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之介入治疗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案简介腹主动脉瘤(AAA)是主动脉瘤的一种常见类型,通常指主动脉腹部部分的病变。
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壁的局部膨出,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主动脉破裂而引起致命的出血。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或经导管介入治疗。
1. 手术治疗1.1 开腹手术开腹手术是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一种传统方法。
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腹部切口暴露出主动脉瘤部位,并进行瘤体切除和主动脉重建。
这种手术方法适用于瘤体较大、瘤壁薄或合并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1.2 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通过腹部小切口导入腔镜和手术器械,进行主动脉瘤修补。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但适应症有一定限制。
1.3 内镜辅助手术内镜辅助手术是结合腹腔镜技术和开腹手术的治疗方法。
通过内镜引导下对瘤体进行操作,可以减少开腹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并保证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经导管介入治疗2.1 支架植入支架植入是一种常用的经导管介入治疗方法。
医生将导管引入到主动脉瘤处,然后在瘤体内部植入金属支架,以加强瘤体的结构,防止瘤体破裂。
支架植入是一种无创、创伤小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瘤体较小、瘤壁较厚的患者。
2.2 内膜修复术内膜修复术是一种通过导管送入的装置修复瘤体的方法。
医生会将修复装置引入到主动脉瘤处,并将其展开覆盖在瘤体内部,通过撑起瘤体壁来防止瘤体破裂。
内膜修复术是一种无需手术切除瘤体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高危患者来说具有明显的优势。
3.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3.1 术后监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以及瘤体修复情况和血管通畅度。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在医院密切观察一段时间,以确保术后恢复良好。
3.2 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术后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控制体重、平衡饮食,以及规律的锻炼。
医生可能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药物治疗,例如抗高血压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3.3 定期随访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诊,医生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生命体征监测,以确保瘤体稳定或缩小。
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的麻醉管理

右, 心率 8 10次/ i。结果 3 0~ 0 mn 8例术 中麻 醉平稳 , 无控 制性 降压 引起 的并发症 。3 5例全 身麻醉 术后
3 i 0mn内清醒拔管返 回病房 , 中全身麻醉患者放置 支架过程 中突发过敏性休克 1 , 其 例 经抢救好 转返 回病 房 ;1 7 例 9岁术前合并肺心病 患者 , S O 8 %行硬膜 外麻 醉 , 因 p 7 造影后 突发 支气管哮喘停 止手术 , 次在 再
1 资料 与 方 法
面达 —I后 1h可开始手术 , 中常规每 3 术 0分钟经硬膜外 导管注入 2 %盐 酸利多卡 因 5 r , n 手术 结束后 2 h拔除 硬膜外 l
导 管 。 2 结 果
本组 3 9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成功放置覆膜支 架 , 内漏 、 无 瘤体 破 裂 、 功 能 衰 竭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手 术 时 间 5 肾 5~
合支架置人手术 条件 。其 中男 3 3例 , 6例 ; 女 年龄 5 7 6~ 9岁 , 平均年龄 6 . ; 2 1岁 体重 5 9 g A AⅡ~I O~ 0k ;S V级。术前合并 高 血压病 2 , 7例 冠心病 1 , 2例 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 1 , 8例 慢性 阻塞性肺心病 6例 , 脑栓塞病史 8例 , 2型糖尿病 8例 , 术前 C T 示单侧 肾不显影 3例 。 12 麻醉方法 . 术前 1h口服地西泮 5m , g 术前 3 i 0m n肌内注 射吗啡 l g东莨菪碱 0 3m 0m , . g或阿托品 05m 。患者人导 管 . g 室去枕平卧 , 吸氧, 监测无创血 氧饱 和度 、 心电 图、 创血压 , 无 建
【 关键词 】 腹 主动脉瘤 ; 支架置入术 ; 醉, 身; , 外; 素 ; 麻 全 麻醉 硬膜 肝 造影剂过敏 【 中图分类号 】 R53 1 【 . 4 文献标识码J A 【 文章 编号 】 1 2 78 (00 2 — 84 0 0 — 36 2 1)0 23 — 2 0
动脉瘤手术介入并发症防治浅谈

动脉瘤的手术和介入治疗现今正不断完善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材料为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空间,但是要想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还应该了解和掌握手术和介入治疗不同部位的动脉瘤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学会尽量避免和处理它。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动脉瘤手术和介入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
一、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移植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1、出血术中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出血基本上来自血管损伤,损伤的原因是解剖变异和操作不当。
解剖时可能误伤副肾动脉、腰动脉、肾动脉和髂动脉,但是发生率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做近心端吻合口时,如果用力过大或者宿主动脉薄弱,可能将主动脉撕裂而不察觉,待移除动脉钳后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因此必须根据宿主动脉的病变程度收线打结。
发生这种出血时,可用手指压迫肾上腹主动脉,重新用动脉钳阻断主动脉,用细线轻轻缝合,加涤纶片、毡片或小块肌肉压在吻合口修补处再打结。
我们常在人工血管与腹主动脉吻合时,应用垫片(如加涤纶片)加强缝合的方法,可有效避免血管撕脱,防止吻合口出血。
最危险、最难处理的是左髂静脉损伤,匆忙中盲目压迫止血,又将裂口撕大,累及下腔静脉。
发生静脉损伤后切勿惊慌失措,可用示指以适当的压力探查和压迫出血点,然后缓慢移除手指,发现破口,迅速缝合。
在显露瘤体颈部时,如果不熟悉解剖关系,损伤肠系膜下动脉和左肾静脉在所难免。
肠系膜下动脉结扎即可,而肾静脉流量达500ml/min很难控制。
术后的失血性休克主要来自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主要来自吻合口,而且主要来自近心端吻合口。
术后血压如经输血后仍不能维持,又除外心源性休克时应考虑内出血,必须立即重新剖腹探查,逐层检查创口,逐一检查吻合口和可能损伤的血管。
发现出血部位后加以修复,吻合口出血或破裂是造成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
吻合口出血的唯一处理方法是手术止血。
任何不必要的“观察”都会导致严重后果,宿主动脉条件太差,人工血管和缝线材料不佳以及手术技术失误都可导致术中大出血。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新进展

关键词
腹 主 动 脉 瘤 ;放射 学 ,介入 性 ; 支 架
19 9 1年 阿 根 廷 医生 P rd 等首 次 报 道 经血 管 ao i 腔 内治 疗 ( n oac l p i,E R 腹 主 动 脉 瘤 e d vsua r a r e r VA )
、
支 架移 植 物 的 设 计 与 改 进 方 向
( ) 于 E R的支 架移 植 物 (n o rf 包 一 用 VA e d gat )
括 :n o ac lreh ooisE T Mel ak C , e d vsua c n l e ( V , noP r, A) t g A e R ( drncA e R n , C prn , C , n u x Me t i n u xIc o u e io t A) T ln Se tg f yt Wol dc , u r e F ) a t tn- r tS s m( r Meia S ni , L e as e d l s
世 界各 地 大 型 医 院或研 究 中心相 继 开展 , 安 全 性 其 和有 效性 得 到 进一 步 证 实 ;利用 其 治 疗 A A破 裂 A 及 主动 脉 创 伤 性 假 性 动 脉 瘤 取 得 的早 期 成 功 经 验 也 见报 道 。该 技 术经 过 十 几年 的 发展 , 已取 得 相 当 大进 步 , 成 为 当今 血 管外科 研 究 的热点 。 并
等 。不 同支 架移 植物 的设 计 各有 特 点 , , a n 弹 如 T et l 性支 架 血管 近端 有 1 m 长 的支 架 裸 区 , 适 用 于 .c 5 更 A A近 肾动 脉 颈部 较 短 的病例 , 输送 系 统配 有球 A 其
腹主动脉瘤结合实例讲解

腹主动脉瘤病例分享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5
总结与展望
腹主动脉瘤的总结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由于腹主动 脉管壁长期受到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的 影响,导致管壁逐渐扩张、变薄,最终形成动脉 瘤。
目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情较 轻的患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较 重的患者。
实例: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医生建议他使用β受体拮抗剂 进行治疗,以控制疼痛和血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血 压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动脉瘤切除和 人工血管移植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动脉瘤破裂和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03
腹主动脉瘤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01
02
03
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腹 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戒 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 险。
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腹主动脉瘤的重 要危险因素,保持血压稳 定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预 防动脉瘤的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实例:一位58岁的女性患者,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医生建议 她进行手术治疗。手术中,医生切除了动脉瘤,并用人造血 管进行了移植。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包括动脉瘤栓塞和覆膜支 架植入等。介入治疗的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
实例:一位72岁的男性患者,诊断为腹主动脉瘤,医生建 议他进行介入治疗。治疗中,医生使用了覆膜支架植入技 术,成功地封闭了动脉瘤。术后患者恢复迅速,没有出现 任何并发症。
腹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用于降低血压,减轻动脉瘤的压力。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血压,减轻症状
药物种类:降压药、抗凝血药、抗血小板药等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调整
药物副作用:可能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副作用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药物治疗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比较: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在腹主动脉瘤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新药研究的未来趋势:预测未来腹主动脉瘤药物治疗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手术技术的改进及新术式的探索
血管内介入治疗:通过导管插入支架,无需开刀,风险低
腹腔镜手术:微创手术,减少创伤,恢复快
机器人辅助手术:精确度高,操作灵活,减少并发症
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伤口、预防感染、促进康复
手术步骤:麻醉、切口、分离、修复、止血、关闭切口
手术效果评估及并发症处理
定期复查:术后复查的时间、项目、注意事项等
术后康复指导:饮食、运动、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建议
并发症处理:出血、感染、血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手术效果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瘤体大小变化、血管通畅情况等
04
支架植入:通过导管植入支架,使瘤体闭塞,防止破裂。
介入治疗效果评估及并发症处理
介入治疗效果评估:通过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评估介入治疗的效果。
并发症处理: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包括血管损伤、血栓形成、感染等,需要及时处理。
血管损伤处理:如果出现血管损伤,需要及时进行血管修复或替换。
观察等待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
1
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期流程及质控要点

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质控要点:一、适应证(1)腹主动脉瘤的直径大于或等于5.5cm者。
(2)随访过程中其直径每年增加超过1cm者。
(3)有症状的腹主动脉瘤。
(4)动脉瘤直径4.5-5.5cm者,患者及家属意愿强烈,可行腔内治疗。
二、相对禁忌证:近端瘤颈直径>28mm;瘤颈长度<15m m;瘤颈角度>60°;瘤颈呈圆锥形(瘤颈近远端直径差>4mm);腹主动脉分叉处直径<18m m;髂动脉直径<7mm;髂动脉严重扭曲或双侧髂动脉瘤等。
三、禁忌症1.腹主动脉瘤的位置或形态不适于腔内隔绝手术者,如范围广泛的胸腹主动脉瘤或近端瘤颈<1.5cm因而无法固定移植物者。
但近年已开发出近端带有裸支架的移植物,近肾腹主动脉瘤已经不是绝对禁忌证。
2.导入通路病变使手术难以完成者,如双侧髂动脉严重狭窄扭曲以至导丝、导管不能通过。
3.有严重伴发病,如严重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等。
4.并存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预期寿命不超过1年者。
5.穿刺部位局部感染及高热者。
6.1个月之内的大面积脑血管意外或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
7.造影剂过敏的患者。
四、术前准备事项:1. 基本完善项目术前需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手术知情同意书》。
2. 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2)肝肾功能、心肌酶、电解质、血糖、血脂、血型、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检测;(3)12导联心电图、胸片、彩超(心脏、腹部、颈动脉及双下肢血管)检查;(4)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查(如近期已查,可不再重复检查);3. 特殊检查项目:(1)主动脉CTA评估血管条件。
(2)头颅 CT 检查:近期(1月内)有出血性或缺血性脑卒中病史的患者,同时伴有头晕等神经系统症状患者。
五、术期用药选择:1.根据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情况对症治疗。
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的进展

・
腹主 动脉 瘤 腔 内治 疗 的进 展
周 玉 斌 综 述 吴 丹 明 审校
( 辽宁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 沈阳
1 1 0 0 1 6 )
中 图分 类 号 : R 7 3 2 . 2 1
文 献标 识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6 6 0 4 ( 2 0 1 3 ) 1 1— 1 0 4 3— 0 4
照 研究 。1 0 8 2例 A A A≥5 . 5 c m( 平均 6 . 5 c m) 随机 分组 , 结果 表 明 E V A R组 中短 期生 存 优势 明显 , 3 0 d 病 死 率 2组 分 别 为 1 . 7 %和 4 . 6 %, E V A R 组 输 血 少、 住 院 时间短 。长 达 8年 的 随访 结 果 显 示 : E V A R 组6 1 4例 中有 2 0 0例 因移 植物 问题 需要 再 次介 入 干 预, 因此 , E V A R 的耐 久 性 受 到 临 床 医 生 的 格 外 关 注 。2组 8年 后 的总体 死 亡率 、 动 脉瘤 相 关 死 亡率 、 生 活 质量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 由于 E V A R 组 病 例 需 要 C T 监 视 及 再 次 介 入 的 干 预 ,因 而 花 费 较 高 。 E V A R一1 研 究显 示 E V A R组 早 期 生 存优 势 明显 , 但 是 术 后 2年 2组病 死 率 相 当 , 术 后 6年 2组 动 脉 瘤 相 关 的 死 亡 率 相 同。 为 什 么 随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 E V A R组 早期 的生存 优势 不 复存 在 ?亚 组 分析 显 示 E V A R组 心 血管病 死 率过 高可 能 为 其部 分 原 因 。 因 为 E V A R一1 研 究 开始 于 1 9 9 9年 , 8年 间有 2 5例 发 生 支 架断 裂 。移植 物 断裂反 映 当时 的腔 内治 疗器 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SA
DSA治疗AAA的时候,作用有限 DSA的缺点:有创,容易增加并发症 DSA
指导EVAR支架的释放 评价EVAR封闭AAA的效果
DSA
DSA治疗AAA的时候,作用有限 DSA的缺点:有创,容易增加并发症 DSA目的:
指导EVAR支架的释放 评价EVAR封闭AAA的效果
DSA
❖主动脉的实际口径无法测量出来 ❖DSA显示的仅仅是动脉管腔
股动脉瘤,腘动脉瘤,胸主动脉瘤 高血压 糖尿病 白种人AAA的发生率较高
AAA临床表现和诊断
大多数AAA无临床症状 常在查体时或检查其它疾病时被发现 动脉瘤在扩张过程中可出现腹部搏动感、腹部疼痛或疼痛向腰背部传 导等症状。有症状的AAA应尽快接受治疗。 物理检查
敏感性和特异性20-90% 根据物理检查确定AAA的大小是不准确的 筛查方式:彩超
3.夹层动脉瘤 动脉内膜撕裂,内膜剥离扩展形成的壁间血肿或双 腔主动脉
10
形态分类
1.梭形动脉瘤 2.袋性或囊性动脉瘤 3.混合性动脉瘤
11
AAA病理改变
主动脉瘤壁全层均 有病理改变,多由于 中层坏死(马凡综合 征)或动脉粥样硬化 所致。
AAA形态学分类
❖ AAA两种主要分类:
梭形
囊形
AAA解剖分型
AAA临床表现和诊断
有症状的AAA 可以是没有破裂的 也可能是已经破裂的
症状=即将破裂 紧急专科会诊
AAA-真性动脉瘤
AAA-真性动脉瘤
AAA破裂原因
以下因素增加破裂的危险:
-- 瘤腔直径大 -- 高血压 --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 并发症的程度
AAA破裂症状
表现为“极度痛苦” ▪ 低血压 ▪ 心动过速 ▪ 面色苍白 ▪ 出汗 ▪ 休克 (根据失血的程度)
AAA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 CTA(CT血管造影) - -最好是螺旋CT -- MRA(MRA血管造影) -- 血管造影- -金标准,由于有创且费用高不首选 -- 彩色多普勒超声 (选择性) - -方便,对腔内修复指导价值小
AAA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
❖ 推荐I - 1.腹部超声检查 (肾下型AAA) - 2.CTA - 3.MRA
分型 肾下型(> 95%): 肾动脉开口下缘距
瘤体上缘有15-20mm非扩张的主动脉 Juxtarenal近肾动脉型 肾上型 胸腹主动脉瘤
20%的腹主动脉瘤合并有髂动脉瘤 (髂总>髂内)
AAA危险因素
高龄:年龄>65岁 性别:男性>女性(3:1) 家族史: 20%病人其一代亲属存在AAA表现 吸烟 外周动脉瘤:
月复查 ❖ 对于直径4.5~5.5cm的动脉瘤,应每隔3~6个月复
查
AAA开放手术
1951年Dubost进行了第一例开放修复手术 并发症(60%)
假性动脉瘤(3%) 勃起无力(>80%) 主动脉肠瘘(1—2%) 移植物血栓(2%) 移植物感染(1-2%) 危险因素
EVAR术后7年破裂发生率为3.1%-----EUROSTAR研究
AAA自然病程
破裂性AAA的发病率 年龄大于65岁的发生率为35.5 / 100,000 男女比例为3:1 美国AAA修复的比例为11-12% 总体死亡率71-77%(院外+院内) 外科手术的死亡率 48%(所有在1955-1998年之间报导 的荟萃分析显示)
病
因
1.动脉粥样硬化 在50岁以上多见,国外的首位病因;
2.囊性中层坏死或退行性变 多见于中青年男性,好发于主动脉根部,常伴 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国内的首位病因;
3.创伤性动脉瘤 多见于加速伤,减速伤; 近年有增加的趋势
7
4.细菌感染和真菌性动脉瘤 细菌或真菌损伤动脉中层,造成动脉壁的局部膨出;
5.梅毒 是梅毒性动脉炎的后期并发症,常在感染后15-20年 后产生,是1940年以前的首位病因;
6.先天性动脉瘤 常伴有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和二瓣化畸形。
8
主动脉瘤分类
9
病理分类
1.真性动脉瘤 动脉壁全层均有病变,扩大或突出而形成的动脉瘤
2.假性动脉瘤 动脉壁撕裂,血液被临近组织包裹而形成的血肿
❖ 推荐II - 4. DSA( 仅适用于介入治疗病人)
腹部超声检查
安全、无创 可以广泛应用 快捷 经济 准确率>90%
Normal
longitudinal
axial
CTA扫描
首选:省时,静脉内的造影增强,薄层,螺旋技术 优势 ❖快速(16/64多排检测,15-30秒,中度吸气状态时 屏气一次) ❖小于1毫米的空间分辨率、 三维重建 ❖通常独立操作 ❖准确:解剖学(尺寸的/结构的) 缺点 ❖放射性 ❖造影剂肾病
AAA治疗
目标 缓解症状 防止动脉瘤破裂 防止动脉瘤破裂后死亡
对于无症状的未破裂AAA的修复手术是具有预防性
AAA治疗
血管腔内治疗 开放手术治疗
AAA-开放手术治疗
AAA开放手术形态学适应症
❖ 对于动脉瘤直径大于5.5cm ❖ 或直径大于4.5cm但近6个月增加超过0.5cm ❖ 对于直径小于4.5cm有症状的动脉瘤患者,应每6个
AAA破裂风险
破裂危险的估计(每年) 4.0-5.4 cm
0.6%
破裂风险 增长率
5.5-6.4 cm
10%
6.5-6.9 cm
19%
7.0-7.9 cm
35%
≥8.0 cm
51%
瘤体增长率的估计
瘤体大小
< 4 cm
0.2-0.4 cm
4-5 cm
0.2-0.5 cm
> 5 cm
0.3-0.7 cm
AAA流行病学
❖ 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 ❖ 男性>女性 (3:1) ❖ 发病率:
欧美地区发病率高:2%~4% (>60岁) 国内发病率:约36.2/10万,呈上升趋势 ❖ 破裂后死亡率高 自然病程五年的存活率:19.6%
TAA 中国的发病率: 5.3/100,000
AAA流行病学
AAA 中国的发病率: 37-64/100,000
腹主动脉瘤之介入治疗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心脏
主动脉解剖
总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
胸主动脉
肾动脉 髂内动脉
腹主动脉 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解剖
肝固有动脉 右肾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左肾动脉
径扩张超过 正常直径的1.5倍或直 径超过3cm。 腹主动脉瘤是降主动脉 经胸12水平的裂孔进 入腹部,腹部的降主动 脉称为腹主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