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场合翻译闹笑话

合集下载

中外文化差异闹出的英语笑话--By水龙吟翻译社

中外文化差异闹出的英语笑话--By水龙吟翻译社

中外文化差異鬧出的英語笑話1. You have matches最近我有一次機會登上一艘豪華遊輪觀光。

一次, 我在酒吧台拿了兩杯雞尾酒回房間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看看我後笑著說:“You have matches?”我一愣,回答說:“很抱歉,我十五年前就戒煙了,所以沒有火柴。

”她立刻會意到我誤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點抱歉的說:“It's a joke.”然後,我們就相互尷尬的笑了笑,走開了。

事後和朋友在吃晚飯的時候聊天,我趁機向一個美國朋友請教白天的那句話,他解釋說:“因為她看你兩手都占著,就故意開玩笑跟你要火柴,這是個非常普通的笑話,非但沒有惡意,反而是想問你需不需要幫忙。

”2. Turn the table一位親戚和妻子失和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幾天前接到親戚電話,說他們在走進律師樓之前,先去求助於心理和婚姻問題專家。

夫婦倆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了好多次,互相之間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猜疑、埋怨,結果化干戈為玉帛。

說簡單也簡單,就這麼拯救了這場婚姻。

我打心眼裡為他們高興,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同樣也認識他們的一位元美國朋友。

這位朋友挺激動的,連連說著“感謝上帝,感謝上帝”,她還補充了一句“He turned the table”。

這話讓我心裡很不舒服,她是指我親戚動粗嗎?我打抱不平說:“不會,不會,他很斯文,很有紳士風度,不會以粗魯的舉動壓制對方,不會以高壓讓對方屈從。

”結果,越說誰也聽不懂誰。

看著我那一臉不快的表情,朋友突然茅塞頓開了,以另一種方法向我解釋。

終於讓我明白,她是說我親戚“扭轉了局面”,那“table”和我想到的“桌子”根本無關。

再說遠一點,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這個短語也和“桌子”沒什麼關係,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敗為勝,轉弱為強), 例如: “She played badly in the first set, but then she turned the tables on her opponent and won the match. ”3. Wearing two hats同事朋友聚會,少不了相互介紹。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拜托,就别在翻译里闹笑话了
中式英语的种种谬误和可笑得到网友的极大关注。

近日,一张名为“史上最牛政府机构英语告示”的贴图在各大网络论坛上热传,图中有“中国海事”字样。

最强悍的部分,如“push Wei”(推诿)的语法,“有求必应”被译成“have to be beg surely should”。

(6月11日《信息时报》)
有汉语,国人多不看洋文,这等蹩脚翻译就只能糊弄人了。

网友推测这些可能是借助软件翻译的,译罢没有找人校对,就堂而皇之地上了墙。

未曾想真有好事者,办事时顺便纠察一番。

老外怎么没发现?也许看到了,读不懂,以为很深奥;也许早已见怪不怪,懒得纠正。

“三十打兔子,有它过年,无它也过年”。

在英语普及的时代,要说外事机构没人懂翻译,打死我也不信,除了拿告示当摆设,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这样的笑料列举得让人腻烦,前不久,贵阳客运段的中英文标识牌上,“贵阳”被译成“昂贵的太阳”,还有许多城市,不断出现双语路标和条幅,国人看不懂,老外更糊涂。

敢情他们弄翻译就不是打算给人读的,只是想借此表达一下所谓的“开放意识”。

双语本身无罪,但既然想双语,还是得“双”得认真、正确,可以不“双”得美妙,但不要“双”得让自己人都觉得好笑,以至于让人纳闷,偌大的地方就找不出一个懂点英文的人了?老是闹翻译笑话,我们真的丢不起这个人啦。

中式英语对话闹出的笑话

中式英语对话闹出的笑话

中式英语对话闹出的笑话1. 你是来旅游江苏的吗?
- Yes,我是来旅游的江苏。

2. 你会泡茶吗?
- Yes,我会泡茶,但是我不会喝茶。

3. 今天天气真好,你想去哪里玩?
- Yes,我想去公园散步踢毽子。

4. 你读过小说《水浒传》吗?
- Yes,我读过,那是一部很经典的中西合璧的小说。

5. 你觉得这个菜好吃吗?
- Yes,这个菜真是好吃,味道很有少数民族的特色。

6. 你是想吃中餐还是西餐?
- Yes,我是想吃中餐,因为我很喜欢唐诗宋词。

7. 你觉得中国的汉字难学吗?
- Yes,我觉得汉字确实很难学,但是学会了很有成就感。

8. 你可以用中文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 Yes,我叫张三,今年25岁,我是从美国来的留学生。

9. 你们那儿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吗?
- Yes,我们那儿有很多好吃的东西,比如说肉夹馍和炒饭。

10. 你对中国有什么印象?
- Yes,我觉得中国非常有文化底蕴,比如说昆曲和京剧。

翻译笑话

翻译笑话

1. You have matches最近我有一次机会登上一艘豪华游轮观光。

一次,我在酒吧台拿了两杯鸡尾酒回房间享受,途中遇到一位女士,她看看我后笑着说:“You have matches?”我一愣,回答说:“很抱歉,我十五年前就戒烟了,所以没有火柴。

”她立刻会意到我误解了她的意思,好像是有点抱歉地说:“It‟s a joke.” 然后,我们就相互尴尬地笑了笑,走开了。

事后和朋友在吃晚饭的时候聊天,我趁机向一个美国朋友请教白天的那句话,他解释说:“因为她看你两手都占着,就故意开玩笑跟你要火柴,这是个非常普通的笑话,非但没有恶意,反而是想问你需不需要帮忙。

”(摘自《世界日报》)2. Turn the table一位亲戚和妻子失和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几天前接到亲戚电话,说他们在走进律师楼之前,先去求助于心理和婚姻问题专家。

夫妇俩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了好多次,互相之间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猜疑、埋怨,结果化干戈为玉帛。

说简单也简单,就这么拯救了这场婚姻。

我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同样也认识他们的一位美国朋友。

这位朋友挺激动的,连连说着“感谢上帝,感谢上帝”,她还补充了一句“He turned the table”。

这话让我心里很不舒服,她是指我亲戚动粗吗?我打抱不平说:“不会,不会,他很斯文,很有绅士风度,不会以粗鲁的举动压制对方,不会以高压让对方屈从。

” 结果,越说谁也听不懂谁。

看着我那一脸不快的表情,朋友突然茅塞顿开了,以另一种方法向我解释。

终于让我明白,她是说我亲戚“扭转了局面”,那“table”和我想到的“桌子”根本无关。

再说远一点, turn the tables (on someone)这个短语也和“桌子”没什么关系, 它的意思是to suddenly take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advantage that was formerly held by someone else (反败为胜,转弱为强)。

沉重的外交笑话外宾被迫早请示晚汇报

沉重的外交笑话外宾被迫早请示晚汇报

沉重的外交笑话:外宾被迫早请示晚汇报作者:雷颐来源:《决策与信息》2010年第11期外事无小事。

外事中的一些与军国大事无关的“小事”,最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点。

对当年出现的“万岁文化”,一些外国人确实无法理解,因此险些闹出后果可能很严重的“笑话”。

友人不顾“常识”喊出“周恩来”周恩来会见外宾时,中联部工作人员齐锡玉先生曾当过几次翻译。

齐锡玉先生在《中共党史资料》第81期发表的《为周总理作翻译的点滴回忆》一文中写到,1952年5月1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各国工会代表团参加五一节观礼,并列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齐锡玉负责接待澳大利亚工会代表团,其中有位比尔·加德纳先生是煤矿工会代表。

在大会闭幕那天,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全体代表和外国工会代表团。

当中央领导出现在主席台上的时候,掌声和“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响成一片。

这时,毛泽东离开中央其他领导人向前走了一步,向人群挥手致意,“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更加震耳欲聋。

这时,加德纳不解地向齐锡玉问道:“为什么只喊毛主席万岁,不喊周恩来万岁?”对此提问,齐锡玉心里暗自怪他“怎么会提出这样没有常识的问题呢”?但碍于领导指示,不得不耐心地向他解释说,中国的制度不同于澳大利亚,总理不是第一把手,主席才是全国的领袖……不想加德纳不客气地打断齐锡玉说:“这些我知道,我的经历你却不知道。

”原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时,澳大利亚工会发动罢工声援中国,抗议澳大利亚政府卖生铁给日本,加德纳积极参加了这次罢工。

他说,之所以参加罢工,是因为当时看了一部新闻片,里面有很多反映日本侵略军暴行、让人毛骨悚然的镜头。

这部新闻片的结尾是周恩来答记者问,“周恩来的镜头很短,但是他的眼神和声音充分表达了他的义愤和决心。

从那时起,周恩来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象征”!会见结束时,外宾分成三队同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握手告别。

加德纳在同周恩来握手时用英语说:“向你致敬!”周恩来直接用英语回答:“谢谢你。

在美国说中式英语闹出的笑话

在美国说中式英语闹出的笑话

在美国说中式英语闹出的笑话
大学里曾经与美国一所大学的学生联欢,大家谈笑甚欢,意犹未尽,便邀请美国学生到我们的宿舍玩。

走到半路,其中一个美国女孩问,“Where is the bathroom?”我好不纳闷,她怎么会关心我们的浴室在哪儿啊?我如实指给她看。

女孩接着表达想进去。

我忙告诉她,“Sorry,our bathroom is closed。

我们的浴室关了”这回轮到女孩纳闷地摇头。

一路说笑到了宿舍,女孩又问,“where is your bathroom?”怎么又问啊?看到我一头雾水的样子,女孩说,水喝多了,想去回应“call of nature”(自然的呼唤)。

我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她想去洗手间。

事后仔细查书,bathroom不仅有浴室的意思,更多时候是指洗手间。

可是,在一些简化的字典里,迄今,也只有浴室的解释。

这则还算是笑话,另一件可就没有这么幽默了。

当时我和几个朋友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一家酒店乘电梯。

梯门一开,涌进三个美国大男孩。

其中一位,对着我的一个女同伴,问到“Are you working?”这个刚到美国不久的女孩回答,“Yes,but I am on holiday now。

是的,不过我现在假期。

”三个大男孩一脸坏笑,样子很是暧昧。

搞得我们莫名其妙。

同行的师姐,却脸色阴沉,一副欲说又止的样子。

事后,她告诉我们,“Areyouworking?”在美国是一句招妓俚语。

我们当时都以为他在问,“你在上班吗?”真是可恶!
外语的学习,如果剥离了文化与语境,就会力效不足,闹些笑话,出些枝杈。

那些年,我们和老外对话闹出的笑话

那些年,我们和老外对话闹出的笑话

爆笑:那些年,我们和老外对话闹出的笑话Have you experienced these situations?情景1 跟房东的对话有次房东问我: Did u eat anyting yet?我:No.房东重复了一遍: So u didn’t eat anyting.我:Yes...房东老太太犹豫了下,又问: Did u eat?我说:No.她接着说: So u didn’t eat.我:Yes...对于要崩溃的房东,却是无能为力。

Tip 1: 英语中回答是或否与中文不一样,不管问句怎么变,如果你想说“我没吃过”,那就得回答"NO",一定要跟后面的内容对应。

比如:--你不喜欢瑜伽,对吧?--是,我不喜欢。

应该说:--You don't like doing Yoga, right?--No, I don't.情景2 在温哥华乘skytrain(架空列车)的时候一个白人女人说: I am sorry.我说: You are welcome.对方都呆了。

Tip 2: "You are welcome"是用来回答"Thank you"的……可以用"Never mind.","That's OK.","That's alright."来回答"Sorry."情景3 第一次打电话叫TAXI对方问: Where you from?我回答:China. (还在奇怪叫taxi还分国籍?)对方可能以为我在搞笑,很郁闷的说: Sorry, we cannot do that...我一听,火大!怎么有种族歧视啊?就问: Why!?对方楞了半天,挂了……Tip 3: 在打车这种场合,老外问"Where you from",其实是想知道去哪里接你,地方口语中省略了"are"。

如何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

如何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幽默

三段 论
Explaining humor!
• Syllogism • Enthymeme
3steps ECR
• A process of covert syllogism into enthymeme

关于三段论
Aristotle introduced two concepts that help us understand how we reason : enthymeme and syllogism.
The enthymeme
The center of Aristotle’s theory Deductive arguments Two parts : truncated syllogism shared values
The syllogism---logic syllogism---logic
A story to share with classmates
1、一个美国中将到外国的一个兵营参观。末 了,他在队前讲话。为了活跃气氛,他足足用 了10分钟,讲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笑的笑话。 轮到译员翻译了,他只用了三句话。在场的人 无不捧腹大笑起来。 这个将军觉得美滋滋的。事后问译员:“这样 长的笑话,你为什么三言两语使能说得清清楚 楚?” “是这样的,将军,”译员有礼貌地回答,“你 的笑话,我想并不那么容易使人领会其中的妙 处,所以我只对他们说:‘刚才这位将军讲了一 则妙趣横生的笑话,务请各位大笑一阵,以示 友好!”
Solving by asking questions!
Search for analogous humor context in the partner’s culture (a)Where do people seek romantic encounters? (b) who is the least desired in romantic encounter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外交场合翻译闹笑话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第03期
外交场合,翻译的嘴很快,脑子也很机灵。

在处理细节方面有不少成功的范例。

有一次,我国领导人访问英国时,在谈话中引用了雪莱一句名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由于口误,说成是莎士比亚。

在场的陪同人员很着急,被称为“翻译泰斗”的英文译员陈明明灵机一动,既未说莎士比亚,也未点雪莱,而是巧妙译成“英国一个大文学家说过这句话。

”双方听后都非常满意。

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位高翻说:“我当时担任尼克松夫妇外出参观的翻译。

我在翻译中犯过一个错误,把中美之间距离的单位‘公里’翻成了‘米’。

当时只有周总理听出来了。

总理和蔼地对我说:‘好像太近了吧,’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1988年1月,邓小平会见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

當时的话题是:中国希望缓和局势,
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建设,中国愿同整个欧洲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随后,小平同志对客人说:“我今年84岁;该退休了”,不料,翻译一不小心把“84岁”误译成“48岁”。

会客大厅里顿时响起一片欢笑声。

(摘自《世界博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