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形意拳

合集下载

武术 形意拳

武术 形意拳
第6页
形意拳基本技法
❖ (三)腕要塌,掌要撑,拳要紧;在一般情况下,出掌都必须腕部下塌,掌心向前 下方,既有向前的顶力,也含有向下按的力,五指微分,食指上挑,拇指外撑。使虎 口形成半圆,掌心内涵,手的各部不可松软懈劲。它的出拳,则要求五指握紧,拇指 压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节指骨上,食指向前突出,拳面斜形如螺状,称为“螺丝拳”, 腕须直,不可向上翘起,力量要贯注到拳的最前端。 ❖ (四)背要拔,胸要涵:拔背也称“紧背”、“圆背”,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第 一,由于头上顶,颈部竖直,腰部下塌,就使脊背有上下拔的感觉。第二,借助于两 肩的松沉,肩向前抱,胸部内涵,拳掌前伸时背阔肌尽力向左右伸展。这样,背部肌 肉上下左右都维持一种张力。涵胸又称“舒胸”,是指胸部舒松含蓄。涵胸和拔背是 相互联系的,做到了拔背,也就能体现出涵胸。形意拳在运动时,涵胸拔背也不是一 成不变的。随着动作的伸缩而有所变化,以助拳势。
第4页
形意拳概述
❖总体来说,形意拳的运动特点是:朴实简练、动静分明,动作严紧、 手脚合顺,身正步稳、快速整齐,劲力充实、稳固沉着。拳谚中所说的 “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起如钢锉,落如钩竿”、“迈步如行 犁,落脚若生根”、“三尖相照”、“三节相随”等都形象地反映了形 意拳的技术风格特点。
第5页
第10页
形意拳基本技法
❖ (十一)气势要相连,内外要合一:气势相连,是一招一势均 须贯串一气,须做到势断劲连,劲变意连,既有明快节奏,又有 断而又连、绵绵不断的气势。内外合一,是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手与脚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气一发,四肢 皆动”,“以首领身”,“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足,以 启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形与意、内与外,周身上下 无处不合。这样,形意拳方能“内外六合”,“形意合一”浑然 一体。

上海派心意拳的内容特点

上海派心意拳的内容特点

上海派心意拳的内容特点上海派心意拳:1、龙形:龙吊膀、小龙形、大龙形、龙形横、大劈、刃劲等;2、虎形:虎扑把、虎抱头、虎蹲山、双把;3、鸡形:踩鸡步、闪膀、刮地风、捧拳等;4、蛇形:出洞、吐信、拨草、追风赶月等;5、马形:夜马奔槽、串道、闯槽等;6、猴形:猴竖蹲、小裹、掏心、挂印等;7、鹞形:束身、钻天、入林;8、燕形:入巢、展翅、抄水;9、鹰形:鹰捉、双缕;10、熊形:单把、双把、出洞、小踏等;单练套路有四拳八式(头拳、挑领、鹰捉、粘手)、龙虎斗、上中下四把、十形合一。

步法分:虎步、鸡步、蛇行步、龙形步、车轮步、坐盘步、进退连环步、人字步、纵步、箭步、串步、快步等。

单式拳法分:五行拳(劈拳-----起为掌,落为拳;崩拳-----拳法;钻拳----掌法;炮拳-----先拳后掌;横拳-----拳掌相合)、十大形拳(龙、虎、蛇、猴、马、鹰、鹞、燕、鸡、熊)、七小形(螳螂形、鹤形、猫形、鼍形、鸟台形、喜鹊蹬梅、蜻蜓点水)、戴家三拳(钻、裹、剪)及点穴法。

套路练法的一趟“四把拳”,五趟“闸式捶”。

所谓四把,即:一把横拳、二把挑领,三把鹰捉,四把斩手炮。

具体动作名称是:一、起势;二、六合势;三、按头式;四、头手;五、箭步;六、横拳;七、转身鹞子入林;八、挑领;九、鹰抓;十、斩手炮;十一、单点;十二、通天炮。

反复两遍。

上海派心意拳的训练方法河南派心意拳自河南洛阳人氏马学礼先师得其真传后,数百年来一直在回族中秘密流传,外人很难得见,从而形成河南一支,有桩功、大拧中节、鸡形步等功法。

1、桩:自然站立,左脚前伸,脚跟着地,脚尖上跷。

两腿下蹲,重心在右腿。

左手五指自然分开,屈肘上抬于面部前方,掌心向内,指尖与鼻尖同高。

右手下按于右腿外侧,掌心向下五指自然分开。

这样,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做到了外三合。

左右变换,量力而行。

站桩时要沉肩坠肘,谷道上提,舌顶上腭,自然呼吸。

心意六合拳十分重视内功修炼,而内功就是从桩功中求得的。

尚派形意拳秘传内功八桩

尚派形意拳秘传内功八桩

尚派形意拳秘传内功八桩各大拳种皆有桩法练习,不同拳种的桩法外形虽相似,但心法不同,所要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尚派形意拳站功八法由陈子江老先生秘传,是培补元气、疏通经络、祛病强身、掌握开阖呼吸,调节内气升降运行,外静而内动的功法。

深厚的内功是靠桩功的修练而获得的,这也是区分内家拳与外家拳的标准。

然而站桩非一朝一夕之功。

桩法掌握正确与否对功力的增长和身体的健康有直接影响。

八式站桩都是平步桩,即两足外侧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属于双重,每一势左右都是对称的,所以当出现左右不平衡时,便会产生气血的偏盛偏衰,从而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行,所以站桩时一定要注意身体保持中正,另外一方面,如果失去中正,就会出现向左或向右偏斜,或前俯后仰,这样机体的受力状况就不一样,如向左偏,则左侧承力大,久练成习惯后易造成肢体的畸形。

如何避免这一问题呢?正如太极拳的口诀所述:“尾闾中正顶头悬”,形意拳桩功要求“百会”与“会阴”形成的人体中轴垂直于地面,且左右对称。

另外,还需注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练功时要选择适当的地点,最好选择平整的地面,如地面倾斜或不平,也难以保持练功时身体的中正及姿势正确。

环境的选择也很重要,应尽力避开人多喧哗的地方,练功时静是必要的条件,同时空气也要清新,不可到污水河畔及空气污浊的地方去练习。

因为呼吸本身就是一个不自觉的吐故纳新的过程,要尽力避免吸入污浊的空气。

人们虽不可能远避尘嚣,隐于山林,但也应找一片净土,宜人的环境可使人内心清静自然,有利于内气的修炼。

站功八法也应归于气功一类,因为这里面也包含了培补元气,冲关通络等内容,古人讲:天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

人类所固有的三宝是与生俱来,由先天所获,人之初生,其元精、元气、元神秉受于父母,它们决定了人的生命。

由于人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地改变,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精神的刺激,过度的劳累,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元精、元气、元神便因此而日渐耗损,于是人便由此而病。

形意拳的简介

形意拳的简介

形意拳的简介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形意拳的简介。

形意拳形意拳,又称行意拳(于心意六合拳。

心意拳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说是她衍生出的形意拳),汉族传统拳术之一,中国武文化和东方神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据传形意拳为宋代名将抗金英雄岳飞所创,明未清初,山西永济姬际可,访名师于陕西终南山,遇异人指教,授予《岳武穆拳谱》朝夕研练,尽得其妙,中年时期,因参加抗清复明,隐居少林寺 10 年,传艺于河南马学礼,安徽曹继武。

姬际可开宗创派以来,历经数百年、十余代人传承,已形成了庞大的体系。

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吸收山西戴氏心意拳的内容进行改良创编,并加以定名。

形意拳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三大内家拳。

打法多直行直进,与八卦之横走,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无花俏之招法,长劲亦是最快.两军交战,千军万马中,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

2011年5月23日,形意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形意拳的主要特点形意拳具有以下特点:①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

②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

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

③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

④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动作强调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

拳谚有“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之说。

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

三节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

从全身讲,头与上肢为梢节,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则分为胯、膝、足三节。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

练劲不练招——形意拳劈拳到底应该怎么练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

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但是站桩是大多数武术采用的方法。

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都有站桩功法。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

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

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

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

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

站桩的要领很多,但是最核心的就是身法,很多人不懂,有些人懂但是没有足够的重视。

所以站桩不能出好的效果,有些人会站桩站的腰疼。

动作:三体式站好(左手在前),左手向下向回循弧形拉至小腹,变拳,身体亦同时略回缩。

右脚蹬地,左脚前迈半步,同时左手如三体式起式时一样向前向上钻,钻到不能再钻时停住。

与上钻同时,右脚跟进,脚掌与地面平等地停于左脚踝内侧,右手待左拳钻至一半时变拳随左拳一同上钻,附于左臂肘内上侧,拳心向上。

下一动:借身体贯性左脚蹬地,右脚向前趟出,右拳贴着左小臂相摩向上向前钻,两拳相遇时猛然发力,右拳向前向下劈出,左拳猛力回拉,至小腹处停住。

右脚跟上半步,成为三体式定式。

解说:劈拳的练法有很多种,有以拳为斧劈下的,有以掌为斧劈下的。

不管哪一种,要领差不多。

1、劈拳打的是整体力。

形意拳有个特点,全身一体,一动无不动,发力也是全身整劲,没有局部用力的。

劈拳更是如此。

先一动左手的一钻,钻前先有个身体略回缩,再展前钻,力是由这一展发出来的,不是单纯的手臂动作,这在形意拳里叫束展。

后手的劈也是腰脊一抖,加上前后手互争(力矩原理)的力劈下的。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

《形意拳谱》完整版李洛能的《形意拳谱》完整版岳武穆王以枪为拳六合形意李门世根形意拳五形为先论身法六合为首少揽闲事心田静多读拳谱武艺精形意拳序形意拳术之始,本乎天地之大端与夫造化之原理,盖天地之辟于一无气也,万物之生于无知,形意之成本于无意。

盖无意至极生有意,意诚心正,乃至于静,静则察候六脉、溶暇二气,静极生动,动而震发四肢,贯通百骸,是谓先天存乎静,后天藏诸动也。

故意为体而形为用,静属阴而动属阳,体用动静得阴阳消长生生之功,而真一之气生焉,孔子曰:“冬至养其阳,夏至养其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皆修养正气之谓也。

盖形意拳之原理,则培养天一之道,由后天而达于先天也。

重阳不重阴,太刚必折;重阴不重阳,过柔不坚;刚柔相济,乾坤之道乃成。

古之传斯术者,多以心法口授,缺少记载,使后学者茫然不知途径,须以涵养正气为先,以为之序。

又序盖夫体育一途,创自达摩老祖师,迢至宋朝岳飞,又精研内经之意义,化生五行十二形之原理,因名为形意拳,总合五纲十二目,统一全体之功用。

在内为意,在外为形,是术乃修身之原本,明心见性还原之大道,揽阴阳之造化,转乾坤之枢机,诚强身之捷径也。

十二形实本天地万物化生之理,取世间禽兽之具有特能者,妙效其性能,摹效时久,自能精神入体。

形意拳术实与卫生关系至切,如能长习,则疾者能愈,弱者能强,男女老少皆可练习,既无折腰屈膝之痛苦,又无跃高纵险之危劳,斗室席地、长衣缓带也可演习,虽属武术,迹近文雅。

练习时身体分阴阳,以前心为阴,脊背为阳;手心为阴,手背为阳;大指朝上为阴阳掌;以右肩在前或左肩在前,皆为阴阳身;拳虎口朝上为阴阳拳。

初学入门规矩练习拳术,不可自专自用而固执不通,如专求力,则凝滞不灵;专求重,则沉重不活;专求气,则拘泥不通;专求轻浮,则神意涣散。

要而言之,身外形顺者,无形中自增力气;身内中和者,无形中自生灵气。

如练至功深圆满之时,凝神于丹田,则身重于泰山;化神成虚空,则身轻如鹅羽,所以练习不可固执一端也。

上海派心意拳的主要简介

上海派心意拳的主要简介

上海派心意拳的主要简介上海派心意拳是心意拳流派之一,心意六合拳,是古传内家拳,以简单实用,技击威力强大,劲力雄厚而著称。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上海派心意拳的简介。

上海派心意拳的简介据传心意拳为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刚毅多谋,勇冠三军。

自幼随名师周侗习文练武,随陈广习刀术、枪术,尤精大枪术。

在长期抗金战斗中,化枪为拳,训练将士。

此拳刚猛狠毒,奇快无比。

意到拳到,变化无穷。

实战中远可用枪,近则用拳。

后岳飞被害,此拳随之销声匿迹,鲜有所传。

一、山西人姬龙峰创造了六合拳姬龙峰生于明末。

按明朝的征丁制度“三丁抽一”(即兄弟三人必须有一人去当兵),姬家也不列外,姬龙峰年轻时即被抽去当兵,在明军中当一名枪手,学习枪术。

教官姓李名敬德。

姬龙峰跟李敬德学习“六合大枪”。

多年军旅锻炼,姬龙峰练成一身好武艺,一手好枪法,被同行称为神枪手。

后清兵占领中原。

各地抗清义士纷纷转入地下,有的占山为王,有的组成义军,有的隐入寺庙,秘密集会结社,暗下联络仁人志士,聚集抗清力量,欲推翻满清,恢复大明。

如当时的河南登封少林寺、福建南少林寺、湖北武当山、四川峨眉山万国寺等等,都隐有反清复明的仁人志士。

所以,姬龙峰曾两次到少林寺寻找抗清力量。

这就是后来人们杜撰的“姬龙峰在少林寺见金鸡相斗,悟而造拳”的由来。

姬龙峰路过终南山时遇一道长曰:“来者莫非神枪姬龙峰?”姬龙峰先是一愣,继尔答道:“在下正是,但不知道长何以知姬某之名?”道长笑曰:“江湖人称神枪姬龙峰,谁人不知。

”于是二人进庙叙礼坐下说话。

道人曰:“现今太平盛世,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先生动辄以大枪招摇过市,如被清兵碰见岂不碍人耳目,招来麻烦?”姬龙峰曰:“斯术乃先师所授,岂敢忘之。

”道人曰:“何不以枪化捶?”姬师大悟,于是默识揣摩,后乃大悟,以枪化捶,按照六合大枪的原理和架式创造了六合捶。

其拳式则以“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宗旨,并取意“鸡腿,龙身,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六法合一,成其身法,将六合大枪套路中的适合拳法的架式创造出龙、虎、鹰、鹞、熊、鸡、马、燕、猴、蛇十大真形,这就高度的概括总结了六合大枪的精髓。

浑元形意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及特点-上海形意拳

浑元形意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及特点-上海形意拳

浑元形意太极拳的基本原则及特点1952年,我出生于武术世家。

我祖籍山东临沂县,祖父马忠义、二祖父马忠兴的武功远近闻名。

父亲马德峰,1942年元月参加八路军,曾当侦察员,凭借祖传武功屡立战功。

我7岁随父习武,并得到二祖父指点。

浑元形意太极拳,是我在祖传武功的基础上,有幸得到中国形意拳大师尚济师父,中国峨眉、武当派技击大师郭升海师父和中国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大师王长海师父等恩师的真传,通过五十余年的习练,其中五年英国教功夫的磨练,尤其是与儿子马晓阳,二十余年的共同试手和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个新拳种。

马晓阳先生在技击法和理论总结方面,多有创意。

本拳种有如下基本原则和特点:一、武德为魂,修心为先。

本人认为,中国功夫的灵魂是武德,“德彰”方能“武显”。

武德包括多方面内容,本门弟子务必努力做到:(一)修德修心,爱国守法;(二)尊师重教,勤学苦练;(三)团结同门,情同手足;(四)择良而教,关爱学生;(五)比武切磋,点到为止;(六)自谦自爱,不贬他人;(七)遇到强暴,伸张正义;(八)酬金学费,取之有道。

自古至今,武林界各正门正派都强调修德修心。

因为,习武中,首先应该做到心静气和,气沉丹田。

而只有心存善念,无我无私之人,才心中坦荡,身正心正。

心正气方正,气正自然心静;心静气方和,气和气顺,气才易入丹田。

故习武之人,要想踏入武功殿堂,必先修德修心。

反之,心存恶念之人,未动手抬足便想打人,这样气必上浮,填胸贯脑,练武反会伤身,最终达不到真正的上乘境界。

二、寻源归本,《老子》真经。

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理论核心,把“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阴阳五行哲理,奉为浑元拳法之本。

浅显表述为“三大原则,一句话”。

三大原则:自然、科学、中和;一句话:放松、随劲、变劲。

三、根基框架,浑元内功。

练浑元拳法,铸根基,建框架,都必须靠浑元内功。

练拳之前,要先学习浑元内功,从练意入手,通过顺/逆呼吸、肋呼吸,配合身体的螺旋开合运动和三丹运化,形成意、气、形三者的自然浑元;在动作框架上,达到二争力和缠丝劲的浑元动力定型;从而自然科学地将内功与拳法融为一体,将健身与技击合二为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派形意拳海派形意拳,海派形意拳属于传统拳术,为上海李立德先生所创。

李立德先生师承形意大师李旭 洲,他在宋氏形意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学所悟,研究体悟各门派所长,结合卢氏结构的武术理论, 在山西宋氏形意拳的基础上,研究体悟各家各派所长后,集自身所学,创立了的一个新拳种。

海派形 意拳既继承了传统宋氏形意拳的精髓,又有李立德先生自己独创的内容。

根据实战的特点,海派形意对传统形意的桩法,步法,手法都做了创新和修改,同时还增加了 摔跤,擒拿,散手等多方面的练法和拆讲。

李立德先生的志向就是把海派形意推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形意,学习形意。

能够强身健体, 保家卫国。

中文名 海派形意拳 外文名 Practical Xing Yi Quan 类别 传统武术 发源地 中国 起源 形意拳 地区 上海市嘉定区目录1. 2. 3. 4. 形意拳起源 海派形意拳创始人 海派形意拳师承表 部分海派形意拳弟子介绍一.形意拳起源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

虽然起源说法不 一,但广泛认可的最初创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济市)姬际可(字隆风,1602 年—1680 年)。

他将枪理作拳理,融拳枪于一,贯之于散招之中,创造了多式短拳绝艺。

其势貌似鸡腿、龙身、 熊膀鹰捉、虎抱头,这就是形意拳的雏形,形意拳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 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后来,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大流派,山西、河北两大派。

姬隆风创拳后,后传技曹继武,曹公之后传给李政,李政传给戴龙邦,戴龙邦收徒李洛能。

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1808-1890),生于河北省深县,名飞羽,字能然,世称老能先生。

以 经商为主,拜戴龙邦为师,苦学十年,人称“神拳李”, 李飞羽学成后广传门徒,主要传徒有山西 的车永宏(字毅斋)、宋世荣(字约斋)、宋世德、李广亨四人。

后成为山西形意拳车、宋两大流派 的奠基人。

李飞羽在河北又传刘奇兰、郭云深、刘晓兰、贺运亨等,后形成河北流派的形意拳。

就这 样,北方形意拳逐步衍化为具备地方特色的山西形意拳与河北形意拳,又称山西小架和河北大架。

刘 奇兰传李存义,李存义逐渐壮大了河北形意拳。

传薛颠,创象形拳。

郭云深,绝技为半步崩拳,将形 意拳五行拳的内容进一步充实。

孙禄堂,师从李奎元,并得郭云深亲授形意拳,兼学程派八卦掌、武 式太极拳,创孙式太极拳。

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宋世荣,宋世荣先生(1849-1927),字约斋,号镱泉,直隶宛平人(今北京 大兴县)。

宋世荣和他的胞弟宋世德,人称二宋,师从李能然,都是宋氏形意拳宗师。

宋先生于读书 之余,常习少林拳和家藏《易筋》、《洗髓》二经,在山西广传弟子,逐渐形成山西一派宋氏形意拳。

宋世荣先生虽身怀绝技,但为人平和、淡泊名利,平日,悉心授徒、诲人不倦,坚持修表业务,仿佛 就是修表匠一个。

宋世荣授徒非常严格,授徒虽少,然十余名弟子,个个出色。

其最著名的弟子,当 首推宋虎臣、宋铁麟、任尔琪、贾蕴高四人。

此四人号称宋门四大金刚,乃是宋氏形意拳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的关键性能人物,对宋氏形意拳的最后形成、发展、定型、完善起了重要作用。

宋虎臣(1880-1947),名国荣,字虎臣,别号小侠。

北京市人。

形意拳宋世荣先生长子,自幼 聪明学习。

除了攻读先贤文章之外,也勤练武术,以形意拳为主旨,同时融会太极、八卦、长拳之精 粹。

他在数十年的实践中,自己创编了徒手对练拳十面埋伏、战斗枪(大枪)和战斗剑等,不搞花架, 都以实战应用为旨。

宋国英教授门徒,一招一式,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并强调:吾形意拳属于短拳 之类,然练时必须打出长劲(并非长拳之功),而是在沉肩、坠肘、松肩、活腰、蹬足之规格下,全 身合一,发出之劲。

不搞花架子,注重实战也成了虎臣先生一脉一直传承的一个典型风格。

李柏林(1903-1962),字旭州,河北省容城人,曾在太谷县干事。

少年时喜动手,是山西宋氏形 意拳的嫡系传人,由宋世荣祖师亲自授艺,拜宋世荣先生长子宋虎臣先生为师,是“大宋”父子(宋 世荣--宋虎臣)一脉嫡系真传法嗣。

李旭洲习研宋氏形意拳,刻苦用功,勤学巧练,坚持不懈,尤擅 长技击.在天津一带颇有名望,人称"河东大侠"。

李旭州先生酷爱击技之术,特别是对宋氏形意的内功力,长、短、刚、柔、化五种劲力的理解和 运用都有独到之处。

五行拳、十二形连环拳、八大桩法、盘根、飞九宫等诸法的奥妙,先生深究细研, 体悟甚深。

可谓比较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宋世荣,宋虎臣先生所传形意拳的劲力训练与运用的功法。

李 旭洲先生在传授弟子功夫时,按每个人的特长和悟性不同,分别传授不同的技能,而且特别强调实用 性,练是为了用,如何用就如何练,决不能练用分家。

故先生所传之后辈弟子,皆擅实战,所长技能 各部相同,这也比较完整的保留了传统内家拳法的实战要求。

先生的弟子在京津一带较多,如许凡曾、 卢宗仁、周连聚、张贵良、孟洪福、张长泰、杨月波,李立德等人,他们在京、津、冀、沪等地均有 较多传人。

二. 海派形意拳创始人李立德先生(1949-2018),字学勤。

形意武术实战名家,1949年5月12日出生于上海嘉定区曹 王村,少年时生活在天津杨柳青镇,从小身体健壮,特别是擅长中国式摔跤,由于跤艺精湛,与人交 手,每每获胜,人称“杨柳青小跤王”。

又因其膂力过人赛犍牛,人送绰号“老牛”;13岁时被天津 宋氏形意拳大师李旭洲收为关门弟子,倾囊相授。

拜师后,李立德开始系统性地学习了宋氏形意拳,从站桩,拳法,步法基础的部分入手,在卢 忠仁师兄的指导下,结合卢氏结构武术理论,刻苦练习。

他的技艺日渐成熟,技击能力尤为突出。

1968年,李立德应征入伍,他在中国人民解放军3774部队服役,并在当年被任命为班长。

同年,因武 艺超群,擅长擒拿格斗,李立德代表军区参加了1968年全军特种兵大比武,获得总部嘉奖。

1969年, 国家组建战略支援部队,李立德选中并被派往前线,他参与了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圆满完成了各 类艰巨且危险的军事任务,屡立战功,多次得到军区表彰。

1970年底,李立德从部队光荣转业,从1971年开始,先后在天津西郊派出所、天津四机部1418 厂(天津18所)等单位工作。

1979年为了照顾老母,申请调回上海老家,在上海国营539(上海科学 仪器)厂工作。

在地方工作的几十年中,他一边工作,一边默默的进行着武术的研究,逐渐的, 在 执行任务时,在与其他门派的较量中,他逐步发现在过去练习中,从练法到打法的一些局限性。

一些改革的想法在他脑子里在逐渐形成。

于是他开始着手研究各大门派的打法,练法,步法,在休息的时 候,喝茶的时候,特别是值夜班的时候,总是在写写画画,开始摸索着一条新的路线。

在90年代初,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对于李立德本人,乃至后来海派形意的创立有着深远 的影响。

当时李立德被公安局借到嘉定区洲桥派出所,主要工作是协助当地公安人员抓捕一些黑道上 的犯罪份子。

当时有一批涉黑的团伙,因为人数众多,出手狠毒,公安几次抓捕,都以失败告终。

但 是这对于武艺高强的李立德来说,手到擒来,一手一个。

刚刚完成抓捕任务,在讨论下一步方案时, 厂长的电话打到了派出所。

厂长说有一个紧急的任务需要他帮忙,他来到厂保卫科,发现厂长,党委 书记还有保卫科长都在等他。

厂长对李立德说,有一个秘密任务要交给他: 护送卫星的重要部件到发 射基地,这颗卫星可是中国给美国发射的第一颗商业卫星,意义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之前已 经委托武警押送了两次,但两次都没有成功,在山沟里被抢了,武警不敢开枪,功夫又不行,对方人 太多,两车人都也没守住,还有不少战士受伤。

李立德并没有立刻答应厂长,他考虑了一夜后,提出 了两个个条件,1)在保护设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伤,误杀的情况,这个国家要特批不得追究 任何责任。

2)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意外,不要增派其他人,比如武警战士,有司机就足够了。

否则, 他还得花费精力保护更多的人。

厂长立刻向航天部的领导进行汇报,后来上海市公安局,航天部领导,539厂各领导共同签字特 批了这个申请。

李立德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和两名司机在第二天早上两点钟准时出发了。

一开始路还 好走,但过了长江,进了山区,路就变得很糟糕,一边悬崖,一边山体,道路崎岖狭窄。

尤其是临近 寒冬,后来又下起来大雪,即使车轮套上了防滑链,一路上也是险情频发。

由于一路上必须时时注意 路况,眼睛始终要盯着前方,神经高度的紧绷,人就特别容易疲劳,所以两个司机两人轮换开车,而 李立德却不能睡,不但要和司机一起处理行路时出现的险情,还要时刻注意沿途可能发生的其他危险 状况。

终于在第三天,进入了陕西省界,他们稍稍休息了一下。

后面的路线过了瞳关就是西安,基本 就完成任务了。

但瞳关那一带的山路更加难走,特别还是这样的大雪天。

李立德心里除了想山路自身 的危险外,还在琢磨可能发生抢劫的地方。

书上说自古瞳关一条道,而且民风彪悍,就连日本人当年 在瞳关都折了。

没准儿,这儿就可能会出事儿。

于是上了车就对两名司机做了安排,汽车一出发就不 要停,想上厕所都要忍着,等过了瞳关就可以安心了。

从打尖儿的地方开到瞳关又足足开了好几个小时,等到上山时,天已经早黑了,雪下得更大了, 加好防滑链后,车只能慢慢的开。

开着开着,发现这路越来越窄。

这时突然发现,路的前方有一块大 石头,车只好停下来,但不能熄火,这样有情况随时可应变。

几个人透过车窗向四周观察了一会儿, 没发现什么情况。

一个司机就下车去想搬前方走路上的大石块,但是搬不动,就招呼另一个司机下车 一起搬。

可他们刚弯下腰,突然一声口哨,山上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一大帮人,黑压压一片,至少好几十号,手里都拿着树干削成的棍棒,还有扳手,铁锹,冲上来就把两个司机打昏了,还有两个劫匪准 备上来拆轮胎。

在驾驶室里观察的李立德一脚踢开车门,冲到两个劫匪背后,一手一个,拎起来远远 摔了出去。

他往车后一望,后边也被大石块堵住了,车子是前进不能,后退不得。

他转过身,对那帮劫匪 大声说: “我知道你们这边穷,抢车也是被生活所迫,是为了找吃的和穿的,但是这车上是军用物资, 不能吃喝,而且抢了要犯法的,要坐牢。

我身边还有一点钱,可以给你们。

”但是对方头目不吃这套: “管你是谁,人可以走,但东西必须要留下。

”李立德一拍胸脯:“ 你们能打倒我,东西都是你的, 否则就滚蛋!”对方头目也很狡猾,看到李立德很魁梧,所有人一下子都围了上来,棍棒武器齐下。

后来李立德和徒弟们回忆时说: “那时什么都没想,也不会考虑个人的安危。

自然而然的走起形意中 的步法和身法,或前或后,或左或右,高低上下,闪展腾挪,有顾有打,和对方周旋搏斗。

老拳谱上 说的各种拳理,平时积累的各类知识,自然而然地使了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