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教案
“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五篇)

“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要求,践行新八德,充分发挥学校、家庭两结合教育合力的作用,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____新人。
二、活动目标“日行一善”教育活动要求学生“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小恶小而为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____”的道德观念,逐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活动要求“日行一善”以“善心、善言、善行”为主要活动内容,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环境”为活动对象,以“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为活动范围。
四、活动内容1.学习先进人物。
(1)寻找自己心中敬仰的先进人物的优点加以学习。
(2)搜集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践。
(3)学会爱自己身边的人,爱憎分明,日行一善。
2.回报父母之恩。
(1)回家向父母问声好,离家向父母说声再见。
(2)为父母倒一杯水或拿一双鞋子。
(3)吃饭之前请父母先吃,然后自己动筷。
3.懂得尊敬师长。
(1)理解老师;(2)体谅老师;(3)尊敬老师。
4.学会宽容他人。
(1)欣赏同学;(2)尊重别人;(3)宽容他人。
5.告别不良习惯(课间纪律、文明言行、学习习惯)五、具体目标及活动安排1、寻找榜样,写出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做出“一日长善”计划书。
2、养成卫生习惯(个人卫生,公共卫生:文明上厕所、不扔纸屑垃圾、主动捡拾垃圾)3、尊敬师长,主动向学校所有老师问好,认真完成作业4、善待自己和他人(文明言行:课间不追逐打闹,强健体魄:炼就一项体育技能:跳绳、踢毽)5、每位同学记录好“一日长善”心灵日记。
“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二)一、指导思想根据《高中生德育纲要》、《高中生守则》和《高中生行为规范》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合力的作用,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使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得到提高,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模板(三篇)

“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模板一、活动背景近年来,社会风气不断恶化,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普遍降低,呈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利己主义盛行的现象。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公德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我们组织开展了“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开展“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推崇做好事的道德行为,倡导诚信、友善、公正、公益的社会道德观念。
2. 培养良好的社会习惯。
通过倡导“日行一善”,引导广大群众养成做好事的习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和公益活动。
3. 增进社区居民间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活动的组织与推广,增进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推广阶段(1)制作活动海报和宣传标语,张贴于社区、政府、学校等公共场所。
(2)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等)发布活动信息,号召广大群众参与。
(3)邀请社区居民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4)在社区举办宣传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普及道德知识和做好事的重要性。
2. 活动开展阶段(1)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每天的主题和方式。
(2)每天在社区公告栏或活动专区发布当天的主题和指导行动,号召居民在当天内完成一个善举。
(3)开展“善举争先”大赛,邀请居民自愿报名参与,比赛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获奖名单。
(4)组织开展“社区讲堂”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善行故事和经验,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5)举办“善行路上”摄影展览,在社区内展出居民参与“日行一善”活动的照片和经历,以激励更多人参与。
(6)开展慈善义卖活动,将所得善款用于资助弱势群体或慈善事业。
四、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实际行动,引导广大群众提高公德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行为习惯。
2. 增加公益活动参与度。
倡导居民每天坚持行善,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开展。
3. 加强社区凝聚力。
2024年“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范本(三篇)

2024年“日行一善”主题教育活动方案范本主题:日行一善——倡导全民关爱,共建和谐社会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也带来了某种程度上的道德和社会问题。
为了营造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们决定开展以“日行一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时间和地点时间:2024年全年地点:全国范围内三、活动目标1. 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2. 倡导广大群众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关心他人,关爱社会。
3. 培养全民的互助精神,推动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和凝聚。
四、活动内容1. 宣传推广(1)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活动主题和目标,号召全民参与。
(2)制作宣传海报、视频、宣传单等宣传材料,发布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公共场所,提醒大家关注活动。
(3)组织公益广告拍摄比赛,借助社交媒体传播,吸引更多人参与和关注。
2. 主题教育活动(1)社区行动:鼓励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如帮忙老人过马路、帮忙捡起掉落的物品等。
(2)义务劳动: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义务劳动活动,如清理公共场所、植树造林等,倡导劳动精神和奉献精神。
3. 活动奖励(1)设立“日行一善”榜样评选,评选年度、季度、月度榜样,表彰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组织。
(2)对参与活动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奖励,如发放荣誉证书、奖金等,激励更多人参与到活动中。
4. 专题讲座和培训(1)邀请道德伦理专家、社会学者等开展专题讲座和培训,加深人们对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的认识。
(2)开展义务教育活动,向学生传授道德和社会责任知识,让他们能够从小事做起,培养健康的社会价值观。
五、预期效果1. 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
2. 形成日常行为规范,倡导和传播社会正能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3. 培养和强化全民的互助精神,加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三四班“日行一善”活动方案范例(2篇)

三四班“日行一善”活动方案范例____年三四班“日行一善”活动方案一、活动目的和意义“日行一善”活动是指每天都做一件善事,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个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激发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习惯,进一步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主题和口号主题:日行一善,心系他人口号:关注社会,传递温暖三、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时间:____年9月1日至____年6月30日活动频率:每天一次,共计270次四、活动内容1. 善待同学- 主动和同学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 尊重同学的个性和权益,不歧视、欺负或排挤任何同学。
- 合理分配和分享学习资源,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成绩和能力。
- 感谢他人的帮助和好处,学会向别人致谢。
2. 善待老师- 尊重老师,不打扰上课,认真听讲。
- 遵守纪律,不违反校规校纪,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 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 参与班级活动、协助老师组织班级活动。
3. 善待家人- 主动帮助家人做家务,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活需求。
- 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听从家长的教育和指导。
- 注重家庭沟通,关心家人的情感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4. 善待社会- 参加社区志愿者活动,为社会公益事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 爱护环境,不随地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
- 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 参与慈善募捐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五、活动实施方式1. 制定“日行一善”活动任务清单,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善事内容。
2. 在班级内部建立“日行一善”活动签到制度,每天由一位同学负责签到记录,定期进行统计和总结。
3. 鼓励同学们互相激励,分享自己的善事经历和感受,将积极向上的氛围传递给其他同学。
4. 组织班级集体善行活动,如走访养老院、帮助街头乞讨者等,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5篇)

《日行一善》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____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推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学生感恩社会、奉献爱心,我县决定开展“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活动目标通过全面开展“日行一善”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学生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使学生充分体验知善、习善、行善、扬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
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其他成员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向善、人人崇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二、实施原则1、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2、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实践的原则。
5、坚持突出特点、体现特色的原则。
6、坚持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原则。
三、活动内容“日行一善”道德实践活动,是一个从学善、行善、思善到扬善的过程。
学生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感受、体验,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善的道德观念,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具体活动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寻善源:利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思品课等课堂主渠道,培养和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善念,发现善源。
存善心: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寻找身边的好人好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拥有爱心、富有同情心、怀有感恩之心等。
发善言。
在学校学习生活中,通过设立监督岗、文明哨等形式,培养和教育学生语言文明,会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会理解别人、安慰别人、鼓励别人。
行善事。
通过开展每天做一件好事的形式,培养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方便,自觉为他人和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及与人和睦相处等。
四、活动对象:善待自己。
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上进,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美好,快乐成长,心理自调,行为自律、情感自控。
善待他人。
小学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日行一善”主题班会 通用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一份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主题为“日行一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日行一善”的含义,培养他们的善行习惯,提高道德素养,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各年级,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日行一善”的含义,认识到善行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作用。
2. 培养学生主动行善的意识,激发他们关爱他人、关爱集体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4.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促进班级团结友爱。
三、教学内容1. “日行一善”的含义2. 善行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作用3. 如何做到“日行一善”4. 分享身边的善行故事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善行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善行的意义,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日行一善”。
2. 新课内容讲解(1)教师简要介绍“日行一善”的含义,让学生明白每天都要做一些善事,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讲解善行对个人和集体的积极作用,如增进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营造和谐氛围等。
(3)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做到“日行一善”,可以从关爱同学、尊敬师长、保护环境等方面入手。
3. 案例分享教师提前准备好一些身边的善行故事,邀请学生代表进行分享。
通过真实案例的分享,让学生感受到善行的力量,激发他们行善的意愿。
4. 互动环节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日行一善”,并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日行一善”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是否做到了“日行一善”,以及如何在今后更好地践行这一理念。
五、课后作业1. 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制定自己的“日行一善”行动计划,并记录在日记或作业本上。
2. 家长参与监督和评价孩子的“日行一善”行动,共同培养良好的家庭氛围。
小学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日行一善”主题班会

小学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标题:小学主题班会教案:日行一善引言:主题班会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本篇文章将针对小学生拓展小学主题班会教案中的“日行一善”主题班会进行讲解。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善良品质和习惯,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日行一善”的重要性,并将之内化为日常行为。
正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日行一善”。
2.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体验善行带来的成就感。
二、教学准备:1. 板书:日行一善是一个好习惯。
2. PPT:包含日行一善的定义和相关图片。
3. 实例材料:收集关于“日行一善”的实际案例,包括帮助他人、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善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并提问:“你们还记得上次主题班会讲的是什么吗?它是我们的一种好习惯。
”然后出示板书:“日行一善是一个好习惯。
”解释日行一善的含义,并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善行可以帮助他人?2. 学习(15分钟)呈现PPT,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日行一善的定义和相关实例。
通过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他们对日行一善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实践(30分钟)组织学生参与日行一善的实践活动。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年级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可以选择以下活动之一:- 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公园或街道清理垃圾,提倡分类回收。
- 捐助物品:组织学生将自己不再使用的书籍、文具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或学校。
- 助人行动: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养老院或福利院探望老人或孤儿,并送上自制的礼物或表演。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引导学生思考善行带来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活动后及时总结和反思,让学生明白他们的善举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4. 反思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实践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日行一善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这一善行内化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教案

“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教案“日行一善”主题班会教案一、引言本次班会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日行一善”的含义,认识到善良行为的重要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行善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通过本次班会,希望能够在班级中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助人为乐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行一善”的含义和背景。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善良行为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
3.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日行一善”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善良行为的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思考善良行为的意义。
2. 内容呈现:讲解“日行一善”的含义和背景通过PPT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日行一善”的含义和背景,让他们了解这个理念的来源和目的。
3. 实例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善良行为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的善良行为,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感受善良行为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4. 小组讨论:探讨善良行为的重要性将班级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善良行为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5. 教学策略:引导、激励和示范通过引导、激励和示范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日行一善”的实践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6. 教学效果: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本次班会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四、反思总结本次班会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日行一善”的含义和背景,让他们认识到善良行为的重要性,并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引导和激励。
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善良行为在个人和社会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让班级和社会更加美好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行一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队会
楼村小学邓蓓蓓
【活动设计】
学校组织宣传“学习道德模范,争做有道德的人”的活动。
【活动对象】
孩子正好处在中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虽然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是家里的“小太阳”,仍比较自我,还没养成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的的良好习惯。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目标】
1、基础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日行一善”教育活动是要求学生“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小恶小而为之”,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树立起“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道德观念。
2、发展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的良好品质。
【活动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日行一善”的重要性。
难点:引导学生“莫以善小而不为,莫小恶小而为之”,努力提高道德修养。
【活动方式】
讲授、游戏活动、行为训练、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寻找自己心中敬仰的先进人物的优点加以学习。
(2)搜集自己喜欢的“做人格言”,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实践。
(3)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好人好事。
【活动设计】
一、新闻引入,理解日行一善。
主持人1: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
你们看,有的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有的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
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主持人2:是啊!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行为中做起,日行一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主持人1:日行一善就是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
善就是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恶就是做对个人道德家庭社会乃至对国家不利的事。
日行一善让我们心中怀有善念,学会感恩。
“日行一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我发现了身边的美
1、看图片,讲述故事。
主持人:美无处不在。
美,是寻常的,又是难得的。
有时,她会不经意地出现在你面前;有时,她却需要你用心去捕捉。
在生活中,美需要你去发现。
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
什么才是身边的美呢?是漂亮的衣服,是可爱的发型?不,都不是,这种美应该是一个人的品德美。
这天,一个叔叔骑着一辆自行车行走在路旁,车后座上绑着一个看起来挺重的大铁箱子。
天气微微有些热,叔叔一边哼着小曲儿,一边踩着自行车。
突然,叔叔脚一滑,摔倒在地,他车后的铁箱一下子倒在了地上。
正在这时,走来了一位妇女,她一见这情形,连忙主动上前扶车,她走时还不忘叮嘱一声“小心点儿啊”。
他们素不相识,但这名妇女却能主动上前帮忙,这不正是生活中的美吗?
2、说说知道的善行小故事。
(1)日行一善的意思是多做善事好事,积善成德。
她的出处是:古代有位葛繁日行一善,后来官职太守职务,有人请教他如何“日行一善”,他说:“比如这里有条板凳,倒了碍人走路,就弯腰把她扶正放好,即是一善。
”
(2)辨析:a行人顺手丢掉瓜皮果屑,另一路人被滑倒。
日行一善就是培养和教育我们行为文明。
b一个还在姗姗学步的小孩子挣脱妈妈的手,去拾起地上的果皮投进垃圾桶,回过头来满脸笑容。
三、践行日行一善,讲身边的善行小故事。
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而吐露新芽;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了枝头;雪花为了感激冬的到来把大地母亲银装素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日行一善呢?
捡起地面上的一片纸,只是弯下腰那么简单。
如果在上车遇到老弱病残、孕妇,给他们让座也是在做善事。
这样的善行故事很多很多,同学们日行一善,你今天做到了吗?请听我们身边的善行故事。
1、学生讲善行小故事
2、归纳总结:我们如何做到日行一善?
在学校:
(1)关心自己、友爱同学
(2)我为班级做点事
(3)身边的小事人人做
(4)关爱弱者
(5)捡起地上的一片纸。
(6)帮同学做事。
在家里:略
在社会:略
四、分享:
1、你在这节班会课学会了什么?
2、师总结。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用中国的一句成语说就是“善有善报”。
日行一善,一定“要每天做一件好事”,只要看到别人需要帮助,就慷慨地
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愿我们都成为一个时刻给他人施以善举的凡人!
五、课外延伸
主持人:俗语有云,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同样的,我们随便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眼神,都展现着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城市市民的总体素质,展现着一个地方公民的道德水平。
因此遵守社会公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成为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的好学生、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