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厌氧反应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厌氧技术
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 厌氧发酵技术在有机废弃物处理中的应用厌氧发酵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废弃物的方法,通过在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并产生沼气。
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处理有机废弃物,还能够产生可再利用的能源。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已经采用了厌氧发酵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南京的某生活垃圾处理场利用厌氧技术处理了大量的有机废弃物,成功实现了产气和有机肥的综合利用,为当地的垃圾处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在污水处理厂中,所产生的污泥也是一种需要处理的有机废弃物。
传统的污泥处理方式多为填埋或焚烧,这既浪费了资源,还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
而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污泥则能够将有机物降解,并产生沼气。
世界上许多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始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污泥,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英国伦敦的伊斯灵顿污水处理厂通过引进厌氧消化设备,将污泥处理成了稳定的有机肥,并成功解决了污泥处理和资源利用的问题。
生活垃圾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如硫化氢、氨气等。
传统的处理方式往往是直接焚烧或者化学吸收,这些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则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降解,将有毒气体降解为无害成分。
目前,这种技术在某些垃圾填埋场得到了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且在未来有望成为有毒气体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
1. 资源化利用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资源的稀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发展将更加注重资源化利用。
通过厌氧发酵和厌氧消化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泥,不仅能够减少填埋量和焚烧排放,还能够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2. 技术装备将逐步完善和成熟目前,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等。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技术装备将逐步完善和成熟,使得厌氧技术在生活垃圾处理中更加普及和成熟。
BYIC厌氧反应器的技术优势 3

BYIC厌氧反应器的技术优势一、三相分离器采用多层结构,合理的过流缝隙,同时增强了集气与截泥效果,解决了当前普遍存在的跑泥问题;二、优化的三相分离集气通道,解决了因负荷变化而致产气、释气不均匀造成的液面波动问题;三、改进后的布水结构形式,解决了因布水不均匀产生的罐内局部酸化和布水器易堵塞等问题;四、针对不同的废水条件,进行运行参数优化,合理解决水力负荷、产气负荷与维持罐内高质量高浓度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保证了厌氧罐内颗粒污泥的保质增BYIC厌氧反应器的工艺原理及过程一、工艺原理BYIC厌氧反应器高度可达16m~25m,高径比一般为4—8,由5个基本部分组成:混合区、颗粒污泥膨胀床区、精处理区、内循环系统和出水区。
其中内循环系统是BYIC工艺的核心部分,由下层三相分离器、沼气提升管、气液分离器和泥水下降管组成。
与UASB、EGSB反应器的显著差别在于“BYIC厌氧反应器特有的内循环结构”利用沼气膨胀做功在无须外加能源的条件下实现了大量混合液内循环回流。
强化了传质过程,大幅度提高了有机质的去除效率。
二、工艺过程废水首先进入反应器底部的混合区,并与来自泥水下降管的回流液充分混合,然后进入颗粒污泥膨胀床区进行生化降解,该区域COD容积负荷很高,大部分COD在此处被降解,产生的沼气由下层三相分离器收集,由于沼气气泡形成过程中对液体所做的膨胀功产生了气体提升作用,使得沼气、污泥和水的混合物沿沼气提升管上升至反应器顶部的气液分离器,沼气在此处与泥水相分离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泥水混合物沿着下降管返回至反应器底部,与进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污泥膨胀床区,形成所谓的内循环。
经颗粒污泥膨胀床区处理后的污水除一部分参与内循环外,其余污水通过下层三相分离器,进入精处理区进行剩余COD 降解与产沼气过程,提高和保证了出水水质。
由于大部分COD已被降解,所以精处理区的COD负荷较低,产气量也较小。
该处产生的沼气由上层三相分离器收集,通过集气管进入气液分离器并被导出处理系统。
常用厌氧反应器优缺点比较

常用厌氧反应器优缺点比较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有机废物的生物处理设备。
与传统的好氧反应器相比,厌氧反应器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
首先,厌氧反应器的优点之一是能够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反应器可以容纳高浓度有机废水,因为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相对较慢,而有机废水在厌氧条件下可以被更有效地降解。
这使得厌氧反应器成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对于含有难降解有机物质的废水。
其次,厌氧反应器比好氧反应器更适合处理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等物质的废水。
厌氧微生物可以在缺氧条件下将硫化物和氮化物转化为硫或氮气,从而减少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
这对于一些特定的废水处理过程非常重要,如含有硫化物的工业废水和含有氨氮的养殖废水。
此外,厌氧反应器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低的污泥产生量。
由于厌氧反应器不需要通过通风等方式提供氧气供给微生物生长,因此其能耗较低。
此外,由于厌氧微生物生长速率相对较慢,厌氧反应器产生的污泥量也相对较少,减少了处理过程中的处理成本和后续处理过程的负担。
然而,厌氧反应器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厌氧反应器对于温度和营养物质的要求较高。
良好的温度控制对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效果至关重要,而一些较低温度下的工业废水处理会受到限制。
此外,厌氧微生物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如氮、磷等元素,如果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含量不足,厌氧反应器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厌氧反应器的稳定性相对较低。
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较慢,并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
这意味着厌氧反应器在处理厌氧废水时可能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变化、营养物质变化、pH变化等,导致处理效果不稳定。
此外,厌氧反应器处理速度较慢。
由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速率较慢,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的速度相对较慢,处理效率较低。
这对于一些处理要求较高、处理效率要求较高的废水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综上所述,尽管厌氧反应器具有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含有硫化物和氮化物的废水、能耗较低和污泥产生量较少等优点,但对温度和营养物质要求高、稳定性较差以及处理速度较慢等局限性也需要注意。
厌氧反应器原理、性能、优缺点介绍分析!

厌氧反应器原理、性能、优缺点介绍分析!1.厌氧处理原理概述厌氧处理技术是有机废弃物生物处理方法的一种,近年来在污水处理领域内发展很快,是消减有机污染物、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
污水中的有机废弃物始终是造成环境污染最重要的污染物,它是使水域变质、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
有机废弃物在废水中可以以悬浮物、胶状物或溶解性有机物的方式存在,在水污染控制中主要以TS (固体物含量)、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作为监测目标。
一般而言,生物方法是去除废水中有机物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废水中BOD 含量较高的有机废水更为适宜。
利用微生物生命过程中的代谢活动,将有机废弃物分解为简单无机物从而去除有机物污染的过程被称之为废水的生物处理。
根据代谢过程中对氧的需求情况,微生物可以分为好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兼性微生物,因此,相应的污水处理工艺也可以分为三大类。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处理废水,它需要不断向废水中补充大量空气或氧气,以维持其中好氧微生物所需要的足够的溶解氧浓度。
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最终被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等,部分有机物被微生物同化以产生新的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法、生物转盘法和好氧滤器等都属于好氧处理工艺。
厌氧生物处理则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这些无机物主要包括大量的生物气(即沼气)和水。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约2/3 的甲烷和1/3 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可回收的能源。
厌氧废水处理是一种低成本的废水处理技术,它又是把废水处理和能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一种技术。
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严重的资金不足。
这些国家需要既有效、简单又费用低廉的技术。
厌氧技术因而是特别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技术。
厌氧废水处理技术同时可以作为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体系的一个核心部分,其产物可以被积极利用而产生经济价值。
例如,处理过的洁净水能被用于鱼塘养鱼、灌溉和施肥;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剩余污泥可以作为肥料并用于土壤改良。
厌氧反应器组成及分类

3.厌氧反应器组成及分类: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或共营养关系。
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
厌氧反应器由密闭反应器、搅拌系统、加热系统以及固液气三相分离系统组成。
厌氧反应器常见类型:常规消化反应器(沼气池)、连续搅拌式反应器、推流式反应器、序批式反应器以及上流式污泥床反应器。
常见几种类型的消化罐1).欧美型:d/H>1,顶部具有浮罩,顶部和底部都有小的坡度,由四周向中心凹陷,形成一个小锥体。
图7.3.1.欧美型消化罐侧面图2).古典型:中间是一个d/H=1的圆桶,上下两头均为圆锥体。
底部锥体的倾斜度为1.0~1.7,顶部为0.6~1.0。
有助于消化污泥处于均匀、完全循环的状态。
图7.3.2.古典型消化罐侧面图3).蛋型:消化罐两端的锥体与中部罐体结合时是光滑的,逐步过渡的。
底部锥体比较陡峭,反应污泥与罐壁的接触面积比较小。
有利于消化污泥完全彻底的循环,不会形成循环死角。
图7.3.3.古典型消化罐侧面图4).平底型:介于欧美型和古典型之间。
施工费用比古典型低,直径与高度的比值比欧美型合理,在污泥循环设备方面,选择余地小。
图7.3.4.古典型消化罐侧面图循环系统搅拌设备1).机械搅拌①螺旋桨搅拌:在一个竖向导流管中安装螺旋桨。
图7.3.5.螺旋桨式搅拌装置②水射器搅拌:水射器搅拌也称喷射泵。
一般设置在池中心,用水泵将消化池底部的污泥抽出后压入水射器的喷嘴,当污泥射入水射器的喉咙时,形成很大的负压,将消化池液面的消化液吸入,通过扩散管从池子下部排出形成一个循环搅拌。
图7.3.6.水射搅拌装置2).沼气搅拌①气提式搅拌:将沼气压入设在消化池的导管流管中部或底部,使沼气与消化液混合,含气泡的污泥即沿导流管上升,起提升作用,使池内消化液不断循环搅拌。
厌氧反应器 微量元素

厌氧反应器微量元素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和污泥的生物反应器。
它通过创建无氧环境,利用微生物代谢反应分解有机物,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与净化。
在厌氧反应器中,微量元素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过程中的必需营养物质,能够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活性,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首先,厌氧反应器中的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需要能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其中微量元素是微生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情况下,厌氧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数量很大,而微量元素却很少,这就需要通过外部添加的方式来保证反应器中微量元素的供应。
通过添加合适的微量元素,可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活性,从而加快废水的降解和净化过程。
其次,微量元素还可以影响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产物生成。
不同的微量元素对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和废水降解产物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钼、钴和镍等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甲烷生成菌的生长和甲烷产量的提高,从而优化反应器中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效果。
而铜、铁等微量元素则可以抑制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生长,减少硫化氢等臭气的生成。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和目标排放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微量元素添加量和种类。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微量元素的效果,还需要注意其添加方式和控制条件。
一般来说,微量元素可以通过直接添加到废水中或者附着在载体上添加到反应器中。
直接添加的方式简单方便,但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的浪费和过量积累。
而附着在载体上添加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微量元素的释放速度和浓度,提高利用率。
此外,还需要注意控制厌氧反应器中的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环境参数,以满足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要求,提高废水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厌氧反应器中的微量元素对废水处理过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们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必需营养物质,能够促进微生物活性和优化废水处理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微量元素添加量和种类,并注意添加方式和控制条件的调节。
厌氧反应器:浅聊IC厌氧反应器构造有哪些

厌氧反应器:浅聊IC厌氧反应器构造有哪些
厌氧反应器是用来进行厌氧反应的装置,它在水处理、污水处理、生物质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IC厌氧反应器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厌氧反应器,它具有体积小、性能优越等优点,由于其构造复杂,下面我们将对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进行浅谈。
IC厌氧反应器构造
IC厌氧反应器主要是由反应器本体、进样系统、废气收集系统等构成。
反应器本体
IC厌氧反应器的反应器本体是由两个环形板和中间的反应池构成。
反应池内设有内筒、中筒、外筒三层,其中内筒为反应区域,中筒与外筒为废气收集区域。
在反应器本体顶部设有轴承,轴承的作用是连接叶轮和电机,提供动力。
进样系统
IC厌氧反应器的进样系统包括进水和进料两部分。
进水系统主要是通过阀门控制水流量,使水从进水口进入反应池内。
而进料系统则是通过加料泵将反应物质从料液罐中抽出,并经过一定流速稀释进入反应池内。
废气收集系统
IC厌氧反应器的废气收集系统主要是采用中筒和外筒之间的空间收集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管道将其排出反应器。
废气排出管道中需要安装减压器控制排气量,从而达到系统平衡。
结语
通过对IC厌氧反应器的构造浅谈,可以看到其构造复杂,技术要求高,但其在厌氧反应方面却表现出色,并被广泛应用。
希望本文对想要了解IC厌氧反应器的同学有所帮助。
厌氧反应器说明

厌氧反应器说明厌氧反应器是一种用于生物处理废水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缺氧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可降解的物质。
厌氧反应器通常由一个密封的容器组成,内部填充有生物质料和水。
在厌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发酵过程将有机废物转化为气体和液体产物。
厌氧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的好氧处理系统相比,厌氧反应器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首先,厌氧反应器能够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物,包括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的废水。
其次,厌氧反应器不需要额外的能源供应,因为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能够自行产生能量。
此外,厌氧反应器还能够产生可再生能源,如甲烷气体。
因此,厌氧反应器不仅可以减少废水处理的成本,还可以为能源供应做出贡献。
厌氧反应器的工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首先,有机废物进入反应器后,微生物开始以厌氧呼吸的方式进行代谢。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种微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包括产甲烷菌、酸化菌和亚硝化菌等。
这些微生物根据废水中的有机物质类型和浓度进行相应的代谢反应,最终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甲烷气体和其他可降解的物质。
在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和产物种类会发生变化。
其次,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对酸碱度有不同的适应性,因此在操作厌氧反应器时需要控制好pH值的范围。
此外,废水的营养成分浓度和废水的流速等因素也会对厌氧反应器的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厌氧反应器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厌氧反应器可以有效去除有机废物和污染物,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农业领域,厌氧反应器可以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甲烷气体,用作能源供应或作为肥料。
此外,厌氧反应器还可以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生物质能源生产等方面。
然而,厌氧反应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厌氧反应器对操作和维护要求较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
其次,厌氧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反应器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C厌氧反应器—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厌氧技术
概念
DC厌氧反应器,即双循环厌氧反应器,是新一代高效罐式厌氧反应器,特点是:不需要颗粒污泥启动,抗冲击负荷能力高,低能耗,且颗粒污泥形成快,生长快。
废水由底部进水顶部出水。
由气提管、气水分离罐和回流管组成的气水双循环系统能够使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短时间内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从而吸附降解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有机废水的目的。
简介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出水指标要求越来越高,厌氧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阶段用的各种厌氧反应器可以归类为高、中、低速反应器。
高度小于10米,上升流速在0.5~1.0米/小时之间的厌氧反应器归类为中速厌氧反应器,中速厌氧反应器COD容积负荷通常小于5kgCOD /(m3·d)启动和运行时可以用絮状污泥。
中速反应器占地面积适中,投资省,运行方便,但是缺点是无法适用高浓度水质和可生化差的污水,并且系统的厌氧污泥容易流失。
高速厌氧反应器以颗粒污泥反应床系统为特点的IC为代表,其HRT(水力停留时间)短,容积负荷高,通常COD容积负荷大于5kgCOD /(m3·d),但是启动和运行必须使用颗粒污泥,通常高径比要
求2:1以上,上升流速要求1m/h以上,且颗粒污泥生长缓慢,需经常补充新鲜的颗粒污泥。
针对现有厌氧生物反应器技术存在的不足,山东亿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中华总工程师,发明了一种抗冲击负荷能力高,低能耗,不需要颗粒污泥启动,且颗粒污泥形成快,生长快的DC厌氧反应器。
本发明设置有污泥膨胀区、上下两级气固液分离区,具有池体高、絮状污泥快速启动、耐冲击负荷的能力强、进水PH值要求宽松、颗粒污泥增长快、处理能耗低的特点,且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各种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操作简单,运行方便。
工作原理
废水从布水管进入污泥膨胀区,同时通过沼气循环管带入沼气,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气固液沿气提管到达气水分离罐。
污泥膨胀区的气水混合液上升,锥形污泥膨胀区内形成负压,主反应区内泥水混合液快速补充。
在气水分离罐内气体释放,水与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回流管又返回主反应区下部,在主反应区内形成气固液循环。
沼气沿一级沼气管和二级沼气管进入气水分离罐。
气水分离罐与布水管之间连接有沼气循环管,将沼气引入污泥膨胀区,通过沼气的循环,使污泥膨胀区内始终与外界形成密度差,保证连续进行气提。
池体产生的颗粒污泥经排泥管定期排出池外。
污泥膨胀区:泥水混合充分、高效传质。
主反应区:微生物与有机污染物充分吸附降解,是污染物去除最高的地方。
气水分离罐:连接污泥膨胀区和主反应区,目的在于让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在短时间内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为颗粒物的快速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生物繁殖,同时借助高速剪切,冲刷,形成颗粒污泥。
次反应区:随着有机物浓度的降低,污泥浓度和沼气的量降低,主要起到辅助沉淀的作用。
沉淀区:次反应区泥水混合物在沉淀区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由出水管排走,沉淀的颗粒污泥返回主反应区污泥床。
从DC厌氧反应器工作原理中可见,通过气水双循环和大量沼气的剧烈扰动,促进了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有效接触,传质效率高。
优点
DC厌氧反应器的双循环构造及其工作原理决定了比其它厌氧
反应器更具有优势。
(1)不需要颗粒污泥启动:
双气提循环、高速剪切、超强传质功能使整个系统启动快,不需要颗粒污泥启动,且颗粒污泥形成快,生长快,有效解决了现有厌氧工艺中颗粒污泥生长慢,需要经常补充的问题。
(2)容积负荷高:
DC厌氧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达10 kg/m³.d以上,是普通UASB 反应器3倍左右;
(3)占地面积小:
DC厌氧反应器高径比很大,池体高,一般在20米左右,所以占地面积少。
(4)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由于其独特的双循环系统,使工艺对冲击负荷的耐受能力比较强。
即使有负荷升高的现象,也能较快调节并恢复。
(5)系统对温度的要求较低:
DC厌氧反应器对温度要求比较宽松,即使不是其最佳运行温度(35~38 ℃),系统仍可以有效运行。
(6)进水PH值要求宽松:
根据进水水质不同,DC厌氧现有工程案例PH可在3-11范围内。
(7)布水方式科学:
按照壁面射流力学的理论设计布水,避免死角,克服短流现象的发生。
(8)自动循环,不需要外加动力:
独特的双循环构造,使反应器内部气固液沿气提管到达气水分离罐,水与污泥在重力的作用下沿回流管又返回主反应区下部。
污泥膨胀区的气水混合液上升至气水分离罐,污泥膨胀区内形成负压,主反应区内泥水混合液快速补充形成循环。
同时,主反应区内产生的大量沼气也造成内外密度差,使气液沿气提管上升,沼气循环气提,强化传质效率。
实现混合液双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
(9)出水稳定性好:
反应器底部水的流速快,传质效率高,促进了微生物与污染物的有效接触和能量传递,出水稳定性好
DC 厌氧反应器有上下两级气固液分离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各种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操作简单,运行方便。
适用范围
DC 厌氧反应器有上下两级气固液分离区,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适用于各种浓度有机污染物的处理,如,淀粉废水、柠檬酸废水、啤酒废水、酒精废水、印染废水等。
操作简单,运行方便。