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落叶” 说课稿

合集下载

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目标: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体验落叶的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准备落叶图片或实物2.准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鼓、铃鼓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张落叶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回忆秋天时树叶的颜色以及它们从树上掉落的过程。

鼓励学生描述他们对秋天和落叶的感受。

2.活动一:探索声音(10分钟)教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这些乐器发出声音。

然后,让学生自由地探索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试着模仿树叶掉落的声音。

3.活动二:落叶音乐(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打击乐器。

教师模拟树叶掉落的声音,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感受到的声音节奏,用打击乐器模仿掉落的树叶。

4.活动三:树叶的颜色(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颜色的落叶图片,鼓励学生用声音的方式来描述这些颜色。

例如,红色的树叶可以用高音,黄色的树叶可以用低音等。

5.活动四:落叶合奏(15分钟)将不同颜色的落叶图片分发给学生,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分配的颜色和乐器,进行合奏。

教师鼓励学生在合奏过程中发挥创意,用乐器的声音来表现树叶掉落的过程。

6.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活动的过程,并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

教师强调音乐可以通过声音来表达和描述不同的事物,同时也鼓励学生多听音乐,发现音乐的美。

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由创作一段关于秋天和落叶的音乐,可以使用任何乐器或者身体的声音来表达。

2.带领学生去户外观察树叶的颜色和形状,通过观察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和自然之间的联系。

3.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秋天和落叶的感受,写下一篇短文或者创作一首诗歌。

这样一个奥尔夫音乐的落叶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来引发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希望能为教师们的音乐教学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奥尔夫音乐之《落叶》

奥尔夫音乐之《落叶》
8.节奏音乐说再见




清晰音乐曲式结构的运用,能够从图片和音乐游戏,组合创作,聆听学习音乐
不用让孩子死记硬背地吧乐曲背出来
课程名称:《落叶》 编课老师:
活动
内容
感受《落叶》歌曲
律动与歌唱
活动
目标
欣赏音乐,理解乐曲的曲式
歌唱整首乐曲
活动重点
难点
模唱旋律,认识旋律描写的秋天景色
活动
准备
音乐,PPT 三角铁 纱巾




1.节奏问好,音乐乐器的节奏打击,让孩子们用节奏向老师问好
2.欣赏音乐,感受音乐中的喜悦,带着问题,让孩子们在欣赏中说出意境和自身感受3.认识乐曲表达的内容,出示PPT ,通过图片,让他孩子们感受到秋天树上的叶子黄了,掉落在地上的天气气象,加上风儿的吹拂,使得整个落叶成一幅黄金满地的图画
4让孩子通过PPT的图片学习,歌唱音乐旋律,体验一拍的节奏(如何打拍,身体的律动,肢体的感应等),通过语词体会四分音符的节奏感
5.播放音乐,哼唱乐曲,引导孩子们可以用“啦啦啦”的音高模唱旋律
6.小组分组学习,分开像个小组,一个小组唱旋律,一个小组唱音阶
7.纱巾,三Biblioteka 铁,运用在乐曲中,形成组合型的音乐创造

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五篇范例)

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五篇范例)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小班教案《落叶》1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这些词汇。

2、让幼儿初步感知昼夜更替的概念,培养幼儿初步的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早上、白天、晚上、夜晚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一、迁移已有经验,引出课题。

小朋友想想一天都有些什么时候呢?你们每一天都会做些什么事情?早晨会干什么?白天会干什么?晚上又会做些什么事情呢?二、结合挂图理解早晨、白天、晚上、黑夜的含义。

1、认识早晨。

(出示早晨图)问: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时候?(早晨)为什么?(因为太阳升起来了,小朋友在洗漱)带幼儿念读词语:早晨。

早晨起床后小朋友该干什么呢?教育小朋友早早起床来园参加晨间锻炼。

2、认识白天。

(出示白天图)问:图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这是什么时候(白天)为什么?(天上挂着太阳,小朋友在做游戏。

)带幼儿念读词汇:白天。

现在是白天吗?(是)为什么?(不开灯,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白天,我们小朋友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

3、认识晚上。

(出示晚上图片)问: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晚上)你怎么知道是晚上呢?(月亮和星星出来了,家里亮着灯,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在看电视)带领幼儿念读词汇:晚上。

晚上,街上的路灯会亮吗?如果没有路灯,我们能看得清吗?(不能)让幼儿说说晚上在家干什么?4、认识黑夜。

(出示黑夜图)问:图上有什么?是什么时候?(黑夜)为什么?(有月亮和星星,电灯关了,小朋友在床上睡着了)带幼儿念词汇:黑夜。

让幼儿说说黑夜里自己是不是和图片上的小朋友一样睡着了。

教育幼儿早睡早起。

三、引导孩子懂得时间的昼、夜更替。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程将介绍小班奥尔夫音乐中的一首经典作品——《落叶》的教学方法及实施步骤。

主要涵盖以下内容:1.了解音乐元素:音高、节奏、节拍、节奏类型等重要概念。

2.培养儿童音乐方面的感知和想象力:观察落叶,想象落叶飘舞的场景,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3.学习体验:学生们将亲自体验落叶般自由地舞蹈,感受音乐在舞蹈中的表现和自由感。

二、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培养儿童音乐感知和想象力。

•让学生了解音乐元素:音高、节奏、节拍、节奏类型等基本概念•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素质。

•通过舞蹈体验,增强学生自由感和自我表达能力三、教学步骤1. 音乐欣赏播放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让学生静听,感受音乐节奏和韵律,了解音乐成分。

2. 观察落叶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察视频或实物落叶,观察落叶被吹走的样子,落叶自由飘舞的场景, 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3. 落叶舞蹈1.曲子开始时,老师向学生介绍在歌曲中出现的节奏类型(如快/慢节奏),并教给孩子们一些舞 dance 动作,例如:用手势模仿风吹落叶,展示舞蹈方式等。

2.孩子们自由地表演舞蹈,尽可能的表达出落叶在风中飘荡的姿态。

3.在舞蹈完成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舞蹈的感受,并与学生分享这个舞蹈中的音乐元素。

4. 音乐练习老师向学生讲解各个音乐元素的含义,并让学生通过跟读的方式来练习和掌握音乐元素。

5. 游戏练习老师可以通过玩音乐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让学生彼此猜测音乐的节奏或者用手势模仿音符跑动。

四、教学材料•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落叶或者落叶视频•舞蹈练习视频五、教学效果评估在本节课结束后,老师可以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并对他们进行评估,以确认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评估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问答:通过提问来测试学生对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中主要元素的了解•观察:观察孩子们的舞蹈表现,从中看出他们对落叶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六、教学注意事项•确保教室有足够的空间,以提供足够舞蹈表演的空间•要确保所有的音乐元素都是孩子们能够理解的,不要给他们太多过于复杂的信息•要注意孩子们的自由感和表现力,鼓励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如果有时间游戏练习,可以加入一些互动式的玩乐元素,增强课堂氛围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老师在教学前提前准备了充足的教学材料。

小班奥尔夫音乐:歌曲《落叶》

小班奥尔夫音乐:歌曲《落叶》

小班奥尔夫音乐歌曲《落叶》活动目标:1.幼儿欣赏音乐,用肢体和乐器表现“叮叮”声。

2.幼儿初步认识唱名,学唱歌曲间奏的旋律。

3.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落叶若干、CD、录音机、乐器(碰铃)、图谱。

活动过程:一、谈话引题。

师:秋天到了,老师发现我们幼儿园很多树的树叶都飘落下来了,小朋友!你们有看到吗?师:那你们有没有看到树叶是怎么飘落下来的?请你来学一学它的样子。

小结:看来,小朋友平时都很注意观察树叶掉下来的不同样子。

今天老师这里有一棵神奇的音乐树,这棵树跟你们平时看到的可不一样哦,它的叶子会跟着音乐来跳舞呢!二、听音乐,教师做动作提示。

师:这棵树,要开始表演咯!注意听,看你们能不能发现,树叶是听到哪个音乐才开始跳舞的。

(间奏的时候,做手势)师:小朋友!你们听出来了吗?(幼儿……)那树叶是在什么时候出来跳舞的?(幼儿说“叮”的时候)师:对呀!它确实是在“叮”的时候掉下来的,那“叮”的一声是掉下几片?那“叮叮”是掉下几片呢?三、音乐游戏。

师:对!神奇的音乐树跟着美妙的音乐掉了许多美丽的叶子,你们看(洒落叶)哇……有那么多叶子吔。

我们也可以跟着音乐玩个好玩的游戏,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清唱、示范前两句音乐。

第二遍清唱请幼儿一起玩。

完整听音乐游戏。

师:游戏真好玩,现在请小朋友捡起叶子再轻轻飘落在我的篮子里哦!(提醒孩子坐下来)四、幼儿听旋律演奏乐器(碰铃)。

师:(出示碰铃)它是什么?幼儿……(好,请小朋友转过头从椅子后面拿出碰铃吧)注意,不能让他随便发出声音。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可以怎么玩?(幼儿自由回答)师:哦!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喝饮料,拿好杯子我要开始给你们倒饮料咯。

师:好,我们现在跟着好听的音乐和身边的小朋友碰碰杯。

“叮”的一声是碰几下?……五、看图谱,幼儿练习唱名。

师:看,这棵神奇的音乐树除了住着树叶宝宝,还住着很多的音乐小精灵呢,我们一起把他们请出来好不好?(示意孩子拍拍手) 教师手指d、r、m、f、s、l,幼儿练习唱名。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听歌、歌唱和舞蹈等多种形式,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和情感。

2. 感受秋天的特点,理解“落叶归根”的寓意。

3. 助于幼儿的语言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歌曲《落叶》。

2. “落叶归根”的绘本故事。

3. 与歌曲相关的舞蹈动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5min)教师介绍:“秋天到了,你们看到哪些现象了呢?(等待幼儿回答)这是因为秋天万物回归的一个季节,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落叶》。

”2. 歌曲引入(10min)教师播放BGM,让幼儿听一遍歌曲。

教师先唱一遍歌曲,让幼儿听一遍,然后让幼儿跟读。

教师让幼儿跟读第一遍,第二遍让幼儿合唱。

3. “落叶归根”的故事(10min)为了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落叶归根”的寓意,教师准备了一本图画书——《小松鼠找妈妈》。

教师先给幼儿讲故事,让幼儿了解小松鼠在世界上四处寻找妈妈,最后,妈妈告诉小松鼠:“落叶归根,只有回到家里才安全和幸福。

”因此,小松鼠回到家里,得到了满足和幸福。

4. 舞蹈练习(10min)幼儿是学唱《落叶》的同时,也要学跳舞。

教师播放BGM,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稍微动一下,然后继续听歌。

接下来,教师分配几种动作,分别教给幼儿,然后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学习如何完成这些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可以包括:踩脚、拍手、摆手、跳跃、旋转等,视幼儿的身体素质而定。

5. 合作活动(15min)教师将幼儿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扮演落叶,另一组扮演树木。

幼儿可以选择自己的角色,然后跟着音乐进行舞蹈演出。

落叶组的孩子根据音乐跳舞、摆动比较脆弱的落叶,而树木组的孩子则开心地招手欢迎落叶回家。

教师建议可以分别分批表演,让孩子们充分感受“落叶归根”的寓意。

6. 全体活动(10min)所有的幼儿再次跟着音乐,来一遍最后的合唱。

7. 总结(5min)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一天的学习和活动。

请幼儿在回家的路上,把今天學习的故事和舞蹈表演给家人们看。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简介奥尔夫音乐是一种德国式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其创始人为德国音乐家卡尔奥尔夫。

奥尔夫音乐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感、节奏感、和声感和表现力。

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奥尔夫音乐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本文将介绍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感和和声感。

2.通过舞蹈活动,增强孩子们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3.通过绘画、手工等活动,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增长孩子们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秋天的特点。

教学方式1.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每个环节,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

2.每个环节(音乐、舞蹈、手工)均为有趣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在操作中逐渐体验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奥尔夫音乐《落叶》听课1.播放《落叶》音乐,让孩子们听歌谣。

2.对每段旋律进行表演,让孩子们跟着做动作。

3.让孩子们模仿节奏,加入听歌谣的活动中。

第二部分:秋天色彩的表现1.准备颜料、画板、画笔,让孩子们自由绘制秋天色彩的图画。

2.提供橙黄色、棕色等颜色的纸张,让孩子们自由选取颜色,剪出代表秋天的形状进行贴画活动。

如:落叶、树枝等。

第三部分:落叶的活动1.让孩子们使用纸片制作落叶,让他们感受剪纸的乐趣。

2.班级协作制作落叶创意秀、落叶图画展等,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第四部分:舞蹈活动1.将孩子们分成若干组,让每个组负责一个节奏。

2.展示一个秋日的舞蹈动作,让孩子们分组模仿,并做出自己的表演。

3.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作属于自己的舞蹈动作。

教学总结小班奥尔夫音乐《落叶》教案通过调动孩子们的各种官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力和表现力,并通过绘画、手工、舞蹈等活动培养他们对秋天的认知,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意识、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奥尔夫音乐教案落叶

奥尔夫音乐教案落叶

奥尔夫音乐教案落叶教案标题:奥尔夫音乐教案-落叶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理解其核心原则和教学理念。

2. 能够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3. 学习和演奏《落叶》这首音乐作品,理解其中的音乐元素和表达意境。

教学准备:1. 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奥尔夫音乐教具,如乐器、绘画工具等。

3. 《落叶》音乐作品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落叶”主题,让学生回忆或描述秋天中的落叶景象。

2. 引导学生思考:落叶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飘落的?探究:1. 听取学生的回答后,播放《落叶》音乐作品,让学生仔细聆听。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实践:1. 给学生分发或展示乐器,如木琴、铃铛等,让他们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和旋律。

2.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具进行即兴演奏,表达落叶飘落的音乐形象。

拓展:1. 鼓励学生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等,表达对落叶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落叶的感受和想象。

总结:1. 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奥尔夫音乐教育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落叶》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合作创作和表达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创作记录等,评价其对落叶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延伸活动:1. 邀请学生在学校或社区的音乐会上演奏《落叶》或类似主题的音乐作品。

2.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绘画展览或舞蹈表演,展示他们对落叶主题的创作成果。

教学反思:1. 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奥尔夫音乐活动“落叶”说课稿
我们常说要把一日生活作为对幼儿的教育活动,从点滴出发,使幼儿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孩子们对一日生活的发现及兴趣点,是教育的最好契机,以此入手投其所好,幼儿更易于接受。

一、活动由来
这节“落叶”活动源自生活中孩子们的一次发现。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转凉,在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纷纷被地上的落叶所吸引,有的捡叶子,有的抛叶子,孩子们如获至宝,陶醉在茫茫的叶雨中。

见孩子们如此感兴趣,随后教师便组织孩子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叶子的活动,如叶子拼画、画叶脉、手撕叶子等,“落叶”活动便是其中的一节。

音乐活动较为抽象,小班幼儿多以欣赏、演唱、律动为主,而此次活动需要孩子们听辨出每句中“叮”的声响,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分析能力较弱,记忆特点为瞬时记忆,所以对整首歌曲“叮”的声响次数难以准确掌握。

为了顺利地开展活动,完成此次活动的两个目标,给幼儿以直观的引导,教师借助电子白板的多种功能来辅助开展此次活动。

图1 教师做音乐活动观摩课
二、活动目标
(1)能按数取物,随音乐进行表演。

(2)初步尝试看图谱标志操作乐器。

三、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准备了撞钟、塑料树叶、白板课件。

四、活动环节与策略
本次活动的环节与策略由四部分组成:
1.去郊游音乐入室
首先运用白板的声音链接功能,播放欢快的音乐,引领幼儿律动入室。

在幼儿进入教室后,一幅美丽的落叶动态画面呈现在眼前,给幼儿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来到叶雨丛林,使孩子们一下便进入了角色。

当问孩子们叶子是怎么落下来时,一阵风声的播放验证了孩子们的答案,孩子们好奇的眼神里随之而来的是欢喜。

2.幼儿完整倾听,初步感受歌曲
“风儿吹下来多少片叶子?”随着教师的提问,孩子们完整地欣赏了歌曲。

但一遍似乎并不能使孩子们在回答问题时自信满满,只有几个小朋友随之互动,接下来的设计,便满足了每一名幼儿的需求。

3.白板演示,帮助幼儿感知“叮”的声响次数
利用电子白板的多种功效将歌曲中的每一句都呈现出来,使幼儿分句倾听,感知“叮”的声响次数,了解其与叶子落下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的互动形式进行验证。

首先,在听辨第一句的前半句后,利用白板的拖拽功能,幼儿将自己听到的叶子数量拖拽到格子内,用播放后半句的方法来进行验证。

孩子们听到答案时再次兴奋起来,从而调动他们参与的兴趣。

在第二句的播放中,从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每名幼儿都十分明确自己的任务,都真正参与进来了。

孩子们似乎觉得还是简单,都笑着将答案脱口而出。

不过第二次答案揭晓的方式再次吸引了幼儿,又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回来,利用板擦的功能,将答案覆盖,请幼儿用“魔法棒”将答案变出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尝试操作。

随之而来的第三句,运用了隐藏后拖拉的方式将答案揭晓,孩子们的参与热情极高,虽然随着声响次数的增加,难度增加,但孩子们都希望自己能够上前感受白板的神奇功能,所以热情未减。

直至第四句神奇魔水、透镜功能的运用,孩子们的参与热情仍旧没有减退,通过逐句分句孩子们掌握了歌曲内容,了解了“叮”的声响次数关系。

4.乐器演奏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教育目标,引导幼儿用乐器准确演奏声响,为此教师出示了图谱,利用白板的拉幕功能由局部到整体地呈现图谱,使幼儿有目的地观看,易于对图谱中的图标进行初步分析,使幼儿更加明确乐器操作标志。

最后以落叶律动游戏结束此次活动。

白板的利用使孩子们的参与热情在一个个神奇功能的参与下从一个高潮到另一个高潮,实现了此次活动的目标,使活动顺利完成。

五、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让幼儿在看、听、做、演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大胆表演,最终完成活动目标。

活动的突出特点是:(1)捕捉幼儿生活点滴,挖掘教育价值。

通过对幼儿在生活中兴趣
点的关注来挖掘教育契机,真正做到活动源于幼儿的生活。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活跃课堂气氛。

在活动中视听结合,使孩子们充分感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活动由简至难,层层递进。

通过电子白板的多种功效,在互动的过程中,使孩子们感受“叮”的递增与递减,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