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_张永峰

合集下载

透骨草的成份

透骨草的成份

透骨草的成份
透骨草,又称共蒲、共蒲黄芪或者共蒲黄耆,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和保健品。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蒙古、朝鲜和俄罗斯等地区。

透骨草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黄酮类化合物:透骨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如总黄酮、略黄酮、紫梗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过敏等功效。

2.多糖类:透骨草中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功能和促进健康的作用。

3.皂苷类:透骨草中含有一些皂苷类成分,如共蒲皂苷和共蒲黄耆皂苷等,具有抗炎和抗疲劳的作用。

4.生物碱:透骨草中还含有一些生物碱成分,如均育碱、氨基酸和维生素等。

透骨草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过敏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保健品领域。

民族药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

民族药透骨草的生药学研究
2 05: 1 0 1 7. 3 7n 2 m作为连钱草指纹图谱 的检测波长 , 以提高检测 的灵敏度 , [ 2] 中华 本 草 编委 会. 中华 本 草 [ . 海 : M] 上 上海 科技 技 术 出 版社 , 提高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9 6 5 9 8: 0 8. 4 4 共有峰的确定 对不 同供 试 品所 得指 纹图谱 进行分 析 , . 选 [ 王 庆, 3] 段金廒 , 钱大玮 , 不同产 地连 钱草中三萜酸类及黄 酮类 等. 择稳定性较好 , 吸收强 , 特征明显的色谱峰 为共 有峰共 标定 了 l 8 化学成分析与评价 [] 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0 62 1 : . J. 2 0 ,2( )4 4 个峰 。其 中峰 4为绿原酸 , 1 峰 5为木犀草素 。木犀草 素峰较大 , [ 4] 杨念云 , 段金廒 , 李 萍 , 连钱草 中的总黄酮类化学成分 [ ] 中 等. J. 分离度及峰型都很好 , 因此选择 1 5号峰为参考峰 , 计算各特 征峰 国药科大学学报 ,0 5 3 3 :1 . 2 0 ,6( )2 0 的相对保留时间 , 和相对峰面积 。每批样品均有 1 色谱峰 , 8个 除 [ ] 刘小瑜 , 5 吕圭源 , 景华. 俞 指纹图谱在 中药研究 中的应用概况 [ ] J. 已标定的色谱峰外 , 还有一些不太明显的共有峰及每批样 品各 自 天津药学 ,0 6 1 ( ):6 20 ,8 1 4 . 特有的色谱 峰 , 可作为测定特定类型连钱草的指标 。 [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 于印发《 6 关 中药注射剂指纹 图谱 研究的技术 4 5 方法评价 连钱 草 的化 学成 分研 究 表 明其含 有 丰富 的黄 . 要求( 暂行 ) 的通知 [] 中成药 ,0 0,2 1 ):7 . 》 J. 20 2 (0 6 1

透骨草的性味功能主治

透骨草的性味功能主治

透骨草的性味功能主治一、性味特点透骨草(学名:Herba Patriniae),味微苦、微涩,性寒。

二、常见功效透骨草具有以下常见功效:1.清热解毒2.利尿通淋3.消肿止痛4.消斑祛痘5.抗菌作用三、详细主治透骨草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以下是详细的主治:1.清热解毒:透骨草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例如:痈肿疮疡、口疮、咽喉肿痛等。

2.利尿通淋:透骨草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增加尿液排出,促进排泄体内毒素和废物,适用于尿道感染、肾炎等病症。

3.消肿止痛:透骨草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疼痛与消除炎症反应。

适用于关节炎、扭伤、疮疖肿痛等。

4.消斑祛痘:透骨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黑色素的产生,对于色斑、雀斑等有一定的美白效果。

同时透骨草还具有抗菌作用,能够抑制痤疮菌生长,对于痤疮和粉刺有一定的疗效。

5.抗菌作用:透骨草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

四、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1.用法用量:透骨草可以制成煎剂、浓缩汁或外敷药物。

一般剂量为10-15g,具体用量可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

2.注意事项:透骨草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孕妇和儿童慎用透骨草制剂。

使用透骨草时应遵医嘱,不得过量使用。

五、药理研究透骨草的药理研究表明,透骨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皂苷、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抑制肿瘤细胞等作用。

六、临床研究透骨草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菌、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方面。

研究结果表明,透骨草可以对抗多种细菌和炎症反应,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

七、总结透骨草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消斑祛痘和抗菌等多种功效。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炎症、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

尽管透骨草具有一定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基础,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明确其机制和疗效,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注:本文档仅为常见知识介绍,如需使用透骨草作为药物治疗,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每日一药丨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

每日一药丨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

每日一药丨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中药名】透骨草 tougucao【别名】珍珠透骨草、吉盖草、枸皮草。

【英文名】Herba Speranskiae Tuberculatae。

【药用部位】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 Baillon 的干燥地上部分。

【采收加工】夏、秋两季割取带花果的地上全草,晒干。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

归肾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止痛。

属祛风湿药下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煎水熏洗;或捣敷。

主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腰部扭伤,瘫痪,闭经,阴囊湿疹,疮疖肿毒【药理研究】透骨草在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方面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黄酮成分:香叶木素,藤黄菌素,柚皮素-7-O-β-D-(3'-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柚皮素-7-O-β-D-(4'-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8'-双-4',5,7-三羟基黄酮。

全草含吡啶生物碱成分。

【使用禁忌】孕妇忌用。

【珍珠透骨草和凤仙透骨草】珍珠透骨草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别名地构菜、透骨草。

因其果实珍珠状,故名珍珠透骨草。

始载于《本草原始》:“透骨草苗春生田野间,高尺余,茎圆,叶尖有齿,至夏抽三四穗,花黄色,结实三棱,类蓖麻子,五月采苗。

”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及泥土,晒干。

珍珠透骨草是大戟科植物地构叶的干燥地上部分。

2012版《山东省中药材标准》载:珍珠透骨草茎多分枝,呈圆柱形或微有棱,通常长10 - 30cm,直径1 -4mm,基部有时连有部分根茎,表面浅绿色或灰绿色,被灰白色柔毛,叶互生,具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叶多卷曲而皱缩或破碎,呈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下表面近叶脉处较明显。

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果序,花形小,蒴果三角状扁圆形。

透骨草发热的原理

透骨草发热的原理

透骨草发热的原理
透骨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称为羌活、透骨草、羌翟等,其药
用部位为全草。

透骨草在中药学上有发散风寒、止痛、活血祛瘀等功效,
被广泛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疾病。

透骨草具有发热的特性,其原理主要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主要成
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首先,透骨草中的挥发油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和温热性质。

挥发油可通
过不同方式进入人体,例如外用时通过皮肤吸收,内服时通过肠道吸收。

挥发油在人体内能够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发
热感觉。

其次,透骨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温热活性。

黄酮类化
合物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相应的受体或增强酶的活性,引起局部的发热感觉。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从
而增加了发热效果。

透骨草中的酚类化合物是其发热的重要成分之一、酚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止痛等作用,可刺激神经和血管,引起发热感受。

透骨草中的生物碱在体内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能够加快新陈代谢,
增加细胞的活动,从而产生热量。

总的来说,透骨草发热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其主要化学成分挥发油、黄
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的作用。

这些化学成分可以刺激神经末梢,增加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引起发热感受。

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

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

中药透骨草中一种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结构摘要:中药透骨草(ClerodendrontrichotomumThunb.)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的药用植物。

本研究着重探讨了其中一种功效成分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的结构,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从中药透骨草中分离到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有多种有机成分,其中有磷脂,花青素,山梨酸,柠檬酸等,总体抗氧化活性极强。

抗氧化活性也与其化学结构和组成有关。

此外,本研究还报道了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在体外和体内的抗氧化作用。

结论,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丰富的有机结构,抗氧化活性也很较强,因此,他有望被用于药物开发和食品添加剂的开发。

关键词:中药透骨草,抗氧化性活性成分,有机结构,抗氧化活性中药透骨草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药用植物中的植物,具有抗癌和抗氧化的功效。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研究者开始更深入地研究中药透骨草中抗氧化性活性成分的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以期开发出能够解决氧化性疾病的新药物和抗氧化的先进功能性食品。

1.氧化活性成分的结构由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多种抗氧化活性成分,所含组分主要有磷脂、花青素、山梨酸、柠檬酸等,可以提供足够的抗氧化活性。

研究表明,除了上述成分外,中药透骨草中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等,以及其他多种抗氧化成分,如苯酚、茶碱、鞣质、芦丁、黄酮类等。

以上这些组分,可加强抗氧化活性,保护细胞免受氧化的损害,同时降低凝血酶的活力,从而抑制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2.氧化活性的实验结果实验表明,从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活性。

例如,在维生素C的游离基氧化实验中,抽取出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可以有效抑制细胞游离基的氧化,从而有效抗氧化氧化。

在使用DPPH实验中,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还具有很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IC50值比维生素E低。

此外,实验结果表明,从中药透骨草中抽取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还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体外脂质过氧化活性。

透骨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机理研究

透骨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机理研究

透骨草抑菌活性成分提取及抑菌机理研究张美龄;梁蓉;曹光群;杨成【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7(047)006【摘要】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nt in Phryma leptostachya L. by ethanol was optimized. Then the extract was further extracted by a water immiscible organic solvent chloroform to enrich the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active ingredient (PAI). Extra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ethanol volume fraction 80%,60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1:30 (g:mL)and 4 h shows the optimal results,and the remaining aqueous phase raffinate after extraction with chloroform shows strong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e diameter of inhibition zone for S. aureus and E. coli are (24. 32 ± 0. 65 )and (25. 44 ± 1. 10 )mm respectively,and the 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IC)are 6. 25 and 3. 12 g/L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the bacterial growth curve,cel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cell morphology observation are applied to examine the inhibition mechanism on S. aureus and E. coli. Results show that PAI mainly effects on the logarithmic growth phase and destroys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cell membrane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cell wall;thus the bacteria are inhibited by multiple-hurdle effect.%通过优化透骨草提取工艺,再经有机溶剂萃取,得到透骨草有效抑菌活性成分(PAI).结果表明,在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60℃,料液比1:30(g:mL),时间4 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较优,经氯仿萃取后剩余水相有较强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32±0.65)和(25.44±1.10)mm,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和3.12 g/L.此外,还通过细菌生长抑制曲线、细胞膜通透性以及细胞形貌观察等手段,研究PAI对细菌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PAI在细菌繁殖的对数生长期起主要抑制作用,同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壁的结构,通过栅栏效应达到抑菌作用.【总页数】6页(P326-330,335)【作者】张美龄;梁蓉;曹光群;杨成【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食品胶体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江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47.6【相关文献】1.凤仙透骨草提取液抑菌特性的研究 [J], 曾荣;苏卜利;陈金印;张阿珊2.凤仙透骨草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研究 [J], 曾荣;陈金印;张阿珊;付永琦3.五味子乙醇提取物的抑菌稳定性及抑菌机理研究 [J], 张媛媛;冯亚净;李书国4.马桑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和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J], 周莉君;宋良成;侯若彤;杨志荣;何晨5.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及抑菌活性研究进展 [J], 张晶; 邢媛媛; 徐元庆; 史彬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

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

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探究谭辉【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筛选最优溶剂提取条件,并采用萃取法(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等溶液)萃取透骨草全草提取物,对石油醚层挥发油成分采用GC-MS法分析,采用毛细管色谱柱进行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化合物52种,鉴定出的化合物当中棕榈酸与棕榈酸乙酯的含量最高,共计占到28.97%;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的提取物采用硅胶柱反复层析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4个,对化合物进行核磁光谱数据、质谱数据与理化数据等解析,该4个单体化合物鉴定证实为熊果酸、豆甾醇、芹菜素-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透骨草灵.结论透骨草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地应用,了解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具有显著的价值,为扩大本药物的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7(015)025【总页数】2页(P29-30)【关键词】透骨草;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作者】谭辉【作者单位】辽阳市中医医院,辽宁辽阳11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透骨草又被称为接生草或者老婆子针线,为透骨草科透骨草属的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布广泛,在山坡、草地与林下等地方均可见。

透骨草全草都可药用,具有活血消肿、清热利湿等效果。

现阶段国内外关于透骨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并不不多,并且研究的年份较早,而药典中也未收录透骨草相关记载[1]。

基于此,本研究进一步对中药透骨草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旨在为扩大透骨草的应用范围提供理论依据。

1.1 材料来源:中药透骨草来自本市新鲜采摘的全草,经鉴定为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全草。

1.2 试剂与设备:柱层析硅胶、薄层层析硅胶G、石油醚、乙酸乙酯、薄层层析预制板、正丁醇、氯仿、甲醇、超纯水、浓硫酸与95%乙醇。

实验设备主要有101-2A型数显电热鼓风干燥箱、电子天平、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恒温水浴锅、紫外分析仪、BSZ-100自动部分收集器、ESI-MS质谱仪、核磁共振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中医药学刊透骨草化学成分和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张永峰,曾常茜,黄雯,高松(大连大学医学院辽宁省生物有机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622)摘要:透骨草在我国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

透骨草含有的化学成分复杂,并显示出不同的药理学活性。

对透骨草的主要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透骨草;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9-1960-03Research Advance about Che m i c al co m positi o n and Phar m acol o gi c alE ffects of TougucaoZ HANG Y ong-feng,ZENG Chang-q i an,HUANG W en,GAO Song(Dalian U nivers it y,B iol ogi c and O rgan i c Key Laboratory,Dalian116622,L iaon i ng,Ch i na)A bstrac t:Tougucao has r i ch resource,var i ous k i nds,w i de distr i buti on and a long m ed i c i na l h istory i n Chi na.Tou-gucao contained com plex che m ica l co m position and sho w ed d ifferent phar m acolog i ca l acti v ity.T his study rev ie w s varietyi den tificati on,che m i ca l compositi ons and phar m aco l og ica l effects o f co mm on T ougo cao.K ey w ords:T ougucao;chem ical co m positi ons;pharmaco l og ical effects收稿日期:2010-04-28作者简介:张永峰(1981-),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

通讯作者:曾常茜(1964-),女,吉林吉林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免疫学研究。

E-m ai:l zengchangq i an@163.co m。

透骨草为较常用中药,药源广而价低廉,但透骨草品种复杂,名称使用混乱。

据统计,在我国,作透骨草入药或有透骨草称谓者,原植物涉及到19科44种之多,使用地区较为广泛的有16科22种,但功效不尽相同[1]。

现就透骨草品种鉴别、化学成分以及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透骨草的品种鉴别透骨草品种繁多,在诸多的品种中,珍珠透骨草、凤仙透骨草、羊角透骨草、东北透骨草、小透骨草和透骨草等使用最为广泛。

1.1珍珠透骨草珍珠透骨草来源于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 eransk iat uberculata(Bunge)B aill的干燥全草。

夏秋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

主要性状为:茎多分枝,圆柱形或微有棱,长10~30c m。

直径0.1~0.4c m,基部有时连有部分根茎,表面浅绿或灰绿色,近基部淡紫色,被灰白色柔毛,叶互生,具叶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

叶多卷曲而皱缩或破碎,呈灰绿色,两面均被白色细柔毛,下表面近叶脉处较明显。

有时可见总状花序或果序,花形小,蒴果三角状扁圆形。

气微,味淡而微苦。

主要产于山东、河南、吉林、山西等地[2]。

1.2凤仙透骨草凤仙透骨草来源于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 tien sbalsa m i ne L.的干燥茎。

夏季割取,除去叶、花和果,晒干。

主要性状为:干燥茎呈干瘪皱缩的长圆柱形,具有明显的纵沟,长30~60c m,有分枝,直径3~8mm,下端直径可达2cm。

表面黄棕色至淡棕色,节部膨大,可见互生叶痕。

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可见白色髓或中空。

气味淡,微酸,温,有小毒。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3]。

1.3羊角透骨草羊角透骨草来源于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 l lea siens is L a m的干燥全草。

主要性状为:茎扁圆拄形,具分枝,全长10~95c m,直径2~7mm,下部直径可达10mm。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具纵向细棱线,无毛。

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毛刺状,髓白色。

单叶互生,细裂,深绿色,多破碎。

茎上端有时具总状排列的果实,呈羊角状,长4~10c m,直径4~6mm。

种子多数,扁平,具膜质翅。

气无,味淡而微苦。

主产于我国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3]。

1.4东北透骨草东北透骨草来源于豆科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 moena F i sch的干燥全草。

主要性状为:干燥茎呈四棱形,质脆易折断。

叶为双数羽状复叶,多卷曲皱缩,叶轴先端有卷须。

残留小花呈蓝色或紫色,偶有荚果,呈棕色或深棕色,内含黑色种子。

气微,味淡。

主产于我国东北、内蒙古、甘肃、青海、山西、陕西等地[4]。

1.5小透骨草小透骨草来源于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Cau ltheriayunanensis(F ranch)R ehd的干燥枝叶。

主要性状为:茎枝长约3~5cm,直径3~5mm,表面棕色或棕红色,具纵纹。

全株有强烈的香气,枝条细长,左右曲折,带红色或红绿色。

叶多数脱落。

总状花序腋生,花白绿色,果球形,5裂,包于肉质黑色宿存的花萼内,似浆果状。

种子多数,细1960中华中医药学刊小。

气微,味微苦。

味辛、辣,性温,有小毒。

长江以南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云南昆明、楚雄、大理等地[5]。

1.6透骨草 透骨草来源于透骨草科植物透骨草P hrymale p t o st achya L.va r .asiati ca H ara 的干燥全草。

主要性状为:茎高30~80c m,茎单一,方形,被细柔毛。

叶对生,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3~11c m,宽约2~7c m 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边缘有钝齿,两面疏生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多数,花梗短;萼筒状,外生细毛,萼片唇形,上唇裂片刺状,顶端向后钩曲,下唇浅裂;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唇形,上唇3裂,下唇5裂;果下垂,棒状。

花期7~8月,果期9月。

性味苦、凉。

东北各地均有栽培,主产凌源、绥中、大连等地[6]。

2 透骨草的化学成分透骨草的种类和植物来源均很复杂,化学成分也存在较大差异。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各种透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分离、鉴定出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2.1珍珠透骨草的化学成分 珍珠透骨草系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 eranskiatubercul a t a (Bunge)Baill 的干燥全草。

目前已从珍珠透骨草茎叶分离出9种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鉴定为软脂酸、B -谷甾醇、三十烷醇、香草酸、阿魏酸、单萜类化合物、对香豆酸、胸腺嘧啶和尿嘧啶。

Y an-M e i li 等[7]从地构叶中中分离得到6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性质及波谱特征分别被鉴定为:香叶木素5,7,3'-三羟基,4-'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5,7,34'-'四羟基黄酮,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 -B -D -(3-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 -B -D -(30-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穗花杉双黄酮,木犀草素-7-O -芸香糖苷。

采用丙酮提取,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经硅胶柱分离,石油醚-丙酮梯度洗脱后得到两种化合物,经鉴定为18-hydroxy (-)-m anoo l 和B -谷甾醇。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作对照品,测定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珍珠透骨草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42%,总黄酮浓度在0.008~0.040m g /mL 范围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n =5),平均回收率为99.86%(R SD =1.21%,n=6[8])。

2.2凤仙透骨草的化学成分 凤仙透骨草系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 tien sbalsa m i ne L.的干燥茎叶。

迄今为止,从凤仙花的花、果皮、种子、根中分离得到多类化合物,包括黄酮、萘醌、甾醇、多肽等。

其中黄酮、香豆素、萘醌为其主要成分。

L i n 等[9]采用毛细管电泳法从凤仙花的粉色花瓣中分离出山柰酚及其衍生物,包括山柰酚、山柰酚-3-葡萄糖苷、山柰酚-3-芸香糖苷、山柰酚-3-鼠李糖基双葡糖苷和山柰酚-3-p-对羟基桂皮酸葡萄糖苷。

从凤仙花的茎叶中分离出5A -还原酶抑制剂二-(2-羟基-1,4-萘醌-3-)-乙烷,它是一类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男性秃顶、女性多毛等症状的常用药物,目前,以5A -还原酶抑制剂为主的药物治疗已经代替了传统的前列腺经尿道切除术,成为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10]。

陈秀梅等[11]从凤仙透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种化合物,分别是2-甲氧基-1,4-萘醌、香草酸、七叶内酯、原儿茶酸、芦丁、大豆脑苷、1,2,4-三羟基萘-1,4-双-B -D -吡葡萄糖苷。

采用溶剂法和色谱法,从新疆凤仙花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种化合物,分别为豆甾醇、山奈酚、山奈酚葡萄糖苷、山奈酚葡萄糖鼠李糖苷。

其中豆甾醇、山奈酚等具有抗菌、消炎、抗癌等生物活性[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透骨草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得槲皮素的平均含量为0.282%,R SD 为0.85%(n =6)。

槲皮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扩张冠状动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抗过敏、镇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槲皮素不仅对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3-14]。

2.3羊角透骨草的化学成分 羊角透骨草系紫葳科植物角蒿Incarvi l lea siensis L a m 的干燥全草。

采用GC /M S 法从羊角透骨草的挥发油中分离确认出72种化学成分,占总检出量的97.19%。

其主要化学成分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分别为:萜类(27.48%)、醇类(14.91%)、醛类(5.42%)、酮类(10.58%)、酚类(5.34%)、酸类(7.86%)、含氧化合物(16.10%)、其它化合物(9.50%)[15]。

在羊角透骨草挥发油成分中的主要萜类化合物为A -蒎烯、芳樟醇、樟脑、乙酸芳樟酯、B -榄香烯、B -马榄烯、A -依兰烯、白菖烯、B -石竹烯、A -姜黄烯和A -律草烯等,他们具有发汗、驱虫、镇痉、平喘、强心、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