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鉴定类试验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从生物样本中提取核酸(DNA 或 RNA)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各种试剂和仪器进行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
3、了解核酸鉴定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4、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
二、实验原理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是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提取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细胞裂解液将细胞破碎,使核酸释放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核酸与其他细胞成分分离,最后得到纯度较高的核酸样品。
D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酚氯仿抽提法、盐析法等。
酚氯仿抽提法是利用酚和氯仿的混合液去除蛋白质,然后通过乙醇沉淀得到 DNA。
盐析法是利用高浓度的盐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从而分离出 DNA。
RNA 提取常用的方法有异硫氰酸胍法、Trizol 法等。
Trizol 法是基于异硫氰酸胍和酚的作用,能够有效地裂解细胞并抑制 RNA 酶的活性,从而提取出完整的 RNA。
核酸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紫外分光光度法、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等。
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核酸在 260nm 和 280nm 处的吸光度值(A260 和 A280)来评估核酸的纯度和浓度。
A260/A280 的比值在 18 20 之间表示 DNA 纯度较高,在 19 21 之间表示 RNA 纯度较高。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则是根据核酸分子在电场中的迁移率不同来分离和鉴定核酸,DNA 分子在琼脂糖凝胶中迁移距离与分子量大小成反比,RNA 通常会呈现出 28S、18S 和 5S 三条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动物组织(如肝脏、肌肉等)或培养的细胞。
大肠杆菌菌液。
2、实验试剂细胞裂解液(含蛋白酶 K)。
酚氯仿混合液(酚:氯仿= 1:1)。
无水乙醇、75%乙醇。
3M 醋酸钠(pH 52)。
Trizol 试剂。
异丙醇。
RNA 酶抑制剂。
琼脂糖。
50×TAE 电泳缓冲液。
核酸染料(如 EB 或 GelRed)。
dna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dna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DNA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DNA提取与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在生物学、医学、犯罪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DNA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过程以及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样本。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番茄作为实验样本。
番茄的细胞中含有丰富的DNA,是进行DNA提取的理想材料。
我们先将番茄样本切碎并加入提取液中,通过离心等步骤将DNA从细胞中分离出来。
经过提取过程,我们成功地获得了番茄DNA的提取物。
接下来,我们对提取得到的DNA进行鉴定。
通过PCR扩增和电泳分析,我们成功地对番茄DNA进行了鉴定。
PCR扩增是一种常用的DNA复制技术,它可以将DNA扩增成大量的复制物,从而方便后续的分析。
电泳分析则是通过电场作用将DNA分子按大小进行分离,从而得到DNA的特征条带。
通过PCR扩增和电泳分析,我们确认了提取得到的DNA样本的纯度和完整性。
最后,我们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并鉴定了番茄DNA,证明了提取与鉴定实验的可行性。
这项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技术平台,可以在日后的研究中应用到DNA提取与鉴定的相关领域,为生物学、医学和犯罪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的来说,DNA提取与鉴定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在生物学、医学、犯罪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NA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引言:核酸是生命的基础,它存在于细胞的核内,承载着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在现代生物学研究中,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
本实验旨在探究核酸提取的方法以及鉴定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一、核酸提取方法核酸的提取方法有多种,本实验采用了常用的酚-氯仿法。
首先,将待提取的细胞或组织样品加入细胞裂解液中,通过离心将细胞碎片沉淀下来。
然后,使用酚和氯仿进行提取,酚层中含有核酸和脂质,氯仿层中含有蛋白质。
通过离心将酚层和氯仿层分离,进一步提取纯净的核酸。
二、核酸的鉴定1. 纯度检测核酸的纯度是指核酸溶液中核酸与其他杂质的比例。
常用的纯度检测方法有比色法和光谱法。
本实验中使用了光谱法,即通过测量核酸溶液的吸光度来评估其纯度。
纯度越高,吸光度比值(A260/A280)越接近1.8。
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取的核酸样品的纯度在可接受范围内。
2. 浓度测定核酸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核酸溶液中核酸的含量。
浓度测定常用的方法有比色法和荧光法。
本实验中采用了比色法,即通过比较核酸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曲线的关系来确定核酸的浓度。
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取的核酸样品的浓度为Xμg/μl。
3. 碱基组成分析核酸的碱基组成是指核酸中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的相对含量。
碱基组成分析可以通过核酸测序技术来完成。
本实验中使用了Sanger测序技术,通过测序结果可以确定所提取核酸的碱基组成。
4. 凝胶电泳分析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核酸分析方法,可以根据核酸的大小和电荷来分离核酸。
本实验中使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将提取的核酸样品与DNA分子量标准品一同加载到琼脂糖凝胶槽中,通电分离。
通过观察凝胶上的DNA条带,可以初步判断核酸的大小和纯度。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提取了核酸样品,并进行了一系列的鉴定实验。
通过纯度检测、浓度测定、碱基组成分析和凝胶电泳分析,我们确定了所提取核酸的质量和纯度。
IgG的分离、提取与鉴定

IgG分离、纯化与鉴定实验原理操作步骤:1、取2.5ml血清,加pH7.0 PBS 2.5ml,再逐滴加入(NH4)2SO4饱和溶液1.25ml,使成20%(NH4)2SO4溶液,边加边搅拌,充分混合后,静置20min。
2、3000r/min离心20min,弃去沉淀,以除去纤维蛋白。
3、在上清液中再加(NH4)2SO4饱和溶液3.75ml,使成50%(NH4)2SO4溶液,充分混合,静置20min。
4、30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以除去白蛋白。
5、于沉淀中加5ml PBS,使之溶解,再加(NH4)2SO4饱和溶液3.2ml,使成33%(NH4)2SO4溶液,充分混合后,静置20min。
6、3000r/min离心20min,弃上清,以除去其它球蛋白。
7、用1ml PBS溶解沉淀,装入透析袋。
8、透析除盐,在蒸馏水中透析过夜,再在pH6.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4℃透析24h,中间换液数次。
8、SephadexG50 除盐:用蒸馏水浸泡5小时或在沸水浴中溶胀2小时,倾倒去水,加入磷酸盐缓冲液(0.0175mol/L,pH6.7)搅拌成悬浮液,按下述方法装柱。
9、DEAE-纤维素的活化:称取1g DEAE32或52,放入5ml量筒中,加蒸馏水浸泡过夜,观察溶胀后DEAE的体积。
根据所需层析柱的柱床体积计算所需DEAE的用量,称取所需DEAE 用蒸馏水浸泡过夜,其间换几次水,每次除去细小颗粒。
抽干,改用0.5mol/L NaOH溶液浸泡1h以上,抽干(可用布氏漏斗),用无离子水漂洗,使pH至8左右(用pH试纸检查)。
再改用0.5mol/L HCl溶液浸泡1h以上,去酸溶液,用无离子水洗至pH6左右。
本实验中在用前应以0.0175mol/L,pH6.7磷酸盐缓冲液,浸泡平衡后使用。
10、装柱用0.0175mol/L, pH6.7, 磷酸盐缓冲溶液浸泡已处理好的DEAE-纤维素,并更换1~2次。
然后搅拌均匀,灌入层析柱中,直至纤维素柱床高约11mL处左右为止,在床面上放一张圆形滤纸片。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核酸的提取与鉴定
I.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习核酸提取和鉴定的步骤,掌握核酸提取实验技能,初步了解PCR技术及其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II. 实验原理:
DNA分子在水性条件下具有极强的极性,由此,在化学性质上只要是极性且亲水性的溶剂都能迅速膨胀和破裂DNA分子的双链
结构,并溶解其中的碱基、核苷酸、脱氧糖等。
利用这一原理,
我们可以用溶液来提取含有核酸的样品,然后通过紫外吸光度计
检测该提取物中核酸的含量。
此外,PCR技术是一种被广泛运用
于DNA扩增的技术,其主要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扩增DNA
的特定片段。
III. 实验步骤及结果:
1. 核酸提取:将实验样品加入细胞破解液并混匀,离心后取上
清液,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振荡混合并离心15分钟,然后
弃上清液,加入70%无水乙醇并离心,倒掉液体后用氧气吹干。
最终的核酸提取物的溶解液浑浊且无法肉眼辨认样品。
2. 核酸鉴定:将已经提取的样品分别用紫外吸光度计测量其光密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的D.W相比,样品中的核酸具有极高的光密度值,证明核酸提取步骤成功,核酸鉴定实验成功。
IV.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提取了样品中的核酸,并对提取后的核酸进行了鉴定,证明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核酸,表明核酸提取和鉴定实验成功,也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新试验一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实验一 芦丁的提取、精制与鉴定一、实验目的与要求l 、以芦丁为例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黄酮苷,苷元和糖部分的鉴定方法。
R=-glu-rha 芦丁 R=H 槲皮素芦丁溶解度:冷水1:8000 热水1:200冷乙醇1:300 热乙醇1:30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及石油醚等溶剂。
槲皮素溶解度:冷乙醇1:650 热乙醇1:60可溶于甲醇、冰醋酸、乙酸乙酯、丙酮、吡啶,不溶于石油醚、乙醚、氯仿和水中。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利用芦丁在热水中和冷水中溶解度相差较大的性质,用热水提取和精制;芸香苷属于苷类化合物,可被稀酸水解成槲皮素(苷元),葡萄糖和鼠李糖。
芦丁和槲皮素通过化学反应,色谱法和光谱分析进行检识与鉴定。
三、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和纯化l 、芦丁的提取:2、精制(重结晶):3、芦丁的水解:OO OHOH OROH HO流程图如下:槐米(20g )研碎,于500ml 烧杯中,加350,250ml 水煮沸15min,10min棉花过滤150ml ,1%H 2SO 4直火加热水解30min放置 1-1.5h ,抽滤精品芦丁(水浴浓缩至2ml )(二)鉴定l 、化学检识取芦丁和槲皮素少量,置2支试管中分别加乙醇8ml 使溶解(1)盐酸—镁粉反应:取芦丁和槲皮素乙醇液0.5ml ,置2支试管中分别加浓盐酸5滴,再加少量镁粉,观察颜色变化。
(2)Molish 反应:取芦丁和槲皮素乙醇液0.5ml ,置2支试管中分别加10%α—萘酚0.5ml 摇匀,倾斜试管,沿管壁缓缓滴加浓硫酸0.5ml ,静置,观察二层溶液界面处颜色变化,并比较芦丁和槲皮素的区别。
(3)FeCL 3反应:取芦丁和槲皮素乙醇液0.5ml ,置2支试管中分别加1%三氯化铁乙醇液几滴,观察颜色变化。
(4) AlCl 3反应:取芦丁和槲皮素乙醇液0.5ml ,置2支试管中分别加1%三氯化铝乙醇液几滴,先置可见光下观察后,置紫外灯下观察颜色变化。
质粒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质粒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篇一:质粒DnA测定生化实验报告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姓名:杨晓霞学号:3120XX0025专业年级:20XX级口腔组别:第一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篇二:质粒DnA的提取、纯化与鉴定姓名宿智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11级生工2班科目分子生物学实验学号20XX00140155第8组质粒DnA的提取、纯化与鉴定摘要:本实验利用碱变法从大肠杆菌Dh5?(e.coliDh5?)中提取puc19质粒,旨在学习并掌握质粒DnA提取的原理、纯化和检测方法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同时通过对质粒DnA的提取、纯化过程及电泳图谱的分析,探讨碱变法提取高质量质粒DnA的关键步骤及影响所提质粒纯度和量的相关因子。
关键词:碱变法质粒电泳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凝胶电泳进行DnA的分离纯化的实验原理。
2.学习并掌握凝胶的制备及电泳方法。
3.学习并掌握凝胶中DnA的分离纯化方法。
4.掌握碱变性提取发的原理及各种试剂的作用。
5.掌握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的方法。
实验原理:1.质粒DnA的提取——碱变性提取法:提取和纯化质粒DnA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碱变性提取法、煮沸法、羟基磷灰石柱层析法、eb-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和wizard法等。
其中,碱变性提取法最为经典和常用,适于不同量质粒DnA的提取。
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操作,一般实验室均可进行。
提取质粒DnA纯度高,可直接用于酶切、序列测定及分析。
eb-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主要适合于相对分子质量与染色体DnA相近的质粒,具有纯度高、步骤少、方法稳定,且得到的质粒DnA多为超螺旋构型等优点,但提取成本高,需要超速离心设备。
少量提取质粒DnA还可用沸水浴法、wizard法等,沸水浴法提取的质粒DnA中常含有RnA,但不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消化、亚克隆及连接反应等。
碱变性法提取质粒DnA一般包括三个基本步骤:培养细菌细胞以扩增质粒;收集和裂解细胞;分离和纯化质粒DnA。
rna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

rna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报告一.原理本方法利用盐酸胍抑制RNA酶,匀浆裂解细胞,采用有机溶剂抽提去除蛋白质。
通过选择性沉淀RNA分子去除DNA。
二.方法1.样品处理⑴非政府样品处置:挑新鲜的非政府样品称量后,抠碎约1cm2的非政府块轻易重新加入坯浆液中展开RNA抽取,或液氮中速冻-70℃留存。
⑵贴壁培养细胞处理:用PBS洗细胞一次,吸干溶液后将培养板快速移至液氮中冷冻后转到-70℃保存;或加入1ml匀浆至培养板中直接裂解细胞,然后将粘稠的裂解液进一步匀浆。
⑶漂浮培育细胞处置:Vergt搜集细胞,用PHS漂浮冲洗再田心搜集,若不立即抽取RNA,则可以经液氮速冻后转往一70℃储藏水泵。
2.加l倍体积盐酸胍匀浆液[至准备好的样品细胞中,高速匀浆1min。
3.坯浆液g,室温Vergt10min。
4.将上清移至一个干净离心管中,加入0.1体积的3mol/L乙酸钠(PH5.2),混匀,再加5体积预冷的乙醇,立即充分混匀,-20℃放置至少2小时。
5.g 0℃Vergt10分钟结晶核酸,弃上清液,室温潮湿。
6,每个提取RNA的组织或细胞样品中,加入l0~15min盐酸胍匀浆液Ⅱ,搅拌溶解。
7.重新加入2.5体积预冷的乙醇,立即充份搅匀,-20℃至少置放2小时。
8.g 0℃离心10分钟沉淀核酸,去上清,室温挥发乙醇。
9.按每克组织细胞提5min的比例.分后两次重新加入0.02mol/L EDTA(pH8.0) 先加1/2体积EDTA震荡l~2分钟,gVergt2min.取出上清.再加另一个1/2体积的EDTA震荡l一2分钟.分拆两次核酸熔化液。
.10.用等体积氯仿―正丁醇(4:1)抽提核酸溶液,g室温离心l0min,g室温离心10min。
吸出上清至另一个干净离心管中。
11.提3倍体积lmol/L乙酸钠 (PH7.0) 搅匀,-20℃置放1h以上,此时RNA将选择地结晶,而DNA仍为熔化状况。
12.g,0℃离心20min,沉于管底的是RN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关实验
物质 材料 试剂 结果 备注 如何鉴定 成分? 成分? 原理、 原理、过 程? 原理? 原理? 细胞膜 哺乳动物成 生理盐水 熟的红细胞 和蒸馏水 叶绿体 绿色幼嫩 的色素 叶片 DNA
无水乙醇, 获得四 无水乙醇, 种不同 层析液
色素
鸡的红细胞 不同浓度的 沸水加 NaCl,二苯胺 热呈蓝 ,
2、方法步骤 、
1、提取色素(取材→研磨 过滤) 、提取色素(取材 研磨 过滤) 研磨→ 2、制备滤纸条 、 3、画滤液细线 、 4、分离色素 、 5、观察纪录 、
请说出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请说出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
3、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 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 其排序情况怎样?宽窄如何? 其排序情况怎样?宽窄如何?
碘液
A + +
-
B
-
C + + +
-
D
-
E
霉菌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
-
+
-+-源自+-+
-
为红色, 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②A为红色,检测 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 元素。 为红色 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 元素。 将适量的E溶液加人盛有 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 溶液加人盛有D的试管中 ③将适量的 溶液加人盛有 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 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 结果,推断出: 、 ________ ;B、 脂肪 结果,推断出:A、 血红蛋白 、 _______ ; 染色质( 染色质(体);D、 纤维素 _;E、____________ C、 ________ 、 、 _________ ; 、 纤维素酶
C
8.(2007广东生物 . 广东生物) 广东生物 确定来源不同的A、 确定来源不同的 、 来源 B、C、D、E五种 水溶性 、 、 、 五种 物质(或结构) 物质(或结构)的 灰分 具体类型. 具体类型 ①各种物质(或结 染 甲基绿溶液 各种物质( 的性质、 构)的性质、染色 色 斐林试剂 反应的结果,如表: 反应的结果,如表: 反 苏丹Ⅲ 苏丹Ⅲ溶液 灰分指物质充分燃 应 烧后剩下的部分 双缩脲试剂
比较几种有机物的鉴定
鉴定的 物质 淀粉 化学试剂 颜色 水浴加 生物材料 热 不需要 脱色的叶片
白色或近白色 植物组织、 植物组织、尿 液、血浆等
碘 液
蓝色
可溶性 斐林试剂 还原糖 (或班氏试 醛基) (醛基) 剂)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肽键) (肽键) 苏丹Ⅲ 苏 脂肪 苏丹Ⅲ(苏 丹Ⅳ)
砖红色 需要
A. ①③
B. ② ③
4.(08山东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 . 山东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 山东)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 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 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后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 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 . . .
C
10.分别在A 10.分别在A、B、C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 三个研钵中加2克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 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 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三种不同颜色的溶液,即: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几乎无色 深绿色、黄绿色(或褐色)、几乎无色。 处理 少量) SiO2(少量) 少量) CaCO3(少量) 95%乙醇 10毫升 乙醇( 毫升) 95%乙醇(10毫升) 蒸馏水(10毫升) 蒸馏水(10毫升) 毫升 A + - + - B + + - + C + + + -
色 血红蛋 哺乳动物成 生理盐水 熟的红细胞 蒸馏水, 白质 蒸馏水, 甲苯 过程? 过程?
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 、 提取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于
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 无水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
分离色素: 分离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
解度不同,溶解度高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 解度不同,溶解度高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度低,扩散得慢。因此色素就在扩散过程中分 扩散得慢 离开来。 离开来。
D
3.(09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 3.(09广东)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 广东 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D
待测物质 ① ② ③ ④ DNA 脂肪 淀粉 蛋白质
检测试剂 甲基绿 苏丹Ⅲ 苏丹Ⅲ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C. ①④
预期显色结果 红色 橘黄色 蓝色 紫色 D. ②④
A
7. (09江苏卷)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 . 江苏卷) 江苏卷 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 正确的有 A.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 .水浴加热条件下, 砖红色沉淀 B.沸水浴条件下,脱氧核苷酸与二苯胺发生作用呈 .沸水浴条件下, 现蓝色 C.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 .常温条件下, 紫色 D.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常温条件下,
C
5.(2007广东文理基础 下列健康人的 种液体样本 . 广东文理基础)下列健康人的 广东文理基础 下列健康人的4种液体样本 中,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颜色反应的是 ①尿液 ②胃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 . .
D
6. (09上海卷)用班氏试剂鉴别健康人的下列四种 上海卷) 上海卷 液体, 液体,出现红黄色沉淀的是 A. 血清 B. 唾液 C. 胃液 D. 尿液
紫色
不需要 豆浆、蛋清、 豆浆、蛋清、 血浆等
橘黄色 不需要 花生子叶等 (红色 红色) 红色
1、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各实验材料? 、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各实验材料?
取材方便,没有颜色干扰。 取材方便,没有颜色干扰。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分。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区分。 1、溶液浓度不同; 、溶液浓度不同; 2、使用原理不同:斐林试剂是新制的 、使用原理不同: Cu(OH)2溶液,双缩脲试剂是碱性条件下 ( ) 溶液, 的Cu2+ 3、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混合再加入, 、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混合再加入, 双缩脲试剂先后依次加入。 双缩脲试剂先后依次加入。
表示加; 表示不加。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表示加 试回答:( :(1 试回答:(1)A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黄绿色 原因是 部分叶绿素受到破坏 。 几乎无色 , (2)B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原因是 叶绿素不溶于水 。 (3)C处理得到的溶液颜色是 深绿色 , 原因是 大量叶绿素溶于乙醇中 。
练 习
1.(2007广东文理基础 下列有关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 广东文理基础) 广东文理基础 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和分离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碳酸钙防止滤液挥发 . B.用NaCl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 溶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 C.用无水酒精或丙酮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
9. (09福建卷)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福建卷) 福建卷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叙述, A.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将已经解离、漂 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在观察洋葱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 将已经解离、 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 洗、染色的根尖置于载玻片上,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 镜检 B.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计数 对酵母菌计数时, 对酵母菌计数时 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 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 C.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应加一些有 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实验中, 机溶剂, 机溶剂,如无水乙醇等 D.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可加入适量斐林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 检测试管中的梨汁是否有葡萄糖 试剂后, 试剂后,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
11.(2007广东生物 (1)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 . 广东生物) 广东生物 甲同学利用新鲜的玉米绿色 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 实验,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 叶片进行 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 实验,在滤纸上出 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 现了四条清晰的色素带,其中呈黄绿色的色素带为_ ______________。 。 叶绿素b 叶绿素 (2)实验结束几天后,乙、丙两同学发现部分预留 )实验结束几天后, 叶片已变黄。 叶片已变黄。乙同学认为这是由于叶片中某些色素降 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 解所造成的,丙同学则认为某些色素含量增加。根据 所学知识, 所学知识,你将如何设计实验来判断两个同学的观点 是否正确? 是否正确? 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 从预留的叶片中挑选出足量的、份量相等、大小相近 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 的已变黄的叶片和尚未变黄的叶片为实验材料,在相 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 同条件下,再次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测 定和记录实验结果, 定和记录实验结果,比较这两种叶片各种色素的组成 及含量后, 及含量后,得出结论
提取、 第一 提取、分离和鉴定类实验
目标和要求: 目标和要求: 1、掌握生物组织中的常见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 、掌握生物组织中的常见物质的提取、 定的原理和方法; 定的原理和方法; 2、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拓展、 2、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拓展、迁移并解决实际 问题。 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 教材中的实验: 1、生物组织中淀粉、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 、生物组织中淀粉、可溶性还原糖、 质的鉴定; 质的鉴定; 2、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3、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的粗提取与鉴定。 、 的粗提取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