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作者: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04期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
《意见》把“文化引领、产业带动”“农民主体、多方参与”“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特色发展”作为基本原则,并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4月1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22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重点工作。
即日起至5月20日,接受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报名。
据悉,西部计划实施19年来,累计招募派遣41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
2022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继续保持在2万人,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超过3万人,分为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等7个专项。
新疆首個高原机场正式投入运营4月22日,由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执飞的波音B737-800型客机乌鲁木齐-昭苏首飞航班,从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起飞,于10时10分降落在昭苏天马机场,标志着新疆第一个高原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昭苏民用机场于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2019年8月被命名为“昭苏天马机场”,2021年12月17日通过行业验收。
广西力推“三企入桂”行动来自广西投资促进局的消息,在“三企(央企、民企、大湾区企业)入桂”活动强力推动下,今年一季度,广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成为广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基本情况表、实施方案要求-V1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基本情况表、实施方案要求-V1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表
1.乡村振兴战略
2.文化产业发展
3.试点地区以及当地文化产业的情况
二、实施方案要求
1.开展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2.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3.组织推广文化产品
4.提高文化产业从业者素质
5.加强文化创新能力
三、实施方案具体措施
1.开展文化产业调查研究
(1)把握乡村文化资源
(2)分析乡村文化市场需求
(3)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
(1)支持新兴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2)发掘传统文化产业的新要素(3)鼓励推广优秀文化产品
3.组织推广文化产品
(1)组织开展文化节、文艺活动(2)举办文化产业品牌展销会(3)推广特色文化产品
4.提高文化产业从业者素质
(1)开展文化产业培训
(2)鼓励文化人才创新创业
(3)提升文化从业者职业素养
5.加强文化创新能力
(1)设立文化创新服务平台
(2)组织文化产业交流培训会议
(3)鼓励文化产业合作创新
综合来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的实施,将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提高民众文化素质、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心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
同时,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创造,涵盖品牌营销、智能互联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乡村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文化产业如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你知道吗,乡村的美,不光在于那青山绿水,更在于那些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想象一下,村里一条小河,河边有个老奶奶在编织,旁边的年轻人正在拍摄短视频,分享这些古老的技艺,这可真是个让人心里暖暖的画面呀。
文化产业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乡村发展的大门。
通过发展文化产业,乡村不仅能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还能吸引外来的游客,真是一举两得。
就拿那些民俗活动来说,乡亲们组织的庙会、乡村音乐节,吸引了不少外地人。
大伙儿一起吃吃喝喝,聊聊天,热热闹闹,村子瞬间热闹非凡,仿佛整个乡村都在欢歌笑语中绽放。
乡村里的文化产业也给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以前可能一到农闲的时候,村民们只能窝在家里发愁,现在通过开办民宿、手工艺品店,大家的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
这可真是个好现象,许多人都开始利用自己的特长,变成了小老板,真是值得点赞呀。
你看,那些原本不太爱说话的老乡们,如今也能当起导游,给游客讲讲村里的故事,真是个华丽转身啊。
说到这里,文化产业的魅力可不仅限于经济发展。
它还促进了乡村的文化自信,让村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每当有人在外面夸赞他们的乡村风景,乡亲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仿佛在说:“这就是我家,如何?”这种自豪感是无价的,它能激发更多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大家都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还有一点,文化产业能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想象一下,村里的人们一起参与文化活动,合作开展一些艺术项目,大家的心都贴得更近了。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大家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一起讨论未来的发展。
那种团结的感觉,简直让人觉得温暖如春。
发展文化产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咱们得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推进。
比如,先从保护和挖掘当地文化入手,鼓励村民参与文化活动。
然后,通过一些培训,提高大家的文化素养和经营能力。
这可是个长久的过程,得耐心经营,毕竟好树长成好风景,也得一点一滴来。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

《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日期】2023.10.06•【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为便于各地各部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若干措施》,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移民管理局、国家林草局、中国民航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外汇局等部门,就文件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一、《若干措施》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党中央、国务院对旅游业发展高度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2023年4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7月25日,国务院领导同志主持召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专家座谈会,进一步对促进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工作作出明确部署。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文化和旅游部会同20多个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研究破解当前制约旅游消费、影响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经深入研究、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起草形成了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工作措施并报国务院。
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若干措施》,从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激发旅游消费需求、加强入境旅游工作、提升行业综合能力、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30条工作措施。
《若干措施》强调,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案例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案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这事儿就像一阵春风,吹进了乡村的每个角落,给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先说说这机制吧。
文化产业就像一个魔法棒,它能把乡村里原本就有的东西变得闪闪发光。
乡村有啥呢?有古老的建筑、独特的民俗、传统的手工艺,这些都是文化产业的宝贝。
比如说一个村子里有几座明清时期的老房子,以前可能就只是当地人住的地方,或者就那么闲置着。
可一旦文化产业介入,这些老房子就像是被点了金手指。
它们可以被改造成特色民宿,游客们来了,住在这样充满历史韵味的房子里,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这就是文化产业挖掘乡村文化资源的机制。
而且村民们也参与进来了,他们从自己的文化中获得收益,就更有动力去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了。
这就像一个良性循环的圈,越转越有劲儿。
那路径该怎么走呢?这就像爬山找路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
一方面,可以从乡村的文化特色入手。
拿刺绣来说,如果一个村子的刺绣特别有名,那就把刺绣当成一张名片打出去。
办刺绣展览,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村子的刺绣精美绝伦。
再把刺绣做成各种商品,像刺绣手帕、刺绣包包之类的。
这就像是把村子里的一朵小花,培育成了一片花海。
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把乡村的文化通过短视频展示出去啊。
就像有个村子,那里的传统舞蹈特别有魅力,村民们拍了短视频传到网上,一下子就火了。
很多人因为看了视频,专门跑到那个村子去看。
这就好像是在村子和外面的世界之间搭了一座桥,来来往往的人就多了起来。
再讲讲案例吧。
有个地方叫宏村,那可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典范。
宏村的古民居建筑那叫一个美,白墙黑瓦,就像一幅水墨画。
宏村人就抓住了这个特色,把整个村子打造成了一个旅游胜地。
游客走在宏村的小巷子里,就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
村子里还有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店,村民们现场制作一些小玩意儿,像竹编的小篮子、木雕的小摆件。
游客们看着新鲜,就会买下来当纪念品。
这不仅让村民赚了钱,也把宏村的文化传播得更远了。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2.04.07•【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乡村振兴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指出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并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并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1. 传统工艺振兴:乡村地区往往拥有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这些工艺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通过加强对传统工艺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并引入现代设计理念和市场运营模式,可以推动传统工艺品的创新发展,增加其市场竞争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当地政府支持苗绣产业的发展,通过培训和推广,使苗绣成为当地妇女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 乡村旅游发展: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例如,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3. 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乡村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如民间艺术、传统节庆、民俗活动等。
通过这些特色文化产业的建设,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传承。
例如,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在建设特色文化街区过程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传统文化,同时引入现代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4. 创意农业发展:创意农业是将创意产业和农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
通过引入创意设计、科技手段等元素,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具有创意性和品牌特色的农业模式。
例如,北京市平谷区的“京欣一号”至“京欣六号”休闲农业园区,将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餐饮娱乐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以上案例表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新、创意的手段将其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注重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保障措施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保障措施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文化产业作为一种重要的赋能方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文化产业来赋能乡村振兴,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
一、发展文化产业,激发乡村发展活力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以创意、创新、创造为特征,通过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流,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首先,文化产业可以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就业机会,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促进农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其次,通过挖掘和保护乡村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等活动,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此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可以提升乡村的形象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向乡村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了保障文化产业对乡村振兴的有效赋能,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首先,应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其次,要加大财政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创造,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文化产业的人才水平和素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能够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好乡村的历史建筑、古村落等文化遗产,将其打造成为乡村的名片。
其次,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组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激发农民的文化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要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乡村青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提升乡村的整体文化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委: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
【年(卷),期】2023()3
【摘要】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的通知》,联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并制定《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总页数】2页(P48-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实施全域整治赋能乡村振兴——《自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解读
2.退役军人部农业农村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全国工商联乡村振兴局关于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退役军人部发[2021]48号)
3.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利用八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4.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文旅产业发〔2022〕33号)
5.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五部委《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工作方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