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分解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三章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通常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通常用来测定地质年代的放射性同位素有: 钾一氩、铷一锶、铀一铅和碳一14等 钾一氩、铷一锶、铀一铅和碳一 等。
3.1.2 地质年代表
通过对全球各个地区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 对各种岩石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 对各种岩石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按年代先 后进行系统性的编年,列出“地质年代表” 后进行系统性的编年,列出“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表使用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 地质年代表使用不同级别的地质年代单 位和年代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单位包括: 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代、纪、世; 年代地层单位分别是宇、界、系、统。 年代地层单位分别是宇
中生代( 中生代(界、MZ) ) 中生代意为“ 中等生物” 的时代, 中生代意为 “ 中等生物 ” 的时代 , 以 陆上爬行动物盛行为特征。 陆上爬行动物盛行为特征。 中生代时除南方部分地区和西藏等地 为海洋环境外,我国大部分已形成为陆地。 为海洋环境外,我国大部分已形成为陆地。 三叠系、株罗系都是主要含煤地层。 三叠系、株罗系都是主要含煤地层。 中生代发生多次强烈地壳运动,主要 中生代发生多次强烈地壳运动, 有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并伴随有广泛的 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 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爆发。 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爆发。中生代构造活 奠定了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的基础。 动,奠定了我国东部地质构造的基础。
古生代( 古生代(界、PZ) ) 古生代是地球上生物繁盛的时代。所以, 古生代是地球上生物繁盛的时代。所以,从寒 武纪开始,就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来划分地层。 武纪开始 , 就可以利用古生物化石来划分地层 。 古 生代地层主要为石灰岩、 白云岩、 生代地层主要为石灰岩 、 白云岩 、 碎屑岩等海洋环 境沉积。 上石炭统和上二叠统在一些地区含煤。 境沉积 。 中 、 上石炭统和上二叠统在一些地区含煤 。 二叠纪末部分地区上升成为陆地。 二叠纪末部分地区上升成为陆地。 早古生代的地壳运动,世界上称为加里东运动 加里东运动。 早古生代的地壳运动,世界上称为加里东运动。 在我国南方表现为泥盆系与前泥盆系为角度不整合 接触。二叠纪末期地壳运动影响广泛,内蒙、天山、 接触。二叠纪末期地壳运动影响广泛,内蒙、天山、 昆仑山都发生强烈褶皱上升成山,并有岩浆活动, 昆仑山都发生强烈褶皱上升成山,并有岩浆活动, 海西运动。 称之为海西运动 古生代末,海水消退, 称之为海西运动。古生代末,海水消退,中国大陆 雏形出现。 雏形出现。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间冰期:气候温暖时期冰川面积缩小。
第四纪冰期,在晚新生代冰期中,规模最大,地球上的高中纬度地
区普遍为巨厚冰流覆盖。当时气候干燥,因而沙漠面积扩大,。中国 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海,黄海均为陆地,台湾与大 陆相连,气候干燥,风沙盛行,黄土堆积作用强烈,第四纪冰川不仅 规模大而且频繁。
据研究,第四纪冰川作用有20次之多,而近80万年每10年有一次 冰期和间冰期。
.
地质学讨论时间用两种方法,即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 表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年代(同位素年龄): 表示地质事件发生至今的年龄.
地质年代的建立:为了反映地球 发展的历史和阶段及地质事件的先后 顺序,需有一世界统一的时间系统— —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分为两类:相对地质年代 (先后顺序)和绝对地质年代(同位 素测年)。
全球主要山脉和地震带分布
六大板块
• (1)太平洋板块 • (2)美洲板块 • (3)非洲板块 • (4)印度洋板块 • (5)南极洲板块 • (6)欧亚板块
板块边界的类型
• (1)分离型板块(洋中脊)
• 这种边界在洋脊的轴部.洋脊轴部是岩石圈板 块的扩张中心,脊轴两侧的地块作向背运动,板 块被分离拉开,软流圈中的高温熔融岩浆顺裂隙 上涌,凝结到滑移开的两板块后缘上,成为最新 的洋底岩石圈。
1. 时间的“零点” 与宇宙的“奇点”
——大爆炸时刻
•时间和空间的起点,肇始 于160亿年前。一次开天辟 地的大爆炸中,诞生了早 期宇宙。
(1)地质年代的划分与单位
:以生物演化阶段、地层形成顺序、构 造运动及古地理特征等为依据将地质历 史划分为若干阶段而形成的年代单位, 一个地质年代单位代表了一个时间地层 单位中岩石形成的时间范围。

地质年代和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和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 •地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地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褶皱构造 褶皱构造 •断裂构造(节理、断层) 断裂构造( 断裂构造 节理、断层) •活断层 活断层
第一节 地质年代
某一时代形成的岩层, 某一时代形成的岩层,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1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相对年代relative age 代表地质体的生成及地质 相对年代relative 相对年代 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绝对年代 即 同位素年龄 , 代表地质体形成或地质 绝对年代即 绝对年代 同位素年龄, 事件发生距今的时间
Ar
原核生物(细菌、蓝藻)出现 (原始生命蛋白质出现)
3.1.3 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 岩石地层单位,或称地方性地层单位:群、组、 岩石地层单位,或称地方性地层单位: 常冠以该地层发育地区的地名。 段;常冠以该地层发育地区的地名。 • 群group :常包含岩石性质复杂的一大套岩层, 常包含岩石性质复杂的一大套岩层, 它可以代表1个统或跨 个统或跨2个统 它可以代表1个统或跨2个统 • 组formation :岩石性质比较单一,可以代表 岩石性质比较单一, 一个统或比统小的年代地层单位 • 段member :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代 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表组内具有明显特征的一段地层
(2)生物层序律 Law of faunal succession 生物层序律
•化石 化石——埋藏在岩层中的地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 化石 埋藏在岩层中的地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 或遗迹,(硬体、 ,(硬体 蛋及活动痕迹)。 )。保 或遗迹,(硬体、壳、骨、蛋及活动痕迹)。保 留了生物的硬体结构。 留了生物的硬体结构。 •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不断 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 生物的演化是从简单到复杂 发展, 发展,不可逆的演化的 。 •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简单、越 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 年代越老的地层中所含生物越原始 越简单、 低级;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越复杂、 低级; 年代越新的地层所含生物越进步 、越复杂 、 越高级。 越高级 。不同时期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 其组合, 其组合 ,而相同时期且在相同相通的地理环境下 所形成的地层(只要原先海或陆相通, 所形成的地层 ( 只要原先海或陆相通, 无论相距 多远)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 多远)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合。

工程地质学第3章地质年代1 (3)

工程地质学第3章地质年代1 (3)

4.工程特性 • 洪积扇的上部和下部是良好的天然地基,中部不好。
四、冲积物(土)
1.成因:长期的地表水流沿河谷搬运、堆积作用 2. 特点 •分选性和磨圆度好 ;
•具清楚的层理,除水平层理外,交错层理往往发育 ;
3.工程特性 :因地而异
如何判断地层的相对地质年代?
常见的地层接触关系有哪些类型?简述其概念。
Rb-Sr(铷锶法); C14(碳 14 同位素法)。
相对地质年代
——通过比较各地质事件(地层)的形成先后顺序的
一种方法。因无需精密仪器,故被广泛采用。
(一)地层层序律:地
层是按时代先后沉积
下来的,下面的地层 较老,上面的地层较
新。当地层挤压使其
倒转时,新老关系相 反。
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也可作为鉴定其新老关系的依据。如
判断各地层的接触关系
二、地质年代表
——根据地层形成顺序、岩性变化特征、生物演化阶段、构造 运动性质及古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把地质历史划分阶段。
地层年代单位
最高级的地层年代单位叫宇。根据生物的出现和最低硬壳 化石带以及较高级动物的大量出现,把全部地层分为 3 个宇, 即太古宇、元古宇和显生宇,后者包括古生界、中生界和新 生界。 根据生物界重大门类的演化阶段所划分的单位叫界。如中 生界含有丰富的爬行类化石,新生界含有种类众多的哺乳动 物化石等等。 更低一级的地层年代单位叫系。系与系之间的生物在目、 纲范围内有很大变化。如泥盆系以鱼纲的大发展、石炭系以 两栖纲的大发展为主要特征。系一般是根据首次研究的典型 地区的古地名、古民族名或岩性特征等命名,如寒武系、奥 陶系、石炭系、白垩系等。
裸子植物 时 代 陆生孢子 植物时代 半陆生孢子 植物时代
海西运动

地质年代及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及第四纪地质概述

一、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代
1、相对年代:指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和地层的相对新老关系。确定 方法有:
(1)地层层序法:上新下老,最基本方法; (2)古生物法:标准化石: (3)切割律:侵入体晚于围岩。
沉积岩 岩浆岩
学习重点
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第四纪 第四纪沉积 物
2、绝对年代:指从地层形成到现在的实际年数。确定方法: ( 1 )同位素法
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


距今时间 时间间隔
全新世Q4
1

四更
晚更新世Q3
9
纪新
中更新世Q2
63
Q世
早更新世Q1
127
欢迎使用工程地质学课件!
学习重点
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第四纪 第四纪沉积 物
地质年代及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纪地质概述—
一、第四纪地质概况
1、第四纪特点: (1)人类的出现; (2)地壳运动强烈——新构造运动; (3)气候变化频繁,多次的大规模的冰川运动,冰期和间冰期; (4)与人类工程活动关系密切。 2、板块构造 (1)魏根纳的大陆漂移说。 (2)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欧亚板块。 (3)板块间的结合带是地壳活动频繁地带——地震带和火山带。
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第四纪
第四纪沉积 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欢迎使用工程地质学课件!
通过对全球各个地区地 层划分和对比以及对各种岩 石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按 年代先后进行系统性的编年。
学习重点
相对年代 绝对年代 第四纪 第四纪沉积 物
欢迎使用工程地质学课件!
地质年代及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质年代是对地球历史的划分和时间尺度,用来描述地球上不同时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过程。

而第四纪地质则指的是地质年代中的最新时期,距今约250万年至今。

地球的地质年代划分主要基于化石的出现和消失、地层的沉积和变化、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球生物学等证据。

根据这些证据,地质学家将地球历史划分为了四个主要地质年代,即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和第四纪。

第四纪地质是指地球历史上最近的一个地质时期,也是人类居住地球的时期。

第四纪的地质时间尺度大约从250万年前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在这个时期内,地球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地质事件和生物演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第四纪地质时期,地球经历了一连串的冰期和间冰期的循环,这被称为冰期—间冰期循环。

这种循环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轨道变化引起的。

在冰期中,冰层扩张到较低纬度的地区,而在间冰期中,冰层逐渐消融并向极地缩小。

这种冰期—间冰期循环对地球的气候和地貌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四纪地质时期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地质事件,如火山喷发、地震等。

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岩浆和气体,形成了许多火山岛屿和火山构造,同时也造成了破坏性的灾害。

地震则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当地壳各个板块发生位移时,会引发能量释放,导致地震发生。

此外,第四纪地质时期还发生了广泛的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地质地貌。

在冰期中,冰川的扩张会导致大量的冰碛物和冰川物质沉积。

这些冰碛物形成了冰碛平原、冰碛湖和冰碛丘等地貌。

而在间冰期中,由于冰层逐渐消融,河流和湖泊的形成及其沉积作用变得更加活跃。

此外,随着海平面的变化,海岸线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许多较新的海岸地貌。

第四纪地质时期也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聚居形成村落和城市,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生产活动,逐渐形成了现代社会。

此外,在第四纪地质时期,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地质年代和第四纪地质是研究地球历史和演化的重要领域。

0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PPT课件

03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PPT课件


的碎屑物,因其成层覆盖在地表,故又称残积层。
第 四 纪 地
• 残积层向上逐渐过渡为土壤层,向下逐渐过渡为半风化岩石和新 鲜基岩;
• 残积物不具有层理,粒度和成分受气候条件和母岩岩性控制;

• 残积物成分与母岩岩性关系密切;

• 残积物的厚度往往与地形条件有关,在陡坡和山顶部位常被侵蚀

而厚度小;
22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倾斜但未倒转,层序正常时,
述 倾斜面以上的岩层新,倾斜面以下的岩层老。
3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地层层序律











岩层因构造运动而发生倒转时,老岩层就会覆盖在
述 新岩层之上。
4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相对年代的确定

生物层序律

17
工程地质
3.2 第四纪地质概述
地 质
第四纪地质概况
年 代
第四纪气候与冰川活动
与 冰期——第四纪气候寒冷的时期,期间冰雪覆盖面积扩大,

冰川作用强烈发生。
四 纪 间冰期——第四纪气候温暖的时期,期间冰川面积缩小。
地 质
★ 中国大陆在冰期时,海平面下降,渤海、东

海、黄海均为陆地,台湾与大陆相连,气候

岗质片麻岩。



太古代时的地壳运动——五台运动。

11
工程地质
3.1 地质年代
地 质
我国地史概况

第3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地质年代)

第3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地质年代)
即拉美西斯大神殿距今约3200多年。
据《世界网络日报》报道,在埃 及古城艾赫米姆不远处,考古队 挖掘了埃及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 二世大神殿。
放射性衰变公式确定古生物年代 ——恐龙化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专家在新疆 石
奇台进行的大规模恐龙化石挖掘活 动中,挖出一具被认为是世界上脖 子最长的恐龙化石,试估算该恐龙 生存的年代。 分析:经精密仪器测得,新疆恐龙 遗骸中14C跟12C的存量比为空气中 的 1 k , k 10。将数据代入,得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0
65
中生代(界) 显生宙 (宇)
J
T 248
古生代(界)
二叠纪(系) 石炭纪(系) 泥盆纪(系) 志留纪(系) 奥陶纪(系) 寒武纪(系)
P C D S O C
590
纪(系)
晚世(上统) 中世(中统) 早世(下统)
地层层序律和生物层序律为不同地 区的岩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
不同地区的地层对比
用于层序指示的生物化石 要具备什么特点?
1.特征明显,数量多,易保存。(水母?) 2.分布广。(熊猫?) 3.演化快。(活化石-银杏?)
2.7亿年前(经历过 蕨类、恐龙繁盛期)
对用于地层划分与对比的生物 化石要求有一定的条件:
基本概念
①地质事件(geological event) 指地质历史时期稀有的、突然发生的、在短暂时间内完成而 且影响范围广大的自然现象。
它在地层中留下能被识别的显著标志。
例如
原始海洋的形成 生物物种的出现和绝灭
大陆分裂漂移和碰撞
冰期和间冰期 地磁场反转等 火山爆发、河流改道、洋底浊流等
在开凿运河的过程中获得 了大批化石,经过他的整理研究 发现每一地层各有其特定的化石, 他据此最早提出了化石层序律的 概念,制订出世界上第一张系统 的地层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陆相沉积为冲主积;层
松散性;
淤积层 冰水沉积和冰碛层
岩相多变性;风积层
构成呈规律分布的堆积地貌。
ch3- 14
3.2.2.1残积物007-0511
岩石 风化作用
残积物
工程地质特征:
(1)成分、颜色 (2)磨圆度 (3)残积层产状
工程评价
✓可能的工程地质问题
不均匀沉降 边坡、基坑失稳
ch3- 15
(1)地层层序律
ch3- 3
(2)生物层序律 化石
(3)切割律 侵入、包裹
3.1.1.2绝对年代的确定 同位素年龄的测定
ch3- 4
3.1.2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与地层年代
时间
地质年代 地层年代
物质
ch3- 5
地质年代的划分 地质年代表
3.1.3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
ch3- 6
小结
•年龄:通过放射性元素蜕变周期测定。适用于 岩浆岩、变质岩地区。 • 相对年代:通过地层层序、古生物、岩性对比、 地层接触关系测定。适用于沉积岩地区。
在厚形的式斜先坡加的固低或洼采部用分特较殊厚的基础
坡积物
工程地质特征 与残积层的区别 工程评价
ch3- 16
残坡积层滑坡1
大周镇常家坪滑坡
ch3- 17
贵州省三穗县台烈镇宏头村 2003-5-11山体滑坡灾害
滑坡位于正在施工的三穗--凯里高速公路平溪特大桥3号桥墩上 方。滑坡前缘宽约200米,纵长约100米,平均厚约10--20米, 总方量约20余万立方米。滑体为厚5—11米的残坡积碎石土和 厚4—8米的强风化层状碎裂岩体。
ch3- 10
五世同堂
新生代黄土地貌
太古宙火山岩
元古宙火山岩
嵩山中生代碎古屑生岩、代泥岩早与期阶梯的状砾断层、砂岩互层
ch3- 11
嵩岳镇猴王 (中元古代距近18-10亿年地层)位于少室山
3.2第四纪地质概述
3.2.1第四纪地质概述

第四 纪Q
表 3-2 第四纪地质年代表
地质年代
绝对年龄(万年)

距今时间 时间间隔
全新世 Q4
1
1
晚更新世 Q3
10
9
更新世 中更新世 Q2
73
63
早更新世 Q1 200
127
第四纪——地质发展的 最新时期
地壳运动
新构造运动
ch3- 12
板块
ch3- 13
3.2.2第四纪沉积物
第四纪沉积 指第四纪所形成的各种堆积物。
地表地即质地作壳其基用的主本的岩要破石特坏经成征、风因:搬化类运、型和风堆、积地而表残坡洪形流积积积成水层和层的、崩现湖积代泊层沉、积海层洋。、冰川等
ch3- 1
人类的历史→几十~几百万年 地球的历史→至少46亿年 地球(壳)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
→地史(gedogic history) -地壳的发展历史 需确定地层的新老层序及其地质时代
ch3- 2
3.1地质年代 指一个地层单位的形成时代
或年代,它包括…… 3.1.1 相对年代与绝对年代 3.1.1.1相对年代的确定
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从大到小) 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从大到小)
ch3- 7
地层的基本属性
1) 地层形成的时间性 2)地层形成的环境性 3)地层记录的事件性
ch3- 8
3.1.4我国地史概况
五世同堂
ch3- 9
太古界——华北(片岩、片麻岩) 元古界——华北及长江 流域(沉积-砂岩灰岩白云岩等) 古生界——海相沉积-灰岩白云岩碎屑岩 中生界——我国大部分为陆地 新生界——第三系主为陆相红色碎屑岩
3.2.2.2坡积物
碎屑物
雨水 融雪
冲刷 搬运
✓稳矿定物性成决分定:因水粘素土:、下亚卧粘基土岩, 含的性有质棱、角坡状积的层粗本岩身屑的性质、
✓✓向坡可粒积坡能度层的脚坡 无成的工逐积关分破程渐,层:坏问变覆矿分情题细盖物选况:,于成微稳无其分弱定层他与,性理岩基坡问或石岩上题 ✓✓局、工产不部程状均防层之:匀治理上厚沉措,度降施残不问:积大题薄与,的之不可相均挖反匀除,,
ch3- 22
4.滑坡发生前兆时间短,且发生在凌晨,这也是造成严 重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 5.平溪特大桥3号墩承台基坑开挖标高646.47米,刷坡高 度达26米,按原设计,实际开挖坡角为55--75度,不利 于自身稳定,变更设计已改为45—40度。现场调查发现, 在标高约700米处的滑体后缘,堆放了约3000立方米的公 路挖方弃渣,这也不利于坡体的稳定。 6.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缺乏防范地质灾害的意识,将工 棚建于陡崖下,距离施工点过近(约20米),位置选择 错误。
ch3- 23
详见地质环境信息网
ch3- 24
3.2.2.3洪积物
大雨或大 量融雪水
冲刷 搬运
冲沟 洪积物
堆积 地貌
ch3- 25
洪积扇 洪积锥 洪积裙或 洪冲积平原
堆积 地貌
工程地质特征:
洪积扇
✓上部 ✓中部 ✓下部
洪 积 扇
ch3- 26
洪积扇 沟谷出山口后坡降骤减,水流所带物质大量堆 积,形成的以沟口为顶点的扇状积体,它的动 力是洪水。洪积扇有丰富的水体资源,往往被 开发成农田。
ch3- 27
3..2.2.4冲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河流搬运 能量损失
16间工棚 35人
ch3- 18
ch3- 19
ch3- 20
国土资源部寿嘉华副部长为组长,国土资源部、 国家安全生产监察局、交通部等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
ch3- 21
主要原因
1.滑体主要由较厚的残坡积物、松散的碎石土和强风化层构 成,滑体左部覆盖层厚度明显大于右部。其岩土体强度较低, 稳定性较差。滑体岩层倾向与坡向基本一致,为顺向坡。 2.主滑体原为一相对凸出的山脊,三面临空,坡度较陡,在 地形条件方面利于滑坡的发生。 3.滑坡区三、四月份的降雨量分别为85.5mm、198.5mm,五月 份前11天中有9天降雨13.5mm,累计降雨量达到297mm,一 方面增加坡体下滑力,另一方面软化土体,降低了土体的抗 剪强度,加速了坡体的失稳破坏。
五世同堂
中岳嵩山 早在35亿年前,当中华故土还沉浸在浩瀚的汪洋大海深处时,嵩山 便横空出世。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完整的出露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 生代、新生代地层, 被地质学界冠称为“五世同堂”,同时,按照地层不整 合面及底砾岩出露状况,地质学家把25亿年前、18亿年前、5.43亿年前三次 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分别命名为: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少林 运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2月13日把嵩山评定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