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植物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植物学基础知识

植物学基础知识

植物学基础知识植物学基础知识一、植物茎的形态术语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一般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一)、根据植物茎的性质、寿命,可将植物分为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1.木本植物:茎含有大量的木质,一般比较坚硬。

寿命较长,均为多年生的。

它们又可分为:1)乔木:有明显主干的高大植株,分枝位置距地面较高。

如旱柳、毛白杨等。

2)灌木:主干不明显,植株比较矮小,常由基部分枝,如:月季、蔷薇、紫荆等。

3)半灌木:较灌木矮小,高常不及1米,基部近地面处木质多年生,上部茎草质,于开化后枯死,如蒿属植物。

2、草本植物:茎含有木质较少,多汁、柔软、易折断。

这类植物根据生活周期又可分为: <1>一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在本年内完成,并结束其生命,开花结果。

如:水稻、棉花等。

<2>二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周期跨越两个年份,即第一年生长,第二年才开花结果后枯死。

如:白菜、萝卜、冬小麦等。

<3>多年生草本植物: 植物的地下部分能生活多年,每年都发芽生长。

如:大理菊、马铃薯、甘薯等。

(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茎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直立茎茎背地面而生,直立。

2匍匐茎茎细长、柔弱、平卧地面,蔓延生长,节上生不定根,芽发育为新植株。

如草莓、甘薯。

3攀援茎以茎上发出卷须、吸器等攀援器官,借助攀援器官使植物攀附于他物上。

有5种攀援结构:1) 卷须:瓜类、葡萄、豌豆2) 气生根:常春藤、络石3) 叶柄:旱金莲、铁线莲4) 钩刺:猪殃殃、白藤5) 吸盘:爬山虎(地锦)4缠绕茎茎细长,柔弱,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它物上升。

如牵牛等。

*5斜生茎*6平卧茎sampling as routine.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s, measurement, instrumentation, testing equip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t provided for proofing and testing of measurement, new equipment must have a certificate of competency, standards can be used. 14.2.8 information recorded and saved as a single project, any construction steps must have a technician of construction team leader signature construction logs. It should include: warranty plan work procedures;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technical procurement specifications; baseline and benchmark measurement records; construction cross section height records; identification of concrete, steel and raw material testing records; records of nonconforming; review of the accident report and record the results. 14.3 each single engineered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14.3 1, Earth-rock excava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excavation of the site surveyor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drawings and retest before construction surveying control network information provided by owners and the accurate construction lines, excavation of construction must be in strict accordance with technical measures and control. Topsoil dredging must dig to a specified depth, to adopt the necessary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soil from being washed ... 2, construction and living rooms to be built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plan, it is forbidden二、叶的形态术语叶由叶柄、叶片和托叶三部分组成,叶片是叶的绿色平扁部分,也是叶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行使其功能的主要部分。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第一章绪论一.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裸子植物高等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真菌细菌菌类植物卵菌黏菌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褐藻红藻非维管束植物蓝藻低等植物绿藻黄藻藻类植物金藻甲藻硅藻裸藻轮藻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4.植物作用□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2植物与环境○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1.细胞概念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的内容○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1665年,英国人虎克(Hooke 1635—1703)第一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取名“cell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论植物的发生”中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

细胞是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显微研究”一文中指出动物及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他们的观点就是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即: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此后,细胞学说进一步发展,德国细胞学家Virchow (1858)指出“细胞来自于细胞”。

Weismann 更进一步指出,现在所有细胞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一个共同祖先(1880)。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构成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

少数植物细胞 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

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⑴质膜:(plasmalemma )Ⅰ 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质膜显示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中央明带的主要成分是类脂,厚度为3.5nm ,两侧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厚度为2nm ,这三层结构1. 细胞核:(n u c l e u s )⑴形态:通常为1个,球形或半球形。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植物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植物学基本知识一、正确区分单叶与复叶复叶着生于叶轴,叶轴无顶芽且落叶后会脱落;单叶着生于小枝,小枝有顶芽且落叶后不脱落。

复叶的小叶无腋芽,单叶的叶腋有腋芽。

复叶的小叶与叶轴处于同一平面,单叶与小枝成一定角度。

二、复叶的类型羽状复叶:小叶生于叶轴两侧,排成羽毛状。

按小叶数目不同分类: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按叶轴分枝情况分类:一回羽状复叶、二回羽状复叶、三回羽状复叶掌状复叶:三个以上小叶着生叶轴顶端,排成掌状。

三出复叶:三出掌状复叶—三个小叶叶柄等长,如半夏、橡胶树、酢浆草等。

三出羽状复叶—顶端小叶叶柄较长,如胡枝子、苜蓿、大豆、菜豆等。

单身复叶:一个叶轴只生一片小叶,但叶轴两边具翅,顶生小叶与叶轴的连接处有关节,如柑桔、橙、香橼的叶。

可能由三出复叶退化而来。

三、花的组成完全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

不完全花:缺少以上任何一部分。

四、花托的特化花盘:花托在雌蕊基部膨大形成的盘状结构,能分泌蜜汁,如九里香、柑桔。

雌蕊柄:花托在雌蕊群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

如落花生。

雌雄蕊柄(两蕊柄):花托在雄蕊基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

如西番莲、苹婆。

花冠柄:花托在花以内的部分延伸形成的柄状结构。

如剪秋萝。

五、花被由花萼与花冠两部分组成。

(1)花萼:花的最外一轮,由若干萼片组成,能保护幼花幼果和进行光合作用。

通常小、呈绿色,少数植物的萼片大且色艳,具有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如白纸扇。

根据萼片的离合程度分为离萼、合萼。

根据脱落迟早分为早落萼、宿萼、落萼。

花萼通常为一轮,也有两轮的,外轮的花萼称为副萼,如棉花、木槿、草莓、棉花、大红花等。

(2)花冠:花的第二轮,由若干花瓣组成,排列为一轮或多轮(重瓣花),大多色彩艳丽。

具有保护雌雄蕊和吸引昆虫传粉的作用。

A、根据花瓣离合及花冠形状分类离瓣花冠:离瓣花冠花瓣之间完全分离。

3种:十字形花冠、蔷薇花冠、蝶形花冠。

合瓣花冠:花冠之间部分或全部连合。

植物学基本知识

植物学基本知识

植物学基本知识第一部分概念及分类一、生物及植物生物的定义我们可以用集合的概念来定义生物。

生物是一个物体的集合,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生物的分界长久以来,生物被分为植物和动物两个界别。

近年来,生物学家趋向以新的分界方法——五界分类法来取代传统的二界分类法。

就是说,生物被分为五个主要界别,即:1.动物界:没有细胞壁、叶绿素。

最大的动物细胞:鸵鸟卵。

蛋壳是钙质的保护性结构,是分泌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未受精的蛋是一个卵细胞,但蛋黄里包括细胞膜、细胞质与细胞核。

蛋白、壳膜、蛋壳是其附属结构。

受精后的蛋会形成胚,是多细胞,未受精之前为单细胞。

蛋从外到内依次为蛋壳、外壳膜、内壳膜、蛋白、蛋黄,且外、内壳膜间存在气室。

蛋白是供胚胎发育时的营养物质。

2.植物界:具有的细胞壁、叶绿素。

3.真菌界:真菌的菌丝具有细胞壁,不含叶绿素,腐生或寄生。

菌丝或菌丝形成的吸器可分泌消化液,将其接触的食物分解吸收。

如蘑菇。

4.原生生物界:既包括简单的真核生物也包括多细胞生物,但不具备组织分化,是真核生物最低等的界别。

营养的方式很多,有些似真菌吸收外界营养,有些也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裸藻。

所有的原生生物都生活在水中。

如草履虫。

5.原核生物界:包括所有缺乏细胞膜的生物,主要是细菌。

但是,五界分类法并未把病毒纳入到其中。

病毒:病毒是世界上最小的生物。

但是它们的起源不详。

它比细菌还小百倍,仅仅比蛋白质分子略大。

它的大小用纳米(nm)表示。

一纳米是十万分之一毫米。

我们衡量一个原子的直径用埃来表示。

一埃是十分之一纳米。

由此可见病毒是多么微小。

狭义的生物病毒是一种独特的传染因子,它是能够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质来自主地复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质等生命组成物质的微小生命体。

而广义的病毒复杂得多,包括拟病毒、类病毒和病毒粒子,其中拟病毒和类病毒仅是一条简单的ssRNA链,病毒粒子是种类似酶的蛋白分子。

植物学整理

植物学整理

植物学总结第一章绪论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结构(纹孔是细胞间物质交流的区域)2,具体的起源,内共生学说3,叶绿体基因组的特性4,植物细胞的分化与死亡(物理死亡和凋亡)第二章植物组织1,植物组织的概念胞间连丝是组织形式的物质基础2,植物组织的产生和演化是长期适应自然环境和自然选择的结果3,植物组织的类型分生组织的概念类型发育时期和活动结果成熟组织的类型,薄壁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表皮和周皮的区别)、疏导组织(包括导管管胞筛管筛胞)、维管束、分泌组织重点1,以苔藓和蕨类对比简述孢子体配子体的生活史2,定距式检索表(以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为顺序挑选性状对比明显的,例如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地上茎和无地上茎,常绿和落叶,叶对生和叶互生,叶披针形和叶心形,头状花序和总状花序,唇形花和舌状花)罂粟(有乳汁侧膜胎座蒴果),垂柳,红松,一串红,向日葵,蒲公英,杏3,以松鼠植物为例,简述松柏类(裸子植物)的生活史4,简述云冷山的区别和重要特征5,【重】花的演化意义(例如两性花配子的形成,以及具有雌蕊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意义)6,【重点】双受精现象的意义7,APG系统的概念和优势,以及它的全称被子植物中发生以及英文名Angiosperm Phylogeby Group8,协同进化和趋同进化9,以无油樟为例简述现生最古老的被子,植物类群的特征(现身被子植物最基部类群)10,从花序和果实类型出发的名词解释(例如聚花果和聚合果的差异)11,请问如何分别小枝和复叶12,以木兰科为例简述其原石特征的花托伸长(壳斗科总苞)13,毛莨科性状特征14,简述一个类群的初生次生结构……第一章绪论植物细胞1,植物细胞的结构(纹孔是细胞间物质交流的区域)木质部或韧皮部的结构及其功能。

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构成。

功能是输送水和无机盐。

韧皮部:是输送有机营养物质的通道,由筛管或筛胞、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构成。

植物学章节重点

植物学章节重点

《植物学》考试辅导资料●各章重点第一章植物细胞一、简答题(试从发生、主要成分、特点等方面比较初生壁和次生壁)初生壁:在胞间层内侧形成的壁层,果胶质和纤维素,具可塑性。

次生壁:在初生壁内侧形成的壁层,纤维素,不具可塑性。

二、名词1.原生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2.原生质体:是细胞中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壁以内所有结构的总称。

3.纹孔:次生壁在形成时的中断部分。

4.胞间连丝:是连接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质细丝。

5.后含物:是细胞新陈代谢形成的产物。

6.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

7.细胞生长:是细胞体积的增大和重量的增加。

8.细胞分化:来源相同的众多细胞向不同方向发展,各自在结构和功能上表现差异的变化过程。

三、单项选择1.下列细胞器中属于单层膜结构且与蛋白质合成有关有关的是()C粗面内质网2.植物细胞中起分解消化作用的最主要细胞器是()B溶酶体3.细胞核内合成核糖体亚单位的重要场所是()B核仁第二章植物组织一、论述题1.何谓维管束?维管束的组成分子是什么?维管束有哪些主要类型?在蕨类和种子植物器官中,以输导组织为主体,由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薄壁组织共同组成的复合组织。

被子植物的韧皮部包括: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木质部包括:导管、管胞、木纤维和木薄壁细胞。

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和周韧维管束等。

二、简答题1.何谓分生组织?其有哪些类型?具有分裂能力的组织。

按来源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2.薄壁组织有哪些类型?组成其细胞有哪些特点?同化组织,吸收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和传递细胞。

壁薄,有发达胞间隙,分化浅。

3.试区分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异同点。

厚角组织:局部加厚,初生壁,活细胞厚壁组织:全面加厚,次生壁,死细胞4.试区分导管和筛管的异同点。

导管和筛管均为输导组织。

植物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190P)ppt课件

植物学基础知识(全套课件190P)ppt课件

双子叶植物纲
包括木兰科、毛茛科、 蔷薇科等多个科属。代 表物种有木兰、牡丹、
月季等。
单子叶植物纲
包括禾本科、百合科、 兰科等多个科属。代表 物种有水稻、百合、兰
花等。
裸子植物门
包括松科、杉科等多个 科属。代表物种有松树
、杉树等。
蕨类植物门
包括水龙骨科、桫椤科 等多个科属。代表物种
有水龙骨、桫椤等。
03
族药等。
食用植物
部分植物可作为食材使用,提 供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风
味。
工业原料
植物纤维、油脂、色素等可作 为工业原料,用于纺织、化工
等领域。
生态修复
利用植物进行生态修复,如治 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等

THANKS
感谢观看
两类。

主要功能是输导水分、无机盐和 有机养料,同时也有支持植物体 生长的作用。根据生长方式可分 为直立茎、攀援茎、缠绕茎和匍
匐茎四类。

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 有机物质。叶片形态多样,可分 为单叶和复叶两类。叶脉则起到 支撑叶片和输导水分、养分的作
用。
花、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花的类型多样,可 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两类。
研究范围
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等多个 分支领域
植物分类与命名规则
植物分类
根据植物的形态、生理、生态等特征 进行分类,包括种、属、科、目、纲 、门等级别
命名规则
采用双名法,即每种植物都有一个属 名和种名,属名首字母大写,种名小 写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细胞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植物学根底知识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执行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运输、合成及转化等营养代谢功能。

植物的繁殖器官:花、果实、种子完成开花结果的生殖过程。

第一节植物的根一、根的功能二、根的类型和根系三、根系的生长特点四、根的变态五、根瘤与菌根六、根的欣赏一、根的功能1.吸收作用吸收水分和养分,吸收作用最活泼的区域仅限于根尖局部。

2.固定和支持作用固定植物;固定土壤;3.输导作用根到枝叶;叶到茎和根;4.贮藏和繁殖作用如大丽花、小丽花、胡萝卜、红薯、山药等。

二、根的类型和根系1.根的类型种子植物的根有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按来源分类,根可分为主根和侧根。

按发生部位分类,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

2.根系一株植物地下局部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植物的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种类型。

直根系:指主根粗壮兴旺,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之分,如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

快速生长的直根系,它能够使植物很快地在土壤中向下穿入,以吸取深层的水源。

有些植物的直根系明显超过植物地上局部的高度,具有这种根系的植物叫深根性植物,如马尾松成年后主根可深达5 m以上,还有其他松树、柏树、广玉兰,也属于这类根系。

须根系:主根和侧根无明显区别的根系,或者根系全由不定根组成。

单子叶植物多为须根系。

例如禾本科植物,主根长出后不久就停止生长或死亡.由胚轴和茎基部的节上生出许多不定根组成须根系。

一般直根系分支层次明显,根系分布在土壤的深处;组成须根系的根粗细差不多,根系分布在土层的浅处。

3.根系深浅与环境的关系根系的深浅不但取决于植物的遗传性,也取决于外界条件,特别是土壤条件,如土壤水分、土壤类型等。

长期生长在河流两岸或低湿地区的树种.如柳树、枫杨等,在土壤表层就能获得充足的水分,所以根系发育为浅根性。

生长在干旱或沙漠地区的植物,只能在土壤深层吸收水分,一般成深根性,如沙漠中的植物,根可达5 m深。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生长在地下水位较低,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区,根系分布于较深土层;反之,那么多分布在较浅的土层。

另外,用种子繁殖的苗木,主根明显,根系深;扦插和压条繁殖的苗木,无明显主根,根系是分布浅。

植物的根系特征是种植设计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用作防风林带的树种,一般要选深根性树种,才具有较强的抗风力。

营造水土保持林,一般宜用侧根兴旺、固土能力强的树种。

营造混交林时,除考虑地上局部的相互关系外,还要注重选择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的合理配植,以利于不同土层深度水分和养分的充分吸收与利用。

在建筑物周边种植时,需考虑到根系与建筑根底的关系,选用浅根系或根系离建筑根底要有一定距离。

一般乔木要求远离5m左右。

三、根系的生长特点1.根系的年生长动态树木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条件适宜,就可全年生长或随时可由停顿状态迅速过渡到生长状态。

生长势的强弱和生长量的大小,随土壤温度、水分、通气条件及树体内营养状况而异,但根系的伸长生长在一年中是有周期性的,根的生长与地上局部有关,且往往与之生长交错进行。

一般根系生长要求温度比萌芽低,因此,春季根开始生长比地上局部早。

春季根开始生长即出现第一个生长顶峰,其发根量与树体贮藏营养水平有关。

然后,是地上局部开始迅速生长,而根系生长趋于缓慢。

当地上局部生长趋于停止时,根系生长出现一个大顶峰,其强度大,发根多。

落叶前根系还可能有一次生长小顶峰。

有些树种,根系的生长一年内可能有好几个生长顶峰。

2.根系的生命周期一般幼树期根系生长快,其生长速度都超过地上局部。

随着年龄增加,根系生长速度趋于缓慢,并逐年与地上局部的生长保持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根系始终发生局部的自疏与更新。

待根系到达最大幅度后,发生向心更新。

当树木衰老,地上局部濒于死亡,根系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寿命。

至于须根,从形成到壮大直至衰亡,一般有数年的寿命。

根系的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受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土壤温度、湿度、通气条件、营养状况、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母岩分化、地下水位,对根系的生长与分布都有密切关系。

根系的生长动态与植树或移栽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植树季节应选在适合根系再生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

在四季清楚的温带地区,一般以秋冬落叶后至春季萌芽前的休眠时期最为适宜。

就多数地区和大局部树种来说,以晚秋和早春为最好。

晚秋是指地上局部进入休眠,而根系仍能生长的时期;早春是指气温上升土壤刚解冻,根系已能生长,而枝芽尚未萌发之时。

四、根的变态根和植物其他器官一样,在长期的历史开展过程中,由于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生一些变态。

这些变态的特性形成后,能作为遗传性状一代代遗传下去,成为变态根。

常见的变态根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贮藏根贮藏根贮藏养料,肥厚多汁,形状多样,常见于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

如萝卜的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来)、兰花的肉质根、大丽花和甘薯的块状根(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来)。

2.气生根由茎上产生,不深扎土壤而暴露在空气中的根。

如玉米茎节上生出的一些不定根;榕树枝上产生多数下垂的气生根,它们都可以伸入土壤,产生侧根,成为支柱根。

榕树的支柱根在热带和亚热带可以形成“独木成林〞景观。

常春藤、络石、凌霄等植物在细长柔软的茎上形成气生根,以固着它物外表,攀援上升,成为攀援根。

生在海岸腐泥中的红树和池边的水松,它们都有许多支根从腐泥中向上生长,挺立在腐泥外空气中,成为呼吸根。

寄生植物菟丝子,以突起状的根伸入寄主萃绢织中,吸取寄主体内的养料和水分,成为寄生根。

五、根瘤与菌根1.根瘤在豆科植物的根上,常常生存着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物,称为根瘤。

根瘤是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部细胞而形成的瘤状共生结构。

根瘤菌自根毛侵入,存在于根的皮层薄壁细胞中。

一方面在皮层细胞内大量繁殖,另一方面通过其分泌物刺激皮层细胞迅速分裂,产生大量的新细胞,结果使该局部皮层的体积膨大,向外突出而形成根瘤。

根瘤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固氮作用,根瘤菌中的固氮酶能把空气中的游离氮(N。

)转变为氨(NH。

).为植物体的生长发育提供可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

同时,根瘤菌也从根的皮层细胞中吸取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

由于根瘤菌可以分泌一些含氮物质到土壤中,或有一些根瘤自根部脱落,可以增加土壤肥力,为其他植物所利用,因此,生产上常施用根瘤菌肥或用豆科植物与其他作物套作、轮作或间作,以到达增产效果。

具有根瘤的根系和残株遗留在土壤中,也能增加土壤肥力。

除豆科植物外,桤木、杨梅、罗汉松、铁树等植物的根上都具有根瘤。

近年来,把固氮菌中的固氮基因转移到其他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中,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的研究目标之一。

2.菌根菌根为植物根与土壤中的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菌根主要有两种类型: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

外生菌根的菌丝不能进入根的细胞中,可以在根的外面形成菌丝体,包在幼根的外表,或穿入皮层细胞的胞间隙中。

这样的植物,根毛不兴旺,以菌丝代替了根毛的功能,增加了根系的吸收面积,如云杉、松、榛、山毛榉等植物的根上常有外生菌根。

内生菌根的菌丝通过细胞壁进入表皮和皮层细胞内,形成丛枝状的分枝,如葡萄、柑橘、核桃、杨树和兰科植物的根上具有内生菌根。

除上述两类菌根外,也有内外兼生的菌根,即菌丝不仅包在幼根外表,同时也深入到根的细胞中,称内外生菌根,如草莓、苹果、银白杨和柳等。

真菌与高等植物共生,能够加强根的吸收能力,把菌丝吸收的水分、无机盐等供应绿色植物使用,以帮助植物生长;同时还能产生植物激素和维生素B等刺激根系的发育,并分泌水解酶类,促进根周围有机物的分解,从而对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积极作用,而高等植物把它所制造的糖类及氨基酸等有机养料提供应真菌,以满足真菌生长发育的需要。

有些造林树种在没有相应的真菌存在时,就不能正常生长,如松树在没有菌根的土壤里,吸收养分少,生长缓慢,甚至于死亡;同样,某些真菌如不与一定植物的根系共生,也不能存活。

在林业生产中,应用人工方法接种和感染所需要的真菌,使其长出菌根,大大提高根的吸收能力,以利于在荒地上成功造林。

目前已发现有2 000多种高等植物能形成菌根,其中很多都是造林树种,如毛白杨、桧、侧柏、银杏和椴等。

六、根的欣赏一些古老的树木因地质的变迁,或洪水的冲击,或由于根的增粗生长而裸露地面,或盘绕于干,给人以苍劲稳健的感觉。

如高山上的松树常因根穿于岩缝之间而组合成为佳景,盆景中的老树盘根错节,正是园艺师模仿植物的天姿而创造的大自然缩影。

榕树以下垂的气生根形成独木成林景观。

络石、薜荔、常春藤以攀援气生根成为岩石园、庭园的美化材料。

第二节植物的茎茎是植物的三大营养器官之一,是连接叶和根的轴状结构,为了便于授粉和种子传播,花和果也在茎上形成。

茎起源于种子幼胚的胚芽和胚轴,茎的侧枝起源于叶腋的芽。

茎一般生长在地面上,也有些植物的茎生于地下或水中。

茎为水和无机养料从根到叶提供了一条通道,同时还提供了有机养料、激素和其他代谢产物在植物各个局部之间传递的途径。

此外,茎还有贮藏和繁殖作用,例如马铃薯、慈姑、藕的地下茎。

一、茎的形态一般种子植物的茎多为圆柱形,但也有三棱形、四棱形和扁平形的茎。

茎的长短大小差异很大,短的只有几厘米.高的可达100 m以上。

茎与根的区别也就是茎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1.茎有节和节间之分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称为节,相邻两节之间的无叶局部叫节间。

有些植物茎上的节很明显,如玉米和各种竹子的茎。

不同植物茎的节间长短不一,有些植物节间很长,如瓜类植物长达数十厘米。

有些植物那么很短,如蒲公英节间极度缩短,被称为莲座状植物。

甚至同一种植物中有节间长短不一的茎,节间长的叫长枝,节间短的叫短枝,如雪松的长枝上叶散生,短枝上叶簇生。

苹果的长枝,节间长,节上长叶.而短枝节间短,节上着生花,也叫果枝。

2.茎的顶端和叶腋有芽茎的节上可以生一至几片叶,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

茎上的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叫叶痕,同样,小枝脱落后在茎上会留下枝痕。

有些植物茎上还可以看到芽鳞痕,这是鳞芽展开时其外的鳞片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可以根据芽鳞痕来判断枝条的年龄。

有的植物的茎外表可以见到形状各异的裂缝,这是茎上的皮孔,皮孔是周皮上的通气结构,是植物气体交换的通道。

皮孔的形态、大小与分布因植物不同而异,因此,落叶乔木和灌木的冬枝,可以利用上述形态特点作为鉴别标准。

二、芽1.芽的概念芽是幼态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包括茎尖分生组织及其外围的附属物。

也就是说,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的雏体就是芽。

2.芽的类型按照芽生长的位置、性质、结构和生理状态,可将芽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定芽和不定芽按芽在枝上的着生位置可划分为定芽和不定芽,在茎、枝条的节上着生有固定位置的芽(包括胚芽),称为定芽。

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腋芽由于位于枝条的侧面又称侧芽。

大多数植物每个叶腋只有一个腋芽,但有些植物生长两个芽,先生的一个为正芽,其他的芽称为副芽,如紫穗槐、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