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车派形意拳大师杨永蔚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 形意拳拳理

[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形意拳拳理形意拳作为我国的四大名拳之一,它已深深地扎根于广阔人民群众之中。
继承和弘扬形意拳这一民族文化珍宝,促进全民健身、增加人民体质,无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幸事。
为了关心广阔形意拳爱好者,特殊是初学形意拳的伴侣科学地把握学练形意拳的要诀,少走弯路,一朝学拳,终身受益,现就有关形意拳的拳理拳法简介如下,不妥之处,还望行家、同仁批判指正。
一、形意拳源于山西祁县的戴氏“心愿拳”形意拳宗师车永宏(字毅斋)得祁县戴氏“心愿拳”真传后,与恩师李飞羽(字能然)、弟子李复祯、师弟贺运亨、李广亨等一道潜心讨论心愿拳的拳理拳法。
在深化讨论和探讨的基础上,对“心愿”与“形意”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界定,认为“心”与“意”本同一理,都是大脑的思维和熟悉过程,而“形”与“意”则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人的思维与外在形态的统一,是内与外的结合。
李飞羽宗师首先提出以“形”代“心”的主见,认为这样更符合心愿拳的拳理拳法,此后,才有形意拳之名闻于世,这是清同治年间的事。
二、象形取意“象形取意”是形意拳的立法之本。
形意拳谱中有:“人之形为物之形,物之意以人意悟之”之说。
象其形、取其意是形意拳的一大特色,它与“形意拳”这一拳名紧紧相扣,例如五行拳中的劈拳,其形似斧,而有劈物之意;崩拳似箭,而有射物之意。
再如十二形中的虎形,是取猛虎伏身离穴之势、饿虎扑食之勇;蛇形则取蛇的伏身盘卧、拨草之能的绝技;燕形则取燕子抄水,动作灵敏、潇洒自如的绝技等等。
这里必需着重指出:学练形意拳决不是单纯的为了“象形”而“象形”,这样就失去了“象其形而取其意”的基本意义,也不符合形意拳的拳理拳法,“象形”是手段(形式),而“取其意”才是目的(即用于技击),一切手段和形式都是为目的服务的。
三、六合为法所谓“六合”,是指内三合与外三合而言。
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外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
在旧拳谱中有“心之发动为之意,意之所向为之拳”的理论。
山西车氏形意拳名师录-山西车氏形意拳

山西车氏形意拳名师录|山西车氏形意拳山西车氏形意拳名师录|山西车氏形意拳山西车氏形意拳术,传自车毅斋先生。
车毅斋(1833~1914年),名永宏,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氏,师承清末武林之魁、形意拳名家、河北深县李洛能(字飞羽),并兼得戴家秘传。
车毅斋先生精研拳理,精炼拳技,形成了其形意拳的独特风格和气魄,博大精深,气势恢弘。
先生也因此成为形意拳的一代宗师,无人能敌,故人称“神拳”车毅斋。
车先生也因此被清王朝授予武官四品官带,其拳技深奥、神妙莫测,拳势古朴文雅、简捷完整、融紧精巧,轻灵稳健与刚猛勇武于一体,其势虎威鹰猛,发威时地震树颤。
其拳械有单练的、有对练的、有柔中含柔的、有柔中含刚的、有刚中含柔的、有刚中含刚的、有慢悠悠的、有慢中快的、有迅猛快捷的,非常符合自然科学、生理卫生学和祖国医学的强身原理。
山西车氏形意拳有锻炼实战技击的实用性,既具艺术观赏性,又具武功选择性,是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强族强国的一种很好的民间体育运动,历来深受人们喜爱,无论男女老幼、体强体弱,均可选择性地习练。
凡是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享受生活的人们,只要勤奋学练,持之以恒,必能受用终生。
我们的授业恩师是杨永蔚先生(1883―1954年),字秀山,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徐沟王答村人氏。
杨先生师从车毅斋先生的高足形意拳大师樊永庆先生,后又得到车毅斋先生的秘传和宋世荣先生(宋世荣先生与车先生同是李洛能先生八大弟子之一,精于技击,内功精奇)的指点,并得赠《内功经》。
杨先生乃一代名家、车氏形意拳的名师,因精于劈挂掌,故有“西劈北挂、东北劈挂”之称号。
杨先生一生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山西车氏形意拳,足迹从西到北,后在韩福昌、李占魁、梁文连和笔者的竭力邀请下,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授拳。
一生中传授的弟子数不胜数,出类拔萃者众多,夺魁获奖者众多,被传为美谈。
杨先生是东北车氏形意拳的始祖(鼻祖),一代宗师之称号,他老人家受之无愧。
杨永蔚先生现在健在并有建树的弟子有:笔者――山西形意拳名师,1928年2月生于山东省胶州半岛海阳县小滩村。
山西车氏心意鸡腿步

山西车氏心意鸡腿步山西车氏心意鸡腿步是心意拳基本功法,也是入门功法。
人们有时候将心意拳当作行意拳来理解,古文字中行即是现在的走,是有一定道理的。
老辈们常讲,心意拳的功夫出在两条腿上,拳谱中讲到“步步不离鸡腿”,充分说明鸡腿功是心意拳中的重要一环。
步是一身之根基,步法、身法练出来了,技击时才能做到“打人如走路”、“打法定要先上身,手脚齐到方为真”。
而求得步法、身法的较好途径就是练习心意鸡腿步。
历代心意名家都很重视此功法的修炼。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在习心意拳时,往往舍本求末,只注重动作外形的美观,而忽视了对基本功的修炼,导致目前传承中对此功法知者甚少,能专心练者更是微乎其微。
心意大师吕学隆是车永宏(毅斋)宗师的早期弟子之一,他的这一支传承中较好地保持了车氏心意拳的原始古朴风貌。
吕学隆传技于孟立纲,孟立纲人称“二铁”师傅,曾受其师爷车永宏的指点,是太谷有名的拳师。
孟立纲传王步青,王步青再传王太晨。
王太晨先生在继承前辈功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几十年来的练功体会,较好地保留、发扬了车氏心意拳的风格和特点。
本人有幸拜在王太晨先生门下习车氏心意拳,现习鸡腿步已半年有余,通过练习,我觉得车氏心意鸡腿步动作虽然简单、易学,但却内涵丰富,拳理极其深奥,不经自身体悟,难窥其中奥秘。
它是一种内外兼修的功法,动中求静,不像桩功是静中求动。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受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头脑中杂念丛生,练静功时往往难以入静,而练动功同样能起到修身养性、益寿延年的作用,甚至上功更快,不会出偏差,久练自会感觉到步法灵活平稳、身法变换自如,劲力和顺乖巧,直至达到心意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以及“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为下一步开步打拳打下坚实的基础。
车氏心意鸡腿步的练习分三个步骤,每步动作各异,目的也不同,但三步练习是一个连贯的整体,特别是初学者,应按步就序,循次进行。
第一步,上身稳固不动,专练下盘行走功夫。
形意拳传承图谱

姬隆丰传曹继武传戴龙邦传李洛能传郭云深刘奇兰宋世荣宋世德车毅斋白西园张树德刘晓兰李镜斋刘元亨贺永恒李广亨李太和孟志荣李占元张小平郭云深(支系)郭云深传李魁元许占鳌钱砚堂郭园(养子)刘勇奇刘纬祥李殿英李振山黄修亭赵殿元魏老率孟栋孟栋传马跃山----马福基 -------齐增托----- 王云龙李魁元传孙禄堂李汉章(子)马耀南韩奇英等孙禄堂传陈微明李玉琳孙存周(子) 孙剑云(女) 万良等李玉琳传李天骥(子) 李天骥传牛胜先万良传黄万祯黄万祯传朱从贵朱天册马耀南传张祥麟袁玉祥王谷臣苏长明扬世昌杨杰李子彬张子长闫士英韩宝树何洪滨等张祥麟传蔡永强单吉刚唐颂华等韩宝树传魏文征张凤祥倪瑞林向先王世清张利民杨世平李国庆栾强李延洲安立心韩世山(子)等韩世山传张尹子王世瑜陈挺王凯平张毅等魏文征传何向达何洪滨传史大连李培义郑守泉李东升李茂林李明庆李树基等李培义传张伟张宝珍等李东升传石勇周广传王庆江等许占鳌传汤士林倪成玉李振山传麻胜张学郭子昆郭子昆传冯志坤李世英宋光印刘纬祥传马青藻马礼堂孙百奎马礼堂传尚济孙百奎传陈士芬刘保林王广增刘学瑞宋世荣(支系)传宋虎臣宋铁麟贾蕴高宋光匡任尔其赵守钰宋国秀宋宴彪王嗣昌宋虎臣传车润田潘振英陈光斗崔继光席子勤张效先董秀升吕佩双石瑞亭魏小鑫邢子成张剑清李旭洲刘实君董秀升传李桂昌李锦文李旭洲传许凡曾卢宗仁周连聚张贵良孟洪福张长泰杨月波许繁曾芦中仁许繁曾传王万友刘实君传潘兴文李兹轩王文满于钦都孙豹隐张凤宁黄江天杨基伟刘益群(子)鲍增智张胜蛟赵夫敏等人。
宋铁麟传吴立孝赵永昌宋光华胡增衡田种兰徐文忠孙福元吴立孝传田进忠田进忠传张增记赵永昌传赵川辉王儒贵贾保寿武星明李进陈金龙贾蕴高传郝湛如郝湛如传张品之邵善康田种兰传李六八冀立业田宝林(子) 范天保米克俭李云马植舜等人。
车毅斋(支系)传李复祯布学宽王凤翙吕学隆郭玉山樊永庆李发春刘俭侯孝贤孟天锡范瑞峰车兆烈赵仁成孟兴德王之贵武杰王培本王丕春白光普贾祯赵钰郭昆车兆俊车兆杰李复祯传陈际德武承烈乔锦堂乔锦章段振奎陈际德传张书田郭凤山范效先张学绅陈挺进陈石根布学宽传布华轩张永义孙德宜苏登瀛布华轩吕家麟车彩藻史焕美张谦武春修张永义传梁焕章梁焕章传程登华吕家麟传李三元刘俭传胡万瑛吴殿科吴治泰高庆瑛段振化吴连福吴治泰传高宝东杜连杰吴连富传杨凡生侯孝贤传战开运王秀娥樊永庆传杨永蔚. 樊连蛮裴贵成。
山西派车式形意拳的练功经验

山西派车式形意拳的练功经验古今中外所有的人体技艺都强调一个“练”字。
车式形意拳的故乡——山西省太谷县的老百姓把武术界称为“拳头行”、“练拳的”。
这个“拳”该如何“练”呢?其中大有学问。
一百多年来,车式形意拳在练拳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现写出来与武林朋友交流,供青少年武术爱好者参考。
练拳的意义车式形意的练拳经验,首先是充分认识坚持练拳和科学练拳在武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1.练拳的不练拳也就没拳了。
坚持练拳是武术活动的基础。
练拳作为锻炼身体、增强素质、训练技艺、提高自卫技击本领的途径,聪明人也得用笨办法,一天一天地练,一把一把地练。
师父们常用太谷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刘艺兰的话勉励弟子:“一天不练,自家知道;十天不练,行家知道;百天不练,大家知道。
”那些见过世面、独当一面的武师,都是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练出来的。
即使民间武术健身活动,“重在参与,贵在坚持,益在科学,乐在竞赛,功在普及”,也是每个环节都离不了“练”字。
不练就没武术了。
2.拳好还得练好,瞎练不如不练。
健身基础上的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先师们告诫弟子,习武首先要选择好的拳种。
然而学到好的拳种还得有科学的练法。
李洛能形意拳是代代出人才的优秀拳种,但反腿练坏的大有人在。
科学的练法必须以健身心、长功力、得技艺,三者相统一为检验标准。
把身体练霈了也就不能技击了。
武术界这方面的教训太多了。
练拳的目的练拳的内容和方法,是由练拳的目的决定的。
车式形意拳习练的目的可分为三个层次:根本目的、具体目的、直接目的。
1.健身长寿,自卫技击。
健身和自卫是人类的永恒需求,也是练武的根本目的。
练拳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要达到健身与技击的完美结合,凡对健身有害的歪门邪道,对技击无用的花拳绣腿和硬功,先师们一律禁止演练。
练拳伤身,习武挨打,是丢人的。
2.内外畅通,吐纳平衡;保护自己,制服对方。
这是车式形意拳的基本原则。
也是体现武术特点的具体目的。
人体是一个系统,时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交换。
形意拳“四大绝技”和“三大圣手

形意拳“四大绝技”和“三大圣手李老能的“八大弟子”、“四大绝技”和“三大圣手” (摘自《作者》形意传承小记)李老能回河北深州后,教授门生形意拳,亲传若干人,其中有建树的有儿子李太和、深州的弟子郭云深、刘奇兰、饶阳的弟子白西园、宛平的弟子宋世荣、太谷的弟子车永宏(字毅斋)、祁州的弟子张树德、河间的弟子刘晓兰。
以上弟子就是习武人常说的形意拳鼻祖李老能先生的“八大弟子”。
刘晓兰原本姓张,喜欢书法,练八极拳。
有拳术爱好者刘维山要跟刘晓兰学武艺,刘维山头脑聪慧又肯下功夫,掌握拳术动作很快,刘晓兰担心自己掌握的武艺供不应求,把刘维山推荐给了郭云深。
郭云深见刘晓兰年轻,做事诚实憨厚,且有将才风度,是块值得培养的材料,便推荐给李老能。
刘晓兰遵命是从,在郭云深的陪同下,在保定易县清西陵拜了师父李老能。
(注:深州形意拳拜师收徒一般都在保定易县的清西陵进行)。
由于郭云深准备进京,把经过自己培养、考察的三位徒弟刘维山、刘伦山、杨福山交给刘奇兰继续培养,让他们三人拜了刘奇兰为师父。
李老能的弟子车毅斋、宋世荣后来成为一派,称形意拳山西派;弟子郭云深成为形意拳河北派的代表人物。
“八大传人”中,有四位传人身怀形意拳的绝技,他们是:1.郭云深,身怀“连珠快崩”(即“半步崩拳”)的绝技;2.(河北深州)刘奇兰,身怀“腾龙搜骨”的绝技;3.(山西宛平)宋世荣,身怀“飞燕抄水”的绝技;4.(山西太谷)车毅斋,身怀“游鼍化险”的绝技。
形意拳中的“三大圣手”分别是(河北深州)郭云深(动作刚猛凌厉,搜抖叫绝;一手当关,万手莫当)、(河北饶阳)白西元(奸滑抽撤,渺无踪迹,三摇二旋不可捉摸)、(山西宛平)宋世荣(灵活奥妙、虚实莫测)。
因此,现在流传的形意拳,无论何地区、何派别,都是【河北深州】的李老能所创编、传授。
形意拳衍化出自心意六合拳,李老能为武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探寻山西太谷的形意拳

探寻⼭西太⾕的形意拳形意拳,中国当代四⼤名拳之⼀。
太⾕,形意拳发源地。
车毅斋,太⾕形意拳的开创者。
民国版《太⾕县志》中为车毅斋祖师⽴传,为太⾕形意拳留下了殊为珍贵的历史⽂献资料。
同⼀时期的《榆次县志》中也记载了太⾕形意拳的信息,见图⼆。
图⼀、译⽂:车永宏,字毅斋,精拳术,幼尝从李⽼农习艺。
⽼农,直⾪⼈,时寓⾢绅孟綍如家,盖祁戴⽒弟⼦也。
按拳术有少林内外⼆家,吾县智⽒⼀门则少林内家。
智勇、智⽿,名特著。
⼜有李发坳、胡铎、武鸿圃三⼈均习艺于交城王长乐,亦驰名甚。
若君之术,则外家也,名⼼意拳,以防御为能。
尝遇倭⼈较剑术,倭败,愿师之。
君婉谢焉。
盖不欲中国绝技传外⼈也。
性复慷慨于友⼈,⼦弟尤恤之不吝。
卒后,门弟⼦⽴碑纪念焉。
车君毅斋纪念碑(碑的正⾯:是谓不朽清华翎五品军功车君毅斋纪念之碑)拳术,中国绝技也。
有少林内外家之别。
吾郡则⾃咸同间此术独盛。
⼀⽈王长乐弟⼦,⼀⽈戴⽂雄弟⼦。
长乐,交⼈。
戴⽒⼩字⼆闾,则祁⼈也。
戴⽒祖传⼼意拳,少林外家⽀派,外传李⽼农。
⽼农为吾世丈孟綍如先⽣座上客,再传车毅斋。
时,予家客有燕⼈冯四者,亦精拳术,且能只马⼊乱贼中夺妇归。
若论拳术,⾃愧不如⽼农甚。
⽽毅斋得⽼农之术特精。
尝游津,遇⽇⼈,知毅斋名,较剑术。
⽇⼈奋然临,毅斋慢然应。
倭败,⾊沮,愿师之。
毅斋婉谢焉。
⼈问其故,毅斋⽈:“岂可使吾国绝技⽽传之外⼈耶?毅斋平⽇于治⽥外,别⽆事事。
遇⼈恂恂不⾃⾜,⽽独于恤贫济孤事,不少吝。
予家旧有商业在斜阳寺前,燕⼈宋⽒⽗⼦实经营之。
宋⽒亦⼼意拳术中⼈也,述毅斋事绝详。
毅斋死,予以纂⼊县志⽅技传内。
⽽毅斋门弟⼦王凤翙等⽴碑纪念,问序于予,不获辞,因略述其事如右。
毅斋名永宏,⾏⼆,世居桃园堡,今为贾家堡⼈。
榆次常赞春篆,同⾢孙培基撰,同⾢武中洲书说明:民国时期刻制的车毅斋纪念⽯碑在太⾕贾家堡车毅斋纪念馆正房中。
图⼆、说明:榆次车辋村常赞春担任总纂的民国版《榆次县志》中记载:形意拳创⾃吾晋祁县戴家,⼴于直⾪及本省太⾕等处。
形意拳名家

形意拳名家形意拳名家车永宏先生传略车先生,名永宏,字毅斋,排行第二,人称车二师傅,系山西省太谷县桃园堡村人,后移居太谷县贾家堡。
一八三三年,车先生出生在一个穷苦农民的家庭里。
幼年时,因家境贫寒未上学念书。
早年,在太谷富户武福蛮家当车夫,先生一生除务农外,也曾保镖护院,传授形意拳技,声望素著,远近知名,获“清华翎五品军功”之称。
车先生不仅拳艺精湛,功深力厚,而且正直慷慨,平易近人,视富贵如浮云,专爱恤贫济孤,因而颇受人尊重,一九一四年逝世,终年八十一岁。
车永宏先生长的虎臂熊腰,体格健壮,臂力过人,使枪弄棒,自带三分,具有练武的先天资本。
约一八五六年,形意拳宗师李洛能先生(世称李老农)在太谷一绅士孟綍如家保镖护院。
车先生知李洛能精形意拳,经友人介绍,拜李洛能先生为师。
自得名师指教后,车先生便昼夜发奋苦练,二十余年,终于在形意拳的造诣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每次与人相较无不随心所欲、手到成功,为李洛能先生最得意的门徒之一,为武林同辈中之佼佼者。
据传,李洛能先生的高足弟子郭云深,长于形意五行拳中之崩拳,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称。
后听其师傅说,他不及山西的车二,便很不服气。
随之跋山涉水,远道而来太谷,拜访其师弟车永宏先生。
二人见面如故,寒喧之后,云深师水不喝,饭不吃,便迫不及待地要与师弟交手。
当时,车先生辞谢。
云深师急以崩拳直上。
车先生极善顾法,只顾而不攻,云深师便紧逼车先生至墙角处。
在云深师使出成名绝技发劲之时,则不见车先生,正疑惑间,车先生在云深师背后轻轻一拍曰:“师弟在这儿呢?!”就这一招,云深师连连叹服曰:“还是兄弟功夫好!”之后,云深师在太谷学习数月,拜谢辞去。
车先生的晚年时期,正当列强侵略中国,朝廷腐败无能,内扰外患,国家频于危急存亡之秋。
有志之武林人士,纷纷倡武救国,以期国强民富,不受外国欺辱,这就更激发了车先生爱国主义的思想。
当时,车先生传闻外国武士在中国大摆擂台,骄横不可一世,一次便随同祁县、太谷的一些财主们悻悻然去天津,欲以比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车派形意拳大师杨永蔚
杨永蔚(字,秀山)老先生,生于一八八三年逝于一九五四年
九月,享年71岁。
杨老先生是山西形意拳蓍名宗师车毅斋的弟子蓍
名武术家樊永庆的徒弟,跟樊老前辈学练山西车派形意拳,后因樊老前辈英年早逝,杨永蔚老先生先后又跟,宋世荣、车毅斋二位师爷秘密学习山西形意拳的精髓。
所以后人只知杨永蔚是樊永庆的徒弟,跟樊老前辈学艺练拳,少有人知杨老先生还受教于宋、车二位老前辈。
杨永蔚老先生一生对形意拳的执着追求和对形意拳无私的贡献,是我们后辈人永远的领航灯。
杨老先生一生授徒无数,先在山西各地授徒,后又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在东北三省各处传艺授徒。
杨守先王鸿许承林赵贤才靳连壁
郝瑞林刘振声张晋之吕芳埔田德长杨王炳文杨译僧李恒林潘植忠陈晋中
永宿贵田白福权马恒毓毕世亮杨玉成(子)蔚李修政王乐之王龙天吴道君战益君
杜生贞王福和王喜亮姚友谦柳中泉
牛广玉牛丕真杜声振杜三蛮王富荣
王富润侯鸿寿杨玉清(女儿)
以上是杨永蔚老先生在一九四九年以前所授的徒弟(如有遗漏请知情者联系以便添加)
杨永蔚之子杨玉成(玉林)老师
杨玉成(玉林)老师是山西车派形意拳在哈尔滨传播者杨永蔚老先生之子,是在哈尔滨山西形意拳杨家第一代嫡传。
杨玉成老师自幼跟随其父杨永蔚老先生习练山西车派形意拳,在其父的严格传授下,杨玉成老师克苦锻炼,认真领会拳法真髓,继承山西形意拳传统的练法和用法,在当今山西形意拳有些传统练法已经失传的情况下,但在杨玉成老师练习中却仍一直保留着(如:四把、演手等等)。
在其父杨老先生仙逝后,杨玉成老师一直都是默默无闻坚持锻炼,并一直经心细致的传播着,其徒弟、学生众多,其中有六位入门递帖的徒弟,在拳艺上由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