5月黑龙江大豆市场价格呈上升趋势,波动较大但整体平稳
总体来看,黑龙江大豆市场价格在2022年5月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虽然局部波动较大,但整体上仍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趋势。
影响因素分析
03 黑龙江大豆市场发展趋势 Development Trends of Heilongjiang Soybean Market
目 录
Contents

浅谈我国大豆进出口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大豆进出口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大豆进出口问题及对策【摘要】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我国取消大豆进口贸易管制以后,国外大豆大量进入我国市场,我国迅速从大豆净出口国变为大豆净进口国。

本文分析了我国近年来大豆需求过度依赖国外市场引发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豆;进出口;对外依存度大豆起源于我国,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食用和药用。

在1996年之前,我国的大豆产量一直大于需求量,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过,我国大豆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国内大豆价格受制于国外厂商,对国内大豆行业造成很大的冲击。

一、我国大豆的进出口(一)我国大豆出口从1996年起,我国大豆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主要是因为我国在1996年取消大豆进口配额,并将进口关税下调到3%;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在大豆进口方面执行不超过3%的低关税措施,且进口量无限制,致使中国大豆进口急剧。

根据美国农业部公布的最新的数据显示,2011/12年度我国大豆的出口量仅为190万吨,远远低于2011/12年度我国大豆的进口量。

(二)我国大豆进口1996年是我国大豆进口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1995年以前,我国大豆的产量一直高于需求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但是1996年之后,随着进口关税的下调,国内大豆市场放开,国外大豆大量涌入,进口量逐年攀升,而国内大豆的出口量维持不变,是我国大豆进出口发生逆转,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2000年,随着大豆年进口量突破1000万吨,我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2011/12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5234万吨,国内大豆的产量约为1510万吨,进口依赖度高达77%。

二、我国大豆进出口存在的问题(一)进口市场集中对外依纯度高企1995年,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度只有7%左右,但是随着我国大豆市场的放开及关税的下调,2011年我国大豆的对外依存度上升到89%。

中国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黑龙江大豆产业链崩溃——70多家豆企大多停工停产

黑龙江大豆产业链崩溃——70多家豆企大多停工停产
Vau me tl l e n 价值 】 产业
国产 大豆 已失 话语权 沿海靠拢
豆油 企业向 田仁礼介绍 说,这些工厂并没有停工 ,还在
继续生产 , “ 亏损是一定 的,但 由于我们是
由 于在 我 国 的整 个 大 豆 产 业 中 ,以 进 口 国有 企 业 , 只能 响应 相 关 部 门的 号 召 ,尽 自 大 豆 为 原 料 的加 工 企 业 占据 了 8 %以上 的市 己的社会责任 。” 0
地 区 ,用 转 基 因 大 豆 生 产 的 各 大 品 牌 食 用 油 已经 占据 跌 了 15 元 / 。 最 终 造 成 参 加 采 购 2美 吨
了大部分 市场。终端消费市场的不断萎缩也使得 国产 业 损 失 惨 重 ,只 能 选 择 倒 闭 或 被 几 大
大 豆 油脂 加工 业 难 上加 难 。
出 口大 豆价 格 的 3 % ,而 我 国 直  ̄ 2 0 年 才 取 消 了农 粮商合资或委托进 口的方式 。随着 匡 0 06
业税 ,实行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等 惠农政策 ,现在大 品需 求 的 扩 大 ,国 内 大 豆压 榨企 业 豆也有 了1 7 斤的最低收购价 ,但相 比进 口大 豆仍 厂址 大都 选 在 沿海 地带 ,在 享 用 进 口 . 元, 8
以及益海嘉里等几家跨 国粮商在全世界 的大豆贸易 中
占有 绝 大 多 数 份 额 ,他 们 建 立 了从 种 植 农 场 、贸 易 公
新 闻链接 :
外资在 中国油脂行业扩张简史 上个 世纪9 年代 ,作 为 国内最 0
司 、港 口 、船 队 、加 工 厂 甚 至 期 货 公 司 等 覆 盖 “ 产 种 之 一 ,大 豆 市 场 逐 渐 向外 资 开 放 , 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

近年,由于转基因大豆进口暴增,使该地区大豆种植业和加工业受到巨大冲击,造成豆农弃种大豆、大豆压榨企业放弃加工国产大豆的局面,中国的大豆产业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进口大豆产业
东北地区是中国大豆加工贸易的重要地带,而黑龙江省则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支柱,它是中国的粮食大省,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食基地以及战略储备基地。

在黑龙江省,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豆农的家庭经济收入都在于大豆的销售好坏与否,尤其是对于北部地区的豆农,该地区豆农的大豆播种面积已达到2000万亩,基本上可以说,种植大豆所得到的收入是该地区40余万户豆农的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

进口大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国内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保障了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

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大豆加工企业在原料的选用上也选择进口大豆,从而导致了我国黑龙江地区出现卖豆难,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的局势。

如果该地区的大豆生产被国外粮商全部掌控的话,该地区的豆农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致使我国黑龙江地区大豆贸易出现不顺利、不健康发展状态,其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黑龙江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2004年的大豆风波,直接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创下新高。

与之相伴随的是我国大豆种植业的萎缩。

1、进口攀升的同时伴随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的减少
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在2004年达到历史最高点后,逐年下降。

作为大豆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的情况更为明显。

据黑龙江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黑龙江省的大豆播种面积约为5958万亩,其大豆产量为620.5万吨;2009年,黑龙江省的大豆播种面积约为400.8万公顷,其大豆产量为592万吨;2010年,黑龙江省的大豆播种面积约为354.8万公顷,其大豆产量为585万吨。

2、豆农经济效益低下,种植意向较低
2008年,在国际原油价格暴涨的背景下,黑龙江农户大豆生产成本增加。

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区,种植大豆一般为种植大户(小型家庭农均),他们的土地均为租用的,土地租金一般每公顷2500元左右,这样每公顷盈利只有150元,如果稍有管理不当或生产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就要亏损,因此,进口大豆每吨3000-3100元的价格已跌至大豆的成本价,严重挫伤了农民种豆的积极性。

由于国产大豆出油率低于进口大豆,诸多油脂压榨企业处于成本考虑,更愿意采用转基因大豆,国内大豆市场需求不旺,农民卖豆难的问题突出。

虽然国家为了保护豆农的利益出台了大豆收购的保护价,但由于仓储能力、粮食收储标准等诸因素限制,截至到2010年3月底,仍有部分大豆在农民手中卖不出去。

之后农户迫于春播资金压力,
油厂又趁机压价收购,以1.55-1.74元/斤的价格或者出售给大豆加工企业,或者出售给粮贩子。

大豆种植成本加大之外,是自然灾害影响加剧、大豆比较效益降低。

2008年春季,黑龙江省内多数地区干旱,夏末秋初,一些地区雨水旺盛,大豆作物倒伏;秋季局部地区发生草地螟虫害。

进入8月份,部分农区又发生严重旱情,致使部分地区大豆百粒重降低,对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

二、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的影响
1、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弱化
在2008年以前,黑龙江的油脂压榨企业主要使用国产大豆。

但2008年10月,新季大豆上市,由于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市场价格一跌再跌。

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国储入市,既稳定了市场价格,也稳定了豆农信心,有效防范了国际危机对黑龙江豆农利益的冲击。

由于黑龙江省内豆农只认同国储收购价,不愿意卖低价,而进口豆到港完税价1.60元/斤,比国储价格便宜0.25
元/斤,形成价格“南北倒挂”。

进口大豆价格低,对沿海的一些大豆加工企业来说是好事,但对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却是例外。

黑龙江省是非转基因大豆生产和非转基因大豆制品区,按照规定,加工企业不允许加工转基因大豆,加工企业的原料来自本省大豆。

但是转基因制品如转基因豆油,豆粕并不受到限制,黑龙江市民可以有选择权,这样在中国这块土地
上大豆加工企业的原料来源就产生了两个相差悬殊的价格。

按照目前市场的情况,外资企业的原料来自进口大豆,每吨3000-3100元,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原料来自国产大豆每吨3700元,二者相差600元。

然而加工出的豆油和豆粕在市场价格差异不大,这就使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在原料十分不平等的基础上失去了竞争能力,与外资企业相比较,每加工1吨大豆企业就亏损600元。

采用进口大豆的压榨企业利润明显高于国产大豆。

特别对于黑龙江的大豆压榨企业而言,利润率明显偏低,在市场当中缺乏成本竞争力。

2、黑龙江油脂企业市场份额萎缩
在跨国企业雄厚资本冲击下,黑龙江油脂企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1995年前后,黑龙江油脂企业豆粕、豆油可以卖到广东沿海,2003年前后,就只能够销售到河北,2007年以后,豆粕销售区域多数被压缩在黑龙江,而南方油脂企业用进口大豆加工的豆油数年前已经摆上黑龙江超市货架,豆粕产品也于近年打入黑龙江市场。

特别是2009年来,由于本地大豆加工企业被迫停产,市场上的豆油、豆粕供给出现了较大缺口,给价格相对低廉的进口大豆加工品提供了市场。

据黑龙江省大豆的协会统计,2010年春季以来,进口转基因大豆油在黑龙江已经占有80%的市场份额,当地产非转基因大豆油市场占有率不足20%,并且还在持续下降。

面对进口大豆逐年扩大的趋势,为了保护黑龙江地区广大豆农和大豆加工企业的利益,国家应切实加强该地区大豆生产基地建
设;加快大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进一步提高该地区大豆及其产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孝忠.关于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建议.大豆科技,2010(6)
2.刘忠堂.黑龙江大豆生产形势分析与建议.大豆科技,2009(4)
3.降蕴彰.黑龙江大豆产业出路何在.华夏星火,200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