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大全
山水诗集锦

山水诗集锦本文是关于山水诗集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山水诗——《望岳》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杜甫《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山水诗——《次北固山下》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山水诗——《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代诗人王观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赏析朽言化作神奇,始称作手。
山水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山水诗——《过故人庄》盛唐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赏析全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平静的田园生活,用语平谈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的雕琢的痕迹,山水诗——《蜀道难》李白《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山水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十首山水诗

十首山水诗山水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经典诗歌形式,以抒发对自然山水之美的赞美和感慨为主题。
以下是十首山水诗的相关参考内容:1.宋代王安石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了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山川河流的壮丽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同时也表达了对清代政治现状的无奈和不满。
2.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述了壮丽的山河景色,以及对人生追求更高更美的意愿。
3.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百丈清江带长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写了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人生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拼搏人生的情怀。
4.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之一: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里深深的庭院和凉意,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困惑和思考。
5.唐代王勃的《登快阁》:白日登山郁垒红,青山红叶复黄冬。
纷披越垤半云雾,高闭宗峰一片空。
羊肠桥下尽尺云,向阳几日闭匣尘。
好风空始腾骧听,山色年如酒一巡。
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望远的愉悦和对山水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6.宋代陆游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田园山水诗大全100首

田园山水诗大全100首山居秋暝唐代: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游山西村宋代: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归去来兮辞魏晋:陶渊明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过故人庄唐代: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唐诗三百首中的山水诗

唐诗三百首中的山水诗1.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 诗歌解析- 意境营造:-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了时间(傍晚)、季节(秋季)和地点(空山)。
“空”字不仅写出了山的空旷,更有一种宁静的氛围。
一场新雨过后,空气清新,秋意渐浓。
-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千古名句。
月光透过松林洒下斑驳的光影,清泉在山石上淙淙流淌。
一动一静,动静结合,明月、松林、清泉、山石,构成了一幅清幽明净的山水画卷。
-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竹林中传来欢声笑语,那是洗衣归来的女子;荷叶纷纷向两旁分开,那是渔舟顺流而下。
这两句使静谧的画面有了生机和活力,以动衬静,更显山林的清幽。
- 艺术手法:- 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如颔联的静景与颈联的动景相互映衬,明月、松林是视觉描写,清泉流淌是听觉描写,竹喧是听觉,浣女归是视觉等。
-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山中秋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3. 诗人简介与创作背景-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他的诗画艺术造诣很高,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隐居终南山辋川别业时。
当时的王维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在山林中寻求心灵的慰藉,此诗反映了他对这种宁静、自然的山居生活的喜爱。
4. 背诵与记忆要点- 可以先理解诗歌的意境和画面,按照雨后秋山的整体景象(首联)、山中的明月清泉(颔联)、山林中的人物活动(颈联)、诗人的情感表达(尾联)这样的顺序来记忆。
同时,抓住一些关键词,如“空山”“新雨”“明月”“清泉”“浣女”“渔舟”等。
1. 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 诗歌解析- 意境营造:- 首句“移舟泊烟渚”,“移舟”点明了诗人的活动,“泊”字写出了船停靠的动作,“烟渚”描绘了烟雾朦胧的小洲,营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
十首山水诗

十首山水诗
1.《山中》--王安石
山中何所有,松竹乱吾衣。
但愿山长留,不愿人过留。
2.《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山行》--李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7.《登高壮观惊天地》--杜甫
地势极高,览之不可极目。
怪石嶙峋,上可以险楼虎踞,下应深潭巨浸。
长江若带,水势奔流,声震天地。
遥望群山,峨峨青霄,亘古以来,壮丽独存。
8.《泊船瓜洲》--杜甫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岳阳楼》--范仲淹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唐诗中的经典山水诗鉴赏

唐诗中的经典⼭⽔诗鉴赏⼭⽔诗,是指通过描绘名⼭⼤川、湖光⽔⾊诗词,抒发诗⼈情怀的⼀类诗词。
⼭⽔诗⼤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通过画笔把⼭⽔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江雪》柳宗元千⼭鸟飞绝,万径⼈踪灭。
孤⾈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诗,描述了⼀幅江乡雪景图。
⼭⼭是雪,路路皆⽩。
飞鸟绝迹,⼈踪湮没。
遐景苍茫,迩景孤冷。
意境幽僻,情调凄寂。
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
李⽩《望天门⼭》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此诗描写了诗⼈⾈⾏江中顺流⽽下远望天门⼭的情景,赞美了⼤⾃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乐观豪迈的感情和⾃由洒脱、⽆拘⽆束的精神风貌。
作品意境开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给⼈⼀种新鲜的意趣。
王维《鸟鸣涧》⼈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此诗描绘⼭间春夜中幽静⽽美丽的景⾊,侧重于表现夜间春⼭的宁静幽美。
全诗紧扣⼀“静”字着笔,⽤花落、⽉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突出地显⽰了⽉夜春⼭的幽静,取得了以动衬静的艺术效果,⽣动地勾勒出⼀蝠“鸟鸣⼭更幽”的诗情画意图。
全诗旨在写静,却以动景处理,这种反衬的⼿法极见诗⼈的禅⼼与禅趣。
杜甫《绝句⼆⾸》之⼀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写了杜甫草堂春⽇风光。
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
全诗对仗⼯整,但⼜⾃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致,浑然⽆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孟浩然《秋登兰⼭寄张五》北⼭⽩云⾥,隐者⾃怡悦。
相望试登⾼,⼼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这是⼀⾸临秋登⾼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体。
“情飘逸⽽真挚,景情淡⽽优美。
”诗⼈怀故友⽽登⾼,望飞雁⽽孤寂,临薄暮⽽惆怅,处清秋⽽发兴,希望挚友到来⼀起共度佳节。
写山的古诗大全

写山的古诗大全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礼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
自古以来,诗人们就以山为题材,创作了许多优美的山水诗。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关于山的古诗吧。
1.《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通过山的高耸和江河的奔流,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2.《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以岱宗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山的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3.《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描写风高猿啸、鸟飞回、长江滚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大自然的壮丽气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望洞庭山》杜甫。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襟甫略留余影,历历烟波皆自悲。
这首诗以洞庭山为背景,描绘了湖光秋月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5.《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篇,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6.《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篇,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7.《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篇,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8.《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为开篇,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表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9.《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收藏!十首充满禅意的山水诗,荡涤蒙尘之心

收藏!十首充满禅意的山水诗,荡涤蒙尘之心1.《赠汪伦》——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的这首《赠汪伦》诗,以禅意的笔触描绘了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通过他对汪伦登高采茱萸的想象,表现出一种心灵上的超然和宁静。
汪伦登高采茱萸,而自己却与亲人远隔千里,虽然心中有思念,但却更多的是对亲情的祝福与美好的祝愿。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的这首诗,表现了写意的禅意境界。
他以登高望远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中的山水自然景象充满了宇宙的广阔与无穷的包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在追求更加广阔的视野,更高层次的境界。
这种超然的心态与对世界的探求,使诗中内蕴着深沉的禅意思考。
3.《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是我国古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篇,其以床前明月光的意境来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所蕴含的禅意情怀,深深触动读者的内心,使人感悟到在这宁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愈发真挚。
4.《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朝代长河中杜甫用他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表现了一种回归自然、超然物外的禅意境界。
望向巍峨的泰山,诗人仿佛忘却了尘世的纷扰,进入了一种宇宙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构思了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境界,展现出大千世界中的禅意象征。
5.《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登高》描写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的超然意境。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对自然恢弘的视野感到震撼,进入了一种不受世俗纷扰的境界。
6.《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水诗大全山水诗大全发布时间:2019-11-18山水诗——《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原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作者简介孟浩然(公元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山水诗——《春晓》《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
《春晓》原文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晓》作者简介《春晓》是一首惜春诗,看似极为口语化,却既有悠美的韵致,行文又跌宕起伏。
山水诗——《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钱塘湖春行》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水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原文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山水诗——《江村》《江村》原文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
山水诗——《鹿柴》《鹿柴》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被后人称为诗佛,官至尚书右丞,祖籍祁州(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
山水诗——《小池》《小池》原文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
山水诗——《山行》《山行》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作者简介杜牧(803~约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山水诗——《江雪》《江雪》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作者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
山水诗——《山亭夜宴》《山亭夜宴》作品原文桂宇幽襟积,山亭凉夜永。
森沉野径寒,肃穆岩扉静。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
清兴殊未阑,林端照初景。
《山亭夜宴》译文一些有幽情雅意的人,聚会在一个用桂木修盖的精致的山亭里。
山水诗——《山中》《山中》原文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中》作者简介王勃(650676)初唐代诗人。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
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
山水诗——《竹里馆》《竹里馆》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
汉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后官至尚书右丞。
山水诗——《鸟鸣涧》《鸟鸣涧》原文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
汉族,唐朝太原祁州人(今山西省祁县人),外号诗佛,唐代杰出诗人、画家,开元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后官至尚书右丞。
山水诗——《题君山》《题君山》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题君山》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题君山》原文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山水诗——《题君山》《题君山》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题君山》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题君山》原文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山水诗——《宿建德江》《宿建德江》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宿建德江》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山水诗——《江上吟》《江上吟》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江上吟》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江上吟》原文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山水诗——《巫峡》《巫峡》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巫峡》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巫峡》原文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山水诗——《七里濑》《七里濑》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七里濑》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七里濑》原文羁心积秋晨⑴,晨积展游眺⑵。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⑶。
石浅水潺湲⑷,日落山照曜⑸。
荒林纷沃若⑹,哀禽相叫啸。
山水诗——《滁州西涧》《滁州西涧》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滁州西涧》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滁州西涧》原文独怜③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④深树⑤鸣。
春潮⑥带雨晚来急,野渡⑦无人舟自横⑧。
山水诗——《秋登万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秋登万山寄张五》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山水诗——《白云泉》《白云泉》原文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白云泉》鉴赏天平山上白云泉,起句即点出吴中的奇山丽水、风景形胜的精华所在。
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
山水诗——《杭州春望》《杭州春望》原文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杭州春望》鉴赏前两联主要是写自然景色,下一联则把重点转到风物人情上。
山水诗——《书河上亭壁》《书河上亭壁》原文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书河上亭壁》赏析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山水诗——《鹧鸪天》《鹧鸪天》原文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
无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鹧鸪天》鉴赏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
山水诗——《秋兴·其一》《秋兴其一》原文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其一》注释1、秋兴:因秋天的景物而感兴,有触景生情之意。
山水诗——《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原文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赏析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开始就展现了江南大自然风光。
千里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
山水诗——《望江南·超然台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原文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山水诗——《山中》《山中》原文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山中》赏析首句写山中溪水。
这里写的大概是穿行在山中的上游一段。
山路往往傍着溪流,山行时很容易首先注意到蜿蜒曲折、似乎与人作伴的清溪。
山水诗——《宿灵岩寺上院》《宿灵岩寺上院》原文高高月白上青林,客去僧归独夜深。
荤血屏除惟对酒,歌钟放散只留琴。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
最爱晓亭东望好,太湖烟水绿沈沈。
《宿灵岩寺上院》作品鉴赏这是一首表现禅净意境的诗歌。
山水诗——《鹧鸪天》《鹧鸪天》原文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木虏呕哑,酒如清露鮓如花。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鹧鸪天》鉴赏作者迁居山阴县南的镜湖之北、三山之下,湖光山色,兼擅其美。
山水诗——《望洞庭》《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望洞庭》赏析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
山水诗——《洛桥晚望》《洛桥晚望》原文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赏析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
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
山水诗——《望天门山》《望天门山》原文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赏析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山水诗——《焦山望松寥山》《焦山望松寥山》原文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焦山望松寥山》赏析千余年前的焦山北面,可能没有滩涂,而且没有上山登高的百十步台阶。
石壁望松寥是实景。
山水诗——《自洛之越》《自洛之越》原文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洛之越》鉴赏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
遑遑,忙碌的样子。
自己三十多年辛辛苦苦地读书,结果一事无成。
山水诗——《湖口望庐山瀑布水》《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原文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译文万丈瀑布飞流直下,好像从天上落下,四周呈现半红半紫的雾气。
山水诗——《晚泊浔阳望庐山》《晚泊浔阳望庐山》原文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晚泊浔阳望庐山》鉴赏这首《晚泊浔阳望庐山》,一开篇便是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淡笔轻轻挥洒,勾勒出一山水诗——《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原文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鉴赏诗人先后描绘夕阳西下、群壑昏暝、松际月出、风吹清泉、樵人归尽、烟鸟栖山水诗——《登望楚山最高顶》《登望楚山最高顶》原文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