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控交换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篇一:程控交换实验指导书实验系统结构介绍实验系统框图实验一用户线接口模块实验一、实验目的1、全面了解用户线接口电路功能(BORST)的作用及其实现方法;2、通过对用户线接口电路的学习与实验,进一步加深对BORST功能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1、了解用户模块AM79R70的主要性能与特点;2、熟悉用AM79R70组成的用户线接口电路;3、用示波器分别观测TP301、TP302、TP303在摘挂机时的工作电平。

三、实验仪器1、LT-CK-02E程控交换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两台;3、数字示波器一台;4、数字万用表一台。

四、实验步骤1、阅读AM79R70资料和这部分电路,理解这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2、通过电源线接通电源,打开实验箱电源开关,准备好电话机开始实验;3、“甲方一路”接上话机,分别摘机和挂机,在摘机和挂机时用万用表测量TP301,TP302,TP303的电压值;4、“甲方一路”分别摘机和挂机,利用示波器观察TP306的波形。

注意,此时示波器设为直流耦合,探针衰减设为×1;5、通过键盘和液晶显示,选择时分交换方式,“甲方一路”呼叫“甲方二路”,利用示波器观察TP301的波形。

示波器推荐设置:交流耦合,电压因子设为100mV,时基设为500uS。

探头衰减设为×1;6、实验结束,关掉实验箱电源开关,整理实验数据,制作实验报告。

五、实验报告要求1、画出本次实验的电路方框图,叙述其工作过程;2、填表写出TP301,TP302,TP303在摘挂机时的电平,并简述这三个测试点的意义;3、理解AM79R70通过C1、C2两根控制线完成有铃流信号的摘挂机检测和没有铃流信号的摘挂机检测原理。

分别画出主、被叫摘挂机检测的程序流程框图。

信令信号的产生与观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常用的几种信令信号音和铃流发生器的电路组成和工作过程;2、熟悉这些信号音和铃流信号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内容1、用万用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电压;2、用示波器测量各测量点拨号音、忙音、回铃音及铃流控制信号的波形;3、各测量点说明如下:TP04:回铃音信号TP05:铃流控制信号TP06:拨号音信号TP07:忙音信号三、实验仪器1、LT-CK-02E程控交换实验箱一台;2、电话机两台;3、数字示波器一台。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数字程控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数字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呼叫处理、信令传输等关键技术,提高对通信网络中交换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1、数字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2、计算机3、测试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等)三、实验原理数字程控交换技术是现代通信网络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它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对语音、数据等信息进行交换和传输。

其基本原理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字交换网络进行时隙交换,实现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呼叫处理是一个关键过程。

当用户发起呼叫时,交换机接收到呼叫请求信号,通过分析被叫号码等信息,选择合适的路由和时隙,建立通信链路,并进行信令的传输和控制,以确保呼叫的顺利进行和通话质量的保障。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登录交换机管理界面,设置交换机的基本参数,如系统时间、交换机名称、端口配置等。

划分用户组和权限,为不同用户分配不同的呼叫权限和业务功能。

2、呼叫处理实验进行本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之间的内部通话,观察呼叫建立、通话过程和呼叫释放的信令流程。

进行出局呼叫实验,模拟用户拨打外部电话,了解与公共电话网络的连接和信令交互过程。

3、信令传输实验观察和分析数字程控交换系统中常用的信令类型,如用户线信令、局间信令等。

使用测试仪器捕捉信令信号,分析信令的格式和参数。

4、业务功能实验测试交换机的来电显示、呼叫转移、三方通话等业务功能,验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基本配置结果成功完成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参数设置,系统运行正常,端口状态显示准确。

2、呼叫处理结果本局呼叫建立迅速,通话质量清晰,呼叫释放过程正常,信令流程符合预期。

出局呼叫能够正确连接到公共电话网络,通话过程稳定,信令交互无异常。

3、信令传输结果成功捕捉到各种信令信号,信令格式和参数符合相关标准,分析结果表明信令传输准确无误。

程控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程控交换技术课程设计

引言程控交换机,全称为存储程序控制交换机(与之对应的是布线逻辑控制交换机,简称布控交换机),也称为程控数字交换机或数字程控交换机。

通常专指用于电话交换网的交换设备,它以计算机程序控制电话的接续。

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完成控制、接续等工作的电话交换机。

数字程控交换机分为长途交换机,本地交换机等。

另外还有专用于信令网和智能网的类型。

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功能为:用户线接入,中继接续,计费,设备管理等。

程控交换机的优越性:1、技术上的优越性(1)能够提供许多新的用户服务功能,如缩位拨号、来电显示、叫醒业务、呼叫转移等业务,不再是单一的语音业务。

(2)维护管理方便,可靠性高。

程控交换机可以通过故障诊断程序对故障进行检测和定位,以发生故障时紧急处理迅速及时,因此它在维护管理上和可靠性上带来了好处。

(3)灵活性大。

为适应交换机外部条件的变化,增加的新业务往往只需要改变软件(程序和数据)就能满足不同外部条件(如市话局、长话局等的不同需求)的需要。

(4)便于利用电子器件的最新成果,使整机技术上的先进性得到发挥。

2、经济上的优越性(1)交换设备方面。

体积小,采用电子器件大减小了交换机的体积,这样占用机房的面积小;耗电省,用电子器件代替机械部件,大大减低了能量消耗;成本低,随着集成电路价格的减低,可以大幅度减低交换机成本。

(2)线路设备方面。

可以通过采用远端用户模块方式节省用户线,降低线路设备费用。

(3)维护生产方面。

由于检测和诊断故障的自动化,减少了维护工作量,节省了维护人员。

由于制造工艺简单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

设计的目的及要求一、设计目的数字程控交换技术课程是通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设计以行业的主流设备ZXJ10程控交换机为设备实例,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掌握数字程控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当今现网的应用。

同时,还可以获得实训操作的机会,真正达到提高技能,培养职业素养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1、画出交换机硬件组成图,分别表示出控制部分,交换部分,接口部分。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析方案模板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析方案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程控交换技术》系部:三系学生姓名:班级: 09通信学号:成绩:指导教师:袁静开课时间: 2018-2018 学年 1 学期一.设计题目: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的仿真分析二.主要内容与意义:程控数字交换系统式现代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使先进的硬件与日趋完善的软件合于一体。

程控交换系统的核心就是交换网络通常由若干级接线器组成,因而从交换网络的入线到出线之间将经过若干级网络内部的级间连线——链路。

当呼叫由入线进入交换网络,若出线全忙,则该呼叫找不到一条空闲出线,从而该呼叫将损失。

虽出现空闲,但相应的链路不通,呼叫也将损失。

由于网络内部级间链路不通而使呼叫损失的情况称作交换网络的内部阻塞。

我们可以增加网络各级的链路数量俩减低内部的阻塞的概率。

当链路数量大到一定程度时,内部阻塞概率将等于零,即成为一种无阻塞的交换网络。

通过仿真分析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可以更好的理解交换网络的工作情况和程控交换机的性能指标。

三.具体要求1.课程设计的内容独立自主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排版整洁美观;2.设计选用的语言不限,推荐使用MATLAB、C或C++均可,编写出的程序,必须有详细的注释说明;3.通过仿真分析程控数字交换网络的阻塞率,给出理论曲线、仿真曲线、以及理论曲线和仿真曲线的对比曲线。

四.进度安排<一)12周课程设计安排:星期一:讲解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每一天的具体任务星期二:查资料,研究Erlang B模型<呼叫阻塞清除模型)星期三:确定课程设计方案星期四:建立所选课题的仿真模型星期五:写出程序程序设计思想,画出程序流程图<二)13.5周课程设计安排:星期一:编写、调试程序星期二:编写、调试程序星期三:写课程设计报告,并按时上交上交的材料:包含三样:<课程设计的电子稿、打印稿、程序)五.成绩评定考核方法:现场验收<占50%),课程设计报告<占50%)。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

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和目的程控数字交换技术是计算机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

为了提高学生对该技术的掌握能力,我们针对该技术进行了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效果。

二、设计内容1. 实验设备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将使用下列设备:•C++编程环境•Visual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TSSNET模拟实验软件•一台支持串口通信的计算机2. 实验目的本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包括:•掌握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调试方法;•能够自主完成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的仿真设计。

3. 实验步骤步骤1:系统框图设计熟悉程序的设计与实现,并利用C++编程语言编写基本的通信控制程序,实现模拟数字交换机的基本接口控制程序。

步骤2:信令编码对信令进行编码,制定各类信令的编码规则,实现接口之间互联并进行双向的通信。

同时,还要实现呼叫进程和拆除进程的控制。

步骤3:通话控制在向通道发送空闲消息过程中,关键之处在于程序如何检测闲置状态,这涉及到通道状态的检测和通道状态的改变方法。

步骤4:虚拟信令编码程序还需要编写监控程序,完成对已建立的连接的监控和控制,保证通信正常进行。

4. 实验效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的完成,我们可以得到高质量的程控数字交换机仿真系统。

学生可以通过该仿真系统进行虚拟通信实验,模拟真实情况下的呼叫和通话过程,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效果。

通过参与该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对于提高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应用能力和素质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是针对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通过这个实践项目,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程控数字交换技术的原理、应用和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该实践项目还可以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发展计算机通信领域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解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解

程控交换课程设计分解我校XX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程控数字交换与交换网》课程设计姓名XXX学号 XXXXXXXX学院XXXXX学院专业班级20XX级XX工程X班XXXXX榆中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计划专业:XXXXXX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校榆中校区用户交换机配置方案的具体设计。

在明确我们需要实现目标和考虑的问题之后,通过大致估算的办法确定校区的用户数量,并对需求和现状进行分析。

文中只要介绍了对交换机的配置,交换机的系统结构、用户容量和系统容量、编号计划、中继线配置和控制部分的配置。

关键词程控交换,用户交换机,配置,榆中校区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Yuzhong campus of my school specific design of the user switches to configure the program. Clear we need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s and considerations, a rough estimate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number of users of the campus, and demand and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switch, switch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user capacity and system capacity, the numbering plan, the trunk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 part of the configuration.Key Words:Program controlled exchange, Switching equipment, configure, Yuzhong Campus1绪论为了实现用户间通话的接续,早前的电话交换是有专门的接线员机负责接线,工作非常繁琐、枯燥。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实验报告程控交换实验报告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程控交换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通信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对程控交换技术进行实验,并进行详细的报告和分析。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模拟程控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方法,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模拟程控交换机实验平台。

该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程控交换机环境,可以模拟实际的通信场景,并提供相应的配置和管理接口。

三、实验过程1. 程控交换机的基本原理程控交换机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通信交换设备。

它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对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将来自不同用户的通信请求按照一定的算法进行处理,实现通信线路的动态分配和管理。

2. 程控交换机的配置在实验中,我们首先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配置。

配置包括对交换机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如线路数量、用户接口、呼叫转移等。

通过配置,我们可以灵活地调整交换机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3. 程控交换机的管理除了配置,我们还需要对程控交换机进行管理。

管理包括对交换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如线路利用率、呼叫成功率等。

通过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交换机运行中的问题,提高通信的质量和效率。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配置和管理了程控交换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通信测试。

在测试中,我们模拟了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场景,并观察了交换机的工作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程控交换机能够有效地实现通信线路的接通和切换。

无论是语音通信还是数据传输,交换机都能够稳定地工作,并保证通信的质量。

同时,通过对交换机的管理,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线路异常和呼叫失败的情况,通过调整配置和重新管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程控交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

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程控交换技术_实验报告实验一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基本组成1、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系统的初步使用,对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有一个总体而直观的认识。

理解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核心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观察从用户摘机到链路拆除整个局内呼叫过程中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动作。

2.实验原理原理:一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通常由交换网络、接口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其中接口子系统的作用是将来自不同终端(如电话机,计算机等)或其他交换系统的各种传输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内部的工作信号,并按信号的性质分别将信令传送给控制系统,将消息传送给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任务是实现输入输出线上的信号的传递或接续。

控制系统则负责处理信令,按信令的要求控制交换网络完成接续,通过接口发送必要的信令,协调整个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的工作以及配合协调整个电信网的运行等等。

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PCM总线模拟用户接口信号音模拟用户接口模拟用户接口交换网络模拟用户接口控制信号产生时钟信号产生图1-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各模块关系3.主要仪器设备1.数字程控交换实验系统2.PC机两台3.电话机两台4.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实验者可根据以上的系统配置数据,确定要拨叫的局内分机号码。

然后根据分机号码打电话,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由实验者摘机,此时可以观察到接在用户线两端的发光二极管变亮,表示该话机已从挂机状态转为摘机状态,然后实验者可以听到拨号音,为连续的450Hz的单频声音。

(2)用户开始拨号,此时拨号音停止,用户所拨的号码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如果所拨的号码为系统允许的合法号码,实验者将听到被叫电话发出振铃声,振铃信号为25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低频振荡信号,同时系统将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回铃音是频率为450Hz,通断比为1秒通、4秒断的单频信号音。

(3)被叫摘机,被叫的振铃声和主叫的回铃音都将停止,同时这两路电话可以开始进行正常通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程控交换与通信网系:三系
学生姓名:
班级:11通信工程1班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江晓明
开课时间: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第一天
老师通过现场设备讲解,让我们理解C&C08交换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

一、认识实验平台
CC08交换机是采用全数字三级控制方式。

语音信号在整个过程中在实现全数字化。

同时为满足对模拟信号认识的要求,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模拟中继板。

本实验平台由如下六大部分组成:BAM后管理服务器、主控框、时钟框、中继框、用户框、实验用终端。

二、认识单板
C&C08MPU主处理机板
C&C08MPU是B型机平台所用的主控板,主控板是SM模块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用于处理SM模块的各种业务,完成对主控框内其它单板的控制。

三、认识软件
C&C08的软件结构
C&C08的软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前台)软件和终端OAM(后台)软件两大部分构成,
主机软件是指运行于交换机主处理机的软件,它采用自顶而下和分层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主要由操作系统、通信处理模块、资源管理模块、呼叫处理模块、信令处理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等七部分组成。

其中,操作系统为主机软件的内核,属系统级程序;其他软件模块则为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级程序。

若从虚拟机的概念出发,可将C&C08的主机软件分为多个级别,较低级别的软件模块同硬件平台相关联,较高级别的软件模块则独立于具体的硬件环境,各软件模块之间的通信由操作系统中的消息包管理程序负责完成。

整个主机软件的层次结构如下图1-1所示。

图1-1
四.电话跟踪
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跟踪事例如下:1.电话为5550023呼叫5550022
图1-2接续动态跟踪(一)
2.电话5550023被5550012呼叫
图1-3接续动态跟踪(二)
五、心得体会
第一天的课程设计,使我了解了程控交换机单元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C&C08交换机的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以及程控交换机的软硬件结构。

第一次脱离理论和试验箱接触到我们以后可能会接触到的交换机,我们很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江晓明老师。

这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局限于这一门课程,而是交我们以后处理一些问题的方法。

第二天
配置与本局用户通话有关的数据,实现本局基本呼叫。

一、运行e-bridge通信实验平台客户端软件。

二、点击“业务输入终端”,弹出登陆窗口:
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选LOCAL (IP地址:127.0.0.1)点击“确定”。

三、在维护输出窗口会显示登陆成功的相关信息,并自动执行几条系统查询命令:
四、点击“系统”-》“执行批命令”,或按CTRL+R:
图2-1 载入脚本
五、选择调试好的命令文件脚本“本局业务调综合脚本”,点击“打开”。

系统会自动执行并在【维护输出】窗口显示执行结果。

六、在e-bridge系统中点击“申请加载数据”-》“确定”,屏幕上方会显示当前占用服务器席位的客户端,你申请席位的客户端排在第几位,剩余多长时间:
图2-2 申请加载数据
七、当申请到服务器席位时,点击确认,系统自动将本客户端的数据库中的数据传到服务器中:
图2-3 数据加载过程
八、服务器会自动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加载到交换机中:
图2-4 数据加载成功(一)
九、点击“业务操作终端”出现登陆窗口:
用户名:cc08,密码:cc08,局名:SERVER (IP地址:129.9.0.10)点击“确定”登陆到BAM服务器
十、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可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图2-5 单板运行状态
十一、拨打5550032电话进行测试,如图所示:
图2-6 电话追踪
十二、第二天的课程设计,我们通过操作了以上内容,加深了对C&C08交换机系统的功能结构的理解。

通过配置与本局用户通话有关的数据,实现了本局基本呼叫。

在第一天的实验中我的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没有显示,在我第二天的课程设计中其显示良好,这让我进行电话跟踪很顺利。

第三天
NO.1号信令中继调试实验:
一、参考前面的实验,加载脚本。

二、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可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图3-1 单板运行状态
三、点击“维护”,双击“跟踪”-双击“持续动态跟踪”,拨打电话。

状态查询及监控实验:
一、硬件状态面板中进行操作
以跟踪七号信令中继电路的方法进行说明。

在硬件状态面板,鼠标点中TUP 板按右键查询TUP板,选中指定的中继电路,单击右键浮动菜单中的[接续动态跟踪]菜单,可以启动指定中继的接续动态跟踪。

二、设置指定中继动态接续跟踪对话框
图3-2跟踪界面
三、七号信令跟踪
在[C&C08 维护工具导航]的[七号信令]下,包括:七号信令跟踪、七号信令跟踪回顾、七号信令相关状态查询、七号电路查询、按目的信令点查询链路、按局向查询系统和电路状态。

七号信令跟踪窗口的设置
系统弹出如下图所示的七号信令跟踪设置的消息内容对话框:
图3-3 消息内容窗口
设置完毕,确定后,系统开始跟踪七号信令链路消息并且弹出如下图所示的跟踪窗口:
图3-7七号信令链路消息跟踪窗口
四、心得体会:
第三天的课程设计,我们加载了NO.1和NO.7号信令。

通过数据的配置,了解了NO.1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实现了NO.1中继通话的信令收发过程;并且了解了NO.7TUP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

吸取第二天加载数据排队靠后的教训,我一到教室就修改了IP地址,做好准备工作,在老师开放交换机时,做到快、狠、准,在第一时间排到了座位,第一个加载好了实验数据,完成了1号信令与7号信令的追踪。

第四天
首先由老师通过维护终端对部分电话机进行新业务数据设定,让电话机具有新业务功能,然后让学生在话机上对该话机所具有的新业务进行登记操作,然后进行相应的拨打电话等操作,对电话新业务有个大致的了解。

在MML命令行客户端窗口设置新业务,如下图所示:
图4-1MML命令行客户端窗口以下是接续动态跟踪界面图:
一、双音设置缩位拨号
图4-2双音设置缩位拨号
二、双音应用缩位拨号
图4-3双音应用缩位拨号三、双音设置热线服务
图4-4双音设置热线服务
四、脉冲设置热线服务
图4-5脉冲设置热线服务五、双音验证恶意呼叫
图4-6双音验证恶意呼叫
第五天
老师把计费调试试验演示一遍,
一、参考前面的实验,加载脚本。

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可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二、增加计费情况窗口:
图5-1 增加计费情况
三、修改计费制式窗口:
图5-2 修改计费制式四、增加计费情况索引窗口:
图5-3 增加计费情况索引
四、心得体会:
通过第五天的课程设计,我们加深了对换机计费系统功能的理解,熟悉掌握了&C08交换机的计费数据配置方法,了解了换机计费功能的重要性。

第六天
一、参考前面的实验,加载脚本。

二、点击“维护”-》“配置”-》“硬件配置状态面板”,看到交换机的单板运行状态。

三、点击“维护”-》“七号信令系统”-》“七号信令跟踪”。

四、“模块号”输入“1”,输入链路号(参考数据中,LAPN7板在17槽位,对应的链路是4~7,ADD N7LNK命令中指定的链路号是4和5):
图6-1查询链路
五、点击“维护”-》“跟踪”-》“接续动态跟踪”:
图6-2 接续动态跟踪界面
六、心得体会:
今天通过以上操作,在数据配置后,我了解了NO7 ISUP中继电路的工作原理。

例如中继自环配置的流程和中继自环时候话音流程。

今天我们的程控交换的课程设计结束了,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感觉这次的课程设计和往常的有很大的不同,江晓明老师在每天的课程设计时,都很细心地将今天的课程设计内容带领我们先过一遍,然后再让我们在自己做一遍,在认识C&C08交换机时,更是将电路板取出,让我们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各工作部件,细心地教我们去认识一个C&C08交换机而不是只是知道C&C08交换机,这一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感触颇深,让我更为细致的掌握了C&C08交换机,感谢我们的江晓明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