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反应(动画)
机械原理第十一十二章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2/2)
ω ω i =ω =ω ω ω
H m H n H m系中由m至n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在转化轮系中由m至n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式中“±”号应根据其转化轮系中m、n两轮的转向关系来确定。 而ωm、ωn、ωH均为代数值,在使用时要带有相应的“±”号。 而差动轮系的传动比就可根据已确定出的ωm、ωn、ωH大小直 接求得。 3.行星轮系的传动比 由于具有固定太阳轮的周转轮系必定为行星轮系,故行星轮 系传动比的一般表达式为
第十一章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齿轮系及其设计
齿轮系及其分类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的功用 行星轮系的效率 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其他新型行星齿轮传动简介 返回
§11-1 齿轮系及其分类
§12-4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1.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1)工作原理 由主动轮和从动盘组成,主动凸轮作连续转动,通过其凸轮 廓线推动从动盘作预期的间歇分度运动。 (2)工作特点 动载荷小,无刚性和柔性冲击,适合高速运转,无需定位装 置,定位精度高,结构紧凑; 但加工成本高,装配与调整的要求。
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2/2)
§12-3 擒纵轮机构
1.擒纵轮机构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机构的组成 由擒纵轮、擒纵叉、游丝摆轮及机 架组成。 (2)工作原理 擒纵轮受发条驱动而转动,同时受 擒纵叉上的左右卡瓦阻挡而停止,并通 过游丝摆轮系统控制动停时间,从而实 现周期性单性间歇运动。 游丝摆动系统是由游丝、摆轮及圆 销、擒纵叉及叉头钉等组成。其能量的 补充是通过擒纵轮齿顶斜面与卡瓦的短 暂接触传动来实现的。
COMSOL软件介绍

• 声流
• 数学
仿 真 智 领 创 新
Simulating inspires innovation
多体动力学模块
• 刚性体和柔性体的装配
– 大的平行和旋转位移
• 结构力学模块的辅助模块 • 在装配体中连接不同的体 • 提供8种类型的关节
– 棱柱、铰、柱、螺丝、面、球、槽、减少槽
铰关节
• 带锁的平行和旋转约束 • 结果
Chemical Reactions Electromagnetic Field Heat Transfer
传热
Multiphysics
Structural Mechanics
结构 力学
流体 流动
Fluid Flow User Dedined Equations
Acoustics
自定义 方程
声学
仿 真 智 领 创 新
• 电池
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氢离子浓度
仿 真 智 领 创 新
Simulating inspires innovation
腐蚀模块(新)
介绍:
– 基于电化学原理的腐蚀和防腐蚀仿 真 – 电偶, 斑蚀, 缝隙腐蚀, 等等 – 阴极保护
应用:
– 腐蚀和防腐:
• • • • • • 近海结构如石油钻探 船舶和潜艇 土木工程结构 化学加工工业设备 汽车部件 航空航天应用的机械结构
地下水流模块
• 多孔介质中的石油和燃气流动 • 地下水流 • 土壤污染
• 石油开采分析
• 多孔弹性材质压实
微孔隙流动模拟
仿 真 智 领 创 新
Simulating inspires innovation
管道流模块(新)
45张阀门结构动画工作原理

45张阀门结构动画工作原理气动系统是为以压缩气体为工作介质,它通过各种元件组成不同功能的基本回路,再由若干基本回路有机地组合成的整体,进行动力或信号的传递与控制。
气动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从完善气源系统入手,择优选取和合理使用气动元件,综合运用气动流体力学和气动系统动力学,对气动系统回路进行优化设计,使终端气体压力按照预定规律变化。
组成的气动回路是为了驱动用于各种不同目的的机械装置,其最重要的三个控制内容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运动速度。
与生产装置相连接的各种类型的气缸,靠压力控制阀、方向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分别实现对三个内容的控制。
一、电磁阀三位三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二位三通电磁阀☝二位二通电磁阀☝二位四通电磁阀☝直接控制式电磁阀☝直接联系式电磁阀☝管道联系式电磁阀☝二、蝶阀蝶阀☝蝶阀☝三、隔膜阀隔膜阀☝四、截止阀截止阀☝五、孔板阀孔板阀☝六、笼式阀笼式阀☝七、气动薄膜阀滚动膜式气缸活塞式执行器☝气动阀门定位器☝气动薄膜调节阀☝膜头侧装的增力型调节阀☝八、球阀球阀☝球阀☝九、三通阀三通阀☝十、调节阀气动阀门定位器☝调节阀☝电气阀门定位器☝气动薄膜调节器☝自力式调节阀(指挥器)☝低噪声调节阀(指挥器)☝直通单座阀☝直通双座阀☝十一、调压阀X851飞奥调压阀☝飞奥调压阀304A指挥器☝低噪声调压阀☝飞奥调压阀302A指挥器☝十二、旋塞阀旋塞阀☝旋塞阀2 ☝十三、闸阀手动平板闸阀☝十四、止回阀止回阀动图☝旋启止回阀☝十五、其他阀门V型阀☝凸轮挠曲阀☝套筒阀☝角型阀☝十六、活塞式执行机构气动活塞式执行机构☝带阀门定位器的活塞式执行机构。
Comsol软件介绍

我不是做广告的啊COMSOL介绍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关注前沿科技,解决多场直接耦合难题——COMSOL Multiphysics助您登上科学的巅峰COMSOL Multiphysics是一款大型的高级数值仿真软件。
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工程计算,被当今世界科学家称为“第一款真正的任意多物理场直接耦合分析软件”。
模拟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各种物理过程,COMSOL Multiphysics以高效的计算性能和杰出的多场双向直接耦合分析能力实现了高度精确的数值仿真。
COMSOL公司于1986 年在瑞典成立,目前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分公司及办事机构。
COMSOL Multiphysics起源于MATLAB的Toolbox,最初命名为Toolbox 1.0。
后来改名为Femlab 1.0(FEM为有限元,LAB是取自于Matlab),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到Femlab 3.1。
从2003年3.2a版本开始,正式命名为COMSOL Multiphysics。
COMSOL Multiphysics以其独特的软件设计理念,成功地实现了任意多物理场、直接、双向实时耦合,在全球领先的数值仿真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全球各著名高校,COMSOL Multiphysic已经成为教授有限元方法以及多物理场耦合分析的标准工具,在全球500强企业中,COMSOL Multiphysic被视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加速研发的重要工具。
2006年COMSOL Multiphysics再次被NASA技术杂志选为"本年度最佳上榜产品",NASA 技术杂志主编点评到,"当选为NASA科学家所选出的年度最佳CAE产品的优胜者,表明COMSOL Multiphysics是对工程领域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产品。
"COMSOL Multiphysics显著特点求解多场问题= 求解方程组,用户只需选择或者自定义不同专业的偏微分方程进行任意组合便可轻松实现多物理场的直接耦合分析。
各种液压缸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动画演示)

各种液压缸⼯作原理及结构分析(动画演⽰)来源:化⼯707。
什么是液压缸 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元件。
它结构简单、⼯作可靠。
⽤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泛应⽤。
液压缸输出⼒和活塞有效⾯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 液压缸的结构 液压缸通常由后端盖、缸筒、活塞杆、活塞组件、前端盖等主要部分组成;为防⽌油液向液压缸外泄漏或由⾼压腔向低压腔泄漏,在缸筒与端盖、活塞与活塞杆、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前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装置,在前端盖外侧,还装有防尘装置;为防⽌活塞快速退回到⾏程终端时撞击缸盖,液压缸端部还设置缓冲装置;有时还需设置排⽓装置。
缸体组件 缸体组件与活塞组件形成的密封容腔承受油压作⽤,因此,缸体组件要有⾜够的强度,较⾼的表⾯精度可靠的密封性。
(1)法兰式连接,结构简单,加⼯⽅便,连接可靠,但是要求缸筒端部有⾜够的壁厚,⽤以安装螺栓或旋⼊螺钉,它是常⽤的⼀种连接形式。
(2)半环式连接,分为外半环连接和内半环连接两种连接形式,半环连接⼯艺性好,连接可靠,结构紧凑,但削弱了缸筒强度。
半环连接应⽤⼗分普遍,常⽤于⽆缝钢管缸筒与端盖的连接中。
(3)螺纹式连接,有外螺纹连接和内螺纹连接两种,其特点是体积⼩,重量轻,结构紧凑,但缸筒端部结构复杂,这种连接形式⼀般⽤于要求外形尺⼨⼩、重量轻的场合。
(4)拉杆式连接,结构简单,⼯艺性好,通⽤性强,但端盖的体积和重量较⼤,拉杆受⼒后会拉伸变长,影响效果。
只适⽤于长度不⼤的中、低压液压缸。
(5)焊接式连接,强度⾼,制造简单,但焊接时易引起缸筒变形。
液压缸的基本作⽤形式: 标准双作⽤:动⼒⾏程在两个⽅向并且⽤于⼤多数应⽤场合: 单作⽤缸:当仅在⼀个⽅向需要推⼒时,可以采⽤⼀个单作⽤缸; 双杆缸:当在活塞两侧需要相等的排量时,或者当把⼀个负载连接于每端在机械有利时采⽤,附加端可以⽤来安装操作⾏程开关等的凸轮. 弹簧回程单作⽤缸:通常限于⽤来保持和夹紧的很⼩的短⾏程缸。
模态概念

模态模态是结构的固有振动特性,每一个模态具有特定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模态振型。
这些模态参数可以由计算或试验分析取得,这样一个计算或试验分析过程称为模态分析。
这个分析过程如果是由有限元计算的方法取得的,则称为计算模态分析;如果通过试验将采集的系统输入与输出信号经过参数识别获得模态参数,称为试验模态分析。
通常,模态分析都是指试验模态分析。
振动模态是弹性结构的固有的、整体的特性。
如果通过模态分析方法搞清楚了结构物在某一易受影响的频率范围内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就可能预言结构在此频段内在外部或内部各种振源作用下实际振动响应。
因此,模态分析是结构动态设计及设备的故障诊断的重要方法。
模态分析是研究结构动力特性一种近代方法,是系统辨别方法在工程振动领域中的应用。
机器、建筑物、航天航空飞行器、船舶、汽车等的实际振动千姿百态、瞬息变化。
模态分析提供了研究各种实际结构振动的一条有效途径。
首先,将结构物在静止状态下进行人为激振,通过测量激振力与胯动响应并进行双通道快速傅里叶变换(FF T)分析,得到任意两点之间的机械导纳函数(传递函数)。
用模态分析理论通过对试验导纳函数的曲线拟合,识别出结构物的模态参数,从而建立起结构物的模态模型。
根据模态叠加原理,在已知各种载荷时间历程的情况下,就可以预言结构物的实际振动的响应历程或响应谱。
近十多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FFT分析仪、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振动传感器、激励器等技术的发展,试验模态分析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受到了机械、电力、建筑、水利、航空、航天等许多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已有多种档次、各种原理的模态分析硬件与软件问世。
在各种各样的模态分析方法中,大致均可分为四个基本过程:(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频响函数或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激励方法。
试验模态分析是人为地对结构物施加一定动态激励,采集各点的振动响应信号及激振力信号,根据力及响应信号,用各种参数识别方法获取模态参数。
激励方法不同,相应识别方法也不同。
BOOST 功能介绍

AVL LIST TECHNICAL CENTER (SHANGHAI) CO.LTD上海市浦东榕桥路327号,201206 Tel:+862158996900 Fax:+862158996822AVL 热力循环分析软件BOOST 功能介绍AVL 公司是一家在世界汽车、发动机行业拥有极高知名度的高科技公司.AVL 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致力于开发动力总成及整车的设计分析软件平台,并负责该平台上各个软件在全球的销售、技术支持,以及小型的计算项目(此类项目的计算工作以客户为主,AVL 工程师为辅,着力于培养客户工程师)。
现在国内汽车、发动机行业内拥有140多个正式用户。
AVL 公司的先进模拟技术部门充分认识到软件只是一个工具,我们的客户更需要源源不断的专业技术支持。
因此,我们的技术专家不但能够熟练地操作软件,更具备深厚的行业应用经验。
这是AVL 软件部门在国内同行中最具竞争力同时也得到客户广泛认可的方面.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对AVL 热力循环模拟分析软件进行介绍:1、 产品技术说明AVL 热力循环分析软件是一个针对发动机整机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的软件,具有非常简便实用的前后处理器,以及快速稳定的求解器。
下面进行详细的说明:BOOST 发动机热力循环分析软件进行发动机整机模型的建立,包括进排气系统(包括空滤器、消音器、尾气净化装置等附件),发动机缸内燃烧现象,发动机与涡轮增压器的匹配等。
从而指导优化进排气管道结构、气门正时、发动机与其附件的优化匹配等。
1)功能强大的求解器算法及主要物理模型• 使用有限容积法求解一维流体动力学。
缸内燃烧过程的模拟可用准维燃烧模型• 可以进行发动机稳态和瞬态过程的模拟• 声学分析独具特色。
可对发动机的进排气噪音进行分析,进行消音器结构的优化。
具有线性和非线性两种分析方法,其中线性分析方法单独对消音器建模,无需发动机整机结构数据,由用户自定义声源,求解速度快。
非线性分析方法与整体发动机模型进行计算,可得到噪音在发动机倍频上的分布,以及声场的分布。
Midas-civil培训

P-Delta分析控制 : 输入结构进行P-Delta效应分析时的荷载工况和收 敛控制条件
P-Delta分析荷载组合:选择P-Delta效应分析时用于构成几何刚 度的荷载(组合),输入荷载工况及相应的组合系数。一般选择 作用在结构上的竖向恒载。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屈曲分析控制 : 输入结构屈曲分析的荷载工况及相关数据。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
MIDAS系列软件是以有限元为理论基础开发的分析和设计软件。早在1989年韩国浦项集团 成立CAD/CAE研发机构开始专门研发MIDAS系列软件,于2000年9月正式成立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简称MIDAS IT)。目前MIDAS系列软件包含建筑(Gen),桥梁(Civil), 岩土隧道(GTS),机械(MEC),基础(SDS),有限元网格划分(FX+)等多种软件。
Midas/Civil 2006 培训
主讲人:王波
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
2010-8-20
Hale Waihona Puke Midas/Civil 2006 培训内容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1,软件介绍 2,菜单详解
二,Midas/Civil 计算分析说明
1,常用单元介绍 2,常用边界条件介绍 3,移动荷载分析介绍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10)分析功能
一,Midas/Civil 软件介绍及菜单详解
主控数据: 输入单元的自由度约束条件 和非线性单元的分析条件
约束桁架/平面应力/实体单元的 旋转自由度:使用无旋转自由度 的单元时,自动约束其转动自由 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Y025
CHY101
震中
CHY027 CHY082
CHY024
CHY024 CHY028
TCU078
CHY104 CHY093
CHY101 CHY104 WGK CHY029 CHY028
CHY006
CHY093
CHY032
WSF
CHY039 CHY032 CHY033
CHY029 CHY036 CHY006
C E C2 C2 D F Q L
B C1 A C1
当地震很大时,断裂长度 L可达几十或上百公里,这时 断裂只能从某一薄弱部位开始 设为AB端,断裂传播方向设 为AD,整个面断裂常需要几 秒至几十秒。由于地震波的剪 切波速vs很接近断裂传播速度 vf,地表振动能量的分布将出 现多普勒效应。
设破裂从C1点开始,向C2点延 伸。当破裂达到C2点时,C1点破裂 所释放出来的振动能量的一部分也 传播到C2点,与C2点破裂释放的能 量叠加在一起,这就是多普勒效应。 这一效应并未改变通过各点的总能 量,但改变了能量在时间上的分布, 即能量密度。它使断裂传播方向上 的点的能量密度加大,振动持续时 间缩短;使相反方向的点(C3点) 的能量密度减小,振动持时加长。 对于刚性、脆性的结构而言,沿断 裂传播方向的震害可能加重,在相 反的一端则可能减轻。宏观烈度分 布有时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工程结构的简化模型
单自由度体系 SDOF
结构参与振动的 质量集中于一点
结构的弹性 和阻尼特性 用杆件表示
工程结构的简化模型 多 自 由 度 体 系 MDOF
利用振型叠加法, 可以将多自由度体 系的振动问题简化 为一系列单自由度 体系的振动问题进 行求解。 单自由度体系的振 动问题是结构动力 学的基础。
地震动:典型的强震加速度记录-2
Taft波在结构地震反应 分析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场地液化
1964年日本新 潟地震,场地大面 积液化,导致建筑 物整体倾斜。 在这次地震中 获得了强震加速度 记录,而且表现出 了特殊的特征。
砂土液化机理:饱和砂土由砂颗粒与孔隙水构成,在原始平衡状态下, 砂颗粒在静力长期作用下处于一种骨架状态;在地震作用下,若含水砂 土层在不排水的条件下,土颗粒之间的超孔隙水压上升,土颗粒之间的 有效应力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孔隙水压接近或达到围压,土体液化, 砂土层变成砂的悬液,丧失承载,导致上部结构下陷或不均匀沉降。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强震仪
在强震仪出现之前,历次大地震中,地震仪的指针很早就振飞。因此,大地震的 记录一次也没有得到过。后来制造了能够记录强地面运动的强震仪,按照设计要求,强 震仪在破坏性大地震时不会破坏,能如实地记录加速度波形。这样的强震仪,在美国 从三十年代初期起,主要在加利福尼亚各地开始布设。
TCU075
TCU071 TCU089
TCU074
TCU110
TCU076
TCU076
TCU084
TCU113 TCU119
TCU113
TCU089 TYC
TCU129
TCU129 WNT
TCU084
WTC
CHY082 CHY027
TCU141
CHY025 TCU141
TCU122 TCU122
SML TCU079 TCU079 TCU078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现代数字地震仪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中国地震台网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2012 年 9 月 7 日,云贵 交界连发两次5级以上 地震,中国地震台网 中心分析了此次地震 的发震构造。本次地 震发震构造为西鱼河 断裂及昭通断裂附近, 震源机制为走滑型。
地震动
地震工程学关注的是在地震动作用下工程结构的 动力响应、地震动的哪些参数会对结构地震反应 产生重要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地估计这些参数。
地震动 地震动:地球介质中某一点的振动
振动分量(自由度) 平动
现阶段主要研究 地震动的平动分 量(三分量) 对地震动转动分量 的研究刚刚起步
转动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地震仪的工作原理
地震仪基本原理非 常简单,带记录笔的重 锤通过弹簧固定在支架 上,地震时,重锤固有 摆动频率远小于地面振 动,从而在匀速移动的 纸张上留下振动的轨迹。 地震台一般同时装 备记录南北、东西和垂 直等3个方向震动的地震 仪。现代地震仪把振动 转变为电信号,通过电 路放大并储存到电脑中, 灵敏度大为提高。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场地液化
水平加速度记录上出现的大量Spike也是 液化场地上加速度记录的一个重要特征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场地液化
地震过程中,液化土层中的孔隙水压力逐渐积累,当 超过一定值时,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趋近于零,土 层液化。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速度脉冲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场地液化
场地液化后,由于场地液化土层变成砂的悬液,其力学特性与液 体非常相似,因此液化土层无法向上传递高频剪切波,从而导致 其水平加速度记录分量的卓越频率突然降到一个非常低的水平。
在场地液化之后,记录富含低频成分
在场地液化之前,记录富含高频成分
由于液化土层依然能够传递纵波,因此竖直分量的频率成分没有 明显的变化。
以强震动为主要量测对象,地震工程工作者使用, 目的在于确定强地震时观测点处的地震动和结构 地震反应,以便了解结构物的地震动输入特性, 地震工程中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就是 结构物的抗震特性,从而为抗震设计提供数据。 强震仪记录到的强震加速度记录。 为了得到对结构破坏起主要作用的数据,强震仪 测量的重点是地表附近的地震动全过程,地震动 的物理量大多选定为与地震惯性力联系密切的地 震动加速度。
Depth (m)
Instrument house SM2 Recorder
P2
孔压计
P1 SM1 P3
强震仪
Holzer, T. L., Youd, T. L., and Hanks, T. C. (1989). Silt P6 Dynamics of Liquefaction During the 1987 Superstition SM: Strong Science motion seismometer P: Piezometer Hills, California, Earthquake. , Vol. 244, pp. 5615 59
TCU071
Latitude
一些近断层台站记录到的加速度时程积分得到 24.0 的速度时程中含有显著的速度大脉冲。
TCU123
TCU075 TCU140 TCU145
TCU106
TCU123
TCU120
TCU072
TCU074
TCU140 TCU145 TCU115 TCU119
TCU115
TCU120 TCU110
时 间
位移 质点 初始位置 地表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时 间
位移 初始位置 地表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以弱震动为主要量测对象,地震工作者使用,目 的在于确定地震震源的地点和力学特性、发震时 间和地震大小,从而了解震源机制,地震波所经 过的路线中的地球介质及地震波的特性和传播规 律。除地震本身外,研究的内容还涉及地球内部 结构。通常记录地震动的速度或位移。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早期地震仪
1920年海原地震后,翁文灏所长安排李善邦于1930年在北京西山的鹫峰 建立了地震台,该台自 1930年冬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共记录 2472 次地震。这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地震台。我国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开 端。 这是1951年李善邦先生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地震仪。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1920年宁夏海原8.5级地震,死亡24万人,毁城4座。 1920年海原地震后,当时的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亲自 带队前往现场调查,回来写出了“甘肃地震考”等论文。 翁文灏所长认识到,地震现象不能只由地质学家通过宏观 考察进行研究,还需要设立地震台进行观测,以便应用物 理方法研究地震的本质。
地震动:宽频带地震仪得到的速度记录
除了用于地震学研究,现代宽频带地震仪记录到的地 震记录在地震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 长周期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 研究中得到了应用
第四代区划图编制 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动:地震动的量测 – 地震仪
在强震作用下,早期地震仪的指针很早就被震飞。 因此工程地震学所关注的强地面运动一次也没有 被地震仪记录到。 现代数字化地震仪在记录强地面运动时存在的问 地液化
1987年美国Superstition Hills地震,Wildlife场地
在这次地震之前, 强震仪 0 在该场地布设了强震 Silt 观测台阵。 P5 地震发生时,这 Silty Sand P4 5 个土层发生了液化, (liquefiable layer) 易液化土层 整套台阵获得了宝贵 的观测资料。该成果 Silty Clay 刊登在Science上。 10
1999年9月21日台湾集集发生7.3级大地震 强震观测上的显著特征 记录到了大量近断层含速度脉冲的地震动
地震动:特殊的强震加速度记录:速度脉冲
石冈埤丰桥
光复国中跑道
地面永久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