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民间故事的特点。

3.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提高传承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民间故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词,解释难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故事节奏。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合作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3)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搜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应积极寻求改进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传承意识的体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

猎人海力布故事(合集15篇)

猎人海力布故事(合集15篇)

猎人海力布故事(合集15篇)一天他打猎救下了小白蛇,小白蛇声称自己是龙王的女儿,为了感谢他,小白蛇告知海力布龙王的宝库有很多宝石,假如不感爱好的话,可以要龙王嘴里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海力布就要了那块宝石。

小白蛇嘱咐他,动物说的话,不能告知别人,否则自己就会变成石头。

有一次他听见那些鸟说,今日会来洪水,抓紧飞走。

海力布听到后抓紧回家,让乡亲们搬家,可是乡亲们不信任他,为了不让乡亲们被洪水淹死,海力布就把如何得到这个宝石和小鸟说的话告知了她们,说完就变成了石头,乡亲们很懊悔。

他们往很远的地方去,果真洪水吞没了村子,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猎人海力布故事2在我国的一些蒙古地区,流传着一个又伤感又动人的民间故事,名字叫做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在人间传遍已久,让我们一起来去听一听这一个民间故事吧。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力布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特别的感谢海力布,小白蛇为了报答海力布,就让海力布从龙王那里得到了一颗能听懂飞禽走兽们语言的宝石。

有一次,海力布在深山打猎,突然听到带头的鸟说:“今日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倒塌,洪水要吞没大地,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了,就匆忙忙忙的跑回村子,让乡亲们赶快搬家,海力布说:“今日晚上有一场大灾难,这里的大山要倒塌,洪水会吞没大地,我们还是赶快走吧。

”可是乡亲们听了,都不信任海力布说的话,海力布知道自己着急也没有用,于是就把灾难和怎样得到宝石的事情清清晰楚的说了一遍,说完海力布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逃脱了灾难,可是海力布却回不来了。

乡亲们在心里始终特别思念海力布,人们世世代代的都纪念着海力布,但是有一天奇迹的事情发生了。

当乡亲们再次回到他们的乡村时,观察有许多的小白蛇始终在围围着海力布的石头像转来转去,就观察它们从嘴里吐出了一滴滴的露水,立刻海力布就复活了,乡亲们兴奋的不得了,于是他们就开头重新建家园。

他们建了新家,开垦种地,海力布还是跟原来一样去深山打猎,回来后分给乡亲们,留一份最少的给自己,从今他们又开头过上了原来的生活。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珍惜友谊、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 学会通过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1. 课本《猎人海力布》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 教师简要介绍《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猎人海力布》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教师强调民间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价值。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八、课后反思(5分钟)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2)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 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道具:宝石模型等。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猎人海力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民间故事的认识。

(2)简介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情感体验:(1)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看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

民间故事《一幅壮锦》、《猎人海力布》

民间故事《一幅壮锦》、《猎人海力布》

【民间故事特征】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

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

3.情节夸张、充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良好愿望。

4.多采用象征形式,它们往往包含着超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

一幅壮锦古时候,大山脚下有一块平地。

平地上有几间茅屋。

茅屋里住有一个妲布,她的丈夫死去了,剩下三个孩子。

大孩子叫勒墨,二的叫勒堆厄,最小的叫勒惹。

妲布织得一手好壮锦。

锦上织起的花草鸟兽,活鲜鲜的。

人家都买她的壮锦来做背带心,被窝面,床毡子。

一家四口,就靠妲布的一双手来过日子。

有一天,妲布拿起几幅壮锦到圩上去卖。

看见店铺里有一张五彩的画,画得很好。

画上有高大的房屋,好看的花园,大片的田地;又有果园、菜园和鱼塘;又有成群的牛羊鸡鸭。

她看了又看,心头乐滋滋的。

本来卖锦得的钱,打算全都买米的,但因为爱这张画,就少买一点米,把画买了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妲布几次坐在路边打开画来看。

她自言自语地说:“我能生活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就好了。

”回到家,她把图画打开给儿子们看,儿子们也看得笑嘻嘻的。

妲布对大仔说:“勒墨,我们最好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啊!”勒墨撇撇嘴说:“阿咪,做梦吧!”妲布对二仔说:“勒堆厄,我们住在这么一个村庄里才好啊!”勒堆厄也撇撇嘴说:“阿咪,第二世吧!”妲布皱着眉头对小仔说:“勒惹,不能住在这样一个村庄里我会闷死的。

”说完,长长叹了一口气。

勒惹想了一想,安慰妈说:“阿咪,你的锦织得很好,锦上的东西活鲜鲜的。

你最好把这张图画织在锦上,你看着看着,就和住在美丽的村庄里一样了。

” 妲布想了一会,啧啧嘴说:“你说的话很对,就这样做吧!不然我会闷死的。

”妲布买起五彩丝线,摆正布机,依照图画织起来。

织了一天又一天,织了一月又一月。

勒墨和勒堆厄很不满意妈这样做。

他们常拉开妈的手说:“阿咪,你仅织不卖,专靠我们砍柴换米吃,我们太辛苦了!”勒惹对大哥、二哥说:“让阿咪织吧,妈不织会闷死的。

你们嫌砍柴辛苦,由我一个人去砍好了。

《猎人海力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预习卡)

《猎人海力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预习卡)

《猎人海力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及预习卡)第三单元导读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

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两个民间故事,根据篇幅和教学需要,《牛郎织女》分成了两个部分。

《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一)》为精读课文,《牛郎织女(二)》为略读课文。

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这是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在《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的课后题、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栏目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

除了要在专门的写作指导课上着意落实这一要素,阅读教学中也要适时渗透,适当训练。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都和民间故事密切相关,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读写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而深入的体验。

课文主要内容《猎人海力布》《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之一,故事在西周末年就产生了,到了汉朝,故事情节逐步丰富和完善,有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人情味了。

故事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

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生下一儿一女。

可是他们被王母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

最终王母拗不过他们,允许他们每年七夕相会。

《猎人海力布》民间传说教案

《猎人海力布》民间传说教案

《猎人海力布》民间传说教案一、引言1.1 课程背景1.1.1 民间传说是一种传承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形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1.1.2 《猎人海力布》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经典故事之一,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1.1.3 通过学习《猎人海力布》,学生可以了解民间传说的特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1.2 学习意义1.2.1 学习《猎人海力布》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1.2.2 通过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学生可以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1.2.3 学习《猎人海力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如勇敢、善良、无私等。

1.3 学习目标1.3.1 学生能够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1.3.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1.3.3 学生能够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情节2.1.1 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海力布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猎人。

2.1.2 海力布救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小白蛇,小白蛇为了报恩,告诉海力布一个秘密。

2.1.3 海力布得到了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但同时也被诅咒,如果他将秘密告诉别人,就会变成石头。

2.1.4 海力布为了救村民,将秘密告诉了他们,最终变成了石头。

2.2 角色分析2.2.1 海力布:勇敢善良的猎人,为了救村民而牺牲自己。

2.2.2 小白蛇:为了报恩,告诉海力布秘密,并帮助他获得听懂动物语言的能力。

2.2.3 村民:起初不理解海力布的牺牲,后来意识到他的伟大和无私。

2.3 道德观念2.3.1 勇敢:海力布面对危险和困难时,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2.3.2 善良: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并为了村民的安危而牺牲自己。

2.3.3 无私:海力布将秘密告诉村民,即使自己会变成石头,也要保护他们。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内容概述3.1.1 通过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缩写故事五年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

缩写故事五年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

缩写故事五年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猎人海力布》是一个民间故事,而仆人公海力布指的是内蒙古民间传奇中人物。

那么你会如何把内容简单、篇幅较长的《猎人海力布》故事进行缩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0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1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关心别人,每次打猎回来,都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大家很敬重他。

一天,海力布去打猎,听见上面有呼救声,他抬头一看,老鹰抓着小白蛇在上方飞过,他把老鹰射伤了,老鹰扔下小白蛇逃了。

小白蛇让海力布跟它回家,会有珍宝。

海力布点头,跟小白蛇到了龙宫,龙王对海力布很感谢,给他些珍宝。

海力布不要,他对龙王说,他想要那颗宝石。

龙王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给他。

海力布走之前,小白蛇要他记住,动物说什么也不能对别人说。

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宝石,打到的猎物更多了,分给大家的猎物也更多了。

几年后,他听鸟说洪水会淹死许多人!他大吃一惊,他跑回家说洪水要来了,可乡亲们都不信任他。

于是,他说出了原委,就变成了石头,大家看海力布变成了石头,很懊悔。

大家念海力布的名字,赶着牛羊,往高地走去,走至高地,洪水出来了,把他们住的村子沉没了。

这就是石头的由来。

缩写故事五班级作文猎人海力布2从前有一个猎人,叫做海力布,他很热心关心别人,大家都特别敬重他。

一天,海力布在打猎时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原来是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告知海力布,它家有特别多的珍宝,只要海力布跟它回去,它父亲肯定会答谢他。

小白蛇还告知海力布,假如他都不喜爱,可以要小白蛇父亲嘴里的一块宝石,只要含着那块宝石,就可以让自己听懂每一只动物讲的话,海力布心想太好了!于是海力布跟小白蛇到了龙宫,龙王很感谢海力布,便把宝石给了海力布。

有了宝石,海力布打猎更便利了,能知道那里有多少的动物。

有一天,海力布从小鸟口中知道了洪水要沉没他的村子,他立马回去,告知村民,可是村民们都不信任海力布,海力布心想只好牺牲自己了,就把小鸟谈论怎么得到宝石都说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
历史民间故事1:猎人海力布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

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

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

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

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

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

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

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

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

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

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

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

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

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

”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

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

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

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

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

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

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

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

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
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

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历史民间故事2:少爷喝墨水从前,一户有钱人家为了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光宗耀祖,就把家中的独生儿子送进一家私塾,十几年过去了,这个有钱人家的少爷斗大的字还认不得几个。

一天,他家来了一个有学问的客人。

他父亲把客人请到客厅,两个人喝茶聊天。

他听说来了一位有学问的客人,想见一见。

可是又一想:在有学问的人面前不能显得自己没有学问,于是随手拿了一本书走进了客厅。

客人看到少爷进来,手中还拿本书,便恭维说:“少爷是喝墨水的人,想必学问也一定不浅了。


他的父亲听后摇摇头说:“读书十载,胸无点墨,不堪造就。


少爷听了,心想:原来自己所以不会念书,是因为没有喝墨水呀!于是他回屋磨了满满的一碗墨,“咕冬咕冬”地喝了下去。

又觉得不够,又磨了一碗,一仰脖又喝了下去,然后兴冲冲地跑到了客厅,对他父亲说:“爹爹,可不要再对别人说我胸无点墨了,我刚才喝了一肚子墨水,以后应该说我‘满肚子墨水’了。


历史民间故事3:两个懒汉的故事传说在古埃及有一个懒人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特别懒,村里最懒的人叫刘大毛,他有个姑父住在旁边的勤劳村里,有一日他决定去投奔姑父,姑父热情地接待了他,可时间一长,姑父有点讨厌他了。

因为这个人实在懒得什么事也不肯干,他姑父忍无可忍了,把他赶出了家门,临走时,给他拿了三张大饼。

“上哪儿去呢?”
懒汉不知去哪儿才好,没办法,就把装有三张大饼儿的包裹吊在脖子上,毫无目标、漫不经心地走着。

可是走着走着,肚子饿起来了。

“啊,肚子娥了,真想吃大饼啊,可是要取出来吃,可太麻烦了!”
真是一个少见的懒汉,他为此忍着饥饿。

“怎么没人来啊,要是有人来的话,就请他帮忙解开包裹。


他边走边想着,这时,从对面走来了一个头戴斗笠,张大嘴巴的男人。

“嘿嘿,莫非他饿慌了,才把嘴张得这么大?”
他这么想着,等他走过来。

“喂,能不能替我解下吊在脖子上的包裹啊?里面还有三张大饼呢,让一张给你怎么样?”
于是,那男人回答说:“你说什么呀,我的老弟,我真愁斗笠的绳子松了,而系起来又是那样的麻烦,所以才张开大嘴,好让下巴去绷紧那绳带啊!”
后来,两个懒汉一个饿死了,另一个因为嘴张得太大累死了。

看了历史民间故事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