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分析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专业班级:08 会计学生姓名:鲜洁学号:2008104060532012年5月3日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评价表文献综述:上市公司报表分析文献综述前言进入21世纪以来,资本市场得到迅速发展,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其股东、债权人、债务人等相关利益者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就要认真分析公司对外披露的信息,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另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因素,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并不是完全真实有效的,特别是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报表造假事件,严重危害了我国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发展,让广大投资者遭到严重损失,企业的信誉受到严重挑战,所以,如何鉴别上市公司的“数字陷阱”,也需要我们对报表进行认真分析。

本文从财务报表的定义、内容、方法为基础,通过一些会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及相关学者的著作及理论予以解释和阐述。

1 财务报表的定义及报表分析的定义1.1 国外研究成果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Water B. Neig S认为财务分析的本质在于搜索与决策有关的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与解释的一种判断过程。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Le. P. ldA. Bernstein认为财务分析是一种判断过程,旨在评估企业现在或者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在于对未来的状况和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

1921年3月吉尔曼(Gilman)出版了名著《财务报表分析》,他指出财务报表也称对外会计报表,是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的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对外报表即指财务报表。

对内报表的对称,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使用者披露的会计报表。

他也提出了不能高估比率分析的作用,因为财务比率和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关系似乎难以明确。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

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状态文献综述在国内,财务分析研究一直是财务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通过对上市公司或其他财务实体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管理层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度。

本文将对国内财务分析研究的状态进行综述。

1. 财务分析方法的研究财务分析方法是财务分析研究的基础。

在国内,研究者对各种财务指标的选择、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例如,有研究者提出了基于差异化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财务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企业经营效率、盈利能力和成长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2. 财务分析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上市公司是财务分析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国内,有大量的研究关注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

这些研究包括对公司财务报表的整体分析,以及对特定财务指标的深入研究。

例如,有研究者利用比率分析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现了一些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

3. 财务分析在非上市公司中的应用除了上市公司,国内研究者还对非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进行了研究。

这些公司通常没有公开的财务报表,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财务分析。

例如,有研究者采用财务比率和股权价值比率等指标对非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为投资决策提供了参考。

4. 财务分析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财务分析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财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国内研究者通过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案例分析以及统计分析,研究了财务分析结果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财务分析结果对公司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5. 财务分析在特定行业中的应用财务分析研究还关注了不同行业的财务情况和财务指标的差异性。

国内研究者利用财务分析方法对特定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帮助投资者和管理层更好地了解行业内公司的财务情况和业绩。

6. 财务分析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研究最后,财务分析研究还关注了财务分析结果与宏观经济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者通过对宏观经济数据和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财务分析结果对宏观经济环境的敏感性,并探讨了财务分析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前景。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

财务报表分析研究文献综述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指标和数据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评估,旨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将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梳理,以期深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不断探索和提出各种方法和模型,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比较常用的包括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共比分析、健康指标法等。

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计算各种财务比率指标,如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运营能力比率等,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近年来,学者们对比率分析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引入了多元回归分析、面板数据模型等辅助手段,以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2.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历史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学者们通过计算和对比财务指标的年度变化率、增长率等,不仅能够有效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还可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3. 共比分析共比分析是一种既考虑当前财务指标,又考虑历史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

学者们通过对前两个年度的财务指标进行共比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健康指标法健康指标法是一种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建立财务指标体系,综合考虑多个财务指标的变化情况,来评估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

学者们通过构建动态健康指标模型,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帮助投资者和经营者更好地把握企业的经营风险与机会。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领域研究财务报表分析不仅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开始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股票市场预测、信用评级、金融机构监管等。

1. 股票市场预测财务报表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股票市场的投资决策和预测中。

学者们通过对企业财务指标的分析,源于评估企业的价值和潜力,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参考。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引言概述:财务分析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从而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

本文将对财务分析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不同研究方法和观点,为财务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一、财务分析方法1.1 横向比较法横向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同一企业不同时间点的财务数据,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1.2 纵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是将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比较,以评估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通过这种方法,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表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企业竞争力。

1.3 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如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等,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比率分析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在各方面的表现,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二、财务报表分析2.1 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的重要财务报表,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金运作情况。

2.2 损益表分析损益表是反映企业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的财务报表,通过对损益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经营效益。

2.3 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财务报表,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和资金运作能力。

三、财务指标分析3.1 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利润率、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3.2 偿债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3.3 运营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包括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评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金利用能力。

四、财务分析在决策中的应用4.1 投资决策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和风险,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一、引言财务分析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财务报表和相关财务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从而做出相应的决策。

本文将综述相关的财务分析文献,总结其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和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财务分析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二、财务分析方法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计算和比较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比率分析常用的指标包括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比率等。

2. 垂直分析和横向分析垂直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与总额进行比较,以评估各项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

横向分析则是对同一项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进行比较,以评估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情况。

3. 信用评级模型信用评级模型是用于评估企业信用风险的工具。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预测企业的违约概率和信用等级,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依据。

三、财务分析的应用领域1. 经营决策财务分析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制定经营策略的依据。

通过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可以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2. 投资决策投资者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分析,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潜力,从而决定是否投资或继续持有该企业的股票或债券。

3. 债权人决策债权人通过财务分析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水平,从而决定是否向企业提供贷款或债券融资。

四、财务分析研究的成果1. 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解释研究者通过对各种财务指标的选择和解释,提出了一系列用于评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方法和模型,如经济附加值(EVA)、市净率(P/B)等。

2. 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研究研究者通过对财务分析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揭示了财务分析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和模型。

《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1200字》

《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1200字》

财务报表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时期是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在早期阶段,银行财务报表的分析是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该表测量了客户的信用和偿付能力。

为了反映1906年的信用分析,公司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必须附上资产负债表,并于1914年建立了美联储系统,加深了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利用。

Brown Paul R.(1998)认为简单的数值分析不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含义,对公司的系统分析可以更清楚地定义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它阐明了公司的环境和背景,分析了公司的适应性战略和优势,分析了外部世界将带来的机遇和威胁,并预测了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

Leopid A. Bernstein(2005)认为,财务分析是对公司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判断,并且是旨在预测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判断过程。

埃里克赫尔维特(Eric Helvert,2010)写了一本书《财务分析技术:价值创造指南》,介绍了企业系统决策的背景以及财务报表和分析工具的内部影响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资本流动分析,财务绩效分析和财务预测。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有关资本成本和融资方案的专家意见,并讨论了旨在最大化股东价值的管理理念。

Veskovic(2012)认为,通过解释财务报表信息,公司可以获得相关信息以帮助做出业务决策,然后分析公司的业务优势和公司治理水平以澄清其财务状况。

确定公司的趋势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John R. Graham(2014)公司财务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财务关系的变化。

环境的多样性还导致财务关系更加复杂,因此财务分析的质量应该更高。

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有必要将公司的生产和销售状况与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有效地解决公司运营所带来的财务问题。

Clyde P.stichney(2016)从企业竞争策略的角度全面讨论了如何分析报告,并结合资本市场构建财务报告和报告分析框架。

(二)国内研究现状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经济体制,与国外相比,国内财务报表的分析,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

财务分析文献综述1. 引言财务分析是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评估和解释的过程,它通过对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数据的分析,为投资者、债权人和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本文旨在综述财务分析领域的相关文献,包括其方法、应用和发展趋势。

2. 财务分析方法2.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方法之一,它通过计算和比较不同财务指标之间的比率来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

常见的比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

研究表明,比率分析可以匡助投资者了解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效率。

2.2 垂直分析垂直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以百分比形式表示,以便比较不同时间点或者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

通过垂直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公司各项财务指标的构成和变化趋势。

2.3 横向分析横向分析是将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以基期为基准,计算其他期间相对于基期的变化幅度。

横向分析可以匡助分析师判断公司财务状况的变化趋势,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3. 财务分析应用3.1 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分析可以通过比率分析和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公司的盈利能力。

利润率、净利润增长率和ROE(净资产收益率)是常用的指标,用于衡量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

3.2 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财务分析可以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负债比率等指标,评估公司的偿债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匡助投资者和债权人判断公司是否能够按时偿还债务。

3.3 评估公司的运营效率财务分析可以通过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评估公司的运营效率。

这些指标可以匡助管理层发现并改进公司的运营问题,提高效率和利润。

4. 财务分析的发展趋势4.1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财务分析正逐渐从传统的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转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分析。

这种趋势使得财务分析更加准确和高效。

4.2 环境、社会和管理(ESG)因素的考虑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开始关注公司的环境、社会和管理(ESG)因素,这些因素对公司的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综述
葛家树,刘峰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高级”信息生产活动,它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财务报表及其相关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系统和深入的分析研究,提示有关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的趋势,以便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有关经济活动做出评价和预测,从而为使用者进行相关经济决策提供更加直接相关的信息和更有效的帮助。李保存(2007)认为指对财务报表有关数据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从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发现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还有一些学者提出在财务分析的中增设自由现金流量指标和增设EVA(经济价值增量)指标等。
该方法把各种财务比率结合成一个体系 这种财务分析体系主要利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综合性最强的财务比率,是财务分析体系的核心,其他各项指标都围绕这一核心;营业净利率反映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企业经营业务的获利水平,是利润表的概括 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总资产平均余值的比值,用来分析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权益乘数反映总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用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和财务杠杆,是资产负债表的概括,杜邦分析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信息,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实力,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加以注意,必须结合企业的其他信息加以分析。
谢宏认为认为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研究
姓名宋孟姣
专业 2010级财务管理本科1班
学号 *********
指导教师董玥玥
郑州科技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二〇一四年三月
文献综述
1.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
纽约大学Leopold A. Bernstein(2012)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义为: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成果进行的分析,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评价[1]。

美国学者Gerald L.White(1998)认为: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旨在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2]。

国内学者如杜胜利、谢志华等(2008)把其定义为: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分析人员根据企业财务报告信息及相关经济信息分析企业经济活动,其目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预测未来可能的业绩,以帮助信息使用人员改善经营决策[3]。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Leopold A. Bernstein把财务报表分析看做一个成果分析,通过各项财务指标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杜胜利、谢志华等主要把财务报表分析定为一个判定流程,评定企业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和经验成果,对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和业绩做出预测。

虽然说国内外学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不同,但可以看出其共同点都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技术手段,是以财务报表和企业的相关经济活动信息为载体,目的是给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相关信息,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披露和隐含信息的一个挖掘过程。

2.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
付小丽(2006)指出:报表在披露信息层面包含一定的局限性,令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很难系统化及全面化开展[4]。

陈如意(2006)指出: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5]。

黄秋玲(2006)指出:第一,财务报表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未考虑到现行计价与历史计价的差别。

第二,财务报表分析通常是假定报表是真实的,其真
实性,要靠审计来验证,财务报表不能解决报表的真实性问题[6]。

徐建雯(2012)指出:第一,企业财务报表只能收集单个企业的财务数据信息,不能反映出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财务状况。

第二,报表展示的信息存在滞后性[7]。

赵华(1991)指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暂时性的信息。

会计报表是分期编制的,一般反映某个期间如一年或半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段期间经营的盈与亏,不能说明企业今后一直所处于这种状态[8]。

综上,财务报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能反映用非货币计量的信息对企业的影响、数据是汇总性的不能详细反映财务状况、所显示的信息具有滞后性和暂时性以及报表存在真实性这五方面。

3.财务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研究
陈海平(1999)指出:分析者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具有分析心理定势的局限性,对企业取得的业绩非常关注, 而对出现的问题常有一种辩解,所以这种心理定势使其分析失去客观性和公正性, 不能客观地作出结论[9]。

李雪梅(2004)指出:分析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不同,分析的角度也就不同。

管理人员很少全面地去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 只是在感到某些方面有问题时才去了解、翻阅财务报表中相关部分的内容, 这样割裂整体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10]。

倪桂兰(2006)指出:现行企业财务报表的分析中,主要依据相关指标进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现有指标体系已无法全面反应真实的企业经营状况,缺乏对企业产生影响较大的非财务类指标的分析,例如市场份额指标、服务指标、产品质量、人力资源、持续盈利及潜在盈利能力等指标[11]。

Duarte Triggers(2002)认为,比率分析方法是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依据这些历史资料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而这样的财务分析不宜作为判断未来经济状况的可靠依据。

他正在致力于研究财务信息改进的指标,以克服比例分析方法的缺点[12]。

石慧丽(1999)指出: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这些分析方法各有各的优点, 但又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

比如比较分析法在不同
企业, 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都可能缺乏可比性;趋势分析法一般运用本企业数年的财务报表和财务比率进行财务分析, 历史数据代表过去, 并不代表合理性[13]。

综上,报表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由分析者存在心理定势、分析目的和分析方法的不足所导致的。

4.财务报表分析的对策研究
钟雪(1990)指出加强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信息的了解。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的背景,通过对企业所处行业环境及企业竞争优势分析发现行业环境对本行业内的所有企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借鉴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法和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进行战略分析[14]。

胡奕月(2011)指出坚持多元、立体的分析原则。

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多项指标的变化,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等。

此外,合理增加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如市场份额、产品质量及服务指标、人力资源指标及持续、潜在盈利能力指标等。

当前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仅包含传统单一的财务指标,无法适应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多元化、现代化的经营发展需求,倘若合理引入非财务类指标体系则恰好能有效弥补该类方面的不足[15]。

洪晖晖(2005)指出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提高分析内容的容量和分析结果的时效性。

财务分析主要是从计算机或网络获取数据,可以直接存取大型计算机数据,及时收集、整理、分类、统计和分析。

计算机的运用使财务分析从手工操作向自动化转变, 不仅提高了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 而且解决了现行分析成本高、时效性差、难以处理特殊事项或偶然事项的缺陷[16]。

综上所述,要想正确有效的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尽可能多的收集相关数据资料,加强对企业在行业中所处地位的了解,并且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这四方面来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虽然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有其局限性的一面,我们应积极发挥其优势,同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弥补其缺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

5.结束语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对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的文献有很多,但有关对双汇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寥寥可数,笔者希望在借鉴已形成财务报表分析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家专家提出的财务分析方法改进的对策,对双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使经营者更加了解双汇的经营与财务情况,也可以为改善企业管理提供努力的方向。

因此,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志才.浅谈财务报表分析方法[J].财会通讯综合,2012,(12)
[2] Gerald L.white.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J].A Strategic Perspective,(1998)
[3] 余波.浅谈企业营运能力分析[J].企业发展,2008,(09)
[4] 付小丽.浅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影响因素[J].商场现代化, 2006年7月,(47)
[5] 陈如意.现代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6,(03)
[6] 黄秋玲.浅议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市场推介市场篇,2006,(06)
[7] 徐建雯.论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会计监督,2012,(07)
[8] 李心合,赵华.会计报表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1,(04)
[9] 陈海平.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及对策[J],1999,(03)
[10] 李雪梅.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其防范[J].冶金会计,2004,(12)
[11] 倪桂兰.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及其对策浅探[J].商业会计,2006,(06)
[12] Duarte trigger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J]. Theory,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2002)
[13] 石慧丽.企业财务报告分析与评价的局限性及对策[J],1999,(03)
[14] 钟雪.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1990,(08)
[15] 胡奕月.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华章,2011,(25)
[16] 洪晖晖.浅谈对当前财务会计报告问题的改进[J].会计之友, 2005, (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