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机课程设计

电子工程系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程控交换机机房勘测年级:2014级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学号: 0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日期: 2016.11.21—2016.12.18目录1.前言 (2)2.任务描述 (2)2.1机房设备布局原则 (3)2.2机房电缆布置原则 (4)2.3机房平面设计图与走线图的注意事项 (5)4.实现过程 (6)5.结果 (6)前言设计工作中,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依有据——各种标准、规范、上一级部门的文件、设备厂家的资料等等,机房勘察是整个工程的前期阶段,对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和以后的维护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所以说机房勘察质量的好坏和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以后机房的使用和布局。
2.、任务描述1. 根据机房空间大小和用户终局容量,进行交换机房平面布局规划,确定本次工程所配置的设备的具体安装摆放位置。
并对将来扩容发展位置进行规划。
2. 根据设备安装位置,确定机房电缆走线路由、走线方式,明确每类电缆的安装连接方式,确定电缆走线所经过的走线梯、走线孔洞、配线架的具体位置;3. 根据合同配置情况和设备的安装方案,确定各类工程安装材料的规格、型号、接头、长度和数量及其它安装成套件的规格和数量;4. 根据勘测结果完成各类勘测文档、图纸的制作。
2.1机房设备布局原则1. 机房布置方案要结合设备结构特点,既考虑本期工程,同时要考虑将扩容的位置。
2. 机房布置要考虑机柜安装与固定的可操作性,要方便电缆走线。
3. 首先要确定机房的主走道,主走道的宽度不少于1.0米。
4. 机柜靠主走道侧列对齐,当需增加一排机柜时,尽可能从主走道侧开始摆起。
切记一排机柜不要从两边向中间摆或从另一侧向主走道侧摆。
5. 机房的行间距尽可能保持一致,行间距一般不少于0.8米。
对于我司目前发货的B型拼装机柜(特别是128模中心局),行间距也不能太大(受行间走线槽制约,行间距应在650mm~950mm之间)。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解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解我校XX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课程设计姓名XXX学号 XXXXXXXX学院XXXXX学院专业班级20XX级XX工程X班XXXXX榆中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专业: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校榆中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方案的具体设计。
在明确我们需要实现目标和考虑的问题之后,通过大致估算的办法确定校区的用户数量,并对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
文中只要介绍了对交换机的配置,交换机的系统结构、用户容量和系统容量、编号计划、中继线配置和控制部分的配置。
关键词程控交换,用户交换机,配置,榆中校区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Yuzhong campus of my school specific design of the user switches to configure the program. Clear we ne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and considerations, a rough estimate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users of the campus, and demand an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witch, switch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user capacity and system capacity, the numbering plan, the trunk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part of the configuration.Key Words:Program controlled exchange, Switching equipment, configure, Yuzhong Campus1绪论为了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早前的电话交换是有专门的接线员机负责接线,工作非常繁琐、枯燥。
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

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设计与实现摘要:由于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以电路交换和数字程控交换技术为基础的电话网更是在整个军事通信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针对数字程控交换机的交换原理进行了研究,尤其对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
关键词:小型数字程控交换;双用户线语音处理单元(DSLAC);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通信一、小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系统结构设计1语音处理单元DSLAC此模块主要用于编解码、语音滤波及与SLIC接口,其功能主要通过集成电路芯片AM79C03完成,该芯片是一种可编程、高性能、双向编解码滤波器件,其包含时隙分配器、控制接口、信号处理模块及用户电路接口等。
AM79C03芯片具有的可编程数字滤波器,可为用户电路及PCM编解码的阻抗匹配设计基本参数,且能同时驱动形成两路独特的片选信号。
编解码是把模拟语音信号合成为PCM码流,然后将PCM码转换为模拟信号。
数字滤波器可对语音信号实施带限。
为保证转换及时可选用A率编码,各路量化编码后的速率需保持在64kb/s,可将8kHz 的帧首脉冲和2.048MHz的位时钟作为实现定位信号,利用软件将用户话音分配至0~31的任意时限中。
2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用户电路利用电话机与双绞线进行连接,为保证通常顺畅,用户电路需具备基本的BORSCHT功能,也就是其能提供人机的交互式接口。
当用户想打电话时需进行摘机,局端依据直流馈电功能可反馈用户的摘机过程进而获取用户的呼叫请求;当用户被呼叫时,则局端可利用振铃给予用户通知;用户扫描是利用对用户线通断的监控过程来实现对用户挂机、摘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的检测,随后系统将信号传输至中心控制单元,以反映用户的接续要求及空闲状态;因电话线受到雷击等强电瞬时干扰的概率较大,因此需在线路上设置过压保护电路,以防止用户线上的过压和电压冲击破坏交换机;数字交换网络需采用用户语音的编译码,而混合电路应开展用户线的2/4转换,以符合数字交换与编译码所需的4线传输标准。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本科论文

吉林建筑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学院《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程控交换系统的设计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21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5.12.28-2016.01.08本次课程设计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小型程控空分交换系统。
程控交换机是构成现代交换式通信网的重要设备,主要由用户线接口部分、交换网络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交换网络执行交换机的传送功能。
控制器执行交换机的控制面功能需要多种接口,以实现相应的适配功能。
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
本次设计的程控空分交换系统是利用空分交换芯片MT8816、双音多频芯片MT8870、AT89S52单片机以及外围电路组成。
详细介绍了MT8816以及MT8870芯片的工作原理,给出单片机主控模块、双音多频检测模块、数码管显示等模块电路图及工作原理,电路的设计思路清晰,性能稳定满足了设计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 程控交换;双音多频编解码;单片机AT89S52;数码管显示一、设计的作用、目的 ----------------------------------------------------------------------- 1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 1三、设计内容------------------------------------------------------------------------------------- 1四、设计原理------------------------------------------------------------------------------------- 24.1程控交换机工作原理------------------------------------------------------------------ 24.2程控交换机程序流程------------------------------------------------------------------ 24.3 DTMF发送器的原理与构成 -------------------------------------------------------- 3五、硬件系统框图------------------------------------------------------------------------------- 4六、硬件系统设计------------------------------------------------------------------------------- 56.1 设计思路 -------------------------------------------------------------------------------- 56.2 器件介绍 -------------------------------------------------------------------------------- 56.2.1单片机主控芯片介绍 ---------------------------------------------------------- 56.2.2 MT8816芯片的介绍----------------------------------------------------------- 76.2.3 MT8870芯片的介绍----------------------------------------------------------- 96.3 单元电路 ------------------------------------------------------------------------------ 106.3.1上电复位电路 ----------------------------------------------------------------- 106.3.2上电指示灯电路 -------------------------------------------------------------- 116.3.3 晶振电路 ---------------------------------------------------------------------- 116.3.4 电源电路 ---------------------------------------------------------------------- 116.3.5 数码显示电路 ---------------------------------------------------------------- 126.3.6 解码电路 ---------------------------------------------------------------------- 136.3.7 交换网络电路 ---------------------------------------------------------------- 146.4 器件清单 ------------------------------------------------------------------------------ 15七、系统软件设计----------------------------------------------------------------------------- 167.1 软件设计思路 ------------------------------------------------------------------------ 167.2 程序流程图 --------------------------------------------------------------------------- 16八、心得体会----------------------------------------------------------------------------------- 17九、参考文献----------------------------------------------------------------------------------- 18 附录I(电路原理图)------------------------------------------------------------------------ 19 附录II(源程序)----------------------------------------------------------------------------- 20一、设计的作用、目的课程设计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是掌握所学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质量、塑造自身能力等于有特殊作用。
程控交换机设计方案

2.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选型和采购;
3.完成系统安装、调试和验收,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对操作和维护人员开展培训,提高运维能力;
5.定期对系统进行评估和优化,确保满足通信需求。
七、风险与应对措施
1.技术风险:充分评估技术可行性,选择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
3.扩展性:预留充足的接口和资源,便于未来升级和扩展;
4.易管理性:提供便捷的操作和维护手段,降低运维成本;
5.合规性:遵循我国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三、设计方案
1.系统架构
本方案采用分层设计,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接入层:负责电话用户的接入;
(2)交换层:实现呼叫控制、路由选择等功能;
(3)控制层:负责系统管理和维护;
3.控制模块
(1)采用分布式控制结构,提高系统可靠性和扩展性;
(2)实现呼叫控制、路由选择、计费等功能;
(3)支持多级权限管理,确保系统安全。
4.接口模块
(1)提供模拟用户线接口、数字中继接口、ISDN接口等;
(2)支持多种信令协议,如中国1号信令、中国7号信令等;
(3)实现与其他交换机、运营商网络的互联互通。
(4)接口层:提供与其他网络和设备的连接接口。
2.接入层
(1)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如模拟用户线、数字用户线、光纤等;
(2)提供足够的接入端口,满足不同规模用户的接入需求;
(3)具备接入设备的检测和故障处理功能。
3.交换层
(1)采用时分交换技术,实现高效、稳定的呼叫处理;
(2)支持多种呼叫业务,如普通呼叫、会议呼叫、紧急呼叫等;
6.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扩展。
六、风险与应对措施
交换机课程设计

交换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和应用场景。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了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掌握交换机的配置方法;–了解交换机在网络中的应用场景。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交换机进行基本配置;–能够根据网络需求设计合理的交换机配置方案;–能够分析并解决交换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网络安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介绍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功能和分类;2.交换机的配置方法:讲解如何通过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进行配置;3.交换机的应用场景:介绍交换机在网络中的典型应用场景,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配置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交换机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交换机的使用;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熟练操作交换机进行配置。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提供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2.参考书: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交换机等实验设备,让学生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3.考试:安排一次考试,测试学生对交换机原理、配置方法和应用场景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安排,逐步讲解交换机的基本原理、配置方法和应用场景;2.教学时间: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3.教学地点:计算机实验室,方便学生动手实践。
小型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硬件毕业设计

小型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硬件毕业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小型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硬件设计教学单位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姓名学号200731003076年级2007级专业通信工程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11年 4月 27日摘要该设计是面向少量用户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了电话交换的基本过程,具备交换机的所有基本功能。
该设计采用单片机、网络交换芯片和用户接口芯片,以单片机为微控制中心实现通信系统的呼叫、应答、处理,话路连接和拆线功能。
该系统既可用作数字交换演示的实例,同时也是一台可用于实际的小型数字交换机,可以进行分机内部通话。
该系统主要由用户线接口模块、DTMF模块、信号音模块、控制模块和交换模块组成。
本文主要介绍了电话交换机的硬件设计,具体包括各个模块的主要功能,芯片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应用电路。
关键字:电话交换机、AM79R70、DTMF、MT8816AbstractThis design is facing a few user PBX, simulated the basic process of telephone exchange, all of the basic functions with switches. This design use a microcontroller, network exchange chip and user interface chip, use single chip micro control center realize communication system call and response, processing, words road connects and take out stitches function. This system not only can be used as examples of digital switching demo, but also can be used in the actual small of a digital switches, can undertake extension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This system mainly by the user line interface module, DTMF module, signal module, control module and exchange modul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elephone exchanges,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main function modules, chip choice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 circuitKeywords: Telephone exchanges 、AM79R70、DTMF、MT8816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引言 41.1. 主要功能 41.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41.2.1. 总体设计分析 41.2.2. 模块功能简介 42. 功能模块的设计 62.1. 用户线接口模块 62.1.1. AM79R70的引脚定义 6 2.1.2. AM79R70 的工作方式8 2.1.3. AM79R70的应用102.2. 信号音发生模块112.2.1. NE555简介 112.2.2. 450HZ信号发生电路12 2.2.3. 铃流信号发生电路132.3. DTMF双音频识别模块14 2.3.1. MT8870工作原理142.3.2. MT8870应用142.4. 电话交换模块172.4.1. MT8816简介182.4.2. MT8816应用电路212.5. 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22 2.5.1. 控制模块232.5.2. 电源模块233. 系统的工作原理244. 总结与展望24参考文献25致谢26附录交换机原理图 27引言主要功能该设计是面向少量用户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模拟了电话交换的基本过程,具备交换机的所有基本功能。
用户电路设计程控互换课程设计说明书

程控互换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的设计起止日期:2021年12月09日至2021年12月15日学生姓名朱榛塬班级通信093班学号025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运算机与通信学院2021年12 月15 日图一 用户线接口功能框图模拟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功能可以归纳为BORSCHT 七种功能,具体含义是: (1)馈电(B-Battery feeling )向用户话机送直流电流。
通常要求馈电电压为—48伏或—24伏,环路电流不小于18m A.(2)过压保护(O —Overvoltage protection )防止过压过流冲击和损坏电路、设备。
(3)振铃控制(R —Ringing Control )向用户话机馈送铃流,通常为25Hz/90Vrms 正弦波。
(4)监视(S-Supervision )监视用户线的状态,检测话机摘机、挂机与拨号脉冲等信号以送往控制网络和交换网络。
(5)编解码与滤波(C-CODEC/Filter )在数字交换中,它完成模拟话音与数字码间的转换。
通常采用PCM 编码器(Coder )与解码器(Decoder)来完成,,统称为CODEC 。
相应的防混叠与平滑低通滤波器占有话路(300Hz-3400Hz )带宽,编码速率为64kb/s 。
(6)混合(H —Hyhird )完成二线与四线的转换功能,即实现模拟二线双向信振铃继电器铃流发生器馈电电源模拟 用户线过压保护电路测试开关馈电电路混合电路编码器解码器低通平衡网络 低通发送码流接收码流(编码信号)b测试总线振铃控制信号用户线状态信号·馈电功耗在正常工作时仅为1W,静态时约为50mW·正常工作环阻值~5KΩ(3)MY88622 外形尺寸图(4)引脚说明:引脚号名称说明1 TF 内部连接,外部不用2 LPGND 环路地及系统相对于Vbat 的地,通常与GNDA 连接3 VR 话音接受端(输入),使4 线模拟信号传入SLIC4 LED 环路状态LED 显示,低电平有效5 VEE 负电源端(-5V)6 GNDA 模拟地(0V)7 NC 外部悬空8 Vx 话音发送端(输出),使4 线模拟信号传出SLIC9 TIP 连接电话线T 端10 RING 连接电话线R 端11 RF 铃流回路端,与铃流继电器连接12 VCC 正电源端(+5V)现在采用u=2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文理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系部:电气信息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2班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____2013年6月13日报告成绩:小型程控交换机的设计目录第一章交换原理 (4)1.1 交换机构成 (4)1.2 交换机的控制方式 (6)1.3 信令系统 (6)第二章核心模块——交换网络的介绍 (7)2.1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 (7)2.1.1时间交换单元 (7)2.1.2空间交换单元 (9)第三章基于MT8980的交换网络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11)3.1交换芯片——MT8980 (11)3.1.1 MT8980的管脚说明 (11)3.1.2 MT8980的功能说明 (12)3.2控制单元——AT89S51 (13)3.2.1 AT89S51的管脚说明 (13)3.3 MT8980与AT89S51的连接 (14)3.4 基于MT8089的交换网络实现原理 (14)总结 (16)参考文献 (17)附录 MT8980与AT89S51的连线图 (18)第一章交换原理1.1交换机构成程控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由两大部分组成: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
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
它将各种控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1.1.1 交换网络交换网络的基本功能是根据用户的呼叫要求,通过控制部分的接续命令,建立主叫与被叫用户间的连接通路。
在纵横制交换机中它采用各种机电式接线器(如纵横接线器,编码接线器,笛簧接线器等),在程控交换机中目前主要采用由电子开关阵列构成的空分交换网络,和由存储器等电路构成的时分接续网络。
1.1.2 用户电路用户电路的作用是实现各种用户线与交换之间的连接,通常又称为用户线接口电路(SLIC,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根据交换机制式和应用环境的不同,用户电路也有多种类型,对于程控数字交换机来说,目前主要有与模拟话机连接的模拟用户线电路(ALC)及与数字话机,数据终端(或终端适配器)连接的数字用户线电路(DLC)。
模拟用户线电路是适应模拟用户环境而配置的接口,其基本功能有:1.馈电(Battery feed): 交换机通过用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2.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 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3.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4.监视(Supervision):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5.编解码(CODEC):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6.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7.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
这7种功能常用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BORSCHT)代表。
对于模拟程控交换机,不需要编解码功能;而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除某些特定应用的小型交换机利用增量调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采用PCM编解码方式。
数字用户线电路是为适应数字用户环境而设置的接口,它主要用来通过线路适配器(LAM)或数字话机(SOPHO-SET)与各种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打印机,VDU,电传相连。
1.1.3 出入中继器出入中继器是中继线与交换网络间的接口电路,用于交换机中继线的连接。
它的功能和电路与所用的交换系统的制式及局间中继线信号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对模拟中继接口单元(ATU),其作为是实现模拟中继线与交换网络的接口,基本功能一般有:发送与接收表示中继线状态(如示闲,占用,应答,释放等)的线路信号。
转发与接收代表被叫号码的记发器信号。
供给通话电源和信号音。
向控制设备提供所接收的线路信号。
对于最简单的情况,某一交换机的中继器通过实线中继线与另一交换机连接,并采用用户环路信令,则该模拟中继器的功能与作用等效为一部“话机”。
若采用其它更为复杂的信号方式,则中继器应实现相应的话音,信令的传输与控制功能。
数字中继线接口单元(DTU)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中继线与数字交换网络之间的接口,它通过PCM有关时隙传送中继线信令,完成类似于模拟中继器所应承担的基本功能。
但由于数字中继线传送的是PCM群路数字信号,因而它具有数字通信的一些特殊问题,如帧同步,时钟恢复,码型交换,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即要解决信号传送,同步与信令配合三方面的连接问题。
数字中继接口单位的基本功能包括帧与复帧同步码产生,帧调整,连零抑制,码型变换,告警处理,时钟恢复,帧同步搜索及局间信令插入与提取等,如同模拟用户电路的BORSCHT,也可将数字中继单元的上述8种功能概括为GAZPACHO。
1.1.4 控制设备控制部分是程控交换机的核心,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外部用户与内部维护管理的要求,执行存储程序和各种命令,以控制相应硬件实现交换及管理功能。
程控交换机控制设备的主体是微处理器,通常按其配置与控制工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两类。
为了更好的适应软硬件模块化的要求,提高处理能力及增强系统的灵活性与可靠性,目前程控交换系统的分散控制程度日趋提高,已广泛采用部分或完全分布式控制方式。
1.2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布线逻辑控制和存储程序控制。
1.2.1布线逻辑控制(WLC,Wired Logic Control)它是通过布线方式实现交换机的逻辑控制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仍使用机电接线器而将控制部分更新成电子器件,因此称它为布控半电子式交换机,这种交换机相对于机电交换机来说,虽然在器件与技术上向电子化迈进了一大步,但它基本上继承与保留了纵横制交换机布控方式的弊端,体积大,业务与维护功能低,缺乏灵活性,因此它只是机电式向电子式演变历程中的过度性产物。
1.2.2存储程序控制(SPC,Stored Program Control)它是将用户的信息和交换机的控制,维护管理功能预先变成程序,存储到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当交换机工作时,控制部分自动监测用户的状态变化和所拨号码,并根据要求执行程序,从而完成各种交换功能.通常这种交换机属于全电子型,采用程序控制方式,因此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或简称为程控交换机。
1.3信令系统在交换机内各部分之间或者交换机与用户,交换机与交换机间,除传送话音,数据等业务信息外,还必须传送各种专用的附加控制信号(信令),以保证交换机协调动作,完成用户呼叫的处理,接续,控制与维护管理功能。
按信令的作用区域划分,可分为用户线信令与局间信令,前者在用户线上传送,后者在局间中继线上传送。
如果按信令的功能划分,则可分为监视信令,地址信令与维护管理信令。
第二章核心模块——交换网络的介绍2.1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和工作原理交换网络是交换系统的核心。
将若干个交换单元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可以构成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三要素就是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之间的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其结构图如下所示: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在本设计中采用的是同步时分交换网络,由时间交单元、空间交换单元这两种基本交换单元组成。
2.1.1时间交换单元时间交换单元又称为时间接线器,简称为T单元或T接线器,其功能是完成一条PCM复用线上各时隙之间的信息交换。
如下图所示,时间交换单元主要由信息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构成。
信息存储器用来暂时缓存存储要交换的信息,控制存储器用来寄存脉冲码信息的时隙地址。
(a)顺序写入,控制读出(b)控制写入顺序读出T接线器的组成和原理图设输入话音信号在TS50,要求经过T接线器以后交换至TS240上去,然后输出至下一级。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工作方式的原理。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的工作原理:CPU根据这一要求,通过软件在控制存储器的240号单元写入“50”.这个写入是由CPU 控制进行的,因此把它叫做“控制写入”。
控制存储器的读出由定时脉冲控制,按照时隙号读出相对应单元内容。
如0时隙读出0单元内容;1时隙读出1单元内容……这种工作方式叫做“顺序读出”。
话音存储器的工作方式正好和控制存储器的方式相反,即是“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即,由定时脉冲控制,按顺序将不同时隙的话音信号写入相应的单元中去。
写入的单元号和时隙号一一对应。
而读出时则要根据控制存储器的控制信息(读出数据)而进行。
由于向话音存储器输入话音信号不受CPU控制,而输出话音信号(读出时)受到由CPU控制的控制存储器的控制,因此把它总称为“顺序写入,控制读出”方式。
根据图中的例子,话音的输入时隙号为50,在定时脉冲控制下就可写入到50号单元中。
因为CPU在控制存储器中的240号单元己写入了内容“50”,在定时脉冲控制下,在TS24O 这一时间,从控制存储器的地址240中读出内容为“50”,把它作为话音存储器读出地址,立即读出话音存储器的50号单元。
这就是原来在50号时隙写入的话音信号内容。
因此在话音信号50号单元读出时己经是TS24O了,即己把话音信号从TSSO交换到TS240,实现了时隙交换。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的工作原理:话音存储器的写入要受控制存储器的控制,而其读出则受定时脉冲控制按顺序读出,所以称为“输入控制”。
控制存储器仍然是由CPU控制写入,在定时脉冲控制下按顺序读出。
但是CPU写入到控制存储器的内容却不同了。
如图(b)所示,CPU要在控制存储器的50号单元写入内容“240”。
然后控制存储器按顺序读出,在TS50时读出内容“240”,作为话音存储器写入地址,将输入端Ts50中的话音内容写入到240号单元中去。
话音存储器按顺序读出,在TS240读出240号单元内容,这也就是TS50的输入内容,这样就完成了时隙交换。
2.1.2空间交换单元空间交换单元又称为空间接线器,简称为S单元或S接线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PCM复用线之间同一时隙的信码交换。
如下图所示,它由交叉接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组成。
(a)输入控制方式(b)输出控制方式S接线器的组成和原理图上图表示2 2的交叉接点矩阵,它有2条输入复用线和2条输出复用线。
控制存储器的作用是对交叉接点矩阵进行控制,控制方式有以下两种。
输入控制方式:它按输入复用线来配置CM,即每一条输入复用线有一个CM,由这个CM来决定该输入PCM线上各时隙的信码,要交换到哪一条输出复用线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