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合集下载

外交学院国际关史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史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史真题外交学院1999——2010年国际关系真题1999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拉巴洛条约2、史汀生主义3、的里雅斯特4、纳尔逊?曼德拉5、卡特主义6、以巴《奥斯陆协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2、美苏《中导协议》形成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30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东方条约》的签订。

.2000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任选5题,共40分)1、联合国2758号决议2、反弹道导弹条约3、参与和扩展战略4、柏林墙5、热那亚会议6、拉宾7、东京审判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2、评北约的历史作用3、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01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五国海军条约》2、《联合国家宣言》3、蒙巴顿方案4、马岛战争5、戈兰高地二、简答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的背景及其苏联的政策得失2、简述“戴高乐主义”3、冷战后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不同主张.三、论述题(30分)70年代美苏从“缓和”走向“第二次冷战”的基本过程及原因/I 《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波茨坦公告3、奥德-尼斯河边界4、田中角荣5、东盟地区论坛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35年《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2、埃及--以色列“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及影响三、论述题(30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及其性质<2003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田中奏折》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3、克什米尔4、舒曼计划5、安理会242号决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2、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2、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和外部进程3、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受挫的基本原因2004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2、奠边府战役3、《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4、“301”条款5、阿富汗“北方联盟”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东南亚条约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覆灭的原因。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经典真题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经典真题库

13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基本命题是什么?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三个命题是:(1)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国际无政府状态本身就是国家之间竞争和冲突的温床,从根本上限制了国际合作。

(2)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具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

(3)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

最重要的利益是国家的安全利益,即国家的生存。

维护安全利益的最基本手段是国家军事力量。

结论:无政府的国际系统是国家自主体系,国家利益不同,自然会在交往中产生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

冲突是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冲突根本调解是不可能的。

冲突的解决往往取决于冲突中国家的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

14、新自由制度主义对现实主义关于国际关系三个基本命题的发展是什么?(1)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但无政府状态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

国际社会可以是一个无政府的有序社会。

(2)国家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是单一的、理性的行为体。

正是因为国家的单一性和理性,它才需要国际秩序,才需要合理的解决冲突,才能够考虑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利益。

(3)国家是自私的,将本国利益置于对外关系的首要地位,以实现自我目标为最基本的行为动因。

但是,自私行为体的交往不一定只是冲突,作为自私、理性的国家是以最小代价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国家间的利益冲突,合作的方式很可能是成本效益较高的实现国家利益的方式。

因此,国家之间需要合作,国际社会也存在合作的条件。

结论:在无政府国际社会的有序状态下,国家之间的合作才识国际关系的实质。

15 、新自由主义制度认为国际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新自由制度主义认为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行为体在相互交往中的欺骗行为以及对于对方欺骗行为的担心。

产生欺骗行为的原因有以下三种:(1)博弈的效用结构。

由于参与人是自私、理性的行为体,所以在任何相互交往活动中,目的都是获得最大效用,即向最好处争取,向最坏处准备,所以在利益冲突、又有利益趋同的博弈中,效用结构本身就使得行为体很容易采取欺骗行为。

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1999年外交学院国际私法考研真题外交学院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国际私法一、名词(3*10=30)1.先决问题2.既得权说3.特征性履行4.分割规则(Depecage)5.1965年《华盛顿公约》6.诉讼费用担保7.1924年《海牙规则》8.布斯塔曼特法典9.默示协议管辖10、国际商会500号出版物二、论述(17*2=34)1.试述“最密切联系说”及其在选择准据法时的应用。

2.试述1997年香港回归带来的国际私法问题。

三、评论(16分)中国国际私法学会草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私法示范法》中曾经有下述这样一条规定:“在有仲裁协议的情况下,当事人仍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起诉的,该法院应当令当事人将争议交付仲裁,但仲裁协议无效、失效或者不能执行的除外。

对仲裁协议效力提出的异议,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仲裁机构受理的案件或者仲裁庭所在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案件所依据的仲裁协议的效力提出异议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对外国仲裁机构受理的案件或者仲裁庭所在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案件所依据的仲裁协议效力的异议,可以不行使管辖权。

请谈谈你对这一条规定的看法。

四、分析(20分)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项服装买卖合同。

合同规定,A公司出售给B公司不同货号和单价的服装10,000打,单价为40美元/打FOB上海,纸箱包装,每箱10打,交货期为1998年第四季度。

买方依约派船装运了货物,船长签发了清洁提单,载明装船纸箱数目1000箱,与合同规定一致。

货到目的口岸后,B公司请当地的检验机构检验,发现纸箱内的服装短少。

两公司所在国家之间缔结了《交货共同条件》,其中规定:交货的数量和重量以海运提单中写明的数量和重量为准。

问题一:B公司有可能通过何种途径解决它所发现的服装短缺问题?问题二:A公司主张承运人签发了清洁提单,且数量符合合同法规定,因此A公司对短少问题不应承担责任。

你对此有何看法?问题三:假如上述合同规定了买方提出索赔的期限为货物到目的口岸的30天之内,而B公司在第31天提出货物数量短缺问题。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2010真题及答案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2010真题及答案

2010年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史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国际联盟2、波茨坦会议3、舒曼计划4、七十七国集团5、猪湾事件6、中美八一七公告二、简答题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经过及其影响2、简述非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原因及阶段三、论述题1、试分析赫鲁晓夫时期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外交政策异同2、试分析尼克松政府外交战略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际联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得到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和他的顾问爱德华·豪斯(Edward M . House)上校的积极推动。

1918年1月8日,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结束战争、缔结和约、维护战后和平的《十四点纲领》,其中的第十四点便是呼吁成立一个国际联盟。

1919年1月,威尔逊参加巴黎和会,向与会各国提议建立国际联盟的方案。

美国力主先讨论建立国联,然后再讨论其他问题,但遭到英、法的反对。

经过一番争执,和会决定将问题交给以威尔逊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研究,负责拟订国联盟约草案。

然而,在美国国内,威尔逊要建立国际联盟的做法却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1920年1月10日,巴黎和会宣布《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盟约规定,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2个一战协约国及自治领是国联创始会员国,并邀请阿根廷、智利等13个国家加入。

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美国也就没有参加国际联盟。

同年1月16日,国际联盟第一次大会在日内瓦召开。

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

1934年9月28日~1935年2月23日,国际联盟会员国最多时达58个。

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

1924~1942年,先后有17个国家退出国际联盟。

2、波茨坦会议1945年7月7日至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和丘吉尔(会议后期为新任首相艾德礼)在柏林西郊的波茨坦举行二次大战期间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三国首脑会议。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真题答案解析专业课笔记—育明教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真题答案解析专业课笔记—育明教育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真题答案解析专业课笔记一、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历年分数线统计(育明考研课程中心整理)年份外语、政治专业课总分复试人数/录取人数2013年42分63分327分74人/57人2014年44分90分340分66人/52人2015年42分90分337分49人/32人育明教育陈老师解析:1、单科的复试分数线仅具有指导意义,如果考生某一科目的成绩刚刚达到最低分数线,将很难进入复试。

2、复试人数与招生人数的比例为1.3:1(很多年份由于过线考生数量并没有达到该比例)3、初试排名和复试排名之间的差距大部分年份不会太大,初试成绩还是最关键的因素。

二、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答案解析(育明教育答题示范及答题技巧)2010年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研真题解析专业二:802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日美安全条约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美国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六军司令部签订的军事同盟条约。

1952年4月28日生效。

主要内容有:⑴日本授予美国军队驻扎日本国内及周围的权利,用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及日本的安全,使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也可应邀帮助日本镇压大规模的暴动和骚乱。

⑵在美国驻军期间,未经美国同意,日本不得把基地和其他军事权利给与任何第三国。

具体驻军条件由两国行政协定规定。

⑶美日两国政府认为由联合国的安排可圆满维持日本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时,本条约即失效。

⑷日本接受美国的武器援助,同时负有为增进和维持本国及自由世界的防卫力量作全面贡献的义务。

美国通过与日本签订的《日美安全条约》和《日美共同防御援助协定》,不仅保证了美国军队有权驻扎在日本,把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政治、军事作用的核心,加强对日本、远东和亚太地区的控制,而且还把日本也纳入到了美国的世界反共战略之中,作为在东亚地区遏制共产主义链条上的核心地区,协助美国发挥作用。

2.美苏反导条约1972年5月尼克松访苏时,双方完成谈判,签署了《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

(NEW)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NEW)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810国际类综合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10国际类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08政治学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中国人民大学811国际类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419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考研真题2006年中国人民大学443综合考试(国际关系理论、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考研真题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434综合考试(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326国际关系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综合考试(政治学原理、近代国际关系史、当代国际关系)考研真题及详解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10国际类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霍布斯自然状态及其在国关理论中的地位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体系的观点2.第二次摩洛哥危机3.互惠政策对于国际合作的意义。

4.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扩张5.中苏关系的三大障碍6.日华和平条约二、论述1.运用国际关系理论说明核不扩散机制是如何在国际体系内发挥作用的2.卑斯麦体系的构成及特征3.分析当前中国的周边环境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808政治学综合(含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史、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简述汉斯·摩根索现实主义原则并说明其现实影响2.比较新自由主义与社会结构主义的异同(新现实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关于国际体系观点的不同点)3.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统一的影响4.古巴导弹危机的产生及其影响5.霍布斯国家学说中人性论的基础6.柏拉图关于政体分类的演变7.亚里士多德关于“人天生是政治动物,既要学会统治,也要学会被统治”的思想内涵8.马汉地缘政治学的基本内容9.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的主要内容二、论述题1.结合国际关系理论的演变,说明二战以后西方国际政治学者关于国家实力构成要素看法的变化及其现实意义。

外交学院真题1999-2010-推荐下载

外交学院真题1999-2010-推荐下载

2011年711政治学
第一部分政治学原理一、名词解释1、国际组织2、精英统治论3、社会契约学说4、政治心理二、简答1、政治沟通的功能2、政府的职能六年专注考研专业课辅导咨询师QQ1091947729 2472686232 育明教育全国统一咨询热线400-6998-626 三、论述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途径和内容的认识
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
一、名词解释1、霸权稳定论2、洛克文化3、理性国家说
二、简答1、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国际制度三个特征的论述
三、论述1、格劳秀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贡献
2011年国际关系史
一、名词解释
1、西欧联盟
2、NPT
3、非盟
4、奥斯陆协定
5、
二、简答1、美国战后亚太地区同盟体系2、布雷顿森林体系
三、论述1、战后苏联对外政策及影响2、北约的建立及战略调整。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专业真题————————————————————————————————作者:————————————————————————————————日期:外交学院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1999年~2010年)说明: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三、论述(80分):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1、诺维科夫报告2、哈尔斯坦主义3、《洛美协定》4、中东“六五”战争5、东盟(二)、简答(20分/个)--40分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2009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1.政治关系2.政治沟通3.政治参与4.政治文化5.政治改革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治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学院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1999年~2010年)说明: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三、论述(80分):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1、诺维科夫报告2、哈尔斯坦主义3、《洛美协定》4、中东“六五”战争5、东盟(二)、简答(20分/个)--40分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2009政治学部分(90分)一、名词解释(30分)1.政治关系2.政治沟通3.政治参与4.政治文化5.政治改革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治决策的含义及其特征。

2.简述政治稳定的内容及影响政治稳定的因素。

三、论述题(30分)恐怖主义的特点是什么?引起的原因?怎样预防、打击和消除恐怖主义?谈谈你对以上问题的看法。

2009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一、名词解释1.新安全观2.洛克3.体系4.相对收益二、简答题简述建构主义对无政府性的两个基本假定。

三、论述题(25分)试论述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理论趋同。

------------------------------------------------------------------------------------ 2008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7分/个)--35分1、蒙巴顿分治方案2、非统组织3、《新日美安全条约》4、“马约”5、泰米尔.伊拉姆猛虎组织二、简答(25分/个)---75分1、埃及—以色列《戴维营协议》的内容和影响2、1999年北约《联盟的战略概念》与1911年《北约新战略概念》的异同3、《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内容及其未生效的原因三、论述(40分/个)1、罗斯福战后世界蓝图的主意内容、根本目的及其未实现的原因2008第一部分:政治学理论(9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政治利益政治合法性政治社会化政治认知政治发展二、简答题(每题15分)1.简述政治沟通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2.简述政治参与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30分)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在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生活中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面对这些挑战。

2008第二部分:国际关系理论(6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国际制度《大国政治的悲剧》斯多葛学派多边主义二、简答(15分,任选一题)1.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三个假说。

2.建构主义关于结构的三要素。

三.论述(25分,任选一题)1.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国际关系的三个基本假设的对比。

2.评析霸权稳定理论。

--------------------------------------------------------------------------------- 2007年《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35分)1、“铁幕”2、非洲统一组织[OAU]3、维利•勃兰特4、申根协定5、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二、简答(每题25分,共75分)1、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改造及其结果2、两伊战争起因及其结局3、普里马科夫“多极化外交”及其教训三、论述(40分)古巴导弹危机及其对国际军备控制影响2007国关综合(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2007世界经济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官方发展援助2、共同市场3、国家经济安全4、钉住汇率制5、国民待遇原则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当代国际分工新特点和发展趋势2、亚太经合组织及其特点3、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原因2007国际关系理论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零和博弈2、地缘经济学3、马丁•怀特4、相互依存5、无政府状态二、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理想主义主要内容2、华尔兹关于国际冲突“三概念”综合论述部分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比较分析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主要观点2、试分析建构主义三个核心命题3、试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影响----------------------------------------------------------------------------- 2006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里约热内卢条约》2、卢蒙巴3、尤里卡计划4、普里马科夫5、东盟+3机制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为什么俄日“北方四岛”至今悬案2、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美苏缓和的主要动因3、2000年7月巴以戴维营首脑会谈未果的主要原因三、论述题(50分)试论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几次重大事件2006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2006《世界经济概论》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产业结构2、关税同盟3、国际间接投资4、净贸易条件(指数)5、最惠国待遇(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2、内部化理论3、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4、牙买加体系5、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2006《国际关系理论》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均势2、爱德华·卡尔3、霸权周期理论4、层次分析法5、国际社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评析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在国际综合竞争中作用的论述2、试论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3、试述IPE发展的两个趋势三、选答部分 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2005年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与风险综述2、评述软权力论3、试述复合相互依存的理论4、邓小平同志对中日关系的论述------------------------------------------------------------------------------------- 2005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布雷顿森林体系2、《新日美安全条约》3、勃列日涅夫主义4、美国“星球大战计划”5、布特罗斯·加利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卡特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2、朝韩《6·15联合宣言》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50分)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历程。

2005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2005《世界经济概论》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外汇汇率2、混合型分工3、出口导向战略4、布雷迪计划(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及其影响。

4、中俄两国经济改革结果比较。

5、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2005《国际关系理论》部分 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RDT2、均势论3、权力学说4、文明冲突论5、囚犯困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对于祖国统一的意义。

2、试析霸权稳定轮。

3、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贡献。

三、选答部分 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析邓小平从全局观点看待中美关系的论断。

2、“集体安全论”评析。

3、试论2004年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向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特征及经济影响。

-------------------------------------------------------------------------------- 2004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2、奠边府战役3、《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4、“301”条款5、阿富汗“北方联盟”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东南亚条约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覆灭的原因。

2、1975年欧安会召开的背景及主要结果。

3、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拉克问题《687号决议》的背景、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动因、主要表现及其意义。

2、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2004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2004《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规模经济2、浮动汇率制3、“马约”4、自由贸易区5、结构性危机(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2、国际储备多样化的消极作用;3、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及特点4、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5、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2004《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利益2、世界秩序3、霸权4、国际机制5、复合相互依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式3、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学派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影响与对策2、试述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3、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共同性与发展4、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理论特点------------------------------------------------------------------------------------------------2003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田中奏折》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3.克什米尔4.舒曼计划5.安理会242号决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定背景,内容及其评价2.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2.德国统一的进程和外部进程3.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受挫的基本原因2003《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二元经济结构2、国际直接投资3、自然资源禀赋论4、金汇兑本位制5、结构性危机6、协议性国际分工7、贸易创造效应8、反倾销税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2、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基本要点3、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主要表现4、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5、中国加入WTO一周年简要回顾三、论述题(每题25分,任选2题,共50分)1、试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互动2、2002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3、论80年代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及其原因--------------------------------------------------------------------------------------------- 2002年国关史(1917-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波茨坦公告3.奥德-尼斯河边界4.田中角荣5.东盟地区论坛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35年《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的基本内容及相互联系(2)埃及-以色列“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及影响三、论述题(30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及其性质2002《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盯住汇率制度2、贸易创造效应3、国际直接投资4、WTO5、经济全球化6、“长波”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2、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3、产业结构的融合与软化趋势4、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协调改革的特点和内容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试论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影响一国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2、2001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 2001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五国海军条约》2.《联合国家宣言》3.蒙巴顿方案4.马岛战争5.戈兰高地二、简答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的背景及苏联政策的得失2)简述“戴高乐主义”3)冷战后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不同主张三、论述题(30分)70年代美苏从“缓和”走向“第二次冷战”的基本过程及原因2001《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休克疗法”2、最惠国待遇3、“替换帐户”4、商品的国际价值5、布雷顿森林体系6、出口导向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2、战后跨国公司发展的特征3、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的影响4、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主要目标5、亚太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90年代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比较--------------------------------------------------------------------------------- 2000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任选5题,共40分)1.联合国2758号决议2.反弹道导弹条约3.参与和扩展战略4.柏林墙5.热那亚会议6.拉宾7.东京审判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2.评北约的历史作用3.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2000《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知识经济2、公开市场业务3、非股权安排4、单一经济5、WTO6、国际经济协调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作用2、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原因3、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影响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内在矛盾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特点及成因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美国“新经济”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2、试析欧元启动以来汇率变动的基本态势及其制约因素-------------------------------------------------------------------------------- 1999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拉巴洛条约2.史汀生主义3.的里雅斯特4.纳尔逊•曼德拉5.卡特主义6.以巴《奥斯陆协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