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

合集下载

_合作准则_的违反与_会话含意_的产生_对外汉语教学中的_会话含意_分析

_合作准则_的违反与_会话含意_的产生_对外汉语教学中的_会话含意_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总第156期)“合作准则”的违反与“会话含意”的产生Ξ——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会话含意”分析吕俞辉(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51女,讲师)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中,大量地存在着会话隐含意义,这常会引起留学生的误解和不解。

对这些会话隐含意义,应用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运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可以分析出它们的生成机制:对合作原则中的量的准则的违反、质的准则的违反、关系准则的违反、方式准则的违反都可以产生会话隐含意义。

而且中外会话隐含意义的推导是不同的。

打破合作原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礼貌策略的应用及追求修辞效果。

关键词:合作;准则;会话;隐含 中图分类号:K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209(1999)0620102205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即使学生非常认真地查了字典,对每一个字的含义都理解了,他们还会对会话交际,对文章不尽理解,甚至是误解。

因为留学生在词典中可以找到的是语言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但是,实际交际过程中,语言除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以外,也会产生语用学上的会话隐含意义。

说到会话隐含意义,我们不能不提到著名的语言学家Grice的“会话含意”理论,这是1967年他在美国的哈佛大学提出来的。

“会话含意”(conversati onal i m p licatu re)“是在理解句子衍推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会话原则推导出来的意义”[1](P59)。

“会话原则”具体指“合作原则”(coop erative p rinci p le),这个原则提出: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双方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为此双方要采取合作的态度,遵守合作原则。

这个合作原则有四条准则:“1)量的准则(quan tity m ax i m);2)质的准则(quality m ax i m);3)关系准则(relati on m ax i m);4)方式准则(m anner m ax i m)。

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

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

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实践与反思】导语:在全球化不断加速的今天,跨文化交际显得尤为重要。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们的任务不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Byram所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核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简要介绍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开始,逐渐深入探讨其具体实践和反思。

一、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基本原则1. 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跳出自身的文化框架,理解并关心多元文化。

这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误解和冲突,增进相互理解和合作。

2. 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跨文化沟通需要学生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

基于Byram的理论,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如角色扮演、访谈等,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byram 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强调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文化。

教师可以引入书籍、电影、音乐和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文化素材,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索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习俗和信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byram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的实践1. 设计情境化的学习任务跨文化交际语言教学法注重通过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真实场景的学习任务,如模拟境外旅游、商务洽谈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2. 引入跨文化对话在教学中,通过引入跨文化对话,学生可以学习不同文化之间的思维方式和交际习惯。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跨文化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物,在对话中展示不同文化的观点和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语言中的语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语用失误。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使用不当的语用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语言行为的不适当或无效。

语用失误可以参照Grice的合作原则进行研究。

合作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都有一个合作的目的,可以通过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来达到这个目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说话人应该说出真实的、相关的、明确的、完整的信息,听话人应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不破坏交际双方的合作意愿。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人们不知道如何遵守合作原则,就会发生语用失误。

二、语用失误的例子1、称呼和称谓的不当使用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定。

在中国,我们通常会用称呼加姓氏来表示尊敬。

例如,我们会称呼老师为“张老师”,长辈为“张叔叔”或“张阿姨”。

然而,在西方国家,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比如,在美国,称呼老师应该使用“先生”、“女士”或姓氏的缩写,而不是称呼张老师为“张先生”。

如果不知道这些规则,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2、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礼貌用语的误用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在日本,人们通常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感谢,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Thank you”表示感谢。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了不当的礼貌用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3、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非语言行为的误解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习俗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比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给送别的人手中塞一些东西,以表达祝福和感谢之情。

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拥抱和亲吻来表示感情。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这些非语言行为的习俗用错了,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与幽默

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与幽默

显然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可又不愿意承认自己在课堂上睡 国言实出版社,2005.
Modern chinese
XIANDAI YUWEN
觉,于是编造了种种借口,制造出幽默诙谐的效果。 3.违反关系准则所产生的幽默 ⑸顾客:“我的菜怎么还没有做好呢?”
[8]汪景寿 藤田香.相声艺术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2.
张三:“老师,你讲课讲得很好。”
活中便会少了许多笑声。而欣赏幽默并非难事,如果对幽默
老师还是不信,说:“那你干嘛直流口水?”
机制有所了解,就会对我们欣赏幽默者创造幽默大有帮助,
张三:“老师,你的课讲得很有味道。”[4]
给语言增添更多的魅力,给生活增添更多的笑声。
幽默⑶中这个年轻人不愿意把空座位给老先生坐,故意
甲:“那我的马吃了松节油,它怎么死了?”
幽默往往由此产生。幽默⑸中顾客抱怨菜上得太慢,服务员
乙:“我的马也死了。”[2]
的话“别着急,因为蜗牛是行动迟缓的动物”听上去二者没
在幽默⑴甲在回答乙的问题时,只需要回答“不及格”就 什么联系,服务员是故意违反关系准则,以一句风趣的话让
已经足够了。但他却违反了数量准则的第二条——所说的话 顾客消气。幽默⑹中的服务员以“三声口哨”这看似无关的
中职业还是有高贵与低贱之分的。尽管有许多职业的地位,
从上文所提及的内容看,委婉语包括的内容与日常生活
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对观念中的低贱职业,人们总是要避 不可分割并且常与禁忌有关,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就很容易
免直称其名,以使谈吐显得文明有礼,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造成交际的障碍。比如,在北京复兴门外有家“复兴饭
候有你这样一个儿子了?”[3]
上我那屋去。”要是男的劝,向着女的,非出人命不可。(指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

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更深层次的体现在价值观念上。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间的价值观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入手,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之源1.宗教与哲学观念在中西方文化中,宗教与哲学观念对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基督教对文化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普世价值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文化。

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道教、佛教等哲学观念对于东方文化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道德观念、人际关系、生死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在价值观念上,西方文化倾向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发展和独立性;而东方文化倾向于集体主义,重视整体和公共利益。

这种差异体现在人际关系、社会组织、政府治理等方面,造成了文化交流中的一些挑战。

3.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注重时间的准时性和高效率,强调“时间就是金钱”;而东方文化则更加强调随遇而安,注重人情味和灵活性。

这种时间观念的差异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摩擦和误解。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挑战与策略1.尊重和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和理解是最基本的原则。

双方应该尊重对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理解差异的存在是跨文化交际的第一步。

尊重和理解可以缓解文化之间的矛盾,为进一步的沟通打下基础。

2.学习和适应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双方还需要学习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适应对方的价值观念。

这需要双方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尝试和适应对方的文化方式,从而化解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矛盾。

3.积极沟通在跨文化交际中,积极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的沟通,双方可以及时发现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避免冲突和误解的发生。

双方可以通过沟通来解释自己的价值观念,增进对方的理解和认同。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与高职高专商务英语教学

在 商 务 英语 中 的运 用及 其 对 商务 英语 教 学 的 启 示 , 旨在 避 免 语 用 失误 . 学 生 成 为 成 功 的跨 文化 交 际者 。 使 关键 词 : 作 原 则 礼 貌 原 则 商 务 英语 教 学 跨 文化 合
交 际


引 言
下 进 行 交 流 。 礼 貌 原 则具 有更 高一 层 的调 节 作 用 , 维 护 了 但 它 交谈 双 方 的均 等 地 位 和他 们 之 间 的 友 好 关 系 。合 作 原 则 和礼 貌 原 则 之 间存 在 着 一 种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依 赖 、相 互 配合 的关 系 . 得 言语 交 际顺 利 进 行 。 使 三 、 作 原 则 与 礼 貌原 则在 商务 跨 文化 交 际 中 的运 用 合 高 职 高 专 商 务英 语 专 业 的 教 学 目标 就 是 培 养 学 生 的语 言 应 用 能 力 .培 养 学 生 在 经 贸 活 动 中 能 够 熟 练 运 用 英 语 语 言 的 能 力 , 达 到 使学 生用 英 语 进 行 有 效 交 际 的 目的 。 务英 语 是 以 商 从 事 商 务 活 动 的一 种 交 际 工具 , 有 自身 的一 些 特 征 , 内容 它 即 准 确 完 整 、 动具 体 , 生 表达 清楚 简 洁 , 度 诚 恳 礼 貌 , 常 我们 态 通
A . e s g s ha o s o d k e un aifc oy m ec n W ug e tt ty u h ul e p s tsa t r r ha —

近 年 来 .随 着 全 球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迅 速 发 展 和 我 国加 人 WT 我 国 的经 济 活 动 日益 活 跃 和 频 繁 . 需 一 大 批 精 通 英 0. 急 语 和 商 务 知 识 的复 合 型 人 才 , 高 职 高 专 院校 开 设 商 务 英 语 而 专业 正是 为满 足人 才 市 场 的 这 一 需 求 。商 务英 语 属 于 专 门用 途英 语 。 指 在 商 务 场 合 中 , 与 者 为 达 到 各 自 的 商 务 目 的 , 是 参 在遵 循 行 业 的 惯 例 和原 则 的 情 况 下 ,受 社 会 文 化 的 影 响 , 有 选 择 地 使 用 英 语 的 语 法 词 汇 资 源 , 用 语 用 策 略 , 书 面 或 运 以 口头 的 形 式 进 行 交 际 。 一 种 跨 文 化 交 际 。 因 为 文 化 上 的 差 是 异 会 给 不 同 文 化 背 景 下 的 人 们 之 间 相 互 理 解 与 和 睦 相 处 带 来 一 定 的 困难 , 至 导 致 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 障 碍 和 冲 突 。 因此 , 甚 在 商 务英 语 教 学 过 程 中 , 养 学 生 的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应 成 为 培 商 务 英 语 教 学 的 主要 目标 之 一 。笔 者 就 合 作 原 则 与 礼 貌 原 则 及 其 在 商 务 英 语 教 学 过 程 中跨 文 化 交 际 中 的运 用 和 对 教 学 的启 示 进 行 探 讨 。 二、 合作 原 则 与 礼 貌 原 则 综 述 美 国 哲 学 家格 赖 斯 ( a l r e 在2 世 纪6 年代 提 出 了 会 P u i ) 0 G c 0 话 含 义 理 论 。 他认 为 , 们 为确 保 会 话 的 顺 利 进 行 , 必 须 共 人 就 同遵 守一 些 基 本 准 则 , 别 是 “ 作 原 则 ” C o ea v r c 特 合 ( o p rt e i i i P n- pe . 达 到 相 互 了解 、 互 配 合 , 而 使 谈 话 得 以顺 利 进 行 。 l)以 相 从 格 赖 斯 把 合 作 原 则 概 括 为 四个 准 则 ( r e1 7 ) 即 , 的 准 G i ,9 5 , 量 c 则 ( u ni xm) 使 自 己 所 说 的 话 达 到 所 要 求 的 详 尽 程 Q a t yMa i , t

《合作原则视角下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对白的语用分析》

《合作原则视角下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对白的语用分析》

《合作原则视角下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对白的语用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影视作品的跨国交流与传播逐渐增多。

作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电视剧的对话对白不仅承载着故事情节的推进,还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

本文以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为例,从合作原则的视角对其对白进行语用分析,探讨该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运用与交际策略。

二、合作原则概述合作原则,即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应遵循的共同原则,旨在确保交流的顺利进行。

它包括四个基本准则:量的准则、质的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

在交流中,参与者需遵守这些准则,以保证信息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战斗民族养成记》对白语用分析(一)量的准则分析《战斗民族养成记》中对话往往能准确传达所需信息,避免冗余或信息不足。

如某场景中,角色间的对话紧密围绕剧情发展,既不遗漏重要信息,也不过多涉及无关内容,体现了量的准则。

(二)质的准则分析该剧对话真实反映了角色间的互动关系,信息传递准确无误,无虚假或含糊其辞的情况。

例如,角色间的对话往往能真实反映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关系。

(三)关系准则分析对话内容紧密相关,逻辑清晰。

剧中对话的每个部分都与剧情发展紧密相连,使观众能够明确了解对话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四)方式准则分析剧中的对话采用了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方式,避免了冗杂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结构,使观众易于理解。

同时,角色间的交流还体现了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使交际过程更加顺畅。

四、跨文化视角下的语言运用与交际策略《战斗民族养成记》作为一部俄剧,其对话对白在跨文化背景下呈现出独特的语言运用与交际策略。

剧中角色在交流时,不仅遵循合作原则,还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交际习惯调整语言表达方式。

这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

五、结论通过对俄剧《战斗民族养成记》的对白进行合作原则视角下的语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剧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运用与交际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跨文化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准 则下 面又 包括 一些 次准则 : 1 . 数量准则
言是一种游戏” , 为了“ 玩好这种游戏” , 必须共 同 遵 守游戏规 则 。在人 类 的交 际 中 ,会话 者 必 须达 成某种默契 , 都有相互合作、 求得交际的愿望, 才 能使 会话顺 利进 行 。合作 原 则 和礼 貌原则 都 是语 言这种游戏的重要规则。合作原则使言语交际变 得有意义 ; 而礼貌原则则确保交谈双方在谈话 中占 有均等的地位并使他们之间保持友好的关系, 从而 使谈话 在友好 的氛围 中顺利进行 。然而 , 在 实际 交 际中, 人们并不是遵守着每一条语言规则。有时, 违 反一条原则是 为 了更好地遵 守另一原则 , 这就 出 现了各原则 中 的让步关 系 。合作原 则 与礼 貌 原则 之间就是这样一种关系, 有时人们会出于礼貌的考 虑而违反合作原则 , 同样也存在礼貌原则让步于合 作原则的情况。
( 1 ) 避免 晦涩 ;

合 作原则
在 日常 交际 中 , 人们 必 须 遵 守 约定 俗 成 的语 言规则 , 从而 使交 际得 以顺 利进 行 。但 在 实 际交 际中, 并 不 是 每 一 条 规 则 都 被 严 格 遵 守 。 比如 ,
谈话中的一方说谎 , 而另一方可能并 没有察觉 , 仍 旧当真。这样一来 , 谈话 虽然可 以继续 进行 , 但 结果 必 然 是 交 际 中 的 一 方 上 当受 骗 。针 对 这 情况 , 美 国哲 学家 格 赖斯 于 2 0世 纪 6 O代 末 提 出了会话合作原则 。 格赖斯认 为 , 在所 有 的语言交 际活动 中 , 都 存在着一种 默契, 一种双 方都应遵守 的原则 , 他
如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国之利刃中战争贩子北极熊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得力的人当雇佣兵于是用察猜的家人来威胁这位泰国的特种兵少尉在察猜杀害了自己手下的士兵并最终被带到北极熊面前时他们之间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不是,为了赶超英美国家。
总结
• 英美国家:喜好言传 • 东方国家:喜好意会,对话更依赖于环境 • 俄罗斯:喜欢言传 • 英美国家:比较喜好依赖于事实
量的 准则
质的 准则
• 东方国家:为了维护听话者的利益而说违背事实的 话 • 俄罗斯:介于英美与东方之间,较偏向于东方国家
• 英美国家: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 • 东方国家:比较喜欢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用 来活跃气氛
总结
• 英美国家:喜好言传 • 东方国家:喜好意会,对话更依赖于环境 • 俄罗斯:喜欢言传 • 英美国家:比较喜好依赖于事实
量的 准则
质的 准则
• 东方国家:为了维护听话者的利益而说违背事实的 话 • 俄罗斯:介于英美与东方之间,较偏向于东方国家
• 英美国家: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直接切入主题 • 东方国家:比较喜欢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用 来活跃气氛
谢谢观看
合作原则四条准则
01
量的准则
02
质的准则
03
关联准则
04
方式准则
量的准则
1,所说的话达到现时交际目的的所要求的详尽 程度
2,不要是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质的准则
01
02
不说自己认为 是不真切题。
7
方式准则
1 避免晦涩的词语 2 3
避免歧义 说话要简洁
女士(站在繁华的大街上):警察先生,您知道怎么去 b:因为赫鲁晓夫经常在里面运动 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当家教老师,他不好好学习 医院吗? a:什么运动? 老师:你怎么又错了,我强调了多少遍,你简直朽木 警察:你一直站在马路这里你就能直接去医院了。 不可雕!
b:跑步 a: 锻炼身体吗?
学生:老师,什么意思?
要和同学出去玩。
留学生:什么意思?到底能不能给我借?
中国学生:哎,那好吧,还是借给你吧。

质的准则
周六轮班 琼斯先生:吴先生,你周六能来加班吗? 吴先生:好的,我想可以吧。 琼斯先生:那太好了,这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吴先生:你知道吗?周六是个特别的日子。 琼斯先生:为什么? 吴先生:周六是我女儿的生日。 琼斯先生:那太好了,希望你们都能尽情享受这 一天。
说话要有条理
4
第二小组
合作原则 的东西方 差异
量的准则
英美
中方
俄方
a:听说你和你老婆打架了? 怎么样? b:她四肢着地在地上趴着 a:真的吗?她说什么了? b:她说让我从床底下出来
a:你这个工作 怎么样啊? b:哎…… a:奥
一位俄罗斯教授向数 学教研室推荐学生
俄罗斯教授:这名学
生善良,幽默,令人 有好感,熟练掌握英
像个男人一样和她打一架
语,并且经常听我的
课。
质的准则
顾客:服务员,为什么我的龙虾没有钳子? 大妈a:你们家对面那两口子怎么样 甲:尤拉大概没有女朋友 啊? 服务员:因为它们太新鲜了,甚至还在厨房打起来了 大妈b:嗨!闹离婚呢!昨天大半夜 乙:我觉得他下个月会经常去莫斯科 还有摔东西呢,娃娃都哭的哟。 顾客:把这个拿走,给我拿一个胜利者。
合作原则及其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第二小组 小组成员: 赵雅敏 索菲娅 魏雪 姜玉玲 孔雯 孟小妮
学术背景 内容 东西方差异 总结
第二组
学术背景
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莱 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的。 格莱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 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 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 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 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关系 准则
方式 准则
• 英美国家:比较遵守方式准则 • 东方国家:谈话时有用于维护和谐而存在的“潜
规则”
• 俄罗斯:比较遵守方式准则
• 俄罗斯:比较不喜欢说无关紧要的话,偏向于
英美国家
资料来源: 张建军 袁秀丽《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幽默》 张甲帅《合作原则的违反与俄语言语幽默的理解》 吴为善 严慧仙《跨文化交际概论》
一个男士为了逃避兵役,假装他的视力不好,结果他去电影院缺巧遇检查视力的医 生(男) 他说:女士,这趟车是去中心大街的吗?
a:你上次考试考得怎么样? b:恩……对了,你昨天晚上看跑男了吗?太精彩了,必须看!
妈妈:你要去哪儿? 儿子:妈妈,我已经三十岁了
a:为什么卢日尼基体育馆总关门?
俄罗斯
英美 中国
关系 准则
方式 准则
• 英美国家:比较遵守方式准则 • 东方国家:谈话时有用于维护和谐而存在的“潜
规则”
• 俄罗斯:比较遵守方式准则
• 俄罗斯:比较不喜欢说无关紧要的话,偏向于
英美国家
1
2
3
4
量的准则

一位留学生向他刚认识不久的中国朋友借钱。 留学生:你能借我200块人民币吗?
中国学生:我今天要去超市买东西,明天还
16 / 12
关系准则
一位英国领事馆的领事来中国官员府上做 客,在见到官员的夫人时。 领事:您的夫人真的太美了。 中国官员:哪里哪里。 领事:哪里都美。
方式准则
一个中国女孩给她的外国男朋友打电话。
女孩:我快要到新疆大学门口了,你快点出来。 男孩:好的。 女孩: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 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男孩:那我到底是等你还是不等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