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Ppt
合集下载
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

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麻醉科 程卫平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心肌泵功能
射血分数、多巴酚丁胺实验、存活心肌检测
呼吸系统
肺淤血、肺水肿 小气道功能 肺和气道的压迫性改变
术前准备
术前用药
吗啡 咪唑安定
动、静脉通路及监测
桡动脉、股动脉 中心静脉 漂浮导管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A 每搏量
高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预防和处理继发的流出道狭窄
手术矫正 循环控制
降低收缩期左室和主动脉压差,防止低血压。 降低左室流出道流速,控制心排量。
利多卡因、β阻滞剂、Mg++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心功能的维护 维持心脏良好的工作曲线
正性肌力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麻醉科 程卫平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心肌泵功能
射血分数、多巴酚丁胺实验、存活心肌检测
呼吸系统
肺淤血、肺水肿 小气道功能 肺和气道的压迫性改变
术前准备
术前用药
吗啡 咪唑安定
动、静脉通路及监测
桡动脉、股动脉 中心静脉 漂浮导管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A 每搏量
高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预防和处理继发的流出道狭窄
手术矫正 循环控制
降低收缩期左室和主动脉压差,防止低血压。 降低左室流出道流速,控制心排量。
利多卡因、β阻滞剂、Mg++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心功能的维护 维持心脏良好的工作曲线
正性肌力药
主动脉瓣狭窄的麻醉PPT

节,调节范围50-120mmHg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 x 心排指数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如何尽可能提高或维持冠脉血供,降低 心肌氧耗
1、心率,心率下降使舒张期延长,心肌氧耗降低,但由于左 室流出道狭窄,过低的心率很容易导致心排量下降,因此术中 应 维 持 正 常 偏 低 的 心 率 (70-80bpm) , 避 免 心 率 过 快 或 过 慢 .
3、超声心动图:M型检查示主动脉瓣叶开放振幅减小,瓣 叶曲线增宽,舒张期可呈多线。在二维或切面超声图像上 可见到主动脉瓣叶增厚、变形或钙化,活动度减小和瓣口 缩小等征象。
麻醉诱导
主狭患者以小量术前用药为主,既镇静不致引起心动过速 ,又避免过度降低前后负荷。
常用吗啡0.05-0.1mg/kg,东莨菪碱0.2-0.3mg,肌内注射; 或咪达唑仑1-3mg肌注;舒芬0.5-1ug/kg。
2、心律,由于左室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末容量对左房收 缩的依赖性增强(30%-40%),因此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尤为 重要,应避免房颤和室颤,室速的发生。
3、前负荷 由于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室收缩必须依赖于较 高的压力和容量负荷以维持心排血量,因此主动脉瓣狭窄 狭窄患者对容量不足非常敏感。
4、后负荷 后负荷代偿性升高且相对固定,维持正常的 冠脉灌注压,避免舒张压过低。
同时了解病人既往史。(手术、麻醉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等)
实验室检查
1、X线:1)早期心影可无改变,病变加重后示左心室增大 ,心脏左缘向左下延长,升主动脉可显示狭窄后扩大。
证。
2)主动脉瓣区钙化,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确
2、心电图:显示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 ,一部分可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 动。晚期可有肺淤血征象。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 x 心排指数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如何尽可能提高或维持冠脉血供,降低 心肌氧耗
1、心率,心率下降使舒张期延长,心肌氧耗降低,但由于左 室流出道狭窄,过低的心率很容易导致心排量下降,因此术中 应 维 持 正 常 偏 低 的 心 率 (70-80bpm) , 避 免 心 率 过 快 或 过 慢 .
3、超声心动图:M型检查示主动脉瓣叶开放振幅减小,瓣 叶曲线增宽,舒张期可呈多线。在二维或切面超声图像上 可见到主动脉瓣叶增厚、变形或钙化,活动度减小和瓣口 缩小等征象。
麻醉诱导
主狭患者以小量术前用药为主,既镇静不致引起心动过速 ,又避免过度降低前后负荷。
常用吗啡0.05-0.1mg/kg,东莨菪碱0.2-0.3mg,肌内注射; 或咪达唑仑1-3mg肌注;舒芬0.5-1ug/kg。
2、心律,由于左室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末容量对左房收 缩的依赖性增强(30%-40%),因此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尤为 重要,应避免房颤和室颤,室速的发生。
3、前负荷 由于右室流出道梗阻,左室收缩必须依赖于较 高的压力和容量负荷以维持心排血量,因此主动脉瓣狭窄 狭窄患者对容量不足非常敏感。
4、后负荷 后负荷代偿性升高且相对固定,维持正常的 冠脉灌注压,避免舒张压过低。
同时了解病人既往史。(手术、麻醉史、用药史和过敏史 等)
实验室检查
1、X线:1)早期心影可无改变,病变加重后示左心室增大 ,心脏左缘向左下延长,升主动脉可显示狭窄后扩大。
证。
2)主动脉瓣区钙化,为主动脉瓣狭窄的确
2、心电图:显示电轴左偏、左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 ,一部分可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或心房颤 动。晚期可有肺淤血征象。
主动脉瓣狭窄的麻醉

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疼痛,可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按摩、 放松训练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术后康复指导
01
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减轻肌肉萎缩等并
发症。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活动。
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配伍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合理配伍麻醉药物,以达到最佳
的麻醉效果。
麻醉技术实施
麻醉诱导
通过适当的麻醉药物和方式,使 患者在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需求和患 者的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的种 类和剂量,以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麻醉苏醒
在手术结束时,使用适当的药物和 方法,使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 和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
呼吸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需密切监测呼吸情 况,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呕吐与反流
麻醉和手术刺激可能导致呕吐和反流,需及时处 理,防止误吸。
特殊并发症及处理
心脏骤停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心脏骤停,需提前做好心肺复苏 的准备。
随着病情发展,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 限,心排出量减少,引起全身组织灌 注不足。
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主动脉瓣狭窄需要进行心电 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
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 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可观察瓣
膜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
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可 根据瓣口面积、血流速度和跨瓣
对于中重度疼痛,可给予患者适当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以缓解疼痛。
非药物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按摩、 放松训练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术后康复指导
01
早期活动
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减轻肌肉萎缩等并
发症。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早期活动。
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配伍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合理配伍麻醉药物,以达到最佳
的麻醉效果。
麻醉技术实施
麻醉诱导
通过适当的麻醉药物和方式,使 患者在短时间内进入麻醉状态。
麻醉维持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手术需求和患 者的生命体征,调整麻醉药物的种 类和剂量,以保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麻醉苏醒
在手术结束时,使用适当的药物和 方法,使患者从麻醉状态逐渐苏醒。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低血压
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低血压,需及时补充血容量 和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
呼吸抑制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呼吸抑制,需密切监测呼吸情 况,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呕吐与反流
麻醉和手术刺激可能导致呕吐和反流,需及时处 理,防止误吸。
特殊并发症及处理
心脏骤停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出现心脏骤停,需提前做好心肺复苏 的准备。
随着病情发展,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 限,心排出量减少,引起全身组织灌 注不足。
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与评估
诊断主动脉瓣狭窄需要进行心电 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
检查。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 最常用和可靠的方法,可观察瓣
膜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
评估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可 根据瓣口面积、血流速度和跨瓣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PPT课件

Lei Chen
二、处理原则
血流动力学稳定 防止动脉瘤破裂 脏器保护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Lei Chen
三、麻醉前用药
目的
患者入手术室时安静、嗜睡 避免情绪紧张、激动、焦虑、恐惧 以保持稳定的血压和心率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Lei Chen
三、麻醉前用药
用法
术前晚口服速可眠(司可巴比妥)0.1g 术晨入手术室前1.5h口服地西泮10mg 术晨入手术室前0.5h肌注吗啡10mg
主动脉开放时的处理
减少吸入麻醉药 减少或停用血管扩张药 补充容量 给予碳酸氢钠 给予血管收缩药 再次部分或全部阻断主动脉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Lei Chen
六、术中管理
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
局麻 全麻 血流动力学 抗凝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Lei Chen
七、脏器保护
主动脉弓重建的脑保护
Lei Chen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一、基本概念
手术方式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胸主动脉 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 全主动脉
Lei Chen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一、基本概念
手术方式
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
Lei Chen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TAAA术后脊髓缺血引发截瘫的防治
对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
糖皮质激素 30mg/kg 巴比妥 0.5-1.5g 硫酸镁 1-2g 甘露醇 12.5-25g 纳络酮 1ug/kg/h 利多卡因 200-400mg 鞘内使用罂粟碱 30mg
主动脉手术的麻醉管理
心脏瓣膜病的麻醉ppt课件

24
建立体外循环
• 全麻诱导插管 • 开胸游离主动脉 • 全量肝素化(Kg*400u或Kg*3mg) • 主动脉插管 • 右房插管或上下腔插管 • 并行循环
TEE应用于瓣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意义
• 补充术前TTE诊断; • 指导瓣膜成形术; • 及时发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发生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 指导心脏复跳后左心排气; • 指导CPB后血流动力学的管理。
8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前向有效CO = 左室每博量 – 返流量
收缩期二尖瓣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收缩期时间 跨瓣压差: 收缩期左室-左房压力阶差
外周阻力是决定二尖瓣返流量的 关键因素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随左室舒 张末径增大而加重
9
10
MI麻醉要点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缩力 • 供氧/耗氧 • 心率
左室的充盈对左房收缩的依赖性增加(可 达40%)
12
主动脉瓣狭窄(AS)
• 病生改变 心肌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30%主诉有心绞
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13
AS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使PCWP或LVEDP维持在最佳的高水平 维持后负荷和动脉血压,保证心肌血供 一般没问题 晚期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物 尽量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维持稳定心率 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 心动过缓增加左室舒张末压也增加心肌耗氧 窦性心率
1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 病生改变 左室增大,心脏容量增加; 左心做功增加; 舒张压降低
15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建立体外循环
• 全麻诱导插管 • 开胸游离主动脉 • 全量肝素化(Kg*400u或Kg*3mg) • 主动脉插管 • 右房插管或上下腔插管 • 并行循环
TEE应用于瓣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的意义
• 补充术前TTE诊断; • 指导瓣膜成形术; • 及时发现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发生并指导进一步处理; • 指导心脏复跳后左心排气; • 指导CPB后血流动力学的管理。
8
二尖瓣关闭不全(MI)
前向有效CO = 左室每博量 – 返流量
收缩期二尖瓣返流量 返流瓣口面积 收缩期时间 跨瓣压差: 收缩期左室-左房压力阶差
外周阻力是决定二尖瓣返流量的 关键因素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程度随左室舒 张末径增大而加重
9
10
MI麻醉要点
• 前负荷 • 后负荷 • 心肌收缩力
缩力 • 供氧/耗氧 • 心率
左室的充盈对左房收缩的依赖性增加(可 达40%)
12
主动脉瓣狭窄(AS)
• 病生改变 心肌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30%主诉有心绞
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13
AS麻醉要点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供氧/耗氧 心率
心律
使PCWP或LVEDP维持在最佳的高水平 维持后负荷和动脉血压,保证心肌血供 一般没问题 晚期可能需要正性肌力药物 尽量避免低血压和心动过速 维持稳定心率 心动过速增加心肌耗氧 心动过缓增加左室舒张末压也增加心肌耗氧 窦性心率
1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
• 病生改变 左室增大,心脏容量增加; 左心做功增加; 舒张压降低
15
SUCCESS
THANK YOU
2019/5/27
主动脉瓣狭窄病人麻醉

手术适应症
1、老年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2、病人有症状。心功能II级以上 3、外科手术高危或禁忌 4、解剖上适合TAVR 5、预期寿命>1年
禁忌症
1、左心室内血栓 2、左室流出道梗阻 3、30天内心肌梗死 4、左室EF<20% 5、严重右心室功能不全 6、主动脉根部解剖不适合TAVR
手术入路
1、股动脉 2、锁骨下动脉 3、腋动脉 4、颈动脉 5、心尖
药品准备
麻醉药:无特殊 常规备血
麻醉管理方案
麻醉诱导:缓慢多次给药,务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可给与小量去甲肾上腺素泵注,尽量维持基础水平。
静脉穿刺:一般诱导后穿刺。风险大者,诱导前穿刺 置管,并置入临时起搏器。
特殊操作麻醉管理
起搏电极置入:颈内静脉6F鞘管,置入起搏电极导线,深度达25cm左 右,球囊充气,继续前进,35cm时,放气,导线尖端与右室室壁接触。 到位鉴定方法:1、起搏法2、TEE法3、DSA法
术中注意事项
1、导丝对血管的刺激可诱发迷走反射
2、导丝跨主动脉瓣时,易诱发心律失常,可静注利多卡因
3、右室起搏(RVP):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和瓣置入时需RVP。 通常SBP:120mmHg(MAP≥75nnHg),RVP10~20s,停止起 搏后出现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给与胺碘酮或利多卡因。
4、瓣膜置入:RVP、停呼吸,植入后,RVP50次/min
5、置入后:血压升高,适当控制血压……
术后
一般导管室拔管 不稳定者,送监护室
思考
瓣置入时室颤怎么办?
思考
主动脉瓣狭窄行非心脏手术如何选择?
1.症状的存在对于决策至关重要。有症状的考虑手术前行主动 脉瓣置换。 2.有严重合并症相关的高风险或拒绝瓣膜置换者,仅在不得已 情况下手术。 3.主动脉瓣置换禁忌的,可考虑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或TAVR。 4.无症状的患者,可耐受低至中风险的非心脏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 麻醉科 程卫平
;.
1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
2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
3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
17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每搏量
高 A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
;.
18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预防和处理继发的流出道狭窄 手术矫正 循环控制 降低收缩期左室和主动脉压差,防止低血压。 降低左室流出道流速,控制心排量。
;.
19
;.
10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
11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肌氧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代
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1
;.
3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麻醉深度和术中觉醒 麻醉深度监测 术中觉醒的预防
;.
1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
2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
3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
17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每搏量
高 A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
;.
18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预防和处理继发的流出道狭窄 手术矫正 循环控制 降低收缩期左室和主动脉压差,防止低血压。 降低左室流出道流速,控制心排量。
;.
19
;.
10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
11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肌氧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代
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1
;.
3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麻醉深度和术中觉醒 麻醉深度监测 术中觉醒的预防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PPT课件

二尖瓣返流
病生改变 长期LV超负荷使LV增大; LAP=LVP时,返流停止; 长期LAP增高,肺静脉瘀血,肺高压
麻醉诱导和循环管理要点
心率80~100b/min, 尽量维持窦性,快较慢好; 降低左室后负荷; 维持心肌收缩力; 有肺循环阻力增高时,需维持右心功能,防止进 一步增加肺动脉压的因素; 低血压时,不单独使用增加血管张力的药物。
麻醉准备
诱导准备药物:芬太尼、咪唑安定、依托咪酯、肌松 剂; 急救药物:肾上腺素、间羟胺、阿托品… 病人准备:面罩给氧、建立静脉通道(≥16G), 监测:ECG、SpO2、NIBP、EtCO2,直接动脉压、 CVP,如需要可在局麻下行PAC; 术中非麻醉药物: 西地兰、多巴胺、硝酸甘油、肝 素… 常规全麻诱导的准备
心脏瓣膜手术的麻醉
术前评估
现病史:心功能,有无心衰、呼吸困难、心绞痛或心 梗,内科治疗情况… 合并症: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 肾功不全… 过敏史:尤其是肝素、鱼精蛋白、抗生素… 目前服用的药物:洋地黄类、利尿剂、降压药、抗心 律失常药、抗凝药… TEE检查禁忌症:吞咽困难、消化道溃疡… 查体:一般情况,心肺情况,有无体循环瘀血表现, 双侧桡动脉… (头、颈、胸、腹、四肢)
主动脉瓣狭窄
病生改变 左心室发生向心性肥厚,顺应性下降; 左心室做功增加; 心脏灌注下降,易发生内膜下缺血; 30%主诉有心绞痛; 当出现低PG,SV,和CO时,说明已失代偿。
麻醉诱导性镇痛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阿芬太 尼、吗啡; 镇静药物:咪唑安定、依托咪酯、异丙酚、硫 喷妥钠; 吸入麻醉药:异氟醚、七氟醚; 肌松肌:潘库溴铵、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哌 库溴铵; 原则: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为选择药物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主动脉瓣狭窄手术的麻醉Ppt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 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病理生理
左房改变
左房扩大
肺血管改变及呼吸功能
肺淤血、肺动脉高压 肺不张、肺部感染
右心功能
右心扩大、三尖瓣反流
体循环淤血
肝、肾功能与凝血机制障碍
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心肌泵功能
射血分数、多巴酚丁胺实验、存活心肌检测
呼吸系统
肺淤血、肺水肿 小气道功能 肺和气道的压迫性改变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术前准备
术前用药
吗啡 咪唑安定
动、静脉通路及监测
桡动脉、股动脉 中心静脉 漂浮导管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缩力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 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利多卡因、β阻滞剂、Mg++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心功能的维护 维持心脏良好的工作曲线
正性肌力药
预防心脏过度做功(高排低阻)
医源性高排低阻 ▪ 过量的正性肌力药 ▪ 过量的血管扩张药 ▪ 过量的容量负荷
血管麻痹综合症 处理原则
▪ 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最低心排量 ▪ 维持机体灌注所需的最低血压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麻醉深度和术中觉醒
麻醉深度监测 术中觉醒的预防
循环血压的维持
低血压 高血压
心肌保护
有效的灌注心脏停跳液
灌注压力 灌注容量 灌注时间 灌注间隔
预防热缺血
体外循环中的静脉压 心包腔隔离 充分的左心引流
心脏复苏
复苏困难的处理
足够的灌注压 充分的灌注时间 充分的左心引流 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每搏量
高 A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
病因
风湿性病变 退行性病变 先天性发育不良 瓣膜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 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病理生理
左房改变
左房扩大
肺血管改变及呼吸功能
肺淤血、肺动脉高压 肺不张、肺部感染
右心功能
右心扩大、三尖瓣反流
体循环淤血
肝、肾功能与凝血机制障碍
术前评估
循环系统
高血压 心肌缺血 冠心病 心肌泵功能
射血分数、多巴酚丁胺实验、存活心肌检测
呼吸系统
肺淤血、肺水肿 小气道功能 肺和气道的压迫性改变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病理生理
左室改变
向心性肥厚、流出道狭窄 心脏扩大、心肌劳损、心肌病
心肌氧供需平衡
氧耗增加 氧供减少
二尖瓣继发改变
瓣环扩大瓣膜关闭不全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术前准备
术前用药
吗啡 咪唑安定
动、静脉通路及监测
桡动脉、股动脉 中心静脉 漂浮导管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收缩力
心肌氧耗
左心每分功指数 = 0.0136 × 【平均动脉压(左室收缩期平 均内压) – 左房压】x 心排指数
利多卡因、β阻滞剂、Mg++
停机及术后循环维护
心功能的维护 维持心脏良好的工作曲线
正性肌力药
预防心脏过度做功(高排低阻)
医源性高排低阻 ▪ 过量的正性肌力药 ▪ 过量的血管扩张药 ▪ 过量的容量负荷
血管麻痹综合症 处理原则
▪ 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最低心排量 ▪ 维持机体灌注所需的最低血压
室壁运动×心率 室壁张力×心率
麻醉诱导原则
足够深度的麻醉
镇痛 镇静
心肌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降低氧耗 维持氧供
心功能的维护
心率(律) 心肌收缩力
冠状动脉灌注
冠状动脉灌注压= 主动脉舒张压 – 左室舒张末压
生理情况下冠脉血流主要依赖局部 代谢产物调节,调节范围50- 120mmHg
体外循环的麻醉管理
麻醉深度和术中觉醒
麻醉深度监测 术中觉醒的预防
循环血压的维持
低血压 高血压
心肌保护
有效的灌注心脏停跳液
灌注压力 灌注容量 灌注时间 灌注间隔
预防热缺血
体外循环中的静脉压 心包腔隔离 充分的左心引流
心脏复苏
复苏困难的处理
足够的灌注压 充分的灌注时间 充分的左心引流 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
A :心肌收缩力增强 或后负荷降低
B =心肌收缩力下降 或后负荷增加
每搏量
高 A
正性肌力药 低 B
前负荷 (舒张末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