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合集下载

谢闲鸥与奇峰国画函授学校

谢闲鸥与奇峰国画函授学校

谢闲鸥与奇峰国画函授学校
1929年,奇峰国画函授学校创立。

1933年,由当时上海教育主管当局核准登记,正式发文批准成立。

校址在上海法租界康悌路(今建国东路)433号。

校董朱屺瞻、周碧初、王一亭、陆涵秋、高剑父、金在冶、徐朗西、孙笠民、刘海粟、赵立民、汪亚尘、黄菊森、马公愚、顾锡球等人。

校长顾坤伯,兼任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教授;教务主任张天奇,兼任上海美术专门学校教授。

各科主任由新华艺专、上海美专的教授以及国画专家等担任,其中长虹画社本师、国画名家谢闲鸥担任人物科主任。

虹、张大千、张善孖、潘天寿、朱屺瞻、刘海粟、高剑父、谢公展、马企周、钱瘦铁、贺天健、施翀鹏等担任各科教员。

学校课稿达上千件,皆由当时国画名家精绘。

学校章程内附有黄宾虹、张大千、张善孖、谢闲鸥、汪声远的真迹缩印版,供学生临摹。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

关于吴湖帆的介绍吴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

江苏苏州人。

擅长中国画。

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其实已远超出他作为一名山水画家的意义。

作为一位集绘画、鉴赏、收藏于一身的显赫人物,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现象。

吴湖帆现代绘画大师,书画鉴定家。

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吴子深、吴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善于画没骨荷花,婀娜绰约,创有新格. 吴湖帆名倩,本名万,号倩庵、东庄,别署丑簃、翼燕。

斋名梅景书屋。

生于1894年卒于1968年。

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

他家世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其宅为明代金俊明“春草闲房”旧址。

自幼受家庭薰陶,拜陆廉夫学画,赴上海后办书画事务所、正社书画会。

39年设梅景书屋招生授徒。

他生于甲午年,便和梅兰芳、周信芳、范烟桥、汪亚尘等二十人,结为“甲午同庚会”。

在花甲60寿辰时,设宴“万寿山”,饮“千岁酒”,制纪念章,章有图文“千里马”,午年属马,极具巧思。

后以军阀混战,避乱迁沪,卖画为生。

解放后,1964年,我国试放第一颗原子弹,他看了几次记录片,又看到彩色照片,就用平时点染烟蟑妙笔,绘成《原子弹放射图》,在画展上展出,解放军参观时,在意见簿上提出要求:“请把这幅画制版,印为宣传品,以供群众购赏”。

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新中国成立,备受礼遇。

其代表作有《峒关蒲雪图》、《庐山小景》、《写米芾诗意》、《芙蓉映初日》吴湖帆半江红树成扇等。

吴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

初从清初“四王”入手,继对明末董其昌下过一番工夫,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响,画风不变,骨法用笔,渐趋凝重。

画风秀丽丰腴,清隽雅逸,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

【嘉德秋拍】「寒枫」家藏吴湖帆、张大千、吴昌硕佳构亮相

【嘉德秋拍】「寒枫」家藏吴湖帆、张大千、吴昌硕佳构亮相

【嘉德秋拍】「寒枫」家藏吴湖帆、张大千、吴昌硕佳构亮相民国时期,海上画坛承袭东吴南宗正脉,又兼经济繁荣带来创新活力,一时藏龙卧虎、风云际会。

沪上金融家多财善贾、实力雄厚,又雅好收藏,对于艺文绘事鼎力支持。

金融巨子刘寒枫,祖籍苏州,发迹于上海滩,酷爱收藏,与当时书画界名家俊彦过往甚密。

其藏品丰硕,早年即在上海、苏州两地举办个人收藏展。

张大千、吴湖帆、齐白石等均有上款人为“寒枫”的大手笔,同时亦收藏有吴昌硕、于右任等佳构。

本季秋拍,将集中呈现吴湖帆《秋山图、篆书七言联》、张大千《溪山秋霁》、吴昌硕《临石鼓文》三件精绝之作。

吴湖帆、张大千时为沪上艺坛执牛耳者,刘寒枫与二人交情亲厚非常、可见一斑。

吴湖帆秋山图、篆书七言联丙戌(1946年)作设色、水墨纸本镜心画:111.5×50cm联字:111×20.5cm题识:1.大痴秋山图。

大痴秋山卷真迹被董文敏公发见后,只王西庐一寓目,石谷、渔山、南田皆未见。

今读瓯香馆笔记,为寒枫世仁兄先生拟之。

丙戌(1946年)夏,吴湖帆。

2.寒枫先生属篆籀文楹帖,弟于此道久荒,兼以近年关洛出土彝器文字奇异者尤夥,专家之治此学者更盛,若余妄陋,集书值不足博方家一粲耳。

甲戌(1934年)十月朔,吴湖帆。

钤印:倩盦、万里江山供燕几、吴湖帆印、醜簃书画对联释文:望月怀人书简密,长歌对酒墨华新。

吴湖帆家藏宏富,作画虽广采博取,但笔墨却始终围绕着南宗“淡而弥厚,实而弥清”的要诀,体现一派清逸浑厚、丰腴滋润的审美,彰显着“一片江南”的思古幽情。

吴湖帆对于大痴用墨线条领悟深刻,曾于1936年发现并以重金购得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遗失的前半段《剩山图》,成为入藏梅景书屋的重要秘笈。

并对之多次临摹,以“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自诩。

吴湖帆藏大痴《富春山居图》残卷《剩山图》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黄公望有神迹《秋山图》,董其昌对其钟爱有加,称其为“生平所见黄一峰第一”。

王时敏习得董氏衣钵,董其昌亲授“谓君研精绘事,以痴老为宗,然不可不见《秋山图》也。

民国画坛盛事:八大名家齐聚上海美专绘“博古图”

民国画坛盛事:八大名家齐聚上海美专绘“博古图”
三个 阶段 : 早年 追 随吴 昌硕 的艺术风 格 ,
乐 三, 号希斋 , 别署南 屿山人 , 浙江安 吉鹤 溪 村 人 。著 名 国 画家 , 出的 艺术教 育 杰
浸 淫于传 统文化 的探 求; 中年外 师造化 , 深 入 生活求新创 ; 晚年重构 新局 , 笔 墨 开
设色新境 界。 谢 公 展 ( 8 5 0 , 寿 , 作 1 8 ~1 4 ) 名 9 一 翥, 以字行 , 苏丹徒 ( 江 今镇 江 ) 。 曾任 人
人物。
光 在上 海创 办现代 中国第一所 美术 学校
“ 上海 国画美术院” 上海美术专 科学校前 ( 身 ) 并 任校长 。刘海粟 历任 南京艺 术学 , 院院长 、 名誉 院长 、 授 , 海美 术家协会 教 上
吴 弗之(9 0 9 7 , 1 0 ~1 7 ) 中国花鸟 画大
师 , 代 浙派 首领人 。初名 士绥 , 改名 现 后
通诗 、 画 、 的全 才 , 书、 印 且有个 性。他 为
三、 孔小瑜 、 张天奇、 唐云 等名 家合 作。
顾坤伯 ( 9 5 9 0 , 1 0 一l 7 ) 字景 峰 , 曾名
艺术名家们齐聚 一堂, 同创作许 多令现 共 代 人 所无 法想象 的精 品, 幅博古 图( 这 见
图) 是一个共 同创作 的例证 。该 图是 由 就
天 目山民, 浙江孝 丰鹤 鹿溪( 安 吉塘 浦 今
画传 习所 , 9 2 1 1 1 年 1月与乌始 光 、 张聿
大 学国 画科教 授 。 1 2 年 与郑午 昌、 99 王 伟等人组织蜜蜂 画社 。他精 书善画 , 尤善
画菊花 , 谢菊花” 有“ 之美称。 诸 闻韵 (8 5 9 9, 1 9 ~l 3 ) 字汶 隐 , 署 别

无论如何,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无论如何,迦太基必须被毁灭

Collection收藏 2023.NO.22的作品寥寥可数,这无疑是一份荣耀。

这幅自画像展现了张荔英多面的性格,敏感却不易动情、谨慎而隐秘、腼腆但意志坚定。

此画的主人曾是张荔英在新加坡的邻居,幼年时曾在她的花园中玩耍,甚至帮她在南洋艺术学院教课时“看守”房子。

他曾当过她画中的模特,边吃茶点边听她讲述一生漂泊的故事。

几十年后,他探望年迈的张荔英,想与她拍照留念,虚弱的张荔英没有与他照相,却把这幅珍贵的自画像送给了他,以证流逝的青春年华。

除了张荔英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纯熟的绘画技法,更为人称赞的是她的绘画风格。

她一开始就想以西方人看得懂的方式描绘东方生活。

正是由于这个初心,她的作品可以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多彩的西方艺术和稳健的东方艺术。

50新元背后的中国水墨画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藏品中,还有一位新加坡先驱画家的作品,名声在外,那就是新加坡画家钟泗滨先生的《晒咸鱼》。

这幅画至今都被用作50新元纸币的背面图案。

这幅水墨画描绘的是一片昔日马来小渔村的风貌。

渔民们正有条不紊地晾晒着咸鱼。

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一本名叫《咸鱼》的儿童书。

生于1917年的钟泗滨是新加坡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南洋画派的先锋艺术家。

同张荔英一样,他的画是中国水墨和东南亚艺术之间的桥梁,也是连接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的桥梁。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最多时曾展出300件钟泗滨的作品,其中80%是新加坡国家文物局的永久收藏,其余20%是从私人收藏家手中借来的。

也就是说,如果不去新加坡,你几乎无法从其他地方的展览中看到钟泗滨的作品。

《晒咸鱼》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中国画的影子,如背景的树,采用的是中式水墨画手法,而画中的鱼和人物则采用偏东南亚风格的绘画手法,就像整个新加坡文化给人的感觉一样,让人感受到的是“和而不同”——乍看之下颇有中国风格,细细品味,留下的却是东南亚的余韵。

遗憾的是,钟泗滨先生有一些原本记录在案的作品不翼而飞。

在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有很多机构邀请他作画,结果几次作画后,作品辗转丢失。

谢闲鸥和他所创办的长虹画社

谢闲鸥和他所创办的长虹画社

谢闲鸥和他所创办的长虹画社
1930年夏,谢闲鸥自参与上海市商会举行的书画扇面会后,遂与诸出品人,如沈心海、金粟香、朱良才、陈竹汀、李蟠根、周小娜、洪颂炯等,共同创办了长虹画社。

社址设于沪南尚文路何家支弄30号谢寓中。

诸社友每于余暇时来社中,切磋画艺。

凡尺幅巨帧,如人物、仕女、山水、花鸟、走兽等类,大都为合作品,一时爱好风雅之辈,复踵接于门,更有藏家频来委求。

1932年发行《长虹社画刊》,又续出《长虹社画集》,为艺林所称誉。

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沪南沦陷,何家支弄遭遇烽火,社中器物以及谢闲鸥所有收藏的书画典籍,均付一炬。

此后社友或离沪,或身故,而社务遂告停顿。

1942年后,谢闲鸥应学员之请,在旧亚尔培路祥生饭店内举行扇展,以所得之资,提百分之二十,充《申报》《新闻报》两报所组织的助学金,以嘉惠清寒子弟的读书。

1947年又在南京西路举行扇展。

经几度迁移,抗战胜利后谢闲鸥将社址迁至西康路南京西路口松寿里5号,更征收学员,于是门墙之间,桃李称盛,一再组织师生画展。

而长虹社之组织,亦愈益健全,定期于春秋佳日组织社员去往名胜之地采风。

其间先后以珂罗版印《谢闲鸥人物仕女画集》《长虹社扇集》及《画扇新集》等,声誉卓著。

郑逸梅手写的《长虹社创办史》。

谢海水墨画小幅作品特展在上海举行

谢海水墨画小幅作品特展在上海举行

绚丽而豪放大气的作品 ,充满诗性 的韵律 。
笔 墨 灵 动 ,而 “ 同虚 设 ”; 形 以简 笔 “ 图谋 ” 于物 象 中透 射 , 谢海 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 ,7 1小受到 良好的美术教育 , 为 出一种简约 、唯美 、精致 的美学思想 。1 2 0 7 0 2年起 ,他的水 其 日后 吸 收和 消 融 西 方 现 代 艺 术 的 优秀 成 分 提 供 了充 足 的 文 墨画作品多次入选 重要 的学术展 览并获奖 。他的许 多佳作被 化 氛 围和 涵 养 。谢 海 的绘 画博 采 众 长 ,推 陈 出新 ,形 成 其 独 国内外美术馆 、博物馆珍藏 ,并有多部画集 出版 。 特的 “ 看物 象和 表 达 心 中 物 象 ” 的 方 法 和 创 作 思路 。谢海 认
据本 次展 览的学术主持仲敬干介绍 ,展 览除展 出谢海近 定艺术来源于生活 ,他将身边点滴小事 、小景浓缩成创作 的 几 年 对传 统 中 国绘 画承 继 的 作 品外 , 首次 展 出他 的 《 画室 日 生 发 点 ,将 师古 人 与 师 造 化 结 合起 来 ,创 作 出许 多 富有 时 代 记》 和 《 西风墨事》两大系列的水墨作品,此外 ,展 览中还 精神和生活气息的作品 。 他的作品 以书入 画,作品气象万千 , 展 出了谢海所 操办和参 与的一些学术活动的文献资料 。■
0  ̄:' 、 n 袖 . 叫 lHl < J q I ‘ ’ §家
避 省艟 I 上哗・ 浙派口菏 水墨画家提名魂 I - r 、影豫与
策艟 ^ 门 一 m t 畦 _ l
J 酣簿 段 I】 土多次{ . } 芬 t K - 主 ti 一】 1 t 闩 J 世 墨三术荥] 1 童文再 晨 一卜 ・ 曾强 阔 一 哥
繁磺^, 露刊。 批 l 并r Ij H 。 ¨ : I打 i {

晚清海派六十家潘振镛

晚清海派六十家潘振镛

晚清海派六十家潘振镛潘振镛(1852年—1921年)字承伯,号亚笙,又号雅声,别署冰壶琴主,晚署讷钝老人、钝叟、钝老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

出身于绘画世家,祖父潘楷工花卉;父潘大临工仕女。

幼年即染家学,六七岁时便能画人物。

父亲去世后,为生活所迫,曾当过短期商店学徒。

不甘就此消磨时日,仍专心习画。

后从师钱塘名画家戴以恒,画艺日臻精妙,尤工人物仕女。

曾往来上海、杭州、南浔、桐乡等地,敬求绘画者甚多。

长卷大轴,应之不倦。

民国初年在上海偕弟潘振节与高邕之等发起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以鬻画所得,半充义举,一时响应者甚众。

卒年七十。

晚清海派六十家之一。

潘振镛画仕女师法清代画家费丹旭(晓楼),用笔遒劲挺秀,设色淡雅,清丽绝俗。

花卉师法恽寿平,书法亦似之。

其人物画与沙山春、吴嘉猷(吴友如)称为“三绝”。

传世作品甚多,著名的有《贵妃图》(长卷)、《明妃出塞》、《西施浣纱》、《霸桥风雪》、《寒江独钓》等。

除上海博物馆藏有其作品外,西安华清宫、福建陈嘉庚纪念馆亦都有收藏。

有些作品曾刊于《海上名人画册》,是一位影响广泛的工笔人物仕女画家。

弟子仲光勋(仲小某)、沈燧(沈馥岩)、朱忆春等,能传其艺。

子潘琪(潘小雅)、孙潘德昭、孙女潘文淑俱传家法,工画。

李白醉酒图立轴设色绢本1917年作(20.16万元,2009年6月上海泓盛)西园雅集图文会图立轴 1878年作梧桐会仙图立轴神游月府立轴设色绢本甲寅(1914年)作人物立轴癸丑(1913)年作大富贵亦寿考立轴丁巳(1917年)作大富贵亦寿考图立轴乙卯(1915年)作富贵寿考立轴1918年作(13.8万元,20011年7月上海朵云轩)大富贵亦寿考大富贵亦寿考三多图立轴麻姑晋寿立轴献寿图立轴丁巳(1917年)作仕女图立轴 1891年作仕女立轴绢本抚琴仕女立轴 1908年作人面桃花屏轴空庭凭窗屏轴梅溪赏月屏轴 1909年作倚栏赏梅立轴光绪丙午(1906年)作群芳图册页十二开梅花仕女立轴戊申(1908年)作花神胜会立轴癸丑(1913年)作早朝图立轴 1879年作玉楼醉归图立轴 1873年作松风水月梨院寻春镜心琴思临流镜心 1916年作人物立轴 1903年作月夜联吟 1915年作春色玲珑立轴 1910年作巾帼英雄图册册页(十六开)壬子(1912)年作(46万元,20011年12月上海朵云轩)教子图立轴乙巳(1905)年作双美图立轴丙辰(1916年)作洛神图立轴壬寅(1902)年作贵妃出浴立轴辛卯(1891)年作(20.7万元,20011年12月上海朵云轩)富贵荣华立轴 1903年作花下弄璋立轴戊申(1908)年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海派书画代表——谢闲鸥
谢闲鸥(1901-1980)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

钱慧安弟子。

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

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

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

近代六十名家之一。

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

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

尝绘螺丝壳里做道场于扇面之上,铙钹钟磬,经卷蒲团,无一不备,奷毫悉辨。

尝与沈心海、金粟香、朱良材、陈竹汀、李蟠根、周小娜、洪颂炯、朱其石、金灼灼、吴琴木、任年长诸人共组长虹画社。

自幼嗜画,自习《点石斋》,吴友如所画的《阴鷲果报图》,19岁从著名人物画家沈心海(名兆涵)为师,(当时沈心海60多岁),为钱慧安(字吉生,清代与任伯年齐名的国画大师)及沈心海所创花牌之嫡传,擅于工笔人物,仕女,兼山水,花鸟,对人物的须眉开相尤长,笔姿简洁,线条遒劲,时人成为《竹筋描法》,又吸取了唐寅,费晓楼上官竹庄等作品之长,特别是唐六如,文徵明,仇十洲,陈老莲等的绘艺创作以及上溯宋,元诸桂特点和精髓,发挥创造自己独特的工笔画的风格,作品于1925年就被收刊于,《当代名画大观正集及续集》发表出版。

1984年,1988年,1996年又在北京中国书店及上海
书店出版及再版。

谢闲鸥先生曾在1930年创办了《长虹画社》。

出版有《长虹画社画刊》、《长虹画社画集》、《谢闲鸥人物仕女画集》、《长虹画社扇集》、《长虹画社新集》等画册。

其门生中出类拔萃的有曾获中国版画鲁迅奖的当代名画家杨永青先生,其早期作品曾收刊在画集内。

谢闲鸥生前作品流传甚广,解放前后多次在《上海生活》、《永安月刊》、《新闻报》、《大公报》、《新民晚报》、《解放日报》、《香港文汇报》、《文学报》等报刊杂志刊登及介绍。

其作品在文史掌故文学家郑逸梅先生著作中曾多次推崇,如:《艺坛百影》书中以传记方式介绍。

《瓶笙花影录》(上下册),《松云闲话》、《艺林散叶》、《文苑花絮》、《逸梅杂札》、《清末明初文坛轶事》、《南社丛谈》均有叙述闲鸥先生事宜。

谢闲鸥生前曾与国画大师张大千、张善子、马骀、谢之光等著名国画家合作共画,主持多次国画展览会,曾和张大千、徐悲鸿、朱屺瞻、刘海粟等同在“奇峰国画函授学校”任教,谢曾和大千兄弟两次合作《九秋图》,其作品深受丰子恺,陈叔亮,黄幻吾,吴湖帆,吴青霞,申石伽等著名画家推崇。

代表作品有《五百罗汉图》(上海清心女子中学校长订购)、《螺壳幻景图》、《商山四皓图》、《五伦图》、《匡泸观瀑图》、《香山九老图》、《竹林七贤图》等作品流传甚广。

1950年因患病脑震荡,头颅出血,卧病多时,渐离画界,病愈后,供职于上海博物馆任固化鉴定与复制。

闲鸥先生生前创作所画作品《百子图》、《钟馗图》等一大批作品由北京宝古斋,荣宝斋及供海外各国爱好者收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