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
体温单书写规范

体温单书写规范体温单主要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大便次数、体重、身高、皮试、页码等。
按照体温单项目分为眉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填写要求如下:一、眉栏、项目栏均使用黑色水性笔书写;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二、眉栏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日期、住院号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如遇转科/转床时科别、病区、床号用箭头表示。
三、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产后天数的书写: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3-26)。
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3-26),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5天进行第2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6(1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一天,6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六天)。
若在14天内进行第3次手术,例如:第1次手术后第7天,第2次手术后第2天,进行第三次手术,手术次日记为1/3/8(1代表第三次手术第一天,3代表第二次手术第三天,8代表第一次手术的第八天)。
以此类推。
所有手术患者须填写手术后天数,包括介入手术患者。
4.产后天数:自分娩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
四、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一)记录频次1. 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四次,连续三天正常后每天一次。
2.住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大便次数一次。
3.病危/病重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六次。
4.发热患者:腋温正常范围36.0-37.0℃,腋温37.3-38.5℃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四次,连续三天测得腋温37.3℃以下改为每天一次。
人体生命检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了解人体生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生命体征的测量技术,提高对人体健康监测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人体生命检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人体生理指标来评估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本实验主要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秒表等。
2. 实验仪器:电子体温计、电子血压计、心电监护仪等。
四、实验方法1. 体温测量: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受试者的口腔、腋下或直肠温度。
2. 脉搏测量: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受试者的脉搏,同时观察脉搏的节律和强度。
3. 呼吸测量:使用秒表测量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五、实验步骤1. 受试者准备:受试者需保持安静,避免紧张,保持呼吸均匀。
2. 体温测量:受试者取仰卧位,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口腔、腋下或直肠温度。
3. 脉搏测量:受试者取坐位,放松手臂,将血压计袖带紧贴受试者上臂,启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脉搏。
4. 呼吸测量:受试者取仰卧位,放松身体,使用秒表记录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呼吸频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体温测量结果:受试者体温为36.5℃。
2. 脉搏测量结果:受试者脉搏为每分钟80次,节律均匀。
3. 呼吸测量结果:受试者呼吸频率为每分钟16次。
根据实验结果,受试者的体温、脉搏和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内,表明受试者身体健康。
七、实验讨论1. 体温测量结果:受试者体温正常,说明其体内温度调节功能良好。
2. 脉搏测量结果:受试者脉搏正常,说明其心脏功能良好,血液循环正常。
3. 呼吸测量结果:受试者呼吸频率正常,说明其肺部功能良好,气体交换正常。
八、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人体生命体征的测量,了解了人体生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体温、脉搏和呼吸的测量技术,提高了对人体健康监测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生命体征的正常与否对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ppt课件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8
(5)从听诊器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 音响变弱或突然消失时为舒张压(WHO)
(6)测毕打开气门解下袖带排气整理 (7)记录:收/舒(如:120/70)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9
(四)注意事项
1. 测前应安静休息5-10min 活动后应休息30min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9
(四)体温计的检验法
1. 将所有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以下 2. 同时放入40度以下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的体温计不能再用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0
二、脉搏的测量记录
(一)部位 (二)方法
腹部起伏
2.观察呼吸的深度和节律
3.计数30s×2
4.如呼吸不规则或婴幼儿应测1min
5.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花置于病
人鼻孔前,观察棉花纤维被吹动的次数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4
四、血压的测量记录
(一)血压计的种类
1. 水银血压计 2.表式血压计 3.电子血压计
(三)注意事项
(四)短绌脉的测量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1
注意事项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勿用拇指诊脉,以免混淆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偏瘫者测健肢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
12
三、呼吸的测量记录
1.测量脉搏后,仍保持诊脉手势,观察病人胸或
电子体温单记录规范

电子体温单记录规范一、电子体温单自动生成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科室、病案号等楣栏内容和日期、住院日数、术后日数等表格栏内容,核对信息准确性。
二、录入患者入院、分娩、转入、死亡时间及出院名称,以上信息显示在42℃~40℃之间。
手术、请假、拒测、不在的只录名称不录时间,除手术外,其他信息显示在35℃横线以下。
三、如在14天内再次手术,电脑记录方式为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
四、体温、脉搏、呼吸记录方法1、在相应时间内准确录入体温、脉搏和呼吸数值。
2、体温每小格为0.2℃。
蓝“×”表示腋温,蓝“●”表示口温,蓝“○”表示肛温。
相邻两次体温以蓝直线自动连接。
3、脉搏每小格为4次。
红“●”点表示脉率,红“○”表示心率。
相邻两次脉搏以红直线自动连接。
4、呼吸每小格为2次/分,黑点“○”表示,相邻的呼吸用黑直线相连。
5、常规时间测体温后,患者突然发热,应再予复试,核实后以蓝“○”显示,自动以蓝虚线与上次体温相连,不必连接下次体温。
录入物理降温30分钟后测量的体温,以红“○”显示,自动以红虚线与物理降温前的数值连接。
下次测得的温度与降温前温度连接。
6、若降温处理后所测体温不变者,则在降温前所绘制的体温上方以红色“=”号示之。
7、体温不升者,在相应时间的35℃横线处用蓝色笔划一“●”,并向下划“↓”号,长度占两小格,并将“●”与相邻温度相连。
8、短绌脉者要同时测量心率、脉率,并准确录入,在脉搏和心率两曲线之间以红直线自动填满。
9、脉搏与体温重叠时,显示脉搏红“○”包裹体温蓝“×”。
10、呼吸与脉搏重叠时,显示呼吸黑点“○”包裹脉搏红“●”。
11、使用呼吸机当日在35℃横线黑色字横向注明“MR(1)”,第二日起在上午l0时的格内填写日数,如:(2)、(3)、(4)……;跨页第一日仍要注明“MR”并填写日数,以此类推;停用几天再使用呼吸机的,日数重新编写。
12、患者住院期间每天都应有体温、脉搏、呼吸记录。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 压测量)操作规范

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操作规范一、操作目的1、判断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3、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功能。
二、评估要点1、询问患者身体情况:(1)病情、营养状况、意识状态、年龄、合作程度。
(2)患者 30 分钟内有无进食、冷热饮、行冷热敷、沐浴、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基础血压值,使用兴奋剂(如浓茶、咖啡)、使用镇静剂或洋地黄类药物等。
(3)被测量部位有无创伤、手术、炎症、偏瘫、功能障碍。
2、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物品准备1、治疗盘内: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清洁容器(内备已消毒体温计 1 支)、另备一容器(放使用后的体温计)、含消毒液的纱布或棉球、弯盘;2、表(带有秒针);3、记录纸、笔;4、测量肛温时另备润滑剂、棉签、卫生纸;5、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四、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3、洗手,戴口罩。
检查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是否完好,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
4、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6、测量体温:按要求放置体温计,计时。
(1)测腋温:擦干患者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协助患者屈臂过胸夹紧,防止滑脱。
测量时间 10 分钟。
(2)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热窝,闭紧口唇,用鼻呼吸,测量时间 3 分钟。
(3)测肛温: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厘米,测量时间 3 分钟,并用卫生纸擦净肛门。
7、测量脉搏:(1)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动为宜。
(2)一般患者可以测量 30 秒,脉搏异常者,测量 1 分钟,核实后报告医师。
生命体征评估和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和记录

2. 电子体温计(electronic thermometer)
(二)体温测量部位、措施及注意事项
不同部位测量比较
部位
口腔
直肠
腋下
方 法 水银端斜放舌下 水银端涂润滑剂 水银端放入腋窝处
闭口用鼻呼吸 插入直肠3~4cm 屈臂过胸夹紧
1. 将全部体温计汞柱甩至35度下列 2. 同步放入40度下列温水中 3. 3min后取出检视 4. 读数相差0.2度以上不能再用 5. 汞柱有裂隙旳体温计不能再用
二、脉搏旳测量统计
(一)部位 (二)措施
(三)注意事项
(四)短绌脉旳测量
注意事项
❖剧烈活动后应休息20min再测 ❖勿用拇指诊脉,以免混同 ❖异常脉搏、危重病人应测1min ❖偏瘫者测健肢
2. 一般测右臂,有疾患者测健侧 3. 四定:定时间、部位、体位、血压计 4. 排除外界原因影响所致旳误差 5. 复测
示教
1. T P R Bp测量及统计 2. 短绌脉测量
体温记录单
日 时 床体脉呼 期 间 号温搏吸
大
小其 便它
课后思索题
1.怎样进行体温计旳消毒? 2.如病人测口表不慎咬碎体温计,你应怎样
时间
3min
3min
10min
优 点 简便、较精确
精确
简便安全
缺点
破碎机会多、 消毒不严易 交叉 感染
使用不以便 同左
时间长;过瘦者夹 不紧。
注意事项
1.注意精确性 (1)不随意更换测量部位 (2)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坐浴、
灌肠后或剧烈活动后,应间隔30min 方可测温 (3)测量成果与病情不符时应复测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

体温单的书写规范临床护理工作中,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数据资料。
有助于医护人员及时清晰的了解病人病情,同时也是病人病例不可缺少的部分。
而绘制体温单,也是护士的一项日常的重要的工作。
一般体温单的书写规范如下:1.(1)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中的姓名、入院日期、科别、病室、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和住院天数。
住院日期首页第一天及跨年度第一天需写年、月、日,每页体温单的第一天及跨月份第一天需写月、日,其余只填日。
(2)40℃-42℃之间的记录:40℃-42℃横线之间用于记录患临时入院、分娩、转入、出院、死亡时间。
在相应时间栏内,用蓝(黑)墨水笔纵向填写,其中入、分娩、转入、死亡应注明时间及分钟,使用24小时制。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
每字占一格。
如:入出分转死院院娩入亡二十八十时时时一十三二时分十十八分分分在40~42℃之间的相应时间栏内,用蓝墨水笔纵行填写入院或死亡时间及手术、分娩、转科、出院等。
转科由转出科室填写,并注明转往何科。
转科或搬床后,须在科别、床号等栏后面填写新的科别和床号,并用括号表示。
40℃-42℃之间的记录:应当用红色笔在40℃-42℃之间纵向填写患者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
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
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死亡于X时X分”的方式表述。
a.用红墨水笔填写手术(分娩)后天数,以手术(分娩)次日为手术后第一天,依次填写直至14天为止。
第二次手术在日期栏内写Ⅱ,手术后日数填写同上。
若术后日期已填好,而在14天内又行二次手术,则在原日数的后面加一斜线,再写上Ⅱ,二次手术的术后日数以同法表示。
例如:术后日数:(用红色笔)3 4 5 /Ⅱ6/1 7/2 8/3 9/4 10/5。
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b.填写“手术后日数”用红墨水笔,第一次手术写手术⑴;以手术的次日为手术后的第一日,用阿拉伯数字依次填写至14日止;如14日内再次手术,手术当日写手术⑵。
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测量考核评分表

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测量考核评分表护理对象:老人成人儿童实施操作者_________________ 所在科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考老师:考核日期:生命体征(呼吸、脉搏、体温、血压)测量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体温的测量:1.患者在测量前有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治疗和活动时,需等待30min 后测量。
2.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出汗较多、极度消瘦者不宜测口温。
3.婴幼儿、精神异常、昏迷、不合作、口鼻疾患或或呼吸困难者不宜测口温。
腹泻、直肠肛门疾患、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
4、入院后24 小时,手术前一天、手术(分娩)后3 天,每天测量体温4 次,危重患者、早产儿、高热或体温不升患者、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采取降温措施后半小时测体温。
5、测量方法有口腔、腋窝、肛门、外耳道测量法。
6、婴幼儿测量部位可采取颈部或腹股沟。
7、测腋温时擦拭腋窝勿太用力,避免使用冷或热的湿毛巾,以免影响体温值。
夹紧腋窝,以形成人工体腔,否则,测量到的只是腋下皮肤温度。
8、测口温时嘱患者勿说话、勿用牙咬体温计,防止体温计滑落或咬碎。
9、测肛温插入肛表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患者不适或损伤肛门、直肠黏膜。
10、测耳温时1 岁以内的小儿外耳应向后提,有外耳炎避免测量耳温。
11、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重新测量,必要时肛温、腋温、口温对照复查。
12、3 种消毒方法:(1)浓度为50mg/L 的含氯消毒剂漫泡30min;(2) 75%酒精浸泡30min;(3)浓度为1000mg/L 的过氧乙酸浸泡10- 30min.13、存放:(1)体温计晾干,放进清洁储物盒备用,储物盒每周消毒一次。
脉搏的测量:1、避免在偏瘫侧、形成动、静脉瘘侧肢体、术肢、脉管炎、伤口部位等测量脉搏。
2、避免用拥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较强,用拇指诊脉,易与患者脉搏相混淆。
3.测量脉搏的同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紧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