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

合集下载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类常考题型分析题型一:分析人物心里或情感变化过程(方法:理情节、品关键词或句)题例一: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体具心态。

傲慢无知的自大心态: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从众、趋新的心态: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固步自封的心态: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焦虑不安的心态: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题例二:两人在喝完酒离开客栈前有一段一再相约的对话。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对话者的心理。

《越野滑雪》答案:①两人一再相约,强调他们对滑雪有强烈的愿望;②分别之际的一再相约,表达出依依不舍的心情;③已经感觉到滑雪这一愿望不会实现,心情有些惘然。

题例三: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微纪元》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题型二:分析某个人物形象(结合其言行举止、外貌心理、议论抒情的词句,结合情节整体感知,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答题格式:品行性格+身份+分析。

题例一:大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分)(《大先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人物形象特点”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的区别:人物形象特点的核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还包括人物形象的身份、职业、地位、技能(能力)、行为习惯等因素。

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则只指人物的品行、情感、精神等心理特点。

答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

本题题干“什么样的形象”,既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也要概括其身份、职业、技能。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型之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附练习答案解析)必备知识【题目设定方式】(1)小说中的某某有哪些特点,简要说明。

(2)某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某某具有那些优秀品质,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4)文中某某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请简要概括。

【解题思路展示】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正面描写)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正面描写)第三,环境描写。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自然环境对人物也有烘托陪衬作用。

(环境描写)第四,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第五,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以及其他人物的评价。

(感情倾向)经典例题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表妹林斤澜矮凳桥街背后是溪滩,那滩上铺满了大的碎石,开阔到叫人觉着是不毛之地。

幸好有一条溪,时宽时窄,自由自在穿过石头滩,带来水草野树,带来生命的欢喜。

滩上走过来两个女人,一前一后,前边的挎着个竹篮子,简直有摇篮般大,里面是衣服,很有点分量,一路拱着腰身,支撑着篮底。

后边的女人空着两手,几次伸手前来帮忙,前边的不让。

前边的女人看来四十往里,后边的四十以外。

前边的女人不走现成的小路,从石头滩上斜插过去,走到一个石头圈起来的水潭边,把竹篮里的东西一下子控在水里,全身轻松了,透出来一口长气,望着后边的。

后边的走不惯石头滩,盯着脚下,挑着下脚的地方。

前边的说:“这里比屋里清静,出来走走,说说话……再呢,我要把这些东西洗出来,也就不客气了。

”说着就蹲下来,抓过一团按在早铺平好了的石板上,拿起棒槌捶打起来,真是擦把汗的工夫也节约了。

看起来后边的是客人,转着身于看这个新鲜的地方,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水倒是清的,碧清的……树也阴凉……石头要是走惯了,也好走……”“不好走,一到下雨天你走走看,只怕担断了脚筋。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指导: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型(附练习与答案解析)一、描写人物的手法(一)正面描写(1)肖像描写指把人的容貌(脸型、五官)、神情、身体形态、衣饰、姿势、风度等方面的某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出来。

【示例】在一张流露着难以描绘其风韵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上面两道弯弯细长的眉毛,纯净得犹如人工画就的一般,眼睛上盖着浓密的睫毛,当眼帘低垂时,给玫瑰色的脸颊投去一抹淡淡的阴影;俏皮的小鼻子细巧而挺秀,鼻翼微鼓,像是对情欲生活的强烈渴望;一张端正的小嘴轮廓分明,柔唇微启,露出一口洁白如奶的牙齿;皮肤颜色就像未经人手触摸过的蜜桃上的绒衣:这些就是这张美丽的脸蛋给你的大致印象。

(小仲马《茶花女》)(2)动作描写让人物用行动来表现自己。

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示例】歇洛克·福尔摩斯从壁炉台的角上拿下一瓶药水,再从一只整洁的山羊皮皮匣里取出皮下注射器来。

他用白而有劲的长手指装好了精细的针头,卷起了他左臂的衬衫袖口。

他沉思地对自己的肌肉发达、留有很多针孔痕迹的胳臂注视了一会儿,终于把针尖刺入肉中,推动小小的针心,然后躺在绒面的安乐椅里,满足地喘了一大口气。

(柯南·道尔《四签名》)(3)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话语最易“泄露”人物心灵的秘密,最能灵活而直接地展示人物性格,它可以充分、细致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袒露出来,因此,人物的言语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示例】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曹雪芹《红楼梦》)(4)神态描写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示例】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

高考小说阅读鉴赏人物形象题的解答背景知识聚焦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

人物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

小说家总是把自己的艺术视觉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

鉴赏小说,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鉴赏。

那么如何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呢?首先,要借助联想与想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在自己的头脑里“活”起来;其次,要以情节与环境为依托,分析、综合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在全面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分析形象的艺术性和社会意义。

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从情节入手,看人物性格构成与发展变化。

情节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在分析人物性格成长与情节关系时,一方面要抓住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人物性格的内涵;一方面要关注重要场面和精彩细节中人物形象的热点。

从环境入手,看人物性格成长的背景。

环境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基石。

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人物成长、活动和事件发生、发展的场所,它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任务的思想性格。

比如,《荷花淀》的开头描写水生妻子编席子的场面:“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

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

苇眉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这诗化了的劳动场面,表现了主人公的勤快、利落。

从人物描写入手,看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阅读鉴赏小说要善于细读文本中上述各类描写的相关内容,从中看小说人物性格的各个侧面。

⑴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别里科夫传神的肖像描写,鲁迅在《祝福》里表现祥林嫂命运变迁的三次肖像描写等;也可以是某一局部的重点刻画,如巴尔扎克《守财奴》中对葛朗台抢夺梳妆匣时的眼神的描写:“瞪着金子的眼光”、“老盯着女儿和梳妆匣”,“望着女儿,迟疑不决”、“看看金匣子,看看女儿”。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小说文本阅读分类练习:人物形象分析(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活着的手艺王往他是一个木匠。

是木匠里的天才。

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

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

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面儿要多大,腿要多高,他都说了尺寸。

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要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个衣柜、一张桌子。

他就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

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个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

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

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

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

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

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

他雕的蝴蝶、鲤鱼,让那要出嫁的女孩看得目不转睛,真害怕那蝴蝶飞了,那鲤鱼游走了。

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能让他修饰成鲤鱼的眼睛。

树死了,木匠却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

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这十里八乡要做的那些精细别致的木工活儿,离开他还真的做不好。

他木工的作品真的就是货真价实的艺术品,结实耐看!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

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我在一边,就像看精彩的舞台表演,好过瘾。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人缘并不好。

村里人叫他懒木匠。

他是懒,除了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粗糙的小活儿,他不干。

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儿。

他宁可憋在家里弄那些丑木头玩,磨、刨、钻、刻,忙得自得其乐,也不愿意接那些粗活干。

而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 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鉴赏之人物形象知识点讲解与练习题一、关于小说的常识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人物(语言、肖像、行动、心理、细节)3、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环境(自然、社会环境)5、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二、常考题型 ------ 人物类1.(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2018·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3.(2017·江苏高考)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

4.请简要概括文中某人的性格特征。

5.概括×××段所描写的人物的形象特点。

6.×××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文本分析人物类题型一:人物形象的揣摩: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面对这些题型,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根据要求组织语言表达: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什么人,他怎么样,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

答题模板1.形象特点总分式: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做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

分总式:先从几个方面做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做定性式的总括。

高三小说阅读技巧提升专题04小说的人物形象含解析 试题

高三小说阅读技巧提升专题04小说的人物形象含解析 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小说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采用“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艺术手法创作出来的。

比照生活中的原型,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更具有代表性。

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是指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的形象特征是小说阅读的中心任务。

二.人物描写方法小说的人物描写,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手法,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或者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形象。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一种对人物形象外部特征进展描绘的手法,详细包括容貌、身材、表情、穿着、姿态等描写。

它对于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的完好表达,有着重要的衬托作用。

从人物肖像描写切入分析,可以迅速掌握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教养甚至内在性格等。

【例1】阅读下面的人物肖像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刘四爷是虎相。

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

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

个子几乎与祥子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

(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答案】突出了刘四爷的“虎相〞和“虎气〞。

2.语言描写人物语言是小说中表达人物性格的重要方面,精妙的语言描写可照见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者内心毒辣,或者心细绵密,或者憨厚老实,或者单纯得意。

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应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例2】分析下面的人物语言,概括其性格特征。

玛兰在做部长的同学帮助下做了行政法院参事。

……出于一种有势力而又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制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快乐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如今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利的。

〞一天早上,他去行政法院,在避雨的门口遇到一个老神父(指桑蒂尔,被控告做过许多卑劣龌龊的事),他说:“假设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

小说人物形象题答案

小说人物形象题答案

一、【答案】①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答案】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又老又丑、邋遢且遭人鄙夷的老人,然而他却能在别人说自己坏话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

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很复杂和丰富的。

地位低微并不等于人格微贱,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

从“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等可以看出,作者对老头受到周围人的漠视的处境是十分同情的,再结合文章最后的文句也告诫我们,要对下层人士多一些关怀、尊重和理解。

二、【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

【解析】应根据题意要求分两步解答。

先是分析人物形象,再是概括作品主旨。

分析人物形象,要着眼于全篇,从人物的言行和故事情节着手。

概括本文主旨,要在整体阅读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体现文章要旨的段落和语句,尤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

一、【答案】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

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二、【答案】①讲述故事:小说故事是由“我”讲述出来的,真实可信。

②推进情节:“我”是事件的参与者,由于“我”的提议,情节得以发展变化。

③衬托人物:小说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鲜明。

物象【答案】小狗奎尼经受的磨难,映衬了“我们”生活的艰难与坚强;小狗奎尼的特殊待遇,映衬了“我们”的善良与平等;小狗奎尼的兴奋状态,映衬了“我们”的快乐幸福;小狗奎尼的离世,映衬了“我的朋友”的孤单寂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密高考小说人物形象题曹仪华老师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是近几年高考中的热门考点,所以笔者认为解密小说人物形象分析题实属必要。

希望借助本文让同学们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收获:⒈辨识人物形象分析题的两种基本题型;⒉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基本方法;⒊提高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能力。

首先通过两个高考真题及答案来辨识人物形象分析的两种题型:(一)2015全国卷1: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3分)参考答案如下:①朴实善良。

听说麻婶的不幸后,不时发呆,并及时到医院探视。

②善解人意。

见麻婶女儿伤心,便不再提借钱的事;丈夫对她不满,她尽量忍让。

③做人有原则。

尽管挣钱不易,但不为钱伤害情义;丈夫言行过分,她会据理力争。

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性格题”。

其基本答题模式为:性格特征+简要分析。

(二)2014全国卷2: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如下:守明是一个朴实善良柔顺,有着传统美德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

我们把这类题型称为“形象题”。

这类题有些也作了“简要分析”的要求,则加上分析。

其基本答题模式为:性格特征+形象定位+简要分析。

在辨清题型的基础上,我们要知道人物形象分析题的解题步骤:第一步:仔细审题,分清类型;(1)是概括还是分析。

“概括”题只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性格特点即可,“分析”题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字分析。

(2)是性格还是形象。

“形象”一词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

答形象题时不要忘记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等因素。

第二步:划句分析,讲究方法;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而这三者又都是为小说主题服务的,故人物形象分析也应该紧扣主题,结合三要素进行。

从人物方面着手,抓以下关键句进行分析:1、文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的句子;2、直接描写人物的语句(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3、侧面描写:作品中其他人物(或作者)对他的评价(议论)句。

从情节方面思考,抓以下关键句进行分析:4、有关情节发展、事件变化的语句,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主次关系。

从环境方面,关注5、有关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语句,因为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烘托人物的思想性格。

第三步:归类合并,准确表达。

下面通过具体练习中学生答案与参考答案的对比,来展现学生答题中表达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对策。

练习文本:木匠李直海飞名满暨阳的斯宅大财主斯元儒要造一幢一千根柱子组成的大房子,斯元儒让人把告示贴遍了暨阳城的大街小巷。

然后,就有上百木匠像蚂蚁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了斯宅,斯元儒穿着白色绸衫,他指了指堆在地上的一棵棵歪来扭去的树,轻声说,这些木头可以派什么用场?一个木匠走了,又一个木匠走了,这样的木头除了当柴烧还能派什么用场呢,上百木匠又像一群蚂蚁一样四散走了。

在空荡荡的门前,突然多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也轻声说,这些木头可以做架马。

架马是江南一带木工用的铺助工具。

斯元儒看了年轻人很久,年轻人也看了斯元儒很久。

斯元儒说你叫什么名字,年轻人说,我叫李直。

从此李直的影子就时常出现在斯宅千柱屋的工地上,他从来不亲自动手干活,但是他一直自称自己是著名的木匠。

有许多时候,他关起门来读书,而且写写画画。

他把斯元儒让他住的房子当成了书房。

当然也有许多时候,他会出现在工地上,工人们都是他招募来的,工人们对他异常恭敬,工人们都叫他李师傅。

他从来都不曾和工人们说话,他只会在听到工人叫他时,轻轻地答应一声。

隔一些日子,他会拿出一张图纸,再隔一些日子他又拿出一张图纸,东阳来的木雕师傅也来了,义乌来的砖雕师傅也来了,许多的工匠们聚集在一起,像一支部队一样。

李直就是首长,李直发誓要造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房子,他不会比皇宫大,但是却至少要比皇宫精致。

许多工匠都发现,李直的头发居然在短短一年内变白了,而工程却迟迟还未能完工。

工匠们还发现,斯元儒的女儿斯冬梅,经常跟在李直的屁股后头巡视工程进度,再还有就是斯冬梅咯咯的笑声经常出现在李直的房间里。

千柱屋完工的时候,斯元儒请工匠们大吃一顿,这样一座气势恢宏的大房子,精致无比美仑美奂,方圆几百里恐怕无人能比。

斯元儒给工人们发了工钱,然后斯元儒说,今天我把小姐斯冬梅许配给李直。

工人们正在划拳行令,他们突然停了下来,很静。

稍顷,工匠们齐声欢呼,李直笑了笑,李直用手理了理头发,他的头发像一丛白菊一样怒放着。

接下来的日子,李直就在千柱屋里住了下来,李直住下来后只是读书写字。

斯冬梅常伴着他,斯冬梅有一天对他说,我爹说你不是木匠,你可能是一个好的设计师但不会是一个木匠,因为你的手这样白嫩,你从来没有接触过锯斧刨。

李直说,我不仅是优秀的设计师,我同时也是优秀的木匠,优秀的木匠是不用自己亲自动手做活的,就像优秀的厨师从不自己切菜一样。

斯冬梅笑笑,斯冬梅在又一个日子里说了同样的话,李直说,你拿工具来。

锯斧刨等工具都拿来了,千柱屋里住着的斯元儒一家包括老妈子等几十口人也全来了,其实斯元儒一直想看李直究竟会不会做木匠。

斯元儒说,李直如果你做不来木匠你就得离开这里了,我想把我的女儿许给的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李直没说话,李直取了一根歪七歪八的木头,到黄昏的时候他做了一匹歪来扭去的马,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在大笑声中他们开始离开,只有李直一个人羞得面红耳赤,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而他白嫩的手上分明多了几个紫血泡。

李直要离开了,李直离开的时候斯元儒付清了所有的工钱。

离开之前,斯元儒请李直吃一个刚刚送来的西瓜,李直拿起一把凿子,三下五除二把西瓜分成许多块。

然后他拿起一块笑着说,这一份是我的。

他边吃西瓜边走出了千柱屋的大门,走出许多路以后他扔掉了手中的西瓜,一回头看到了倚在门框上的斯冬梅。

李直就笑了一下。

斯元儒也在吃西瓜,他吃了很多西瓜,他的心里也在笑,女儿许给木匠那是自己一时冲动,现在这个相当知趣的木匠自己走了。

但是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用小小凿子切的西瓜竟平整得像刀切一样。

他愣住了,一阵风吹来,那匹院子里李直做的木马,原本是站着都在晃的,现在在风力作用下竟然得得得地慢慢奔跑起来。

斯元儒的脸突然变青了,他遇到的并不是一个只为了赚一点工钱的木匠,而是一个世外高人。

斯冬梅也愣住了,她的眼泪在眼眶里转了很久,却始终没有掉下来。

斯冬梅对斯元儒说,我一定要跟他走。

然后,斯冬梅走上了追赶李直的路。

在一个叉路口,斯冬梅看到了一个箭头,又一个叉路口,斯冬梅又看到了一个箭头。

斯冬梅追上李直的时候,李直说,我怕你追不上我所以我画了许多箭头。

李直又说,你跟我走吧,我给你造一幢精致的木房,你给我生十个孩子。

李直又说,我要让他们成为十个优秀的江南名匠。

这时候,一场春天的雨开始飘落,斯冬梅扑进李直的怀里,开始了一场一生之中最痛快的流泪。

练习题:木匠李直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学生答案呈现及问题分析:其一:①认真负责,李直在建造千柱屋的时候,经常关起门来读书,潜心研究图纸。

②精益求精,李直发誓要建造世上独一无二的房子,他在一年之内花白了头发。

问题分析:这两点之间有点重复作答;且第②点逻辑不严谨。

其二:1.自命清高。

2.在斯元儒怀疑自己的能力时,他做木马,切西瓜将自己技艺之高超展现淋漓尽致。

3.沉默寡言。

4.在他离开斯宅时,他知道斯冬梅会来寻他,便处处志之。

5.志向高远。

他想培养自己儿子成为最优秀的木匠。

6.精益求精。

他做每一件事都能力求其做的最好。

问题:4分的题答出六点,分点太多,且主次不清;第2和4问题在于“叙而不议”,回答人物性格应该用形容词或者动词性短语议论概括,只叙不议,性格不鲜明;第5有强加因果之嫌;第1和3没有结合文本分析,只有“是什么”,没有“为什么”。

其三:1. 自信,清高。

斯冬梅问他时,他说自己是优秀的设计师,优秀的木匠。

2. 胸有大局。

李直尽管很少出现在工厂和工人说话,但他却隔日子就拿出一张图纸来,说明他胸有大局。

问题:4分题只答两点,分点太少;第1“自信”和“清高”应是两个不同的性格,属于“分点不开”之误。

参考答案:①特立独行,自信清高。

作为一个木匠,李直只是读书画画,负责设计,并认为优秀的木匠不用自己动手做活。

②沉默寡言,胸有大局。

李直很少说话,却将工程管理得有条不紊。

③善于学习,勤于钻研。

经常关门看书,为了建好房子短短一年就白了头发。

④隐忍坚韧,自尊自爱。

面对思元儒的质疑和其他人的嘲笑,他显示了高超的技艺后没有炫耀,而是一言不发的离开。

通过对比分析学生问题答案和参考答案,我们可以梳理人物形象分析题的常见答题误区及提升应对策略:1.误区——重复作答,缺乏条理;提升对策——有条有理,合并同类;2.误区——不分主次,舍本逐末;提升对策——概括要点,抓主放次;3.误区——逻辑不严,强加因果;提升对策——加强逻辑,因果相符;4.误区——题型不清,答非所问;提升对策——辨清题型,答问相符;5.误区——叙而不议,不会分析;提升对策——概括分析,变叙为议;6.误区——不看分值,分点不当;提升对策——看清分值,适当分点;除了以上三步之外,在具体实战中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做一温馨提示:分析人物形象时,要做到客观不拔高;立足原文概括,不要无中生有;全面分析评价人物,不要以偏概全;语言表达规范流畅,不要口语网语。

这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个实际案例,在此分享给同学们,希望让大家有所启悟。

也恳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练习中学以致用,对人物形象分析能力有所提升,那会让笔者倍感欣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