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学前教育心理学绪论(自考)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旨在研究幼儿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考生应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前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1、理解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2、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阶段特点。

3、熟悉不同流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认知发展学派等。

(二)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1、了解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的培养方法。

(三)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1、认识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和表现。

2、学会引导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应对消极情绪情感的策略。

(四)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涵和重要性。

2、掌握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社会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五)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1、了解学前儿童个性的结构和特点。

2、认识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差异及教育策略。

(六)学前教育活动中的心理1、掌握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心理学依据。

2、理解学前教育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心理特点和影响因素。

(七)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与教育1、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常见问题。

2、学会运用心理辅导和干预的方法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三、复习方法与建议(一)教材为本认真研读指定教材,全面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理解概念、理论的内涵和外延。

(二)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学前教育情境相结合,通过观察、分析实际案例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构建知识框架在复习过程中,尝试构建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重要事件:
• 杜威以实用主义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用“做中学”的 信条改造学校教育领域,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 维果茨基力图以“文化历史发展论”为理论基础构建具 有特色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 廖世承编著的《教育心理学》(1924年)是我国最早而 且影响较大的一部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特点:
•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学习 心理,教学心理,评定与测量,个别差异,课堂管理和教师 心理等内容为大家所公认;
•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 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重视教材、
理学”(1877年)命名的教科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
2.发展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特点:
• 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学习理论。 • 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
了自己的内容; • 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 信息论的思想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 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
•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 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 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 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在学与教的过程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 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 ,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 而变化。

学前教育心理学1

学前教育心理学1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与性质1.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与学情境中人(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现象,二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2.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他的综合性特点。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2. 美国林格伦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该关心三个要素: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情境。

学习过程指人们学习时所做的事情。

学习情境指学习者认识自己和学习过程得以实现的环境包括任何影响学习者或学习过程的因素或条件。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趋势1. 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德国教育理论家梅伊曼提出实验教育心理学。

法国实验教育学派代表人物比纳和西蒙1905年制定了《比纳-西蒙智力测验表》用以测量儿童的智力年龄。

桑代克三卷本《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 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1初创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教奠基人。

2发展期(20世纪20-50年代)主要研究学习理论。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兴起。

3成熟期(20世纪60-70年代)60年代出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后逐渐重视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4完善期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兴起;关注实际教育学策略和元认知研究;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性化教学研究。

第二节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20世纪80年代逐渐走向完善。

1. 幼儿教育心理学创建的动因:鉴于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一幼儿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2. 幼儿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一种教育思想(理念)到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领域在发展到一门独立的学科三个阶段。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大纲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学考试学前教育专业(独立本科阶段)的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既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又可直接指导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应用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育心理现象及其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特点,规律及指导方法和幼儿教育活动设计,直到与评价等等。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偏向应用的综合性,偏向人文科学的交叉科学。

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即具有自然科学的特点,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在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心理学一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了解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技术)认识幼儿学习的特点和心理学规律,初步掌握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幼儿教师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初步应用这些原理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自觉地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并在应用理论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考生应在了解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识记和理解有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有关心理现象及其特点、规律、并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教育教学心理原理和方法设计、指导、评价幼儿园教育活动,幼儿在师幼互动中实施有效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科学指导家长工作。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和区别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首先,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构成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幼儿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必须服从人类学习的一般规律;幼儿学习的心理规律同样应服从幼儿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可以说,幼儿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和学前儿童学联系在有二教育领域的岩石、扩展和深化。

学前心理学-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学前心理学-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1.1.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1.2.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是什么?1.3.学前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有何关系?1.4.学前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2.2。

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3. 2.2.简述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划分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4.2。

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5. 2.4.3~5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6. 2.5.5~6岁儿童心理特征是什么?7. 3.1.简述注意的指向性.8. 3.2.简述注意的集中性。

9. 3.3.简述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

10.3.4.新生儿注意的特征是什么?11.3。

5.1岁前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2.3。

6.1~3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3.3。

7.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是什么?14.4。

1.幼儿观察发展的表现有哪些?15.4。

2.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有何表现?16.4。

3.简述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

17.4。

4.简述视觉敏度发展的机制。

18.4.5.简述简单观测法对视力缺陷观察的方法和作用.19.4。

6.简述影响婴幼儿视力的因素。

20.4.7.简述听力的保护和培养的方法.21.5.1.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2.5。

2.简述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23.5。

3.常用的记忆策略是什么?24.5.4.1~3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25.6。

1.简述想象萌芽的表现和特点。

26.6。

2.简述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27.6。

3.简述幼儿无意想象的特点。

28.6。

4.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

29.6。

5.简述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地位。

30.6.6.简述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及其特点。

31.6.7.幼儿创造想象随生活、知识经验的丰富及抽象概括能力提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2.6.8.简述2~3岁儿童想象的特点.33.6。

9.简述3~4岁儿童想象的特点及原因.34.6。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资料(※表示一般重要,※※表示比较重要,※※※表示很重要)第一章绪论※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幼儿教育心理学与幼儿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2、 1903 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得基础。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更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得,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4、学前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

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

※※6、卢梭写的《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的宣言”。

※7、福禄贝尔创立了第一所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8、蒙台梭利创办了“儿童之家”,强调“感官教育”。

※9、直接教学方案又叫贝 -英学前教育方案,是属于行为主义学派的教学方案,主要针对处境不利的儿童。

※10、认知主义教育方案的理论基础:一时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二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三是皮亚杰的发展理论。

※11、建构主义教育方案包括凯米 -德弗里斯的幼儿教育方案和海伊斯科普幼儿教育方案。

※12、凯米-德弗里斯幼儿教育方案的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原则、充实性原则、结构化原则。

※13 、对幼儿学习的特点的新发现 (1) 幼儿是主动邪恶学习者 (2) 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 3)幼儿出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里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

(4) 幼儿日常生活情景中,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最佳。

(5)学习的个体差异。

※简答题1、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2、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选择题1、哪位学前教育学家建立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 - (研究方法)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 - (研究方法)
• 问卷法:主要通过幼儿家长或教师来进行的。问卷设计的合理 性是关键。
• 访谈法 • 活动产品分析法 • 情境法
情境法
• 活动情境法是指在教育活动 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或控制一 定的条件,然后对幼儿在情 境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测并 加以研究的方法。
• 问题情境法是向幼儿提供 事先设计好的一个两难问 题情境,要求幼儿对情境 中的问题作出回答,以此 考察幼儿道德判断水平或 情绪反应。
个体差异 普遍规律
特征 常态化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设计类型
横断研究设计 纵向研究设计
混合研究设计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研究的设计类型
• 横断研究设计—特点时间,不同年龄,心理发展比较; • 纵向研究设计—长时间,同一对象,系统、定期、反复 地,心理变化规律; • 混合研究设计—聚合交叉研究,优点:揭示连续、动态 ,缩短时间与成本。最常用的研究设计类型。
现场实验 • 优点:方便实用,结果在实
践中易于推广应用; • 缺点:无关变量难以完全控

注:幼儿园中进行的教育心理学实验,绝大部
分是现场实验。
(二)幼儿教育心理实验
1.定义
• 幼儿教育心理实验是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通过预设教育 情境与条件研究幼儿学习过程与教学效果的实验形式,是 现场实验的一种特殊类型。
• 成就测验:主要测试个人在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 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学习效果)。
• 能力倾向测验 • 人格测验
From:
1.时间抽样观察法 (1)定义 它是指观察在规定时间内(时间样本)发生的所有行
为。 (2)基本过程 时间单位分解 行为分类系统 记录表格的设计(封闭式)
(三)学前教育心理研究中常用的观察方法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次课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次课资料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一次课资料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1、应了解、知道的内容——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性质和发展趋势。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独立的年代与标志。

2、应理解、清楚的内容——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定义与性质、任务与意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应掌握、会用的内容-—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作用。

——实验法、调查法。

4、应熟练掌握的内容-—观察法、测量法。

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1、教育心理学识记:A教育心理学的定义B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教育心理学独立的年代与标志。

领会:A教育心理学的创建B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C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2、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识记:A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领会:A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B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简单应用:A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基本阶段B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C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作用.3、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识记:A观察法的定义B实验法的定义C调查法的定义D测量法的定义。

简单应用:A实验法的应用B调查法的应用。

综合应用:A观察法的应用B测量法的应用。

课后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课堂上完成)二、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观察法测量法幼儿教育心理实验三、简述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哪几个时期3、教育心理学具有哪些发展趋势4、推动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是哪两种力量5、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哪几个阶段6、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对象上的区别和联系。

2、阅读一篇幼儿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报告,分析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其相关操作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 三过程:学习过程(核心内容)、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三种过
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三、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创建【领会】
思源
催化 剂
创建 初创期 发展期 成熟期 完善期
哲学教育 “实验教 桑代克 20世纪20 20世界20- 20世纪60- 20世纪80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科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学过程 中人的心理现象。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四大基本内容:


学习 心理
学生 心理
教师 心理
教学 心理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 学与教相互作用系统过程:(P34图1-1) • 五要素:学生(主体要素)、教师、教学内容、
学习的分类、不同
学生
学习的心理规律
类型的学习过程、

有效学习的条件



教师
教学行为规律
课堂教学设计、课 堂管理、教学效果
的测量、评价等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识记】 •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 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 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理论性: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 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性:关注与教育、教学情境有直接关系的问 题,提供具体原则和操作方法。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 程中人的( )
A.学习行为 B.心理现象
C.教育行为 D.实践活动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学前教育 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普通心理学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领会】 1、教育心理学的结构性分化 •儿童学习研究发展 •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的需要(分支学科) 2、学前教育学科的结构性整合 •学前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交叉结合 •日本学者,若井邦夫,《幼儿教育心理学》,最 早引进以“幼儿教育心理学”命名专著。
心理学思 育学运动”
年代前 50年代 70年代 年代后

开始利用实 标志:1903 以普通心理 尚未形成独立 正在形成独 科学信息技
验、统计以 年,《教育 学的原理解 理论体系; 立体系; 术发展;
及测量的方 法研究儿童 身心发展及 教育问题
心理学》, 释实际的教 “教育心理 育问题;
学之父” 乌申斯基、 卡普捷列夫

善恶 洛克“白板说”「学校里的体罚只会让儿童体验到恐惧与愤怒」

十 八
卢梭《爱弥儿——论教育》,“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儿
高贵的 童的发展有其内部固有的自然法则,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自然本
世 纪
野蛮人
性。 裴斯泰洛奇:直观教学法
【资料拓展】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法
• 裴斯泰洛齐早年的学生、后来成为知名教授的弗由伊曼回忆 道:
大人
的年龄是7岁),就应在体力智力能负荷的范围内,为自己张口吃 饭的权利尽一点义务。
中 世
需要被
受到16世纪清教徒的原罪观念影响,儿童除了被视为是小大人之 外,更被视为是邪恶、顽固而需要救赎的。中世纪的父母不但不

拯救 把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看,各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施虐更是家常便
饭。
十 六
引导辨 父母有能力,亦有责任培养子女的理性能力。“童书”。
行为主义,学认知心理学;开始建构中
习理论; 赞可夫“教 国特色的教
杜威 学与发展” 育心理学体
廖世承《教育 实验研究
系;
心理学》
四方面成果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领会】
•关注教育学两个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兴起 •关注实际教学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关注年龄特点、个别差异与个别化教学研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学前教育 心理学
学前教育学
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普通心理学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识记】 •广义: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 科学。 •狭义: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课程代码:00882 主讲人: 张 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学科体系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三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测量法
• “为了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我们被带到户外,向伊佛东附 近人烟稀疏的比由仑河谷步行。我们首先观察河谷的整体与 各个部分,对这个河谷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然后挖取河谷 的粘土,把它包在一张大纸里面。回到学校,大家就站在一 张大桌子边,把带回来的粘土捏造成河谷的模型。次日我们 观察较高的地方,继续扩展我们的研究范围。最后,我们终 于把整个伊佛东盆地研究完毕,把它做成鸟瞰的彩雕模型。 然后,我们才开始
)
A.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B.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C.维果斯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
D.奥苏伯尔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认知观》
2、德国著名教育家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形 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体系。( )
A.桑代克 B.卢梭 C.福禄培尔 D.欧文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简单应用】 三个基本阶段: 1、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 •思想发端:对儿童期独立性的认可、对儿童人格 的尊重和对儿童学习潜力的认识。
儿童观的发展:(从魔鬼到天使)
中 古 欧 洲
缩小版 小孩只要长到一个能够开始付出的年纪(在埃里耶斯的书中提到
• 裴斯泰洛齐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儿童的学习是从 已知物向未知物的发展,只有从直接经验上认识事物,它的 名称才会有意义。
第二节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2、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实践研究 •18世纪,从哲学思辨进入实践探索 (1)欧文与“幼儿学校” •教育史上第一次幼儿教育实验 (2)福禄贝尔与“幼儿园” •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形成了第一个相对独立的幼儿教育 体系。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 •恩物 (3)蒙台梭利与“幼儿之家” •“有准备的环境”,使每个儿童的潜力得到自主和自由发展 •“敏感期”,幼儿期是感觉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