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美术鉴赏---中国近代名画家介绍及其作品欣赏

鲜霜中鞠 千寻竹斋 泰山残石楼 我 爱 宁 静 吴俊卿信印日 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禅擘轩 利长寿
吴昌硕 《三千年结实》
这幅作品运用篆书笔法,疏阔纵 放,雄浑有力,显现出磅礴而茁 壮的气势。
吴昌硕的《梅石图》
梅花是吴昌硕笔下常见的 题材,他画梅常伴以巨石, 认为“石得梅而益奇,梅得 石而愈清”,把梅石结合比 作“知交”或“双清”。
• 愚公移山图
此幅《愚公移山图》极具现实意义。画 家以宏大的气势、震人心魄的力度表达了一个 古老民族的决心与毅力
徐悲鸿 《浴女图》
• 此幅作品属大师早 期创作中尺幅最大、 保存完好、最为精 彩的油画。
《田横五百士》
这幅《田横五百士》是徐悲鸿的成名大作, 故事出自《史记·田儋列传》,巨大的历史画 面渗透出一种悲壮的气慨,撼人心魄。
中国名画家与作品欣赏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容
可
分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花鸟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现
内 人物
容
可 分
花鸟
为
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现
现
内 容
人物
形 式
可
可
分 花鸟
分为Leabharlann 为工笔国画的分类
按 表
山水
按 表
现
现
内 容
人物
形 式
• 在中国现代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美术 作品和杰出的画家,其中有20世纪的一 百年中,是中国画史上发展最迅速,成
简述上海画派的艺术特色

简述上海画派的艺术特色摘要:一、上海画派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二、上海画派的主要艺术特色1.融合中西绘画技法2.注重表现现实生活3.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三、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四、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正文:上海画派,作为中国近现代画坛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繁荣于民国时期。
它是在中西文化交融、社会变革的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上海画派的艺术家们积极吸收西方绘画技法,强调表现现实生活,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上海画派的起源与发展背景上海画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通商口岸,吸引了众多西方艺术家和艺术流派。
这些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为上海画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随着民国时期的到来,上海画派逐渐崛起,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如吴昌硕、刘海粟、徐悲鸿等。
他们致力于探索中西绘画的融合,将西方的写实主义、印象主义等技法融入中国绘画,推动了上海画派的发展。
二、上海画派的主要艺术特色1.融合中西绘画技法上海画派的艺术家们充分借鉴西方绘画的技法,强调光线、色彩、空间等表现手法,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
他们把西方的写实主义与中国画的意境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注重表现现实生活上海画派的画家们关注社会现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民生百态。
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反映了时代的精神面貌。
3.创新构图和色彩运用上海画派的画家们在构图上打破了中国画的传统格局,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空间感。
在色彩运用上,他们大胆尝试,将西方色彩理论融入中国绘画,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三、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吴昌硕、刘海粟、徐悲鸿等画家是上海画派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吴昌硕的梅花、刘海粟的山水、徐悲鸿的马等,均为上海画派的代表作品。
四、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上海画派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动了近现代中国绘画的发展。
论清末民初上海艺术市场的形成与海派绘画的“世俗性”

论清末民初上海艺术市场的形成与海派绘画的“世俗性”付涤非【摘要】海派绘画是从清代中后期的文人画中蜕变出来的,但是由于其在整体生存语境上具有不同于传统的新特征,因此表现出迥异于传统文入画的新面貌.近代上海的艺术事业正是在工商业蓬勃发展之时逐渐兴盛起来的,这种新面貌指的就是近代上海在一种新兴的市场机制的影响下艺术创作的世俗化倾向以及艺术作品开始具有商品属性.【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海派绘画;世俗性;清末民初上海;艺术市场【作者】付涤非【作者单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艺术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艺术是社会的镜子”[1]25。
这表明考察某一时期的艺术首先应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
海上画派拉开了现代中国画的帷幕,在中国画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末时期上海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艺术市场逐渐成型,艺术品交易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海派绘画直接体现出了社会文化结构及其功能对艺术产生的影响,以及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下的共同作用。
商业资本对海派绘画发展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可以说海派绘画是商品经济催生出来的产物。
清代以来,商人的社会地位逐渐提升,当时新兴工商业资本开始崛起,并形成了与封建社会不同的新型赞助力量。
近代上海作为这样一个新兴的商业化大都市,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产生了一批来自民间的新兴消费群体。
(一)海派绘画所处的社会情境鸦片战争后1842年全国实行五口通商,当时的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都因为是通商口岸而勃然兴起。
上海由于地处东海之滨,成为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且上海的地理位置最便于辐射全国,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商业化大都市。
战争使大量的移民迁往上海,这有助于人口与资金的不断汇入,上海的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这些来自外省的移民构成了上海重要的新兴消费群体,他们都是实力雄厚的赞助力量。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比较研究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的花鸟画比较研究
海上画派与岭南画派都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尤以花鸟画见长。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比较研究:
1. 画风特点:海上画派的花鸟画注重墨色的浓淡变化,常运用挂线、点染等技法,造型独特,笔触简洁而富有生命力。
岭南画派的花鸟画则注重取材在地而富有广东特色,色彩饱和且明亮,注重细节描绘,形象真实。
2. 着墨表现:海上画派的花鸟画着墨丰富,可在用笔方面突出重点,营造出内敛的气氛,营造出安静、宁静的效果。
岭南画派的花鸟画则注重对比、饱和度等制造颜色的冲突和涵盖力,营造出活泼和欢快的效果。
3. 画面构图:海上画派的花鸟画创作中通常以台阁、花鸟等常见元素为主,且画面清新、雅致,富有诗意。
而岭南画派在构图方面更加注重细节装饰,特别是岭南式的房屋及树枝叶形态,这些元素都为画面增加华丽感和繁盛感。
同时在画面构图上也经常描绘广庭大厦及人物、动物等,表现出繁华与韵味。
4. 形式与表现:海上画派的花鸟画注重挥洒,笔墨疏放,其形式比较自由,表现更加随性自然。
而岭南画派的花鸟画则更加注重细节和真实性的表现,画面通常清晰而详实。
综上所述,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在花鸟画上的区别主要在于着墨表现、画面构图和形式与表现。
但两派都能够创作出富有个性和魅力的花鸟画作品。
浅谈19世纪印象派与中国海派绘画的异同

浅谈19世纪印象派与中国海派绘画的异同发布时间:2022-03-29T01:38:42.833Z 来源:《素质教育》2021年11月总第397期作者:张玉鹏[导读] 油画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有成就和问题,也有发展与期望。
油画在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经过中国水墨画思维洗涤后的现代艺术家,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素质。
中国海上画派就是其独特的代表,海派绘画除了尊重线和绘画语言的特点,还在绘画颜色特征上学习借鉴了西方的印象派绘画。
19世纪西方油画中的印象派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
张玉鹏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王高小学262713油画在中国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有成就和问题,也有发展与期望。
油画在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经过中国水墨画思维洗涤后的现代艺术家,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素质。
中国海上画派就是其独特的代表,海派绘画除了尊重线和绘画语言的特点,还在绘画颜色特征上学习借鉴了西方的印象派绘画。
19世纪西方油画中的印象派印象主义Impressionnism(1874-1886):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
艺术家是抓住其中独特的一面去做画,直接在画布上颜色,他们的重点在于绘画的整体效果,对细节的处理相对较少。
印象派选择在户外阳光下直接对景物进行绘画,寻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气氛。
1.印象派绘画的表现形式。
在艺术观点上,印象派画家反对古典学派的正统地位,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推动下,吸收荷兰、西班牙、日本等国家绘画的营养,还受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特别是光学的启迪,认为色调完全产生于光的变化。
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当我们在近处观察印象派绘画时,我们看到混乱的颜色;但当我们从远处观察印象派绘画时,这些点会像七色光合在一起一样,达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民国海派三美:周炼霞吴青霞陆小曼作品

民国海派三美:周炼霞吴青霞陆小曼作品导语:“海派三美”周炼霞、陆小曼与吴青霞。
这三位美女画家,在当时上海画坛那是名门才女。
风姿绰约,艺压群芳。
周炼霞高贵优雅,陆小曼蕴藉风流,吴青霞娟秀清丽。
“金闺国士”周炼霞周炼霞1908年生于湖南湘潭,号螺川,室名螺川诗屋,忏红轩。
她自幼才情绝佳,姿容艳丽。
14岁随郑凝德学画,17岁师从晚清四大词家之一朱古微学词。
周炼霞是海派著名女画家,同时也是近代最优秀的女诗人和词人。
著有《嘤鸣诗集》《学诗浅说》《螺川韵语》等。
周炼霞是和陆小曼是同样性格的人,年轻漂亮,才艺双绝,且为人热情坦荡,不拘小节。
在豪门显贵,书画名流中交际往来游刃有余。
惹得各方名士,争先追捧。
周炼霞20岁便已风华绝代于上海滩。
并有“炼师娘”之艳称,每天媒体小报亦趋之若鹜,争相报道其交际中的艳闻轶事,面对这些流言蜚语,她均一笑置之。
以记录民国掌故著称的郑逸梅先生,就是一见到周炼霞便惊为天人,举措失当,乱了方寸。
称赞周炼霞体态清丽宛转,似流风回雪,真乃女画家中第一美人。
周炼霞诗词才情绝高,所作诗词清新脱俗,依韵宛转,诗词中既有闺中帘垂低幕之低唱,“几度声低语软,道是寒轻夜犹浅,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
”亦有“酒暖千秋岁,帘卷东风第一枝,花与人同醉。
”等须眉之气,其诗词中佳句如“但使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
”常为友人圈中交口传唱,众人皆慕其才。
诗坛名宿冒鹤亭,德高望重对周炼霞垂爱有加,对其诗词佳句更是在众人面前推崇备至,屡屡赞不绝口。
许效庳乃诗界狂人,常以白眼视人,不入眼者多之。
唯与周炼霞相见甚欢,诗词歌赋谈吐甚是投机。
并称:“画苑中人,论诗词,周炼霞第一,愧杀须眉。
”更有人赞赏她的词:“咳吐珠玉,可以乱漱玉之真言,所作之词,高妙绝哉,可以和李清照媲美。
故人送雅号'金闺国士’。
”周炼霞才思敏捷,与友人唱酬,佳句常随口而出,博得众人喝彩连连叹服不已。
一次裱画大师刘定之做寿,绘像征题。
众人皆推名宿冒鹤亭执笔题之,然他觉的装裱匠人所持技艺,难以用典,为此犹豫不决。
任熊人物画析探

任熊人物画析探作者:***来源:《收藏家》2020年第01期2019年11月,《海上流韵:大运河(浙江)海派书画家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以运河为主线,以海派书画为主题,嵬集大运河沿岸城市数十位海派大师(浙江籍)的精品之作,全景式展现了海派书画从肇始、发展并走向巅峰之路,至今余韵犹存。
展出的作品,相当多出自萧山任氏家族,以任熊、任颐、任薰、任预(海上四任)为代表的早期海派画家,以其破格创新、兼容中西、寓雅于俗的人物画,而开海派人物画之滥觞。
一、画家生涯:任熊和他的时代任熊,字渭长,又字不舍,号湘浦,萧山(今浙江省杭州市)人。
出身书画世家,其父任椿亦以画名。
凡人物、山水、花鸟、虫鱼等皆擅,尤工人物。
张鸣珂赞其:“工画人物,衣折如银钩铁画,直入陈章侯之室,而独开生面者也。
”杨逸则在《海上墨林》评其:“画宗陈老莲,人物、花卉、山水结构奇古。
画神仙道佛,别具匠心。
”以至“求画者踵接,不久留也”,而“一时走币相乞,得其寸缣尺幅,无不珍如球璧”。
任熊的时代,正值上海开埠之时,中国与西方的交流空前频繁,“自外洋互市以来,辟为六埠,贵绅富贾,辐辏其间,遂以称雄天下。
”19世纪50年代,以上海租借地为代表的近代城市初具规模,并逐渐发展为亚洲东部最重要的经济、文化及对外交流中心。
随之而来的是空前扩大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李铸晋言:“从晚清到民国,上海文化的特色是吸收了全国人才,建造了一个新的、全国性的文化,这在美术方面尤为明显。
”并最终达到了中国书画市场化的一个历史高峰,“真正意义的商品化书画市场,至此似已形成”,虽然只是一个区域市场,却是国际化的开放的市场。
作为职业画家,任熊自然注意到上海的商机,虽寄迹江浙,亦游于沪上。
由于沪上润例的高昂,并打破了传统时代对润例订制的束缚,以任熊为代表的早期海派画家汇聚上海。
他们或许不得不兼擅多种题材,靠着润例,养家糊口,安身立命。
任熊的作品涉题广泛,尤擅人物画。
既出于早年家学的影响,也出于当时的书画市场行情。
明末清初的海派画派及其影响

明末清初的海派画派及其影响明末清初,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两个不同风格的绘画流派,海派和画派。
两者代表了江南画派的不同发展阶段,对于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一、海派的兴起海派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末,起初是一群画师在上海河口滩涂之间的一个海上小镇上创立的,由此得名。
由于这些画师都是在海上生活和工作,所以他们对于海洋生物、渔业、沿海风景等都有着很深的感触和理解。
海派画家的绘画风格以生动、写实为主,视觉效果极佳,博得了不少观众的欣赏。
主要的题材是渔村、海滩、码头以及渔民等,画面对于人物的刻画非常细致,而且对光线和阴影的处理也非常到位,让人感觉到画面具有逼真的感觉。
海派的代表人物有董其昌等,他们不仅在绘画上有所成就,还在绘画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董其昌的《画苑十品》中,明确提出了“写意”、“工夫”和“实事求是”这三大绘画理念,并提倡“学万物而通天下”的绘画哲学,对后来的绘画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二、画派的形成相比海派的写实风格,画派则更多地注重画面的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
一般来说,画派喜欢在画面中表现诗意、哲学、宗教等文化内涵,从而注重人类精神的探索,对于人物、花鸟等的表现更加抽象和意象化。
画派的代表人物是唐寅、仇英等,他们不仅擅长于绘画,还涉足了诗词、书法甚至是文学创作。
他们强调画家必须有一种内在的灵感和情感驱动,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技法和效果,而是要从内心深处找到自己的真正表达方式。
三、两者的影响虽然海派和画派在风格和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两者对于中国绘画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首先,海派和画派对绘画理念和风格的不同探索,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绘画风格的多元化和复杂化。
这些不同的思想和技法,大大拓展了中国绘画的表现空间,使得其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需求。
其次,在绘画技法上,海派和画派也相互借鉴,从而在技法和风格上互相影响。
比如,海派在写实绘画方面的探索,就被画派吸取了不少有益经验,从而在表现意象化、抽象化的画面中更加得心应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杭稚英二十多年的月份牌画美 术创作,不但为广大市民所喜 闻乐见、雅俗共赏,在技巧、 工法上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 步。1981年,中央美院副院长 艾中信先生,在参观杭稚英的 《霸王别姬》原作时感叹: “其技法之精到,即使大师也 未必都能达到。”美术理论家 蔡若虹先生评论说,杭稚英的 月份牌画,放到中国现代美术 精品之列也毫不逊色,这是今 人对杭稚英艺术成就公正而准 确的评价。
• 现代油画名家 • 潘玉良 关 良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现代油画名家 • 唐蕴玉 关紫兰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现代水彩画名家 • 颜文墚 李叔同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当代名家蔡玉龙 刘国松 这都是前无古人的画法
。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当代名家陈逸飞 罗 青。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当代名家 • 鹿 林 • 混沌初开 王 韵:臆想梦境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的认知 • 显然,如果从派别上去甑别和定义海派绘画艺术,那就犯了一个 思维定势的错误。因为“海派绘画艺术”是以地域作为范畴去界定这 一地域的艺术群体。在这个地域范围中所有的艺术行业和艺术家都可 以称之为“海派艺术”但是如果一定要用派别来衡量的话,“海派绘 画艺术”则由于它的多元化和多样性则是的其无法用传统的门派概念 去界定。 • 海派绘画艺术的内涵: • 率性、即兴、创新、探索、学术、宽容、进取、科学、修养,这 些都是“海派艺术”的内涵、秉性以及精髓,更是“海派绘画艺术” 的练达和追求。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类别和名家介绍 • 从海派绘画艺术的社会发展角度来开,上 海的海派艺术一支主要为文人雅士所推崇, 并且在社会上更多的是承担的礼品的职责。 这一支群体以绘画为生,满足市场上各种 需求;另外一支则以商业为载体,通过与 商业结合进入寻常百姓家。这就是上海著 名的月份牌绘画。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的特征: • 海派绘画艺术作为作为派别的特征有何? 通过上述的梳理发现,海派绘画艺术存在 着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域艺术的四大特征, 这四大特征具体表现为艺术创新上的取长 补短、博采众长、标新立异以及以变应变 的竞争能力。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1.取长补短: • 就是取他人长处,弥补自己在艺术创作上的不足和短处。 • 2.博采众长: • 就是上所有的艺术家长处吸收和汲取,将这些长处融贯形成自 己的形式特征,所谓集众人之长成就自己。 • 3.标新立异: • 就是不走寻常路。更不标榜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事某某名师的 真传。但是更强调是自己的独创。 • 4.以变应变: • 就是通过不断的变化,追赶日新月异的艺术潮流,甚至在这一 领域做到独树一帜的领航作用。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月份牌艺术的欣赏 • 所以,从社会积极的意义角度来说。月份牌给予社会底层民众更为宽 广的视野、艺术审美的境界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 同时,通过卷烟的畅销,月份牌画面上逼真的图像风格,同时将摩登 上海的新式生活推广至全国城乡乃至亚洲地区,在成功的塑造上海国 际大都市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对上海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生活的想象、 效仿和向往,从而奠定了上海在亚太地区时尚、艺术中心的地位。 • 月份牌画,是海派绘画文化发展的重要一页。如今,要反映老上海历 史风情或营造老上海的环境氛围时,旧时的月份牌画成了不可缺少的 重要装饰,也是广大收藏爱好者们孜孜以求的收藏品。一幅杭稚英的 《彩配楼》月份牌画,拍卖价达三万八千元。 • 【003】/1/view-297495.htm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赵之谦; • 笔墨趋于放纵,挥 笔泼墨,笔力雄健, 洒脱自如,色彩浓 艳,富有新意。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虚谷; • 特色是夸张描写动物的特点,而以战劲 的线条来描其形状。工作画则有苍秀之 趣,笔墨老辣而奇拙。运用干笔偏锋, 敷色以淡彩为主,偶而亦用强烈对比色, 风格冷峭新奇,匠心独运,海派大师吴 昌硕赞其为“一拳打破去来今”。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结语: • 海派绘画艺术的艺术成就与宋元书画相比,则呈现的 是更为宽广的世俗社会景象。而在创作的风格数量和质量 上远远超越明、清,即使在山水画的题材上,如黄宾虹、 张大千、吴湖帆等大家则显现着传统山水画的继往开来。 而真正使得艺术进入前所未有的创新领域,当属月份牌绘 画的样式问世。它完全摆脱了宋元以来中国字画格式化的 亭台楼阁和高山流水,通过将摩托车、汽车以及电影场景 般的美妙瞬间描绘,呈现出前无古人的技法和样式。凸显 了对高新科技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意识 的追逐。并且,月份牌绘画是真正诞生于上海,并且成功 行销亚太地区的海派绘画艺术。这是上海作为海派艺术的 骄傲和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巨大贡献。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近代意义上的海派绘画艺术 • 海派绘画诞生于鸦片战争之后的上海开埠。由于全球及国 内各地移民的“五方杂处”,除了促使经济发达之外,更 带来了个地区的文化风俗和审美习惯。而城市的兼容并蓄 有使得这些不同的文化和信仰彼此和谐共处,当时那些移 民上海的画家,将自己生长所在地的吴门派、浙派、扬州 派、金陵派、虞山派及毗陵派的遗风走进上海,如杨伯润 传扬着虞山派脉绪,齐学裘则带来石涛的气息,张熊则把 恽南田及吴门画挟风带雨进了上海,任伯年带来了陈老莲 的风格,朱梦庐带来的是华新罗的气韵。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摘录
• 【001】改编自/1/view297495.htm • 【002】改编自 /doc/5917472.html • 【003】/1/view-297495.htm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月份牌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 丁云先(1881—1946)
梁鼎铭(1895—1959)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其中尤以杭稚英的贡献最大, 杭稚英1914年13岁时,遇商务 印书馆图画部招收练习生,便 随父亲来沪进入商务印书馆图 画部习画。图画部的授课,有 民国初年较有名望的画家何逸 梅教授国画基础,还有德国、 日本教师教授西洋画与广告装 潢技法。杭稚英的最大成功之 处就是在创作月份牌画时,借 鉴了印刷工艺上最底层的色彩 为黑色的程序。在其所有月份 牌的创作时,先用炭精打底人 像和景观,然后在此基础上着 色,这样的结果就是画面的色 彩非常饱和。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的认知 • 显然,如果从派别上去甑别和定义海派绘画艺术, 那就犯了一个思维定势的错误。因为“海派绘画 艺术”是以地域作为范畴去界定这一地域的艺术 群体。在这个地域范围中所有的艺术行业和艺术 家都可以称之为“海派艺术”但是如果一定要用 派别来衡量的话,“海派绘画艺术”则由于它的 多元化和多样性则是的其无法用传统的门派概念 去界定。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1888年卷烟传入中国上海, 从此接踵而来的新鲜事物 不断地增添上海的魅力, 最后把她塑造成了一个人 人向往的活力都市。月份 牌以表现时装美女形象为 主,然而通过时代女性的 社会生活,如女大学生的 校园活动,女性驾驶摩托 车、游泳、骑马、赛马、 划船比赛,以及参加社会 救助的慈善义举,从侧面 反映社会的进步,女性地 位的提高。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香港因深受上海“月份牌”画影响,香港 誉为“香港月份牌王”。1925年,香港 永发公司还以高薪聘请上海画家何逸梅赴 港为该公司专门设计创作商品广告“月份 牌”画,直至1941年香港被日本侵略军占 领才返回上海。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的成熟 • 市场化的多样性要求又使得海派的艺术创作与中国其他地区和传统的 观念要求逐渐拉开差距,从而形成了程十发先生曾说的“海派无派” 观点。其实这正是海派的一个特点,即海纳百川,在继承传统的基础 上,融合中西和古今艺术的精华。显然,海上画派从酝酿到成熟,并 成为一个影响亚洲地区的地域艺术流派,是在市场化的现实基础上促 使形成的。 • 并且进而在此基础上使得海派绘画艺术在彼时成为亚洲现代绘画艺术 中心。当然,这些开创者们绝大多数并非上海本地人,如赵之谦、任 伯年、吴昌硕都来自浙江,虚谷是安徽人,只有钱慧安是上海宝山人, 谢稚柳是江苏常州人、董天野是浙江慈溪人。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 海派水墨名家欣赏 傅抱石的抱石皴; 朱屺瞻的笔势清逸,画面简约练洁;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黄宾虹有理论指导下的特定画法; 陆俨少的飞白流逸,层峦叠嶂;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吴湖帆的水墨和青绿的合璧 程十发:极善叙述性和情节性创作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张大千的泼墨异彩;
谢稚柳:发展“落墨法”,奇突清丽、气势恢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上海驿光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知识产权服务:上海薛廷尧律师事务所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海派绘画艺术的前世 • 如果说海派绘画的渊源则当推明末清初的上海松江府大家董其昌 (1555—1636)明代书画家。 •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籍 山东莱阳,祖父以军功封苏州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 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 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 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 格,能诗文。存世作品有《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等。 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刻有《戏鸿堂帖》。 • 所以说,董其昌在其时开风气之先,开创出的“华亭画派”是海派绘 画艺术的鼻祖和渊源。
• 【001】改编自 /1/view-297495.htm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
• • • • • 月份牌的艺术家主要 由周慕桥(1868—1922)、徐咏青(1880—1953) 胡伯翔(1896—1989)、郑曼陀(1888—1961) 谢之光(1900-1976)、杭稚英(1901—1947) 除此之外,还有丁云先、梁鼎铭、周柏生、庞亦 鹏、倪耕野、金雪尘、李慕白、金梅生、丁浩、 悦明、洗心、逸曼、廷康、世亨等。
海派绘画艺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