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兴趣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

浅谈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

浅谈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浅谈作文兴趣的培养论文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应该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

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的重要任务。

从当代国外作文教学的状况看,有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着力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能力。

在国内,已有不少专家学者为文指出,中学作文教学应以激发兴趣为先导。

不少语文教师在实践中自觉贯彻这一原则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需要是兴趣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兴趣总是带有肯定性的“功利主义”的情感去认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对象。

一般学生对未来的需要总是朦胧的,他们对需要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考试的成绩上,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不光是考试获好的成绩的需要,而且也是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

其次,兴趣的产生除个体需要外,还需要一个条件,即人的探究心理——好奇心,人人都有好奇心,学生的好奇心表现的又特别突出,教师要利用这种好奇心,以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定向探究活动,尽力扩大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以新颖、生动的命题,扩散型的诱导等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此诱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其三,实践活动是兴趣形成的必要条件,实践的成败对人的兴趣的形成、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从心理学讲,当人们多次地重复做某件事情后,便会在大脑皮层的相应部位产生一个相当稳定的兴奋点,以后只要主体再做此类事或仅仅想到这类事,甚至与它有关的事物就会产生强烈的兴奋感。

特别是成功的实践会使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对持久深刻的兴趣形成有重要作用。

作文兴趣的培养在实践上是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的。

在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下面就作文教学的几个环节分析有关能力与兴趣的培养。

命题。

是作文教学首要一环,题目命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无兴趣写,能不能写好。

它是一次作文成败关键所在。

学生写作的欲望直接导源于教师的命题,命题的能力是一位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反映,在这点上应该是慎之又慎的。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技能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技能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浅谈如何激发初中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写作技能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作文教学不但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还是其中的一项难点。

评价学生作文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为学生作文能力,其全面展现了学生的语文水平。

对作文教学训练给予高度重视,增强学生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注意和重视。

【关键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1G633.341A 12095-308908-0090-01本文积累了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作文教学的方法,希望和大家一同研究,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一、让学生从范文中学“仿”作文,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人类学习首先是从模仿开始的,也是人类重要的一项技能,并属于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

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生活素材。

巴甫洛夫说过:“观察,观察,再观察。

”如果学生没有留心观察,那么学生习作时就会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写。

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留心观察,让观察成为一种习惯,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1.走近自然,直面自然的美。

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值得观察的内容很多:一棵树,一朵花,一处景观,只有让学生主动地去留心观察,大胆展开合理想象,才能将大自然的魅力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打个比方来说:春天到了,我们让学生走出校园,来到大自然中寻找春的足迹,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说说自己的感受,写写春天的景色。

夏天,让学生在教室中认真倾听蝉鸣声,从中感受夏日的魅力。

秋天,让学生走进金色的田野,欣赏秋天的成熟,享受丰收的喜悦,从中体会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

冬天,让学生在校园中细细观察树木的不同变化,如果是下雪天,就可以让学生尽情观赏那飞舞的雪花,写写在冬天堆雪人的乐趣。

每当此时,大自然种种景象所包含的一切都会引起了孩子们的喜悦、惊叹和思考。

大自然是学生写作的土壤,它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2.关注生活,品尝生活的美。

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犹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石川乡三条沟小学张文妹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

然而,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头疼的是教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几乎是“谈写变色”。

其实,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事情用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小学阶段是学生练习写作文、练习写真人实事、写出自己真实情感、培养写作兴趣、为将来作文打下扎实基础的阶段。

当然,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离不开教师引导他们平时的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

正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的:“作文这回事,离不开生活。

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因此,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会观察、积累、阅读、模仿、想象等。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引导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为了反映生活,要想准确地反映生活,就必须了解生活。

了解生活的方法是学会观察,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通过细致入微地观察,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

怎样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雾”、“火烧云”、“雷雨”等这些我们经常看到的自然现象,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这些事物很多同学都会认为司空见惯,平淡得很,更谈不上有什么值得去写的地方。

其实,平常小事也可写出其新意来。

因此,老师应指导学生从这些平常事物入手,逐步养成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

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如: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海上日出》作者描绘了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观察的;语文教科书中《猫》抓住猫的古怪性格和淘气可爱的特点进行观察;语文教科书中《火烧云》抓住事物的不同形态、颜色和细微的变化进行观察;学会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并注意感受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等。

例谈学生习作兴趣培养论文

例谈学生习作兴趣培养论文

例谈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摘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首先必须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

在习作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师多写、加强课外阅读、搭建展示平台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关键词:习作;兴趣;例谈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088-001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小学生对习作是否感兴趣,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教师图自己省事,随便出一个习作题目,也不管学生实际习作水平如何,也不管他们能不能写出来,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更缺乏必要且富有创意的习作指导,学生就很难写出像样的习作来。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习作产生惧怕和厌倦心理,进而对习作失去兴趣。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往往就是捕捉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创设特定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一天,我在班里宣布了一件事:“同学们,我们学校的新任校长张校长来自于我县太平乡中心小学。

太平乡在县城的东北,我们天岗湖乡位于县城的西南,可以说是相距甚远啊。

张校长初到天岗湖乡,想到天岗湖游览区去看一看。

张校长知道我们班同学对天岗湖游览区比较熟悉,想在我们班挑选一位小导游,陪同他前往游览,大家愿意吗?”“愿意!”学生们当小导游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了起来。

“天岗湖游览区自然景色优美,水产品丰富,而且还有悠久的传说,你准备带张校长游览什么呢?你想怎样介绍呢?请同学们在脑海中重温一下天岗湖游览区的景物,特别是有些特点的东西。

”从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我看出他们似乎正在游览天岗湖。

“同学们,你们当中只有一位同学能有幸当张校长的导游,让谁去呢?为了公平起见,应该比试一下。

但如果每人都当堂说一次的话,半天也说不完。

这样吧,大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明天交给老师好不好?”第二天,学生们一篇篇饱含感情、富有个性的习作就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二、教师多写,引发学生习作兴趣现在课余喜欢写点文章的小学语文老师已经越来越少,笔者认为这也是小学生缺乏习作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

培养学生作文兴趣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摘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教师应该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广泛阅读,体会成功,乐于批改几个环节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以期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关键。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通过各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使作文教学取得成效。

一、体验生活,善抓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脱离了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川流不息。

”但现实情况是学生作文缺少“真生活”,一味的虚构“假”、“大”、“空”,这样的作文写多了,一提作文学生就“头痛”,感到没有东西可写,感到索然无味,也就成了正常现象。

追本溯源,老师的误导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老师一味要求写积极高尚的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只有积极高尚的内容才是真生活”的错误认识。

因此,我们应当让学生从凡人小事中体验生活的真实,感悟真性情。

组织实践活动后作文是引导学生体验真生活抒写真性情的好方法,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蹬山,让学生亲近自然;开家长会,让学生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灵;周末布置学生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学生体验亲情的伟大┉枯燥乏味的生活一旦有了切身体验,就会变得兴趣盎然,然后作文必会情真意切。

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的美,进而体验作文的美。

二、广泛阅读,乐于作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多阅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

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

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

除此之外,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

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做到下笔如有神。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论文

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绝非易事,一说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改。

这真实地反映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抓破头皮,咬烂笔头,就是写不出来,即使七拼八凑地完成了一篇作文,也是内容空洞,语言乏味,条理不清。

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习作兴趣、习作的素材,缺乏表达的语言,缺乏写作的基本方法和修改的能力等息息相关的。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努力在习作教学中做以下几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1、及时与学生沟通习作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而且还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当学生们意识到学好习作的重要性以后,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兴趣也会接踵而至。

2、努力创设新鲜事物。

我们知道学生对新鲜事物是十分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将贫乏的事件转化、迁移,使学生有兴趣将事件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3、珍视习作成果。

平时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之作进张贴到班级里的“作文园地”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可作为示范,让其他学生好好学习。

二、丰富生活,积累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

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

2.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如烧饭炒菜、洗衣服、整理房间、下地干活等。

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不会碰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

三、指导学生进行日积月累作文的内容及思想都是靠文字表达出来的,因此表达的语言是习作的关键要素。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日积月累本。

学生作文兴趣培养论文

学生作文兴趣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孩子们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变成灰烬,变成木乃伊。

”所以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排除畏惧作文的心理因素,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前提。

心理学家提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而不是当作负担。

学生如果对作文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激发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显然,要让学生写好作用,就必须培养他们爱写作文的浓厚兴趣。

下面我就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一、通过阅读,泛起习作的兴趣抓住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点,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恰当的写作方法把文章有条理地写出来。

让学生懂得叙述一要具体,二要有序。

其次要理解课文是怎样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这样使理论和运用结合起来,读写训练结合起来,教学思路与作者思路融为一体,从中产生习作的兴趣。

阅读教学与写作有机结合,是提高作文兴趣的好办法。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深有体会的。

本课重点是静态和动态描写的训练。

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是通过形象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事物形态特点的。

为了培养学生理解并产生习作的兴趣,在阅读时,首先对课文中静态和动态描写的重点段进行有目的的分析,着重强调叙述的顺序,准确的用词,恰到好处的写作方法,通过分析现象,组段成文,描写的景物,多数同学文章动静结合,描写得真实,使文章感情充沛,富有文采。

让学生体会到,只要善于观察,分析、想象,就能写出好文章来,从中泛起习作的兴趣。

二、通过活动,激发习作动机学生的语言离不开感知活动,他们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他们眼睛里看到的东西越多,感受到的事情越多,获得的信息越鲜明,他们的语言表达也就愈丰富、愈流畅。

因此,经常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带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

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节目期间搞一些有趣味的欢庆活动,让大千世界里的花草树木、山川原野、风雨雷电,人世沧桑等形形色色的事物成为他们写作的感知对象。

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习作兴趣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摘要】只有产生了想要表达的欲望,学生对作文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写出内容充实、情真辞切的文章。

成人首先是教师能正确对待“小学生作文”,转变自己的态度,让“小学生作文”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而变“习作”为“喜作”。

【关键词】情绪情感小学生作文教学喜作欲望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今天,面对小学作文教学,我却要说授人以渔必先授人以“欲”。

作文是一种受情绪、情感控制的文字表达活动。

无论使用哪种作文教材,采用什么教学方式,都不能单纯地进行写作基本技能训练,更要利用和诱发学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

只有产生了想要表达的欲望,学生对作文才会产生愉快的情绪,焕发出巨大的热情,写出内容充实、情真辞切的文章。

没有情感参与的作文教学,没有灵性,是不完美的。

一、让“习作”变为“喜作”“小学生作文”只是一种生命的自然表达和交流,应当是一种快意的宣泄。

如果我们不让一个人说话和与人交流,准会把他憋死,可换成书面的情况为什么就不一样了。

这说明,传统的作文教学离表达的“自由”与“愉悦”已经很远。

既然“阅读”要提倡“悦读”,还“阅读”的本来性情,我们的“习作”又何妨改成“喜作”,也还“习作”的那份本色本香呢!要让“小学生作文”真正摆脱“苦作”、“硬作”的不自然状态,而变“习作”为“喜作”,关键还在于成人首先是教师能正确对待“小学生作文”,转变自己的态度。

二、让“渴望”诱发“喜作”对小学生的作文来说,如果教师逼作,学生憋写,学生主观上没有作文的积极情绪和情感,是不能写好文章的。

明朝李贽也提出:“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与文也。

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蓄积积久,势不可遏。

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

感数奇于千载。

”(《杂说》)如我在教学习作训练《农贸市场》时,第一课时我从确定观察方法、选择记叙顺序、展开合理想象、使用描写语言等方面作了详细地指导,但到落笔时,学生仍觉得没什么可写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习作兴趣的培养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方式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要实现这个目标,莫过于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我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利用课本发散训练
仿写训练
略读课文一般较简单、条理性强、通俗易懂、贴近生活。

像《假如我可以变》,学生领悟了内容后,完全可以内化为自己的感受,仿写一篇,试想你可以变成什么?是动物、植物、生活用品、还是高科技的航天飞机等,按课文顺序写出自己的想法。

再如对《征友启示》一文理解后,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很自然地想到要交很多朋友,怎样表达就可以做到,书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句,只要可以怎样、可以怎样、还可以怎样,做到其中之一便成为朋友,抓住训练点,让学生动手写一写,便会有所收获。

续写课文内容,
很多课文都为我们留下了续写的悬念,如诗歌《我希望有一枝神笔》学生读后自然会想:我若有这样一枝笔,会做什么呢?又如《给星星正名》一课,课文描述了水星、地球、火星、木星等,能不能给金星或其它一些星星也正正名字呢?再如《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结尾写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编成歌
词呀!这样的练习比比皆是,只要你愿意寻找,随时可用。

利用书中习作,展开想象,发散训练
《鹬蚌相争》这则寓言故事流传很广,本册教材赋予学生新的思路。

文中习作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说说鹬蚌发生争执后,他们怎样做就可以不被渔夫捉走,练习时,为让学生打开思路,我把要求调整了一下,只试想他们发生争执后,会怎样做?想不到的是,学生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他们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只说命题,几乎没有重复的,仅举几例,如:两败俱伤、罪有应得、鹬死蚌乐、狡猾的鹬、河蚌求饶、可怜的蚌、天罗地网、鹬的挑战、相安无事等等,一名同学竟想到用寓意深远的“和平”命题,内容更是精彩连连,谁能想到千百年来,古人只一则寓言,竟引得今日学生各抒己见,同是鹬和蚌的故事,内容与结果却截然不同。

二、给学生展示机会,鼓励培养习作信心
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

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

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

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

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

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

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

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三、养成写日记、随笔、感受的好习惯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善于观察、捕捉一二,随时记录,养成良好的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我学习归来,疲惫之余,见到学生无意间我顺口说:“今天老师好累。

”学生们听后,神态各异。

我猜不透他门在想什么。

于是说:今天日记就写“老师不在家的时侯”吧。

第二天,翻看学生的日记,真让我大开眼界。

有的写这一天如何快乐,有的写这一天作业堆积如山,如何沉重。

有的写这一天手忙脚乱、慌恐不安、有的赞美、有的感叹,有的婉惜,还有的忧郁。

但无论内容怎样,句句是真话、实话、心里话。

我为我的学生自豪,因为他们敢想、敢说、乐于表答,学会用文字进行“发泄”。

四、积累词语、句子,做好摘抄
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应用,积累是用的前提条件,我把它分成口头积累和动笔积累两种。

口头积累则为看、想、读、背。

看、读则为多看书,除课本外,学生有配套的21世纪自读本,有学校订的课外读本,还有学生订的报刊、杂志等。

读、背是自己喜欢的句子、古诗等,这不仅有助语感的培养,更能丰富学生语言的形成。

书面积累则为摘抄,学生各自备有“采蜜本”把认为好的词句、段、随时记录下来,常动手翻看。

时间久了,便成了自己的一份财富。

用时可以随时提取、借鉴。

有了内容,自然也会产生表答的欲望与兴趣。

正如:“古人论学习“一文中所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有此感悟:让学生以习作为乐趣,方为写作之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