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友好往来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和图2分别是谁?(2分)列举他们的对外活动。
(4分) 答:(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分)答:(3)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迪?(2分)答:【答案】(1)鉴真和玄奘;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2)特点:具有双向性:一方面。
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3)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及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和民族不论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
材料一歌颂的是鉴真东渡的历史功绩,图一是鉴真的坐像,图二是玄奘。
两人的对外活动分别是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成为中印友好交流的使者。
(2)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
鉴真东渡是把中国文化“走出去”,玄奘西行是将国外文明“引进来”。
所以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方面。
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天竺等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唐朝也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进一步促进自身经济、文化的发展。
(3)本题考查的是从唐朝的对外关系中可以得到的启迪。
从唐朝的中外交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先进发达,才能对国外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及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有所得益,有所进步;国家和民族不论强弱,均有所长;一个国家只有积极开放,虚心学习,才能充分吸取别人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知识讲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日本派往中国遣隋、遣唐使,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也不少,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隋唐与新罗的频繁来往。
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如唐玄奘西游取经等。
【能力拓展】唐朝对外友好往来频繁的原因:唐朝国势强盛,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享有很高的声望。
从这个时期起,唐朝成为中国的象征,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作唐人,这种称呼至今仍在一些国家沿用。
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对很多国家很有吸引力。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对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安史之乱以前的唐朝,处在强固稳定时期,政治上很自信,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方针;在文化上也敢于并蓄兼收,群花同放。
因此,唐王朝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比较开明的政策,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
再加对外交通发达,周边各国的使臣和商人,纷纷前来中国,与中国通商往来的国家发展到七十多个,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唐文化远播到东西方各国,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考频分析】本内容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考查频率较高。
考查的题型有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
考查的内容,重点以考察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考查的内容比较全面,考查的角度多样,综合性考查较多,如联系唐朝的内容政治、经济等,日本的大化改新等。
从考查的层次看,以识记、理解能力为主,也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经典题目】1.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
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A.鉴真B.玄奘C.郑和D.马可·波罗[参考答案] A【解析】题干中提到东瀛,指的是日本,故是鉴真东渡。
2.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敦煌莫高窟 D.麦加大清真寺[参考答案]B【解析】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十年,设计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习题1:对外友好往来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现在,在世界很多国家都把华人称为唐人,把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
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人是唐人的后代B.从唐朝开始中国开始对外交往C.唐朝的对外政策比较开放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2.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向日本辛勤传播唐朝文化且作出重大贡献的高僧是()A.玄奘B.鉴真C.戒贤D.阿倍仲麻吕3.唐朝进口的物产,国家的居首位()A.日本B.新罗C.天竺D.波斯4.我们今天要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地理,我们要翻阅的典籍是()A.《大唐西域记》B.《西游记》C.《大话西游》D.《桂苑笔耕》5.中印友好交往史上,为两国的友好关系作出杰出贡献的唐朝高僧是()A.智能B.辩才C.玄奘D.鉴真二、读图与思考6.下面两幅图是唐都长安城和日本的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城)平面图。
读图后请回答:(1)你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三、论从史出7.“他出玉门关后,向导借故穿越莫贺延碛(今安西到哈密)的沙漠地带800余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黄沙漫漫,无边无际。
他只得寻着骆驼粪的踪迹前行。
一天,他迷失了方向,身体又极度困乏便下马,取皮囊喝水。
不料一时失手,水全流光了。
他只得东行十余里,忽然想,‘我曾发誓,若不到天竺,决不向后退一步,宁后西进而死,决不东归以生。
’于是立刻勒马西行,连行五天五夜,人马一齐倒卧在沙石上。
后多亏马醒后,把他带出沙漠,终于到达北印度。
”阅读后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他要去天竺干什么?(2)与“他”同时期的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你还能举出一个例子吗?(3)“他”为唐朝、天竺文化传播作出了什么贡献?(4)你觉得在“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四、学习与探究8.假如你是唐朝礼部的一位官员团出访过亚非很多国家,你曾经到过哪些国家,请在唐朝对外交通路线上标出,并列出你带给各国的礼品及各国回赠给唐朝礼品的礼单。
历史对外友好往来测试题及答案

1.唐朝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把中国人称为( )A.中国人B.汉人C.华人D.唐人2.传说中的“唐僧取经”是在( )A.唐高祖时B.唐太宗时C.唐高宗时D.唐玄宗时3.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A.日本B.印度C.新罗D.波斯4.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是( )A.鉴真B.怀素C.空海D.玄奘5.今天印度半岛,唐朝时称为( )A.天竺B.大食C.大秦D.新罗6.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 )A.10多批B.11多批C.12多批D.13多批能力提升1.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实,不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 )A.贞观年间,遣唐使达十多批B.玄奘西游C.鉴真东渡D.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政治改革2.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的是( )A.《马可波罗行纪》B.《西游记》C.《徐霞客游记》D.《大唐西域记》3.下列事件不属中国与日本交往的史实是( )A.日本商人来中国经商,日本物品居唐朝进口首位B.贞观年间来中国的遣唐使有10多批C.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文字D.由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就是历史见证4.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5.下列关于鉴真和玄奘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唐玄宗时期的使者B.为完成使命,都历经艰险,前往天竺C.对唐朝和邻国的交往和交流都作出了贡献知识空间遣唐使唐朝建立后的630~838年,二百余年间,日本正式的遣唐使来中国的共12次。
另有任命后未成行、未到达唐朝、迎入唐使和送客唐使共6次。
每次最少250人,最多五六百人。
如717年一次共557人。
733年的一次共594人。
838年的一次651人,中途因遭遇风暴,有一船遇难,实际到唐的只500人左右。
因此到达唐朝人数最多的一次是594人。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考点1:遣唐使1、((2009·宜昌中考)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A.天竺B.新罗C.波斯D.日本【答案】选D。
●考点2:鉴真东渡1、(2010·扬州中考)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A.鉴真B.玄癸C.空海D.圆仁【答案】选A。
2、(2010·綦江中考)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
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A.阿备仲麻吕B.玄奘C.吉备真备D.鉴真【答案】选D。
3、(2009·天津中考)历经六次东渡,最终成功到达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戚继光【答案】选C。
4、(2009·宜昌中考)在唐朝对外交往中,与“遣唐使”“鉴真东渡”等历史信息相关联的交往对象(国家)是()A.天竺B.新罗C.波斯D.日本【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遣唐使”是指唐朝时日本政府派遣来学习的使团,“鉴真东渡”是指唐朝高僧鉴真到日本传播中国的文化。
5、(2008·盐城中考)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A.那烂陀寺B.唐招提寺C.敦煌莫高窟D.麦加大清真寺【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的能力。
鉴真东渡日本后,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死后安葬在日本,日本为纪念其贡献,在唐招提寺内安放着他的坐像。
6、(2008·济宁中考)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
右图是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他()A.鉴真和尚B.高僧玄奘C.阿倍仲麻吕D.马可·波罗【答案】选A。
●考点3:玄奘西游1、(2010·三明中考)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1.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马可·波罗行B.《资治通鉴》C.《大唐西域记》D.《史记》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中外关系的内容。
唐太宗时期,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归国后,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
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选:C【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2.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B.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开放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D.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对外关系的内容。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贸易活动频繁,许多外国商人在中国长期居住,唐朝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故答案选:D【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3.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由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隋唐历史的基本特征。
隋唐历史的基本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繁荣的表现是出现了历史上盛世局面,如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开放的表现有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等,所以答案选C。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开皇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放与交流·玄奘西行4.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史记》B.《大唐西域记》C.《马可•波罗行记》D.《资治通鉴》【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7世纪时中印交往的史实。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对外友好往来试题答案及解析1.“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等史实突出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政治清明B.经济繁荣C.交通发达D.对外开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比较综合能力。
分析题目,遣唐使、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与日本和印度的交往,故其共同特征是D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2.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加以管理。
【答案】遣唐使、市舶司【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日本同中国交往的史实,以及宋朝政府在港口设置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文化;宋朝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帝请完成:⑴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他要到哪里求取佛经?(2分)⑵材料二中鉴真“航东海”的目的地是哪里?其中的“道艺”指什么?(2分)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唐朝时期的对外政策的特点?(2分)⑷材料三中的“天朝”是指哪个朝代?“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⑸对比以上两种对外政策,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以古鉴今?(2分)【答案】⑴玄奘,天竺(2分)⑵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2分)⑶开放和开明(2分)⑷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或闭关政策。
(2分)⑸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
(其它意思相近也可,2分)【解析】⑴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内容。
要识别材料一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根据所学知识,书中的图画即可回答,玄奘是唐朝著名法师,世称唐三藏,意为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2022年材料对外友好往来配套精选卷

材料题: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1.阅读以下材料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问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请答复:〔1〕你知道“秦王〞是谁吗?〔2〕想一想,天竺戒日王为什么会知道唐朝有?秦王破阵乐?的歌舞之曲?2.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
请阅读以下图片,答复以下问题:〔图〕〔1〕图一是日本唐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
你知道它的设计者是谁吗?〔2〕图二、图三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3.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这两枚铜钱有什么相同特征?〔2〕这种特征的钱用于流通,始于什么时候?〔3〕这种相同特征可以说明哪两个国家之间的什么关系?4.材料解析题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1〕日本政府派大批遣唐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2〕日本受到唐朝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都较大,你能选取其中一个方面来举例说明吗?〔3〕唐朝赴日最有影响的高僧是谁?他为中日交流做出了什么奉献?参考答案1.〔1〕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前被封为秦王。
〔2〕唐朝对外交往活泼,中印文化交流频繁。
2.此题主要是考查我们的识图能力,以及对课文知识的掌握。
答案:〔1〕鉴真。
〔2〕3.〔1〕从形状上看均为圆形方孔且大小根本等〔2〕始于战国的秦〔3〕说明在钱币铸造上,日本受到的影响。
4.〔1〕学习的文化。
〔2〕政治:大化改新,文化:日本文字,社会生活:建筑、饮茶、登高节等。
〔3〕鉴真。
他被日本药商界奉为始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友好往来练习题及
答案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三维同步训练
第一单元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6.目前世界上很多地方,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叫做“唐人街”。
那么中国人被称为“唐人”开始于:()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2.唐朝时,我国和各国间的友好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不是其原因的是:( )
A. 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 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 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 唐朝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3.隋唐时期,中国同日本交往密切的表现有:():
A.隋朝时,就有遣隋使来到中国。
B. 在日本派来的遣唐使中,包括留学生和留学僧。
C. 遣唐使团对唐朝的赠品,和唐朝的回礼,构成了中日两国贸易。
D. 唐朝时,中国赴日本的僧人和留学生也不少,其中最着名的是玄奘。
4.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A.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 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C. 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D. 朝鲜音乐使入中国,广泛流行民间。
5.作为小历史学家的你,如果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
6.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的唐式建筑是:()
A. 招提寺
B. 大昭寺
C.奈良城
D. 那烂陀寺
7.平城京(今奈良)是日本8世纪修建的都城,仿唐代长安设计而成的。
请你推测一下,奈良城可能有下列哪些建筑(
)
①朱雀大街;②东、西二市;③坊;④瓦肆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8.《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你知道唐僧的原型是谁吗(
)
A.僧一行
B.鉴真
C. 玄奘
D. 惠远
二、填空题:
9.唐朝赴日本的使者中最有影响的是。
10.唐朝僧人玄奘从出发,历经艰辛前往,并在佛学最高学府游学,成为着名的佛学大师。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动脑筋
11.填图:
①A是__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你是唐朝出访团的团长,你认为出访这些国家应该准备哪些唐朝时的特产呢?
12.材料: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的正月,一位高僧历经十年的艰辛,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引起了长安城的轰动。
这位僧人把带来的佛经陈列在朱雀街南端,请大家参观,观众几十里不绝,甚至是唐太宗也召见这位僧人,听取他的见闻。
在此后的二十年里,他潜心翻译佛经,同时将自己亲历的110国,传闻28国情况写成一本着作,成为今天研究这些地区的重要参考资料。
请回答:这位僧人是谁他到哪里取回经书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你觉得吴承恩《西游记》的故事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有历史根据的
?
13.材料:鉴真盲目渡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已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①.该诗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②.其中的“传道艺”指的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事例。
14.有人用唐朝着名诗人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来形容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5.在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哪些人你比较欣赏哪一位讲出欣赏的理由。
维度C 探究应用
16.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
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
材料二:647年,天竺摩揭陀国遣使来中国。
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作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
”
材料三:唐初,阿拉伯半岛上大食兴起,651年侵占了波斯,波斯国王插斯路和他的儿子泥捏斯来到唐朝,客居长安,后来先后客死长安。
波斯商人的足迹遍于长安、洛阳、扬州、泉州、广州。
他们贩买珠宝、香药及西域、南海一带的土产。
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也大量运往波斯,并被波斯商人转销到西方。
大食于651年遣使和唐朝相通……安史之乱时,唐借大食兵帮助收复长安和洛阳。
材料四:英国学者威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比较欧洲中世纪与中国盛唐时代的文明差异时说:“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
”
请你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英国学者威尔斯的话的感受。
?
?
第6课参考答案:
1B 2C 3D 4C 5D 6A 7B 8C;9 鉴真;10 长安天竺那烂陀寺;11 ①天竺、新罗、日本;②丝绸、唐三彩、茶叶等12 玄奘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促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教的重要典籍13①鉴真东渡;②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如唐招提寺。
14略 15略 16唐朝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中外交往频繁。
唐朝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促进了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唐朝与亚洲邻国友好往来,关系密切。
唐文化在政治经济制度、城市建筑、文化习俗诸方面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
(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