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钢量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结构含钢量限值

结构含钢量限值

当地下水位低于此情况时,应酌情降低限额。
2)所有全地下室均按照覆土厚度为 0.8M~1.0M 考虑,所有半地下室均按 照没有覆土荷载考虑。当覆土厚度低(高)于此情况时,可酌情降低(增 加)限额。
3) 人防地下室按照 6 级人防标准考虑,若实际人防标准高于 6 级,可酌情 考虑提高地下室限额水平。
4) 所有地下室均按照仅设置一层地下室情况考虑,当地下室层数为两层 时,应酌情考虑降低地下室限额水平。
5) 对于地下室,当采用整体筏板基础或整体桩筏基础时,地下室及半地下 室的含钢量可适当提高。
8、对于本目标值中未包含的建筑类型及部位,各地产子公司可根据当地工程的 特点、情况及可靠的经验数据自行设定相应的优化目标值。
4、本目标值不对“基础”的结构含钢量做出相关要求,但子公司在进行基础 选型时务必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地质勘察和相关地质试验,在 保障结构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多方案的经济性比选,以选择具有最好经济性 的基础形式。
5、本目标值中“花园洋房”是指绝大部分层数均设有露台、几乎层层平面均 有较大的凹凸关系的复杂多层建筑;而“普通多层住宅及公寓”是指绝大 多数楼层均为标准层,仅个别楼层存在露台或凹凸关系的多层建筑。
160
160
上部结构
55
53
45
43
自带全埋一层地下室 175
175
170
170
上部结构
61
58
48
45
自带全埋一层地下室 180
180
172
172
上部结构
67
63
52
48
自带全埋一层地下室 185
185
175
175
地下室
185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费用约占新建工程土建造价的30~40%。

用钢量的高低对于造价管理尤其是限额设计条件下的工程造价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含钢量结构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日臻完善。

土地出让方式的改变,以及土地价格和国家各种规费的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这两年对房地产行业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消费者买房时也越来越理智,方方面面都要求开发商在各个环节都不能疏忽。

在这种大背景下,项目的成本控制开始前所未有的被重视起来。

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建成本,结构成本更是从严控制。

目前各项工程甲方都不约而同提到结构用钢量指标,各个设计院经营管理部门对这方面体会可能最深。

除了建筑设计方案之外,房地产公司经常以单体建筑的含钢量作为衡量设计院水平的标准。

房地产公司通过多年的开发经验,积累了含钢量的一般范围,在洽商阶段会将含钢量指标写入合同条款,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执行。

控制含钢量不仅是结构专业设计人员的任务,同时需要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通力合作。

房地产公司下达的设计时间往往较为紧迫,随着设计院市场化发展,为了提高竞争力,拟定控制含钢量的措施势在必行。

二、采用结构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方案有重大影响,所以建议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尽早介入,提请方案设计人员在满足建筑功能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结构规范的限制。

例如控制建筑的长宽比、高宽比、平面凹凸尺寸、楼板开洞面积、层高和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等。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建筑平面布置尽量简单,对凹凸部分要进行控制,避免出现复杂的平面形状,例如平面凹凸比较多时,增加了外墙面的面积,不仅影响节能保温造价,而且结构的钢筋含量增加,结构设计的各项指标也会趋于不合理,影响结构的总含钢量;适当降低层高,会使工程造价降低(有资料表明:层高每下降10厘米,工程造价降低1%左右,墙体材料可节约10%左右);同样合理地控制建筑物的高度也可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当住宅为剪力墙体系时,抗震设防烈度7度,结构高度在80m以内时,抗震等级为三级;高度超过80m时,抗震等级为二级,由于结构抗震等级不同,混凝土构件(墙、梁等)的最小配筋率不同,钢筋的锚固长度不同以及其他一些抗震措施均有所提高影响结构的含钢量;合理控制柱网和竖向布置,有资料表明竖向构件占结构含钢量约40%~50%左右;可见,重视建筑方案前期是至关重要的。

住宅含钢量限额及影响因素

住宅含钢量限额及影响因素
如项目采用装配式,上部结构钢筋用量增加5kg/m2,混凝土用量增加0.04m3/m2 (备注:预制构件的部分不计入到含钢量测算中)
8.架空层的含钢量需计入,并应计入相应的结构面积
二、各房企限额对标 以佛山区域100m塔楼为例对比
房企 旭辉 融创 碧桂园 龙光
塔楼 45.5~49.5
47 46~50 44~49
• 请记住下列数据,便于沟通时可以快速估算 ① 覆土每增加0.1米,钢筋用量增加约2kg/m2 ② 结构转换层一般含钢量350~700 kg/m2,混凝土用量0.9~2.0m3/m2,转换 层以上标准层约增加3kg/m2 ③ 上部结构层高每增减0.1米,钢筋用量增减约1kg/m2 ④ 如项目采用铝模,上部结构钢筋用量增加3kg/m2, ⑤ 如项目采用装配式,上部结构钢筋用量增加5kg/m2
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但要考虑当地审图要求。
三、结构成本控制关键点 风荷载取值及经验数据
7.风荷载的取值
在与审图沟通的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按《荷规》8.2.1的条文说明进行沟通,不能只局限于现 状,而要着眼于以后的规划
三、结构成本控制关键点 承台的审核要点
8.独立承台的配筋,如果承台宽度满足要求,需尽量按下列构造配筋,采用该方法配筋可节省10%的 钢筋,相当可观,因此需核对设计院的承台大样是否有下面做法的表达
地下室 140-160
170 135~150 120~133
地下室(人防) 160-190 190 145~160 142~155
二、各房企限额对标 以中山区域100m塔楼为例对比
房企 旭辉 融创 碧桂园 龙光
塔楼 46~49
48 46~50 44~49
地下室 140-160
170 135~150 120~133

高层住宅的含钢量控制

高层住宅的含钢量控制

增加主体宽度。(5)如 确 有 不 可 避 免 的 短
肢剪力墙,也应 通 过 设 置 刚 度 较 大 的 连 梁
形成整体的连 肢 墙 或 整 体 小 开 口 墙,通 过
连梁耗能减轻 墙 肢 的 破 坏,以 提 高 结 构 的
图 3 21# 楼 标 准 层 结 构 平 面 布 置 图 适 用 高 度 为 120m;超 过 此 限 ,就 要 按 超 限 高 层 论 证 。 因 此 建 筑
延 性 。 (6)柱 墙 尺 寸 的 收 级 :如 果 单 纯 从 含 钢量的角度来看,应 每 差 50MM 就 收 级 一
物高度分别控制在<60m,<100m 和 <120m 的 范 围 内。(2) 次,但是从施工的角 度 看,截 面 过 多,变 化 过 于 频 繁,因 此 应 合
建筑物的层高:有数 据 表 明,层 高 每 增 加 10cm,每 平 方 米 的 含 理控制墙柱的收级,既控制含钢量,又保证施工的效益。(7)水
置得过厚,过 于 零 碎,否 则 墙 体 的 增 加,短
肢剪力墙数量 的 增 加,墙 体 含 钢 量 及 结 构
质 量 都 会 增 加 ,而 且 对 结 构 无 益 。 (3)增 加
山墙部分墙长 和 连 梁 的 刚 度,有 利 于 提 高
整体刚度和抗 扭 性 能。(4)阳 台 位 置 如 果
建筑允 许,可 将 剪 力 墙 设 置 在 阳 台 外 侧,
图 2 12,13,15,16,17# 楼 标 准 层 结 构 平 面 布 置 图
贡献大,内 部 的 墙 体 对 刚 度 的 贡 献 小,因
此设计时尽量 将 墙 体 布 置 在 外 围,同 时 尽
量 增 加 长 墙 比 例,不 设 或 少 设 短 肢 剪 力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地下结构
140~160 160~190
140~160 160~190
160~190 190~220
160~10
150~180 180~210
上部结构
八度区 Ⅲ类场地土 含钢量(kg/ 45~55 m2) 55~65 60~70 65~75 70~80 110~130 120~140
八度区 Ⅳ类场地土 含钢量(kg/m2) 55~65 65~75 70~80 75~85 80~90 110~130 120~140
上部结构
地下结构
130~150
130~150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超高层主楼范 150~180 围内无人防大 地下室 主楼范围外无 150~180 人防大地下室 6级人防大地下 180~210 含钢量控制标准表格(八度区) 结构型式与部 八度区 Ⅱ类场地土 位 含钢量(kg/ 多层砖混住宅 m2) 35~45 上部结构 多层框架住宅 45~55 上部结构 小高层住宅上 50~60 部结构 高层住宅上部 55~65 结构 超高层住宅上 70~80 部结构 多层主楼范围 110~130 内无人防小地 小高层主楼范 120~140 围内无人防小 地下室 高层主楼范围 140~160 内无人防小地 超高层主楼范 160~190 围内无人防小 地下室 主楼范围外无 160~190 人防大地下室 6级人防大地下 190~220 150~180 150~180
上部结构
地下结构
120-140 140~170
120-140 140~170
140~170 170~200 七度区 Ⅲ类场地土 含钢量(kg/ 35~45 m2) 45~55 50~60 55~65 60~70 110~120 110~130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发布,含钢量精细化4大招土木智库发布时间:19-04-2613:56优质原创作者2019年4月1日,新版《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实施,意味着,普通住宅钢筋含量将增加5%,地下车库钢筋含量将增加10%!虽然有业内人士测算,钢筋含量增加对房企整体的建造成本影响不大,但近年,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限价限售等政策,房企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严峻的行业形势下,房企该如何应对钢含量增加带来的成本问题呢?作者发现,影响建筑钢含量的因素除了荷载,还有其他因素,如:建筑方案、结构体系、高强材料、构造做法等等。

因此,房企可以尝试通过优化结构,控制含钢量。

以龙湖和绿城的含钢量控制做法为例:一、建筑方案1,建筑物高度的控制龙湖规定:抗震等级每提高一级,内力放大系数、构造措施均提高一级。

当建筑物高度超过且接近分界点时,尽量通过优化层高、标准层面积、楼层数,使建筑物高度按照高度分界点控制。

2,建筑物高宽比超限的控制龙湖《高规》4.2.3条规定: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下面的数值:3,层高控制压缩层高,保证净高。

层高的压缩,可以减少结构柱、剪力墙构建的高度,同时减少建筑的总高度、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降低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风荷载,间接降低含钢量。

(1)结构梁高控制目前最经济的结构梁高为1/8~1/12的梁跨度。

公共走道、设备管线密集处等建议采用宽扁梁、型钢梁。

而车库则考虑实心或空心无梁楼盖。

空心无梁楼盖在车库顶板覆土较厚(≥1.5m)或有消防车荷载时更有优势。

(2)设备管线空间控制对于风管、电缆桥架、给排水、消防等管线密集处,采用综合管线图进行优化设计,往往可以节约200mm高度。

设计院对公共走道、地下室、大型商业进行综合管线图设计,建议由暖通空调专业设计人员完成,以优化设备管线所占的空间高度。

(3)结构梁高空间、设备管线空间的相互利用结构主梁与主管线平行布置与管线相交处采用变截面梁管线穿结构梁处理,预留洞口尺寸一般控制在梁高的1/3以内采用无梁楼盖,设备管线与柱帽(如设置)在同一高度空间。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

浅谈结构设计中的含钢量控制【前言】在市场经济下,房地产开发商为降低房屋造价往往比较注重结构的含钢量,并在设计合同中对含钢量加以限制,这就对结构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构设计师如何在满足国家规范、做到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使设计的结构更加经济合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问题。

下面结合平时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来谈一谈在实际工程中控制含钢量的一些有效措施。

一.影响用钢量的宏观因素:影响建筑物结构用钢量的宏观因素,首先是建筑物的体型(平面长度尺寸及长宽比、竖向高宽比、立面形状、平面形状等),其次是柱网尺寸、层高以及主要抗侧力构件所在位置等。

1.平面长度尺寸:即结构单元是否超长,当建筑物较长,而结构又不设伸缩缝时就成为超长建筑。

超长建筑由于必须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它相对于非超长建筑主要对待的仅是荷载产生的应力,其单位面积用钢量显然要多些。

2.平面长宽比: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物,不论其是否超长,由于两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也即整体刚度)相差甚远,在水平力(风力或地震)作用下,两向构件受力的不均匀性造成配筋不均。

3.竖向高宽比:这主要针对高层建筑而言,高宽比大的建筑其结构整体稳定性肯定不如高宽比小的建筑,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并控制结构的侧向位移,势必要设置较刚强的抗侧力构件来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这类构件的增多自然使得用钢量增多匀,使得其单位面积用钢量相对于平面长宽比接近的建筑物要多。

4.立面形状:这是指竖向体型的规则性和均匀性,即外挑或内收程度以及竖向刚度有否突变等。

如侧向刚度从下到上逐渐均匀变化,则其用钢量就较少,否则将增多,较典型的有竖向刚度突变的设转换层的高层建筑。

5.平面形状:若平面较规则、凹凸少则用钢量就少,反之则较多,每层面积相同或相近而外墙长度越大的建筑,其用钢量也就越多,平面形状是否规则不仅决定了用钢量的多少,而且还可衡量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劣,从这点上分析得知用钢量节约的结构其抗震性能未必就低。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结构位置 上部结构 地下结构
上部结构 地下结构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含钢量控制标准表格(六度区)
结构型式与部 六度区

Ⅱ类场地土
含钢量(kg/
多层砖混住宅 m220)~30
上部结构
多层框架住宅 30~40
上部结构
小高层住宅上 35~45
部结构
高层住宅上部 40~45
结构
超高层住宅上 45~55
部结构
高层住宅上部 55~65
结构
超高层住宅上 70~80
部结构
多层主楼范围 110~130
内无人防小地
小高层主楼范 120~140
围内无人防小
地下室
高层主楼范围 140~160
内无人防小地
超高层主楼范 160~190
围内无人防小
地下室
主楼范围外无 160~190
人防大地下室
6级人防大地下 190~220
140~160 160~190
160~190 190~220
120-140 140~170
140~170 170~200 七度区 Ⅳ类场地土 含钢量(kg/m2) 45~55 55~65 60~70 65~75 70~80 110~120 110~130
130~15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抗震等级地区的含钢量控制标准
超高层主楼范 150~180 围内无人防大
150~180
150~180
地下室 主楼范围外无 150~180
150~180
150~180
人防大地下室 6级人防大地下 180~210
180~210
180~210
上部结构 地下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