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保险指标的计算公式
人寿保险常用分析指标

人寿保险常用分析指标对人寿保险公司,判断其经营的成果不能仅看其保费多少,而要全面分析其经营效率和效果。
反映其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常用指标介绍如下:一:宏观综合分析指标1、保险密度保险密度是全国/地区寿险业全部保费收入与全国/地区人口的比值,亦即平均每人的寿险保费支出。
保险密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全国/地区人口)用保险密度指标可以预测保费发展的空间:保险发展空间=(寿险保险密度参考值×全国/地区人口数)—实际保费收入2、保险深度保险深度是全国/地区首先保费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显示寿险保费收入占全国/地区生产的比例,衡量保险活动本身在经济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保险深度=(全国/地区寿险保费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用保险深度指标可以预估保费发展空间:保险发展空间=(首先保险深度参考值×GDP)-实际保费收入3、寿险投保率首先投保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件数与全国/地区人口总数的比值,表示每一国民平均持有多少张寿险保单。
寿险投保率=(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人口总数式中“全国/地区有效保单件数”一般只计算个人寿险保单而不包括团体保单。
这是因为一张团体保单一般有多个被保险人,如果个人保单与团体保单混合计算,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另外,团体保单并非由个人主动投保,而是一种团体行为。
所以,用个人保单计算一个国家/地区的寿险投保率更能反映寿险的普及程度。
用首先投保率指标可以预估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寿险契约件数的发展空间=(首先投保率参考值×人口总数)-实际有效契约件数4、寿险投保普及率寿险投保普及率是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保额与国民所得的比值,显示一国人民由人寿保险所得到的保障相对于国民所得的倍数。
寿险投保普及率=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保额÷国民所得式中“寿险有效保险契约保额”一般只是寿险的保额,不包括年金保险、健康保险的保额。
因为这类保险的保额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不同公司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保险理赔指标公式及说明

保险理赔指标公式及说明概述在保险业中,理赔指标是一种常见的风险评估指标,用于衡量一个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和赔付能力。
理赔指标通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事故频率、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平均赔款额等。
本文将介绍保险理赔指标公式及其说明。
保险理赔指标公式1.事故频率指标事故频率指标是表示在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故数量与被保险人数之比,即:事故频率指标=发生的事故件数/被保险人数×1000其中,“1000”是一个调整系数,是为了更好地表示指标值。
较低的事故频率指标意味着更低的风险,因为这表明被保险人在某段时间内受到的损失较少。
一般来说,保单中的每个项目和每个司机都有一个事故频率指标。
2.事故严重程度指标事故严重程度指标表示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故的平均赔案金额,即: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发生的事故总金额/发生的事故案件数该指标用于衡量事故对被保险人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
较低的事故严重程度指标意味着,在相同数量的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受到的经济损失较小。
3.事故平均赔款额指标事故平均赔款额指标表示每个事故的平均赔案金额,即:事故平均赔款额=发生的事故总金额/发生的事故件数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较高的事故平均赔款额指标意味着较高的理赔风险。
保险理赔指标说明保险公司依据理赔指标来评估保险风险和赔付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指标来控制其业务的风险水平。
以下为保险理赔指标的一些说明:1.事故频率指标和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应该视为一种联合指标,因为它们的变化会影响到保险公司的风险水平。
2.事故频率指标通常是指在每个单独车辆上的时间范围内发生事故件数,而不是在所有车辆上的时间范围内。
3.事故严重程度指标通常是指每个单独事故的损失,而不是指所有事故合并的损失。
4.每个事故的损失情况非常不同,因此使用平均值来衡量损失的程度并不完全准确。
5.会计目的上,保险公司通常会根据需要调整其指标值,因为保险公司有时会对其赔付限制进行调整。
6.在分析理赔指标时,需要考虑一顿餐食品质、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不同的因素。
保险理赔数据指标介绍

5
一、理赔常用指标解析
(三)费用类指标 ➢直接理赔费用:是指可以直接确认到每个赔案、与案件理赔直接相关的费 用,不含施救费,例如律师费、代理费、鉴定费等。 ➢间接理赔费用:是指无法直接确认到每个赔案的理赔费用金额,例如理赔 人员的工资薪酬、查勘设备的费用等。
执行力和责任心。 缺点:
1.仅统计已决案件,对未决案件的评价只能做为参考,无法对未决案件的估损 情况进行准确统计。(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查勘员/机构的估损技能不 会因为案件是否结案而有所波动,因此,虽然只统计了已决案件部分,但代表了查 勘员/机构的估损技能,理论上也可用于评价该查勘员/机构的未决案件部分。)
6
一、理赔常用指标解析
(四)效率类指标 ➢数量结案率:指统计期内已决赔案件数占当期所有发生赔案且已立案件数 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已决数量/(已决数量+未决数量)×100%。 ➢金额结案率:指统计期内已决赔付金额占当期所有发生赔案且已立案赔案 金额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已决赔款/(已决赔款+未决赔款)×100%。 ➢平均赔案处理时效:指在统计期内,从报案到结案的平均时间(小时), 计算公式为: ∑(结案时间-报案时间)/已决数量。
损充足,正数表示估损不足。
举例: 案件A,首次估损金额为1000元,结案金额为800元;案件B,首次估损金额
为2000元,结案金额为2500元。计算案件A和案件B的首次估损偏差率。 案件A:首次估损偏差率=(已决赔款-首次估损金额)/已决赔款*100%
车险核算标准

车险核算标准
车险的核算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车辆损失险:保费等于基本保险费加本险种保险金额乘以费率。
2.第三者责任险:保费等于固定档次赔偿限额对应的固定保险费。
3.全车盗抢险:保费等于车辆实际价值乘以费率。
4.新增加设备损失险:保费等于本险种保险金额乘以费率。
5.玻璃单独破碎险:保费等于新车购置价乘以费率。
6.自燃损失险:保费等于本险种保险金额乘以费率。
7.车上责任险:保费等于本险种赔偿限额乘以费率。
请注意,以上核算标准仅供参考,实际车险核算标准可能因地区、保险公司、保险种类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建议在购买车险时,仔细阅读保险合同和条款,了解具体的核算标准和要求。
制定:审核:批准:。
保险理赔各项指标计算方式及案件理算公式

保险理赔各项指标计算方式及案件理算公式保险理赔的各项指标计算方式和案件理算公式是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规定,对被保险人提出的理赔请求进行核算和计算的过程。
不同类型的保险理赔有不同的指标和公式,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保险理赔指标和公式的介绍。
1.财产险理赔指标和公式财产险包括汽车保险、房屋保险等,其理赔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赔偿款项:根据被保险人的损失情况和保险合同规定,计算出需要支付的赔偿款项,通常是根据被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减去折旧或者将损失程度与保险金额相乘得出。
-手续费:为了保证交通安全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被保险人需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例如发生车辆事故后需要进行车辆维修或者修理时,需要支付维修费用中的一部分作为手续费。
-索赔额度: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在发生损失后可以获得的最大理赔金额,通常根据被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和保险金额来确定。
2.人身险理赔指标和公式人身险包括寿险、意外险等,其理赔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保额: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的保险金额,通常是被保险人购买保险时自愿选择的一定金额。
-赔偿比例: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被保险人的获得的赔偿比例,例如意外险中,被保险人发生特定伤病后可以获得的一定比例的保险金额。
-赔偿金额:根据被保险人发生的确诊的伤病情况和保险合同规定,计算出可以获得的赔偿金额,通常是保额乘以赔偿比例。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的保险,还有其他类型的保险如健康险、旅游险等,每种保险的理赔指标和公式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在理算过程中,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和被保险人提供的相关证据,对理赔请求进行审核和核算。
对于纠纷较大或涉及复杂的案件,保险公司可能会委托专业的理赔公司进行调查和理算。
保险公司理赔数据指标公式

1、签单保费:统计期间所签保单的保费加上批单(包括批加和批减)保费之和。
签单保费= 统计期间保单保费+ 批加保费- 批减保费2、手续费:统计期间所签保单支付给分销商的中介费用,包括各种佣金、奖励,只要直接进入保单成本中,均计入手续费项目。
3、净保费=签单保费-手续费4、已赚保费(满期保费):指统计范围内保单自保险起保之日起到统计期间止期已满期的那部分保费。
365分法是保单承保期间一年按天进行分段,保单生效N天,已赚比例即为N/365,已赚保费= 年签单保费*(N/365)5、已赚净保费:=已赚保费*(1-手续费率),即扣除手续费后的已赚保费6、已赚车年:统计期间已经满期的车辆年数,针对每张保单,满期比例即为已赚车年。
计算公式:已赚车年=∑(已满期日期/保险期限天数)= ∑(满期保费/签单保费)举例:起保日期:2007年1月1日,统计日期:2007年6月30日,即已起保日期180天已赚车年=180/365,即0.49个已赚车年。
7、历年制赔付制:会计记帐在统计期间内,用于分析某段期间公司的收入与赔付支出情况,跟踪某段期间的经营状况。
即统计在会计期间的有效保单的已赚保费与落在会计期间的赔款的比值。
历年制赔付率=(会计年度期间的已决赔款-期初未决赔款+期末未决赔款)/(会计年度期间的净保费+期初未满期保费-期末未满期保费)8、满期赔付率I:用于计算统计期间某批保单损失金额与已赚保费的比,比值越小,保单品质越好。
= 统计期间某批保单(已决赔款+未决赔款)/ 已赚保费9、满期赔付率II:与满期赔付率I的主要区别在于,满期赔付率II考虑了业务的手续费成本。
= 统计期间(已决赔款+未决赔款)/ 净已赚保费10、手续费率:用于统计统计期间某批保单的手续费成本,手续费率=手续费/签单保费。
11、已赚出险频度,用于统计统计期间某批保单的出险频度;已赚出险频度=(未决笔数+已决笔数)/已赚车年,出险频度越低,业务出险率越低,业务品质越好。
保险精算原理公式转换

保险精算原理公式转换保险精算是一种通过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来评估和管理保险风险的过程。
它涉及使用各种公式和模型来计算保险产品的定价、储备金、赔付率和利润率等指标。
在保险精算中,有一些常用的公式和原理,可以帮助精算师评估和分析保险风险。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保险精算原理公式,并进行一些转换和拓展。
1. 赔付率公式:赔付率是指保险公司在某一给定时间内支付给被保险人的赔款金额与保险费收入之比。
赔付率公式可以表示为:赔付率 = 赔款总额 / 保险费总额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赔付率公式转换为其他形式,例如:赔款总额 = 赔付率 * 保险费总额保险费总额 = 赔款总额 / 赔付率2. 利润率公式:利润率是指保险公司在某一给定时间内的净利润与保险费收入之比。
利润率公式可以表示为:利润率 = (保险费收入 - 赔款总额 - 其他费用) / 保险费收入在保险精算中,我们经常使用的是利润率的变形公式,例如:保险费收入 = (赔款总额 + 其他费用) / (1 - 利润率)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保险公司需要的保险费收入,以保证达到期望的利润率。
3. 风险价值公式:风险价值是指保险公司在某一给定时间内面临的可能的风险损失。
风险价值公式可以表示为:风险价值 = 风险损失概率 * 风险损失金额在保险精算中,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风险价值,例如概率分布函数、蒙特卡洛模拟等。
除了上述公式,保险精算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的原理,例如风险调整、保费定价和储备金计算等。
这些原理和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保险公司评估和管理风险,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利润增长。
总之,保险精算原理公式的转换可以帮助精算师更好地理解保险风险的本质,优化保险产品的设计和定价,并为保险公司提供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
保险机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保险机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1、保费收入:保费收入=主险保费收入+附加险保费收入
2、保费净增长率:保费收入净增长率=(本期保费收入-上期保费收入)/上期保费收入
3、出险率:出险率=(出险金额/期内总赔付)x100%
4、赔付率:赔付率=(本期赔付金额/本期保费收入)x100%
5、规模绩效比:规模绩效比=(本期保费收入/本期投保件数)x100%
6、投诉率:投诉率=(投诉总数/本期投保件数)x100%
7、入账率:入账率=(本期入账保费/本期总保费)x100%
8、退保率:退保率=(本期退保件数/本期投保件数)x100%
9、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本期客户满意度得分/客户满意度总分)x100%
10、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本期员工满意度得分/员工满意度总分)x100%
11、续期保费收入:续期保费收入=本期续期保费收入-上期续期保费收入
12、新单保费收入:新单保费收入=本期新单保费收入-上期新单保费收入
13、受理时效:受理时效=(客户投保件受理到出单时间/客户投保件受理数)x100%
14、理赔时效:理赔时效=(客户理赔申请到理赔金额发放时间/客户理赔申请数)x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收保费率=本期应收保费÷本期保费收入×100%
综合赔付率=本期综合赔款支出÷(本期自留保费-本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期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100%
综合赔款支出=赔款支出+未决赔款准备金提转差+分保赔款支出-摊回分保赔款-追偿款收入
综合费用率=本期综合费用÷本期自留保费×100%
综合费用=营业费用+手续费支出+分保费用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保险保障基金+佣金支出-摊回分保费用。
综合成本率=综合费用率+综合赔付率
承保利润率=本期承保利润÷(本期自留保费-本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本期长期责任准备金提转差)
退保率(非年底公式)=本期退保金÷本年长期险保费收入
退保率(年底公式)=本期退保金÷(上年末长期险责任准备金+本年长期险保费收入)
自留保费是指保费收入加上分保费收入,减分保费支出的净额。
各项费用是指业务费用明细表中列示的各项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