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13065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
脚本语言
脚本语言是一种解释性语言, 如JavaScript、Python等。脚 本语言的特点是代码简洁、执 行速度快、易于编写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个独立的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共 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通信设备、通信线路、网络协议 、网络操作系统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包括:电子邮件、万维网、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 件。根据存储速度和存储容量的不同,存储 器可以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内存储器 速度快,但容量较小,一般用于存放正在运 行的程序和数据;外存储器速度较慢,但容 量较大,一般用于存放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 据。常见的外存储器包括硬盘、光盘、U盘 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也在不断进步和 变革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快的运算速度、 更小的体积、更低的功耗、人工智能的普及和
应用、量子计算的研究和探索级语 言,由二进制数组成,能被计算机硬件直 接识别。机器语言的执行效率非常高,但 是编写难度大,可读性差,容易出错
数据处理:进行各种数据输入、存储、 加工和输出,如企业管理、数据库应 用等
辅助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工程 设计和工业设计,如建筑设计、机械 设计等
网络应用: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 换和资源共享,如互联网、电子邮件 等
嵌入式系统:将计算机软硬件集成到 特定的设备中,如手机、智能家居等
计算机的未来发展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是指那些将 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 、信息、文字等以可 见或可听的形式展示 给用户或与外部世界 交互的设备。常见的 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 、打印机、音响等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克利教授和他的学生埃克特设计,并在1946 年 2 月15 日投入运行,他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一台电子数值积分式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第一代到第四代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元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3、计算机按处理数据的方式分为:数字计算机(一般所用的计算机指的是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不如数字计算机精确,但解题速度快,主要运用于远程控制和模拟仿真)数模混合计算机(既能接收、输出和处理模拟量,又能接收、输出和处理数字量)。
按计算机的使用用途分:专用计算机(模拟计算机通常都是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一般我们使用的个人计算机都是通用计算机)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分: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
微型机(个人计算机)。
4、生物计算机又称为仿生计算机,它的主要原材料是生物工程技术产生的蛋白质分子,并以此作为生物芯片。
5、计算机的发展: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
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
1959年研制成功运行速度为每秒1万次的104机,是我国研制的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
1964年研制成功晶体管计算机,1983年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
1992年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I研制成功。
1995年5月曙光1000研制成功,这是我国独立研制的第一套大规模并行机系统。
2009年10月29日,我国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制的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问世,在2010年11月发布的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峰值速度每秒4700万亿次,持续速度每秒2566万亿次,首次位居世界第一。
6、计算机的特点:处理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存储能力强、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具有逻辑判断能力、支持人机交互。
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

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以及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一、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计算机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而软件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指操作系统,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给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接口。
而应用软件则是指针对特定任务开发的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等。
二、计算机网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成为了信息传输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多个层次。
其中,互联网是全球范围内由各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网络。
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 OS、Linux等。
操作系统可以分为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界面(CLI),其中GUI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进行操作,CLI则是通过命令输入来控制计算机。
四、计算机编程语言计算机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工具。
常见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C、C++、Java、Python等。
每种编程语言有其特点和用途。
例如,C语言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适合进行系统级编程;而Python语言则简洁易学,适用于日常任务和数据处理。
五、计算机安全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免受非法使用、破坏和入侵的一系列措施。
常见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包括病毒攻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
为保护计算机安全,用户需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如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补丁、使用防病毒软件以及设置复杂的密码等。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模拟
器组成,中央处理器是用来处理逻辑和运算的,存储器用来储存数据和程序,输入设备用来向计算机输入数据,输出设备用来将计算机的结果输出
到外界,控制器用于分配、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模拟器用来模
拟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情况。
二、计算机的系统结构
计算机系统结构一般分为硬件结构、软件结构、运行时结构三类。
硬
件结构主要指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软件结构主要指软件组成,而运行时结
构则主要指程序的运行状态和控制方式。
三、编程语言
计算机编程语言是用来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目前已经开发出的编
程语言有多种,如C语言、C++语言、Java语言、VB语言、Pascal语言、Delphi语言、HTML语言等。
四、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操作,把硬件的功能资源
合理地调度分配给每一个程序。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史上最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整理【史上最全】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所了解。
本文将深入探讨计算机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 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指令进行自动运算和处理信息的电子设备。
它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其中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则是指令和数据的集合。
2. 计算机的运行原理计算机的运行原理主要包括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过程。
首先,通过输入设备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计算机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处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呈现给用户。
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以及存储设备。
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各种运算和控制任务;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正在进行处理的数据和指令;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用于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存储设备用于长期保存数据。
二、计算机的操作系统1. 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系统的资源和协调各种应用程序的运行。
它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2. 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具有多个重要的功能,包括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提供文件管理和存储管理等服务、实现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提供用户接口等。
3. 常见的操作系统目前,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OS、Linux等。
每种操作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
三、计算机网络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链路互连起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由多个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通信链路组成。
节点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或其他网络设备,通信链路可以是有线的或无线的。
计算机基础知识(全)

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考点 1 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 2 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 1 )处理速度快( 2 )存储容量大。
( 3 )计算精度高。
( 4 )工作全自动。
( 5 )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 3 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计算机应用中最广泛的领域,是计算机应用的主流,据不完全统计,全球80%的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
◎ 3.自动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AM, Computer Aided Manage,计算机辅助制造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AI,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CAD/CAM是工程设计和工业制造部门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
◎ 5.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并在计算机与控制论学科上发展起来的边缘学科。
考点 4 计算机的分类按照国际惯例,现在使用的最多的分类方法还是以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来进行分类,这样就可以把计算机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五大类。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
7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和工作原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
8
1.2.1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机构
控制器
运算器
CPU
输
输
入
主存储器
出
设
设
备
备
辅助存储器
数据流 控制流
大学计算机基础
9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运算器 存储器 控制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大学计算机基础
20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数值数据的表示
(1) 机器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
① 定点表示。由于采用进位计数制,任何一个二进制数N都 可表示为:N = 2±j×S 其中:j是一个二进制整数,称为数N的阶码;2为底数,S 是二进制尾数,它表示该数的全部有效数字;而阶码j则指明 小数点的位置,表明数值范围。 对任一个数N = 2±j×S,若阶码j固定不变,则小数点的位置 也就是固定的,这种表示称为数的定点表示,该数称为定点 数。计算机中的定点数通常有两种约定:其一是取j=0,把小 数点固定在尾数最高位之前,这种表示称为定点小数;其二 是取j=n(n为尾数的位数),则是把小数点位置约定在尾数 的最末位之后,这种表示称为定点整数
例如,将十进制数(25.75)10转换成二进制数。
大学计算机基础
18
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
不同进位计数制间的转换
(3) 八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① 八进制数的基数是8,由低位向高位进位是“逢八进一”,因为 23=8,所以1位八进制数相当于3位二进制数。即: a) 八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时,只要把每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 表示即可。 b)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时,从小数点开始自左向右以3位为一组 进行转换。不足3位时,整数部分前面补0,小数部分后面补0。
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1、计算机工作原理: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Computer)是一种能接收和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的程序(这些程序是人们意志的体现)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的高度自动化的电子设备。
2)计算机工作原理——冯·诺依曼原理(又称为存储程序原理)(1)组成计算机的物理设备(硬件)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2)所有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3)计算机系统在程序控制下自动运行。
2、计算机的发展:1)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正向第五代过渡。
见下表。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Intel公司等采用先进的微电子技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到一块芯片中,称之为微处理器(MPU)。
其发展大约经历了六个阶段,如下表。
微机的六个发展阶段3)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情况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
1952年我国的第一个电子计算机科研小组在中科院数学所内成立。
1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问世。
1964年,我国研制了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用于我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工作的计算任务。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生产的计算机进入了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
1974年,我国设计的DJS-130机通过了鉴定并投入批量生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研制成功了巨型机。
1982年,我国独立研制成功了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亿次。
1997年6月研制成功的银河Ⅲ型巨型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130亿次。
这些机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
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2005年4月18日,完全由我国科学界自行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首款六十四位高性能通用CPU芯片CPU———“龙芯二号”芯片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