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计算题1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1

1.表3-10给出了某计算机公司近10个月的实际销售量和用A,B 两种模型进行预测的预测值。
(a )计算两种模型的MAD (b )计算两种模型的RSFE(c )哪一种模型好一些,为什么?解:(a)A 模型MOD=∑=n1t tt|F -A |/n=(44+10+26+22+108+53+15+30+58+12)/10=378/10=37.8B 模型MOD=∑=n1t tt|F -B |/n=(14+20+4+22+46+23+10+55+28+18)/10=240/10=24(b)A 模型的RSFE=∑=n1t t t F -A )(=(-44-10-26+22+108+53+15-30-58-12)=18B 模型的RSFE=∑=n1t ttF -B )(=(-14+20+4+22-+46+23-10-55-28+18) = 26 (c )模型较好2.表3-11是某种特种汽车轮胎的月销售记录。
(a )计算当SA 0=100,α=0.2时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并画图。
(b )计算当SA 0=100,α=0.4时的一次指数平滑预测值。
(c )计算(a ),(b )两种情况下的MAD,RSFE 。
解:(a)由于SA t=αA t+(1-α)SA t-1SA1=0.2A1+0.8SA0=0.2⨯104+0.8⨯100=100.8SA2,3,4,5……同上述方法由于SF t+1=αA t+(1-α)SF tSF t+1=0.2A t+0.8SF t当t=1时,SF2=0.2⨯104+0.8⨯100.8=101.44 其余年份同上述方法求解得如下图:(b)SA1=0.4⨯104+0.6⨯100=101.6SF2=0.4⨯104+0.6⨯101.6=102.56(c )在(a )情况下,MAD=∑=n1t tt|F -A |/n=(62.59)/12=5.22在(b )情况下,MAD=∑=n1t tt|F -B |/n=(36.33)/12=3.033.表3-12是某城区居民平津没几猪肉消费量。
生产与运作管理练习一(解答)

生产与运作管理练习一——制造面包某面包房有两条平行的烘烤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有一台搅拌机、一台发酵机和一个烤箱。
另外,该面包房还有一条包装生产线,两条面包生产线共用这一条包装生产线。
面包按每炉100个生产,各工序加工时间如下:工序流程图:问:1.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的最大产量是多少?制作一炉(100个)面包的加工时间是多少?2.如果面包冷却一小时才能包装,而且面包在等待包装时有足够的地方存放,那么该过程的生产能力是多少?如果面包冷却两小时才能包装,生产能力是多少?3.如果两条烘烤生产线分别生产白面包和混合粉面包,假定每种面包生产的数量相等,但是,两种面包用不同的包装袋包装,包装生产线换包装袋需要15分钟,在这种情况下,该过程的总体生产能力是多少?我们能否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能力?4、如果面包房要进行技术改造,替换部分现有设备,有两个选择:①替换烤箱,新烤箱每45分钟烤一炉;②购买新包装线,新包装线30分钟可包装100个面包。
哪一项选择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该面包房的总体生产能力?解:(1)该生产线每小时的最高产量由瓶颈工序决定,包装工序是瓶颈,即:1/(3/4)=1.33炉/小时=133个/小时则每天工作8小时,每天的最大产量为:8*133=1064个/天;制作一炉面包需要195(分);(2)面包冷却1小时再包装,一天最多生产6炉,生产能力为600个/天;面包冷却2小时再包装,生产能力为400个/天;(3)生产能力为700个/天;可以在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提高生产能力,即通过相同种类产品集中组织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4)①700个/天;②1100个/天;第二项选择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该面包房的总体能力,因为提高瓶颈的生产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整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计算题

-、流水作业排序1. 最长流程时间的计算例:有一个6/4/F/Fmax 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当按顺序 加工 S=(6, 1, 5, 2, 4, 3) 时,求Fmax工件代号i 14 6 35 2 P 订 4 5 3 4 8 5 P 「23 9 1 3 7 5 PQ7 6 8 2 5 g563924解:列出加工时间矩阵根 据 公式Gsi 二max{Gk-i )si , C KSM }+ P sik,计算各行加丄时间,最后得出结果 Fmax=CmsnFmax=572•两台机器排序冋题的最优算法(Johnson 算法)例:求下表所示的6/2/F/Fmax 的最优解将工件2排在第1位 2将工件 将工件 将工件将工件将工件 3排在第 5排在第 6排在第 4排在第 最优加6位2位 3位5位4位2 56 1 4 S=(2, 5, 6, 1,4,33由上表可计算出,Fmax =283.—般n/m/F/Fmax问题的最优算法(一)Palmar算法(入i二刀[k-(m+l)/2]P ik k二1, 2,…,m按入i不增的顺序排列」】件)例:有一个4/3/F/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Palmar求解.解:入i二刀[k-(3+l)/2]P ik , k=l,2 , 3入i二-Pil+ Pi3于是,入1=-PU+ P13 =-1+4=3入2二-P21+ P23 =2+5二3入3二-P31+ P33 =-6+8=2入4二-P41+ P43 =-3+2二T按入i不增的顺序排列工件,得到加工顺序(1, 2, 3, 4)和(2, 1, 3, 4 ),经计算,二者都是最优顺序,Fmax=28(二)关键工件法例:有一个4/3/F/Fmax问题,其加工时间如下表所示,用关键工件法求解.3■ ■Pa Pit 24解:由上表可知,力口 u工时间最长的是3号工件,Pil<=Pi3的工件为1和2,按Pil不减的顺序排成Sa=(l,2),Pil>Pi3 的工件为4号工件,Sb= (4),这样得到加工顺序为(1,2, 3,4 )。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一、计算题 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 好X)(2)据上表编制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X 关系簇3、答案: 节拍为分/件,个工作日4、答案 :(2)节拍为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5、答案 :为A 第五章计算题: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 解:正常时间为:×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分)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 解:(1)观测到的时间:分钟 (2)正常时间:×95%=分钟(3)标准时间:×95%×(1+10%)=分钟 3、答案:377分钟。
4、答案: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1461+=6.35460⨯⨯()(分) 标准作业时间:24+106.351+=7.2240+14()(分)6、答案:57次观察。
生产运作管理习题1

定由于疲劳和个人原因所致的放宽率为15%.
(1)该任务的正常时间和标准时间各为多少? (2)该公司欲采用计件工资制,为使该工人的工资不低于同行业同工种的平均工
资,请问该作业的单件工资最少应是多少?经调查同行业同工种的平均工资为
1200元/月.每月按2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按8小时计算.
8、某车间生产A、B、C、D四种结构与工艺相似的产品,车间铣床组共有6 台 铣床,每台铣床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500h,试计算铣床组的生产能力。
产品名称 A B C 生产计划(台) 2100 1500 1000 单位产品总劳动量 (台时) 20 40 50 单位产品铣床台时消耗 (台时) 3.2 5 5.6
D
800
60
8
9、设车床组有14台车床,生产A、B、C、D四种结构、工艺不相似的产品,每台 车床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为4800h,各种产品的计划期产量、单位产品的车 床台时消耗定额如下表所示,试计算车床组的生产能力。
13、某生产微波炉的企业,对下一计划年度的需求作出预测,其相关资料如下
表所示。
季度 1 2 3 4 需求量(千台) 80 70 100 90 各种可利用生产能力的最大产量(千台) 正常生产 80 60 70 80 加班生产 15 10 15 20 外包 10 10 5 10
该产品的期初库存为10000台,要求期末保持库存30000台,各种生产能 力的成本为: 正常生产=50元/台;
5、一家企业正在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外购某种零件,零件的供应渠道比较稳 定,每件12元,若自己生产,需投资50万元(按5年直线折旧),单位可变成本 是8元,零件的年需要量为20,000件,给定以上数据,试决定该企业应当自制 还是外购这种零件?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课后计算机题及实践题(部分)答案一、计算题 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
解:A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2000+(15+10)×2000+(30+10)×3000+(15+10)×1000+(20+35)×3000 =420000(m ).B 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2000+(25+10)×2000+(10+10)×3000+(15+10)×1000+(10+25)×3000 =380000(m ).故B 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3的区域内……. 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 好X )(2)据上表编制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3、答案: 节拍为0。
167分/件,31。
86个工作日X 关系簇4、答案:(2)节拍为0。
25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83.3%5、答案:为A第五章计算题:1、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解:正常时间为:10。
4×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1+16%)=15。
08(分)2、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2)正常时间:1。
2×95%=1。
14分钟(3)标准时间:1。
2×95%×(1+10%)=1。
27分钟3、答案:377分钟.4、答案:5.85分钟。
5、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分)标准作业时间:6、答案:57次观察。
7、答案:37个周期.8、在一个对航空特快货运飞机……解:(1)闲置时间百分数的估计值是:6/60=10%(2)大约需要的观测次数为:第六章计算题:1、答案:(1)依题意以∝=0。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 (1)

生产与运作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
(每题2分,共20分)1.提出“消除一切浪费”的是()生产技术A.CRM B. MRP C. JIT D. ERP2.在结构调整中()是最基本的。
A.产品结构 B 资本结构 C 组织结构D 经营结构3.()是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A.串行生产 B 并行工程 C 柔性生产 D 定制生产4.()生产类型的特点是品种少,产品高。
A单件小批量B 成批生产C 大量生产D 定制生产5.成组技术中开创性编码系统被称为()A Opitz分类法则B 田口编码C 二进制编码D 以上三个都不是6.经过科学分析和运算对加工对象在生产过程中的运动所规定的一组时间和数量标准叫做()A作业时间B期量标准C作业标准D工序7.生产运营等经济活动中的项目是指()8.流水生产需要两个基本条件:零件要能互换和()。
A 设备通用B成组化C 按节拍生产D 自动化9.生产过程是产品的实现过程。
整个过程分为投入、()和产出三个阶段。
10.()生产方式适用于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而稳定的企业。
A批量B流水线C单件小批量D大规模定制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生产系统的三个管理子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和()。
2.企业管理的三大基本职能包括()、市场营销与财务会计。
3.运营战略有四个基本点: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和()4.制造业生产组织形式包括工艺专业化和()两种形式5.狭义的生产过程仅指产品()过程。
6.流水生产是在分工和()的原理上发展起来的。
7.成组技术的核心部分是()8.如果一个车间是由()构成,则称为成组车间9.FMS由三部分组成:加工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
10.劳动组织设计的工作对象是()。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运营管理职能方面,决策划分的层次。
(1)第一层次为战略决策,它考虑企业经营方针上的问题。
(2)第二层次为战术决策,(3)第三层次为作业计划与控制决策。
2、简述促进企业生产系统改进的外部原因。
生产运作管理计算题及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重心法求工厂设置地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05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
7。
所以最佳位置为(3。
05,3.7).1.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
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
(6。
3。
24)(1)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x=(37+12+29)/3=27y=(61+49+20)/3=43。
3(2)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x=(37+12+29+16)/4=24.3y=(61+49+20+18)/。
4=37成本结构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是多少?(163件)(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2)EOQ===163件(3)EOQ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心法求工厂设置地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
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
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工 厂 坐 标 年需求量/件 D1 (2,2) 800 D2 (3,5) 900 D3 (5,4) 200 D4 (8,5) 100解:X=(800*2+900*3+200*5+100*8)/(800+900+200+100)=3.05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3.05,3.7)。
1. 某跨国连锁超市企业在上海市有3家超市,坐标分别为(37,61)、(12,49)、(29,20)。
现在该企业打算在上海建立分部,管理上海市的业务。
假设3家超市的销售额是相同的。
(6.3.24) (1) 用重心法决定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
解:因为3家超市的销售额相同,可以将他们的销售额假设为1. 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也就是3家超市的重心坐标,可以这样计算: x=(37+12+29)/3=27 y=(61+49+20)/3=43.3(2) 如果该企业计划在上海建立第四家超市,其坐标为(16,18),那么如果计划通过,上海分部的最佳位置应该作何改变?解:增加一家超市后,重心坐标将变为: x=(37+12+29+16)/4=24.3 y=(61+49+20+18)/.4=37成本结构1、某商店销售服装,每月平均销售400件,单价180元/件,每次订购费用10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是单价的20%,为了减少订货次数,现在每次订货量是800件。
试分析:(1)该服装现在的年库存总成本是多少?(15000元)(2)经济订货批量(EOQ )是多少?(163件)(1)总成本=(800/2)*180*20%+(400*12/800)*100=15000元 (2)EOQ =HDS 2=800/)12*400(100*12*400*2=163件(3)EOQ 总成本=(163/2)*180*20%+(400*12/163)*100=5879元(4)年节约额=15000-5879=9121元节约幅度=(9124/15000)*100%=60.81%2、某食品厂每年需要采购3000吨面粉用于生产,每次采购订货手续费为300元,每吨产品的年库存成本为20元,请计算该食品厂采购面粉的经济订货批量EOQ 。
(300吨) EOQ=H DS2=20300*3000*2=300吨 3、某服装店年销售服装2000件,每次订购费用约250元,单件年库存保管费用为4元,目前每次订货量为400件,试计算该服装店的年库存总成本。
(2050元)总成本=Q/2(H)+D/Q*S=(400/2)*4+(2000/400)*250=2050元2. 某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欲生产一款mp3产品,可能选择在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印尼生产。
该产品的售价预计为130美元/单位。
各地的成本结构如表6-17所示。
(6.3.27)表6-17 各地的成本结构产地 固定成本/(美元/年)可变成本/(美元/单位)中国香港 150000 75.00 中国大陆20000050.00印度尼西亚 400000 25.00(1) 预期销量为每年6000单位,求最经济的厂址。
解:年总成本(中国香港) = 150000美元+75x6000美元 = 600000美元年总成本(中国大陆) = 200000美元+50x6000美元 = 500000美元 年总成本(印尼) = 400000美元+25x6000美元 = 550000美元 因此,产地选择中国大陆的成本最低。
另外,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产品售价在这个题目种对最终结果没有影响。
(2) 如果在中国香港制造该产品,那么预期的利润是多少?解:首先必须知道,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总成本,而销售收入又等于售价乘以销售量。
如果在中国香港生产该产品,那么年销售收入 = 130x6000美元= 780000美元年利润 = 780000美元 – 600000美元 = 180000美元装配网络图生产产品的工作站数2、某生产线计划每天产量为240单位,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各作业的时间及作业的先后顺序如上表,试对生产线进行平衡。
要求:(1)绘制流程图;(2)所需最少的工作站数量的理论值?(3)使用最长作业时间原则以最少的工作地数量来平衡装配线。
解:.(1)节拍=8*60/240=2分钟/个(2)所需工作地数=[作业时间和/节拍]=[(0.2+0.4+0.2+0.4+1.2+1.2+1.0)/2]=3 (3)各作业的关系图如下。
(4)进行作业分配工作地 剩余时间 够资格分配的作业 分配作业 工作地空闲时间12 32 1.6 0.4 2 1.6 1.4 2.0A ,D A ,E ABC F GD E A B C F G0.2 0.2 1.01. 一条装配线的预定日产量为360单位,该装配线每天运行450min 。
表7-10给出了生产该产品的作业及各作业的时间和紧前作业。
(7.3.22) 作业 作业时间/s紧前作业作业 作业时间/s紧前作业A 30 - E 15 CB 35 A F 65C C 30 A G 40 E,F D35BH25D,G(1) 画出装配网络图作业 时间/分 紧后作业A 0.2 BB 0.4 CC 0.2 FD 0.4 EE 1.2 GF 1.2 GG1.0 结束(2) 计算生产节拍。
解:节拍r = (450/360)min = 1.25min = 75s(3) 用后续作业最多规则平衡该装配线,用作业时间最长规则作为第二规则。
解:可能最小工作地数 = 作业时间和除以节拍=275/75 = 4 (取整数) 流水线平衡结果如表7-24所示 作业 作业时间/s紧前作业作业 作业时间/s紧前作业A 30 - E 15 CB 35 A F 65C C 30 A G 40 E,FD 35BH 25D,G表7-24 作业表工作地 待分配作业剩余时间/s可能的后续作业选择的作业1 A 45 B,C C C 15 - -2 B 40 D,E E E 25 - -3 D 40 - -4 F 10 - - 5G 35 H H H10--(4) 流水线平衡后的效率是多少? 解:效率 = 275/(75 x 5) = 73.3%CBADEFGH跟踪策略与均匀策略 混合策略算成本3、假设相连季度产量变化的成本(指劳动力变动)为500元/单位;每一季度库存费为800元/单位;现有的季度生产能力为55单位。
需求预测如下表。
现有两种方案,一是调节库存(均匀策略,每季度的生产能力为年度需求的平均值),二是调节劳动力(跟踪策略)。
哪种方案成本最低?(10分)季度 1 2 3 4 需求量20305060、(1)跟踪策略单位:元 (2)均匀策略。
每季度生产量=(20+30+50+60)/4=40(库存量有变化 )单位:元跟踪策略成本低,选择跟踪策略学习曲线函数3. 某厂刚完成生产10件重要产品的任务,并发现每意见的作业时间如表8-12所示。
(8.3.33) 表8-12 每件产品需要作业时间表件数 时间/h 件数 时间/h 1 1000 6 475 2 750 7 446 3 634 8 423 4 562 9 402 551310385(1) 估计学习率为多少?解:通过计算可估计出学习率为75%,则学习曲线函数为:(2) 根据(1)的结果,计算再生产90件需要多少时间?(假定学习能力不会丧失) 解:再生产90件需要花费的总时间⎰==-10011415.0183331000h dx x Y(3) 生产第1000件需要多少时间?解:生产第1000件需要花费时间h h Y 9.5610001000415.01000=⨯=- 需求预测4.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如表9-12所示。
(9.4.2)表9-12 对某产品的需求预测 月份 1 2 3 4 5 6 需求量/件276033203970354031802900季度 期初生产能力 需求 增加劳动力成本 减少劳动力成本 调节劳动力总成本1 55 20 17500 375002 02 30 50003 30 50 100004 50 60 5000合计 2000017500季度 期初生产能力 需求 产量 库存量增加劳动力成本 减少劳动力成本库存成本 总成本1 55 20 40 20 7500 16000 635002 40 30 40 30 240003 40 5040 20 160004 406040 0合计40750056000设:Cw为单位人工成本,每月分别为2520元/人、2400元/人、2760元/人、2520元/人、2640元/人、2640元/人;CH为招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H=450元/人;CL为解聘一个工人的费用,CL=600元/人;CI为维持单件产品库存一个周期的费用,CI=5元/件/周期;Pi为产品产量;产品单件工时为1h/件;Wi为工人数;Hi为招聘人数;Li为解聘人数;Ii为库存量;i为月份。
试用线性规划模型求最优的总生产计划。
解:模型假设第1期的初期工人刷为35人,初始库存量为0.Min2520×W1 + 2400×W2+2760×W3+2520×W4+2640×W5+2640×W6+450×H1+450×H2+450×H3+450×H4+450×H5+450×H6+600×L1+600×L2+600×L3+600×L4+600×L5+600×L6+5×I1+5×I2+5×I3+5×I4+5×I5+5×I6约束条件:1.生产能力的约束P1≤84×W1 (84是1分月一个工人提供的工作小时数,下同)P2≤80×W2;P3≤92×W3;p4≤84×W4;P5≤88×W5;P6≤88×W42.人工能力的约束W1=35+H1-L1;W2=W1+H2-L2W3=W2+H3-L3;W4=W3+H4-L4W5=W4+H5-L5;W6=W5+H6-L63.库存能力的约束I1 = P1-2760;I2=I1+P2-3320I3=I2+P3-3970;I4=I3+P4-3540I5=I4+P5-3180;I6=I5+P6-29004.非负条件的约束(略)最后求得的最优解如表9-17所示。
表9-17 最优生产计划月份产量/件库存量/件招聘人数/人解聘人数/人需要工人数/人1 2940.000 180.0000 35.000002 3232.857 92.85714 5.410714 40.410713 3877.143 1.732143 42.142864 3540.000 42.142865 3180.000 6.006494 36.136366 2900.000 3.181818 32.95455总费用为60019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