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收藏与鉴赏》教学设计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教案章节:一、美术鉴赏与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欣赏各种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3. 分析美术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欣赏: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 分析: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分析美术作品。
4. 讨论:让学生谈谈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案章节:二、绘画技巧与创作【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2. 培养学生创作意识,提升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示范,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2. 创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3. 绘画创作的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创作。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绘画技巧的重要性和应用。
2. 示范:展示绘画技巧的示范,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学习。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绘画技巧的练习,提高绘画能力。
4. 创作:培养学生创作意识,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案章节:三、雕塑艺术与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欣赏雕塑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理解雕塑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欣赏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如人物、动物、抽象等。
3. 分析雕塑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雕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欣赏:展示不同类型的雕塑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3. 分析: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风格等方面分析雕塑作品。
湘美版初中作品赏析教案

湘美版初中作品赏析教案教案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湘美版初中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提高审美能力。
2. 通过赏析,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激发创作热情。
教学重点:1. 湘美版初中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2. 赏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湘美版初中作品的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湘美版初中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题材、形式、风格等特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认识。
二、作品赏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方面进行分析。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观念,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总结作品的优点和特色,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作品中的体现。
三、创作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创作一幅湘美风格的作品。
2. 学生现场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湘美版初中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谈谈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教师给出改进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湘美版初中作品的特点和风格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在赏析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的培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赏析湘美版初中作品,使学生了解了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提高了审美能力。
在创作实践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创作出具有湘美风格的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热爱,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八年级美术下册《收藏与创造旅游纪念品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纪念品的定义、作用及其分类,理解收藏与创造旅游纪念品的意义与价值。
2.培养学生运用各类美术表现手法和材料,设计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
3.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旅游纪念品的创意构思、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4.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与交流,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旅游纪念品的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传承地域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3.通过对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
(2)结合实地考察、网络搜索等方式,让学生收集与旅游纪念品相关的资料,培养他们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
(3)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Fra bibliotek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各地旅游纪念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新知学习:讲解旅游纪念品的定义、分类、设计原则等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
(2)设计思路:阐述创意构思、造型设计、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考虑。
(3)制作过程: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作品评价:自我评价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3.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孩子的作业,给予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共育。
4.作业提交:将设计说明书和旅游纪念品作品一并提交,教师将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新精神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案。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教案标题: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美术技巧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和安排:课时一: 主题-色彩运用1. 引入课程主题,介绍色彩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不同色彩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颜色进行创作。
4. 结束课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课时二: 主题-线条表现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线条在美术中的作用。
2. 介绍不同线条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3. 进行线条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线条进行创作。
4. 结束课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课时三: 主题-立体构图1. 引导学生思考立体构图在美术中的应用和意义。
2. 介绍立体构图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进行立体构图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立体构图进行创作。
4. 结束课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课时四: 主题-素描技法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素描技法在美术中的作用。
2. 介绍素描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进行素描技法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素描技法进行创作。
4. 结束课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课时五: 主题-创意作品1. 引导学生思考创意作品的重要性和创作方法。
2. 提供不同创意作品的案例和范例。
3.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进行创作。
4. 结束课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评估与反馈:1. 在每个课时结束时,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同学间的互评。
2. 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3. 定期进行综合性的评估,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材。
2. 色彩、线条、立体构图和素描的示例图片和范例作品。
湘美版美术欣赏课教案设计

湘美版美术欣赏课教案设计教案标题:湘美版美术欣赏课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湘美版美术欣赏课,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欣赏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湘美版美术作品的特点、背景和艺术价值。
3.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湘美版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准备:1. 湘美版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
2. 美术用具和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3. 学生作品展示的空间。
教学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作品,了解美术欣赏的重要性。
2. 介绍湘美版美术作品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探究:1. 展示湘美版美术作品的图片或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主题等方面。
3. 引导学生讨论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所传达的情感。
实践:1. 分发彩色纸、颜料、画笔等美术用具,让学生选择一幅湘美版美术作品进行模仿或创作。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巧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湘美版美术作品的特点和艺术价值。
2. 鼓励学生继续欣赏和创作美术作品,培养他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美术家或美术教师来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
2.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美术馆,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口头表达。
3. 学生对湘美版美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案例,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湘版美术教材进行创作和实践,提高绘画和制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2. 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制作手工艺品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 湘版美术教材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2. 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制作手工艺品的步骤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 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理解。
2. 绘画技法的高级技巧。
3. 制作手工艺品的创新和创意。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湘版美术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 准备制作手工艺品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彩纸等。
教案格式要求: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
2. 教学内容:概括介绍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3. 教学重点:列出本节课需要重点讲解和练习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难点:指出本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5. 教学准备:列出本节课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湘版美术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材:介绍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解释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 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法和制作手工艺品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行练习绘画和制作手工艺品。
5. 作品展示: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评价。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湘版美术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及绘画技法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技法和制作手工艺品的步骤,让学生直观地学习和模仿。
3. 练习法: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自行练习绘画和制作手工艺品。
设计《美术欣赏与收藏》教案:引导学生多元文化视野

设计《美术欣赏与收藏》教案:引导学生多元文化视野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作为美术教育的从业者,我们不仅要着眼于传授技巧和理论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拓展多元化的文化视野,在视觉语言的世界里获取更广阔的舞台,同时培养他们自主欣赏和收藏美术作品的能力。
本篇文章将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出发,为大家分享设计《美术欣赏与收藏》教案的经验和理念。
一、教育目标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科学分析学生的需求和认知水平,制定符合学生年级和学科特点的教材和教案。
我们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视野和自主欣赏和收藏美术作品的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习惯来增加环境的美感。
2. 建立以情感为中心、以品味美学为导向的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对美的独立审美能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艺术流派;使学生产生兴趣,并能主动收集和搜集信息,拓展文化视野。
4. 培养学生的收藏美术品的意识和能力,让其了解藏品的价值、建立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
二、教学内容按照教育目标,我们可以设置教学内容,包括艺术基础与积累、多元文化欣赏、收藏方法与实践等方面。
1. 艺术基础与积累为了保证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老师应该安排时间让学生掌握美术基本素描技巧,学会观察和描述艺术作品的元素结构和用色特点,使学生在观察美术作品时能够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2. 多元文化欣赏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历史背景和艺术流派。
例如,可以结合历史、地理和人文等要素,让学生了解名家画派、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手法,引导学生对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进行对比,为他们拓展多元文化视野。
3. 收藏方法与实践在对美术品进行欣赏和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藏品的概念,充分了解藏品的分类、评估、流通和鉴别等方面的知识,并教授学生成功收藏的方法和技巧。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版

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湘版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掌握绘画、设计、雕塑等基本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素描基础(1)教学重点: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工具和技法。
(2)教学难点:掌握素描的基本技法,如线条、明暗、质感等。
2. 第二章:色彩基础(1)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三原色、色彩搭配原则。
(2)教学难点:掌握色彩的调配和运用,创作出富有层次感的画作。
3. 第三章:图案设计(1)教学重点: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元素、构成原则和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创意设计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图案作品。
4. 第四章:雕塑基础(1)教学重点: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材料和技法。
(2)教学难点:掌握雕塑的基本技法,如塑造、刻画、组装等。
5. 第五章:摄影基础(1)教学重点:了解摄影的基本概念、器材和拍摄技巧。
(2)教学难点:掌握摄影的构图、曝光、对焦等技巧,拍摄出具有艺术性的照片。
三、教学方法1. 欣赏法:通过欣赏经典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技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表现,如参与度、操作技能、创新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作品展示、点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湘版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材。
2. 课件:PPT、图片、视频等。
3. 实物:绘画工具、雕塑材料、摄影器材等。
4. 网络资源:相关美术作品、教程、素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藏与鉴赏(第一课时)
认识到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教学
目标了解收藏。
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课型欣赏与评述课时1课时
什么是收藏?
教学重点
怎样鉴赏?
收藏与鉴赏有什么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1)导入新课,讨论并欣赏看过的鉴宝栏目
(《鉴宝》节目CCTV—2 播放)
《鉴宝》以百姓大众化的收藏品为对象,采用演播室现场鉴定的形式,内容有藏品展示欣赏、收藏趣闻轶事、由各各著名专家鉴定评述、观众竞猜藏品真假等。
节目通过宝物这个载体,利用收藏者与鉴定专家面对面地交流,发掘宝物所折射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收藏鉴定内容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观众在了解收藏知识的同时,明晰投资理财的新趋势。
(2)教师问:什么是收藏?同学讨论并总结
收藏从大的来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小的来说只是个小爱好或是一件礼品。
但是只要您收的开心,藏的有利,那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希望每一位藏友都能藏有所收,藏有所获,收藏的范围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大到飞机、火车,甚至军舰;小到邮票、金属币等。
值得收藏的东西有:古籍善本,鼻烟壶,纪念章,文房器物,钱币,民窑瓷器,珍稀粮票等等(3)讨论收藏的意义,教师总结
收藏可以说是几千年来文化的一个高度浓缩,也是现代工艺技术的完美体现。
收藏不仅要求收藏者有丰富渊博的知识,长远的投资眼光,还要求收藏者的修养达到一定高度,与藏品
达到一致与共鸣。
有人说,收藏,是一门艺术,陶冶情操审美,提升文化修养。
有人说,收藏,是一项爱好,打发闲散时光,丰富生活内容。
有人说,收藏,是一种投资,需慧眼识金,眼光长远,可遇到一物抵万金的升值机遇。
也有人说,收藏,是一种病,一种癖好,情感所至,不收不快,不藏不悦。
书画收藏: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原始艺术的萌芽便在中华沃土孕育成长。
石器时代,已有呈现出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青铜器;此后出现具备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继之有属于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板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
这构成了中国绘画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并闪现出绚丽的光彩。
服饰收藏: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
当人们告别了赤身裸体、开始穿上衣裳的时候,人类就迈进了文明时代。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伴随着服装开始的,因此我们通过对服饰的认识,就可以认识客观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
中国服饰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记录中国传统文明的"活化石"。
她自成一个系统,又曲折地反射出世界文明的进程。
书法收藏:中国书法的源起、发展,以及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各种书法及其代表者的诸多情况,从总体上梳理和总结了中国书法史的脉络及其发展的梗概。
青铜收藏:青铜艺术,作为一种火与铜、锡合金凝练的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有着极其辉煌的、不可磨灭的地位,尤其是狞厉的商周青铜艺术,更以其恢宏的气势、雄奇的造型、怪谲的纹饰和精湛的技艺,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震撼和美的力量。
中国青铜艺术的发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世界青铜艺术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
从青铜器本身来看,无论从青铜的造型、纹饰、铸造技艺和铭文书体及其有关史实的记载诸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卓越成就,是中华民族先辈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4)教师提问:什么是鉴赏?学生讨论并总结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
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
鉴赏分类:(多媒体欣赏)
折叠陶瓷鉴赏玉器鉴赏雕塑鉴赏金银器鉴赏书画鉴赏艺术品鉴赏
(5)认识收藏界前辈王世襄(多媒体展示)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2009年11月28日),号畅安。
男,北京人,祖籍福建省福
州市。
汉族,著名收藏家、文物鉴赏家、学者。
他使井市的“雕虫小技”登上了“大雅之堂”,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
2003年12月3日,王世襄从专门来华的荷兰王国约翰·佛利苏王子手中,接过旨在鼓励全球艺术家和思想家进行交流的荷兰克劳斯亲王最高荣誉奖,从而成为获得该最高荣誉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王世襄学识渊博,对文物研究与鉴定有精深的造诣,其研究的范围很广,涉及书画、雕塑、烹饪、建筑等方面。
他对工艺美术史及家具,尤其是对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
他注重长期的实践考证,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迄今为止已写出专著10余部,论文90余篇。
其中在家具方面的专著有《髹饰录解说》和《明式家具珍赏》等。
后者阐述了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艺、榫卯结构基本结合的分类、家具用材的选择、装饰的技法工艺等,自1985年9月出版发行后,引起了很大反响和重视,已被译成英、法、德文等数种版本。
世襄认为一生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有两件,第一件事情是日本投降后为人民收回几千件国宝,现在都藏在故宫博物院。
第二件事情是文物研究著作《髹饰录解说》的编写。
(6)总结
在现代社会,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
在经济日渐繁荣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如果说,藏品之于内府,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
它的得与失、来与去、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
收藏可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
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作业设计
体会收藏的乐趣,运用美术知识感受艺术。
板书设计收藏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