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调和计算
柴油调合指标计算

第二节 冷滤点的计算 早期的冷滤点方程的形式如式(4-18)。 T01/y = VIA Ti1/y (4-18) 式中:参数A和y为估计值。 后来用来自于BH原油和由VGO馏分混合成 的17种调合物的数据,重新拟合上述的冷 滤点方程,所得新的冷滤点方程式(4-19) 如下:
n i 1
(4-19) 式中 -----调合柴油中第组分的体积分数; -----调合柴油中第组分的冷滤点,℃; ------调合油品的冷滤点,℃; ------调合油品的组分数。 该方程预测的17组调合物冷滤点的平均误 差为2.36℃,测量值与预测值间的相关系 数R为0.938,预测误差在3℃以内的点占 74%。
1/X=
i 1
n
Tb 1/0.073= V i Ti1/0.073 (凝点范围:9-51℃) (4-15a) Tb 1/0.079= V i Ti1/0.079 (凝点范围:-12-21℃) (4-15b) Tb 1/0.186= V i Ti1/0.186 (凝点范围:-21-6℃) (4-15c) Tb 1/0.0793= V i Ti1/0.0793 (凝点范围:-21-51℃) (4-15d)
式中: ρ20—用GB 1884和GB 1885测定试样在20℃时的 密度,g/cm3; B—用GB 6536测定试样的中沸点,即50%回收温 度,℃。
注: a.不用于加有十六烷值改进剂的燃料; b.不适用于纯烃、合成燃料、烷基化物、焦 化产品以及从页岩油和油砂中衍生出的馏 分燃料; c.如果用于原油、残渣油以及终馏点在 260℃以下的挥发性产品时,其相关性基本 上不准确。
95
20 15 10
5
29.2 26.0 21.0
12.0
多组分的调合可由下列计算式(4-21)求出 + +…+
柴油调合指标计算

精品PPT
由于原油的性质不同,加工方法和调合比例也各有 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发现,此方法还存在一定的误差。 因此,需要针对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换算因子作相应的修 正。
李为民等人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柴油调合的凝 点、冷滤点建模,凝点偏差小于2℃的预报准确率达到 95%。凝点偏差小于1℃的预报准确率为50%;冷滤点偏 差小于1℃的预报准确率为60%。凝点误差平均为0.98℃; 冷滤点误差平均为0.90℃,均优于以上统计回归数学模 型的预测能力(nénglì)。但是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调合优 化计算时,计算比较困难,可以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
油品调合指标(zhǐbiāo)计算
精品PPT
第三章
涉及油品调合质量指标的项目有几十个,而生 产商实际需要调合的油品质量项目常见的主要是辛 烷值、蒸气压、十六烷值、黏度、闪点、凝点和馏 程等。在油品质量指标项目中,有些项目在调合过 程中是呈加成关系的叫加成性参数。如:胶质、残 炭、酸值、含硫、灰分、馏程(初馏点、干点除 外)、密度等。有些项目不呈加成关系叫不可加性 参数。如:黏度、闪点、辛烷值、十六烷值、初馏 点、干点、凝点、饱和蒸气压等。前者计算较简单, 后者计算较复杂。实际生产中,计算是必要的,尤 其(yóuqí)对计算机控制的管道自动调合及油品最 佳调合控制;但对于间歇罐式调合过程,若油品调 合工作做得熟练了,经验也占相当大的地位。
精品PPT
n
Tb 1/X= V i Ti1/x
(4-14)
式中x——i1是一个常数,其值为0.08;
V i——调合油品中第i组分的体积分数;
Ti——调合油品中第i组分的冷凝点,℃;
T——调合油品的冷凝点,℃;
n——混合成调合油品的组分数。
P.B.Semwal把62种调合油的冷凝点据季节的温度(wēndù) 变化分成了四组,用Newton-Raphson相互作用关系修正 Hu-Burms方程,修正的冷凝点方程分为四个,每个各自 适应的冷凝点范围。修正的冷凝点方程式如下:
油品储运调合操作工(高级)计算

[T]B-D-A-001 3 5 3某离心泵输送密度ρ为860kg/m 3的油品时,测得流量Q 为120m 3/h ,泵的扬程H 为60m ,轴功率N 为31.8kW 。
试求该泵的效率η。
[T/] [D]解:η=NQH102ρ×100%=%1008.31102603600120860⨯⨯⨯⨯=53% 答:该泵的效率η为53%。
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T]B-D-A-001 3 5 3某离心泵输送密度ρ为0.7253g/cm 3的油品时,测得流量Q 为480m 3/h ,泵的扬程H 为80m ,轴功率N 为110kW 。
试求该泵的效率η。
[T/] [D]解:η=NQH367ρ×100%=%100110367804807253.0⨯⨯⨯⨯=69%答:该泵的效率η为69%。
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T]B-D-A-001 3 5 1某离心泵输送密度ρ为0.8237×103kg/m 3的油品时,测得流量Q 为0.06m 3/s ,泵的扬程H 为216m ,轴功率N 为210kW.试求该泵的效率η。
(重力加速度g=9.81m/s 2)[T/] [D]解:η=NgQHρ×100%=%100100014721606.081.9108237.03⨯⨯⨯⨯⨯⨯=71.2% 答:该泵的效率η为71.2%。
评分标准:公式正确占0.3;过程正确占0.4;答案正确占0.2;答正确占0.1。
[T]B-D-A-002 3 5 1某离心泵输送密度ρ为825kg/m 3的油品时,测得流量Q 为260m 3/h ,泵的扬程H 为120m ,效率η为67%。
试求该泵的轴功率N 。
[T/][D]解:N=ηρ102QH=67.01021203600260825⨯⨯⨯≈104.6(kW ) 答:该泵的轴功率N 为104.6kW 。
油品调和自动计算表

国标比重 83.5
航煤比重 81
轻蜡体积 169.49
催柴体积 22.99
自动计算出体积比例 200#体积 66.67
个料子的吨数 国标吨数 航煤吨数 轻蜡十六烷 催柴十六烷 200#十六 值 值 烷值 36 30 8
十六烷值
0.00 0.00 国标升数 航煤升数 0.00 0.00
34.46
刘凤魁
18632106015
输入重量吨 常柴比例 自洗油比例 国标比例 航煤比例 5.00 10.00 0.00 0.00
合计数
37.00
自动计算出体积比例 常柴体积 自洗油体积 国标体积 航煤体积 60.98 117.65 0.00 0.00
十六烷值 常柴十六 自洗油十六 国标十六 航煤十六 烷值 烷值 烷值 烷值 47 40 40 38
轻蜡单价 7160
催柴单价 5900
200#单价 6900
输入价格 常柴单价 自洗油单价 7240 6900
轻蜡比重 88.5
催柴比重 87
200#比重 75
输入比重 常柴比重 自洗油比重 82 85
计划调和数量 轻蜡吨数
36 自动计算出这一车油需要的各个料子的吨数 催柴吨数 200#吨数 常柴吨数 自洗油吨数
14.59 1.95 4.86 4.86 9.73 轻蜡升数 催柴升数 200#升数 常柴升数 自洗油升数 16491.07 2236.72 6486.49 5932.76 11446.74 调和之后 6997.30 比重 调和后的十 84.52 六烷值
调和成本
输入重量吨 国标单价 7250 航煤 7900 轻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 15.00 催柴比例 2.00 200#比例 5.00
石油产品调和 精品

产品调和汽油辛烷值调和调和汽油的研究法和马达法辛烷值可由下式来估计:1R=R0+C1×(R2-R1×J x)+C2×(O1-O2)+C3(A1-A2)(11—1)这里:R=调和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0=每个调和组分的研究法辛烷值;R1=体积平均辛烷值;R2=R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辛烷值;J x=体积平均敏感度;O1=烯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O2=烯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A1=芳烃含量平方的体积平均值;A2=芳烃含量体积平均值的平方。
M=M0+D1(M2-M1×J X)+D2(O2-O1)+D3[(A1-A2)/100]2 (11—2)这里M=调和油的马达法辛烷值;M0=每个调和组分的马达法辛烷值;M1=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M2=M0和J的产品体积平均马达法辛烷值。
这二个方程代表了汽油的线性调和,其中的三个相加的修正项修正在汽油调和中存在的调和偏差。
第一项(敏感度函数)用来校正由于各组分辛烷值测定时压缩比与调和油辛烷值测定时不同而引起的偏差。
第二(烯烃含量函数)和第三项(芳烃含量的函数)校正调和组分相互化学作用的影响。
以下是汽油辛烷值调和所用的系数。
RON方程的系数是C1=0.04307C2=0.00061C3=-0.00046MON方程系数是D1=0.04450D2=0.0081D3=-0.00645这些系数是通过实验室汽油调和的实际RON和MON数据回归分析得到。
例11-1在假设各调和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都可得到的条件下,调和汽油RON和MON的测定借助于电子表格程序来进行。
有关汽油调和组分性能的样本数据如各组分的RON、MON、芳烃和烯烃含量和由方程(11-1)和(11-2)计算所得的调和油的RON和MON值分别列于表11-1和11-2中。
采用相互作用系数法调和汽油2在特定的炼厂里,汽油调和组分的最大量及其性质是已知的,使用各种调和物料的性质和二元调和相互作用系数,就可以建立一个精确的调和电子表格程序。
石油产品调合的实用计算方法

文章 编号 : 0 8 8 0 (0 20 — 2 0 0 10 — 3 X 2 1 )3 0 8 — 5
・
研 究简 报 ・
石油产 品调合 的实用计算方法
何 顺德
( 中海石油舟 山石化有限公 司 , 浙江舟山 360 ) 10 0
摘
要: 概述 了石油产品调合 的重要性 、 油品调合 的一般程序和油品质量指标调合的实用计算方法。除对蒸汽压 、 辛烷
(N O h uh nP t c e c l t, h uh n 0 0 C ia C O CZ o sa e oh mi d Z o sa 3 6 0 , hn ) r aL 1
Ab t a t h mp ra c n e e a r c d r ft e p toe m o c ci n s w l a h r c ia sr c :T e i o t n e a d g n r lp o e u e o h er l u c n o t ,a e l s t e p a t l o c c l u ai n me h d o eo lq a i n i ao s fr i o c ci n we e i to u e .He e t e c l u a in meh d a c lt t o f h i u l y i d c t r o sc n o t r n r d c d o t t t o r , h ac lt t o o
o o c cin q ai n iaoss c sri a o rsu e o tn u e, rei gp it f s on, n h fc n o t u ly idc tr u h a ed v p rp e s r, ca e n mb r f zn on , ah pit a d t e o t e l
润滑油粘度调和计算方法(非常专业)

油品粘度指数 VI>100 的计算公式
VI=(10 -1)/0.0075+100 其中 N=(lgH-lgU)/lgY H——粘度指数为 100 的标油在 37.8℃时的粘度; Y——试样在 98.9℃时的粘度; U——试样在 37.8℃时的粘度。 [例 4-1-4] 某油品在 98.9℃时的粘度为 6.40 厘斯,37.8℃时的粘度为 36.22 厘
4. 润滑油灌装调和装置简图
4
上海卓品科技有限公司
5. 润滑油调和后的灌装过滤
灌装速度:按大桶每小时 60 桶 (170kg/桶) 灌装质量:理化指标如粘度,抗乳化性,等不发生改变,且 NAS 等级尽可能高 润滑油的灌装过滤,即润滑油在包装出厂前的终端过滤,需要对机械杂质进行有效的过 滤,使之达到要求的清洁度等级(ISO4406 或 NAS1638)。 卓品科技采用多级深层过滤,不同的精度和不同的过滤元件搭配,经济有效的实现润滑油 的灌装过滤,可以将清洁度等级稳定的控制在 NAS5 级下,不改变润滑油性能,且实现快 速灌装,特别适合高清油的灌装。
2
2
代入数据得,x1 =(lg46-lg90)/(lg30 -
1
上海卓品科技有限公司
x2 =1- x1 =1-38.9%=61.1% 1.6.1.2 已知两种基础油及调合比,求调合后的粘度: lgνm = x1lgν1 + ( 1 - x1)lgν2 (4-1-3)
2.
已知两种基础油粘度及调合后的粘度,求基础油调合比:
x1 =(lgνm-lgν2) / (lgν1 - lgν2) (4-1-2)
[例 4-1-1] A、B 两种基础油 40℃粘度分别为 30mm /s、90mm /s,用他们来调合粘度 为 46 mm2/s 的混合基础油,求他们各自所占的比例。 解:x1 =(lgνm-lgν2) / (lgν1 - lgν2) lg90)=38.9%
油品调合计算

油品调合过程中的有关计算在油品调合过程中,需要根据油品的性质指标进行调和计算,由需要进行调合的各组分油性质指标值混合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混合油或成品油。
这时,要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出各组分油的体积比或质量比,以达到混合后的油品的某一性质或某些性质指标符合要求。
一.可加性指标的调和计算:1.两种油品的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油品的酸度、碘值、残炭、灰分、馏程、含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均为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在计算此类性质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G A =XbXa XbX --×100%G B =100%-G AG A -混合油中A 种油的体积(质量)含量,% X-混合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b-B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a-A 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例题1:有一批车用汽油B ,其10%流出温度为78℃,超过标准规定的70℃.现在用一批10%的溜出温度为65℃的汽油A 来调整。
经测定汽油B 在70℃的流出量为7%,而汽油A 在70℃的流出量为16%,求调合比。
解:调合后油品在70℃的镏出量应为10%G A =716710--×100%=33.3%即调合汽油A 的用量应大于33.3%,以保证调合后汽油的10%镏出温度略低于70℃. 2.三种以上油品密度的调合计算:生产中常遇到三种或三种以上油品的调合计算。
我们可以认为,属性差别不大的几种液体油品在混合前后其体积不变,即混合前各组分油的分体积之和应等于混合后的总体积。
以1kg 液体油品为例,其混合后的体积应等于混合前各组分油的质量分率与其密度之比。
可用下式表示:混ρ1=11ρx +22ρx +…+n xn ρ=∑ixi ρ式中混ρ、1ρ、2ρ、n ρ、i ρ-为混合油及1、2、n 、i 组分油的密度,kg/m 3X1、X2、Xn 、Xi-为1、2、n 、i 组分油的质量分率。
二.不可加指标的调合计算:辛烷值、闪点、凝固点、粘度等为油品不可加性的质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楼
发表于 2009-2-17 16:33 | 只看该作者
调合方法
(一)管道调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油或添加剂,按规定比例同时送入总管和管道混合器,达到混合均匀的调合方法。
管道调合又分为简单管道调合和自动管道调合。
在调合过程中,各组分的比例和质量标准完全由自动化仪表和计算机检测、控制和自动操作的称管道自动调合。
用常规控制仪表,人工操作掌握调合比例的,直接经一条管线混合均匀进入成品罐的属半自动调合或简单管道调合。
(二) 管道调合操作法
1、根据欲调合的成品性质,选取合适的组分油,计算出调合组分相互比例。
2、调合前,按调合比例和调合罐的容积,计算好各组分的进油量,检好油罐前尺,记好在线流量表累计数,以保证按调合比例控制好进油量。
3、根据各组分油的使用量选取流量合适的机泵,以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4、核对流程,检查机泵,做好倒油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检查流程无误后,启泵倒油,通过调节连接泵出口与入口的调节阀,或者是通过调节电机变频器调节泵子的转速,调节各组分油的进油量达到计算额定值。
6、调合运行正常后,再次核对流程、流量,检查管线有无跑、冒、串、漏。
倒油过程中密切注意收油罐液位。
7、调合完毕,关闭有关阀门,记录倒油量,并进行核对作好记录,发现收付差量大时应及时分析查找原因。
8、沉降脱水,取样化验合格后装车出厂,如调合项目质量不合格,应根据情况补量直至调合合格。
(三) 油罐调合:
A 压缩空气调合
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通入压缩风进行搅拌调匀。
该方法一般用于闪点较高的油品调合。
B 机械搅拌调合
根据各组分油的比例和量,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或者是先用管道按比例将组分油倒入油罐内,然后启动搅拌机进行搅拌调匀。
但对于成品油品(柴油),使用这种方法调合,容易造成罐底杂质、水分的搅动,造成油品乳化,影响油品质量。
C 泵循环调合。
首先各组分按确定比例同时或分别进入罐内,然后用泵从罐内抽出再通过调合喷嘴进入罐内,利用调合喷嘴的作用将罐内各组分搅拌均匀。
泵循环方法有两种:一种用泵将油从罐底抽出,再从罐上部打进罐内进行循环。
一种用泵将油从罐底抽出,再从罐底部通过喷嘴打进罐内进行循环。
循环时间按循环量分半量循环和全量循环。
从顶部循环的为全量循环,从底喷咀循环的为半量循环。
(四)管道调合与油罐调合相比有以下优点:
1. 调合连续进行,可取消调合罐,减少组分油储罐。
2. 调合比精确,组分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优质原料,质量“过头”。
3. 调合时间短,动力消耗少,调合一次合格率高,质量达标有可靠保证。
4. 减少油品周转次数,节省人力,减少中间分析,调油速度提高。
5. 全部调合密闭操作,防止了油品氧化,降低了油品损耗。
四、有关计算:(两种组分计)
1.可加性性质指标的调合计算
酸度、碘值、残碳、灰分、馏程、硫含量、胶质、相对密度等可加性质量指标,在计算类似指标的调合比时可按下式计算:
X - XB
GA= ————×100%
XA - XB
X —混合油的有关规定指标数值。
GA —混合油中A种油的体积含量 %
XA —A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XB —B种油的有关规格指标数值。
GB —混合油中B种油的体积含量,GB=100-GA
我厂可加性指标的调合主要是密度的调合,常用的简便公式还
有:ρ1ρ2
(1)混合密度ρ混=V1ρ1+ V2ρ2或ρ混= -----------------
W1ρ2+ W1ρ1
V1 、V2 ---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体积百分率
W1 、 W2 ---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率
ρ1 、ρ2--- 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相对密度
(2)调合比例的计算(体积比)
轻组分ρ重-ρ调
--------- = -------------
重组分ρ调-ρ轻
ρ重 --- 重组分油的比重
ρ调 --- 待调合油的比重
ρ轻 --- 轻组分油的比重
2. 不可加性指标的调合计算
辛烷值、闪点、凝点、粘度等不可加性质量指标,调合时无固定的通
用计算公式。
可用下述方法进行估算。
(1)、辛烷值:V1(CNI)+V2N2
N= ----------------------
100
N --- 调合油的辛烷值
N1 --- 高辛烷值组分油的辛烷值
N2 --- 低辛烷值组分油的辛烷值
V1 --- 高辛烷值组分油的体积百分数
V2 --- 低辛烷值组分油的体积百分数
C --- 高辛烷值组分的调合因素(可从下表查出)
组分油名称高辛烷值组分%(体)调合因素
C 组分油名称高辛烷值组分%(体)调合因素C
催裂化汽油 15 1.23 焦化汽
油 20 1.21
30 1.12 40 1 .10
45 1.07 50 1 .08
叠合汽油或热裂化汽油 10 1.18 非芳香烃 5 1.18
20 1.10 10 1 .10
40 1.02 20 1 .02
(2)、闪点:Ata+Btb - f(ta-tb)
T混= --------------------
100
T混---- 调合油的闪点℃
A、B ---- 混合油中两组分的体积百分数。
ta、tb ----混合油中两组分油的闪点,且ta>tb。
对于多组分油的调合,闪点可用下式计算:
0.929t = 0.929t1V1+0.929t2V2+…0.929tnVn
T --- 调合油闪点
t1、t2 …tn--- 组分油1、2…n的闪点,
V1、V2 …Vn--- 组分油的体积百分数。
A组分%(体) B组分%(体)
f A组分%(体) B组分%(体)
f A组分%(体) B组分%(体)
f
5 95 3.3 40 60 21.7 7 5 25 30.4
10 90 6.5 45 55 23.9 80
20 29.2
15 85 9.2 50 50 25.9 8 5 15 26
20 80 11.9 55 45 27.6
90 10 21
25 75 14.5 60 40 29.2 95
5 12
30 70 17 65 35 30
35 65 19.4 70 30 30.3
五加入添加剂的方式
1、利用油泵运转时在泵入口产生的真空,将添加剂由泵入口处吸入泵内与油品混合进入罐内。
2、专门设置添加剂泵将添加剂与油品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