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珍汤可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国医大师邓铁涛这样做!
八珍汤有什么功效 八珍汤的做法

八珍汤有什么功效八珍汤的做法八珍汤是由8种中药组成,有气血双补的功效,是女性的补血养气佳品。
八珍汤,含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等药,有补气之功效。
八珍汤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融合而成,四物汤主在补血,四君子汤主在补气,两者结合那可谓气血双补,多用于亚健康、病后体虚,气血皆虚等。
一、八珍汤什么时候喝好很多人都以为,秋冬进补最好,因为秋冬天气寒冷,又有冬藏一说。
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冬天喝温补的补品。
其实,这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八珍汤属于滋阴的补品,所以,秋冬喝效果最好。
这又是一个理解上的误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概括为三种含义:一是适应四时的养生方法,生长属阳,收藏属阴。
所以,春夏养生长之气,即为养阳,秋冬养收藏之气,即为养阴;二是养阳指养心、肝二阳脏;养阴指养肺肾二阴脏;三是养阳要顺从阳气生长的特点,使阳气发泄;而养阴要顺从阴气收藏的特点,不要使阴气发泄。
八珍汤重在养心、肝二脏,而上面讲了,心、肝两脏属于阳脏。
所以,对应《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总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在春夏喝八珍汤最好。
当然,也不是说其他时间喝八珍汤就不好,从时令来讲,春夏喝效果当然好于秋冬喝。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我们个人本身的体质来看问题,根据具体身体状况来决定怎么喝四物汤和八珍汤。
什么时候喝才是正确的呢一天一副,一天三次,早中晚各一次。
饭前至少半小时空腹温服。
对于脾胃较虚弱的,在饭后1个小时后服用。
另外,月经结束后气血最虚,最适合补气血,可等待经血完全排干净后,早晚各服一包,连续服用3~6天。
八珍汤什么时候不能喝1、感冒时:会加重感冒症状,或产生其他症状。
2、月经来潮时:会增加血气循环,造成经血量增加,严重时会造成血崩。
脾胃虚寒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用理中汤调理脾胃的虚寒问题。
体质湿热者,不适宜服用,应先祛湿清热方可服用。
八珍汤的做法八珍汤,古代中药汤剂,使用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制成,有补气之功效。
国医邓铁涛的25个效验方子

国医邓铁涛的25个效验方子三十一、治皮肌炎方〔组成〕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效〕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法〕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组成〕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 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
〔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
二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炙甘草6克,归头12克,熟地24克,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杞子10克。
〔功效〕大补气血。
〔主治〕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升麻5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黄精12克,仙鹤草30克,首乌15克。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血小板减少症。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
〔功效〕补脾益损。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法〕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叶等。
名医李可我治风心病和肺心病的常用方

名医李可我治风⼼病和肺⼼病的常⽤⽅前⾔风⼼病、两种病的症候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咳、喘、肿、全⾝痛,按六经来讲就是表⾥同病。
风⼼病,就是《⾦匮要略》乌头汤证的虚化,肺⼼病,就是⼩青龙汤证的虚化。
所以我治这两种病就是以这两张⽅⼦为基础,结合病⼈当时的体质⽅⾯主要的缺陷,先救本⽓,保胃⽓,固肾⽓,⽤张仲景留下的⽅⼦来探索治疗的⽅法。
⼀、我治风⼼病的⼀个常⽤⽅:⽣北芪120~250g,制附⽚45g,制川乌30g,⿊⼩⾖30g,防风30g,桂枝45g,⾚芍45g,炙⽢草60g,⿇黄10~45g,辽细⾟45g,红参30g,蜂蜜150g,⽣姜45g,⼤枣12枚,九节菖蒲10g。
(说明⼀下,《伤寒论》⿇黄汤的剂量是3两,折算下来抛掉尾数是45g,很吓⼈,这么燥烈的东西,会不会引起亡阳?不会。
我在最早的时候45g⿇黄另煮,按照《伤寒论》煮⿇黄的⽅法,先煎去沫,我们煎⿇黄很少见沫,因为剂量太⼩,⼀两以上,⽔开了⼀分到⼀分半钟左右上边就会有⼀层沫,10g左右不会有沫,另煎出来放到⼀边,⽤本⽅的时候每次兑⿇黄汁三分之⼀,得汗⽌后服,去掉不⽤了,有些⼈45g仍然出不了汗,有些特殊的病要120g⿇黄才出汗)。
案例2004年,在南宁,刘⼒红教授带着好多研究⽣,都是每天早上起来,单纯尝附⼦。
看看到底⼈体对附⼦的耐受有多⼤,究竟有什么反应,看看附⼦有没有那么⼤的毒性。
其中有很多同志在每天早上尝附⼦的过程中,就治了他好多病!不晓得⼒红是不是跟⼤家讲过。
我们这代⼈⽤附⼦都有亲⾝经历,我们的弟⼦都是⾸先⾃⼰去尝药。
在治疗中,⼀旦经过辨证,⽴出⽅⼦那是不会有问题的。
所以当时⽅⼦⾥⽤防风、蜂蜜、⿊⾖都是为了解毒的,但这样就有副作⽤,就是药的⼒量减弱了。
所以同志们要试我的⽅⼦,还是⽤原来的⽅法,等到你有把握的时候,就可以不要这些东西。
另外关于细⾟,《伤寒论》基础剂量是三两(45g),我⽤这个量⽤了40年,没有发⽣过任何问题,有些特殊的病,特别是接受了河北名医刘沛然⽼先⽣的经验之后,最⾼时⽤到120g,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唯⼀的缺陷是细⾟味道太⼤。
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

2019年第7期(总第264期) 疾病防治43浅谈“八珍汤”在临床中的应用王泉水 惠庆亮 吕东生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葛家畜牧兽医工作站 264422)中图分类号:S85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9)07-0043-02 “八珍汤”是中医治疗气血双虚的老方子,药物的组成是以补气方“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血方“四物汤”(当归、川穹、白芍、熟地)两个方子合并而成,所以是气血双补常用中药方剂。
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气血双虚的牲畜,在八珍汤方剂基础上进行加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笔者在文登区葛家站工作二十多年,经常在临床上见到的家畜因劳役过度,生产过量及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致使家畜由于外邪或内伤发病。
由于家畜发病的病机不同,而表现的病症不同,也就是中兽医所讲的“先诊后辨”,通过辩证论治选出相应治法。
笔者在门诊常以 “八珍汤”作为药方基础,根据病机和病症,辩证因果、慎重考虑后,再施以药物加减治疗疾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方解分析“八珍汤”是由 “四君子汤”和 “四物汤”组合而成,为气血双补的药方。
“四君子汤”为脾气虚弱的基础方,主补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补气必从脾胃着手。
方中党参补中益气为主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为辅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为佐药,白术、茯苓何用,健脾除湿之功更强;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诸药相合,共奏补中气、健脾胃之功。
“四物汤”是补血调血的基础方剂,所主诸证皆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所致。
治宜补血养肝,调血行滞。
方中熟地滋阴补血,为主药;当归补血养肝,并能活血行滞,为辅药;白芍养血敛阴,为佐药;川芎入血分行气活血,使补而不滞,为使药。
从药物配伍关系看,地、芍是血中止血药,芎、归血中之气药,两相配伍,可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破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同组成治血要剂。
因此,不仅血虚之证可用以补血,即使血滞之证,即可加减运用。
八珍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八珍汤《中医治法与方剂》八珍汤(《正体类要》)【组成】人参10g 白术10g 茯苓15g 炙甘草5g 熟地黄15g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5g【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主治】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食欲不振,体倦无力,舌质淡嫩,脉象细弱或虚大无力。
【证析】气血两虚证候,多由病后失调,或久病失治,或失血过多所致。
食欲不振,少气懒言是肺脾气虚征象;心悸怔忡,头晕目眩,是心肝血虚征象;面色苍白,舌淡脉弱,是气血亏损共同所有。
两类征象同时出现,自属气血两虚机理。
【病机】气血两虚。
【治法】气血双补法。
【方义】本方由四君子汤与四物汤相合而成。
人参、白术、获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功在补气健牌,亦可培土生金而使肺气旺盛,肺牌气旺则声低息短、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等证愈矣!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即四物汤,功在补血调营,营血得补,则头量心悸等证愈矣!补血而用川芎活血,是令血运流通,则补而不滞,有利无弊矣!人赖气血而生,此方双补气血,称为八珍,确非虚誉。
【应用】除上述征象可用本方以外,对于失血过多,气血两虚,恶寒发热;或病后亏虚,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或痈疽难溃,溃后难于敛口,以及妇人漏下等证,均可加减使用。
【化栽】1.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本方加肉桂、黄芪。
有温补气血功效。
用于八珍汤证而偏于寒者颇为适宜。
2.人参养荣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十全大补汤减川芎,加远志、陈皮、五味子。
用于久病气血俱虚,惊悸、健忘、头眩、气短、食少、神疲乏力等证,可收气血双补,养心安神功效。
【歌括】气血双补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加入姜枣和营卫,气血两虚服之康。
桂芪加入八珍煎,大补功宏号十全,再益志陈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营专。
明德初心发起了一个读者讨论点击参与讨论留言。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八珍汤,比十全大补少两味的汤方!

八珍汤,比十全大补少两味的汤方!宋朝的皇帝很有钱,钱多了就喜欢琢磨养生。
一琢磨就琢磨出了个让老百姓向朝廷献医书或医方的点子。
老百姓一听好开森(皇帝怎么会白要方子呢,一手交钱一手交方啊)。
方子收集好了,他就命令太医局医官整理出书,于是就有了我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布的成药方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这部书里收录的方子,不是一方,而是很多方子永流传,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使用,下面这个方子就是之一:其描述的适应病症与功效为:“男子、妇人诸虚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夜梦遗精,面色萎黄,脚膝无力,一切病后气不如旧,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
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功效多到不能一一描述的方子,自然是十全大补!据说现代的日本,有一个医家,叫做大塚敬节,曾经遇见一个离婚的少妇,是子宫癌晚期,在服用十全大补汤六个月后,居然所有症状都消失了。
后来,在工作中也恢复了力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此方之所以能做到十全大补,和它气血双补的能耐分不开。
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就如人类对水与空气的依赖。
如果一个人的先天体质虚弱,或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人体就会如置身在空气稀薄,干旱少雨的唐古拉山,出现呼吸不畅,气短心悸,头晕自汗,面色苍白,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症状,严重的话,各类疾病随之而来。
十全大补汤正是气血双补,令人体内环境风调雨顺的方剂。
古代人用方喜欢加味,这个气血双补的方子,不仅拉拢了补血祖方四物汤,补气祖方四君子汤,又请来了补气名药黄芪和补命门火之药肉桂,大补特补。
四物汤由当归、熟地黄、白芍药、川芎四味构成。
其中,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君药。
熟地滋阴补血,益精补肾。
芍药养肝血,补血和营卫。
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
尤其后三种药,增强了君药当归养血调经的作用,可让人将血养得足足的,不仅大补肝血,还益肾水,补充人体能量。
八珍汤中药方

八珍汤中药方八珍汤,中医方剂名,别名八珍散。
为补益剂,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
主治气血两虚证。
那么八珍汤中药方有哪些呢下面和店铺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对您有帮助哦!八珍汤中药方:【方剂名称】:八珍汤【方剂出处】:《正体类要》【方剂歌诀】:双补气血八珍汤,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枣调营卫,气血亏虚服之康。
【方解】:本方所治气血两虚证多由久病失治、或病后失调、或失血过多而致,病在心、脾、肝三脏。
心主血,肝藏血,心肝血虚,故见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舌淡脉细;脾主运化而化生气血,脾气虚,故面黄肢倦、气短懒言、饮食减少、脉虚无力。
治宜益气与养血并重。
方中人参与熟地相配,益气养血,共为君药。
白术、茯苓健脾渗湿,助人参益气补脾;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滋养心肝,均为臣药。
川芎为佐,活血行气,使地、归、芍补而不滞。
炙甘草为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全方八药,实为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的复方。
用法中加入姜、枣为引,调和脾胃,以资生化气血,亦为佐使之用。
【配方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克,白茯苓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白芍药 30克,熟地黄30克,炙甘草30克。
【使用方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效和作用】:气血两虚证。
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临床应用】: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注意事项】:暂无资料。
八珍汤【方剂名】八珍汤《瑞竹堂经验方》【组成】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炙,各一两(各30g)【用法】上畋咀,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
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珍汤可以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国医大师邓铁涛这样做!
八珍汤加减治疗风湿性心脏病
︾
邓铁涛(1916年10月-2019年1月10日),广东省开平市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
邓铁涛教授擅治心脏疾病,研制成功的中成药有“冠心丸”、“五灵止痛散”等。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则邓老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医案吧!
杨女士,52岁。
因“反复胸闷、心悸30余年,加剧伴胸痛1个月”于1999年12月20日入院。
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反复发作。
就诊于广州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其初因症状较轻而未经治疗。
10年来,诸症逐渐加剧。
1个月前,去北方受凉后,胸闷、气促加剧,稍走动即发。
伴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遂入我院。
入院时症见:稍动则气促,生活难以自理,近日胸痛频作,伴神疲乏力,口干不多饮,纳差,二便调。
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查体:神清,疲倦,贫血貌,营养欠佳。
端坐呼吸。
HR68次/分,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III~IV级收缩期杂音。
肝大,肋下两指,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水肿。
心电图示:频发房早,心肌劳累。
X线检查示:心影向两
侧增大。
心脏彩色B超示: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主动脉瓣重度返流。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气血两虚。
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V 级。
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
但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故请邓老会诊进行术前准备。
邓老查房时症见:患者精神疲倦,面色萎黄,动则气促、心悸,纳差,夜寐不安,小便可,大便干结,双下肢轻度水肿,唇色暗红,舌暗淡,苔白微腻,脉沉细尺弱。
月经量多,色淡,经期延长。
邓老分析
本病按八纲辨证,属里证。
属先天禀赋不足,气血两虚。
病位在心脾肾。
心居胸中,为阳中之阳。
心主血脉,靠心气的推动,血液方能如环无端地周流全身。
气血亏虚,邪气入侵,“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发为心痹”,故有瓣膜受损。
心气亏虚,不能把所有回心血液博出,全身循环血液减少,表现为心阳亏虚,产生气促、神疲、心悸等症。
日久“母病及子”,而表现为脾气亏虚。
脾虚运化无力,则纳呆,面色萎黄;脾气虚不能统血,故月经量多。
故以八珍汤加减,处方如下:
西洋参12g(另炖),党参24g,归尾15g,川芎10g,白芍15g,熟地24g,云苓12g,艾叶10g,阿胶10g(烊化),白术12g,炙甘草6g,砂仁6g(后下)。
患者服上方六剂后,精神好转,纳增,无气促,偶发心悸,夜寐安,二便调,双下肢水肿消,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于2000年1月12日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替代术。
术后患者一般情况好,于2000年3月3日出院。
本方以八珍汤为主,气血双补,重用西洋参以补气,阿胶滋阴补血,佐以艾叶温阳益气,砂仁芳香醒脾,以防诸补药碍胃之弊。
纵观全方,气血双补而兼顾阴阳,共奏补而不滞之功。
医案数据中心检索可得
参考文献:
[1]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医案一则[J].现代中医药,2005(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