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技巧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技巧摘要:敏感性问题是指涉及私生活的问题以及大多数人认为不便于在公开场合表态或陈述的问题,如私人财产、作弊问题、抽烟情情况等。
进行这类问题调查时,如不注意方式、方法、措词等,就会使拒答率相当高,或者得不到真实的答案,从而导致调查失败。
在不同的情况下,调查问题的敏感性可以完全不同,某一问题是否敏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制度、文化背景、被调查对象的特征等。
如调查猪肉质量在非伊斯兰教地区就不是敏感问题,而对伊斯兰教地区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再如:对不同的调查对象, 同一问题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吸烟对成年人来说不是一个敏感问题,而当对中学生进行调查时就相对比较敏感。
另外,不同的敏感问题之间还存在程度上的差异。
关键字:问卷设计,敏感性问题,感悟思考正文:上周四,我有幸聆听了林金官教授的讲座《SRTP中资料调查方法》,作为数学专业的学生,我受益匪浅。
这场讲座不仅使我对所学专业有了进一步认识,了解了数学的紧密逻辑性,还激励我重新思考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出于对大师的敬佩,我查找了有关林金官教授的资料,所以先在这里附上林金官教授的一段简介。
林金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数学会概率统计学会理事, 中国工程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概率统计学会理事,江苏省现场统计研究会常务理事, 数学类核心期刊《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东南大学应用概率统计研究所所长。
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数学和统计类核心期刊上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目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一项,主持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2003年被评为"青蓝工程"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非线性模型,统计诊断和纵向数据分析等。
林金官是一个享有无数荣耀的人,然而却非常的平易近人。
在我们都就坐安静之后,他缓缓开口,向我们热情地致谢,磁性的嗓音透出无比的自信和亲近。
市场调查中敏感性问题的处理方法

市场调查中敏感性问题的处理⽅法2019-07-23如何保证调查数据的真实和准确⼀直是市场调查中的重要问题。
影响调查数据是否真实的原因很多,本⽂主要分析由敏感性问题所导致的数据失真。
⼀、敏感性问题的概念先来明确什么是敏感性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寻求处理敏感性问题的⽅法。
⼀般认为这类问题是指涉及被调查者秘密、禁忌等令其不愿回答或不愿真实回答的问题。
对这类问题的据实回答使被调查者感到缺乏安全感,这样他们对这类调查问题就变得“敏感”起来,如果被调查者认为这是敏感性问题,那么他们就会对这类问题拒答或给出虚假回答。
从敏感性问题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处理敏感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运⽤有效的⽅法消除被调查者的担忧与顾虑,从⽽达到提⾼调查数据质量的⽬的。
⼆、敏感性问题的处理在市场调查中对敏感性问题的处理主要有数学和⾮数学两类⽅法,下⾯分别阐述。
(⼀)⾮数学化的处理1、剔除法。
同⼀个调查问题,有⼈敏感,有⼈不敏感,前者我们称之为敏感⼈群。
如果调查不需要收集敏感⼈群的意见,或者敏感⼈群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调查本⾝⽆意义,那么调查者完全可以剔除掉敏感⼈群。
例如,企业对其猪⾁原料制品市场的调查中,可能就会遇到涉及民族禁忌等敏感性问题。
很明显,伊斯兰教民族在此项调查中就是敏感⼈群。
如果针对此次调查拟采取问卷调查技术,那么在调查问卷的开头就应该设计出“您的民族为___族”的甄别式问题,如被调查者为伊斯兰教民族,那么调查终⽌;如为⾮伊斯兰教民族,则调查继续。
当然,如果我们的⽬的就是收集敏感⼈群的意见,那么这种⽅法显然不适⽤。
2、匿名法。
除了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意图及承诺对被调查者提供的资料保密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外,还可以采取在调查中不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真实姓名等⽅法,这就是通常被认为可以使被调查者获得安全感的匿名调查法。
显然这种⽅法虽然简单⽅便,但是如果调查⽬标的实现依赖于被调查者的⼀些⾝份信息,这种⽅法就不适⽤了。
3、编辑法。
编辑法是指通过精⼼设计调查问卷来降低敏感性问题的敏感度,提⾼被调查者合作程度的⽅法。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的开题报告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敏感性问题指那些遵循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规定和禁忌,不能直接进行探讨和调查的问题,例如性、政治、宗教、种族等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们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隐私和自尊心,而且涉及到个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等,因此,研究敏感性问题需要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
为了更好地了解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本文将选取相关政治方面的敏感性问题为例,研究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并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敏感性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其调查方法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采用恰当的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可以提高调查研究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为政策制定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参考意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尊严。
本研究将以相关政治方面的敏感性问题为例,研究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旨在探究如何采取合适的调查方法开展敏感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对敏感性问题调查的指导和支持。
三、研究问题1. 相关政治方面的敏感性问题有哪些?2. 敏感性问题调查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3. 相比传统调查方法,新兴科技和社交媒体是否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敏感性问题数据?4. 在敏感性问题调查中,如何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尊严?五、研究方法本文将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探讨敏感性问题的调查方法。
将从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政府部门、企业等方面获取数据,并结合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等方式进行分析研究。
六、研究内容与步骤1. 敏感性问题的定义与分类2. 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历程3.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现状与趋势4.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常用方法和优缺点5. 在敏感性问题调查中如何采用新兴科技和社交媒体6. 受访者的隐私和尊严的保护策略七、预期结果本文旨在展示敏感性问题调查的研究方法和策略,提供基于相应政治方面的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实例,帮助研究人员为敏感性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和参考,可进一步推广敏感性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为社会治理、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践提供更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并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自尊心。
敏感性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法

敏感性问题的统计调查方法敏感性问题是现代社会既客观又普遍的问题,但调查者通常不愿真实作答,因此得出的数据往往带有偏差。
本文从委婉询问法、网上调查法和随机化回答技术三个方面对敏感性问题的设计进行研究。
最后本文给出了对敏感性问题调查的结论与建议。
标签: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技术;Simmons模型;Mangat模型随着现代社会中一些特殊现象越来越平常,敏感性问题变得既具有客观性,又有普遍性。
敏感性问题(sensitive question),就是所调查内容涉及私人机密而不愿或不便于公开表态或陈述的问题。
这类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隐私,若直接询问易提高被调查者警惕和反感,被调查者通常会拒绝回答,或采取敷衍、虚假回答的方式,这使得调查无法得到真实数据,给决策造成偏差。
下面我们对敏感性问题设计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1 委婉询问法在调查敏感性问题调查过程中,由于问题的特殊性,直接询问并不是最佳方式,通常提问要注意方式方法,委婉地进行表达,不会让被调查者有泄漏隐私的感觉。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1)释疑法。
在问卷开头或敏感性问题之前,要向被访者说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正规的格式有利于打消被调查者的顾虑。
(2)转移法。
即采用三人称方式提问,将敏感性问题转移到根据他人情况作答。
例如:“有些人有公交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逃票现象,您知道是为什么吗?”转移法将被调查者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或事情本身上,消除自身的心理防卫从而获得有效的答案。
(3)假定法。
即采用一个条件作为问题的前提,然后向被调查者提问。
例如:“在经济足够宽裕的情况下,您会优先购买汽车还是住宅?”2 网上敏感性问题调查法网上敏感性问题调查即利用网络,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网民进行敏感性调查,将结果作为样本来估计全体网民特征。
网上调查具备客观性和保护性两大优势。
具体步骤为[2]:(1)网上抽样。
网上随机抽样一般采用的是随机IP自动拨叫技术,随机IP 发生软件会随机产生一些IP地址,IP自动拨叫软件会利用这些IP地址呼叫、并向被调查者发送信息。
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研究综述

敏感问题调查方法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梳理总结了敏感问题抽样调查方法自首次提出以来的研究成果,包括随机化回答技术和非随机化回答技术两大类,前者需要使用随机化装置而后者不需要。
不同调查模型间的科学比较是在相同保护度的前提下比较效率,或在相同效率下比较保护度,讨论了如何科学定义隐私的保护度。
最后,归纳出了敏感问题抽样调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敏感性问题;随机化回答技术;非随机化回答技术;保护度一、引言在抽样调查中,经常会遇到敏感性问题,即所调查的内容涉及商业机密或个人隐私而不便向外界透露的问题。
如考生考生作弊、企业偷税漏税及其数额、个人的不良嗜好或行为等等。
敏感性问题按问题指标特征可分为定性特征问题和定量特征问题两类。
定性的敏感性问题反映敏感特性的性质和类别,其调查目标是得到具有敏感特征的人在总体中的比例。
定量的敏感性问题反映了敏感特性的数值大小,其统计指标主要是均值。
定性的敏感性问题又可进一步分为二项选择(二分类)敏感性问题和多项选择(多分类)敏感性问题。
对于敏感性问题,调查中若采用直接调查的方式,很难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和配合,往往会引起被调查者的抵触而拒绝回答或故意做出错误的回答,从而大大增加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
因此对这一类调查必须采用经过特别设计的调查方法,以消除被调查者的顾虑,使他们能够如实回答问题。
这种特别设计的非直接提问方式能够使得被调查者提供的信息看上去不敏感,从而保护被调查者的隐私,但调查者却可以从被调查者的回答中提取出所需信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学者对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取得了重要进展,然而在我国,理论研究虽有涉及但以学习介绍为主,实践方面虽有运用但范围有限。
笔者在详细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趋势,为后续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二、随机化回答技术考察国内外关于敏感性问题抽样调查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可知,最近50多年来很多学者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从随机化回答技术(Randomized Response Technique, RRT )和非随机化回答技术两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前者需要使用随机化装置而后者不需要。
关于敏感性问题调查结果的分析——全概率公式应用举例

240 ) 7 0 0
当然 . 们 对 I , 们设有n 我 张答 卷 (较 大 , 如 1 0 张 以上 )其 中 n 譬 0 0 , 有 k 回答 “ ” 而 我 们 又 无 法 知 道 这k 回答 “ ” 答 卷 中 , 张 是 。 张 是 的
出 的一 球 为 白球 ” ,则 = 从 甲箱 中取 出 的一 球 为 黑 球 ” = “ , “ 乙 箱 中取 出 的 一 球 为 黑 球 ” 于 是 , 事 件 C 讲 , 件 组 从 , 对 来 事
AB, B A—
,
察 黄 色 影 像 的 比率P 。 像 这 类 敏 感 性 问 题 的调 查 是 社 会 调 查 的 一 类 ,如 一 群 人 中 参 加 赌 博 的 比率 、 吸毒 人 的 比率 、 营者 中 偷 税 漏 税 户 的 比 经 率 、 生 中考 试 作 弊 的 比率 , 等 。 学 等 对 敏感 性 问 题 的 调 查 方 案 .关 键 要 使 被 调 查 者 愿 意 作 出 真 实 回 答 又 能 为 其保 守秘 密 。 旦 调 查 方 案设 计 有 误 , 调 查 一 被 者就会拒绝配 合 , 生逆反心理 , 得的数据 将失 去真实性 。 产 所 经 过 多 年 的研 究 和 实 践 , 些 心 理 学 家 设 计 了一 种 调 查 方 案 , 一 在 这个 方案 中 , 调 查 者 只需 回答 两 个 问 题 中 的一 个 问题 , 被 而
此 时 , 回 答 问 题 Q ” “ 罐 中 摸 得 白 球 ” B, 回 答 问 题 “ = 从 = “ Q ” “ 罐 中 摸得 红 球 ” , : 答 卷 回答 为 是 ” 由全 概 率 =从 = 记A “ 。
敏感性问题的调查

敏感性问题调查的研究对于敏感性问题,被调查者往往陷入竭力避免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两难境地。
理论界关于敏感性问题的研究很多,总的说来,多为设计采用随机化技术的计算模型。
本文采用多种模型阐述属性敏感性问题的处理方法。
一、问卷形式从形式上调查问卷可以分为访问式问卷和自填式问卷两类。
访问式问卷则是在访问或电话调查中由调查员念给被调查者听,再由调查员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代为填写;自填式问卷是通过访问或邮寄,将问卷交到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比较上述两种问卷,虽然仅存在形式上的不同,但对于敏感性问题,却有着不同的功效。
访问式问卷因为由调查员代为填写,所以被调查者出于对自身敏感性特征的保护,可能不愿真实回答;而自填式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
填写内容他人并不知晓,这样就有效克服了被调查者对于敏感性问题的心理障碍。
但在设计自填式问卷中,要格外注意问卷说明的撰写。
问卷说明是在问卷开头向被调查者说明调查内容、目的及意义的简短信,既然所有的填写任务完全由被调查者来完成,那么在问卷说明中就一定要将相关事项(如填写要求、问卷回收时间、回收地点等)交代清楚,尤其应明确写出调查机构对被调查者填答内容的保密规定,如“根据《统计法》规定,我们将对您的个人情况予以严格保密”或“此次调查仅为科学研究所需,您的资料我们将予以严格保密,请您放心作答”等。
二、调查方法社会上调查的方法很多,有“面对面”的小组座谈法、深层访谈法、入户面访调查法,也有“非面对面”的电话调查法、邮寄调查法、网络调查法等。
每种调查方法本身无优劣之分,只有是否适用于调查实际情况的区别。
从敏感性问题涉及被调查者隐私、秘密的特征来讲,不适合采用群体性调查方法(如小组座谈法),较为合适采用“非面对面”的调查方法。
“非面对面”调查虽然一定程度上消除被调查者害羞、尴尬、自我防卫的状况,但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
比如,邮寄调查法虽然具有“非面对面”、费用低廉、保密性强的优点,但因其回收率过低、时效性不强而未被广泛采用;电话调查法同样具有“非面对面”、费用较为低廉、时效性强的优点,但因其受调查员素质高低、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是否一致、问卷长短、调查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敏感问题的实际调查中难以应用;网络调查法尽管是随互联网应运而生的新兴调查方法,具有“非面对面”、费用较为低廉、时效性强的优点,但因其受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是否一致,被调查者身份难以掌握、网络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故在实践中尚处于探索应用阶段。
不适合对敏感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有

不适合对敏感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有《不适合对敏感问题进行调查的方法》
近十年来敏感话题的增加使一些调查研究变得格外重要。
然而,有些调查方法不适用于调查敏感话题。
下面是几种不适合进行调查敏感问题的方法。
首先,面对面的调查是不适合对敏感问题进行调查的一种方式。
由于回答者会直接面对调查者,回答者很可能会感到压力,从而影响回答情况。
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受访者可能会害怕有些不必要的评判,从而不愿意坦诚地回答问题。
其次,在线访谈也不适合对敏感话题进行研究。
尽管存在于网络上,但有时受访者仍可能感受到压力,并不乐意公开讨论一些敏感话题。
除此之外,也不推荐进行网络调查,尤其是针对一些敏感问题的研究。
因为网络调查的受访者同时也可能是发起调查者,由于匿名性的缺失,很可能影响受访者对敏感问题作出坦率的回答。
而且,网络上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虚假回答问题,从而会对调查结果带来不利影响。
总之,要想正确地收集有效的信息,就不能采用面对面的调查、网络调查以及把面谈转移到网络上的形式。
相反,在线发放问卷是比较可靠的一种调查方法,一方面可以满足受访者的高度匿名要求,同时它也可以控制回答的全程时间以及回答的准确性,以获取更加客观准确的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组成员: 张恂、伍康、茹璐、唐力 指导老师:郭丽红
内容提要:
关于敏感问题的调查一直是困扰许多调查 者的麻烦。在有过一定的调查经验的基础上, 我们的研究小组综合各种条件,以瓦纳的随机 问答法为大方向,充分利用数学中的统计和概 率论的相关知识,比较深入地探究了有关敏感 问题调查的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社会 调查或研究性学习中敏感问题的调查指明了几 种方法。最后,我们通过实际的应用检验了模 型的合理性和优缺点,提出了后续开发研究的 可能方向。
查阅资料后,我们发现瓦纳曾经提出 过一种解决敏感问题调查难题的方法,被 称为“随机问答法”。该方法在很大程度 上给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方便。另外一 方面,我们课题小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后认 为,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减轻被调查者的心 理抵触入手,结合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 题。
返回
选定课题并考 虑实施方案
查阅相关资料 并进行整合
返回
以下是我们对我们的方案进行实际应用时的相关结论。由于我们只 是关心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因此未对调查结果本身进行深入分析。
直接询问法:承认有早恋行为的4.2% 瓦纳的随机问答法:承认有早恋行为的18.75%(15人回答“是”)
改进后的问答法:承认有早恋行为的20.0%(9人回答“是”)
根据各个方面情况看,我们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初步的理论 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进行最后 实际应用, 完善研究 成果
得出最终成果,完成 研究报告和组员的研 究心得,本次研究性 学习顺利结束
进行简单 实践并发 现不足
寻求指导老 师的帮助
得出初步结 论和成果
改进相关 方案,寻 求最大的 实用性
本次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 的结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敏 感问题调查方法”的研究上,根据瓦纳的随 机问答法得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该方案主 要利用了数学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合理估算。 我们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和一般的方 法进行了对比,发现我们的方法确实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调查的误差(具体方法和结 论详见论文)。
相关信息
• 问题提出:来源于我们的学习生活 • 问题的思考:结合既有成果,用中学生的
眼光去深入探讨 • 研究过程:理论结合实际 • 结论:用数学表达式进行合理估算 • 相关实际应用结果: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 际应用性
一次同学聊天中,我们研究组的一位成员 的初中同学跟她说起他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碰 到的麻烦,其中最头痛的是在进行调查时学生 不配合:由于他的课题涉及学生的早恋问题, 因此许多人在调查中对此都是一概否认,最后 调查结果,在该中学无任何学生早恋行为;然 而根据侧面了解,这个结果是根本不符合实际 情况的。 由此我们想到,有没有一种比较好的调查 方法可以让被调查者绝大部分说实话或者都说 实话呢?如果我们能找到这样的方法,那么我 们的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就可以顺利进行, 得到比较客观的结论。 返回
返回
下一页
计算公式 (1)瓦纳的随机问答法:a=(p-1+m/n)/(2p-1) 其中a表示总体中属于团体A的概率的估计值,样本数为 n,回答“是”的总数为m,p表示所有纸牌中标号1的比 例。 (2)我们改进后的方案:a1={[(p1+p2+p3+…+pk-1) -1] ak+m/n-(p2a2+p3a3+…+pk-1ak-1)}/p1。 其中样本容量为n,牌中标有1的比例为p1,标有2的比例 为p2,标有3的比例为p3,…,标有k-1的比例为pk-1, 经过问答后,有m人回答“是”,又已知问题2、问题 3、…、问题k回答“是”的概率分别为a2、a3、…、ak。 a1 即为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