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原理

阿奇霉素原理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从而达到治疗感染的效果。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菌蛋白合成的原理。
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主要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在转录阶段,DNA中的基因信息被转录成mRNA,然后在翻译阶段,mRNA被翻译成蛋白质。
而在这一过程中,核糖体是起着关键作用的细胞器官。
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碍蛋白质的合成。
具体来说,它能够与核糖体上的23S rRNA结合,从而阻断蛋白质链的延伸,使得细菌无法合成必需的蛋白质,最终导致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此外,阿奇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它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对某些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
它对于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因此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需要注意的是,阿奇霉素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不可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间。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者、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使用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于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药的剂量和时间,以及特殊人群的禁忌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使用说明书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使用说明书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使用说明书一、药品名称阿奇霉素(Azithromycin)二、药品成分和含量主要成分:阿奇霉素每片含量:500mg三、适应症阿奇霉素属于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以下感染症状:1. 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等;2.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红斑狼疮、疥疮、蜂窝繁殖等;3. 生殖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淋病等;4. 胃肠道感染:如胃炎、胃溃疡等。
四、用法用量1. 通常用量为每天一次,空腹服用或餐后一小时内服用。
2. 成人用量为一次500mg,疗程为3-5天。
3. 儿童患者的用量需根据年龄、体重和病情而定,请咨询医生进行准确剂量确定。
4. 请遵守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五、使用注意事项1. 对阿奇霉素过敏者禁用,对其它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者慎用。
2.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3. 长期使用阿奇霉素会增加细菌耐药性,请按医生规定的疗程和剂量使用,不要滥用或过量使用。
4.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如出现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应减少剂量或停药并就医。
5.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
6. 同时使用抗生素和洗胃药可能会影响药效,请避免同时使用。
7. 阿奇霉素可能会与某些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包括但不限于华法林和西咪替丁,请在使用前告知医生当前使用的所有药物。
8. 药物过期后请不要使用,注意储存温度和湿度。
六、不良反应阿奇霉素可能会引起以下不良反应,请在使用期间留意:1. 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2. 皮肤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3. 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疲劳等。
如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请咨询医生。
七、贮藏1. 请将阿奇霉素储存在原包装中,避免阳光直射。
2. 请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八、包装规格阿奇霉素主要以药片的形式销售,每片含500mg阿奇霉素。
阿奇霉素作用和功效

阿奇霉素作用和功效
阿奇霉素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从而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阿奇霉素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对细菌产生广谱的杀菌效果。
阿奇霉素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
由于其良好的组织渗透性和长时间的持续作用,阿奇霉素通常可以每天或隔天一次口服,便于患者使用。
阿奇霉素具有的主要功效包括:
1. 抗菌作用:阿奇霉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2. 高组织渗透性:阿奇霉素能够迅速渗透进入感染部位,如肺组织、皮肤和尿液中,对感染病灶的细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
3. 长时间持续作用:阿奇霉素具有长时间的体内滞留时间,能够在治疗期间持续释放药效,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更持久。
4. 广谱性:阿奇霉素对多种细菌具有杀菌作用,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一些耐药菌株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尽管阿奇霉素在治疗感染疾病方面效果显著,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使用阿奇霉素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且不能滥用或长期使用。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肝脏损害等,患者应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并在必要时咨询医生。
阿奇霉素使用说明书

阿奇霉素使用说明书一、药品名称阿奇霉素二、成分及含量每片含有阿奇霉素二水合物相当于阿奇霉素250毫克。
三、性状阿奇霉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四、药理作用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
其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来起到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一些其他细菌具有较广泛的抗菌活性。
五、适应症阿奇霉素适用于治疗下列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1. 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咽炎等)2. 下呼吸道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等)3.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痈、脓肿等)4. 生殖系统感染(如附件炎、性传播疾病等)5. 消化系统感染(如胃炎、肠炎等)六、用法用量1. 成人常用剂量:一次250毫克,每日2次,疗程一般为5-7天。
2. 儿童常用剂量:视年龄和体重而定,请咨询医生或药师指导。
七、服用方法1. 阿奇霉素可以空腹或饭后服用。
2. 将片剂整片吞服,并配以适量水。
八、注意事项1. 使用阿奇霉素前,请告知医生或药师是否对阿奇霉素过敏。
2.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如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等)应停药并及时就医。
3. 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的使用需遵循医生或药师的指导。
4. 阿奇霉素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在用药期间请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服,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请告知医生或药师。
九、不良反应使用阿奇霉素可能会出现以下不良反应:1. 消化系统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2. 皮肤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等。
3. 噁心、呕吐、腹泻、胃肠道不适、厌食、腹胀、腹痛、黄疸、便秘、胃肠道出血等。
4. 神经系统反应:头痛、晕眩、嗜睡等。
十、贮藏请将阿奇霉素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十一、包装规格阿奇霉素片剂规格为250毫克。
十二、生产企业本药品由XX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阿奇霉素原理

阿奇霉素原理阿奇霉素,又称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它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在临床上,阿奇霉素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疾病。
本文将从阿奇霉素的作用原理、药理特点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介绍。
阿奇霉素的作用原理是通过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它能够与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阻断了核糖体上氨基酸的连接,从而使细菌无法正常合成蛋白质,导致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这种作用原理使得阿奇霉素对许多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立克次体、支原体等。
除了抑制蛋白质合成外,阿奇霉素还具有一些其他的药理特点。
首先,它具有较好的组织渗透性,可以在细胞内外形成高浓度,从而增强了其抗菌效果。
其次,阿奇霉素在体内的代谢相对较慢,使得其在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用药次数,便于患者依从性。
此外,阿奇霉素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
在临床应用方面,阿奇霉素被广泛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例如,对于由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支气管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阿奇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治疗药物。
此外,对于一些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阿奇霉素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和药理特点,临床应用广泛,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用药指征、用药剂量和疗程等问题,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的产生。
希望本文能够对阿奇霉素的原理和临床应用有所了解,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阿奇霉素的作用功效

阿奇霉素的作用功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它具有广谱的杀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病原体和麻风杆菌等有活性,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
以下是阿奇霉素的主要作用和功效。
1. 治疗呼吸道感染:阿奇霉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它能有效地杀灭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包括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因此,它常用于治疗细菌性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2. 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阿奇霉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红斑狼疮、疖肿、乳腺炎等。
它能穿透皮肤和软组织,抑制炎症反应,杀死感染性细菌,促进伤口愈合。
3. 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阿奇霉素也可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淋病和非淋病性尿道炎等。
它可穿透尿道黏膜,抑制细菌繁殖,减轻炎症,并能预防感染扩散到肾脏和其他器官。
4. 预防和治疗胃肠道感染:阿奇霉素能对引起胃肠道感染的细菌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它常用于治疗旅行者腹泻、霍乱等感染性胃肠炎症,能有效杀灭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体,减轻症状。
5. 治疗其他感染疾病:阿奇霉素还可用于治疗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结膜炎、中耳炎、阴道炎、淋巴肉芽肿病等。
它可穿过眼、耳、阴道等黏膜,杀灭引起这些疾病的病原菌,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阿奇霉素还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 长效持续作用:阿奇霉素一次使用即可产生持续的治疗效果,通常只需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的用药,便于患者遵循治疗方案。
2. 经口给药:阿奇霉素可经口服用,不需静脉注射,便于使用和患者自我管理。
3. 耐受性好:相对于其他抗生素,阿奇霉素在一般情况下的耐受性良好,不常见严重的不良反应。
但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腹泻等不适反应。
4. 高效低剂量:阿奇霉素产生的杀菌效应较高,而且剂量较低。
在某些感染疾病中,患者只需短期使用阿奇霉素便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阿奇霉素 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阿奇霉素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阿奇霉素(Azithromy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药物。
它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抗生素之一,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治疗多种感染疾病。
阿奇霉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它能与细菌的核糖体亚基结合,阻止蛋白质的合成,从而阻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与其他抗生素相比,阿奇霉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可在体内维持较长时间,使其具有方便的用药方案。
阿奇霉素具有广泛的药理特点。
它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对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有较高的杀菌效果。
除了对细菌的抗菌作用外,阿奇霉素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一些炎症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中也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临床上,阿奇霉素被广泛用于多种感染疾病的治疗。
它可以有效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性传播疾病及泌尿生殖感染等病症。
此外,阿奇霉素还可用于预防某些感染疾病,如麻疹、结核病等。
其方便的用药方案(每日一次)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也使其得到了广泛应用。
尽管阿奇霉素具有许多优势,但它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是目前抗菌治疗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阿奇霉素也不例外。
此外,个别患者可能对阿奇霉素过敏,使用时需慎重。
针对这些局限性,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抗菌策略,以提高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合成来发挥其抗菌作用。
它具有广泛的药理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局限性,并努力寻求更好的抗菌治疗策略,以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
对阿奇霉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展望将有助于发展更有效的抗菌治疗方案。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来进行阐述阿奇霉素的原理和相关内容:1. 引言:首先对阿奇霉素进行概述,介绍它的背景和意义。
2. 正文:2.1 阿奇霉素的作用原理:详细阐述阿奇霉素的作用机制,包括其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涉及到药物与目标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
关于阿奇霉素,你了解多少

关于阿奇霉素,你了解多少阿奇霉素作为一种医疗药物,在治疗由细菌引起的炎症中有良好表现,包括支气管炎、下呼吸道感染、急性中耳炎、扁桃体炎等。
在治疗化脓性链球菌咽炎中,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具有预防风湿热的作用。
阿奇霉素也能够消除咽喉部位的链球菌,也能够应用于由沙眼衣原体导致的性传播疾病。
总的来说阿奇霉素药物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1.适应症在治疗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中,使用阿奇霉素能够加快患者康复进程,包括但不限于鼻窦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能够有效预防风湿热,也能够应用于由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
常见的药物规格为0.25g和0.5g。
2.用法用量阿奇霉素可以与食物共同服用,每日一次,主要的治疗和使用方法如下:(1)在治疗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的过程中,每次口服1000mg;(2)在治疗其他感染疾病中,服用的总剂量为1500mg,每日服用一次,每次剂量500mg,三天为一个疗程;或是保持总剂量1500mg不变,首日服用500mg,从病程第二天到第五天,每日服用250mg。
对于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而言,药物服用总剂量无需进行调整。
3.不良反应虽然并没有临床资料能够证明不良反应是由阿奇霉素引起的,但依然存在不少不良事件。
通常来说患者对该药品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在服用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的概率很低。
目前在临床中存在的不良事件包括:(1)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2)胃肠道异常:患者在服用阿奇霉素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3)皮肤组织异常:主要症状为水肿、皮疹等;(4)代谢和营养异常,主要表现为厌食;(5)神经系统异常:头晕、惊厥是常见症状,如果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和治疗,不良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但是否和阿奇霉素具有直接联系,还并未有充分证据;(6)肝胆系统异常:有实际病例证明,阿奇霉素能够引起肝炎,但罕有死者;(7)一般异常:主要表现为身体疲劳,全身不适。
4.注意事项4.1过敏反应在服用阿奇霉素后,患者很少会出现严重过敏症状以及过敏性休克反应,也不会发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等皮肤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0月8日 35卷37期(总第1174期)重新认识阿奇霉素——体外药敏结果与靶组织药代动力学特性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何礼贤阿奇霉素(希舒美)是唯一的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核糖体抑制蛋白质合成发挥杀菌药物。
作为第2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仿,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卡他莫拉菌等革兰阴性菌同样具有强大的抗菌效果。
此外,因其具有对酸稳定、组织渗透性良好、血浆半衰期长(近70小时)、临床适应证广、疗效显著、患者依从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然而,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肺炎链球菌对阿奇霉素在内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率逐年递增,我国
的耐药率高达70%~80%。
但同时循证医学证据也有力证实,上世纪90年代初与90年代末相比,大
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变化:急性上颌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及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治愈率均稳固保持在90%以上。
临床上应如何理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逐年升高的耐药率
与临床疗效依然良好之间的矛盾呢?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影响因素众多
众所周知,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是以血药浓度与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关系导出的,
允许范围内大剂量用药时的平均血药浓度小于药物对细菌的MIC被定为“耐药”。
阿奇霉素体内分布容积大,中性粒细胞的胞内浓度是胞外浓度的500多倍(表),而血清药物浓度相对较低,250 mg阿奇霉
素的血清峰值浓度(Cmax)仅为0.24 μg/ml。
因此,临床仅采用血药浓度与MIC的比值进行药敏结果判定对阿奇霉素显然是不公平的。
事实上,欧美及欧洲不同国家之间判断阿奇霉素敏感性的折点差异颇大。
正确认识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必须抛弃“青霉素情结”,即抛弃药物血液有效浓度等于组织有效浓度的错误概念。
2009年10月8日 35卷37期(总第1174期)与此同时,包括阿奇霉素在内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还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①酸碱度(pH值)。
大环内酯类药物属于碱性药物,酸性培养基会降低其杀菌活性,从而影响体外药敏试验结果
的判读。
②培养条件和药敏测试方法。
采用与不采用CO2孵育以及E-test法、琼脂稀释法、肉汤稀释法三种药敏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MIC符合率差异很大,从0到100%。
约翰逊(Jonhson)等研究发现,应用E-test方法进行CO2孵育测定时,阿奇霉素肺炎链球菌的MIC值假性升高达12倍。
因此其主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敏需要两种测试方法测定,并在CO2 及非CO2孵育条件下进行比较并校正。
毋庸置疑,和其他抗生素一样,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同样存在耐药现象,并且,肺炎链球菌
耐药率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呈现增加趋势。
但药敏测试技术的局限性与药敏折点标准不统一干扰了测定结果的判定,现行技术手段与标准过高地估计了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仅以血药浓度作为耐药的判读标准显然有失偏颇。
因此,对于阿奇霉素耐药问题应进行全面分析,而不能单凭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而简单地应用于临床选择药物的依据。
关于非典型病原体对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的耐药问题,由于非典型病原体的培养条件苛刻,目
前尚无公认的标准测试方法,结果缺乏可信度。
除药敏试验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外,体外试验无法真实还原药物在机体内环境下药物与病原体二者相互
作用的过程。
有研究证明,与对照药物相比,阿奇霉素在体内能够有效减少耐大环内酯类肺炎链球菌的溶血素合成,并降低毒素的生物活性。
溶血素是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毒素之一,在细菌粘附、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具有直接溶解细胞和活化补体的功能。
此外,阿奇霉素还可通过上调体液免疫状态达到抗菌效果,从而达到强大的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性
抗生素优化治疗理念是抗生素合理应用原则在耐药时代的延伸与发展。
优化抗生素治疗方案不仅强调
优选药物,而且要根据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特点,优化给药方案。
更短疗程获得同等疗效
弗拉姆克(Framke)等人报告, 治疗儿童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 口服阿奇霉素每日1 次,连服3 天,第14天时的临床有效率为100%,第28天时的感染复发率为0%;而口服头孢克洛20 mg/kg, 每日2次,连服10天,第14天时的临床有效率为98%,第28天时的感染复发率为10%。
此外,多项临床研究也证实,阿奇霉素短程疗效与头孢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5~10天疗效相当。
究其原因,这可能与阿奇霉素独特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性及其抗生素后效应(PAE)密切相关。
PAE是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后,药物浓度降至MIC以下或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的效应。
PAE效应被认为是抗生素药效学的重要特性,可用于指导抗生素临床给药方案的合理制定。
特有的“特洛伊木马”现象
抗生素后促白细胞效应(PALE)是抗生素产生PAE效应公认的学说之一。
PALE指细菌与高浓度抗生素接触后,菌体发生变形,更容易被吞噬细胞识别与杀伤。
吞噬细胞能摄取高浓度阿奇霉素,并转运至感染部位,在感染靶组织释放药物,从而产生了抗生素与吞噬细胞的协同杀菌作用,并极大提高了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
该效应也称“特洛伊木马现象”。
多数抗生素在常规用药时,因药物浓度高于抑菌浓度,不存在PALE效应。
而阿奇霉素无论是在高于
或低于MIC时,均能促进吞噬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调理吞噬作用。
独特的阿奇霉素
随着PAE效应的深入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呈现明显的PAE,当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杀菌浓度(MBC)或MIC时,由于高浓度所产生PAE效应使细菌生长仍受持续抑制,并易被吞噬细胞识别、吞噬,产生与白细胞吞噬作用相协同的杀菌作用(发挥类溶酶体作用)。
2009年10月8日 35卷37期(总第1174期)高组织浓度以及吞噬细胞在感染组织持续释放药物等特性,使得阿奇霉素在药代动力学上有别于其他
传统抗生素(图),从而在有效保证抗菌疗效的同时,缩短抗生素暴露时间。
结语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覆盖社区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阿奇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杀菌和强持续效应抗生素,具有特有的PK/PD优点——感染组织内,药物
呈现高浓度聚集,明显区别于β-内酰胺类药物。
阿奇霉素耐药问题需要全面分析,不应单凭体外药敏试验简单理解为临床耐药。
临床实践证明,阿奇霉素对社区呼吸道感染疗效良好,且使用方便,疗程短,患者依从性高。
概言之,阿奇霉素在抗菌作用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是非常特殊的一种抗生素,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导致通常概念上的耐药等假像。
因此,重新正确认识阿奇霉素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