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K试卷A卷-模板110314(2)
8K试卷模版六年级第四单元

凯里市炉山小学2018~2019学年度 第一学期六年级 语文 第四单元检测卷第一部分 书写乐园(2分)要求:认真书写,笔画正确,结构匀称,书写工整,行款整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家园。
第二部分 积累平台 (39分)一、读句子,写词语。
(5分)1.地球上的ku àn ɡ w ù( )等许多z ī yu án( )都是有限的,k ū ji é( )的那一天终究会到来的。
2.只有善待h é ǎi k ě q īn( )的地球母亲,人类才会少遭受大自然的w ēixi é( )。
二、火眼金睛,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4分)一页扁舟 ( ) 流念忘返( ) 振耳欲聋( ) 生机篷勃 ( ) 渴泽而渔 ( ) 罪愧祸首( ) 风雨同周( ) 苟延残湍( ) 三、按要求积累成语。
(4分)1.含有“天”或“地”字的:2.含有“草”或“木”字的: 四、按要求写句子。
(8分)1、不少科学家提出了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等许多设想。
(缩句)2、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非常小。
(改为比喻句)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难道不是给人类带来严重威胁吗?(改陈述句)4、句子模仿。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
我们热爱河流, ;我们热爱 , 。
五、点击名句,把句子补充完整。
(5分)1.善待地球就是 。
2.拯救地球就是 。
3. ,留与子孙耕。
4. ,无限的循环。
5. ,共营生命绿色。
六、我是小裁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分) 1.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米的星球。
( )2.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3.“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这句话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 )4.“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这句中的“另一种东西”指老农创造的绿洲以及他的精神。
8K试卷模板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学校: 姓名: 班级: 学号:初中水平考试物理试卷(本试卷共4大题26小题,共6页。
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考生必须把所有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选项框,不要填涂和勾划无关选项。
其他试题用黑色碳素笔作答,答案不要超出给定的答题框。
4.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考生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1.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音色C .音速D .响度 2.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少摩擦的是:A .给自行车轴加润滑油B .拔河时用力握住绳子C .拧矿泉水瓶盖时,往往在手与瓶盖之间垫上一块布D .为了擦净玻璃上的污渍,要用力压抹布 3.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4.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 A .3m/s B .30m/s C .300m/s D .3000m/s 5.小明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是下图中的:6.超市里卖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在公共场所,能有效清新空气,预防感冒。
“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汽化 7.2011年3月,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l 日起,全国将在公其场所实行全面禁烟。
8K试卷模板

九年级英语Unit1Topic2测试题姓名:分数:一词汇:1)根据首字母及汉语提示写出单词。
(10分)1. We may meet many d__________ (困难), but don’t be afraid them.2.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r_________(最近的)years.3. Our country carried out one-child p (政策)4. Li Ming is an e__________(优秀的)student.5. The population is i ( 增加)by2﹪ in this country6.China has a larger p_____________(人口)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the world.7. Washington is the c_______________(首都) of America.8. you can join a s__________(社会的)club to make new friends.9. He has p______________(可能)gone home.10.We’ll take m (措施)to help you with your English.2)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0分)1. _________ (thank) to your help, I can pass the exam.2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been interested in English . (recent)3 The government measures to save pandas already. (take)4.Luxun was _________(know) as a great writer.5 The one-child policy has worked in controlling China’s population.(good)6 My living conditions are improving ____________ (rapid).7 China has the population with 1.3 billion in the world.(large)8 Our school has ___________ out many new rules this term.(carry)9. India has the __________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world. (two)10 Have you ever _________the novel? (read)3)下列汉语译成英语。
8K试卷模板

赫章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内容必修一第七单元和必修二第一单元(一到四课)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牛耕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农具与技术的改进C.郡县制的普遍建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3.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4.董煟在《救荒活民书》中写道:“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
”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脆弱性 D.连续性5.小农经济在我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下列关于小农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②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④它与市场的联系十分紧密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化繁为简”是图示法教学的一大特点。
下列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最可能是()A.分封制B.个体农耕C.集体劳作D.自然经济7.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C.手工业者自得其乐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8.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在于()A.缓和土地兼并,巩固小农经济B.促进社会分工和发展商品经济C.限制阶级分化,缓和社会矛盾D.强化社会控制,稳定社会秩序9.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学业考试8K试题及其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考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二○一○~二○一一学年度下学期期中学业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2. 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下面词语的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畸.形(q ī) 匿.名(n ì) 粗制烂造 翻来复去B .甲胄.(zh òu ) 繁衍.(y ǎn ) 正襟威坐 瞑思暇想C .朔.方(su ò) 睥.睨(b ì) 脱泥带水 相形见拙D .执拗.(ni ù) 媲.美(p ì) 莫衷一是 高深莫测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他们班在任课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终于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B .李扬到地震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令人叹为观止....,大家听了他的报告后都非常感动。
C .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D .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着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从小学到现在,你一定有过被小说的情节深深吸引的时候。
C.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D.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动力。
4.下面对作家作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藤野先生》选自《野草》,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三作家》等。
C .郭沫若,现代著名的作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离骚》D .《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是日本的星新一。
5.古诗词填空。
8K试卷模板

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农村经济商品化
B .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 .封建地租货币化
D .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15.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都比较注意保护自 耕农,主要原因是 ( )
A .自耕农是封建政府的主要税源
B .受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
C .接受前朝暴政而亡的历史教训 D .稳定自耕农是发展农业的保证
--------
《汉书 . 食货志》
材料三: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
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材料四:金宝庐舍,转瞬灰炽,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赢十百金,即
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 . 推原》
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 .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 .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2.据张瀚《松窗梦话》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
,人相争
购 ,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
,因此“家业大饶” 。上述材料反映的实
7.下面的汉代画像石拓片和民间剪纸作品,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 A .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
C.手工业者自得其乐
D .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8.明初的户役制度, 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 其中主要是民户, 还有军户、 匠户、 灶户 (煮盐户 )等几十类,
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在于
()
A .宋代实行“以军功行田宅”的制度
word八开试卷模板(打印时缩放到A4纸打印)考试通用(直接替换即可)

xx x x 中学x x x x -x x x x 学年度高x 年级x x 月月考xx 年x x 月班级姓名学号_____________,,,,,,,,,,,,,,,,,,,,,,,,,,,,,,,,,,,,,,,,,,,,,,,,,,,,,,,,,,,,,○密○○封○○线○○,,,,,,,,,,,,,,,,,,,,,,,,,,,,,,,,,,,,,,,,,,,,,,,,,,,,,,,,,,,,,高一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同时将准考证号及考试科目用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在试题卷上的无效。
3.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有的有两项或多项符合要求。
1.一束光从介质A 进入介质B ,方向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 、B 两种介质相比A .A 是光疏介质B .A 的折射率大C .光在A 中传播的速度大D .光在A 中的频率大2.在验证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单缝,如果时间足够长,底片上会出现衍射图样B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底片上无法出现完整的衍射图样C .光子通过单缝的运动路线像水波一样起伏D .单个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的情况呈现出随机性,大量光子通过单缝后打在底片上的情况呈现出规律性3.对于光电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A .由于不同的金属的逸出功是不同的,因此,使不同的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入射光的最低频率也不相同;B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小于金属表面的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需要做的最小功,光电效应便不能发生了;C .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频率越高,光子的能量就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就越大;D .金属内的每个电子可以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子,当它积累的动能足够大时,就能逸出金属。
8K试卷模板

平川二中2013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满分:80分时间:80分钟制卷人:袁文渊)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40 m/s D.公路旁的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 )3.下列选项对应的与气体压强有关的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A.用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沸点 B.吸盘能吸在墙壁上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4.科学家发现了电和磁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两项研究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左图是电动机的原理图B.右图是发电机的原理图C.在左图中,接通电源,导体ab上下运动D.在右图中,电路闭合,导体ab左右运动,电路中有感应电流5.一学生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在此过程中,他的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 )A.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C.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D.动能不变,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灯L1和L2均发光,一盏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灯L1短路 B.灯L1断路C.灯L2短路 D.灯L2断路7.两个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同,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1>ρ2,若这两个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 )A.p1 =p2 B.p1 < p2 C.p1 > p2 D.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小军同学身高1.6 m,当他站在平面镜前1 m处时,镜中所成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m.若他以0.5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4 s,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m,像的大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广播电视手机等通过________传递信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m/s;真空中,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_______.10.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 m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11.汽车车轮的外表面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____.某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没能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汽车所受的阻力.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________,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12.右图是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S,使滑片P向左不断移动,则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 _,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________.(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3.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步骤如图所示:(1)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N.(2)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3)比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_______(填“上浮”“悬浮”“下沉”).14.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__ ______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 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 ℃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天然气的热值q=8.4×107 J/kg]三、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15.(1)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请标出图14中蹄形电磁铁的N、S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20XX ~ 20XX学年第X学期《哲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
商贸系10级物流管理1班、商务英语1班(开/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1×20,计20分)
1.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这说明()。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客观事物是不段变化的
C.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实事求是”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客观规律
C.主观愿望
D.正确观点。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8架次飞机分别对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了北京境内的险情。
这说明()。
A.人可以认知、利用自然规律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
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
A.人们可以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改变或者创造规律,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直
人们可以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6.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
这说明()。
A.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7.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来考察人与物的区别特点是()。
A.人具有价值,物不具有价值
B.人具有使用价值,而物不具有使用价值
C.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而物不具有自觉能动性
D.人具有阶级性,物不具有阶级性8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表现在()。
①人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指导实践
②人能以自己的创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
③人能改变或创造条件,变有害为有利
④人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使规律的作用有益于人类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的练习着
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0.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11.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民都是用了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时变化发展的
12.“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体现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3.“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正确的理解是()。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②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③它不懂得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哲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第1 页共4 页
14.某中学召开“关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会,下列同学观点证据的是()。
A.京剧太古老了,已经失去了观众,应当淘汰
B.京剧是国粹,应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C.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应任其自生自灭
D.京剧是传统文化精华,没有必要进行改革
15.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当,预示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的人,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
刺保护了自己,却使刺猬失去了很多好朋友。
这则寓言的哲理是()。
A.事物具有两面性
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传化
16.宋代诗人陆游的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与认识互相决定
D.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17.“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
”这句谚语说明()。
A.学习知识比实践更重要
B.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正确认识能够更好的指导实践
C.有时候实践比认识重要,有时候知识比实践重要
D.知识既源自书本,又源自实践
18.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
A.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B.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想象
C.理想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总和
D.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19.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说明()。
A.遇事要有主见
B.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C.善于抓住机会
D.善于约束自己
20.“自我保存”的本能说认为人是自私的。
其错误是因为人的自我保存本能()。
A.是人的本质属性
B.不排斥舍生取义、舍己救人的行动
C.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共同属性
D.不是为了自己
二、名词解释:(4×5,计20分)
1.客观实际
2.主观能动性
3.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观
4.创新能力
5.人的本质属性
《哲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第1 页共4 页
三、简答题:(5×4,计20分)
1.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义与利的辩证关系应该怎样理解?4.为什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怎样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案例分析:(10×2,计20分)
1.盲人摸象的故事说的是几个盲人为了弄清大象具体是什么样子,就让人领他们到大象那去。
盲人甲摸着大象的耳朵,激动地说:“原来大象像一把扇子。
”盲人乙抱住大象腿争辩到:“不对,大象像柱子。
”这时摸到象身的丙慢条斯理地说:“你们说的都不对,大象就是一堵墙。
”拽着大象尾巴丁笑了:“大象像根绳子拉。
”被大象鼻子卷住的戊气喘吁吁:“大象是大蟒蛇一样的怪物。
”激烈的争论最终让他们不欢而散。
其实,人生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它反映出来人们认识事物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区别,请根据哲学原理分析上述故事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哲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第1 页共4 页
2.基因的思想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是什么决定了
一粒大豆会发出豆芽,长成豆苗,最后开花结豆?修道士孟德尔曾用豌豆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基因的存在。
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决定性贡献在于他们弄清了DNA的结构(基因是DNA的片段),并在此后找到了DNA自我复制的生化机制,从而使遗传学进入到分子水平。
目前的人类基因组工程就是要对人类的DNA进行测序,破译其密码,弄清其含义。
从理论上说如果密码破译完成并且能够对DNA进行分子加工,则可以讲人类的全部遗传疾
试分析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的?
五、论述题:(10×2,计20分)
1.试论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辩证关系。
2.人生道路难免浮浮沉沉,有坦途,也有荆棘,试结合哲学原理与自身实际情况论述应当如何对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
《哲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第1 页共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