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小学美术_12青花瓷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花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青花瓷器器形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教学难点:认识主纹与辅纹各自的装饰特点,并能将其合理地安排到器型中,使其布局合理,装饰美观。
课前准备:1、教师:青花瓷半成品、展示用卡纸及标题,蓝色彩笔等。
2、学生:素描纸、蓝色彩笔、剪刀、青花瓷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1、情景设置:老师带领学生来到拍卖会现场,请学生为元代的“鬼谷子下山”青花瓷罐估价。
2005年7月,英国伦敦举办的拍卖会上,元青花瓷罐“鬼谷子下山”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拍卖史上的最高纪录。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青花瓷高超的艺术水平。
2、学生根据课前资料搜集,回答自己了解的青花瓷有关的知识,如青花瓷名称的由来,艺术特点,发展历史等。
学生用概括性的语言进行汇报,教师总结。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3、小结:青花瓷从选料、纹饰到制作工艺都极为考究,在古代深受帝王、文人以及百姓的喜爱,堪称“人间瑰宝”,迄今为止,青花瓷已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独具文化内涵的青花瓷世界吧。
二、探讨学习,体验创作欣赏精美的青花瓷图片,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发现了青花瓷的美。
小结:器型美,釉色美(白地青花),纹饰美。
1、器型探讨(1)青花瓷器种类繁多、历史悠久。
其中青花瓶的造型尤具特色。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3篇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篇6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青花瓷的器型,了解青花瓷的纹饰以及布局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审美品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青花瓷的美、表现青花纹饰教学难点:理解青花瓷与中华艺术的内涵联系,怎样表现青花瓷纹饰三、教学准备:相关视频、多媒体课件、蓝色颜料、画笔、白色画纸、展示磁贴四、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欣赏《青花瓷》一曲,放松心情)1、刚才欣赏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非常古典的韵味,非常优美,想必同学们猜到今天我们的课题了,就是《青花瓷》2、辨析陶与瓷,了解陶瓷基础知识。
二、直观感知,认识青花1、何谓青花?教师小结: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青花其实是它的文学名字,真正的科学名字应该叫釉下蓝。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钴料烧成后呈蓝色,故得名青花瓷。
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2、青花瓷的发展唐宋——元——明——清——现代二、具体分析,了解青花(有何魅力?器型、纹饰)1、青花瓷的色彩2、青花瓷的器型教师提问:生活中你见过哪些青花瓷?常见青花瓷的器型可分为:碗、盘、瓶、罐、壶、杯、盆、洗、盒等。
3、青花瓷的纹饰(1)工匠艺人是如何装饰美化青花瓷的呢?(欣赏不同题材的青花瓷品)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总结:纹饰有山水人物,诗文书画,花鸟虫鱼,题材丰富广泛。
(风景、植物、动物、人物、其它几何纹样等。
(2)青花纹饰如何布局呢?(分析不同器型的青花纹饰布局)主要以青花瓷瓶为例,盘、罐辅助讲解花纹分布。
主纹:主题含义内容、纹饰较大。
(板书:青花纹饰布局:主纹)辅纹:辅纹多使用连续纹样左右重复排列、纹饰较小。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案5篇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案5篇五年级美术老师要允许同学们自由创作,开放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孩子的艺术潜能。
在美术教学中,你有写过五年级美术教案?不妨和我们共享一下。
你是否在找正打算撰写“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303870五年级美术青花瓷教案1母鸡本事大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胜利的欢乐,培育对美术的爱好。
2、学习画一个封闭的圆,并在圆的基础上添画成小鸡。
3、培育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4、在浸染、观赏作品中,体验胜利的欢乐。
教学打算:1、每名幼儿胸前一只母鸡图,藏三支油画棒。
2、若干只剪成鸡窝的粉色卡纸。
教学过程:1、幼儿别上母鸡图,带上三支油画棒。
随音乐《老母鸡》学母鸡拍拍翅膀进入室内坐下来。
2、小母鸡们有什么本事呢?哪只母鸡能干,用你的油画棒生个鸡蛋。
其它小母鸡也来生鸡蛋吧,我们去找个鸡窝生个蛋,鸡窝在哪儿呀?音乐四遍,幼儿随音乐自由画蛋。
生了这么多的鸡蛋我们心情怎么样?3、假如能把鸡蛋孵出小鸡来,那肯定更华蜜吧。
这次让母鸡妈妈先来试试。
(音乐时,老师边示范边念儿歌:啄破一个洞洞,露出尖尖嘴巴,伸出二只小脚,叽叽叽叽叫妈妈。
)我孵出小鸡来了,你们想不想把蛋孵成小鸡呢?(音乐四遍,幼儿自由地找个圆画成小鸡。
老师提示幼儿把一些空的鸡窝画小鸡。
)4、小母鸡们真能干,大家想想小鸡们喜爱去哪里玩,爱吃什么食物,我们给它添画上去。
5、我们真能干,不仅会生蛋还能孵出小鸡来。
我们带鸡宝宝去外面晒晒太阳,做做嬉戏吧。
活动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幼儿驾驭了画圆的方法,我通过出示美丽的母鸡图片,引起了幼儿的爱好。
在示范画圆前,我应当带领幼儿用手在空中比划一次画圆,这样有助于幼儿后面的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圆。
在示范画圆时,我应当随即的强调一下拿画笔的正确姿态,每一个细微环节都要留意到,下次活动中应当更加的细心与全面。
在幼儿动手画圆时,我不但留意指导个别幼儿,还随时顾忌全部的幼儿,用主动的语言激励幼儿,这点在以后的教化活动中要接着保持。
湘版美术青花瓷教案5篇

湘版美术青花瓷教案5篇制定好教案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教案的编写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和时间控制,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湘版美术青花瓷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湘版美术青花瓷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传统纹样装饰特点,感受青花瓷的色调美和纹样美。
2、尝试运动连续的线条或者花纹设计一件青花纹样的花瓶。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人手一只蓝色记号笔、一张印有花瓶的白纸。
3、古典音乐。
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肖老师带来了什么?(花瓶)2、师:你们知道花瓶有哪些部分组成吗?(瓶口、瓶颈、瓶身、瓶底)3、师:老师这里有很多花瓶,请你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蓝色的花纹)它们的底色呢?(白色)4、师:那你们知道这种蓝色的花纹白色底的花瓶是什么花瓶吗?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青花瓷花瓶,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人把蓝色叫做青色,所以叫青花瓷花瓶,它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哦。
二、观看ppt,欣赏并了解青花瓷装饰花纹的特点。
1、师:你们喜欢这种青花瓷花瓶吗?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2、对比:这两个花瓶哪个是青花瓷花瓶呢?为什么?这个青花瓷花瓶的花纹在哪里?它是怎么组合排列的?3、师:它们两个是青花瓷花瓶吗?它们的花纹有什么不一样?瓶口的花纹是怎么排列的?设计师把大块的花纹放在了哪里呀?它是怎么组合排列的?4、总结:每个青花瓷花瓶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都是设计师们精心设计的,都有他们自己的想法,这样我们的花瓶才会更美。
三、小小设计师1、师:今天我请我们小朋友来当设计师,我们一起来设计青花瓷花瓶哦。
2、师:请你们先想一想可以在花瓶上装饰一些什么样美丽的花纹?瓶口怎么设计?瓶颈?瓶身?瓶底?一些花纹你可以怎么组合、排列起来才好看呢?3、师:我请一些小设计师上来介绍一下自己设计的美丽的花纹。
4、师:每位设计师的想法都很不错哦,现在我请你们来自己进行真正的创作啦!四、展示青花瓷花瓶1、师:小设计师们,完成的作品请拿上来展示哦。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

美术《青花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课《青花瓷》。
本课主要介绍青花瓷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青花瓷实物或图片、绘画用品。
学具:绘画用品、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示范:教师现场绘制青花瓷图案,边画边讲解,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绘制青花瓷图案,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青花瓷历史背景:简要介绍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
制作工艺:介绍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如拉坯、绘图、烧制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绘制一幅青花瓷图案。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绘制出具有青花瓷特点的图案。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青花瓷的短文。
答案:学生从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点等方面,简要介绍青花瓷,表达自己对青花瓷的认识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绘画技巧的指导还需加强。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他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如书法、山水画等,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提高绘画技巧。
五年美术《青花瓷》课教案

五年级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培养学生对传统陶瓷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兴趣。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青花瓷的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2. 教学难点: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青花瓷相关资料、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陶土、瓷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
3. 示范讲解:教师展示青花瓷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进行青花瓷创作。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 学生对青花瓷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制作工艺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青花瓷创作的表现和创意。
3. 学生团队合作、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展示。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或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2. 学生可以尝试其他陶瓷艺术形式,如陶器、釉陶等。
3. 鼓励学生参与陶瓷艺术比赛或展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表现。
2.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九、教学资源1. 青花瓷相关书籍、杂志、网站等资料。
2. 青花瓷作品图片、视频资料。
3. 陶瓷艺术家的访谈或讲座视频。
十、教学计划1. 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
2. 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如青花瓷的进一步学习或其他陶瓷艺术形式的教学。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

五年美术《青花瓷》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彩绘技巧创作青花瓷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青花瓷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特点3. 彩绘技巧的运用4. 创作实践:设计一款青花瓷作品5. 作品欣赏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彩绘技巧的运用。
2. 难点:如何创作出具有个性化和创意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彩绘材料(如水粉、毛笔、画纸等)3. 瓷片或陶片(可用于实践操作)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青花瓷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美丽图案和独特魅力。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阅读资料等方式,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特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青花瓷的制作过程,示范彩绘技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青花瓷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花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更多关于青花瓷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陶瓷展览,加深对青花瓷的了解。
2.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价值。
3. 开展青花瓷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示才华。
七、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的创意性、技巧性和美观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学习态度。
3. 学生对青花瓷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课后拓展情况。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小学美术优质优质教案《青花瓷》

小学美术优质优质教案《青花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章《陶瓷之美——青花瓷》。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学习青花瓷的绘画技法和设计原则;实践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青花瓷的魅力,提高对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设计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青花瓷绘画技法与设计原则的掌握。
重点:了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实践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青花瓷实物、绘画工具、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青花瓷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青花瓷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背景知识讲解:介绍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青花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技法讲解与示范:a. 讲解青花瓷的绘画技法,如线条、构图、色彩等。
b. 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步骤。
4. 实践创作:a.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b. 学生在画纸上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完善作品。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六、板书设计1. 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 青花瓷绘画技法与设计原则。
3. 学生作品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青花瓷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己的创意,完成一幅青花瓷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要求线条流畅、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a. 邀请陶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陶瓷艺术。
b. 组织学生参观陶瓷博物馆,拓宽视野。
c. 鼓励学生尝试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创作,如剪纸、泥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花瓷》教学设计
新村小学齐丽娜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选自湘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课题《青花瓷》是
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点,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呈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很大的想象空间。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一个“中心对称图案的方法”,学生可以在纸盘上随意画出任何图案,从而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图形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美术内容的要求以及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
我将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本文的教学目标作简要的阐述。
1 、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艺术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瓷器及青花瓷器的特点。
3、学习用蓝色水笔画青花瓷用具。
三、教学重难点根据小学五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本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设计为:感受瓷器及青花瓷器的艺术美。
教学难点设计为:设计青花瓷器花纹图案。
四、教法与学法(一)教法新的美术课程提出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教师应该在充分相信并且尊重每位受教育者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各自个性天赋的视觉思维方式和体验,这决定着学生有可能具有丰富而自由的创造力。
因此,我引导学生运用了观察学习法,通过观察图片,与学生一起探讨青花瓷的特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创造过程中的问题。
(二)学法 1. 自主学习法。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扮演着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以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2. 合作学习法。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学生互学互鉴,在小组的讨论交流中不断得到启发,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我将围绕以下7
个环节来对教学过程进行具体解说。
(一)瓷器的历史和认识1、说说china的中文含义,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为什么?揭示课题:瓷器。
(二)告知课前学习结果:瓷器的悠久历史 1、瓷器被称为china 2、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
中国被称为瓷国。
1、任务一:说青花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它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为我国赢得了“瓷都之国”的盛誉。
其中,青花瓷堪称“人间瑰宝”。
这种瓷器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纹饰,蓝白相映,怡然成趣,素雅清新,充满活力。
同学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器型的青花瓷?纹饰的类型有哪些?装饰布局有何特点?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
(生讨论、汇报,教师评价小结)
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青花瓷的器型很多,有罐、碗、瓶、壶、杯、盘、盒等,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花瓷纹饰题材十分丰富,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诗文博古、吉祥图文等,并运用象征、比拟、谐音等手法表达吉祥、美好之意。
(板书:器型多样纹饰多样)
【设计意图:谈话法引导学生展开回忆,初步感受青花瓷的器型及纹饰特点。
】
2、任务二:赏青花
青花瓷的结构有哪些,民间艺人又是如何装饰美化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课前自学的叙述稿,以四人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形成意见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
下面,我们以鬼谷下山青花瓷大罐为例做一分析。
(出示图片)
这件青花罐从结构上分为颈、肩、腹、胫四部分。
罐上纹饰多层布局:腹部为主纹,刻画了鬼谷下山故事情节;其它部分为辅纹,颈部、肩部分别饰有水纹和缠枝牡丹纹,胫足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杂宝。
整个青花纹饰构图严谨,气势恢宏,韵律灵动,人物刻画流畅自然,气韵十足,山石皴染酣畅淋漓,笔笔精到,十分完美。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主纹一般装饰在作品的主要位置,纹样多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或具有吉祥图文的谐音寓意为主(出示课件);辅纹一般以抽象或具象的连续纹样装饰在罐(瓶)的颈、肩、胫等次要位置,好像给罐(瓶)戴上花环、项链,穿上漂亮的鞋子(出示课件)。
在这些青花瓷瓶中,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出示课件:不同形态的青花瓷图片若干)想好后,讲给本小组的同学们听一听。
(学生观察、思考、反馈,教师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说出所喜欢的青花瓷及其器型特征与纹饰特点)
【设计意图:直观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瓷,加深学生对青花瓷形体特征及纹饰特点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课重点。
】
3、任务三:画青花
欣赏了这么多青花瓷作品,那么,你们准备画一件什么样的青花瓷作品呢?谁来说一说?(生反馈,师评价)你说的可真好呀!能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喜欢的青花瓷吗?
请两名学生上台板画,其余学生观看。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板画情况,教师适当补充完善画面,并强调创作时要抓住青花瓷的形体特征,主纹内容要突出,辅纹可以多样化的纹饰(点、线、面相结合)进行装饰。
【设计意图:直观法指导学生尝试表现自己最喜欢的青花瓷,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需要帮助点,教师做进一步
4、任务四:创青花
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青花瓷表现出来了,下面,大家就赶快动手吧!安排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青花瓷形象。
【设计意图:练习法引导学生提高审美、巩固新知。
】
三、检测导结
1、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
2、小结本课。
同学们,青花瓷是我国民间美术的一朵奇葩,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今天,我们学习了瓷器上的青花纹样,其实,青花纹样这一元素还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出示课件:青花纹样床单、钢笔、U盘、T恤、手机等作品)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本领,去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