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

合集下载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相关推荐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

(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

(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

二、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确立依据: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三、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确立依据: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四、课前准备:教师:四种材料的生活物品。

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制造各种物品的材料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

幻灯片放映:人类使用材料的历程情景创设:举例说明几个日常用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板书)一、运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幻灯片放映:多识一点“从石英沙到芯片”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1)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麻制品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氨纶、聚酯纤维等(2)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学生活动:说说塑料的利与弊?如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三、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小结):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材料课外作业:上网了解“新材料”,感悟化学对新材料研制的重要意义。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2)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2)

课题: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开展第四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学校主备人授课日期:2021年5月日星期三第 5 节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2、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

3、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响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响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掌握酸雨的成因及危害。

2、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树立绿色化学观念。

2、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空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来源,酸雨的形成原理及其危害。

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废水处理的简单原理。

教学方法:阅读、实验、交流、合作。

教学过程【板书课题】化学与环境保护【过度】问:你认为环境污染包括哪些方面的污染?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下面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水的污染与防治。

【板书】一、保护生命之源思考并答复: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回忆其它学科中已学过的环境污染知识树立学科渗透的思想【多媒体展示】水污染及其造成的危害的图片【指导学生阅读】P108文字和图片。

【问题展示】观看、阅读、思考并讨论答复以下问题。

全面了解有关水污染的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阅读、思维及表达能力,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激起学习欲望【启发思考】P121活动天地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水有明显的酸味,经测定得知水中含有大量的盐酸。

现要将该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哪一种方案最好?回忆酸、碱的性质,思考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度】水是生命之源,空气也是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下面我们就来关注一下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板书】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观看、阅读、思考并讨论答复以下问题。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课程是化学与材料研制学科的基础课程,它主要介绍了化学与材料研制的有关知识,涵盖了物理化学学、无机化学学、有机化学学、无机材料科学等内容,为今后学习学科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此课程结束时,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理解物理化学学、无机化学学、有机化学学、无机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
2、了解无机材料的种类,学习各种无机材料的特性,以及各种材料的化学特性和应用;
3、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熟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各种有机材料的化学和应用;
4、理解和掌握材料加工技术,如熔炼法、浇铸法等;
5、学习和掌握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以及相关知识;
6、学习材料实验技术,掌握试验技术,以及材料储存、测试等应用技术。

三、教学内容:
1、物理化学学:介绍物理化学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化学、分子动力学、溶剂效应、固体理论、络合以及超分子结构等;
2、化学反应:介绍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3、无机材料科学:介绍无机材料的种类、无机材料的特性、各种材料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3)

《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3)

课题:第十一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社会更美好〞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知识点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实验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意图情境引入:出示建筑图片。

【提出问题】上述建筑都是由哪些材料建成的?哪些是自然界存在的?哪些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导入】材料开发、利用和开展都与化学紧密相连,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很多,观看图片学生了解用化学的方法可以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

钢化玻璃:普通玻璃高温骤然冷却形成特点:强度大、耐高温用途:制造门窗、灯罩、茶几、餐具防弹玻璃:多层玻璃与某种胶片叠合而成特点:强度特大用途:制作汽车门窗、坦克和装甲车的瞭望孔玻璃纤维:用途:用于光导通讯、摄像、诊断、医疗、制造玻璃钢、光导传感器、环境监测和飞机导航二、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

【提问】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它是由那类物质引起?【展示图片】塑料垃圾【提出问题】为什么会产生白色污染?【交流共享】列举你所知道的塑料制品?【展示图片】各种塑料制品学生交流讨论答复。

优良,用途广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提出问题】塑料主要分为哪几类? 名称 性能 用途 聚乙烯 电绝缘性能好,耐化学腐蚀,耐寒,无毒 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器皿不宜长时间存放食用油、饮料 聚氯乙烯 耐有机溶剂,耐化学腐蚀,耐磨,电绝缘性能好,抗水性好,对人体有毒 日常用品、电线包衣、管道、绝缘材料、人造革等,薄膜不宜包装食品 聚苯乙烯 电绝缘性能好,透光性好,耐水、耐化学腐蚀无毒 电视机壳,汽车、飞机零件,玩具,医药卫生用品、日常用品聚四氟乙烯 耐腐蚀,摩擦系数小容器,管道,阀门 观看课本聚乙烯合成卡通画通过该图,你获取了那些信息?发生了一个什么变化?【讲述】聚四氟乙烯分子是由四氟乙烯分子聚合的大分子。

九年级(初三)化学 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表格式教案

九年级(初三)化学  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表格式教案

初四化学第五单元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准备活动:学生分组,布置课题,分别搜集有关玻璃、塑料和玻璃钢的相关内容。

然后进行整理并在课堂上分别交流展示。

课堂练习:
1、材料大致分为、、、四类;请各举一例、
、、。

2、玻璃通常是用、、、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在玻璃窑中而成。

塑料是人工合成的一类材料,大都具有、、、、的特点。

3、塑料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质,易,不,不,
抗强,“塑料王”是。

4、玻璃钢是一种()。

A、硅酸盐材料
B、塑料
C、合金
D、复合材料
5、玻璃是()。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6、A,复合材料与它的组成材料相比有什么优点?
B,自行车是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请具体说出制造自行车的材料有那些?并对其进行分类。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2.掌握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化学与材料研制相关问题;4.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1.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化学与材料研制相关问题;2.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教学内容节数教学时数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 1 45分钟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 2 90分钟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课时安排本课时需要45分钟。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定义;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和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定义;2.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内容:化学反应、化学与材料的结构关系、合成新材料、改进现有材料;3.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应用领域:轻工、建材、化工、航天、能源等。

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课时安排本课时需要90分钟。

教学重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2.实验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

教学难点实验操作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

教学内容1.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实验操作;2.实验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量筒、烧杯、三角漏斗等实验室基本设备;非金属元素单质(硫、氢、氧等)、有机物(醋酸、葡萄糖等)和无机物(盐酸、氢氧化钠等)。

3.实验要求: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定、注意安全、准确测量、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与材料研制的基本概念、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2.实验演示法:展示实验操作中各种设备和试剂的名称及用途;3.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推理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设计实验一: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实验目的1.学生掌握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性质;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说课稿

《化学与材料研制》 说课稿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与材料研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化学与材料研制》是初中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位于教材的某个章节。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对之前所学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够了解化学在材料研制领域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材料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材首先介绍了常见的材料,如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等,然后重点阐述了化学在新型材料研制中的应用,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

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某个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通过实验和探究来获取知识。

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和原理,可能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材料,但对于材料的性质和研制过程了解较少。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材料入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材料的分类和性能。

(2)知道化学在材料研制中的作用。

(3)掌握一些新型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化学与材料研制》参考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参考教案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
【多媒体播放】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

【交流共享】下面请各组交流并展示一下你们课前所收集到的化学材料及相关知识.
【导入新课】材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那么你知道玻璃是如何制成的?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塑料王”是怎样诞生的?塑料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玻璃钢是钢吗?玻璃钢属于什么材料?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交流共享】玻璃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哪些应观看短片
交流展示:A组展示杯子,这是玻璃的.B组展示食品包装袋、饮料瓶,这是塑料的。

C 组展示电源插座,外壳是塑料的,里面是铜片,铜是金属。

…………
课题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新型玻璃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通过对玻璃钢的成分、性能的学习认识复合材料,知道混
合的方法可改变物质的性能和应用,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
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

方法
1、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化学与技术及社会的密切联
系,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社会更美好”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看待问题,形成科学价值观,增强学
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重难点
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难点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具酒精灯、试管、玻璃管、试管夹、聚乙烯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
泉山学校孙振光
教材分析:本课题不仅使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也将学生与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学好本课题对不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还是走入生产第一线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半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了解四种人造材料。

2、知道玻璃、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玻璃钢的性能和用途,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对于聚合物的理解
突破措施: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化合物的知识和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实际物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科学探究、课下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依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3人一组。

预先查询有关合成材料的资料并收集身边的合成材料制品
教学基本程序:
一、新课引入
师:提出问题: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讲授新课:
2
1、玻璃
[演示实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讲解玻璃的制备和用途并总结
2、塑料
[展示] 食品包装袋、饮料瓶、电源插座等
[提问]
(1)、塑料属于什么材料?
(2)、塑料的用途?
(3)、塑料的优点?
3、玻璃钢
[投影]展示玻璃钢制成的快艇、滑雪板、破冰斧柄等。

[提问]
1、什么是玻璃钢?
2、什么是复合材料?
3、复合材料的优点?
三、学生巩固复习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1、材料分为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2、复合材料的性能优于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质轻、强度高、耐腐蚀、变形小、抗疲劳等特点。

制成复合材料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又能节省能源。

玻璃钢已被广泛应用于卫生洁具、汽车、船的壳体、飞机等。

因此,复合材料是新型材料研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课堂检测(投影)
3
五、布置作业:课后题2
2015.05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