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校园草药识别实验报告(3篇)

校园草药识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校园内常见草药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及药用价值。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

3. 增强学生对中药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XX大学校园四、实验器材1. 相机2. 记录本3. 植物标本夹4. 野外观察工具(如放大镜、镊子等)5. 中草药图谱五、实验内容1. 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识别(1)观察校园内植物的生长状态,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等。

(2)对校园内常见草药进行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 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颜的功效。

b. 银杏:具有润肺止咳、抗衰老的功效。

c. 薄荷: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止痒的功效。

d. 菊芋: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

e. 荷叶: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解暑降温的功效。

2. 草药性状特征的观察与比较(1)对所识别的草药进行观察,记录其叶、茎、花、果实等部位的特征。

(2)比较不同草药之间的性状差异,分析其生物学特性。

3. 草药药用价值的探讨(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所识别草药的药用价值。

(2)分析校园内草药的药用价值,探讨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识别结果本次实验共识别出5种校园内常见草药,分别为菊花、银杏、薄荷、菊芋、荷叶。

2. 草药性状特征的观察与比较结果通过对校园内常见草药的观察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菊花:叶互生,边缘锯齿状;花色多样,花瓣细长。

(2)银杏:叶扇形,掌状分裂;果实为银杏果,肉质。

(3)薄荷:叶对生,边缘锯齿状;花色为白色或淡紫色。

(4)菊芋:叶互生,边缘锯齿状;花色为黄色。

(5)荷叶:叶盾形,边缘全缘;花色为白色。

3. 草药药用价值的探讨结果(1)菊花:具有清热解毒、明目养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头痛、感冒、眼疾等。

(2)银杏:具有润肺止咳、抗衰老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肺气肿等。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相似鉴别实验报告(3篇)

中药相似鉴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中药相似品种的鉴别方法,提高对中药药材的辨识能力。

2. 熟悉中药相似品种的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的鉴别特点。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样品:大黄、黄连、黄芩、甘草、当归、金银花、丁香、黄柏、肉桂、茅苍术等中药样品。

2. 仪器:显微镜、分光光度计、pH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3. 试剂:乙醇、盐酸、氢氧化钠、镁粉、过氧化氢、香草醛硫酸溶液等。

三、实验方法1. 显微鉴定(1)取中药样品粉末,制成临时制片。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中药粉末的形状、颜色、细胞结构等特征。

(3)对比不同中药样品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

2. 理化鉴定(1)光谱分析: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中药样品的光谱特征,进行鉴别。

(2)pH值测定:利用pH计测定中药样品的pH值,进行鉴别。

(3)显色反应:通过加入特定试剂,观察中药样品的颜色变化,进行鉴别。

3. 性状鉴别(1)观察中药样品的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

(2)对比不同中药样品的性状特征,进行鉴别。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显微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大黄粉末呈长椭圆形,壁厚,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黄连粉末呈长条形,壁厚,内含淀粉粒;黄芩粉末呈长椭圆形,壁厚,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甘草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当归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金银花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丁香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黄柏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肉桂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茅苍术粉末呈长圆形,壁薄,内含淀粉粒。

2. 理化鉴定通过光谱分析,大黄、黄连、黄芩等中药样品的光谱特征明显不同,可进行鉴别。

通过pH值测定,大黄、黄连、黄芩等中药样品的pH值存在差异,可进行鉴别。

通过显色反应,大黄、黄连、黄芩等中药样品的颜色变化明显,可进行鉴别。

3. 性状鉴别通过观察外观、气味、质地等特征,大黄、黄连、黄芩等中药样品的性状存在明显差异,可进行鉴别。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甘草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甘草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对甘草的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掌握甘草的鉴定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中药质量评价的认识。

二、实验材料1. 甘草药材:来源于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2.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放大镜等。

3. 乙醇、甘油、盐酸等试剂。

三、实验方法1. 性状鉴定- 观察甘草药材的外观,记录其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

- 比较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之间的区别。

2. 显微鉴定- 将甘草药材切成薄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 观察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射线、导管、淀粉粒等显微特征。

3. 理化鉴定- 取甘草药材粉末,进行浸渍、沉淀、过滤等操作。

- 观察沉淀物的颜色、质地等特征。

四、实验结果1. 性状鉴定- 甘草药材呈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灰棕色,有明显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细根痕。

- 质地坚实而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有粉性,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的有裂隙。

- 甘草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央有髓。

- 气微,味甜而特殊。

2. 显微鉴定-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栓内层较窄。

- 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

- 束间形成层明显,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 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3. 理化鉴定- 甘草药材粉末浸渍后,沉淀物呈淡黄色,质地细腻。

- 沉淀物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后,呈淡黄色粉末。

五、实验讨论1. 甘草的性状鉴定主要观察其外观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有助于区分甘草、胀果甘草和光果甘草。

2. 甘草的显微鉴定主要观察其显微特征,如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射线、导管、淀粉粒等,有助于进一步鉴定甘草的真伪。

3. 甘草的理化鉴定主要观察其沉淀物的颜色、质地等特征,有助于鉴定甘草的纯度和质量。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通过对甘草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成功掌握了甘草的鉴定方法。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给定的中药进行鉴定,包括对其外观、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测试,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1.外观检查:对给定的中药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方面的观察。

结果显示该中药样品为褐色颗粒状,具有特殊的香气。

2.显微镜观察:观察中药样品的显微特征,以判断其真伪。

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该样品中含有大量木质纤维,且有典型的中医饼状结构,符合正常中药的显微特征。

3.理化性质测试:a.水溶性试验:将中药样品与适量的水混合均匀,观察其溶解情况。

结果显示该中药样品在常温下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中。

b.酸碱性试验:将中药样品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观察其变化。

结果显示该中药样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沉淀。

这表明该中药样品可能含有可溶性物质和酸不溶性物质。

c.燃烧试验:将中药样品进行燃烧,观察其燃烧情况。

结果显示该中药样品能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和特殊的香味,燃烧后灰烬为灰白色。

d.性状测试:对中药样品的颗粒大小、均匀性等进行观察和测试。

结果显示该中药样品颗粒均匀,大小均一。

三、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中药样品的外观、显微特征以及理化性质与正常中药相符,可初步判断该药物为正常中药。

2.中药样品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燃烧性,表明其可能含有具有药效的成分。

3.中药样品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可能含有酸性物质,而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可能含有碱性物质。

这些特性也与中药中常见的成分相符。

四、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给定中药样品的外观、显微特征以及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可以初步判断该中药样品为正常中药,且具有一定的药效。

然而,为了更细致和准确地鉴定中药的真伪和质量,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药效活性测试等实验。

以上就是本次中药鉴定实验的报告,谢谢阅读。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篇一:中药鉴定毕业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时间:实习地点:指导老师:实习课目: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黄连一.实验目的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二.实验内容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味连: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果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copits deltoiolea c.y.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断面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簇,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口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商品。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berberine,又称黄连素)3、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維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2)粉末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圆形25-105μm壁孔明显。

中药鉴定_毕业实验报告5

中药鉴定_毕业实验报告5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姓名:符琼菁学号:201225821001 专业:中药学实习时间:2014.8.10-2014.9.6实习地点:汕头市金润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指导老师:魏蓬木实习课目:《中药鉴定》实习主要内容:五味子、牛蒡子、延胡索的鉴别五味子一.实验目的1.掌握五味子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2.掌握五味子的显微鉴别特征;3.掌握五味子的理化鉴定方法;二.实验内容1.药材性状鉴定五味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本品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2、显微鉴定(1)组织切片五味子:外果皮为1列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稍厚,外被角质层,散有油细胞;中果皮薄壁细胞10余列,含淀粉粒,散有小型外韧型维管束;内果皮为1列小方形薄壁细胞。

种皮最外层为1列径向延长的石细胞,壁厚,纹孔和孔沟细密;其下为数列类圆形、三角形或多角形石细胞,纹孔较大;石细胞层下为数列薄壁细胞,种脊部位有维管束;油细胞层为1列长方形细胞,含棕黄色油滴;再下为3~5列小形细胞;种皮内表皮为1列小细胞,壁稍厚,胚乳细胞含脂肪油滴及糊粉粒。

(2)粉末五味子:粉末暗紫色。

种皮表皮石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或长多角形,直径18~50μm,壁厚,孔沟极细密,胞腔内含深棕色物。

种皮内层石细胞呈多角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约至83μm,壁稍厚,纹孔较大。

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呈连珠状增厚,表面有角质线纹;表皮中散有油细胞。

中果皮细胞皱缩,含暗棕色物,并含淀粉粒。

3.理化鉴定取粗粉约1g,加水10ml,浸渍1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浓缩2~3ml,加5倍量乙醇,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挥去乙醇,加水稀释至10ml,加活性炭少量,振摇后滤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2018年4月2日至2018年4月27日
实习地点: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
指导老师:陈芳
实习科目:中药鉴定
实习主要内容:黄连、甘草、黄芩的鉴别
黄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连(三种)的药材性状特征鉴别点;
2.比较三种黄连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连的化学成分和理化鉴别特征;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的鉴定注意点
味连: Rhizama Captiidis为毛茛科植物黄连 Copits Chinese Franch的干燥根茎,多年生草本,叶均基生,卵状三角,3全裂,中央裂片稍呈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二歧或多歧聚伞花序,萼片5,窄卵形,花
瓣线形,雄蕊多数,与花瓣等长,心皮8-12,离生,蓇葖具柄。

三角叶黄连(雅连): Copits de ltoio lea C. Y .Cheng et Hsiao叶片中央裂片三角状卵形,一回裂片彼此邻接,花瓣线形,雄蕊长约为花瓣之半。

云南黄连(云连):Coptis Teeta Wall 叶片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彼此疏离,花瓣匙形至卵形,先端钝。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连:圆柱形,具结节状突起,部分节间较长而光滑,习称“过桥”,有时可见残存的须根或膜质鳞叶,
断而木部部金黄色,髓部、皮部红棕色,味极苦。

味连:根茎多分枝积聚成,形如鸡爪。

雅连:根茎多单枝,较粗状,“过桥”较长。

云连:根茎多单枝,细小,略弯曲。

注意点:主产四川石柱等,湖北来凤,甘肃武都,出ロ以四川、湖北为主,过去有北岸味连,南岸味连两种。

北是长江以北的川东鄂西地区。

南岸是川东鄂西,长江以南。

雅连主产于四川西部娥眉、洪雅一带。

为栽培品。

云连主产于云南西北德钦,维西为野生,主要化学成分为小檗碱( berberine,又称黄连素)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味连:最外为木栓层(有时可见未脱落的表皮或鳞叶)→皮层(有黄色石细胞单个或成群散在)→韧皮部(外侧纤维束木化并且有石细胞)→维管束(无限外韧型排列成环)→髓部无石细胞
雅连:髓部由多数石细胞群
云连:皮层及髓部均无石细胞
(2)粉末
黄连:①石细胞类方形或园形25-105μm壁孔明显。

②中柱鞘纤维纺锤形或成梭形,135-185μm,直径27-3μm,壁较厚,有孔沟;
③木纤维较细长,直径10-13pm,壁较厚,有点状纹孔
④鳞叶表皮细胞淡黄绿色,长方形,壁微波状弯曲
⑤导管直径较小,具孔纹或网纹
⑥木薄壁细胞类长方形,壁稍厚,有壁孔。

4.理化鉴定
(1)取黄连粉末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1-2滴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状结晶析出(硝酸小檗碱)
(2)荧光反应,取黄连药材横断面于紫外灯下观察显金黄色荧光。

甘草
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的药材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甘草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甘草的理化鉴定方法;
4.掌握甘草原植物鉴定要点。

一、实验内容
1、原植物鉴定注意点
甘草( Radix Glycyrrhizae)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inflate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t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毛及刺毛状腺体,具甜味,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7枚,花冠蝶形,淡紫堇色,荚果扁平,呈镰刀状或环状弯曲,外面密生刺毛状腺体。

光果甘草:荚果较平直而短,表面光滑无毛:
胀果甘草:荚果短小,直而肿胀,光滑无毛或罕被短腺状糙毛。

2.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甘草:长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紫色,具横向皮孔,断面纤维性,淡黄色,具粉性
气微、味甜而特殊。

主要成分:三醋类、甘草甜素(5-19%、甘草酸(3-7%)黄雨类。

3.显微鉴定
(1)组织切片
甘草: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扁平细胞)→韧皮部(有成束或晶鞘纤维成层状排列)→木质部也同此。

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草酸钙方晶
(2)粉末
甘草:①纤维成束、壁厚,胞腔线形,晶鞘纤维易见,淡黄色
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密嵌细小的草酸钙方晶,如南五味子根,麻黄。

晶鞘纤维(又称晶纤维):是纤维束外侧包围着许多含有晶体的薄壁细胞所组成的复合
体的总称。

[这些薄壁细胞中有的含方晶,如甘草;有的含有石膏结晶,如柽柳。


②草酸钙方晶30μm
③贝缘纹孔导管
④木栓细胞红棕、多角形
⑤棕色块
4.理化鉴定
(1)取甘草粉末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80%硫酸,观察橙黄色(检査甘草次酸成分)。

(2)取甘草粉末1g加蒸馏水10ml,煮沸10分钟,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振摇,即可产生
持久性泡沫15分钟以上.(检查三萜类成分)。

黄芩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黄芩的形状鉴别特点;
2.掌握黄芩的显微鉴别特征;
3.掌握黄芩的理化鉴别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原植物形态鉴定注意点
黄芩: Radix seute llariae为唇形科 Labiatae,植物黄芩 Scute 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E的干燥根,多
年生草本。

茎钝圆棱形,单叶对生,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全缘,下面密被下陷的腺点。

总状花序顶生,花偏
向一侧,花冠、花萼二唇形。

花萼上唇背部有钝状物。

果实增大,小坚果4,黑色,球形。

药材性状鉴定注意点
黄芩:根圆锥形,扭曲,外皮多除去,表面棕黄色。

断面黄色,味涩。

[主产地]: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

山西产量最多,河北质量最好,主要成分黄酮类衍生物,黄芩苷。

2.纤维鉴定
黄芩:木栓层→(外缘多破裂,木栓细胞扁平,有石细胞)→皮层较→韧皮部(宽广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
单个或成群,石细胞分布于韧外缘,纤维分布于内侧)→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成束,约6-20束,排列呈扁平层状,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形成。

栓化细胞有单环的,有成数个同心环的一即木间木栓)→薄壁
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
黄芩:①韧皮纤维呈棱形,壁甚厚,孔沟明显②木纤维有斜纹孔③石细胞④网纹导管⑤木栓细胞⑥淀粉粒3.理化鉴定
(1)取粉末2g,置100m1锥形瓶中,加乙醇10m1,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

A.取滤液1ml,加10%乙酸铅试液2-3滴,即产生橘黄色沉淀;B.取液1m1,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淀红色(检査黄酮)。

大纲完成情况:熟练掌握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定方法,学会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

实习收获体会及不足:掌握3种黄连的主要区别,甘草富含多种结晶,黄芩理化鉴别前处理流程的控制。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和掌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